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國沒有一統天下,關中之地還會成為中國古代的政治中心嗎?


多圖殺貓,高清癌患者出沒,流量慎入

11月28日更新:

更新內容

修復了部分文本性描述錯誤(我確實分不清於淤瘀唹)

修改了部分容易引起誤解的描述(河北和山西的問題,我盡量避免「攻勢」「守勢」「壓制」這樣的詞語,儘可能的表達清楚。)(但是我依然不認為單純一個山西能對河北有壓制能力,山西自身地形條件限制自己太大了,山西非要說壓制那也就是對關中平原造成的牽制,真要從山西東出蕩平河北一般不先整合關中的話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只看地圖山西和河北可能是一個量級的,但是如果計算平原和耕地面積的話山西和河北這種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的差距根本不是所謂地勢能彌補的。)

最後我得把一句話放在前面,地勢原因只是眾多原因中的一個,我只不過是提供一個角度而已。

首先謝邀

早就關注了這道題,但是一直沒有時間來答。

題主問的是:「如果秦國沒有一統天下,那麼關中之地還會成為中國古代的政治中心嗎」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它的隱含義包括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古代的政治中心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們知道在任何一個文明中,地理位置都是佔據著重要位置的,既然如此那我們先來看一看地形。

中原腹地(谷歌地圖地形模式)

可以看到有平原,有高原,有山脈,有盆地,

接下來我們按照重要程度程度來劃分一下地理位置。

中原腹地與關中平原

用淺藍色藍色標記的基本上都是較為封閉的平原,且氣候條件十分適宜,可以說是核心發展區域的地方,比如那塊大三角一樣的中原腹地以及關中平原。

四川盆地 東北平原 長江沖積平原

用黃色標記的地理位置,在發展上較藍色區域有所欠缺,要麼是交通不便,要麼是氣候不宜,但是所處地緣一般都具有極佳的戰略意義。屬於核心區域的的門戶,如上圖的四川盆地,就屬於交通不便那一類里的,還有東北平原,實際上很有發展潛力,但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平原總是缺乏強大的控制能力。

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用紅色標記的位置,就是在常規條件下農耕文明基本上很難控制的區域了,包括但不限於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常年對中原的農耕文明構成威脅。本來東北平原應該在紅色的,但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歸為了淺黃色。

總之我們先與春秋初期的諸侯分布做一個小小的對比。

布哈林的毛都看的一清二楚

(圖源來自 @布哈林 )(十分抱歉全網找不到更細緻的春秋初年地圖了)來源:

為了每一根毛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

可以看到是基本和中原腹地的大平原吻合的,這塊大三角基本上就是中華文明最最核心的區域了,漢地十八省的雛形。

歷朝歷代的戰爭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塊大平原的主宰權進行的(此題內特指唐代及唐代以前)

因此,政治中心所在的位置就是要保證對這塊大三角的控制權。

於是歷史上最相得益彰的一對組合出現了:

我為什麼要用基佬紫???

沒錯,那就是長安-洛陽這對cp

關中平原與中原互相抵抗的態勢在秦統一六國之後其實就已經結束了,因為很顯然關中平原再加上一個洛陽,才是在唐代以前對整個核心區域最有威懾力的組合。

我們可以看到從周開始,一直到唐,除過東漢以外每一個大一統王朝的誕生基本上都是依靠關中平原鏈接洛陽從而大出天下,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關中平原通往中原的道路直接連向洛陽,但是這個門戶同時被河東區域(晉地)和商於之地(秦地與楚地的交界)壓制(反過來商於也能壓制楚地北上的道路),關中對內則非常恰當的壓制住了漢中以及四川盆地,因此秦國統一天下的路線就十分明確了,先取商於以先發制人壓制荊楚,再取巴蜀之地打開腹地,隨後打通河東,這樣一來東出通往中原的道路就徹底打通。

韓、趙、魏、楚、燕、齊

因此當關中平原與洛陽鏈接起來之後,洛陽可以作為關中政權東出的橋頭堡,關中則可以作為中原的腹地縱深,可以說如果關中沒了洛陽,或者洛陽沒了關中,這兩個地方的戰略地位將大不如前,在唐代以前甚至不如開封或者許昌。

那麼這個時候就會有人疑惑了,那既然關中+洛陽是如此完美的組合,又為什麼在唐滅之後就徹底退出了政治舞台呢?

