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今世界的資本如此地偏愛金融、IT行業,而非傳統工科行業?

最近看到知乎上的一些收入階層的帖子,到了50萬、100萬的層次的幾乎都是金融、IT界的人士,很少見到其中以外實業工科的影子。

而且據說學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的如果轉專業,基本也只轉金融和IT,其他工科很少轉。這是為什麼?難道就沒有第三個行業能夠和金融、IT相比了嗎?為什麼資本如此親睞金融和IT業? 其他行業的從業者,比如一些工程類的以及製造業的,其實工作辛苦程度和付出時間精力也不亞於金融和IT啊,像工程類的比如電氣、土木、機械之類的也是需要看厚厚的專業書、編程做模型、加班(畫圖)、做不好會出大事的(電死人或者房子倒塌),擔負的責任一點不比金融IT要輕甚至更沉重。


吐槽:感覺很多答案都沒說到點子上,題主的問題也含糊不清。題目說明裡問的是「為何高收入多來自於金融、IT業,這合理嗎?」,標題卻問「為何金融,IT更吸引投資?」。針對後者,我想說IT(廣義的IT)吸引投資是真的。有的人已經提到了,IT業的scalability很大,是一個完美的J curve,資本投進去會立竿見影;而且還有不少新領域有待開發,導致回報很高。但金融吸引投資卻不對,這個要分賣方和買方來說。賣方就是我們熟知的商行/投行等金融中介服務機構,政策法規往往拉低了他們的回報率,並不比傳統實業更吸引投資。金融行業回報最高的往往是買方,即投資者。但說投資者吸引投資則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投資的本來就是他,錢當然都往那裡走。。。金融業準確地說是以資本為主要生產資料,投資實體都要走這個過程。

---------------------------------------------------------------正文分割----------------------------------------------------------------

(6月19日大幅更新)關於「為何高收入多來自於金融、IT業,這合理嗎?」這個問題我想深入說明下。我認為至少有5個重要的點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1. 金融業擅用槓桿,導致金融企業利潤(扣除人力成本前)高;2. IT業很多服務邊際成本幾乎為0,導致IT企業利潤(扣除人力成本前)高;3. 金融、IT業的核心生產資料是人,導致高端人才薪水分配佔比高。4. 全球化、技術進步導致實業與金融、IT業的收入差距進一步被拉大。5. 金融、IT業具有配置資源的屬性,獲得「超額」回報是合理的。

第一,擅用槓桿的意思就是金融機構懂得利用別人的資本幫自己賺錢,而且與大多數實業相比,金融業特別擅長。下圖是高盛的槓桿數據:

金融危機之前很多金融機構都維持了特別高的槓桿,也就是說用同樣的資本,金融機構可以撬動更大體量的交易,自然就有更高的回報率。即使是金融危機後去了槓桿,也有12倍左右的規模,這是實體企業無法企及的。雖然國內的情況還有所區別,但金融機構的本質就決定了他們更容易利用信用和客戶資源去提高自己的收益。實體企業通過展期,期限錯配等手段讓資本持續滾動的能力非常弱,所以他們需要用資產、現金流、或至少是對未來發展的預期去為自己的信用背書,而這些資源往往都是很有限的,所以能撬動的資本也就很有限。這樣的槓桿親近性就決定了在同樣的體量下,金融機構可以利用比實體企業更多的資源,產生更多的收益。

第二,IT業的邊際成本遠比一般實體要低,一些情況下幾乎為0。工廠多生產一顆螺絲釘,房地產企業多蓋一棟房,這些都是需要付出實在的物料和人力的。就算規模生產和高科技設備效率再高,也免不了實際的投入。可IT不一樣:在一定的規模上,一個app服務500萬人和服務600萬人可能成本沒差別,但收益卻變高了(不考慮所有行業都有的推廣成本)。call center和洗腳城之類的傳統服務業,單個人員能服務的客戶始終是有限的,技術能帶來的效益提升不大。但IT業的技術發展則可以讓單個程序師為千千萬萬的用戶服務,這樣生產效率就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從而提升企業利潤。在固定技術水平下,IT企業已具備很大的成本優勢,而隨著技術的進步,他們增長的動力只會把實體企業拉得越來越遠。

第三,和一些傳統實業相比,金融、IT企業的高端人才能直接創造出巨大的價值,因此利益分配的佔比也更大。題主的舉例裡面,那些實體企業的僱員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直接創造的價值有限,需要和別的生產要素分享收入。

以樓主提到的工程師為例:一個精通技術的工程師,固然為成為專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實際的工作中,他往往只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不是主要作用。比如建造一個水電廠,首先就不是一個工程師能搞定的,而是需要數個工程師團隊,涉及不同領域。其次,光有技術指導也遠遠不夠,還需要購買設備,施工建造等步驟。一座水電廠的完工,涉及了許多複雜的環節,每個環節都不能說不重要。所以對每個環節中的高端人才來說,能力再強也無法分到大部分蛋糕。

而對金融業來說,比如做一單IPO:一兩個厲害的拉皮條人員拿下單子,再來一個業務小組搞定需要的文書工作,接著配合下銷售團隊把股票賣出去,扣除第三方機構的費用後千萬級別的收入就到手了。這其中涉及的人員總數往往只有數十人甚至十數人,還沒有什麼機械設備的投入;在這種前提下,高端人才的收入自然可以很高的。

