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王在晉和孫承宗的爭論,誰的主張更得當?

明朝那些事里說孫承宗的關錦防線很厲害,可是後來的關寧鐵騎似乎也並沒有多少拿的出手的戰績……大凌河之戰、松錦大戰什麼的,明軍全敗了,而且關寧鐵騎里有一些將領不聽指揮,還有一些將領意志不堅定,撐不住就投降,結合起來看,孫承宗的戰略能算成功嗎?王在晉的主張是不是更合適一點?


需要說明一點,沒有所謂的「關寧鐵騎」這支聽起來成建制的軍隊,這個詞出現在清代野史,純屬後人附會。明代有載的遼東稱得上鐵騎的軍隊只有兩支,一支是楊嗣昌成立的「關門鐵騎」,駐守山海關,聽名字就知道,是守關門的,只有兩千人,後調入關內平叛被農民軍所滅,存在時間很短,跟孫承宗、袁崇煥及遼東將領沒有關係。另一支是祖大壽的私兵「緣邊鐵騎」,人數亦不足兩千,後來估計跟著降清了。

遼東明與清的歷次戰役中,參戰明軍的成分比較複雜,總體來看各軍頭私兵+衛所軍(關外堡壘駐屯軍)+關內客軍,共同構成遼東軍防守關寧錦防線,其中進攻性的戰役遼東軍頭的戰意不足,逃跑很擅長,尾隨敵人也是專家(己巳之變),但防守個城堡還湊活(廢話,守不住自家田畝就歸滿人了)。遼東軍的軍閥化傾向從李成梁時代就埋下了種子,李成梁和同時期的戚繼光走的是完全相反的路子,戚帥把練出來的精兵變成忠誠的朝廷軍隊,紀律嚴明,從不畏戰,有死無降;李成梁則完全倚仗自己私兵,為後來開了一個惡例。軍閥化的是遼東將門世家及其私兵,這幫人能打但往往待價而沽,出不出死力全看是什麼仗。至於有人說遼東軍兩頭玩貓膩,從歷史的結果看其實證據不足,因為祖大壽和吳三桂兩個最大的遼東軍頭反而是最後才降清的,且都是在形勢極為無奈之時,祖大壽還曾詐降又跑了,松錦之戰死守錦州那也拼了老命。降清後的祖大壽鬱鬱而終。這幫人雖然不那麼讓皇帝放心,但也是不想輕易就降清的。

回到孫王之爭。我認為在天啟時期孫承宗的戰略更為妥當,或者說努爾哈赤時期這個戰略是很有效的,那時財力尚能支持,努爾哈赤戰略頭腦並不好,他晚年時期的後金經濟被明朝堡壘戰術和經濟封鎖擠壓得幾近崩潰,又殺戮太重,基本到了眼看撐不住的地步。但這時他死了,皇太極救了後金。隨著明朝財力的惡化,加之皇太極的應對極為高明,對明軍堅定地圍點打援,對內則聚攏人心,很有彈性。孫承宗和袁崇煥主導的修堡推進戰略這時就等於自投死路,而王在晉回收防線、把第一條防線放到山海關外的想法此時就是正確的了。脫離接觸,堅壁清野,關內練兵,輔以不停地騷擾,伺機而動,吸引清軍來攻,消耗其後勤。因為清當時的經濟問題是十分嚴重的,根本經不起一場大軍出動幾百里去攻山海關這樣的堅城的曠日持久的大戰。即便攻下了,關內是早有準備的收縮回來的明軍,又是一場嚴重的消耗,且要冒著被明軍抄後路關門打狗的巨大危險,滿人死得起嗎,耗得起嗎?反對這一策略的人看不到這一點。皇太極不是傻子,他最想看到的是明軍不斷修堡推進,正好實施他的伐大樹戰略,圍點打援,以逸待勞地消耗明軍糧餉和精銳戰兵,讓明朝慢慢失血。

王在晉的思路這時從軍事、後勤角度是對的,但讓皇帝做出這個決策也極其為難——遼東將門及其私兵怎麼安排?這些人彪悍能戰(打自己人厲害得很),在關外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財產,他們想放棄嗎?放棄之後,至少幾十萬人入關,如何在關內安置他們?利益如何協調?土地如何分配?恐怕這是朝堂之上無法通過的主要原因之一。