我們來看看到唐代為止打了差不多一千年醬油的河北之地。

地勢極佳的河北平原

其實從地勢上看河北完全不輸給關中平原,先不說戰略縱深遠遠大於關中,就是憑藉一道黃河-山東防線壓制中原就不成問題,雖然面對山西一帶地區無險可守,但是山西一帶平原少而山地多且受四面地形制約,若無法整合關中資源,僅憑藉本身發展很難對河北平原構成致命威脅。

戰略要地 將關中與河北相隔

我們看到晉地可以稱得上是一句山河表裡了,四面環山,但是就像剛剛說的受限于山區條件,缺少良好的發展腹地,因此只能劃分為戰略要地,分化制約關中中原河北三片區域的影響力。

正可謂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上面說過一點,那就是關中鏈接洛陽的道路一怕商於之地失守(雖然漢代以後已經基本不可能了)二怕河東來襲,河東之地看似屬於關中平原,實際上黃河將他分割了出去,這裡事實上成為晉地南下的關鍵通路,同事也是面對關中勢力時的緩衝帶,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是關中鏈接洛陽這道門戶的斷龍閘。

FFF!!!

由於黃河相隔,河東地區為山西一帶提供了一條可以南下切斷關中與洛陽的聯繫的道路,山西與關中接壤的其他地區幾乎都為黃土高原覆蓋,難以行軍通行,在地理上山西佔據了一定的主動性。如果我們把關中平原+山西一帶視為一個封閉的平原,關中平原就好比一個小號的中原,山西就是在這個封閉平原中的關中,只可惜他沒有屬於自己的洛陽和巴蜀。

在唐以前,尤其關中-洛陽作為政治中心,當中央政府對周邊控制力衰弱下去,北方有分裂之勢時,山西與河北都是非常容易對中央政府造成威脅的地區,(更多時候是兩地資源整合之後與關中-洛陽勢力形成相持:參考南北朝中的北朝史)

正如上文所說,無法控制山西的關中-洛陽,甚至沒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另一半。

失去了關中戰略縱深的洛陽就再無能力逐鹿中原,再之後政治中心東移就已是不可避免的定局。

那麼又有聰明的同學要問了,既然河北這麼屌,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壓著關中打呢?

很簡單,因為母親河不讓。

我能怎麼辦啊 我也很絕望(攤手)

黃河是誰啊,你以為渤海灣是誰帶來的泥沙沖積出來的。

黃河每年攜帶巨大的泥沙量,再加上河北平原過分平坦的地面,黃河幾十年一改道幾乎貫穿了中國前半部的歷史。

河流改道基本上是對一個平原上的農耕文明的巨大打擊了,頻繁的改道則是毀滅性打擊。

河北平原在逐鹿中原的歷史上打了近一千年醬油很大程度上跟這一點有很大關係。

河北的崛起也和黃河的治理息息相關。

內部的原因說完了,接下里說一說外部的原因。

從先秦時期開始一直到漢唐,中原文明面臨的威脅主要都來自西北蒙古高原匈奴,羌等,(唐代還多出來青藏高原下來的吐蕃),此時的東北平原一直在打醬油,第一次作為被中原王朝真正正視的勢力出現時已經是隋唐年間的句高麗了。

我們可以看一眼中原文明正常條件下無法控制的區域分布。

來自西方的威脅與來自東北的威脅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河北平原再牛逼也絕對無法取代關中-洛陽為核心的政治中心對於蒙古高原的壓制以及戰略防禦的。

