周朝的姓氏系統是怎樣的?它與分封制有何關係?

姓與氏是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是,又因何區分?
哪些人(階級)擁有姓?如師襄子等人是原本就沒有姓,還是僅僅史無記載?
貴族們的姓是姓姬(如果沒有外姓奪位且本身祖先就是周天子後裔)還是會因某種因素而變?如魏文王,他是姓畢(據說其祖先為畢萬)還是姓魏?


謝邀。被問到兩個相近的問題,我權且寫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應答,以饗題主。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組相對應的概念,叫「姓」和「名」,與之相應的,還有「氏」、「字」等等。這些都是具有十分準確意義的概念,不容馬虎,我在後面所討論的,都是建立在此的基礎上。
首先,我們來明確概念。姓、氏、名。我用自己的話直白的講,姓,這個以「女」為偏旁的字,代表的是我們的母系歸屬,先秦時的姓,很多也是「女」部的,如姜、姬、姒、嬴、姚、媯;氏,代表我們的父系歸屬,更近於我們現代人的姓。名,簡單說是我們各自個體的身份標識。先秦時代姓與氏概念的淡薄,大概是在戰國初期發生的,二者的最終混淆,是漢初的事情。出於這個原因,太史公在《史記》的寫作過程中,常常在姓氏問題上為後人製造大麻煩。

其次,中國歷史文明萌櫱後最先進入的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因而,姓是一個比較先起的比較大的概念,所謂的「同姓不婚」也是從這個層面來談的。進入父系氏族公社的歷史發展階段後,為了區別父系的身份傳承歸屬,「氏」的概念應運而生。再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氏所扮演的角色,有些類似於後代歷史中中國大家族堂號的作用,一個家族中有所成就者、繁衍壯大者、獨立分支者,往往另立新氏、獨立成氏。用《通鑒外紀》的說法,也就是「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所以說,一個人出生後,其姓便固定下來了,而其氏,是可能根據其自身成就或長輩成就在成長過程中發生變化的。由此,姓別婚姻,氏分貴賤。此外,在周代,姓、氏是貴族專有,平民是沒有這個權利的,而具體到貴族中,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所以說,有些人叫齊桓公為「姜小白」是十分沒有道理的,而且,也是很不尊重不禮貌的。

虛頭巴腦的說了不少,我覺得這樣的問題,還是通過若干實例來輔助的談談會更有裨益。先說先秦幾大姓,黃帝的姬姓,也是周朝的國姓,同時魯國、晉國、鄭國、衛國、虞國、虢國、吳國、燕國等的國姓也都是姓姬的,大舜的姚姓,大禹的姒姓,也是夏朝國姓,越國是這個姓,商的國姓是子姓,宋國也是這個姓,炎帝的姜姓不能忘了,這也是齊國的國姓啊,秦國和趙國都是嬴姓,楚國是羋姓。這是巴拉巴拉的一堆姓,其時還是比較簡單的,複雜的是氏。

關於氏,主要複雜在來源比較多,也就是說,立堂號,立氏的這個緣由比較多元化。

1. 國家。我上面巴拉巴拉那麼多諸侯國,國名就是他們各自的氏,所以如果我們打算不禮貌的按照今天點名的習慣直呼他們的話,那麼,出現的應該是下面的一些聲音:周發(不是姬發)、魯旦(不是姬旦)、夏禹(不是姒禹)、商湯(不是子湯)、呂尚(不是姜尚,後來建國了,就改齊尚了),齊小白(不是姜小白),最關鍵的,是秦政(而不是嬴政)。

2. 國君的兒子們,繼承國家之前,是不能以國為氏的,小屁孩兒還立不了堂號那個意思,所以,統一氏「公子」,所以,早期的齊小白是被稱作「公子小白」的。

3. 大夫們,以封邑為氏。誅智伯三家分晉的智瑤,原為荀氏,其祖被有叫荀首的,被封在叫智的封邑,於是智氏就出現了。羊舌赤和柳下惠也是這樣的情況。

4. 居住地。像我們特別熟悉的南郭先生、東郭先生、南宮适、百里奚和百里視父子(孟明是字),都是屬於這種情況。

5. 官職。司馬、司徒、上官是這類氏的典型。而今天我們常常能見到的「祝」姓,即混淆以前的「祝」氏,也是來源於此的。

6. 先人謚或字。以先人字為氏的,孔子算是一位典型,孔子是宋公孫嘉的後人,公孫嘉的字叫孔父。以先人謚號為氏的,當推楚國的景氏和昭氏這兩大望族。景氏的來源是楚景平王的謚號,昭氏的來源則來自楚昭王。

