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專業角度評價馬丁·弗瑞曼(Martin Freeman)的演技?


呃,顯然不符合題目「專業」的要求但還是厚著臉皮想回答一下,草稿存了好久了……不敢說評價,權當是描述一下自己眼中他表演的一些特點,也算給自己一個機會總結一下。

1. 優秀的喜劇天分 + 絕對懂得如何表達嚴肅的情感

Martin 最早獲得聲譽應該是2001-2003年在《the Office》中扮演 Tim ,這是一檔在英國很有口碑的情景喜劇,獲得過金球獎、英國電視學院獎,以及艾美獎提名,Martin 本人也憑藉此劇獲得學院獎提名。他憑這部劇在英國被觀眾熟識,之後又主演了《hardware》、《The Robinsons》等喜劇劇集。我覺得逗人笑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你在看這些劇集時,可以充分感受到 Martin 的喜劇功力,許多場景他的語調神態拿捏恰到好處,多一分嫌浮誇,少一分不夠味,那些荒謬、尷尬、自嘲的微妙情境,在他看似無害的表演中能被自然精當地傳達出來。(下圖為《the Office》中的 Tim)

Martin 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英式的傢伙,他表演中對英式幽默的絕佳把握,與演員自己具有的 dry sense of humor 是分不開的,這一點在他各類訪談中完全看得出來。與他合作神夏的 Benedict Cumberbatch 稱 Martin 是他「喜劇表演的 Master」,而霍比特人劇組的矮人演員們說:「劇組裡有很多天生的喜劇演員,但目前為止,他是最逗的。」

他表達嚴肅情感也很有一套,這裡僅舉一例。似乎沒有太多人關注到他在《Nightwatching》中演的倫勃朗,但我覺得這是他的角色中被低估的一個。導演 Greenaway 用舞台劇的方式拍攝這部電影,因此 Martin 在台詞、形體上也更貼近舞台表演,卻不顯做作;有時劇中人又會直接面對觀眾講述,常有面部特寫,表情細膩;戲劇衝突強烈時他用情感爆髮式的表演,憤怒咒罵的台詞有很多是他的即興發揮;跳下妻子墓穴那一幕,幾分鐘的長鏡頭,他的表演包含悲痛-迷失-狂怒-尷尬-悲涼的變化,層次分明。泰晤士報這樣評價 Martin 在《夜巡》中的作用——「he is the raw, fulminating heart of a project that could have been dryly academic or self-conscious without him. 」(下圖倫勃朗)

所以我們能夠明白,《The Hobbit》的導演 Peter Jackson 和編劇為什麼堅持 Bilbo 這個角色必須由 Martin 來演,甚至這個耗資上億的大製作不惜調整拍攝檔期,只為 Martin 在拍完神夏後能加盟劇組。編劇 Philippa 說,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不僅演得好喜劇,也能真實地演繹嚴肅的感情,同時還得讓人能一眼就喜歡上」的演員,只能是他。

關於這一點,在後文還會有體現。

2. 表演的技術細節

(1)表情和眼神

我覺得面部表情是 Martin 表演中最為閃耀、驚人的部分,比他的台詞和形體動作都要優秀。他靠眼周肌肉的輕微拉伸就能在瞬息之間表達多種感情,而且往往頗具層次感,讓觀眾能明白每一種情緒是什麼、發展過程是怎樣的。《Sherlock》的編劇 Mark Gatiss 、製作人 Sue Vertue 都曾提到,Martin 會刪減自己的台詞,因為「那句話用一個眼神就能代替」(you know this line here, I think I can do that with a look),而且他沒在吹牛(Gatiss: And he is always right. )。比較突出的例證?單看 S301 中偵探回歸與華生首次見面那一場戲,我覺得足夠了。