同理,關中也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控制遠在河北更北的東北平原的。

唐宋之交,正好是中原文明面臨的外部威脅從西北蒙古高原以及西南青藏高原轉移到東北平原上去的時間段。

從唐以後,中原王朝將面臨全新的外部壓力,因此構建全新的戰略縱深以及政治中心就是定局了,當然主要壓力變成了東北平原,並不代表西北蒙古高原壓力全無,只不過從原先的政治中心變成一個區域中心的戰略要地而已。

自此,帝國史無前例的東西雙都時代徹底落幕,歷史的浪潮催促著中原文明建立了東西雙都之後的第二個戰略布局:南北兩京。

進行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大一統王朝的定都位置,不出意外的都在核心區域內,而且十分默契的處在了大三角的三個角上。

看到這裡的都是真愛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理解,我把它放在這裡整理一番,如果對讀到這裡的你有所幫助的話,那就更好不過了。

順便一提,圖都是自己拿畫圖工具臨時做的,地圖是谷歌地圖地形模式,黃河長江淮河根本看不清,所以是我拿筆刷自己畫上去的(。。。)並不是很精確,見諒。

(入海口好難畫。。。)


決定要答這道題的契機其實還是看到了樓上那位神都大仙答了這道題。。。

實在是。。。

我以後還怎麼勸別人多看書。。。

(在知乎第一次寫這麼長的答案,好睏)


謝邀。這類話題貌似我寫太多了,再寫總感覺是在重複以前的答案。這篇從外部視角再侃侃。

首先要看亞歐大陸上兩條最大的山系:「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帕米爾-勘察加山系」。這兩條山系在亞歐大陸上的走向,直接將南亞次大陸與東亞分割成兩片被巨大山帶隔離的兩個封閉地形。

帕米爾-勘察加山的南線山帶,又將東亞分割成兩部分。北面大部分,是古代游牧民族活動區域。南面,是古代中國農耕區域。西面的河西走廊與西域,是農耕中國與北方游牧民族反覆爭奪的,遍布綠洲城邦國家的,在密集人口的緯度範圍內,陸路溝通外部的最重要通道。

關中就扼守在東亞封閉圈的北、南、西,三種文明形態板塊的地理接點上。中國的山地比例高達70%,遍布山脈。山脈的大體走向都是東西方向。由西向東,地勢逐漸降低。

作為大陸最東端,中國河流也大都匯入太平洋,尤其腹地大都自西向東。

山脈自西向東,河流自西向東。所以,中國山勢走向,其實是這種感覺。很明顯,東西通道多於南北通道。在南北向的京杭大運河出現以前,統一的路徑也就多為東西向。即使大家稱道的唯一一次由南向北的統一,明朝開國,其實本質上也是自東向西。

元建都百年,其守必固,若懸師深入,不能即破,頓于堅城之下,饋餉不繼,援兵四集,進不得戰,退無所據,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樞。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矣。

關中的政權控制住河東-上黨,河內-洛陽,武關-南陽,巴蜀-江漢 這四個板塊,西部對東部的全面戰略壓制態勢基本就形成了。其實關中與巴蜀整合在一個政權下時,就已經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關中面北,巴蜀面南,都在戰略上居高臨下。只不過巴蜀與黃淮海大平原通道較少,山地阻隔更遠,富庶的核心成都平原又在最西邊,更顯封閉,歷來是關中政權納入巴蜀多,蜀中政權北伐、東征難。

帕米爾高原,堪稱歐亞大陸的萬山鼻祖。向西生出伊朗高原-阿爾卑斯山帶,向北生出天山-楚科奇山帶,向東生出崑崙-燕山山帶,向南生出喜馬拉雅-撣邦高原山帶。

崑崙分出祁連,祁連再分出六盤山與秦嶺,秦嶺再分出崤山、熊耳與伏牛...六盤山則分出北山山系,順延連接了呂梁、太行兩脈...而秦嶺與北山的中間,就是渭河穀道——關中平原。

