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後來怎麼樣了?
垮掉,只是年輕時候吃喝不愁荷爾蒙分泌過度精蟲上腦生活經驗不足戰後社會穩定文化繁榮偶像權威信仰崩塌的具體表現,表現為墮落,濫交,吸毒,趴體,紋身,反戰,犬儒,反權威,反傳統,流浪,公路,傑克凱魯亞克,長發,搖滾樂……
到了年紀,照樣工作結婚生孩子買房按揭謝頂發福看老闆臉色,成為他們當初最討厭的那種人過他們最討厭的生活,成為更年輕一代眼中的老保守,成為社會中堅。
美國歐洲著名的垮掉的一代,無不如此。誰TM扛得過生活?整垮了蘇聯
真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關注下垮掉派詩人Gary Snyder, 他是達摩流浪者主人公Japhy的原型。他可能是大多垮掉派作家裡最為出世,同時也最為入世的一位。
簡單的說下這個人吧,Gary自五十年代就在伯克利學習東亞語言與哲學,他精通中日文及中國古典詩歌,也對杜甫和寒山子這樣的隱者詩人有很多的共鳴。六十年代初期就去了日本京都學習禪宗,並在日本隱居了近十年。後回到美國開始以詩人及作家身份開始更為職業的生涯,後在UC Irvine作為教授任教多年,即使現在也很活躍於詩歌和學術界。
一些具體的介紹網上很多,不多說了,大家查查。
老人依舊健在,前幾年他有去香港中文大學做演講,也聽說即使八十多歲了,依舊在作詩和坐禪。
Gary的作品平衡了東方及西方的價值觀,也非常提倡環保主義,在北美西岸的詩歌愛好者和學術圈子裡很多年一直很有聲望,也受人尊重。很多時候讀者(包括我)不喜歡把他作為垮掉派作家的一份子,因為他離開美國六十年代的喧鬧代表了他一個很行動主義者的立場,在回到美國後也很積極地入世,並對社會,自然還有科學進行積極的自我表達,也影響了很多人。
自己很尊敬他,因為他的理想主義及浪漫主義,也更因為他走出垮掉派詩人圈子,並追求更有普世價值的事物的態度。
有一部關於他的紀錄片 Amazon.com: The Practice of the Wild ,有機會可以看看。想起萬有青年旅店的一首歌: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其實所有每一代青年都有叛逆,看著中年人定下的陳腐規則,覺得痛心疾首;於是要麼一往無前的逃離,要麼沉默不語的叛逆。
但是到最後都會和生活達成和解吧,收迴流浪的腳步和心,回去成為幾十年前的父母。
- 溜出時代銀行的後門
撕開夜幕和喑啞的平原
越過淡季,森林和電
牽引我們黑暗的心
在願望的最後一個季節
解散清晨還有黃昏
在願望的最後一個季節
記起我曾身藏利刃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
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來到自我意識的邊疆
看到父親坐在雲端抽煙
他說孩子去和昨天和解吧
就像我們從前那樣
用無限適用於未來的方法
置換體內的星辰河流
用無限適用於未來的方法
熱愛聚合又離散的鳥群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
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就在一瞬間
握緊我矛盾密布的手
一部分死了。
一部分活下來,變成了他們曾經鄙視的中產階級……
想起音樂劇吉屋出租 (豆瓣)里「叛變者」Benny那句反諷的"Bohemia is dead!"
然後遭到波西米亞群眾的反駁,場面甚為壯觀
[可是,中二隻能是階段性的呀。]
Rent與波西米亞人生觀
有一次聽了一個講座,是一個二戰後美國嬰兒潮時出生的、六七十年代去伍德斯托克的老頭講的。他講的內容是設計當今老年人產品時應注意的問題。然後他說,他們這批老年人和他們的父輩不同,因為年輕時經歷了思想解放,所以他們格外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儘管他們也已經是爺爺輩的了。所以,如果給比他們大一些的老年人設計東西還要保守著來,而給他們就完全可以加入各種創新。
所以雖然說嬉皮士變雅皮士是必然的,但恐怕這部分經歷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插一句,垮掉的一代不可否認是時代的進步,前人總是會認為後輩「垮掉」了,因為他們自己已經走出了青春期。大家都在二十歲的時候垮掉,在四十歲的時候撐起社會,但在四十歲的時候,後一輩一定比前一輩強。因為進步依賴於反抗。
後來有的去賣蘋果了,有的去寫代碼了,有的去拍電影了
跟他們上一代一樣,罵自己的子孫後代是垮掉的一代,比他們更垮。想老子當年如何如何……
年輕時候發現社會不對勁,試圖尋求解決方法,但是不被理解。於是痛苦,於是一群人湊到一起嗑藥,期間一堆二貨覺得他們很酷也跟著學,最後發現嗑藥解決不了問題。於是分成了兩撥一波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放棄,選擇做其他事情;另一波也嚴肅的考慮決定堅持,後來這兩波人大多數都成功了。
而跟著嗑藥的二貨們變成了很少嗑藥的二貨。
有人說,嗯…選擇放棄的人是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可是他們不是不思考的人,相反垮掉的一代不是因為他們自己垮,而是他們看到了社會的垮,年輕時能洞悉社會漏洞怎麼可能被磨平稜角呢?他們就是稜角,只不過有些人選擇讓稜角換了個方向而已。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 ,或稱疲憊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於美國的一群鬆散結合在一起的年輕詩人和作家的集合體。在西方文學領域,「垮掉的一代」被視為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美國文學歷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1940-1950年,「披頭族」(beatnik)一詞用於描述「垮掉的一代」的參與者,一群留著山羊鬍子、頭戴背雷帽、玩手指鼓且被一群穿著黑色連衣裙的舞女包圍著的男人。
在1960年代,「垮掉的一代」作為一個文化分支開始逐漸發生變化。活躍於1940-1950年代的「披頭族」們開始被更加活躍的19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群體所替代,這一族群的名稱也被改為「嬉皮士」。
諾曼·鮑德赫雷茨 在《一無所知的波西米亞人》對「垮掉的一派」的評價的其中一句:「要想反抗垮掉派文人的觀點,就必須要拒絕『殘破』優於『連貫』、『無知』優於『有知』的觀點,以及心靈與觀察力經驗是一種『死亡』的觀點……」
「垮掉的一代」的一句名言:「但是,然而,悲傷,為那些把『垮掉派』等同於罪犯、不良、無德的人們而悲傷;為那些根本不了解人類靈魂的渴求和歷史便惡毒地攻擊『垮掉派』的人們而悲傷;為那些拍出『披頭族』強姦無辜主婦的電影的惡毒的人們而悲傷;為那些向『垮掉的一代』吐口水的人們而悲傷——大風會把他們的口水原路刮回去。」
作為新世紀、唯一一個存活下來的嬉皮士、垮掉的一代———我!居然沒人邀請我回答 實在是垮透了!
