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挖出《竹書紀年》(竹簡)後是怎麼保存的?

《竹書紀年》於西晉咸寧五年(279年)被盜墓賊不準盜出, 後來不準被捕,這批竹簡才得以重見天日。從出土到晉武帝命人翻譯竹簡完成,這很長的一段時間差內,四五百年歷史的竹簡是怎麼保存的呢?會不會翻到一半沒了或者發黑呢?。。保存環境不是乾燥的西北地區啊。。竹簡的保護難度不是很高嗎?。。


所謂濕千年干萬年,不幹不濕只半年。像西北地區出的乾燥木簡不需要像南方出飽水簡那樣經過脫水一系列手續才能保存。我們來看汲冢竹書的情況:

《晉書·束皙傳》:「初發冢者燒策照取寶物,及官收之,多燼簡斷札,文既殘缺,不復詮次。武帝以其書付秘書校綴次第,尋考指歸,而以今文寫之。」

盜墓賊能燒竹簡來照明,這說明竹簡在地下埋了幾百年出土時基本還是乾的,濕簡是燒不起來的,可見這座墓幾百年都沒有進水密閉防水措施非常好。

晉荀勖《<穆天子傳>序》:「汲縣民不準盜發古冢所得書也,皆竹簡素絲編,以臣勖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簡,長二尺四寸,以墨書,一簡四十字。」

除了西北地區的簡牘,基本上南方墓葬的簡冊出土時編繩基本朽爛殆盡,即使殘存也都軟爛如泥。而汲冢竹書的素絲編繩尚存,亦可證竹簡保存情況極為良好。
所以這批竹簡的保存情況太好了,西晉人基本不需要採取特殊的保存措施。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近日敦煌研究院稱「閃光燈對莫高窟壁畫影響微乎其微」?
如何看待一滿族男子在尚可喜墓前撒尿的行為?

TAG:歷史 | 考古 | 文物保護 | 簡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