關中,也大致夾在800mm等降雨線,即南北、稻麥分界線,與400mm等降雨線,即游牧與農耕文明分界線,這兩者之間。所以關中歷史上的政權,周秦與西戎,秦漢與匈奴,隋唐與突厥,都是糾纏極深的。甚至到唐朝時,與西部突厥、吐蕃、回鶻、南詔等輪番崛起的西部強族搞車輪對抗。緊跟的宋朝,對西部的經營愈加乏力,最終讓蒙古直下西夏、關隴、巴蜀、雲貴,完成了西部對東部漢人政權的戰略大包圍,天下首次為外族全有。宋朝之所以始終被動,不僅在於燕雲的長期失去,更在於西部經略的失敗。南宋以前,外部壓力重心始終來自西部。而長安多數時間為都,正是中樞區位在抗壓要求下的歷史選擇結果。西南的納入,西北的遠拓,因此都是首現於關中政權時期。

關中,還是距離中國大陸四種氣候交匯點最近的高密人口區。腹地門戶,不僅僅是地形意義上的。

由於東亞地緣封閉性與中亞、歐洲互動有限,尤其是政治政治互動有限,而產生了獨特的天下觀,而非西方的世界觀,加上儒家歷史視角,所以我們中國人看自己的歷史多數時候是內向的。對先秦時代,我們更關注的是西周封建,秦皇統一等內部融合節點,而忽略了,關中政權的內部拓張和統合,是必然建立在充足御外能力與外部壓力趨緩的前提之上的。實際上,即使是分裂時期,華夏農耕民族與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也是處在北方或分裂或統一的游牧文明與南方或分裂或統一的農耕文明,兩個文明體之間1v1的較量之中。而長安、北京這些處在地理、文化分界區附近的首都,本就是歷史的選擇,不能只看內部分合解釋區域功能與競爭篩汰。長安更多是在戰國、南北朝等長達一兩百年的篩汰賽中留下,中唐之後外力轉移至東北方向,北京則多為東北外族與漢族進行拉鋸的前沿。

從今天的耕地分布來看,關中始終是農耕文化區的腹地門戶。

李唐一代為吾國與外族接觸繁多,而甚有光榮之時期,近數十年來考古及異國文籍之發現逐譯能補正唐代有關諸外族之史事者頗多,固非此篇之所能詳,亦非此篇之所欲論也。茲所欲論者里二端:一曰外族盛衰之連環性,二曰:外患與內政之關係,茲分別言之於下:所謂外族盛衰之連環性者,即某甲外族不獨與唐室統治之中國接觸,同時亦與其他之外族有關,其他外族之崛起或強大可致某甲族之滅亡或衰弱,其間相互之因果雖不易詳確分析,而唐室統治之中國逐受其興亡強弱之影響,及利用其機緣,或坐承其弊害,故觀察唐代中國與某甲外族之關係,其範圍不可限於某甲外族,必通覽諸外族相互之關係,然後三百年間中國與四夷更疊盛衰之故始得明了,時當唐室對外之措施亦可略知其意,蓋中國與其所接觸諸外族之盛衰興廢,常為多數外族間之連環性,而非中國與某甲外族間之單獨性也。——《外族盛衰之連環性及外患與內政之關係》陳寅恪

關中是面向西部的最後一片人口高地。西部在運河成為主導的宋朝以前,總能問鼎人口更為稠密的關東生產區?雖然經濟體量不及關東,但西部這種由山川分割的地形,卻會倒逼直面中原的關中政權,必須更加重視打造高效的集權制度。周人在道德方面的自我約束,秦國在法制層面的令行禁止,西魏、北周的柱國制和民族意識統合,隋唐在制度變革和集權設計上的大刀闊斧...關中成為帝國的發源地,集權制度的故鄉,並非偶然。可以說,正是因為西部板塊沒有東部的對內交通優勢,反而更加傾向於強化自身的效率優勢,即制度。東部蛋糕雖大,但分裂時期,又因為交通的便捷,碎片化程度反而更高,破壞力也頗大。