IT也是同樣的概念:一兩個人或者一個小團隊開發出一個軟體/網站/硬體的原型,通過吸引市場注意力得到最初的收入和投資人注資,接著就能完善產品然後大規模推廣,最終實現指數級的增長(在產品成功的前提下)。在整個價值創造的鏈條中,技術和創意是最重要的,製造產品/部署服務的工序往往被外包。蘋果產品賺了那麼多錢,又有多少落在了富士康工人的口袋裡?在許多IT業的財富傳奇中,雖然也利用了類似傳統實業的大規模生產/部署服務的手段,但核心的產品/服務還是來自於高端人才的技術和創意,這是無法替代的,所以必然能分配到核心的利益。

第四,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增加了企業的僱傭選擇,從而削弱了許多實體經濟中員工的議價能力,拉低了工資;與金融、IT業的高薪相比顯得不和諧。很久以前,美國一個普通的工人可以有很體面的收入。美國有公會等為中低層人民爭取福利的機制,加上社會基本也較為富裕,有能力支付相對昂貴的人工費,所以即使在實體經濟中當一顆螺絲釘也會有不錯的收入。

但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後,很多可以在國外做或給機器做,成本還更低的工作就被外包出去了。這類的工作往往會在美國消失,人們不得不去從事門檻更高的職業,也就是說勞動力的議價能力降低了。罷工在過去可以漲工資,現在則可能直接被中國、東南亞的工人甚至機器人取代。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加上過往對職工權益的保護也不強,所以還不太能體會到這點,但未來會越來越明顯(比如總體收入增速放緩)。

相反地,因為金融、IT業的高收入人群本就難以被全球化和技術進步威脅;而全球化和技術進步又為金融和IT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更高的效率,所以總的來說,這兩個行業高端人才的工資水平是在增長的(其實不光是這兩個行業,在大趨勢下,傳統行業也在經歷著兩極分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上圖是紐約不同行業的歷史平均工資,紅色是其他所有民營行業,紫色是證券行業。歷史趨勢顯示實體經濟僱員的收入增長緩慢,而證券業則很快,最後差異越來越大。當然,也不是每個在紐約證券業工作的人都能賺到35萬美金的年薪,也有很多非高薪的analyst存在;這麼高的平均薪水說明證券業本身也存在著極大的兩極分化。

最後,金融、IT業具有配置資源的屬性,因此可以獲得比自身付出更多的價值,這在市場經濟的邏輯下是合理的(不談社會穩定/公平的問題)。傳統經濟學認為價值是實際存在的,固有的,而馬克思更認為價值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在這種樸素,帶有「天道酬勤」價值取向的觀念下,我們傾向於認為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取決於他有多努力,或者他有多少天賦。但在實際的市場經濟中,價值是由公平交易創造的。也就是說只要公平合法,能賺多少錢取決於能為購買者創造多少價值,他覺得值不值,而不是自己有多努力。

以金融為例,很多人覺得投行人收入高是因為他們人員素質高,工作時間長。但本質上是因為他們從事的是關係驅動型工作,而不是技術驅動型。投行做的技術工作,會計事務所也能幹,但收入低得多,這點國內外都一樣。你能做建模/諮詢/盡調,我也能做,所以光靠技能是實現不了高收入的,因為往往會走上同質化競爭的道路,最後變成價格戰(稀缺的高精尖技術除外)。

投行的人加班辛苦,會計師就不辛苦么?憑什麼同職級的投行人收入是事務所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因為投行能為企業找到最合適,估值最高的投資者;或者反過來為購買方找到最合適的投資標的,別的類別的機構做不到,這才是溢價的點。對投行而言,可能有的交易撮合很簡單,只是打了幾個電話。但對企業來說,這解決了他們最重要的融資問題,當然願意支付很高的報酬,就算服務本身沒有消耗多少工作時間和精力。

IT也是同樣的道理。對阿里巴巴來說,把一家企業放到他的B2B,B2C平台上,做一些廣告,優化一下搜索排名結果,消耗不了多少勞動時間或是資源,甚至幾個人花幾天就能搞定(這裡談的是新增客戶的邊際成本,而不是平台搭建的固定成本)。但對企業來說,卻能對接到最需要的客戶、合作夥伴資源,創造出實在的業績增長。因此就算阿里巴巴的服務沒有付出多少努力或是智力,卻完成了一次偉大的資源配置,為客戶創造了客觀的價值,高收入是正常的。


我認為亘古至今的一個道理,最吸引社會資源的行業就兩個:
1. 佔據核心生產資料的
2. 社會發展的科技前沿

擱在咱們這個時代,
1對應的就是金融(貨幣);2對應的就是IT;

