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可以了解另一個人的內心嗎?

想問這個問題很久了,逛知乎,Quora也不短了。越來越覺得一個人永遠無法真正了解另一個人的內心,無論是想法還是感受。就像肉體上痛苦,自己不去經歷,根本不會明白。但我想,即使同樣傷口在不同人身上,也會有不同疼痛吧。我覺得人是無法了解另一個人的,更何況現在的人根本不想了解別人在想什麼,只想說出自己的想法,否認別人的觀點。
知乎上太多人總是強調自己的觀點,要麼忽略別的意見,要麼抨擊別的意見,一點試圖去理解的意願都沒。從觀點不同的爭論可以演變成人格的否定。Quora上也是很多人在很多不同問題里堅持自己的意見,根本不接受別人的看法。
是否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不同的背景,經歷,所造就的思想根本就沒辦法被他人理解?


很多人連自己內心都不了解,遑論了解他人。


當然不可能。永遠不可能。

每一個人的生活學習經歷和所形成的思維模式都是不可複製的。

更何況,讓別人了解到自己的內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張譯你想了解誰?怎麼你關注的問題讓我這麼摸不清頭腦。


不可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不可以,高手了解自己,然後推斷自己面臨你說的情況下,內心會如何。


你和你的愛人躺在同一張床上,你能聽懂她的咳嗽,她能讀懂你的呼吸。你們睜著眼睛的時候,親吻,親熱,都能恰到好處,甚至還有點意猶未盡。可你們閉上眼睛,做的恐怕不會是同一個夢。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座城堡
有的人到過你心裡其中一間屋子
然後說
啊,我完全懂你


上學的時候的經歷,室友的父親去世了,我無法體會當時她的確切的心理感受,只是覺得自己心中一片茫然!這時候另外一個室友卻說了讓我覺得很傷人的話,意思大概就是不要太誇張怎麼的了,然後我就對她說:你不要這樣,你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不要對別人妄下評論!接下來她的話就把我噎到至今!她說:誰說我沒有經歷過,高中時我的媽媽也去世了!對於同一件悲傷的事情,作為外人根本無法理解當時她的那種心情!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能用同理心去體會,有些深藏內心的東西,永遠只屬於那個獨特的個體!所以我覺得人在某種程度上一輩子是孤獨的,如果真的有那個真正的靈魂伴侶,那是前世回了多少次頭才有的恩德!


根本不能是錯的,大多數情況下能了解根本。

題主說:是否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不同的背景,經歷,所造就的思想根本就沒辦法被他人理解?

首先因為和(所以)「所造就…」得是因果關係,再加上「根本」這個限定詞,這個問題就顯得很牽強了。

人真的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嗎?就算是實體結構也要分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個部分四個腔,了解是一個比較片面的詞,比如說你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嗎?醫學僧可能更了解,我只知道四個腔,而我們平時知道的四個腔可以理解為「根本」。因為:「在心室出入口處都有瓣膜,在左心室的入口處有二尖瓣,出口處有主動脈瓣,右室的入口處有三尖瓣,出口處有肺動脈瓣。瓣膜的作用就是使血液只能向固定的方向流動,防止血液的倒流。」(來自百度知道:心臟的構成)這些就更細枝末節,我們根本(驚嘆號)不知道。

當有了解一個人的需求的時候,我們第一步是尋找了解的渠道,很多人應該在人人網上搜索過自己只知道名字的喜歡的姑娘或者男同學,認識有了聯繫方式和其他社交網路上的ID之後開始微博百度朋友圈空間知乎等,如果這個心儀的對象喜歡全世界一個ID,下廚房裡興許還可以看到去年的今天做了一道什麼樣的菜…如此,你可以了解他的大致生活,沒有配圖的幾行矯情文字讓你知道此時需要人陪,木耳炒雞蛋、番茄炒雞蛋、滑蛋蝦仁讓你知道她內心喜歡吃雞蛋。

