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全面地評價諸葛亮?

看到了太多褒揚亦或是貶低諸葛亮的文章。。感覺很迷惑


對諸葛亮的負面評論,最多不過一句「事必躬親」。多了都是黑。

至於某些二手歷史發明家所謂不通軍事什麼的也就當個笑話看好了。
底下秦凌同學的答案,因我與他在他評論區的討論,而增改了不少內容。不過人家中途嘴炮無數,我無意於在自己的答案里提太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簡單爬下他的評論區。當然秦同學要刪我也無所謂——當然一邊連續放嘴炮被史料打臉,一邊假裝理直氣壯反駁我一邊把評論關了,也是挺醉的。

諸葛亮可以說是三國時期帥臣(區別於關羽這種武將)中軍事能力最好的之一。
討論戰術上的勝利這種細枝末節是沒有意義的。諸葛亮給曹魏在戰略上的壓力絕對不只是野戰必克還有區區張郃人頭和三千甲首(雖然三千甲首足夠春秋戰國時一個中等國家亡國了)。

我還是拿我最常用的一個論據來說話
魏明帝時,曹魏有文武兩帝的積累和節省,是這樣的:「世或謂魏氏不用錢久,積累巨萬,故欲行之,利公富國」。

諸葛亮北伐,是這樣的:「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 「歲有數千萬斛,以充兵戎之用。」「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
完了是這樣的:「初,帝議遣宣王討淵,發卒四萬人。議臣皆以為四萬兵多,役費難供」.
這是國力和積累是蜀漢十倍的魏國,而蜀漢打了這幾年仗是這樣的: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以一州之力博萬乘之國,十幾年間讓魏國湊四萬平叛部隊都難。如果諸葛亮不擅軍事,那曹魏諸將可謂豚鼠。

而諸葛亮治國的能力就更不用多說。在戰略上給予魏國巨大的壓力和消耗的同時,保持國內物資充裕本就是不可多得。

對諸葛亮的評價,文治當不在蕭何管仲之下,武功尤有勝之。
細化的說,三國時期最準確,完成度最高的大戰略的策劃者和執行者。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治事之才。同時期軍事能力第一的帥臣。

這裡湊個熱鬧談談以諸葛亮領導下的蜀漢在貨幣方面的建樹:

最近知乎日報上一篇講述「三國時期的超級通貨膨脹」的文章中也提到,蜀漢是三國中唯一保持本國的貨幣有穩定流通價值的國家。
這要細說得說來話長,簡單的說,就是董卓大量發行小錢引發超級通脹以來,魏國和吳國的貨幣體系都徹底崩潰了:
魏國:
「三月,加遼東太守公孫恭為車騎將軍。初復五銖錢。……冬十月,授楊彪光祿大夫。以谷貴,罷五銖錢」。恢復五銖錢的嘗試持續了七個月就放棄了。此後是這樣的:「魏文帝罷五銖錢,使百姓以谷帛為市」
魏國,貨幣一度崩潰。(當然後來還是努力恢復了,也是後來的事了)

吳國:
渣權從來是以渣和不要臉著稱知乎。從對貨幣發行的態度就知道了,曹丕因為五銖錢的迅速貶值直接放棄了鑄幣。孫權卻發明了「大泉當千」「大權當二千」這中駭人聽聞的巨額面值貨幣。乃至於孫權給臣子的賞錢,一下就是一億。「孫權賜錢一億。錢既太貴,但有空名,人間患之。」賞賜揭發貪腐的小官也是動輒百萬。
這已經不是通貨膨脹了,這叫通貨爆炸。
直到東晉,吳幣依舊被認為是劣幣:「晉自中原喪亂,元帝過江,用孫氏舊錢,輕重雜行,大者謂之比輪,中者謂之四文」

蜀漢:
蜀漢有過鑄大錢的歷史,劉巴曾經建議劉備鑄直十錢,直百錢。劉備高興的連掛帳的銅鉤都拿來鑄錢了。蜀漢也是有著嚴重的通貨膨脹的,但是相對於曹魏廢幣,孫吳濫鑄,整體情況還算穩定。
後來諸葛亮時發行太平錢當百,貨幣面值基本維持在蜀漢初年的局面。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流通價值。

光是將貨幣面值和金屬價值剝離的同時,維持貨幣面值的穩定,不使貨幣體系崩潰,這一份能力和意識就可以說是遠超同時代。而魏末晉初中原得以恢復貨幣通行,也不過是恢復了貨幣的本值,同時很快又陷入了新一輪的通貨爆炸中。最後直到隋唐才穩定下來。


全面的評價孔明,我才疏學淺,實在是做不到(好像誰請你來了似的)。

我只說一件事。

劉備在白帝城去世的時候,諸葛亮陪伴在他身邊。
也許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劉備想起已經死去的關羽、張飛,會稍許感到安慰。到了那個世界,他不會寂寞,桃園結義的豪情,會繼續在那個世界散發光輝。
二弟,三弟,我們很快就能見面了。
他也許還會想到曹操。這個與他爭雄了一輩子的亂世梟雄,三年前先走了一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在那個草長鶯飛的下午,曹操面對著他說出了這句話,看似輕飄,實則重磅。那一段寄人籬下小心翼翼的日子過後,劉備再也沒有見過他,但這句話,卻影響了他幾十年。真正了解對手的,終究只有你的對手。想至此,他臉上泛起一絲笑容,眼睛卻模糊了。
曹公,如果能在地獄見面,再煮一次青梅吧。
他懷念自己縱橫中原大地那夕陽下的奔跑,想起那些雞飛狗跳的逝去的青春。他看到一道充滿人性的光芒籠罩了自己,他知道盡頭已經來臨。
再見,未竟之志;再見,跌宕亂世;等我,我的兄弟,等我,那些棋逢對手的英雄們。

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首先想到的絕不會是悲痛,他只會更沉重,只會感覺有一座大山正在慢慢壓向他的肩頭。
如何保持蜀漢政權的平穩交接,這是個問題。
雖然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保證了這一點,但在當時,局面絕不會那麼平靜。
早在劉備病重的時候,漢嘉太守黃元就已經謀反,舉兵侵犯臨邛縣。雖然這次叛亂很快就被鎮壓,但從一個側面也可以證實,有一些人,正在蠢蠢欲動。
更何況,劉備託孤遺言,也太曖昧,讓人心神不寧。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當然不可能自取,那是篡漢,是王莽,他絕不會這樣做。
但,難保其他人不會這麼想。

劉備死在白帝城,當時在那裡的,除了諸葛亮,還有尚書令李嚴,和兩個小王子劉永、劉理。
而坐鎮成都的,只有那個不滿二十歲的太子劉禪。
站在當時諸葛亮的角度,他不可能不對成都感到擔心,對劉禪感到擔心。
這個年輕人能不能鎮住各方勢力?
平靜的水面之下,通常會暗流涌動。
建立在益州的蜀漢朝廷,根基並不安穩,荊州系,益州系,中原系,各種勢力交織齷齪。其中,有的不得志,有的風光一時。
在這種時候,如果有人在成都軟禁劉禪,擁立兩個小王子其中之一為帝,並非不可想像的事。
不過謝天謝地的是,兩個小王子都在諸葛亮身邊。

蜀漢沒有史官,所以我們在三國志里只能看到劉備病逝,劉禪登基,諸葛亮被封武鄉侯。一切充滿了莫名其妙的平穩和順理成章。
但我是不太相信的。我寧可不要臉的承認自己在陰謀論,也認為諸葛亮在那個危機四伏的時間段里,一定發揮了巨大作用,保證了局面的平穩,保證了蜀漢沒有分裂成亂七八糟的幾塊。
然後再次不要臉的承認,因為有了諸葛亮這次的力挽狂瀾,才有了之後蜀漢幾十年的安全。
諸葛亮,對得起託孤重臣這四個字。

在那之後,諸葛亮成了蜀漢實際領導人,他指引著蜀漢的方向,帶領蜀漢人民邁向輝煌。
但他沒有暨越,沒有功高震主,同樣為丞相,他卻沒有做另一個曹操。
在他的統治階段,蜀漢連續伐魏,都以失敗告終。
想到一個老人屢次帶領軍隊踏上征途的場景,我不會感到熱血沸騰,我只會感到凄涼。
到底是為了什麼,會讓一個老人有著這樣的執念,甚至為此病逝于軍旅之中,而不是家中溫暖的床上?
理想,撐起了孔明最後的人生。這個理想由劉備建立,由諸葛亮繼承。

五丈原。
病入膏肓的老人躺在行軍床上,他明白自己大限將至。
他努力想保持清醒,可他做不到。他總是不由自主的去看身旁的年輕人,想要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
年輕多好啊,姜維。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在模糊的視線里,孔明看到了一道光芒。順著那道光芒,一座鄉野村莊躍然眼前,那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
有一個中年人正在敲門。
請問,孔明先生在家嗎?