吸引了最多的社會資源,自然整個行業就會獲得空前的繁榮。


作為一名傳統工科專業的學生,試著回答一下。
一個行業能成為公認的賺錢行業,深厚的群眾基礎、對資金流通的強大掌控能力、因其不可替代性產生的高利潤,甚至國家政策的偏好(故意壟斷)都是影響因素。
先說說金融業,前段時間幾大行與支付寶弄得沸沸揚揚,是因為支付寶吸引了儲民的資金,隔斷了客戶與銀行的聯繫,截流了銀行活期存款來源的渠道。就因為這樣,銀行巨頭們不爽了,把支付寶往死里整。由此可見銀行的幾個特點:
1.對國民的選擇具有掌控,存款和貸款都得靠銀行。所以它可以賺取貸款與存款間的巨大利息差;
2.核心銀行都是國有企業,保證了國家政策對銀行的掌控,銀行也有國家權利的庇護;
3.銀行的暴利與房地產的暴利密不可分,資金從銀行流出,在房地產市場轉一圈再回來時,造成通貨膨脹,也將民間資金吸回銀行。
所以銀行連一杯羹都不願分給支付寶。
金融業體系內的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都有強大的吸金能力、壟斷性質,而且在國家機器或者金融巨頭的掌控下,收割金錢能力強大,從業人員當然工資高了。

再說IT業,典型的知識密集型產業,依靠一個成功的IT產品的收入可以上億,這個真沒什麼好說的。本身IT行業就不需要巨額的成本,只要人力資源跟上了,開發出優秀的甚至不可替代的軟/硬體,躺著都有錢入手。
IT的群眾基礎更不用說了,上至跨國公司,下至個人都是顧客,而且對個人來說,交易過程幾乎只需要一個終端(PC、手機等)。
另外,中國的IT業從業人員其實是被剝削的…盜版問題嚴重,知識產權得不到保障,核心競爭力不如國外同行,以來料加工似的低水平重複勞動為主,他們真的挺苦逼的。
正版win8系統是1500元上下,一部蘋果手機可以賺取數倍於成本的利潤,有了知識產權的保護,IT業的吸金能力會更加強大。

終於可以說說傳統工業了,鋼鐵、汽車、造船、橡膠、機械產品等都是傳統工業。在這裡要澄清一個概念,傳統工業並不是代表收入低,那只是中國的大體狀況,因為我們在這一行同樣沒有掌握核心科技。
不得不說傳統工業需要的資金投入是非常可觀的,儀器設備、生產地點、大量勞動力都需要資金,原始資金投入便遠遠大於金融業和IT業。然後產品數量有限,利潤空間也相對有限(畢竟是實物銷售),還要考慮設備設施維護和售後等等問題。
傳統工業的群眾基礎也遠不如金融/IT,除了汽車,誰家裡會擺一個大機械啊。比如燃氣輪機製造廠,研發難度大,人員要求多,但是潛在客戶就是發電廠、造船廠等工業部門,與普通群眾很少有交集。
傳統工業受國家政策的影響也非常大,比如航空發動機產業在十幾年前簡直不如「賣茶葉蛋的」,有些工廠甚至得轉行做冰箱壓縮機。這幾年國家出台了大飛機計劃,才有所起色。一位直系學長說,研發一款航空發動機的金額可以以billion為單位,但是產量往往慘不忍睹,嚴重製約了企業收入。與此相比,進口的RR(勞斯萊斯)、普惠的發動機近乎天價。幾乎所有的中國製造業企業都會面臨這樣的困境,根本原因也是核心科技的匱乏。
另外,很多傳統工業一定程度上是一個「附屬產業」,比如工程機械依附於土木建築業,燃氣輪機依附於電力系統,造船與海洋工程一定程度上服務海上油氣開採(所以相對有錢)。
在資本這個大蛋糕上,傳統工業已經不佔優勢,再加上勞動力密集、成本投入大的屬性,從業人員收入偏低也是情有可原了。

這是我在知乎的第一次回答,算是盡心儘力了,有知識上的漏洞還望諒解。謝謝題主邀請。


正能量,既然你說世界資本,那我可以告訴你IT根本就是眾多行業之一,資本青睞什麼的無從說起,在中國是因為基本其他行業都被國資卡死了,有點名氣的都在投IT,這是逼的不是其他行業不賺錢。知乎談論IT的多,那是因為這個行業特點就是造富快,且什麼人都覺得自己多少能懂點,誰不用微信淘寶啊,可懂其他行業門道的就超出一般網民水平了。知道創業成功錢多,誰真去走心成功率有多低?

歐美髮達商業市場和資本市場,IT比起其他行業沒什麼特別的。中國真是跟網上感覺一樣IT成支柱,實體經濟不進步停留在低薪大工廠,經濟早崩潰了。工科行業,服務型行業,補上中國和發達水平的技術和管理差距,潛力大極了,比搖一搖手機打車靠譜去,真的。

金融我就不自黑了。


一句話,在市場經濟中,生產要素的價格是由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出」決定的,工資是勞動力的價格,其產出也是由勞動力的「邊際產出」決定的,而不是努不努力、辛不辛苦決定的。

所謂邊際產出,就是增加一個單位的生產要素能帶來多少產出或者說收入。我在生活中見到的一個例子就是,員工規模同樣是四五百人的晶元設計公司和塑料品製造行業工廠,前者的年產值是約10億美元,而後者只是大概只有七八百萬美元。從整個社會來說,四五百人在晶元設計行業的邊際產出就是10億美元,而在塑料品製造行業的邊際產出是7百萬美元,所以,在晶元設計公司的員工的工資就比在塑料品製造工廠的員工工資高很多。