在人口因運河的誕生,向東、向南、向海岸線轉移之前,關中也不從是靠自身的人口與生產優勢取勝,而是對內彈壓與對外博弈的最佳結合點。歷史是在關中政權統一的過程中,就讓不具備逐鹿勝利條件的板塊,被無情淘汰。歷史的星星點點,只是微觀的表現,沒有秦,還會有其他一個什麼朝代,因為關中的地緣優勢而崛起。當然,中原的衰落與關中都城命運也是息息相關的,但在農業社會早期,人類依賴山地形勝的防衛優勢,和依賴平原作業的低生產成本優勢,註定北方和西部會在那時候領先於南方和東部。

盤點關中歷史上,以關中為基本盤,能有些年頭的創業政權:

第一波,一次:西周。

第二波,兩次:秦;西漢-新。

第三波,一次:前秦-後秦。

第四波,兩次:西魏-北周-隋;唐。

一般情況下,關中的政權,只要牢牢控制住河東-上黨,河內-洛陽,武關-南陽,巴蜀-江漢 這四個板塊,基本上自西向東的統一就是水到渠成了。關中政權里,前秦政權沒有盡收荊襄就征江南,也是唯一個栽了大跟頭的。

單論從草創到統一,都城始終不變的創業型政權,關中的次數算是相當可觀的了。

即使明末,關中還有過出現創業政權的衝動。越是碎片化的分裂,關中的地緣優勢越是能得到體現。但是宋朝開始,民族對立的情形遠多過群雄逐鹿,分裂不是碎片化的,也不是純粹地理性的,而是夾雜心理性的。關中對內的地緣優勢,在亂世分裂程度越來越弱,越來越短的近一千年,幾乎得不到體現。

南北向的運河誕生後,黃淮海大平原被深度整合,體量優勢的權重才顯現出來。東部的縱向南北兩京,取代了西部的橫向東西二都。海洋也不再是地理的極限。這個時候,都城為人口重心服務的功能性趨強也才顯現出來。但排在第一位的功能,仍舊是抗壓中心。每代定都北京的最高決策,都是這個理由。所以燕雲與江南的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分離,借運河與海運連接,一直延續到今天。這種分離在中唐其實就已經開始了。由此可見,游牧民族的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發展,也與漢地是處於互動之中的。難說是誰先轉移誰後轉移,是政治先轉移還是經濟先轉移。畢竟,漢地繁榮龐大的農耕經濟體系,也對人口稀疏的北方游牧民族格局產生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東亞地理封閉圈內的北方游牧文明與南方農耕文明的政治中心,是在互動連帶中一同向東部轉移。這種轉移發生之後,農耕社會時期,西部地緣優勢和權重被稀釋,不再出現政治中心,才具備了足夠條件。而這種轉移發生之時,恰恰是民族政權坍塌式陷落和更替最為密集的時期,遼金元明清...也許這就是一種500年尺度下的兩個刻度內,大歷史變遷中的過渡和陣痛。一萬年後人們或許會如此總結...

歷史並非全是帝王將相的傳奇塑造,也是由幾千年間無數存在過卻根本留不下姓名的無辜冤魂所篩汰出來,是由億兆微觀博弈所得出的宏觀軌跡。越是長久的規律體現,越偏向於後者。都城方位,周秦漢、隋唐的關中,正是壓力中心所指。漢魏晉的洛陽,也是五胡在和平時期長期向漢地滲透,將拉鋸範圍內縮時的壓力中心所在。北宋開封是在平原上直面已經被分割不全的河北平原地帶,元明清的北京,則是少數民族與漢族最近的千年間,反覆爭奪的戰略前沿...

關中地處多種地理要素的邊界和板塊交匯點,與它曾經長期作為華夏腹地的政治中心,有內在的聯繫,並非偶然。歷史規律沒有變,變化的是時代條件。

相關回答:

同樣是古都,為什麼洛陽與南京和西安的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首都位於關中、中原、江南及北京的朝代各自有什麼特點?