老人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眼角滑下一滴淚水。
諸葛亮,終年五十四歲。

..............................(演義味道的段落請無視)


要了解諸葛詳細的履歷,請邀請別的大神哈,俺比較懶,只說自己喜歡的東西。

諸葛的評價差異,源於傳統史觀評價標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結果導向,如果是大一統的開國君王,及麾下的文臣武將,地位和評價就比較高,反之,則評價受限。

諸葛就像現在二三線城市的互聯網大牛,幾十個人十幾條槍,就干出了上億流水,論能力和技術,圈內同行有口皆碑,媒體偶爾也把他們當做未來之星。但論江湖地位,跟在納氏敲過鐘身家幾十億的互聯網大佬,還是有差距。

混到最後,比的已經不是能力大小,而是家業大小,也許大佬們只是比大牛們多了一點運氣,剛好站在風口上,但很抱歉,誰說運氣就不是勢力的一部分呢。

當然,反正我是不會按功業大小去評價歷史人物的,個人的喜好是猜測歷史人物的內心,去尋找這些在亂世中奮身而起的男人們的力量來源。所以我喜歡曹操,而欣賞劉備。

老曹,是具有現實手腕的理想主義者,是在門閥共和如日中天的時代,要逆勢集權的可悲的王黨。

皇叔,很不幸的在中國門第最森嚴的時代,有著最卑微的出身,所以皇叔的內心很純粹,這個男人無數次在挫敗中站起來,因為有一個被稱為「野心」的東西,在他胸口裡燃燒。如果讀懂這句話,「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就會明白他年輕時的心境,他的出身是他力量的源泉,也是他一生的陰影。

至於孫權,就像在大後期收割的adc,卻在剛開始補兵的時候,被迫加入了團戰。

對於諸葛,其實他的內心和皇叔非常像,以前寫過一些片段基本說到位了。

「諸葛想要的不是在大公司慢慢混履歷,三年經理五年總監,一年大半時間都在國際航班和務虛會議中度過,他想要的昏天黑地的苦幹幾年,越來越誇張的體重和越來越疼得腱鞘炎都可以無視,但三五年之後可以在納斯達克大把數錢,媒體隱隱把他稱為新的大佬。如果他早生十幾年,能遇到還在創業的孫策或者曹操,他未必不能和一無所有的小霸王策馬江東,或者在風雨飄搖的官渡奮身死戰,可惜他生不逢時,當他敲出人生第一封簡歷的時候,當年的創業者已經成為新時代的大佬,戰場上的傳奇已經落幕在大魏或者東吳群臣的阿諛和傾軋中。就算心屬曹公,但不知道自己在大魏的官場上混到老死,還能不能見上曹公一面。

所以劉備雖然是個朝不保夕的流浪軍閥,在已經穩坐半壁江山的大魏和東吳面前弱小的可憐,他也毫不猶豫的選擇劉備。

這是一場大賭,他可能僅僅邁出第一步就死在戰場上,但這就是他要的人生!」


說說我對諸葛亮的理解吧:

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人格比較健全,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金字塔上, 是一個在塔尖位置的個人發展需求已經超越了物質和名利需求的人,一個有理想也有堅持同時還相當務實的人。表現在,他的誡子書和誡外甥書;他在權傾朝野後沒有登天的想法; 他在工作上的積極態度和一絲不苟的踏實作風;他在明顯弱勢的情況下依然不屈不撓地開創了不錯的局面;他在第一次北伐犯了錯誤以後的自省; 他和上司下屬建立的融洽關係同時又不失原則。

其次,這是一個有理工科思維的人。注意, 我說的理工科思維不是指他學理工科,而是他的思維方式,是超越意識形態和個人偏見,從客觀角度出發, 根據客觀形勢確定戰略方針。從亮集里看,拋開某些勸說皇帝和譴責曹魏與政敵的政治文章,看不太出他在意識形態上的立場,他不象儒家, 象法家也不象, 還有人說他是道家。看他的施政方針, 完全是切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置:比如在荊州的時候不得罪大族,到了益州雷厲風行打擊大族;比如答法正書里表達的對寬猛相濟的理解和執行;比如治理南中表現出來的清醒和靈活; 比如對孫權的外交上的靈活性和戰略性;比如根據蜀地的人的特點和季漢的國力情況設計出的以高效率精悍的軍隊,精良的武器與嚴密的陣法結合的作戰方式;對古代名人評論時所具有的辯證思維等等;這是一個深刻理解和掌握了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精華並在實踐中運用自如的政治家。

第三,這是個宏觀到微觀全部融會貫通的人。大的戰略眼光可參見隆中對, 也可看他後期聯合孫吳逼迫曹魏兩線作戰的戰略思想;中的層面包括他對蜀國井井有調的治理,對官僚機構的指揮和整治;微觀層面包括對武器的改良, 木牛流馬的設計, 具體戰術戰法比如八陣的研究;這是一個全能的人, 更難得的是, 全能還謙虛,還會集思廣益,用人所長。

第四, 這是個很有人情味的人,實行峻法卻不失教化讓人心服口服;對下屬同僚尊重; 對對手不趕盡殺絕(當然不代表需要的時候他不會這麼做),對兄長和家人有愛。

讀諸葛亮覺得這是一個明白了人生的人,值得效仿的人,可以作為自我發展攀登時的明燈的人。


顏好。人品幾乎完美。才略縱橫。

認真回答就是,諸葛丞相真的是一代人傑,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大戰略家、大思想家。三國演義里只寫他會打仗會計謀真的是貶低他了。

陳壽說諸葛亮「進則龍驤虎視,包括四海;退則跨臨邊疆,震蕩宇內」。這個氣魄,演義沒寫出來。

說實話很想吐槽現在有些二三流學者為了博人眼球嘩眾取寵,提出一些奇怪的觀點,比如某些作家不好好寫小說去解讀紅樓夢,還有一幫不好好研究歷史跑到百家講壇走穴的大學老師…這不是治學嚴謹的態度。弄的現在年輕人不看書只看了他們的講座就輕易相信,覺得郭嘉如何神鬼莫測;劉備如何大忠似奸…太讓人失望了。

諸葛亮和劉備的魚水一般的君臣關係,讓我時常唏噓感嘆。白帝城託孤的時候我相信劉備是真心把江山託付給諸葛亮,並不是有些自作聰明的人覺得那是一種警告。即使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對這一幕似乎也有過度的解讀,說亮汗流浹背連連磕頭髮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事實上如果諸葛亮真有篡位之心,劉備的一句警告又能有什麼作用呢?讓劉禪對丞相事之如父,開府治事。想想劉備顛沛流離的一生,如果不是諸葛亮他又如何能成就一番帝業。我相信這個中變化滋味,劉備心裡最清楚,對諸葛亮的感激也最真切。

白帝託孤之後,諸葛亮用半生踐行了自己的諾言。他的這種殉道式的鞠躬盡瘁,令人扼腕。越長大,再讀六出祁山,讀火熄上方谷,讀秋風五丈原,我越多的體會出的不是壯志難酬英雄遲暮,而是一種透徹心扉的孤獨。試想如果先主尚在,關長趙亦追隨左右,即使最終大業未成又如何?至少兄弟們在一起奮鬥過。可是現在的狀況是,大家接連離去,只留丞相一人苦苦支撐,獨自完成最初的夢想,這其中之悲愴令人落淚。

我常常唏噓,如果劉備再晚去世十年,真的能復興漢室也說不定。誠如是,那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就不夠了;那就是水鏡先生語: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開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可比之也。

抱歉我實在沒法客觀評價,只能說出自己的感受。況且,每個人對歷史人物的看法都會有主觀成分。


評價諸葛亮必須要結合時代背景,放在東漢到隋唐時代,五六百年間的豪強政治。
地方上到處都是各路豪強,田莊幾萬畝、幾十萬畝,家丁農奴幾萬人,各路豪強彼此互相聯姻。後台不硬的縣令把大爺惹不爽了,第二天就帶著家丁把縣太爺做掉,朝廷往往還真不敢拿你怎樣。
從中央到地方做官,靠的是血統,靠的是祖上的官位,絕不是神馬特碼的皇帝老兒的委任狀!
甲豪強當了大官,提拔乙豪強的兒子,乙豪強的兒子做大了之後再對甲豪強的後代投桃報李。官員的人事晉陞決定權根本不在皇帝手裡。豪強們自幼學習儒家經典,長大以後互相吹捧,孔融讓梨、陸績藏橘,你看東漢狗仔隊多麼無孔不入的挖掘先進事迹?稍微有點社會閱歷的人就應該知道真相。

