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正沒有過早身亡,像諸葛亮一樣長得壽命是否改變會蜀漢北伐局面?


法正活著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幫助諸葛北伐,而在於阻止劉備東征東吳。雖然他能夠阻止劉備東征也是諸葛在他死後的判斷,可能出於死者為大或者語境需要而誇大了法正的作用,但是以諸葛識人之明,應該說還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但是話又說回來,即使法正阻止劉備東征,為蜀漢保存了生力軍,也很難對大勢產生決定性影響。北伐成功的最大要點,在於「一旦北方有事」,也就是寄期望於曹魏或者說晉出現大規模的內亂,只靠蜀漢自己,怎麼都是打不贏的。
如果法正無法阻止劉備東征,而且無法幫助劉備打贏那場夷陵之戰, 劉備還是照常死亡,精銳還是一樣喪盡,那麼我覺得他對於蜀漢政權可能起到反作用。因為照著劉備對法正的信任,他很可能是代替李嚴的另一個託孤大臣,代表東州集團利益。我們知道李嚴因為和諸葛發生一系列矛盾,最後被廢黜(李嚴壞事的理由在《三國志》上記載極其詭異,我完全不相信,應該是諸葛做了手腳)。但是法正顯然更聰明,而他的性格也更強,所以一旦和諸葛分庭抗禮,造成的內鬥會甚於李嚴。那麼,法正和諸葛是否可能和衷共濟呢?我認為可能性是很小的。這是基於我對於兩人性格的分析,以及劉備死後蜀漢政治派系鬥爭嚴重性的估計,他們兩個產生矛盾的可能大於合作無無間的可能。而一旦發生大規模矛盾,法孝直可不是軟柿子啊。雖然法正和諸葛的大局觀都比較好,不至於為了內鬥而影響蜀漢的生存,但是諸葛想要竭盡全國之力北伐的阻力要大很多。


反正是假設…也就信口胡說咯…援以演義。法正一出場~便是助劉備得益州,其後以計襲殺夏侯淵得漢中,這將劉備的地盤從半個荊州擴大到益州和漢中…國力大增!從其官職和劉備的待遇而言…應該比諸葛先生高~法正作為劉備入住四川的主要助手…在劉備定邑川中後,其作用愈加明顯…而且就個人能力而言,法正善謀,諸葛善治~如果有軍事活動…則法正佔優勢…~在發生關二張飛事後…諸葛感嘆…若法孝直在…定能勸劉備不東進復仇…由此可知…若孝直在!一可保存蜀國實力…不致猇亭之敗…二則諸葛穩健孝直伐謀…定能步步為營…不致一敗而全線崩~


對於這個,先說說法正的地位。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記載,法正任蜀郡太守時,「外統都畿,內為謀主」。就是說:法正既是京城的衛戍區司令,又是參謀總長。 而且從諸葛亮也曾說過:「如果法正還活著,是一定能勸阻住劉備(執意伐吳)的」。而諸葛亮不能,也就是說法正在劉備心中的地位或高於諸葛亮。

那麼也就是說,法正在阻止劉備伐吳方面是能起很大的作用。

由此我們不防設想一下。 法正若是還活著,蜀國的發展。

法正在劉璋手下做校尉時,「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就是說:大家都說法正德性不行。

之後法正投靠劉備,任蜀郡太守後,「為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意思是說:法正心胸狹窄,由於大家曾經看不起他,就為過去的一點小小的恩怨,哪怕是一頓飯的事都進行報復,殺了好幾個人,真可以說是草菅人命。

反觀政治,法正好像也不太懂得治國的方略。舉個例子吧:劉備入蜀後,諸葛亮針對劉璋時期,四川法度鬆弛,國家對民眾控制力有限的弊端,採取了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實行嚴格的法令,以動員全國之力對抗曹操。可是法正卻在朝堂上,以漢高祖劉邦入關後實行「約法三章」的寬鬆法度為由,對諸葛亮的治國方針提出了異議。【引自《讀懂三國》】