為什麼只有洛陽的和西安撕,很少見開封和西安撕或者開封和洛陽撕? - 知乎

如何看待從中國歷史來看大多政權是由北而南統一全國的?而自南向北的北伐大多以失敗告終? - 知乎

中國歷史上的幾大古都,是依靠什麼優勢成為當時的首都?為何其中不少又沒落? - 知乎

如果中國重新換一座城市做首都,那麼哪座城市最適合? - 知乎


邏輯是不是反了?

關中之地,王霸之資,所以秦國能以其為根本,滅西戎,吞巴蜀,退可抗拒六國,進可逐鹿中原。

答主認為是秦王朝賦予了關中之地政治中心的地位,其實是關中之地造就了秦國的王霸之業。


關中成為政治中心幾乎是必然。
因為在官僚體系和科舉制度建立起來之前,要想維持一個大帝國不分裂太難了,關中的農業基礎和地形優勢才能實現統一和維持。但這也很難,苻堅,董卓就是例子。

如果沒有關中勢力三次大一統(周,秦漢,北周隋),中國很可能沒法堅持到成熟的官僚體系建立起來,而成為長期分裂的國家


謝邀,不會。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基本上成熟的可延續的農耕國家都有山溪之險,可供提供足夠兵員、糧食的耕耘土壤。

關中形勝之地只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必要條件之一,如果魏國、晉統一天下而且延續下來成天下範式,那麼政治中心會是三晉河洛地區,只注重地理因素會陷入地理環境決定論甚至到藍色文明黃色文明這種極端論調之中。

秦國崛起西陲,灃鎬之地早成荒蕪,周圍全是少數民族,秦部族好不容易站穩腳跟,武戰立國,族長也戰死數名,此時只是一個被蠻族大海包圍的一片華夏文明的葉子。經過無數浴血奮戰,一直到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由余等人,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制度打遍和同化了周遭蠻族,向西擴展千里,滅了周圍幾個小國,打敗了晉國,東到黃河,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之後卻陷入內亂不止,直到秦獻公(秦孝公之父)時內亂才得以止息,但秦國也已經奄奄一息,諸侯不予之盟,視之為蠻夷,函谷關、崤山地區以及河東地區還被崛起的魏國佔領。秦孝公勵精圖治,商鞅變法,才從根本制度上確立了農戰立國的戰略,移風易俗,這是秦國由弱小轉向強盛的轉折點和根本點。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整整五代君主幾乎無太大過失,始終奉行商鞅的法治,開疆拓土,比如非常重要的司馬錯佔領巴、蜀,修建鄭國渠、都江堰等大型工程,從此秦國坐擁兩大天府之國,糧食無慮,直到始皇帝奮六世之餘烈,統一華夏,廢分封,確立郡縣制,成為之後的華夏一統的範式,基本奠定版圖。

而關中形勝,沃野千里也是依靠秦國的各種水利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而來,比如百里渠、鄭國渠等等,蜀中天府之國也是因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建,中國江南地區富庶也是因為衣冠南渡之後的大規模、持久開發。

環境很重要,但是人的能動的改造更加重要,否則最先發展的兩河流域就應該是現在No.1,而不是emmmmmmmm.


謝謝邀請。秦朝即使不統一,關中地區也因其重要歷史,地理,經濟,位置會成為中國中心。

1歷史原因。早在西周,武王伐紂後,豐鎬就是事實上的周文化圈中心,也即當時天下的都城所在。即使是周初周公的第二次大分封,當時的夷狄仍以中國視之為長安到洛陽的片區,當然也就包括現在的關中地區。

2地理位置。關中地區遠在春秋末年,仍為西陲重鎮,秦人之所以被封此地恰恰是為了守住內中國而外夷夏的地區,顯然,在古代交通落後的情況下,守住關中地區,戎狄幾乎很難越近中國,除非他們換一條路線,也即必取衛國,這一地區有秦漢時期的安陽河內,也是所謂必經之地。