7. 立身之技。這類的典型例子我想到甄嬛和甄士隱最初源頭的「甄」氏了,還有巫啟賢祖先最初的「巫」氏,都屬於此類。

最後要特別說明兩點,一是戰國以後,姓氏逐漸合一,氏就叫做姓了,很多支脈原有的姓,就被忽略了;二是春秋後,平民也開始出現有氏的現象,氏不再是貴族專屬。

下面說說女子的稱謂問題。這也是一個大問題。

女子稱姓,而且姓要後置,一般不稱名,稱呼的格式大概是以下幾類。

1. 國籍加姓。齊姜、褒姒。這個國籍也可能是其配偶的,如息媯屬於這種情況。

2. 配偶的氏加姓。如趙衰的妻子,稱趙姬。

3. 謚號加姓。這個謚號可以是本人的謚號,如文姜、貞姜,更多的是配偶的謚號,如宣姜、武姜。這是因為妻從夫謚的緣故,但是如果妻子死在丈夫之前了,那就沒辦法了,於是就只要先有自己的謚號了。

4. 排行加姓。這個是最多最普遍最常規的。孟姜、仲子、叔媯、季羋,都是這類。

由此我們能夠看出,先秦女子,姓後置,是定規,唯一的例外,是姓後加「氏」字稱女子,如稱武姜為姜氏、驪姬為姬氏,也是可以的。

另外,女子一般不稱名,但是實際上並不是無名,楚昭王的妹妹叫季羋,就是有名的,她的名叫做畀我。

以上說的都是先秦人名一大系統——姓氏系統。下面簡單說說另一大系統——名字系統。

名比較的簡單,也容易理解。出生三月就有,要父親取。字和名有一定的聯繫。男子二十冠禮取字,女子十五及笄取字。字有時是對名的解釋說明,如屈原,名平、字原,什麼叫原呢,《爾雅》說「廣平曰原」。有的意思相反,如公孫黑,字子皙。也有好像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如楚成王時代有一位令尹,叫做斗谷於菟,谷於菟是名,字子文。我用好像,是因為一般而言肯定是有聯繫的,但是從古至今,發生太多語義遷延,今天的我們已經沒辦法看得出其中的聯繫了而已。另外,排行也可以做字的,管夷吾,字仲。

引入名、字之後,最後說說稱男子的幾種格式。

1. 兩字名中間常加語氣詞之,如宮之奇、燭之武。

2. 字前加排行,字後加「父」或「甫」,如仲山甫、仲尼父。字前、後亦可擇一省略不加,如仲尼、尼父均可。

3. 字前加子,最為普遍。伍員,字子胥。這個子可以省略,如顏回,字子淵,稱顏淵。

4. 字加名。孟明視、叔梁紇。

另外關於女子的字,是這樣。貴族女子常用排行加姓加字再加「母」或「女」的格式。如孟妊車母,這裡面「母」或「女」、排行是可以省略其中之一的,另外,比較極端的情況,字直接加「母」或「女」的情況,也是可能的,如帛女鬲的帛女,就是這樣的情況。

最後說一句,字是一種敬稱,名是自己的謙稱和長輩對晚輩的直稱。

關於題主所說周朝姓氏系統,我就叨叨這麼多,其中不正處,還請知友不吝賜教。


先秦姓氏問題上面的答案已經寫的很詳細了,那我針對題主的三個問題回具體答一下。
1.姓與氏在先秦的確是不同的概念,姓指大宗族號,氏則表作為分支的小宗族號,一般情況下先秦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到了春秋末期和戰國時期,由於西周禮治的瓦解,姓氏之間的區別開始逐漸消失,至秦朝時,姓氏正式合為一體。
2.姓氏在先秦是貴族的專屬,普通平民有名無姓氏,一般以職業技能等作為稱呼。題主所提到的師襄子,襄是名,師襄子任魯國樂官,故稱「師」,此為職業,而子則是春秋時期對男子的尊稱,應該是沒有姓氏的。
3.魏文王的姓氏問題。首先,確切來說,應稱魏文侯,因魏文侯在世時期僅為魏侯,魏惠王時期才自封為王。魏國先祖畢萬也是姬姓貴族,畢是氏,因其先祖畢公高封爵畢公,自畢萬受封魏地,其後代轉以魏為氏,因而魏文侯實際上應該是姬姓魏氏。