當然,你不能隨便把四五百人安放在晶元設計或塑料品製造行業。要進入晶元設計行業工作,你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一般要受過高等教育;而在塑料品製造行業工作,可能只需要初高中學歷,經過短暫的上崗培訓就可以。

你可能會說,在工程、製造行業也需要很多專業知識啊,也需要受過高等教育啊。沒錯,但這要看這些高等人才的稀缺性,就是說,你是不是無可替代。在很多行業,一些頂尖的、別人不能替代他的高級人才,收入也是很高的,甚至高過金融、it行業的普通從業人員。只是他們在行業的比例太小,跟金融、IT行業的普遍高工資相比,根本不起眼。

簡單說,金融、IT是知識密集型,或者說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產出主要靠員工的知識、技術和創新的應用和發揮,所以產生的收入主要分配給擁有知識、技術和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而傳統行業,則是資本密集型——產生的收入主要分配給資本(老闆、銀行、設備銷售和租賃公司、土地擁有者),或者勞動密集型——產生的收入主要分配給勞動力(農業、低端製造業),所以低端製造業的老闆生存是比較困難的,例如服裝廠的老闆,日子比其他高端一點的行業老闆難過,因為競爭力太大了,員工的邊際產出比較低,當然比起普通打工仔,他們的收入還是比較高的。

華人首富李嘉誠,他的行業主要是基建、房地產、能源、港口碼頭、貨運這些傳統行業,這些行業全都是資本密集型行業;世界第二、三首富,什麼墨西哥、印度電信大亨,電信行業也是資本密集型行業,他們是典型的靠「錢生錢」發家的大富翁。

而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是典型的靠知識技術和創新發家的例子,他能當上世界首富的位置,完全得益於操作系統帶來的長期的技術壟斷地位。


我覺得樓上的回答都只說到了兩點:
1, 資本在追逐能利潤最大化,能快速致富的產業;
2, 金融和IT恰好就是這種產業(比如資金需求量相對小啦,邊際成本低啦),而傳統行業不是(比如資金需求大啦,產出又低啦)。

但是,沒有人提到當下為什麼金融和IT能成為利潤最大化產業?

從古至今,能利潤最大化的產業永遠都是在創造價值,而不是單純生產價值。

人類最早是從農耕經濟開始的,後來工業革命,到現在信息革命。18世紀工業革命,大量資本湧入題主提到的傳統行業(電氣,機械等等)。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大的創造便是機器,比如棉紡織業創造出紡織機,工業部門創造出冶金煤礦機器,到後來出現蒸汽機,這些機器在當時都是第一次出現,是創造。第二次工業革命表現在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製、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這句話來源於百度百科)。不用多說,又是新的創造,是之前沒有的。

可是現在,工業革命創造出來的新東西已淪為單純的生產物了。於是這個產業從創造價值到了生產價值。傳統行業的標準和模式在這幾百年發展中(從1774年蒸汽機用於生產算起至今有240年)已經被制定好了,從而能創造的空間很小了(不是說沒有創造空間,是很小)。

好了,回到IT和金融。其實這兩者不能混在一塊說,IT業和上文提到的」農業-工業-信息產業「在一條線上,這條線目前能有較大創造空間的便是IT行業,因為它發展歷史較短(第一台計算機1946年問世,從那時算這行業至今才發展了70年),尚有很多可開拓的領域。而其他行業,無論是傳統的農業還是工業,一旦出現創新,同樣也會瞬間吸引資本,只是他們出現創新的幾率更低一些。

而另一條線,就是資本本身(金融):「我們不創造價值,我們只是價值的搬運工」。由於資本逐利這一本質,能高度聚集大量的社會資源(就是錢啦),投資於能利潤最大化的產業,而能利潤最大化的產業,通常都是能創造價值的產業。這就是為什麼金融能賺錢的原因-永遠和最能賺錢的產業一塊玩。

因此,創新才是能賺錢的原因。這個理論大到產業發展,小到企業發展甚至個人職業發展都適用。而創造需求,創造價值,比按部就班的生產或服務要難很多很多,這不是你熬了多少夜,看了多少書就可以做到的。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11年前,年僅19歲的斯坦福女大學生伊麗莎白.霍姆斯輟學成立了一家驗血公司,憑藉無需針頭便可以抽血這一專利技術,使公司發展到目前估值90億美元。而創業的時候她說過」我不想在一些已有技術上做改善,而想發明一個全新技術,可以使所有人收益。「

這就是在傳統技術(抽血)上出現的創新,一樣可以吸引資本一樣可以」一夜暴富「。

就連金融本身,也存在創造和生產這一區別。為什麼二級市場的錢比一級市場賺的多?比如David Abrams的對沖基金就他一個交易員,外加三個分析師,去年他個人賺了4億美元。因為投行部的人只要吃苦耐勞勤勤懇懇,就可以升職加薪(不拉仇視,純粹和交易員比較),而交易員必須要在有限的交易時間內,賺到足夠的錢,才不會被市場淘汰,而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套理論或者哪本書(無論再厚的書)可以告訴你怎樣能在市場上持續賺錢。