鑒於上,結合題意。戰國時代商鞅變法後荀子去過一趟秦國,他認為秦國民風淳樸,路不拾遺,有古風。正基於變法的這樣徹底,關中地區巨大的糧倉優勢得以發揮,一直也是古代中國的人口重心和經濟中心。


秦國沒有統一天下,就沒有中國了,各地之間語言不通,文字不同,風俗文化信仰皆不一樣。


歷史發展是有必然的。
就像打Eu4(1.22),法妖或者土雞還有那個第三羅馬,我要是不去管的話,基本上都是妥妥的強權,惹不起的那種。
突然想起來亞陸風雲(現在是10.0吧)裡面有個中國群雄割據的劇本,來入坑吧。


會 關中地區被山帶河 進可攻退可守 又有八百里秦川沃土 本身的地緣勢力就強 以關中地區的實力 基本可以保證不被外敵入侵 一個穩定的關中會伺機奪取漢中和巴蜀 一旦奪取巴蜀 擁有的地緣實力就足夠壓倒其他地區了 這時只需靜待天下有變 東出函谷關 就可以奪取天下 實際上秦國統一天下是歷史必然的 秦國即使出現庸主 六國也打不進函谷關 而一旦六國出現庸主 就會被統一 也就是說秦國的容錯能力極強 而六國的容錯能力弱 所在在長時間大範圍的取樣 各國都出英主和庸主的情況下 秦國的優勢會逐漸積累 對各國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而且並不是秦國使關中重要 而是關中使秦國統一了國家 事實上當時誰佔領了關中誰就能統一國家 秦國如此 漢如此 隋唐也如此 所以關中地區一直是政治核心 直到宋以後 因為江南開發完成 人口經濟重心逐步南遷 政治中心才逐步從西部遷移到東部


豐鎬在哪裡?


我也提個觀點吧。
定都在那,所有原因都是安全!
畢竟,定都的時候,基本都是在一場大戰之後,一篇焦土之上,一群軍閥剛死的時候。
定都,定的更是人心,經過戰亂之後,能最大程度定住人心的,是安全感。
唐宋之前,長安是四合之地,很安全。
唐之前,華北平原是核心,有長安在手,天下在我刀下,人心安定。宋之後,江南比華北更富裕,但丟了華北就沒命,丟了江南只要有華北,還可以搶回來(宋就是給這個回答做反面教材的),北京在手,華北平原在我馬蹄之下,天下就在我馬蹄之下,人心安定。


秦統一中國。假使無秦,也有勢力統一中國的話,關中也很大幾率成為統治中心。

漢書有記:

戍卒婁敬求見,說上曰:「陛下取天下與周異,而都雒陽,不便,不如入關,據秦之固。」上以問張良,良因勸上。是日,車駕西都長安。拜婁敬為奉春君,賜姓劉氏。

大意是劉邦統一天下,建都洛陽。婁敬勸道:漢與周,形勢不一樣,應該效法秦,建都關內。
劉邦覺得有道理,於是建都長安(咸陽),給婁敬賜姓劉。

同樣是成熟的農業開發區,為什麼選擇了關中平原,而不是河洛平原呢?

必須是關中「固」啊!有地勢保護,天然的易守難攻。一旦天下有變,出可平靖,入可據守。

洛陽呢?四戰之地,帝國的哪一個方向出現動亂,洛陽都睡不安穩。

唐國公起兵反隋第一件事就是趕緊跑去長安,把函谷關門關上………


關中地區之所以成為秦漢至隋唐時期的全國政治中心,主要原因是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適合農耕的氣候環境,特別是當時這裡的水利工程興建的數量和質量都比較高,使該地區成為當時主要的糧食產區。

糧食對需要養活大量軍隊和官員的古代首都來說,絕對是第一優先考慮的問題。秦的強大和崛起,與關中地區大量產糧有著密切的關係,是其強大並最終統一全國的經濟基礎。所以西漢興起的時候,依然選擇定都關中。這一情況一致延續到隋唐時期。唐代以後,因為氣候變化和戰亂對水利工程的破壞,關中地區優勢不再,就再也沒能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