(2)台詞表現力

他演的很多角色都是像華生醫生那種普通英國人使用的英音,容易令人產生他口音毫無變化的印象。不過看過他在《Ali G Indahouse》中的表現就知道,街頭混混少年那種又二又彪的口音和發聲方式,他是能駕馭的。在《Boy Meets Girl》中,他扮演一個困在男子身體里的女人(靈魂互換梗),我們還能聽到他略帶女性化的陰柔嗓音。《Fargo》熱播以來,Martin 在劇中的明尼蘇達口音備受爭議,媒體方面大多給予很高的評價,觀眾中就褒貶不一了,上節目的時候很多主持人都會給他的明尼蘇達口音點贊,不過沒準兒人家只是客氣呢,個人感覺他在劇中口音是不穩定的,大部分時候不違和,但偶有英音破綻。至於台詞的語調、節奏控制,不得不說他表演強烈情緒時那種極為自然的哽咽、句子中間某處突然轉為氣聲的處理方式,每每最能觸動我心。

(3)肢體語言和習慣性的小動作

少年時期曾是壁球國家隊的選手的 Martin ,按說身體協調性應該不錯,我們在《Bruiser》的片頭、《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銀河系漫遊指南》)的試鏡片段中,都能看到他歡快自如的舞蹈。但肯定也有觀眾注意到他略顯特殊的走路姿態,常常以腳跟為軸轉身或前後擺動,上身略顯僵直,不知道這是否與他曾經接受髖骨手術有關,但這的確會影響到肢體語言的表達。

他有一些屬於個人的習慣性小動作,總在表演中不自覺流露。除了前述的步態問題,還包括思考時撅嘴、面頰向里收、快速眨眼,緊張猶豫時手指在身側攥拳頭,下定決心或者需要自我鼓勵的時候下意識點頭。這一點不太好,也是他常常被不了解的看客詬病為「演誰都一樣」的原因之一。他是以自身全情進入角色的演員,讓自己成為角色,這樣的表演狀態把握人物心理會很準確,但欠缺一些抽離到人物之外的控制和觀照,或者說「表現派」的東西少了一點。

這段時間 Martin 正在倫敦主演莎翁的舞台劇 Richard III,根據一些觀眾的描述,他的表演已經慢慢丟掉了這些小動作,演這個陰狠暴戾的君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任何角色」。希望他能逐步獲得突破。(下圖理查三世)

3. 細膩動人的內心戲

前面已經提了不少,但這真的是重點。Martin 演過一些挺平凡的片子,說是爆米花電影亦無不可,就電影本身而言並不出彩,而 Martin 在其中的大部分表演也中規中矩,直到某個情感爆發的點,他會讓人眼前一亮。當《Nativity! 》中抑鬱不得志、不苟言笑的老師被孩子們的天真善良感動,壓抑住一聲猝不及防的哭腔;當《Swinging with the Finkels》中以為自己已經無法挽回婚姻的丈夫看到妻子手上那雙嬰兒鞋,震驚、狂喜、忐忑、不確定之外還極力開著玩笑——這些時候我會覺得他讓片子有了閃光點,終究值得一看。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這樣的片子,亮點是英式幽默,是哲學和解構,他扮演的平凡地球人也主要是逗趣兒賣蠢。但我看到他被老鼠們套上滑稽的頭罩,在生死攸關,他說著那句「唯一一個我想知道的問題:她是那個人嗎?」,我還是覺得溫情動人,覺得再不用在意什麼狗屁的終極答案42。(下圖為《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的 Author)

霍比特三部曲中飾演甘道夫的 Ian McKellen 爵士跟 Martin 有挺多對手戲,他把 Martin 的演技比作色彩細膩的調色盤,無法預料他下次將要展示的顏色;評價他能清晰地展現出同時在思考兩件事的樣子,並且讓觀眾知道這兩件事是什麼。Ian 說:「他的表演豐富而細膩。我想這是一種我未曾見過的、全新的演技。我不是片場唯一一個希望能做到像他那麼好的人。」