銀行業里,為什麼做櫃檯的收入遠低於給企業放貸款的?因為後者要創造需求,要自己去市場上尋找到需要資金的企業。為什麼審計師每天加班到天亮,收入卻低於投行的?因為審計師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的,熟悉好會計準則,考好證,按照事務所規定好的審計程序走一遍就可以了。

最後來段總結:如果你的工作只要求你讀夠多少書,學夠多少知識,工作本身有一套制定好的標準,你能照著標準來,努力加加班就能獲得勞動報酬,那你就不要抱怨為什麼知乎上那些100萬年薪的都是IT或金融的。因為你其實是在生產價值,沒有創造價值。如果你身處傳統行業,想擁有百萬年薪,又不想轉行,那麼請在你自己熟悉的工作上做到創新,無論是技術上的還是管理上的還是社會關係上的,只要不是書本上寫的,就是一條通往百萬年薪的康庄大道。


簡單點回答,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資本不是愛某個行業,而是某個行業能來錢。
報道的少不是行業冷門,而是與現在新聞媒體的惰性有關。哪個媒體願意培養各個行業專業的採訪記者編輯?不要錢啊?關鍵是投入了也很難得到回報——非該行業的一般也不看。

一比之下,金融IT多好報道啊,會上網基本就懂點股票彩票利率啥的,會刷機也算半個it從業人員,多有普及度啊。再說這些新聞寫起來簡單,又不用負責。比如:iPhone6或9月19銷售、聯想或將收購谷歌、巴菲特看跌中國股市、**教授看空樓市。到時候6月19號iPhone6沒開賣,聯想巴菲特教授都不對,你去打小編嗎?要是報道別的行業,沒數據敢瞎JB扯淡嗎?無聊的媒體啊。
自然就把普通人的世界刷得更無聊了,整天金融IT這個暴富,那個先進。其實不都是個屁?

對題主問題的回答:
1、知乎目前使用人群決定了金融和it人士偏多,基數大了自然高薪的也會偏多。
2、說明金融it人士都比較空虛寂寞,更需要尋求認同感。看著盤碼著代碼,突然手一抖點開了知乎,那就點幾個贊了吐幾個槽再關掉吧,反正工作也沒什麼影響。
3、技術型實業工科,我們金融it人士在逛知乎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麼?苦比的翻著教案,研究測量工具,搬弄儀器,哪還有什麼閑心逛什麼知乎。
4、金融從業人員與實業從業人員性質不一樣,行業屬性決定的。金融暴富或許只需一晚上,反之也一樣。實業從業人員不一樣,經驗屬於累計型,從小弟熬到老師傅,越熬越吃香。不要被金融短期收益嚇壞了,想想虧到眼發黑的情景,也很可憐。
5、目前 實業里的老師傅一般年紀不小,對互聯網本身也比較陌生,自然很少上知乎。小弟我們不是也瞧不上不是,別人回答個問題,俺們評論里隨便質疑幾句鄙視兩句,小弟弟小妹妹自尊瞬間爆胎了,玩不起啊。
6、現在知乎臭屁的問答越來越多了(有時候看知乎,有種昔日讀知音與故事會的感覺),一般不是老知乎看到這些臭屁估計心想還不如去刷微博。知乎目前缺少對能主動創造知乎價值的實業從業人員吸引力。我明明是來查個資料的,結果尼瑪都等著我來貢獻。好死賴活整理半天,貢獻完了半年等不到一個贊,偶爾一個答案受關注了評論一看又到被子里哭一夜,再不上知乎了。

以上都是夜尿憋醒後的吐槽。


年紀大了後就越發覺得金融業這種刀口舔血的日子真的不踏實,有個笑話說行情不好的時候睡覺像嬰兒,一晚哭醒幾次,雖然誇張,也很現實。
太晚了,睡覺去,想到再補充。


核心:短期(1-3年)內用小資本博取高回報率。
首先傳統工業很有錢!不差錢!小資本家的錢投在傳統工業上,第一是錢不夠,第二是回報太慢。
其次因為金融和IT一直在創造新的細分行業,培育成熟後投資回報率極高。所以既然有很多東家(資本)青睞,大掌柜(CEO)、二掌柜(VP),大師傅(CTO)、二師傅(架構)的收入自然高的很。
在 @vilincy 答案中提到中信集團,這個龐然大物,就有自己的中信重工、中信海直、中信資源控股公司。可見紅色資本家的眼光長遠。中信銀行、中信出版社、中信證券、中信地產之間是什麼關係?