就不一一列舉了,人其實很簡單,都想被愛,被理解,有人陪伴,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去理解。人其實複雜在什麼地方?在於夢想,在於慾望,當你沒有和他同樣的夢想同樣的慾望的時候,碰巧也沒有這方面的經歷和讀過這方面的書籍,這件事就變可笑荒誕。比如講初中時老師讓你寫的作業和看的書。不可理喻好嗎?寫什麼作業看什麼書,我要帶著初戀翻過圍牆去朗誦情詩和暢想遠方好嗎?後來南下打工了,我滴個乖乖…還唱著是現實折斷了你們愛情的翅膀,你還想上天啊?後來,新娘結婚了,嫁給一個讀了職業高中的男子(這個設定是顯得這個男配多讀了點書,一技傍身多有點存款,資金鏈不容易斷,自然也更有些深度),藍色百褶裙夢幻的婚紗,洪湖水浪打浪,吃過了苦頭終於明白當年老師的教導!這個學生和老師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背景,現在他們在這個學習這件事上這個丹參男子是不是理解了。

峰迴路轉,一個人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另外一個人的,就連我自己也想站在上帝視角俯視自己。最近心情不太好,狀態不佳,在多巴胺低的情況老是想一些奇怪的問題:我在朋友心中投射的印象是什麼樣的?每一個印象都是通過什麼渠道傳輸的?哪些因素匯聚成他們心中的我?

發瘋時想給自己一種簡單的設定:貧生自東土大唐而來,是去女兒國入贅求親的丹參狗,原因是良緣天賜。我是誰?從哪兒來?去哪兒?為什麼?解決三大難題還再加一個為什麼。如此一生還有什麼意義?

從何說起,無從談起。沒人真正了解我們,自己對自己的了解就更是身在此山中了。我想追求終極意義的人是理解自己的,追求終極意義的人可以理解為信仰宗教或看破生死七情六慾的人(我也是拍腦袋決策就這麼寫了)。

完全理解一個人的內心有些超神,縮小範圍定義到一個小範圍或者一個點上就容易多了,從內心裡得出一個觀點一個想法的時候,也是多元主體造成的,這種時候要發揮馬克思主義式乖巧抓住主要矛盾,次之照顧好幾個次要矛盾就是了,何必要知道每一片樹葉長什麼樣?如果有必要,知道有緣的那一片就好。

未來因為未知才迷人,我們愛每一個人,只是程度的深與否,對錯也只是公共選擇的結果(如果沒有倫理,而倫理是本身也是公共選擇的結果),不過是站的角度不一樣罷了。換位思考固然重要,你不過來我也不會拉你,你開心就好(正經中老年微笑)

願你年輕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閱人無數,為的是更了解自己,找到你喜歡的書,喜歡的路,喜歡的人。

其實我有一個深奧的問題一直想問:在知乎上得到贊的人內心是怎麼想的?


我從答主解釋文中,感受到的答主的需求是:共情,認可,證明。

讓一個人去理解,感受另一個人是非常難的,因為對事物認知不同,所處在社會圈層不同而造成的,再加上沒有經歷,就沒有體驗,無法清楚是哪幾種複雜情緒的融合和碰撞。一個人能去感受另一個人有2種情況,一個是有相似經歷,一個是受過專業訓練。

我定義這個世界分兩種人,「正向思維」與「負向思維」。前者看問題辯證,客觀,關注積極的部分,肯定積極的存在。後者看問題片面,主觀,關注消極的部分,否認積極的存在。這兩種人生活中常見。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因不同複雜的因素(不討論這個複雜因素,是個漫長的話題),經過長期訓練,演變成現在的狀態。所以每個人的觀點,論斷都是自我認知世界呈現出外在的表達。


我們控制不了別人的言語,因為這是他人的權利,我們需要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也正是因為這樣,不同人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世界才如此精彩。但是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思想,選擇關注那些「正向思維」的人或者事情。


沒有兩個人的思想是完全相同的,思想是由經歷來獲得的,所以如果兩個人在某一方面的經歷如果相似的話,就能在這方面更深程度的理解對方。
現在的社交網路這麼浮躁,沒有幾個人想去了解其他人的想法,與其讓其他人的態度干擾自我,還不如固執己見,一條道走到黑。