4. 用不同的方法闡釋同一鏡頭

這一點曾被與他合作的許多人提及,是他表演方法中鮮明的特色之一。為了得到好的效果,電影拍攝時同一個場景會拍很多條,而 Martin 不喜歡重複相同的表演,他會做很多種嘗試,總是在探索、實驗,用不同的呈現方式挖掘角色的特質,給對手戲演員以及導演很多種選擇。《The Robinsons》中與他合作的演員、《Fargo》中飾演 Molly 的 Alison 妹子,都曾在幕後訪談中稱讚這一點。Ian 爵士說,他用不同的方式演繹相同的鏡頭,能夠呈現角色性格的不同側面,而作為對手戲演員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來使整個場景更加契合。

導演 PJ 更是表示:「Martin 是夢寐以求的演員。我每個鏡頭個能要拍 8 到 9 條,而他每一條都風格迥異,但都品質優良。有時候我就坐在那兒抓腦袋,心想,天,這四五條都太棒了,又都不一樣,該選哪條放在電影里啊。我想讓大家也看到其他的版本,因為都很有趣,也都很真實。」(這一段話出自視頻霍比特人 DVD 的花絮部分,其中有 Martin 與 Ian 在袋底洞門前的一段對手戲,展示了大約 5 條左右,每條他的變現都有差異,出現在下面視頻的38-39分鐘左右。)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拍攝花絮 合集17P(11)


5. 人物塑造的共同點與差異性

終於來到這個部分了。演員的外形條件是會束縛他的角色類型的。演啥像啥彷彿外星人一般的演員很難得(梅麗爾斯 · 特離譜?),對於裸高 170cm 、笑容堪稱甜美的 Martin 來說我比較難以想像他去演個邦德什麼的,下面這張從時光網搬來的圖感覺是他最接近大佬形象的角色了,氣場還是……蠻夠的。說到這個,想起有天在 imdb 上看到一個用戶評價他演的角色全一樣,說:「他為啥不去演個,比如說,納爾遜 · 曼德拉之類的角色呢?」真是笑昏了,不帶這樣強人所難的。(下圖為《狂野目標》中的殺手)

不可否認,Martin 最為知名的幾個角色具有一些共同點,Tim 、Author 、Watson 、Bilbo ,都是平凡的、接近觀眾視角的「觀察者」角色,通過這樣的角色,影片中怪誕新奇的旅程、高高在上的那些角色變得更加可愛、可接受了,這是這類型角色的意義所在。同樣的,這些角色往往在溫和外表下隱藏著一點點的易怒、危險或是黑暗氣質,這些則不一定能為粗略一看的觀眾所發現。

僅憑他最有名的數個角色和對他表演不那麼深入的品評,就判定他演什麼都一個樣、只能演平凡的普通人,這是有失公允的。一方面,前面舉的很多例子也可以看出,像惡霸少年、藝術家、獨裁者、從懦夫爆發轉變為心狠手辣的殺人犯,他有能力詮釋多樣的角色;另一方面,他的「普通人」角色也絕對是各不相同的。援引一下Empire 雜誌對 Bilbo 一角的評價:「This isn』t just Tim-from-The Office or Watson in pointy ears, but an actor at the height of his prowess finding every layer to a character it now seems he was born to play. 」

Martin 自己似乎對被貼上熒幕「普通人」的標籤倍感冒犯,訪談中一提到就炸毛兒。不過我覺得,拋開這個評價的不正確性不談,他對平凡人物的成功演繹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因為這樣 everyman 的角色並不是誰都能演的,那種相當平民化的氣質,不那麼「學院氣」的親和表演方式,不是每個演員都能準確捕捉的。而 Martin 用自己本人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來塑造人物,融於其中又隱與其後,是很難得的。


唔,基本就是這樣了,歡迎指正、討論和補充。才發現今天是 Martin 的43歲生日,按我國演藝界標準,這還算青年表演藝術家(?)哈,祝 Martin 生日快樂!祝大家中秋快樂!


參考資料:
[1] Martin Freeman: from Slough to Smaug
[2] Martin Freeman, interview: "Shakespeare invented Gollum"
[3] 馬丁·費里曼
[4] 部分翻譯援引了@ MF吧WTF字幕組 發布的譯文版本,感謝字幕組的辛勤工作!