放棄關外的決策一直到了1644年闖軍直逼京師時才做出,吳三桂軍之所以行動遲緩,並非有意耽誤行程,實是崇禎命令下得太晚,因為放棄關外牽涉到的不止是軍隊入關救援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世代在關外打仗的軍人尤其是將領們的私兵拖家帶口(能打的還就是這幾千私兵),還有那麼多的軍屬、財物,要全數隨軍撤入關內,就是刀架脖子上,也快不起來。軍隊從理論上當然可以拋下一切不管不顧,急行軍去救皇帝,但實際上你讓他們扔下自己家業,冒著讓清軍在後邊揀便宜的風險,他們是不會幹的,估計當時就反了。

從所謂的「遼人守遼土」這一錯誤戰略提出來,遼東問題就成了一個死結。還是對遼東基層認識深刻的熊廷弼看得清楚,遼東問題必須用客軍解決,遼兵只能用於防守,不能作為進攻的主力。在一段時間內,關外適當收縮防線以守為主,省出錢來關內抓緊練兵,等待變化,伺機收復,才是最正確的策略。可惜了熊大人。


謝邀 @北洋提督
首先給這個問題目前唯一的一個回答狠狠一巴掌,並且我希望對他大聲說;
狗屁!(震聲)
@高原 的言論說:
**需要說明一點,沒有所謂的「關寧鐵騎」這支聽起來成建制的軍隊,這個詞出現在清代野史,純屬後人附會。**
吳甡 《柴庵疏集》卷十四
**欽差提督雁門等關兼巡撫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吳甡 《大兵盡尾賊後內地蹂躙可虞疏》  逆賊攻陷昌平乘援兵未集肆掠無忌。今
關寧鐵騎(畫重點)
宣雲健丁漸次雲集矣。而賊營屯良涿游哨滿淶易猶躭躭謀掠真保也。前無堵截之兵任其蹂躙內地.....**

王家彥 《王忠端公文集》卷四
戸科都給事中 王家彥 《合兵力嚴馭將疏》 故**在今日欲使將士之合力用命莫先於倡。語曰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當弓矢相及劍楯相交勝負未決。三軍之士屬目於一夫之先登則勃然相繼矣。
關寧鐡騎 (畫重點)
素為敵憚祖大夀新膺提督之命成師而出。方將大義自奮唯敵是求。而所部夷漢丁副將守俻如桑昻那木氣七慶及恰台吉等又皆夷種以夷攻夷無堅不摧。今日之役非大夀誰為三軍倡哉。卽其蓄銳旬余未輕一試。慮無不圖一當以紓敵愾戰酣之氣表榆關虎豹之雄。豈其自甘處錞啟敵玩心。即亟檄大壽提堂堂正正之兵力搗老營。而分部關薊宣雲諸營為左右翼攻其必救。毋聽諸將畫地自守**
請問這兩本「清代野史」滿意否?

暫時寫到這,挖坑留著
——————說句實話我他媽好想更新啊.....
Σ(っ °Д °;)っ但是手懶啊啊啊啊 11.28


---------------------------------------------------------------------------------------------------------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在復遼上採取主攻,還是主守的問題。
換句話說,孫承宗是主攻,希望練兵修堡,最終軍事解決遼東問題。王在晉其實是主守,放棄遼東採取守勢。
不一樣的策略,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孫承宗就一定對嗎?
按當時的政治環境,孫帝師還真是高大上偉光正的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王在晉那點主守棄遼的小心思真是擺不到檯面上來,八里鋪重城方案就是糊弄皇帝的玩意,根子上他的想法就是棄遼守山海關。然而這樣相當的政治不正確,因此他的方案也自然經不起孫帝師的質問,王在晉可不敢讓自己腦袋上扣一個主和或棄土的罪名,那是會被唾沫淹死的。

但是誰對誰錯呢?
以事後諸葛亮來看,我只能說,主攻的孫帝師和朝廷上下都小看了後金,錯估了雙方的實力對比。
以下直接粘貼我另一個回答的內容。略做修改

明末自努爾哈赤七大恨起兵攻陷撫順瀋陽遼陽廣寧等地後,明人朝議不斷要求恢復遼東,前後經歷熊廷弼、王在晉,孫承宗、高第、王之臣、袁崇煥等經略或督師。然而在我看來,在廣寧未丟失前,還是有點復遼希望,廣寧丟失後,這時的明朝已經不具備軍事解決遼東收復遼東的實力。