啰嗦了那麼多,好了,諸葛亮的地位、名聲,真的就是劉備給的?是劉備的嫡系小弟嗎?根本不是,劉備有了諸葛亮,才能夠在荊州各路地頭蛇中間打開局面,形成合作,擁有自己相對穩固的地盤,不然永遠是一個帶著一群武夫四處遊盪的僱傭軍首領。
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吳國官拜大將軍,侄子諸葛恪當過吳國執政官,族兄弟諸葛誕在魏國老家也是地頭蛇,當過征東大將軍。以諸葛亮的江湖地位和能力,魏蜀吳三國隨便去哪裡,都起碼是政治局委員的級別。

劉備死後,讓諸葛亮做執政官。這個職位,看似風光,但是翻翻歷史就知道,幾百年間,從霍光開始,有幾個是有好下場的?!多數都是最後全家上刑場的!
在那幾百年間的豪強政治背景下,皇帝的位子同樣也不穩,東漢章帝之後,每一代皇帝都毫無例外地淪為外戚的傀儡,有的靠著太監奪回權力,有的鬱鬱而終。黃巾起義之後,中央權力機構瓦解,地方勢力崛起,皇帝更加日子難過,皇權相權鬥爭激烈:魏國有曹芳被廢、曹髦被殺、曹奐最後禪讓,執政官司馬懿最後到了孫子一輩篡位;吳國有孫亮被廢,執政官諸葛恪、孫綝被殺,孫皓更是被寫成暴君。

兜了一大圈,回過頭來看蜀漢,內部權力交接平穩,內部鬥爭也非常平和,除了魏延,大多數都是點到為止,讓當事人罷官,最多自盡了事。諸葛亮在蜀國身居高位,但是君臣和諧,後主並不覺得威脅。這需要諸葛亮和劉禪兩者達成完美的默契。劉禪對諸葛亮報以足夠的信任,諸葛亮也小心翼翼不大肆培植黨羽擴張勢力飛揚跋扈。諸葛亮死後,他的子孫也在蜀國繼續擔任高官,中國歷史上能夠有這樣結局的並不多。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方面,弱小的蜀國,面對強大的魏國,打成平手也不容易,即使退兵也很有章法,街亭戰敗,最後主力仍然能夠完整撤退。以後幾次,面對強敵正面作戰,都不落下風,糧盡退兵都秩序井然,還能殲滅追擊的魏軍,殺王雙、張郃,治軍嚴謹,古來少有,撤退是最考驗軍隊訓練水平和指揮官的能力的。

在皇權政治下,能力優秀,在那種亂臣賊子滿世界的背景下,忠於皇帝,不生非分之想,自然成為古代賢相的典範。看看之前的那些東漢的大將軍國舅們、同時代的司馬懿(曹爽同樣也沒有歸政於皇帝的念頭)等人、後面晉武帝剛死就蠢蠢欲動不知天高地厚的楊駿、賈后等人,就知道,能夠剋制住自己非分之想,把握尺度,和家世顯赫的同僚和睦相處,是需要怎樣的勇氣和智慧!
當然了,能夠成就諸葛亮賢相名聲的,也不能忽略劉備父子的胸襟和用人不疑,對諸葛亮充分信任、放手重用,沒有使絆子、上眼藥、搞明升暗降、互相牽制之類的權術。


註:本文引用較多,時間寶貴者可僅看黑體字。

1、從容貌上看:長腿歐巴,身材應該蠻健美的,氣質超群
三國志載: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自己親自種地,身材不會差,身長八尺,和現在一米八以上,容貌不會差。長得帥個子高在當時是個比較巨大的優勢;

2、出身上看:名門之後,至少是著名的士族
三國志載: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
洛陽特別行政區書記諸葛豐的後代,父親、叔父皆為地方官。並且與荊州一把手劉表有關係,這也是以後認識劉備的契機。

3、諸葛出山之前的記錄如下:
三國志載: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魏略曰: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問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襄陽記曰: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以上史料可以看出:諸葛亮出山之前在隱居,並很可能是荊州當時士人小團體中某一個團體的領袖,團體內部人員都認為諸葛亮很不錯,可以推知諸葛亮在出山前就很具有領袖氣質,並嚴於律己。博覽群書,胸中有極大的志向。有遠大的目標,這個似乎是成功者必備的東西。
並且出山前還為劉琦出了一策——至江夏以避爭儲之禍,可見諸葛謀略了得

看人很准,有人推薦他去孫權那兒服務,諸葛亮說孫權這哥們兒氣度小格局差,還是算了吧
袁子曰:張子布薦亮於孫權,亮不肯留。人問其故,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4、偉大的戰略家:
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具體大家可以參見「隆中對」。
為劉備今後的發展方向定下了基調。

5、口才了得。有魄力,出色的外交家:
赤壁之戰前,形勢十分危急,諸葛亮在此極為複雜的情況下挺身而出(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說服孫權,怎麼說服的呢:
1、劉備和孫權您都很牛逼:
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


2、劉皇叔雖敗,但是抗曹決心未已,也有抗擊力量,我相信權哥你肯定不會慫:
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權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3、曹操是紙老虎:
曹操之眾,遠來疲弊/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勢耳,非心服也


4、權哥,只要咱們一起上,曹賊必敗: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以一己之力促成了孫劉聯盟,並取得了赤壁之戰的成功。

並且在擔任蜀漢第一任丞相的過程中,維持了與孫吳兩國的持久和平。

6、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了卓越的組織和後勤才能:
赤壁之戰後,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從開始就擔任著劉備蕭何類的角色,一直比較低調,主要負責後勤方面的事務,劉備死前沒有充分發揮其領導才能,攝政後才開始縱橫捭闔,飛龍在天。

魏略曰: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7、劉備死後蜀漢實際領導人,大哥大,手腕高超鎮得住各派勢力,以北伐為手段,達到了穩固各派,選拔人才的目的。
孫盛曰:幸值劉禪闇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

袁子曰:晚得諸葛亮,因以為佐相,而群臣悅服,劉備足信、亮足重故也。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如此即以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8、善於利用制度來約束百姓,官員,法治派先鋒;
袁子曰:亮法令明,賞罰信,士卒用命,赴險而不顧
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9、科學強軍的實踐者
木牛流馬,人盡皆知,這玩意兒從當時的科技背景來看,真的要給跪了:
亮集載作木牛流馬法曰:「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鞦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杠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杠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與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從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杠,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10、治軍嚴明,可能是三國中治軍最牛逼的人物:
三國志及裴松之的注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諸葛亮治軍嚴明,獎懲分明,即使撤退也非常有秩序,未聽說過潰退之說。
引用他對手司馬懿的評價吧:(諸葛亮五丈原身死後)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11、工作認真、完美主義
這個就不多說了,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三國志)


12、廉潔奉公、以身作則、家無餘財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寫到這兒,心裏面有些淡淡的失落,中華五千年,僅僅只一位諸葛亮,完美無瑕,無懈可擊。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
評論下有知友提出本答案客觀但是不全面,好吧
以下是諸葛黑材料 不是很多 但是比較有代表性 大家看看就好O(∩_∩)O~


1、(魏書劉放傳 裴松之注) 資別傳曰:是時,孫權、諸葛亮號稱劇賊,無歲不有軍征。而帝總攝群下,內圖禦寇之計,外規廟勝之畫,資皆管之
咱們諸葛在國外名聲已經一敗塗地了——劇賊——威脅特別巨大的敵人,破換全球和平的始作俑者。無歲不有軍征——窮兵黷武有木有!!基本每年都出兵吖!! 諸葛 打仗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吖 小戰怡情 大戰傷身吶!!諸葛:「老子就是想,你來咬我吖!」

2、(先主傳)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
(龐統法正傳)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大家看到了木?你猜皇叔同志最信任的人是誰?「諸葛亮唄」「不對,你再猜」

3、(諸葛亮傳 裴松之注)蜀記曰:晉初扶風王駿鎮關中,司馬高平劉寶、長史滎陽桓隰諸官屬士大夫共論諸葛亮,於時譚者多譏亮託身非所,勞困蜀民,力小謀大,不能度德量力
看到了木?西晉好事者都說諸葛選的啥JB老闆,把蜀國搞的稀里嘩啦,套用一句知乎熱門語」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擁有和能力不相符合的慾望「,完全搞不清楚自己是幾斤幾兩嘛。你覺得呢?