近3年來或多或少對煉廠和工業裝備有些了解,本身又一直從事IT行業。所以此回答歡迎各位工業界人士指點打臉。
很少有人知道現在我大中國的工業強悍到什麼程度,因為離生活太遠,但是每個人都知道劉強東和奶茶那點情事,因為京東在我們身邊。
首先我們看京東上市之前,一共才從DST、老虎基金、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紅杉、KHC、騰訊融資28.3億美元,上市之後融資17.8億美元。對我們老百姓來說,是天文數字了吧?
拿到我大煉化領域真不夠看。中哈一體化石化聯合工廠(PDH-PP)由SEG中標EPC總包,據傳項目總額為10.4億美元,工程使用法國Axens公司的專利技術,兩套裝置分別為10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和50萬噸/年芳烴裝置,總工期預計39個月。中科湛江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600億人民幣。
拿到我大鐵路領域真不夠看。例如蘭新高鐵總投資1435億元,資本家手裡那幾千萬美元扔進去連水花都不見。
拿到我大軌道領域也不夠看。隨便一條25公里以上地鐵線路,拆遷、隧道、土建、變電、車輛、機電設備,趕上拆遷難度大,地質條件複雜,花掉200億輕輕鬆鬆。
振華重工中標新加坡吉寶船廠的2000噸龍門吊,一個至少1.5億人民幣,能在前期投多少個創業公司了?

大家看著那麼多碼農,雙碼農一年收入80-100萬,但是這都是明面上的錢,是每周5+2,白加黑一周工作60-70小時掙回來的錢。拿得乾淨,所以敢說。
工程類的如電氣、土木,10年以上一線經驗,現在在做基層或中層管理的,乾淨的錢可能只有25W,加上海外補助又多了15W,加上平時日常開銷公司支出節省的10W,加上一些灰色收入,在收入上秒殺碼農。只是黑錢說不出口,所以悶聲發大財而已。我還要說:金融行業來錢快,逼格高,是各路高端人脈廣闊的二代的首選職業;但是……(不拉仇恨,到此為止)

工業是強國的基礎,紅色中國成立至今,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完整的!),而且我們的大型工業工程國企早就走向中東非洲拉美,在這一點上,他們跟華為中興一樣,都令人景仰。

總結,一方面,資本家重視回報率和回款時間,大額資金不會投向動輒5-10年出成果的工業領域;小額資金願意放長線釣大魚,但是需要高額回報率和退出機制,這是工業領域無法實現的。另一方面,工業界的收入並不低,但是工作環境肯定不如寫字樓里的金融人士和碼農。其收入構成並不適合放到聚光燈下。

大家都干一行愛一行,有機會的時候做跨行業人才,但盡量不要轉行。
歡迎各位第二產業專家賞知識打臉。

被樓下答案打臉,我承認金融行業中那些年紀輕輕的官二代合伙人是非常牛逼的,不論收入還是社會關係:)雖然我認識5個金融行業的同齡人,沒有一個是二代~~~


傳統工業,產值高,效益卻不見得好。比如說某企業,產值100億,年利潤才三億不到,員工有正式工三千多,臨時工萬餘人,這麼算下來工資可能高嗎?

傳統行業還有個特點,就是門檻高,有的同學說到發動機。從利潤角度看,賣發動機的廠家也不見得利潤有多高,但因為建造門檻高,除了此家別無選擇,加上單價高,所以算下來利潤依舊是客觀的。這就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優勢: 即便利潤一般般,但就憑著入門門檻,你後進者幾乎插不進一根針。

要說資本青睞程度,也不能說傳統行業完全不如IT。當年航運業紅得發紫之時,相關產業也可謂是各路資本蜂擁而至,甚至到了產能過剩的地步。後來冷下來了,這些過剩產能如何處理又成了問題。所以對於資本而言,謹慎投傳統行業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對傳統工業而言,錢是個問題,但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最後卡住你發展不了的,往往是些砸錢都沒法解決的問題。借一位老領導的話: 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花錢都沒法解決的才是大問題。這話說得很對。你往傳統工業砸錢,幾乎不可能得到立竿見影的回報,短期內也壓根別指望有回報,真正的回報,不知猴年馬月以後才會實現。但一旦實現了,有可能帶給你井噴式的回報。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美非常規油氣開發了。


金融行業繁榮的原因,不排除有資本深化導致資本市場擴張的原因。但是,有一項很重要的因素妨礙了我們對此作出肯定的判斷,這一因素就是政府的貨幣政策。不可否認的是,通過膨脹是當前一個長期而且是明顯的趨勢;政府壟斷的貨幣發行權總會引誘政府去為某種政治訴求和社團力量實施通貨膨脹。貨幣的貶值會導致個人狂熱地尋找替代性貨幣,這種替代性貨幣可能是房產或某種證券。因此,我們無法判斷金融行業繁榮是因為實際資本市場擴大的結果,還是人們在通貨膨脹下瘋狂尋找替代性貨幣的結果。但古老的經驗還是對的:唯有實業才能增進人的幸福,通貨膨脹下尋找替代性貨幣的瘋狂不會對人的幸福有任何的貢獻。因此,作為一名經濟學人,我真誠地向為實業奮鬥的人們致敬。


我也不知道知乎er是有多牛B,一談到高收入,立馬想到的就是50W、100W的年薪。結合我國國情,50W-100W的年薪對於任何行業來講都是居於金字塔頂尖的極少數(「我同學」、「我鄰居」和「我朋友」三大巨頭除外),對於決大部分從業者來講,這是終其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因此,要討論資本對行業的青睞程度,顯然不能局限於這個薪資水平。
————————————————— 言歸正傳 ———————————————
社會給你的薪資待遇並不取決於你的能力,而是社會對你的需求——這是在某知友的某個答案里看見的一句話。柯達把膠捲造得再好,也阻擋不了相機數碼化的潮流。當下,金融、IT的炙手可熱本質上是因為市場的龐大「需求」,而不是因為程序員、銀行家比其他行業的從業者聰明、努力。當然,由於市場的滯後性、盲目性,這種「需求」並不一定代表真正的市場需求。但在市場經濟時代,沒有一個行業是因為「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而被賦予高薪的,工程師熬夜改圖再幸苦,一旦需求趨於飽和,便免不了貶值的厄運,這點在地產行業由黃金時代走到今天即是明證。如今IT、金融高薪只能說人家趕上好時候了。