這麼說需要先了解此時後金的實力,我個人認為最好的參照物是高句麗
一、攻克廣寧之後的滿清,從地域上也可以稱得上幅員遼闊,北及黑龍江流域,東及鴨綠江,南抵遼河,控制遼南蓋復海州,西接廣寧,地方之廣已經可以與盛唐的高句麗相比,如果算上皇太極降服的蒙古,其地已經超過高句麗。皇太極時期征服朝鮮,朝鮮也為後金提供了大量後勤,甚至派兵參戰,成為後金的附庸。 換句話說老奴時期後金如果說略遜高句麗的話,皇太極時期其實已經比高句麗還強大了。

二、人口,「高麗本五部,一百七十六城,戶六十九萬七千」。而後金入關順治五年統計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台漢人、滿洲蒙古包衣漢人共三十四萬六千九百三十丁」,均為人口越百萬的國家。 如果滿洲再加上蒙古、朝鮮,滿洲控制人口很龐大,並不輸給高句麗。


三、後金與高句麗均為農耕社會,後金計丁授田從事農業生產,已經是完全的農耕國。早在起兵之前後金即擁有大量匠人製作武器鎧甲。從社會生產方式到軍事後勤體系已經齊全。
四、後金可維持十萬級戰兵規模「其兵有八部,二十五哨為一部,四百人為一哨」「八部約九萬六千騎也」。這樣的兵力規模已經足以在東亞橫著走了。因為八旗以每牛錄內的男丁為兵,包衣不算入其內,但是作戰時包衣大量以輔兵性質存在,給與戰兵支援。如果再算包衣這類輔兵和後勤支援,其兵力之強可見一斑。 皇太極征服蒙古後,加上蒙古人兵力龐大。

五,後金具備完整的八旗制度,軍事政權完整。 並不是什麼奢安之亂的土司可比,也不是某個地方部落首領判亂的規模可比。

這樣的一個並不弱於高句麗的國家,以隋和盛唐初期的兩朝之力,滅亡高句麗尚打的磕磕絆絆,隋朝還發二百萬兵(雖然是吹水)導致自身滅亡。明末朝內問題一大堆,實力衰減的情況下,根本無力解決遼東問題。
因此,明末無論是復地四百里的孫承宗還是五年復遼袁崇煥,都不過是錯估形勢之人,明朝各級主戰大臣一條道帶著明朝這輛車走到黑,自取滅亡。

以事後諸葛亮的看法,天啟崇禎2朝如果能清醒認識自己的問題,暫取守勢而不是圖謀短時間復遼,積攢自身實力解決內政問題,對後金實施封鎖,拉攏蒙古,支援朝鮮,三方鉗制,再謀求長期解決遼東的方略,方為上策。什麼五年復遼之類都不過是狂人狂語罷了。


點數風雲裡面我大萌扣著腳都能把東北平了。
鋼鐵萌心裏面ai運輸大隊長都能把大日本帝國推下海。

但是看看現實是什麼。
為什麼遊戲和現實不一樣呢?
我覺得中國缺個「人心散了,隊伍難帶」的史詩級debuff。

這其實就是一個執行力的問題。
孫子兵法說,十則圍,五則攻,倍則戰。但是解放戰爭中我們子弟兵卻常常是以少敵多,甚至兵力少於敵人卻包圍敵人。

孫說的沒錯,以兵甲槍炮之利,合雄兵數十萬之巨,穩紮穩打,積小勝為大勝,滴水石穿,耗乾淨蠻人那點底子,怎麼也是大明贏了。
但是你不能只看到前線步步進逼,你還要看到後勤快無以為繼,還要看到關內烽煙四起,急病卻用慢葯,葯對了,人死了。

王說的也沒錯,遼事糜爛,不如攘外必先安內。以女真蠻族之性,富不過三代,避其鋒銳,整治關內,熬死老奴起兵的那一代雄心壯志的,平遼易如反手。
但是,斷臂求生會不會失血過多?守山海關,關外之民何置?封建王朝末期大多是土地兼并嚴重,外民不內遷,遼兵怎麼守關?女真得了這些地,大明是否能夠真能平穩關內?攻守易勢多少人會人心浮動,更不要說山西的八大皇商之流了。