4、(呂乂傳)丞相諸葛亮連年出軍,調發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詣亮,慰喻檢制,無逃竄者。
妥妥的抓壯丁的節奏吖!!!無逃竄者? 霍霍 抓壯丁的績效考核真是嚴吖 不完成任務 霍霍 我猜是妥妥的殺頭可能 哈哈……

5、武侯祠清人趙藩」攻心聯「評價諸葛亮:
上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下聯: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6、咱們來看看諸葛的謚號吧:
謚曰:忠武侯(劉禪封,後世多有追加,在此不表)
按照謚法,謚號一個字比兩個字好,忠就不解釋了,」武「謚法上云:
剛彊直理曰武。
威彊敵德曰武。
克定禍亂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誇志多窮曰武。

其實諸葛不容易,我們要珍惜,么么噠……_(:з」∠)_


我寫的專欄文章《那些古人,那些國士之風: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內容如下: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人,雖過千年,仍然閃耀著熠熠光輝。他們不止才華出眾,在個人品格上也足以為後人楷模,言而有信,知恩圖報,忠以為國,他們被稱作「國士」。對於這些「國士」,以及他們所做的事情,筆者有自己的理解,分享出來給大家看看。由於篇幅所限,所以筆者將之寫成一個系列文章,這是第二篇。


今天要說的這位「國士」是諸葛亮,諸葛亮被當作「智慧」的化身,得益於名著《三國演義》,諸葛亮的事迹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如果我們對諸葛亮的一生進行劃分,可以比較明顯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躬耕於南陽,和朋友喝酒論詩,笑談天下形勢,第二個階段出山輔佐劉備,最終三分天下,第三個階段接受劉備託孤南征北伐。


本文主要探討這幾個問題:1、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幫助有多大?2、為什麼諸葛亮要南征北伐?3、為什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能完成?


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幫助有多大?


看一看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和之後的命運對比就知道了,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劉備事業非常坎坷。早在中平元年(184年),23歲的劉備就已經在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展露頭腳。初平二年(191年),劉備因為累次建立功勛而升為試守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興平二年(195年),將要過世的徐州太守陶謙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此後劉備先後丟失徐州和小沛,妻子兩次被擄去,一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仍然沒有建樹,幾里地,幾個將領,幾千個兵,就已經是劉備的全部家業。


再看看劉備一生之敵的曹操,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在陳留老家「散家財,合義兵」,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初平四年(193年)到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基本上控制了中原,隨後與控制河北的袁紹大戰於官渡,曹操用火燒掉袁紹軍的糧食,打敗袁紹,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已經成為最強的勢力,長江以北,函谷關以東都歸曹操所有。

劉備和曹操,差不多開始時間奮鬥,但兩個人的成就差遠了,劉備完全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實事求是地說,曹操是官宦世家,子弟兵眾多,所以起點比劉備要高是肯定的,但劉備也不是沒有過機會,195年,劉備當上徐州太守,天下九州已據有其一,這時候曹操也不過擁有兗州和青州兩州之地,兩個人並沒有量級上面的差距。之後命運之輪開始轉動,從195年到207年,劉備從一州之主變成四處漂泊,越混越差,而曹操則青雲直上,逐漸發展壯大。


那麼,到底是什麼使得早期的劉備比不上曹操?


對於這點,劉備一生之敵曹操給出了答案,曹操評價劉備是這麼說的,「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意思是劉備是足以成為我的對手的,可惜他得到出謀劃策的人稍微有點晚,這個出謀劃策的人指的是誰?諸葛亮。


縱觀劉備的生涯,曹操的這個評價是相當中肯的。在用人方面,劉備非常的知人善任,在劉備時代,蜀漢人才濟濟,和劉備去世之後劉禪時代形成鮮明對比。在武力方面,劉備也是一員猛將,單比「匹夫之勇」,劉備可能還要強於曹操。劉備和曹操相比唯一差的其實就是謀略,曹操本身非常擅長謀略,而且還得到了一眾謀臣輔助,如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還有後來獲得的奸詐的賈詡。當然,劉備也有自己的優點,在仁德方面劉備比曹操要做得更好,更能得士子民心。


劉備身邊能帶兵打戰的武將眾多,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這都是虎將,加上本身劉備自己也是一名非常彪悍的將領,所以劉備前期並不缺乏將領,缺的是從全局謀劃明確指出要打哪為什麼要打的人,沒有這樣的人那就會瞎打胡打,贏了戰術,輸了戰略,越打越失敗。正是因為不善於謀劃,劉備在前期多次失去發展壯大的機會。劉備自己也深知這一點,當劉備得到徐庶這樣的謀士之後,非常珍惜,待若上賓。這事情被奸詐的曹操知道了,劉備得到頂級謀士了那還得了?於是曹操擒了徐庶的母親,讓徐庶離開了劉備。徐庶走之後,劉備非常地傷心(能不傷心嗎,光明未來沒有了),好在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又找到了諸葛亮。


當劉備找到諸葛亮,補上他唯一的短板之後又怎樣?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劉備從孫權手中借的荊州江陵(南郡),佔據荊州五郡。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勸降劉璋,領益州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並派遣劉封、孟達等佔領上庸。同年,劉備進位漢中王。


所以,有沒有諸葛亮,是天和地的差別。


為什麼諸葛亮要南征北伐?


在劉備過世後,諸葛亮開始了孤獨而又執著的「南征」和「北伐」,其中「南征」是為「北伐」服務的,「隆中對」中說「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提到要安撫好南邊的少數民族,後來孟獲背叛,諸葛亮不得已征伐孟獲,但仍然「七擒七縱」,目的是要收孟獲的心,以確保南邊能永久安寧。效果也的確如諸葛亮所願,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大量的資源,並且組建了無當飛軍這支勁旅。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其實是不正確的,諸葛亮前後出師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北伐的過程我們就不提了,北伐最終沒有成功,離「隆中對」中的「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差得很遠。


回到原來的問題,為什麼諸葛亮要北伐?


因為諸葛亮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是這有相對性!別人攻不進來,但你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岭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這個觀點是易中天先生提出來的,筆者非常贊同。當時蜀國和魏國人口數量差距太大,蜀國人口不足百萬,魏國人口接近五百萬,由於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奉行休養生息政策,魏國的人口恢復要比蜀國和吳國要更快。隨著時間推進,蜀國和魏國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北伐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坐以待斃必死無疑,與其坐等,不如主動進取,或許還有一些成功幾率,諸葛亮出蜀既是為了要完成「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又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為什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有實現?


「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有辦法實現是因為條件無法滿足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天下有變」滿足嗎?不滿足,諸葛亮在世時曹魏政權還很安穩。


「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上將關羽沒有了,荊州沒有了。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將軍即劉備也沒有了。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關中已經被曹操經營多年,民心又怎會向著蜀漢?


可以說「隆中對」的條件除了「攻打秦川」這個方向外幾乎沒有一條滿足,這又怎麼成功?


「隆中對」的規劃其實很好,分兵兩路,一路直攻曹魏心腹之地許昌,吸引曹魏主力,另一路乘機攻佔關中。(「隆中對」時曹操還沒有佔領關中,但顯然諸葛亮已經預測到曹操不久就會攻佔關中。)


而如果跳出「隆中對」,分析劉備最終沒能復興漢室,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劉備遇到諸葛亮太晚了。


「隆中對」其實是要模仿漢高祖劉邦獲得天下的路線,滅秦後,項羽讓劉邦入蜀,此後沒多久劉邦勢力便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佔關中,繼而出關和項羽爭天下最終成功,最關鍵的一點其實是時機,當時關中分為三秦,章邯、董翳、司馬欣分別佔據一塊,且分封未久,關中老百姓怨恨章邯、董翳、司馬欣投降項羽,所以劉邦和韓信才能很快佔領關中。


到了劉備的時候呢?原本佔領關中的馬騰、馬超勢力已經被曹操消滅,劉備勢力要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統一了北方的政權,難度要比劉邦時候超出兩個等級。


筆者認為,如果劉備和諸葛亮的組合能在曹操統一北方之前佔領一州之地,不論是劉表佔據的荊州還是劉焉劉璋父子佔據的益州,都有可能匡扶天下,如果是那樣,那麼劉備就會是第二個劉秀。


這一切的一切早在劉備和諸葛亮遇見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想來不免悲嘆。


「國士」當之無愧


諸葛亮一生始終維護漢朝正統,在曹操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他選擇隱居南陽,當帶著區區幾千人馬的先主劉備三顧茅廬懇請諸葛亮出山扶持的時候,諸葛亮答應了,只是因為漢的大義和劉備的誠心。須知那個時候幫助劉備站穩腳跟,挽狂瀾於既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諸葛亮做到了,最終幫助劉備三分天下,而這已經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極限。


沒有諸葛亮的「隆中對」,以及之後的披肝瀝膽親身實踐,劉備或許至死還是一個寄人籬下的食客。得一賢士,成其功業,壯哉!雖然最終諸葛亮幫助劉備復興漢室沒有成功,但諸葛亮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對漢朝盡忠,對主公盡義,堅持理想,鞠躬盡瘁,至死方休,「國士」之名,當之無愧!