------------------2014. 9. 12 20:54 update--------------------
修改了部分格式和筆誤。

------------------2015.1.30 16:03 update---------------------
補充了文中提到的視頻鏈接。


或許我看他的作品比較少。
但只覺得他要演的企鵝的話應該無出其右者。


只看過他演的華生,神夏第三季裡面他在餐廳準備向瑪麗求婚,然後意外碰到奇蹟復活的夏洛克那段,華生一開始的緊張尷尬,到看到夏洛克的吃驚,再到憤怒,表演地極其到位,情緒的轉化簡直出神入化,我那段反反覆復看過很多遍依然覺得經典。


能感受到他演技的變化,但不徹底,被許多可以的小動作減分。


看過他的華生和真愛至上裡面拍片的那個男演員,說實話,除去演技,真愛至上里他演的那個真好給我們詮釋了啥是真愛,就是兩個一起拍a片的人,邊拍邊聊人生談理想,愛上對方的靈魂後約會還是會臉紅心跳


簡單扯兩句。
Benedict Cumberbatch說自從演了神探夏洛克之後,別人就覺得他是那種適合演高智商,無性慾的角色的演員……角色和演員外表是有關聯的,也會受影響,這顯而易見。
Martin的外形……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大家把他演的華生比喻為泰迪熊,寓意之一我想是和他外形有關聯,這是為什麼他演的角色有些柔弱,像《男女錯上身》(?)。
但是事實上,Martin通常被粉絲稱為爺,Benedict被粉絲稱為二缺,演員本身性格一下子就凸顯出來,Martin也演過類似黑社會老大的角色。
所以你看,他是一個可以顛覆自身性格,根據角色需要而塑造性格的演員,而且你看著也不違和吧,那麼他的演技如何就看你的想法如何了。
最簡單的,爺曾經說過:「fuck you,I won a BAFTA."

——————無聊的分割————-——
我好像當初回答時讀題目不仔細,現在再來看題目中的「專業」二字,覺得自己怎麼都不該來「冒皮皮」…………sorry!


業餘腦殘粉忍不住想感嘆,神夏一開始華生瘸腿設定,我甚至查了一下馬丁是不是也真的腿瘸…


唯一一個能用嘴唇演戲的男演員。


電影真愛至上中,他在其中飾演一個av男優 ..笨拙的動作相當自然..


顯然在下不是專業人士 也肯定沒有專業見解 第一次見到是在神探這部劇里 那時候是神探剛開始 周圍還沒有小夥伴老 單純的覺得 歐美人即使再青澀的表演也比國內的各種新人好很多 況且 花生的表演也確實給力 很真實 把這個角色表現的有自己的特色 不去跟風大家印象中熟知的那個醫生
並且卷福跟花生這對CP真的很贊 好的 啰嗦完了 么么噠~


感覺花生、霍比特人、lester 都演成一個人了


從良善到陰鷙的人物影子 在他身上統統都有 最棒的是角色性格的過渡 能做到自然不突兀 並不像是在演繹 而像每一個被生活逼到角落準備絕地反擊的自己


潮爺演技還是不錯的,滿足一個英國男演員的基本素養,更迎合不列顛口味。


以下個人觀點

好演員和角色相互成就。這句話的典型例子就是本尼和他飾演的夏洛克,也同樣適用於潮爺。

華生之前,潮爺最有名的角色是Tim Canterbury,似乎是整部劇里最正常的人,善於自嘲和諷刺。這個角色給他帶來了名氣,同樣也有很長時間的困擾。他是個太英國的演員了,這也是個典型的英國人角色,彆扭,尷尬,黑色幽默。他試圖擺脫被這個角色定型。如果說出演Tim讓他在全英國聞名,華生才真正讓他在全球擴大了知名度。還是開篇那句話,沒有比華生更適合潮爺的角色,也沒有比潮爺更適合華生的演員了。