明之末,早已不是某個人或某件事可以改變命運的了,中央混亂、地方糜爛、流寇四起、軍制破壞、軍閥勾結、災害頻發、民不聊生、苛捐雜稅,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到了這種程度基本都是藥丸的,不是誰誰誰好壞就能解決的。

就像哪怕有人把常凱申吹成聖人,面對幾乎同樣的情況,他除了能說反腐亡黨,不反亡國,還能幹什麼呢。


王在晉爭的是登萊孫爭的是關寧,哪個才是新軍資源投放的重點,偏師當然要收縮防線了,打是要打的,再不濟守也是要守的,王在晉認為沒錢軍隊戰鬥力差支持不了出關,就不要就遼東碰了,在登萊建鎮一可以安置南逃到山東遼民,解決留民問題,二可以以此為基礎大建水師騷擾全遼,三是省錢,要不是海要不是長城防禦體系堅城,防禦成本很低,四還可以震懾山東大大小小各類邪教組織,缺點也是有的,魯軍在明中晚期戰鬥力弱冠大明,棄土名聲總歸不好聽,這是個沒有能執行的戰略方案,談不上優劣,不過袁可立確實在登萊任上經營的不錯。


最新更新

皇太極派兵曾經五次入犯中原,卻未能得到寸土,為什麼,因為山海關阻擋。

「臣源曰:謹乾隆四十三年高宗純皇帝巡狩盛京諭言:山海關京東天險,明代重守此以防我朝。而大軍每從喜峰,居庸間道入襲,如入無人之境,然終有山海關控扼其間,則內外聲勢不接;即入其他口,而彼得擾我後路。故貝勒阿敏棄灤,永,遵,遷四城而歸,太宗雖怒譴之,而自此遂不親統大軍入口。所克山東,直隸郡邑,輒不守而去,皆因山海阻隔之故」(聖武記,卷一)

而且明朝並不是只據有山海關,而是一條關寧錦防線,這條防線嚴重阻礙了清兵入關的道路。這條防線穩定了明朝在遼西一帶的戰局,屏蔽了山海關,可謂明朝的生命線。皇太極清楚認識到了這一點。

「上以大軍屢入塞,不得明尺寸土,皆因山海關阻擋,而欲取關,非取關外四城不可」(同上)

如《東華錄》所載松錦之戰之後,皇太極就說了

「取燕京如伐大樹,須先從兩旁砍之,則大樹自撲,今不取關外四城,豈能即克山海關乎?」

因此,爭奪寧錦一帶,對於明清雙方意義重大,佔據遼西,對於明朝來說是復遼的基地,對於清朝,則是入關所必備的。

這點,被後來的有識之士所認可。

當十四、五年間松山、杏山之役,清太宗諭諸將:以士軍屢入塞,不能得尺寸地,皆由山海關阻隔,而欲取關非先取關外四城不可云云。以故傾舉國之兵,竭兩年之力,以必克為期,及寧、錦陷,而明、清之興亡決矣。——梁啟超

打臉 @高原

—————————————————————————

「公之自請督師,以王在晉百萬築八里。公以為不如用之圖大。究竟公修築關外所費不及八萬,而四百里歸版圖,二百里成金湯」(督師紀略),卷十六
註明:公指孫承宗
高下立見。
孫黑說孫承宗耗錢,估計都是屁股決定腦袋。
大凌河之敗推給孫承宗是極不負責的!
關於題主所問,回答是:孫承宗!
順便提一句:孫承宗和王在晉的辯論。
除了王在晉自己寫的《三朝遼事實錄》,是王在晉贏(還是寫在孫承宗死後),其他明史,督師紀略之類都是孫承宗贏了。
新城破了怎麼辦?
三朝遼事實錄所載如下(偽造孫承宗奏章):
王在晉後面加了一句:邊軍善走,所以不開關門,讓他們置之死地而後生!
孫承宗:臣遂無以對。
呵呵~
選現在手上沒有資料,大概意思是這樣
—————————————————————————
更新