最後,安利一下我的專欄:「南山快評」,一個原創雜文專欄,關注國際局勢和台海關係熱點話題,偶爾涉及歷史或者文化,每天更新內容,歡迎關注。


知乎專欄:南山快評 - 知乎專欄

微信訂閱號:「南山快評」,掃描二維碼關注。

http://weixin.qq.com/r/pEw3L5XEUcgurdFM9xm2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被《三國演義》和民間傳說打造成秦漢以後唯一一個集諸子百家之大成的人。

一、儒家:修齊治平。

二、道家:隱士集團首腦,借東風。

三、墨家:木牛流馬、諸葛弩、孔明燈。

四、陰陽家:諸葛馬前課,七燈續命。

五、縱橫家:江東出使舌戰群儒,智激周瑜。

六、法家:「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七、農家:躬耕於南陽。

八、兵家:七擒孟獲,六出祁山。


說好隆中半畝田,平定亂世,就歸來耕種,逍遙人間的

你說好的,騙子


有緣有情有義,肝膽相照
是非忠奸善惡,分道揚鑣
江山美人,競待折腰
文韜武略,卧龍鳳雛
那堪寂寥
結伴結盟結交,難結同好
借風借火借箭,羽扇輕搖
榮辱興亡,皆一肩挑
深謀遠慮,都為今朝
夢在燃燒!!!
問鼎三足怎落腳,隆中對分曉
只盼來日等蜀道,再續出師表
不鳴則已,一鳴動九霄
不出則以,一出比天高
(三國演義動畫片火之篇主題曲「夢在燃燒」歌詞,寫的真好,歌很燃!)


演義中的諸葛亮是神,是一個完美的人物,完美得不真實。

歷史中的諸葛亮,他並不是一個神,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普通人。

歷史中的諸葛亮,比演義中的更偉大。

因為,一個神,去嘗試逆天改命,並不偉大


客觀你們大爺!
道德本來就是有階級性的,評價歷史人物必須把他放到當時歷史環境中去。諸葛亮作為戰爭時期的封建統治階級,居然被指責壓迫人民,鑄幣斂財?封建統治者不該這樣做嗎?餓不死人就是盛世了!孟子描述王道樂土怎麼說?「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諸葛亮怎麼樣?
「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
這種描述,放到古代社會,還是戰亂時期中的弱勢國家,往小了說是太平盛世,往大了說是聖人之治。按正常的劇本寫下去應該是「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臣諸侯」。
同為封建統治者的孫權怎麼評價?
「丞相受遺輔政,國富刑清,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
老闆怎麼評價?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敵國怎麼評價?
「真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善治國。」
「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
「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劉禹錫的詩《蜀先主廟》中有句: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其實劉備是在搞惡性通貨膨脹,真正復五銖錢的是曹丕和曹睿,這也就是諸葛亮殫精竭慮卻只是蚍蜉撼樹,根本啃不動魏國的原因。仁義不仁義,不是嘴巴說說的。

這個雖然不大,看上去比起延環五銖還正氣一點,可是別忘記了,這是直百,用再好的紙印張毛爺爺說是一萬,老百姓還有活路嗎?
諸葛亮在這些方面都是助紂為虐,南中的犍為五銖更是諸葛亮直接操作,如果沒有蜀錦產生的貿易順差,蜀國早就玩完了。而蜀錦是官營事業,當這些女子在年年歲歲壓金線的時候,她們的深閨夢裡人在六出祁山的興復大漢的宏大敘事中成了無定河邊骨。

關於毛爺爺問題,這個比喻被一些知友詬病,信用貨幣和金屬鑄幣的分際沒有明確是一病,在這也不改了,申說一下:如果是在一個自由的貨幣市場,老百姓當然也不會因為幣值的擴大而必定造成損失(除非是一些因為時間差和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損失),老百姓不傻,但是在一個類似蜀漢這樣超經濟暴力控制的社會,正如金圓券時代,用來換取其勞動成果和服務的價格是鎖定的,幣值卻是政府說了算的,後果可知。既非嚴密的論文,我還是建議大家可以比喻,更可以代入。

胡茂全關於曹魏五銖錢的兩段話 提供進一步討論基礎

曹操擔任丞相開始執政,為了平抑物價,重新起用了足值的五銖錢(從迅速穩定市場的效果來看,曹操起用的只可能是足值貨幣),並廣開屯田,建設水利,真正實現了讓百姓有錢花、有糧吃、有活乾的穩定局面,不為私己斂財,真正為百姓利益著想,這在三國史上是值得稱道的。

魏國曹丕登基後,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才華,但他大刀闊斧的金融改革,只為後人留下了一個笑柄。黃初二年(221),曹丕以谷貴罷五銖錢(事實上,谷貴的主要原因還在於物資資源匱乏)。以谷、帛為「貨幣」,這種復古的「貨幣」讓百姓一時無所適從,於是奸商們開始用水泡谷增加谷重,用薄帛來替代指定帛,騙取中間利差,市場混亂不堪,交易全是坑蒙拐騙。儘管朝廷的獎勵、糧餉還是谷、帛,但是老百姓乾脆不用這種特殊的貨幣,直接回去原始社會那種以幾隻羊兌換幾頭牛的等價交換的日子。好在曹丕在位七年就去世了。曹叡登基後,太和元年(227)馬上取消了谷帛為貨幣的政策,復五銖錢,魏國的經濟終於得以好轉。

******************華麗麗的分割線 以下是我補充的全部內容(截止2014年10月14日星期二)********

一、諸葛亮的定位和評價

諸葛亮算得上是一個在歷史上被大家崇拜的半神人物,無論是《三國演義》或者是「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等京劇戲目中,他身著八卦衣,羽扇綸巾(這個形象本來是周瑜的,參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氣定神閑地籌划出草船借箭、空城計等計策,顯示出舌戰群儒、借東風、八陣圖等技能,雖然有明眼毒舌如周樹人先生指出《三國演義》「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這個智慧象徵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基本上固若磐石,對於這一點,當然不必去簡單地否定,但有所省察和辯正或許還是有益的。

歷史上對諸葛亮最公允的評價或許是陳壽的《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擔任丞相,安撫百姓,宣示禮儀法度,省減官職,遵從合乎時宜的制度,他以誠待人,公正無私。……諸葛亮可以說是一個精通治國之道的良才,堪和管仲、蕭何這類傑出人物相匹敵,然而他連年用兵,卻未能最終獲得成功,這大概是因為隨機應變的軍事謀略不是他的專長的緣故吧!

總的說來,諸葛亮確如陳壽概括的「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用一位知乎友人說的話:演義里,諸葛亮是呂尚+蕭何+張良+韓信,歷史上他最多只是蕭何+張良,換句話說,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是智謀出眾精通權術的軍師,而實際上他主要是一個行政管理人才(也包括軍事行政管理),用華裔歷史學家、匹茲堡大學教授許綽雲先生的話說,他是一個「拙於戰略的行政長才」陳壽講到的「治戎」和「理民」更多的強調的是軍事管理和民政管理,諸葛亮長於治教,行政管理水平很高,也注重研究技戰術,所以軍隊能做到軍紀嚴明、部伍嚴整、器甲精良、訓練有素。如果套用公司經營管理的概念,就是ISO完備,PPT出彩,前台美、午茶贊、個個職業風範,人人打卡積極,財報數字漂亮,內控毫無瑕疵,但顯然這和公司長期現金流是否穩健和長遠發展的盛衰不是必然呈正相關的。

諸葛亮著名的《前出師表》中苦口婆心地反覆叮嚀修明內政,而無一言涉及軍事方略,《後出師表》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固然值得尊敬,但從戰略上也徒見其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愴。由此也可以旁證這一點。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會和紙上談兵的馬謖很談得來,看不出他謀略和實戰之間的斷層,而經驗豐富老到的「老革」(老兵)「梟雄」劉備一下就能看出馬謖的言過其實。

二、關於諸葛亮戰略的梳理和辨析

諸葛亮的戰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出山之初的站在畫策臣角度對劉備提出的全盤戰略構想「隆中對」,一個是秉持蜀漢國政後的各項實際操作。

隆中對的主旨是:「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如果能佔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少數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修明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南陽和洛陽等中原名都,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嶺以北的關中平原地帶,老百姓誰敢不用簞盛飯,用壺盛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這樣做,那麼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