諸君談的很詳細了,我只糾正一些錯誤。
夏朝可能就有魏這個地名了,所以用夏朝的姒魏和周朝的姬魏來區別。就好像南北朝的蕭齊、蕭梁和唐末五代的黃齊、朱梁。
姓氏沒有想像的那麼嚴格,比如楚國的氏族其實是「上今下酉」(形近黔qian而音讀qiong),「熊xiong」是它的上游,而「羋」又是「熊」的上游(個人認為熊xiong上游是龍xia,龍xia的上游是羋mi,羋mi的上游是華hua),因為熊是黃帝的父姓,所以於是半桶水的楚國神官才建議把氏族改成「熊」,然後追溯到「羋」(音米)這個神農後代的姓氏。如同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父系社會和母系社會在上古是長期並存發展的,有些部落是女性當首領,有些部落是男性當首領。比如黃帝父親的熊姓就是一個古老的狩獵力量型父系部落。而炎帝的是一個古老的智慧型母系社會,這個從大多數仰韶文化的墓葬就能看出。兩人聯姻後,生下的孩子分別繼承不同的部落和這些部落的姓氏,非常混亂(有可能是長子繼承爸爸、長女繼承媽媽),日後的兼并戰爭,則導致更加混亂,比如黃帝生了一堆兒子女兒去繼承自己征服的部落。比如周朝的國名周(粥)和國姓姬(稷),都是源自神農,周字其實是上田下口演化而來,也就是田方這個方國,而且同時也是一州之長的名門望族。因為黃帝和炎帝是兄弟,而炎帝是神農的繼承者,黃帝的後代繼承了炎帝的國家,特別是黃帝後代共工的兒子后土,繼承了農業神官。於是半桶水的周國神官才建議把姬姓和黃帝扯上關係。周朝很可能是姬姓周氏,和楚國,本家喪失後,自己因為勢力龐大,就廢用支氏,用回本氏,甚至是用回宗姓,奪取對直系祖先的祭祀權。
那個年代,脫離宗室本家、自立門戶後,就可以隨便起姓氏了,比如孔子的祖先「子嘉」改姓領地的名字「孔」後,就被稱為「孔父嘉」。姓氏這個東西,在說得清的時候,姓是本家繼承,氏則作為脫離宗室本家、自立門戶的旁支而存在,但是不斷脫離脫離再脫離後,氏也就變成了姓,所以姓氏只是表明自己是不是本家。魏文王既可以說是姬姓畢氏,也可以說是畢姓魏氏,略能表明源流就可以了。


首先,沒有魏文王,只有魏文侯。魏文侯不姓畢,也不姓魏,而是姓姬。畢和魏都是他的氏,而不是姓。魏氏先祖畢萬是周朝卿士,因為政治鬥爭失敗逃到晉國,在晉獻公時代立了戰功獲封魏地,於是改以「魏」為氏。
戰國以前是只有貴族才有姓氏的,普通百姓只有名,沒有姓氏。而且戰國以前,姓和氏並不是同一個東西,姓反映的是母系血緣,所謂「同姓不婚」,而且中國的姓嚴格來說只有所謂的「上古八姓」,這八個姓都有女子偏旁,比如周王室的姬姓和齊國的姜姓;而氏則反映了籍貫,輩分,職業,地位等各種信息,與血緣無關。比如同是姬姓的周朝宗室,分封到不同地方後就有了不同的氏,分別是其分封國的國名。所有戰國以前姜姓和姜氏可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而戰國以後,隨著姓氏制度的平民化,普通百姓也可以有自己的姓氏了。而這個時候起,姓和氏開始合稱,姓即是氏,比如姜姓和姜氏在這個時候就是同樣的意思了。


前面的答案太複雜了,我來答一個。
姓、氏、名、字,最初原是四種不同的東西,因為時代改變的關係而逐漸演化成為同一個概念。
姓,是根據血緣不同而分別的,例如兩個人都姓姬,他倆就是親戚,有血緣關係。
一個姓發展久了,人越來越多,聚落住不下了,怎麼辦?於是一部分人到別處安家。那我怎麼區分東村姬姓和西村姬姓?這就有了氏,就是說氏是根據地緣劃分的,例如秦始皇,姓嬴,但是他是趙國所生,所以姓趙。
名,一直到清代,都是只有長輩才能直呼其名的,平輩之間不稱名,稱字,例如翼德,玄德,退之。
怎麼現在連字也不用了呢?
一開始國家的建立是以血緣為基礎的,一族人爺爺是貴族,孫子就是貴族,爺爺是平民,孫子就是平民,所以那時候姓是重要的。
戰國時代,大家靠實力說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所以姓就沒那麼重要,而氏就比較重要。
古代來說,運國重法但更重禮,不是禮貌,而是禮數,所以稱字,表示尊重,另外也可以借稱呼的不同來分辨兩人之間的等級關係。後來打倒一切封建禮教,這些就都不重要了,就一個名。
不過少了字卻多了名。西方統治世界五百年,所以如今你也許沒出過國,但都有個英文名。
題外話,也許很久之後有一天,大家名都沒了,就剩一個編號,絕對不重名,也可以支持全球戶籍一體化制度,是不是挺科學的?


姓氏來自於部落和家族。同部落的一姓,同家族的一氏。簡單說大致如此。


推薦閱讀:

男人頭髮短而女人頭髮長這個標準是誰定的?為何會流傳至今?如果男女髮型反一反會怎樣?
古蜀國的歷史是怎樣的?
起名時應避免使用哪些字?

TAG:歷史 | 姓氏 | 人文 | 春秋戰國東周 | 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