呵呵~
這偽造的……水平一如既往地差!
說退守山海關萬事大吉的,怕是連王在晉都想吐槽。

以上都是三朝遼事實錄里的,王在晉自己的奏章
王在晉欲進不敢,欲退恐人恥笑,所以……

選自《督師紀略》,卷一


我們結合當時情況來分析,首先最重要的是經濟因素

我們都知道崇禎年間明朝財政已經窮的可以賣褲子了,那當年天啟年間的經濟如何?援引劍橋中國史的觀點,不好。

很明顯,明國此時內部已經是比較混亂的了,自薩爾滸之後想騰出手去教訓一下努爾哈赤已經有心無力了,想把努爾哈赤摁死在東北,就只能大規模徵兵,軍備,甚至根據孫承宗的方案還要大規模修築城牆堡壘。

當年萬曆年間李如松去朝鮮打了幾個月日本就因財政問題中途停戰,天啟朝比萬曆只差不好,好歹萬曆還有張居正打得底子,天啟可沒有。

如果說,孫承宗的方案講究速戰速決,那是沒什麼問題的,但關鍵就是孫承宗的方案還是主守,只是把陣線往前推了一推,治標不治本,崇禎年間皇太極多次由喜峰口入關,繞開關寧錦防線,橫掃整個河北,甚至還打到了山東,證明關寧錦防線在崇禎年間連標都治不了了。

第二個因素,選將。

抗清形勢在天啟朝還是很好的,耗死了努爾哈赤,還打了個寧錦大捷在野戰中擊敗皇太極。但崇禎本人的識人能力讓人非常失望,提拔袁崇煥在遼東瞎搞,一則吹五年平遼影響皇帝的戰略預判,二則擅殺毛文龍,為滿清除去後方的威脅,另外還有袁崇煥本人借修城大肆貪污朝廷軍費的記錄。

並且在袁崇煥就任期間,整個遼東軍都有向私兵軍閥轉化的傾向,在袁崇煥下獄後,祖大壽居然就敢私自帶著遼東軍在京城被清軍包圍的情況下撤回關外,只有袁崇煥手書才能召回,這讓明廷的權威性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和清末的北洋新軍一個路子,巧的是,那個也姓袁。

按理來說,這兩個方案,哪個執行好了都可以摁死滿清,但王在晉的方案容錯率更高些,針對當時明朝國情,我認為王在晉的方案更適合。


兩者都不可行,歷史已經證明,孫承宗的方案很多人已經說過了,不再重複。

採用王在晉的方案,就沒想過後金繞道入關嗎?皇太極後來可是五次繞過山海關,肆虐關內。

只要明軍無法與後金野戰,永遠處於被動挨打,任何方略都是空的,兵書是死的,敵人是活的,敵人會改變戰略,不要指望敵人會一條道走到黑。

皇太極在寧錦敗給袁崇煥後,就改變戰略,避開山海關,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避實擊虛,從蒙古方向攻破長城,一路打到北京城下,從軍事上看,大獲成功。

明朝要想扭轉局勢,必須有一支軍隊能在野戰中抗衡後金,否則,沒有用的。


王的烏龜流其實也不好使,退到山海關就是徹底放棄在蒙古部落裡面的影響,後果啥樣咱也見到了,長城處處都可能被破口。梁怎麼亡於後唐的?不就是因為兵鋒直薄河上,千里設防千里防不住么。

對付建部需要兩支有戰鬥慾望的部隊,遼東遼西分別出擊,類似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糖尿病併發症能治好嗎。


明真的不是亡在後金上,自己根子爛透了不是內部改朝換代就是外部介入換代換誰都是一樣


說實在的,以明朝末期軍隊的墮落腐敗軍閥化和建立遼餉利益鏈後,誰來都沒戲。
因為以明朝的體量,認真搞,建新軍,怎麼都能弄死後金。但後金死了,那就是斷了好多人的財路。
所以對某些特定群體例如遼東明軍來說,自己死都不能讓後金起。
當然,遼東明軍確實有真打仗的,但真心不多。


所有的戰略都需要戰術執行力支持,所謂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不能守則走,不能走則降,不降則死。

只是知己知彼不是那麼容易的,保守派認為明軍已不能戰,而激進派認為明軍還能戰。最終現實證明,明軍還是不能戰,野戰一塌糊塗。至後來清軍將明朝邊塞看作是公共廁所,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當年明月」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兒》的爭議?
《明朝那些事兒》里提到的那兩篇八股文是什麼樣的?
《明朝那些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和最具處世智慧的故事是什麼?
如何看待當年明月當副縣長?

TAG:明朝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明朝歷史 | 崇禎帝 | 明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