毛潤之先生評價諸葛亮的戰略「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也許想起了1934年李德、博古的「六路分兵」和1947年華野「七月分兵」的教訓,也許想起了1930年自己致林育容將軍的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或者1946年給中央軍委起草的文件《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這個從戰略原則角度完全見仁見智,暫不展開申論。公允一點看來,隆中對在戰略上還是有遠見卓識的,其實我們可以注意到類似隆中對的策略,東吳的魯肅《三國志·吳書·魯肅傳)、周瑜(《病困與孫權箋》)甚至甘寧(《三國志·吳書·甘寧傳》)都先後提出來過,可以說是當時南方反曹魏陣營有識之士的共識,但前面說到這是一個畫策臣層面的戰略,後續的執行似乎更為重要。

戰略端賴於執行,建安14年(公元209年)29歲的諸葛亮就任軍師中郎將,但他還不算是劉備最核心的輔弼,雖然有史書說法關羽守荊州是諸葛亮推薦的,但考慮到關羽在劉備陣營的歷史和現實地位以及其與劉備個人的深厚淵源關係,這個決策主要肯定是劉備自己做出的,即使諸葛亮推薦也或許只是形式上的流程。

荊州之失、關公之歿使得隆中對的構想成了跛腳的商業計劃書,就像一個企業,原本可以使用的資金少了一半,劉備為關羽報仇伐吳的夷陵之敗,本錢又大大虧蝕。前面無法控制的大局的變化和董事長之前的豪賭要新接任總經理在後續經營中不斷買單,是諸葛亮悲劇的根源之一,針對這一部分深責諸葛亮是不公平的,對此我們的結論是:隆中對還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戰略構想,實在要說不足,主要還是落地環節的設計的一些缺失和對變數發生後戰略調整準備不足,總體瑕不掩瑜。

但自從白帝託孤這個標誌性的時間節點開始,諸葛亮後續的許多對策本身就有可商之處了。暫且先不談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不是應該採用,七擒孟獲後的「南人不復反矣」是不是真的持續有效,因為客觀上經營本錢的匱乏和主觀上從法家思路出發的政策導向,蜀漢的戰略在整體上是存在問題的。

劉禹錫《蜀先主廟》句曰:「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用復五銖錢指代劉備興復漢室的功業——五銖錢代表了漢朝的黃金歲月,董卓亂政,在財政金融上的表現就是「董卓小錢」(又稱「無文小錢」),無文小錢小到直接造成了「谷一斛至錢數百萬」(《晉書·食貨志》),所以當天下三分的塵埃落定時候,劉備作為興復漢室的代表人物,去完成這個重建金融體系的歷史任務看上去確實合情合理。劉備也真的主持鑄造了五銖錢,可是他鑄造的是所謂「直百五銖」,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五銖錢」在名義價值上是以一當百,比臭名昭著的董卓小錢還離譜坑爹十倍。史載,劉備因為攻下成都後把府庫財物都分給了自己的部隊,為「軍用不足」而擔憂的他接受劉巴的建議「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市」,這樣一來,「數月之間,府庫充實」。處理財政危機的一個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增加貨幣發行量,但後果是悲劇性的,這一記「番天印」下來,蜀中百姓無論貧富,就直接被主動型的惡性通脹掠奪了一回,其在數月之間被剝奪的財富約相當於所謂「暗弱」的劉焉、劉璋父子30年左右的地產財政積累。

這一部分的責任因為如前所說諸葛亮不是最核心人物,主要還得劉備自己承擔,除了劉巴是諸葛亮竭力挖角得到的人才之外,別的基本上算不到他頭上。

但是,蜀漢政權因為嘗到了「甜頭」,之後又先後出現了犍為五銖、太平當百等多種虛值大錢,這些虛值大錢在整個蜀漢統治期間,還不斷減重,逐漸更加劣薄不堪,因為諸葛亮連年征戰,又產生「軍用不足」,直百五銖減重到3克以下,蜀漢進行了一次「幣制改革」,將直百五銖固定在2克,可是後來,漸漸又維持不住,逐漸從2克減重到1.4克、1克、0.6克最後到0.4克,這時已經和0.35克左右董卓小錢差不多了,可是董卓小錢再離譜,也沒有以一當百,也就是說,局面已經演化到了坑爹百倍。

魏國皇帝曹奐曾經說:「(蜀漢)虛用其眾,刻剝眾羌,勞役無已,民不堪命。」這當然是敵方的言論,不過,諸葛亮自己也承認蜀漢「民貧國虛」、「益州疲弊」。如果不是因為有蜀錦和蜀馬帶來的貿易順差、鹽鐵官營壟斷,蜀漢的迭次北伐根本不足以支撐下去——但是這種官營壟斷本身雖然能快速斂財,根本上也會對經濟活力造成很大損害。《三國志·吳書·薛綜傳》提到,孫休問出使蜀漢薛綜蜀國政治的得失,薛綜回答:「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有菜色」,這雖是蜀漢後期諸葛亮去世後的情況,但遠因就肇端於從劉備、諸葛亮開始的不恤民情的財政金融政策和民生重要行業的官營壟斷制度。

反觀中原的曹氏政權,曹操統治時期就開始恢復五銖錢的使用,到了魏明帝曹睿統治時期,又「更立五銖錢」,此後一直到西晉,「不聞有所改創」。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出土的東吳左大司馬朱然墓中陪葬的是曹魏的五銖錢,吳墓的陪葬是魏錢,足以說明曹魏的錢幣是當時真正的硬通貨。在《上漢中王表》中,曹魏「剝亂天下,殘毀民物」;在《前出師表》中,曹魏是「攘除奸凶」的對象;在後世的正統史觀中,他們也絕非善類,而反過來,蜀漢卻逐漸演變成為正統的代表、仁義的化身,可是單純在財政貨幣政策上,毋庸諱言,兩者恰恰正好相反。

某種意義上歷史是公平的,雖然曹魏的殼資源後來被缺乏誠信的職業經理人司馬氏家族李代桃僵,但最後三國歸於一統是北方先後戰勝蜀漢和東吳,這其中當然有很多其他因素,可是至少反映出一點:用超經濟的暴力對本地區人民竭澤而漁,將其裹挾在戰車上一路狂奔,無論有什麼冠冕堂皇的大義名分,大廈終於是會傾覆的。

如果根據蜀漢的竭澤而漁、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略產生畫面感,或許就是金書中張無忌語「宗前輩的七傷拳還沒練得到家。人身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再加上陰陽二氣,一練七傷,七者皆傷。這七傷拳的拳功每深一層,自身內臟便多受一層損害,實則是先傷己,再傷敵」(《倚天屠龍記》);又或者是蕭峰眼中的「摘星子此時臉上已無半點血色,一口口鮮血不住向火焰中吐去。他噴出一口鮮血,功力便減弱一分,這已是騎虎難下,只得硬拼到底」(《天龍八部》)。這種大殺器偶一用之也許未嘗不可,但持續42年(公元221年—公元263年),實在並非老成謀國的治世宏謨。


在軍事層面竊以為諸葛亮的失誤或許不外戰略方向不當和作戰方針錯誤。

從蜀漢本土依託漢中攻魏,戰略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出隴右——作為陝甘界山的隴山(六盤山)以西;一個是直接出關中——西起寶雞、東至潼關的陝西中部渭河平原,即「八百里秦川」。到底選擇哪個方向,至為重要,也是必須根據戰略實現明確的。

諸葛亮對魏戰略進攻一共五次(不是演義中的六出祁山),第一次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出祁山,目的是佔領隴右地區;第二次接著同年冬出陳倉,又把目標對準關中;第三次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春攻取陰平、武都二郡,是為了加強邊境防禦力量;第四次建興九年(公元231年)春又出祁山;第五次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還是出祁山,屯兵五丈原——諸葛亮也就在此次去世。雖然每次的目標的選擇都有各種原因,但總體上屬於沒有既定方略、胸無定見。

北伐的關鍵是如隆中對所規劃的是出秦川奪取長安,雖然此時已經無「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但東吳已經和蜀漢形成戰略聯盟,即使這個聯盟未必牢固有效到如身使臂,但只要蜀漢取得戰略突破,即使為自保或者摘桃,東吳也會在東部呼應;而諸葛亮卻從來未以長安為目標展開行動,總是在遠離長安的隴右地方糾纏——曹魏體量如象,不給予主力摧毀性的打擊或者對重要中心城市象徵性的佔領,即使佔領隴右並建立穩固統治也不過如割去大象一耳,終究無補大局。