其次,評價一個行業的「性價比」可不能只看付出的時間精力,還要考慮社會聲望、職業壓力、職場環境等等。比如說,殯葬業薪資不錯,對學歷要求低,工作強度也不算太大,然而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呢?銀行職員看著光鮮,卻面臨強大的攬存壓力,這無疑也是一種付出。當然,金融業在本質上作為一種寄生產業,其行業薪資過高,尤其是高層管理者薪資過高自金融危機伊始便成為了各國輿論口誅筆伐的對象,這些年華爾街的投行高管們不也面臨降薪壓力?

最後,誠心希望各位知乎精英們多感受下人間煙火,咱們還是先關注下畢業生起薪可好?


中國的房地產十分有利,所以最大的資本流向是往房地產。

資本無情,不會偏愛哪個行業。

資本流向的基本定律叫有奶便是娘:哪裡有利,流往哪裡。

餘額寶有利,便流向餘額寶;餘額寶不利,便流出餘額寶。

上海有利,便流向上海;倫敦有利,便流向倫敦。

銀行有利,便流向銀行;擔保公司不利,便流出擔保公司。

唯品會有利,便流向唯品會;噹噹不利,便流出噹噹。

石油有利,便流向石油;特斯拉有利,便流向特斯拉。

世界的資本不會偏愛金融、IT或其他任何一個行業。偏愛是思維局限問題,需克服。


一句話,總結:資本是逐利的。金融、IT利潤高,資本流向這些行業。當然其中的人員工資也較高。


其他工程也很厲害,只是不怎麼起眼。
沒有電子物理化學,就沒有更好的半導體和電池,沒有這兩者做硬體,CS再厲害也瓶頸。
化學生物在醫藥上不斷更新,才讓很多疾病得以治療。

只是這幾種都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出結果,所以不像軟體那麼容易起家。
即便是金融,相比之下需要的投資也比開個半導體研究所便宜,效果也出的更快一些。

簡單的說,做餐館的多,但開農場的少。


「預測未來、發現需求」是最賺錢的,金融和IT是和「預測未來、發現需求」相關性較大的行業。

金融和IT行業中,和「預測未來、發現需求」相關不大的公司也不怎麼賺錢。相反,傳統行業中的賭博公司、創業公司等和「預測未來、發現需求」相關大,也很賺錢。

工科如果涉及到「發明」,就賺錢;理科發展突破的周期太長,但如果涉及到「發現」,就賺錢。

歸根結底,關鍵不在於行業,而是和「預測未來、發現需求」相關性。

PS: 和世界上最最最賺錢的行業比,金融、IT都不算什麼。google 「台大期貨社內部演講」,這篇文章每年翻出來看一次,受益匪淺。。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Legal High里那位背著背包穿著運動鞋的苦逼律師大和田伸:

單純拋開律師專業水平不談,為什麼同樣一個行業,富可以如古美門,苦逼可以如大和叔?
因為他們挑的案件不一樣啊!古美門從幾億元的賠償款中抽成便賺得盆滿缽滿,大和叔為窮人打官司精神可嘉,但是收入和古美門比千差萬別。
他們撬動的槓桿不一樣。
傳統製造業的收益曲線通常是類似線性的,即每件產出所需的勞動量變化不大。一塊錢的投入一塊五的收入。
金融界的高富帥們,幫大企業做IPO,幫大佬操盤,這背後的資金量會有多少?一個資金規模數十億的私募,和一個資金規模一億的私募,需要付出的勞動量相差並沒有數十倍之巨,但收入差得剛剛的。
一個用戶量上千萬的成功應用和一個用戶量幾萬的冷門應用,開發成本可能相差不多,但是收入確實天差地別。尤其是對於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由用戶基數帶來的效應不可估量。
金融和IT相對於傳統行業來說一大特點就是,產出規模(金融業的交易量、IT業的運營用戶量)和投入成本幾乎沒有正比關係,由於規模效應帶來的槓桿可以成千上萬倍放大一定的勞動量。
固然金融和IT行業的高工資有能力要求、供需比例的原因在內,但是要是行業本身不富得流油怎麼能拿的出這麼高的工資啊!這麼高的工資就說明投入產出比遠遠大於一般行業。
所以不恰當地說,為什麼美國的醫生和律師(尤其是頂尖的)收入那麼高?因為他們抱著土豪的大腿啊!