劉邦入關約法三章的理由各位應該都知道,在這就不多說。

由此一來,法正似乎作用並不大,他活著,可能能阻止劉備伐吳,但也可能給劉備指向另一條非北伐的道路(劉備若能被法正阻止,定然會聽法正的別的建議)。

由此一來,結局也並不能說蜀國定能強盛。

┄┄┄┄┄┄┄┄┄┄┄┄┄┄┄┄┄┄┄┄┄┄┄┄┄┄┄┄

另一方面,劉備伐吳真的是為關羽復仇么?真的是怒火上頭,無事眾人而伐吳的么。我覺得這未免太小看這位劉皇叔了,況且從時間上來講,從關羽遇害到劉備出師,中間足足隔了有十九個月,時間未免太長。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是因為沒有能力。而劉備當時並非沒有能力。
┄┄┄┄┄┄┄┄┄┄┄┄┄┄┄┄┄┄┄┄┄┄┄┄┄┄┄┄┄┄┄┄
ps。大多為書中節選,用於說明。(?&>ω


法正不死,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關羽也不會死,荊州不會丟,那麼就能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路線來走了。不用北伐,只要守住自己的地盤,好好搞生產,往西南深入,保證大後方,順便拉些人看住東吳,之後就等那個「天下有變」了。但我又覺得,估計老劉不會先去搭救獻帝,而是先把東吳趕到南方窮山惡水的地方去,再等著曹操(或他兒子)篡位,然後自己兩路人馬(荊州、益州)搞掉篡位的「奸臣」,順便自己當個皇帝。
再說如果荊州丟了,老劉死了。那麼北伐還是要的,而帶隊的就可能是法正了,畢竟正史上法正比諸葛先生會打仗。那就更好了。我們看演義知道,諸葛亮北伐有一次是被小主給叫回去的,本來都要有突破了,還是功虧一簣。有法正在就不同了,諸葛亮在家搞生產,搞後勤,順便好好管著小主,防住小人,法正領著人馬收地盤,說不定用上魏延,奇兵出子午谷,那可就發大發了。至少也不必像諸葛亮北伐那樣憋屈,打了幾次還是沒什麼實際成果(雖然保住了自己的國家)。


naive.
續一秒不是沒有代價的。無限續那是作弊。
順便續一秒。


馬後炮一下。法正不死,蜀國有勝算。

一、法正能續很多人的命
若法正不死,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續命,而且不是續七七四十九天這種,而是續個一二十年。先帝、張三爺,還有死於那場浩劫的蜀漢精銳。以及諸葛軍師不會過度操勞。
那場戰爭是蜀國衰落的轉折點,有法正在,即便戰爭發生,也能極大地減少損失。
但姜維,就不知道去哪裡了。

二、天下有變,無論魏吳
魏國不過三代,司馬家崛起了。吳國大皇帝還在世的時候內部就已經亂得不行。而蜀漢,即便諸葛死後,也能保證各個勢力的平衡,此消彼長,正式諸葛軍師所言的天下有變。
倘若第一步的法正為很多人續命成功,那麼第二步便是趁天下有變了。
當然,可能沒有諸葛軍師的北伐,司馬懿不會被魏國重用,就沒後面的晉國了。此處涉及到的問題,曹魏被篡權是否有歷史必然性,不是司馬家也可能是鍾家?


法正不死作用大了去了。法正不死,就是法正代替龐統在大耳身邊,諸葛乖乖去陪關羽,然後關羽就不會死,然後然後...


不好說,因為這其實牽扯出了另一個問題,即法正和諸葛亮這兩個性格強勢而又都極其聰明的人能否在劉備死後和諧共存。
如果可以,那麼魏延和李嚴的結局會發生很大變化。北伐大概就是法正和魏延領兵,諸葛亮作為丞相坐鎮後方,李嚴作為後勤部長督管物資供應。這個配置在當時來看,堪稱奢華。而北伐戰果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如果這倆人不能和平共存,那麼恐怕就是內鬥不止,迅速衰敗了。


能擋住劉備伐吳的話,就能多維持幾十年。


推薦閱讀:

劉備的四大謀士是諸葛亮、龐統、法正、徐庶嗎?都有什麼特點?
蜀失龐統/法正,魏失郭嘉,吳失周瑜,哪個影響最大?

TAG:三國 | 季漢 | 謀士 | 法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