蜀漢攻魏,兵力不足、兵種不利(多為步兵)、道路險阻難行、後勤補給困難,而曹魏實力雄厚,救援相對方便,所以利在速戰。而「諸葛一生唯謹慎」,總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求有功先求無過,以曠日持久之計爭衡。這是優勢或均勢情形下的戰法,劣勢情形下是不可採用的,這其實就是毛潤之先生指出的「叫花子和龍王比寶」。

諸葛亮老對手司馬懿的評論最能說明問題:「(司馬懿)因謂諸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原。」(《晉書·宣帝紀》)司馬懿這段話指出,如果諸葛亮出斜谷後向東出武功攻長安,那麼魏兵就必須與其決戰,勝負未可逆料,現在諸葛亮西上五丈原,軍容再盛也只是大閱兵了,因為對魏沒有任何根本性威脅,魏兵堅壁清野即可,完全不必理會其各種挑釁和調戲,耗也把蜀漢耗殘——最後結果果然如此。

三、如果蜀漢是創業企業

如果蜀漢是一個創業企業,首先需要明確和實現以下幾點:創業的目標要牢牢鎖定;創業是創造社會財富的活動;創業意味著機會識別和開發;創業的本質核心是創新;創業企業的基因是包容。

創業的目標要牢牢鎖定。創業的目標就是把企業做大做強,和時間賽跑,和資本賽跑,天使、VC、PE,無論是種子、A輪、B輪、Mezzanine Capital,夾層投資、Pre-IPO Capital都不是慈善家,他們都是為了IPO後的財富目標實現,在這個大目標沒有實現之前,和競爭對手就單一的市場份額進行燒錢惡戰、不斷死磕不是王道,從蜀漢來看,用奇謀將略殲滅曹魏的有生力量或者佔據長安等帶有象徵意義的中樞城市喚起各地離心力量的群起呼應,輔以合縱東吳的戰略配合,或許是唯一能夠在敵強我弱情況下完成創業目標的機會,舍此不圖而與強大十倍的對手乾耗,可以說是最不智的選項。

談到創造社會財富的活動,就意味著不能竭澤而漁,在現有蛋糕中盡量多吃多佔,而是要激發巴蜀、漢中和南中地區的經濟內生動力,把蛋糕做大;比如不是建「錦官城」(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成都別名源此),而是應當讓「闤闠之里,伎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貝錦斐成,濯色江波,黃潤比筒,籯金所過。」(里弄之中,到處都有織錦作坊,各家廠房各不相同,機杼之聲彼此共鳴。錦上織滿花紋,經過成都江水的的洗滌色彩更美,筒中細布,價值昂貴——左思《蜀都賦》)發揮其獨有的產品和貿易優勢,佐以重商主義的政策扶持——我們無法超越時代要求諸葛亮像哈耶克一樣思考和行事,但有些事或許是不難做到的,連西漢景帝七國之亂的吳王劉濞都知道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而使得吳地的百姓沒有賦稅,這雖然是市恩,但畢竟凝聚了人心。

關於創業機會的識別和開發,不能單純地不斷消耗自身控制地區的資源,而要發現敵方的縫隙死穴,做到「因糧於敵」、「以戰養戰」,儘可能實現古代意義上的「無後方作戰」。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人民的叛魏響應本是一個大好機會,如果輔以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雍、涼兩州(陝西、甘肅一帶)不足定也——從漢中出關中,從西到東大致依次有陳倉道、褒斜道、駱谷、子午谷四條路。子午谷離長安最近,威脅也最大,陳倉離長安最遠,威脅也最小;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正是抓住了長安和子午谷這兩個關鍵,體現了出色的戰略眼光和戰術眼光——當然也有人指出這是歷史上若干所謂if』s(假定)之一,誰也不能預言結果一定會如何,但以疲敝之益州,只有速戰突襲才是機會,漢興於蜀,就是劉邦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鼓而定三秦,魏延或不如韓信,隆中對所謂「天下有變」的條件也或未滿足,但機會不是憑空掉下來的,而又是稍縱即逝的,此時不博,更待何時?同時以蜀道之難,憑藉進可攻退可守的天然優勢,萬一豪賭失敗,最壞亦不失為三分之主。

而創業的本質核心是創新,例如單純從軍事層面來說,「無當飛軍」這樣類似法國外籍軍團或者英國廓爾喀營的南方少數民族僱傭軍、西涼馬氏這樣騎兵軍團、「諸葛連弩」這樣的殺傷性武器乃至「木牛流馬」這樣的軍事物流發明在蜀漢並不少見,但這多少只是技術器物層面的創新,蜀國在軍事人才的選撥上沒有創新的制度,《後出師表》中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這種軍事人才凋零的的局面此後與蜀漢相始終,這和蜀漢沒有軍事梯隊培養的創新機制有著密切的關係,千古之下,只落得一個「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俗語。

至於創業企業的基因是包容,劉備和諸葛亮確實曾經「總攬英雄,思賢如渴」,但在定蜀後,用人反映在集團高層內部,則是「荊楚人貴」(《華陽國志·卷九》) ,後期更出現了的重點提拔襄陽小圈子成員傾向,對蜀中豪傑多少有種以殖民地土著精英視之的態度,也就是說沒有處理好被收購公司高層的待遇地位問題。無怪乎諸葛亮本人「事必躬親」造成的「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以及後繼乏人的局面,而當鄧艾軍隊攻打到成都城下時,其實蜀漢政權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至少可以組織守城或者巡狩,徐待姜維主力部隊回師解圍增援,但蜀漢政權的內部到處都是投降的論調,益州本地土著勢力根本無人願意為蜀漢一戰。這無疑是蜀漢高層小圈子人力資源政策的後遺症。

四、「事後諸葛亮」的鏡鑒意義

黎東方先生有言:「自從三國時代以來,中國人在事功和道德上,及得上諸葛亮的很少,而批評諸葛亮的人極多(自己有所成就很難,批評別人很容易)」(《細說三國》),這種說法出於對古代偉人的尊敬,可以理解,但是出自歷史學家之口,其實是非常反諷和不合邏輯的,所幸中華有「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這樣的傳統,「你行你上,不行別BB」的說法終究難以杜天下人悠悠之口。

杜甫詩曰:「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三顧頻繁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陸遊詩曰:「出師一表真明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忠心為國、鞠躬盡瘁的精神,虛心納諫、嚴於律己的風範,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的廉潔自守,「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個人修養都彪炳史書,令人景仰。但他畢竟是人不是神。他有成功的勛烈,也有失敗的教訓;有遠見卓識的謀劃;也有戰陣失策的懺悔。詹姆斯?馬奇(James March)曾經指出過超越理性思維方式範圍的一些特殊領導力稟賦,從這個角度看,諸葛亮也許有領導力必須的鍥而不捨的精神(commitment),但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imagination)、笑傲江湖的態度(fun)等顯然是缺失的。

春秋責備賢者,我們或許只是試圖在一個更高的維度進行摸索,而並不是貶低諸葛亮。是的,這只是告訴我們,戰略制定者不可能是佔據全知全能地位的智慧化身,而戰略本身是個不斷摸索、迭代優化的過程,尤其在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下,戰略制定者和執行者並不總能理性決策,很多時候要尊重想像力和偶然性的作用。這或許是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 )的管理諮詢公司Monitor Group申請破產的原因,也是萬科總裁郁亮聲稱萬科沒有戰略的原因。

傳說為諸葛亮所作的《將苑》(又稱《心書》)中指出:「夫為將之道,必順天、因時、依人以立勝也。故天作時不作而人作,是謂逆時;時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謂逆天;天作時作而人不作,是謂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時,亦不逆人也。」

如果這真是武侯手筆,或許正應了知易行難這句話。

成都武侯祠的趙藩的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本意應是讚美和歌頌諸葛亮,但如果我們細細體察,確實有三複斯言、深刻反思的地方,這也確實值得後人甚至包括現代企業管理作為殷鑒不遠的借鏡。


作為啟示的一種科學史方法論 (離題,和正文無關)

比如說大家比較關心的諸葛連弩或者指南車吧,說明也就幾百字,文言文解釋起來也好幾種方案,既然有多種方案,那麼首先我們就得按不同字面意思的解釋都做一遍,看看哪一種可以做出來,哪一種做不出來,是都做的出來還是都做不出來。做的出來就可以偷懶地(為什麼是偷懶呢,因為現代復原不可能不摻雜現代科學技術,沒有人可以保證你的確是按古人的方法做的,但是也只能這麼滴了啊,不然這問題就無解了)說:「報告老闆,我成功了,是不是可以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了?」做不出來,也不能說歷史上真沒有,因為可能是記載過於簡略,可能是理解仍有誤,可能是收集的方法不夠多。