金融是血液,IT是神經


1,你說的這些行業在聚光燈下,被捧的很高,而且特會來事。所以他們看起來很受資本歡迎。其實,他們得到的投資水分很大,參見報導,http://m.mydrivers.com/newsview.aspx?id=353213
2,其實,你說的這些企業,金融我不太了解,但是,IT基本上是拿不到像樣的貸款的,所以只能依靠投資。什麼?你們覺得貸款要還,投資不用還?但是,你別忘了,人家來投資是拿走股權的,雖說不用還,但是,他們對公司的盈利要求比銀行貸款高,投資回報率5到7個百分點他們才不投呢。如果不能上市,就會逼你高價出售公司,比貸款還沒自由。
3,傳統企業比你想像的要有錢,很多時候他們不需要投資。
4,傳統企業較容易拿到貸款,特別是信譽還過得去的,負債率不高的公司,銀行排隊來給你貸款,甚至用金錢美女求你貸款(這是真的,優質貸款那可是白賺)。
5,一行有一行的活法,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可能"十年樹木",但是傳統工業企業可以,他們可以用數十年時間發展,所以對資金需求也不是那麼迫切,但是對老闆的掌控力要求很高,所以,來投資分股的他們也不怎麼感興趣


作為一個沒文化的基礎工業二代發表淺顯易懂的非專業回復


為什麼資本偏愛金融及IT業?

無論金融業,IT業,聯繫的詞叫做一夜暴富,因為你只需要一間辦公室,幾個員工來完成先期資本積累,成功,能忽悠人,就能得到(高)風險投資,進而擁有更多更好的辦公室,招募更多更好的員工。
簡單來說,就是實際成本低,賺1000w只需要給4個人發工資,除去辦公室租金,運行成本,自己還能凈賺400w以上。(無數據支撐,只是舉個例子)
另一個角度來看,搞風投的就是圖分紅獎金嘛,丟錢給一個小公司,這小公司瞬間就能盈利創收漲停走上人生巔峰,甲乙雙方合作愉快,聲名大噪,老闆開心,員工放心,何樂不為?非要去不熟悉又死板的傳統工業搶四大國有銀行的貸款業務是何苦呢。

基礎工業,無論輕工重工,大資本寡頭,國企還是我們這樣的中小型企業主,穩紮穩打的思想都是必須的,我們從廠房建設的地基開始,每一分錢都不指望在十年內拿到回報,我們從銀行(也只從銀行)貸出千萬上億的前提條件是有這麼多價值的不動產去抵押,對我們的投資是低風險的,四大行家大業大,穩賺不賠即可,沒必要在新興市場里舍下身價跟新貴們搏命廝殺賠本不一定賺吆喝。
另一個角度來看,古板的中小企業主【不相信,不了解,不屑於】陌生的融資方式,比如在我爹媽這樣的一代眼中風投跟高利貸是一個類別的詞語,我們不缺錢,我們很穩定,沒必要冒風險。


我回來了

為什麼傳統工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遠遠不如新興產業從業人員?

傳統工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對技術人員要求不高,十年如一日即可,在我們行業里地位和工資高的是手藝純熟的老師傅,財務部可以只有幾個算賬的,連會計證都不要。
新興產業普遍是技術密集型,一天改變十年,一個想法價值千金,所以他們需要高價值的人來替他們想出想法並賣掉,我不熟悉新興產業,也沒必要接觸,就此敷衍。

其實調皮版本回答如下╮(╯_╰)╭
我廠招聘最高學歷要求是本科,高了不要,會計是幾個廠共用的,一般月底算算賬逃逃稅也就完了,很清閑,是個高中畢業的大媽,說白了我們只需要一個算賬的,而不是諸位認為的會計師
投行招聘隨隨便便刷掉藤校畢業,低了不要,聽說你們對會計的要求很高?還必須年輕貌美女博士?我反正是不懂←_←
你如果還問我工資差距在哪裡,我只能攤攤手賣個萌給你看了

耐心又多寫了半小時答案,右滑一下全沒了,這大概就是樓上 姚冬 答主的答案的佐證,我這樣的二代尚且無法完全掌握知乎的100種高級用法,我爹這種連電腦都不會開機的如何與高新產業年薪百萬便指點江山的同志激情對噴(ノ=Д=)ノ┻━┻

好了不說了,有問題我會回答,去巡視工廠了,這會兒工人應該在犯困呢。


瀉藥~
因為利潤空間大。
IT是是目前競爭最自由最充分的領域,因此也充滿活力。同時,it作為一種改變信息傳遞方式的革命,本身就如同當年的機械,電氣革命一樣,變革著世界上所有傳統行業,潛力無限。它就如同藍海,資本殺進去開拓出來的都是自己的。『
而金融本質是服務業,為資本運作服務,利潤空間巨大。因為對人的智商情商要求高,所以是世界上除了政界以外人才最集中的領域,懂的人少,自然就賺得多。
資本的本質是逐利,一個領域熱起來,說明它可能的利潤空間大。至於真的大還是噱頭,就看它能不能迅速成長起來。就如同看一個年輕人到底有沒有潛力一個道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魔鬼經濟學》這本書?
鐵器的使用為什麼會增加生產力?
什麼因素讓人們最後決定購買?
為何說經濟學不是本質上的科學,更多是道德?
經濟下滑的時候,電影票房(或其他娛樂產業)會出現怎樣的表現?

TAG:職業 | 信息技術IT | 經濟學 | 薪酬待遇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