均有上述所述 「垮掉的一代」實則是一種心態
二戰後的嬉皮或雅皮都可以說是「垮掉的一代人」 因為什麼 因為他們年輕!
所謂的垮掉實際上是一種青春期 年輕的人們受心理和外界的影響而促成了「垮掉的一代」
其實現在的年輕人 90後 都可以稱之為垮掉的一代 甚至早期的韓寒都是!
但是
我們這一種「垮」和二戰後的垮是截然不同的!
因為那個時候的年輕人受到戰爭的影響 對外界產生了質疑 國家的動蕩 政策的變動 經濟的低迷 文化的喪失 人心的散亂 工業時代的結束…等等外界因素使他們成了有內涵和一定修養的「垮」族
而現在 我們除了釣魚島 新疆暴亂 收復台灣等等政治問題外 尚未涉及戰爭 相對生活安逸 比起二戰之後的話
所以 現在的年輕人是真垮
未成年性交 校園暴力等等教育問題 甚至湖南衛視的《變形記》裡面的孩子 其實就是一種新的「垮掉的一代」 至是空洞無內涵罷了
反之二戰
所有的搖滾樂迷應該都嚮往二戰吧
因為搖滾樂的興起就是那群垮掉的一代的產物 是嬉皮士雅皮士的產物!
所有偉大的作品 藝術 音樂 文化 都來自於那個時候
女權運動 性解放 二戰 肯尼迪遇刺 水門事件 越戰…
在那個時候到達了高潮
大門樂隊是最具代表那個時代的樂隊!!
其次
滾石樂隊
披頭士
文學
吉姆莫里森(大門樂隊靈魂人物)
金斯伯格(和他的同性伴侶彼得)
凱魯亞克
早期的蘭波(和他的同性伴侶魏爾藍)
塞林格
海明威(多多少少)
日本太宰治(受影響)
總之部分偉大的文藝作品和搖滾樂誕生於那個時代 只要是個歷史級別的傳奇老樂隊 都是二戰過後 都是嬉皮雅皮 都是垮族 包括文藝作品
是個偉大和充滿光輝的時代!!
90後只有賈斯汀比伯和小時代
他們做什麼了?現在怎樣?
韓寒為例!
最好的例子!
看他以前怎樣 在幹嘛
現在怎樣 在幹嘛
你就知道垮掉的一代後來怎樣了
我?
我上知乎啊~該是精英的還是精英,沉淪已久的還是那樣。評價一個社會群體人們經常參考的是下限指標,這些下限會隨社會生活條件的變更不斷下探,直到出現所謂的「垮掉」的說法,其實群體的上限也在隨社會前進,只是他們的文化影響力被「垮掉」的聲浪覆蓋了。
該怎麼樣怎麼樣?沒有人能跳出大時代。
成為了老文青
一直牛逼到死。
1.BT他們大部分有自己的產業,所以可以整日坐著什麼也不做,打坐和讀佛經,泡泡茶吃吃小點心
2.我同意人不用賺太多錢,一樣可以過上快樂的生活
3.濫交,吸毒,縱酒狂歡是否真的可以帶來心靈的絕對純凈
4.如果把爬山與郊遊當作苦修的方式之一種,你能否尋求到完全的孤獨和心靈上的空?
5.他們也追求商業社會中的品牌,因此也不是超然於一切觀念之外的人。譬如知名的義大利登山靴以及超炫的雪地護目鏡是否為苦行所必須呢。
如果這裡是QQ空間,我會說「後來他們都老了。」
不是在美國,是在德國認識的一個人年輕時候還就是the beat generation., 現在也60了吧,現在有2個小孩,在德國的一個小城市做家庭主婦.
只是一個普通人的縮影,在那個年代,醺酒,吸毒,縱慾,每天都是這樣的生活,現在這些在她身上一點也看不出來,如果不是我朋友,她的堂弟跟我說,我都不相信.
不是什麼名人,只是一個普通人.
先留個坑,等我細細研究後回答
美國有一個詞叫white trash,你們感受一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