雖不知道如何評價諸葛武侯算客觀,但我會通過其他人對諸葛武侯的評價來客觀區分君子和小人。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不需要糾結那麼多
一個有理想的人
一個始終不渝的人
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
以上都是一個方面,
我始終認為他是一個孤獨的人,百年孤獨


襄陽諸葛亮故居記

辛巳之夏,曖日呈熙,炎陽放煦。天佑棲於襄陽廣德寺,諸葛孔明故居邇焉,隙間往游。

園內千卉絢爛,拂黛弄緇,百樹披郁,飄芬發榮。蓬室幾間,兵冊成卷,陌田數窪,耕具列行。

予想,三顧草廬,隆中以對,忠顯英高,功武修文。獻計江濱,交結東吳,構政天府,平定西蜀。

南戰北伐,秦山瀘水,思如神鬼,迅如雷閃。達五行之性,曉兩儀之化。布陣指揮,旟斾應會,進不可擋,退不可追。

穎睿篤誠,受遺託孤,爰整師旅,長年畢征。政和國內,四夷以綏,屢臨敵域,竟彰戈威。建殊功於季漢,參周公之巨勛。

匡扶兩帝,倦勞一紀,敷演神異,鞠躬後已。中軍星墜,五丈垂克,遘病俄喪,聖人去矣。此之憑弔,遙思傷悼,肝心若裂,盈淚愁長。故曰:

荊江蕩蕩,蜀水泱泱。

丕勛成殤,魄歸天上。

烈氣凝長,神武茂彰。

炳競三光,功照八荒。

匡複漢堂,至誠無忘。

宇高岳蒼,陳祭尚饗。

天佑隨筆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好多人拿這句話來揶揄諸葛亮性格過於謹慎,像司馬懿,當時雖然還沒有這句話,但話里話外總透著諸葛亮不如自己。《三國演義》中,倍道降孟達之後,司馬懿曾對張郃說,


諸葛亮平素謹慎仔細,不肯造次行事,他卻不知吾境內地理;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只怕有失,不肯弄險,必然軍出斜谷,來取郿城也;若取郿城,必分兵兩路,一軍取箕谷矣。


司馬懿說得好像自己比諸葛亮強多少倍,其實他骨子裡也是一樣謹慎。火燒上方谷之後,司馬懿蠱惑人心,對郭淮說,


孔明若出武功地名,依山而東,我等皆危矣!真為可憂。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可保無事矣。


武功在渭北之東,蜀軍如果沒有消滅魏軍就東出武功,必然糧道被斷,全軍覆沒。諸葛亮肯定會屯兵渭南,他熟知地理,怎能不知道這點?他這樣做是為了安撫眾將,避免不必要的出擊。他的邏輯是,不作死就不會死。他這樣做還不是因為謹慎?一定程度來講,司馬懿多疑勝過諸葛亮,謹慎必然更甚於諸葛亮。做大事的人,怎能不謹慎?謹慎並不是諸葛亮的專利,也不是諸葛亮的缺點。正相反,諸葛亮之所以在蜀國屹立不倒,無他,就是謹慎。說他是權臣也罷,奸臣也罷,他就是不給你任何打敗他的機會。


諸葛亮這輩子,在外做官,在家做人,第一要務就是謹慎——謹慎,謹慎,再謹慎。劉備入川後大行賞罰,彭羕曾因受賞不均,酒後誹謗劉備,被馬超舉報下獄。彭羕情急之間給諸葛亮去了一封絕命書,信中痛陳前非,立志悔改,夾敘夾議,總之是一篇很有力的求情文書。諸葛亮收到信後如何回復的呢?諸葛亮沒有回復。為什麼?這又涉及另一封信。


《三國志·法正傳》記載

或謂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亮又知先主雅愛信正,故言如此。


有人向諸葛亮抱怨法正私設公堂,擅動私刑,這些是不是事實呢?肯定是。


諸葛亮怎麼答覆呢?法正有功。


這簡直答非所問。乍看這一段,諸葛亮前言不搭後語,甚至讓人懷疑記載有誤。《蜀科》出台後,法正曾向諸葛亮抱怨刑法太峻,諸葛亮答以大義,要依法治國。可事情到了法正身上,依法治國好像不存在一樣。為什麼?因為劉備看重法正,而諸葛亮對此洞若觀火。出於謹慎也是自保,他絕不觸及劉備和法正之間的關係,用後人的話講「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言外之意,劉備和法正、自己和法正,這兩條線是警戒線,但凡和它們有一絲關聯的,自己動都不要動,別人萬一動了,自己也要裝作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彭羕就是這樣的例子。法正「宿自知羕」,「遂(與龐統)並致之先主」。彭羕入獄是因為誹謗劉備,彭羕沒有找法正求情,而是找到諸葛亮,這其間的關係波譎雲詭,一時難以分辨。到底是法正授意,還是他自己要這麼做?諸葛亮摸不清。彭羕是法正舉薦的,現在惡語中傷了劉備,而法正又是劉備的股肱,保彭羕無異於保住一個隨時可以中傷法正的利器。萬一彭羕拜錯了廟,自己又上錯了船,劉備極可能遷怒自己。那怎麼辦?信,我沒收到,也不會回復的。他是要等法正出面。人是法正舉薦的,彭羕獲重罪,真想救他,法正也必須要表態;如果法正不說話,這件事就到此為止。最終,「羕竟誅死,時年三十七」。


馬伯庸在《三國配角演義》中寫有一篇《白帝城之夜》,涉及蜀漢隱秘的奪嫡之爭。就在諸葛亮用特殊方法解決兇手後,主角氣喘吁吁地趕到,驚異於現場,「如此,日後史書如何記載?」諸葛亮氣定神閑地回答,「很簡單,日後不設史官。」我認為,在馬伯庸對蜀國史官之謎的戲劇化「解讀」中點到了諸葛亮做官為人的精髓之處。


就在諸葛恪的身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諸葛亮的謹慎。《三國志·諸葛恪傳》注引《江表傳》記載,


江表傳曰:權為吳王,初置節度官,使典掌軍糧,非漢制也。初用侍中偏將軍徐詳,詳死,將用恪。諸葛亮聞恪代詳,書與陸遜曰:「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糧谷,糧谷軍之要最,仆雖在遠,竊用不安。足下特為啟至尊轉之。」遜以白權,即轉恪領兵。


諸葛亮作為蜀國真正的執政者,和孫權直通書信,常人看來並無不妥,何況諸葛恪是自己的侄子,書信內容若論及親族,大家第一反應大概都是去信直言,但諸葛亮這封信並沒有交給孫權,而是給了陸遜。第一,如果諸葛恪將來任職節度官,就是陸遜下屬,由陸遜轉陳更為妥當;第二,諸葛亮在家不談公事,在官不及私言,倘若貿然給孫權去信,如果被拒絕,便是吳國皇帝駁了蜀國丞相,如果答應,則是孫氏捲入諸葛氏內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自己雖是蜀國實際執政者,但畢竟只是丞相,公議往來,丞相交給丞相才最妥當,也不會授人以柄。諸葛亮的行事特點在這件事情上得到充分體現。


反觀諸葛恪做事,雖然時而成果顯著,卻也常有明顯闕失。很多時候,他並不是力所不及,而是心思疏忽。就在諸葛亮的這封去信之前,有這樣一句話:「節度掌軍糧谷,文書繁猥,非其好也」——諸葛恪覺得不喜歡的事就可以不做,他可能不知道,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就是從調度江南三郡錢糧起步的。掌握錢糧調度,便可知道行軍打仗的補給需求,對軍隊的了解就更深入也更直接。退一步講,統帥全軍,豈能不熟知軍隊最基本的運作?在陳留起兵時,曹操都曾親自動手打鑄兵器。別人勸他說,安天下不必掃一屋,他回答說,小事也有大用,何況打鑄兵器並非小事。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曹操在扯雞湯話,但類似的經歷在諸葛亮文集中得到了印證。

諸葛亮曾在佔領武都陰平後為某部統一更換刀斧,原因是砍斫鹿角毀壞該部刀斧千枚。先前他以為這是正常損耗,後來才查知是後勤偷工減料,便重新曉諭全軍,上陣刀械必須是十折鋼刀,更請刀神蒲元親自淬鍊寶刀千口,甚至不惜千里迢迢回成都取蜀江水淬火。如此看來,曹操所做的事情,是小還是不小呢?他們做這些事情都有明確的目的,並不以事情的大小作為衡量標準。


推薦閱讀:

武則天殺女確有其事嗎?
張道陵是孫子張魯杜撰出來的嗎?
如何評價曹昂?

TAG:歷史 | 三國 | 諸葛亮 | 歷史人物 | 如何客觀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