由此可見,即使不是秦國統一天下(不是沒有統一,而是換了別國統一),這個全國性的政權很可能還要定都在關中,關中地區依然會在很長時間內(氣候、水利工程帶來的產糧和人口優勢依然存在的情況下)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存在。


我覺得依然會成為政治中心,因為要知道,是關中成就了秦國,而並不是秦國成就了關中。即使沒有秦國,歷史也會選擇一個趙錢孫李某國來頂替


秦國開局在關中的最西邊的高原,替周天子養馬呢。天子守不住關中,跑路了,秦國才慢慢吃掉整個關中,向東遷都。周滅商之後就一直把關中作為基本政治盤,政治中心。


會的,
實例上平王東遷之前就在關中,之後漢唐都在關中。
地理條件上,關中沃野千里,東接中原,南臨巴蜀,而且雄關鎖鑰,軍事條件得天獨厚。
所以秦國一統天下,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關中的地理條件。


西周的國都就在鎬京,也在現在的關中,這是在秦之前關中就是國都!古代關中總是被優先選擇建都的,之所以不選也許只是不能,而不是不願意!古代大一統的王朝:秦漢隋唐元明清,前面關中,後面北京,都是秦趙的故土!這兩個地方地理位置更好的抵禦外敵,但早期的威脅更多來自於西北,因此關中當王天下是必然的!而且關中相較北京山河更加險固,可攻可守,所以歷史的選擇是必然的!


由於技術的落後,農業社會國力說穿了就是國家能調動起多大的資源,以及資源的復原能力有多強,當海洋技術貿易還看不到太大利潤和短期收益的年代,礦產、耕地、馬、人口就能決定國力,山東六國在天然的資源上都沒有辦法和關中平原比,楚地看起來大,那會也是窮山惡水丘陵為主沒多地,六國起初可以碾壓秦國其實也就是變法新政帶來的制度優越,但是當秦國開始變法,在制度上沒有明顯的劣勢後,基本中原就沒啥可抗衡的了。一直到海洋文明興起。


關中一直是那時候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我一直認為周室衰敗的那麼徹底,無可救藥,主要原因就是貪圖洛陽繁華,好好的王霸之地關中不得,跑去四戰之地的洛陽。
事實上,秦崛起的第一桶金,本來就是接了周室的盤啊。


瀉藥。
我不是歷史專業的,所以回答很不專業,如有謬誤請指正。
其實秦代沒有統一天下對關中地區稱為當時的政治中心關係不很大。
大家都知道其實秦朝的思想還是很超前的,當時的信息傳播速度不足以使擁有這麼大國土的強大帝國實行郡縣制。所以秦朝雖然修建了馳道和靈渠,它依然是超前歷史大潮的,所以結局也不很好。
我們看到,實行郡國並行制的早期漢朝,其實是對秦代郡縣制的一個倒退,但是這依然沒有影響漢朝選擇了長安作為首都。因為其實就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關中地區依然是最好的選擇。當時長江流域並沒有像現代這樣富庶(水網密布沼澤眾多一開始是不特別適合耕種的何況出行也不如走路方便),關中地區也不是和今天一樣遍地黃土,而一直到宋朝,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才真正開始南移。
所以,即使秦代不統一六國,當時全國的政治中心也依然會是關中平原,這是當時的地理環境所決定的。


推薦閱讀:

如果要深入了解春秋戰國與秦漢時期的歷史看些什麼書?
如何評價幾乎大半輩子沒有親政的秦昭襄王?
為什麼蒙恬、蒙毅在秦朝朝廷中出任要職,而功勞更大的王賁在統一完成後卻沒有其他相關歷史記載?
《史記》始皇本紀記載使者在回咸陽的路上遇見滈池君是怎麼一回事?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戰國時期 | 春秋戰國東周 | 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