本尼對夏洛克的塑造非常成功,但英國其他偵探劇的主角,也可以演出這個角色。但我想不出更適合華生的其他演員了。華生的角色設定較原著改動了一些,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一半來源於編劇,一半來源於潮爺的表演。這一版的華生開篇是最普通的失意英國人,身上還帶著退伍軍人對冒險的渴望。潮爺不管是從外形上還是表演經驗上都對「普通英國人」輕車熟路。在這版的改變中,301華生得知夏洛克沒有死,不像原著里暈過去,而是狠狠地給了夏洛克一拳,這種瞬間爆發的屬性應該來源於潮爺本人。

潮爺是什麼樣的人呢?早年和西蒙巨巨那群喜劇圈的人在一起工作,和西蒙巨巨還是非常好的朋友,離經叛道是一定的了。他不是溫順的聽從命運安排的人。出席場合總穿的很潮,經常比中指,話里常帶著fuck,說話肆無忌憚,他這樣活著。我不好猜測,但感覺他私下不是很好相處,或者說沒那麼好相處。(偏個題,很有趣的就是採訪里,本尼的氣質是向內收的,潮爺則外放,同理,採訪里法鯊內斂,一美奔放)於是他出演的華生,不經意也給人一種隨時要爆發的感覺,和夏洛克的神經質有極好的戲劇張力。大概是此劇人物上的一個成功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潮爺對華生的忠誠、正直的塑造也可圈可點,一個可信任的好朋友。(還是個人看法,這一版的華生沒有原著里的可愛,但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了)

太英國的演員還有一個問題,冰血暴里強行的明尼蘇達口音彆扭死我了……


其實一開始看神探夏洛特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華生,後來看多了才覺得他不停點頭假笑的動作太多了,他的表演有種一頓一頓的感覺,很做作,至少並沒有讓我感覺,那就是角色本來應該有的表演,個人色彩太濃,太作,是我長這麼大唯一一個能用所謂的演技讓我如此厭煩的人,非常不喜歡他


長得很像文章,沒人提嗎?塊頭,個頭,做作的樣子、驚訝的樣子、皺眉的樣子、笑起來的樣子……


我是潮爺腦殘粉!這裡沒有專業角度,而是純腦殘粉角度的評價~
接觸他的作品是看神夏,那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也是我第一次看英劇,看慣了美劇感覺不是很習慣英劇的節奏。製作精良的英劇值得細看,我是在細看神夏的時候發現潮爺在細節上的演繹十分精湛,不需要台詞,表情動作就足夠營造氣氛了。在迷神夏的同時發現霍比特中的巴金斯也是潮爺演,我是魔戒迷,對於霍比特很期待,也是看了霍比特1之後成了他的腦殘粉的。霍1刷了三遍(很多人都對霍比特的情節拖沓表示無法忍受),他的各種微表情和台詞處理,深得我這個細節控的喜愛。對於這一點,干豆腐爺爺在霍比特記者採訪的時候也有提到潮爺的演技令他佩服。他的其他作品看過Nativity和夜巡,成名作英劇office目前還沒有看。


浮誇,爛,直接讓我放棄了冰血暴。


對不起,謝謝題主的邀請。但我誠實的回答,我無法從專業角度評價這個演員。
作為一個路人,我想,電影也好、電視也罷,能被觸動的無非是自己曾渴望的、錯過的、經歷過的、或者已經失去的,感受完這種代入,也應該學會跳出。


看過一部他自導自演的電影,完全沒有台詞,靠他自己發揮,名字忘記了,演的不錯,也許在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


Fargo里刻意秀演技的感覺有點做作,肯定不是專業角度反正個人不喜歡他


可以用《還珠格格》裡面的爾康扮演者周傑來類比:塑造了熒幕經典形象,私下人品黃暴。


推薦閱讀:

任泉這個演員為什麼不紅?
《喜劇之王》裡面的尹天仇,是一個好演員嗎?
和張雪迎、趙嘉敏做同學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電影 | 演員 | 馬丁·弗瑞曼MartinFree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