你以為了解 但最終現實會給你一記響亮的耳光


我想這是很難的。
今天剛又看了一遍concert yy ,裡面楊小姐講的「其實,人同人之間感情,感受絕非旁人表明能那麼容易理解的到」我覺得特別對。
人自我的感受、情感更是如此,或許某日得一知己,可懂自己某一瞬的心思,但若說常懂自己,則是不大可能。
又或許,這是一件「遇上方知有」的事情。


知乎作為一個問答社區,當你看到你喜歡的人關注這個問題的時候請不要再回答底下刷一些跟答案不相關的話題,當你覺得他關注的問題你想回答了在刷回答好嘛?@小可愛張譯的刷樓粉絲

這個世界沒誰能真正去完全的進入另一個人的親愛的。作為個體我頂多共鳴,我無法去感受他感受的,比如他想吃飯,我不想吃飯。他說出來了,啊,想吃啊。但我不餓啊… … 所以那我們去吃吧,你吃我看著… … 我能理解他餓了,是因為我也餓過,但現在我不餓… 我體會不到啊… 我不能替他餓… 我知道他餓了,但我不餓啊。

你所指的不能走入另外一個人的內心,精神,等等類似吧,跟他餓了我不餓我倆都不能互相感受到對方的狀況,是一個意思。

但是世界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內心。才會碰撞不同的火花,每個獨立的個體在碰到有共鳴的人的時候才會格外的開心。

誰都不能完全走入另外一個個體的內心世界。因為我是我,他是他。

我能做的就是在他說出自己的感受的時候想想自己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然後… … 啊啊啊我也是呢… 但我已經過去了… 給你分享下經驗吧~

但是他能聽進去嗎?對他有用嗎?我不知道… … 因為哪怕遇到相同的狀況,不同的個體也會做不同的選擇。


不可能。
因為人變化的很快,很多觀念質變是變化的人本身都不自知。這或許陷入不可知論,沒有跟隨主流文化。人不斷習得自我改造,同時也不斷受身體變化的影響、社會影響、需求影響。
人是一片雲,你今天看他是這個樣子,明天又是另一個樣子,人無定性。


讓我想起了當時看EVA時看到「AT Field =心之壁」時,不知哪裡湧出來的些許感傷

人是想要理解他人的
但是要完全理解是不可能的


"人與人的交往多半膚淺,或只有在較為膚淺的層面上,交往才是容易的,一旦走進深處,人與人就是相互的迷宮。"

如果她值得你了解,你們又是一路人,她可能會想讓你了解。你理解她,你們互相信任,有安全感,你出再大的糗都不用害怕她嫌棄你,你的內心剖開是丑是惡都不用擔心她說出你的秘密,更不會曲解你的本意謠傳給別人。不用解釋就理解,這簡直是奢求。

最主要的是,你是個值得信賴託付的人,而她也是

哦,我好像回答的是愛人之間......話說要不是親密關係,你們之間幹嘛要那麼了解,人不是透明的。志趣相投的好友大家從言談舉止,處事態度方式,脾氣習慣都能了解,該了解的了解,不該干涉的留予空間。

人與人之間本就有距離,千里之外,一米,一厘米,一粒米。相似相吸,相似相溶。


不可以 我連自己都沒整明白。


別說了解另一個人的內心了,我有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人與人間有種事情很奇妙,默契。只相視一笑,卻心照不宣。
人的心理說到底是人對外在世界的感官應激和內在情感記憶處理過程。心理學說到底,也是人的言行舉止的研究,然後用「我如此他應該也如此」的演繹法推演,以及人群的特徵概率統計展開。
所以,世界不存在任何人可以單獨,不憑藉任何外物或者特殊事件,來感知另外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心靈感應不存在,但請注意,心照不宣卻可以。
一般地,每個人與他人都會有固定的,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活動或者應激反應,諸如看見鬼會瞳孔放大的害怕病逃跑,看見幼童受傷會憐憫和照顧等等。從某種程度來說,三觀相似性格相近的人,心理活動和應激反應都會有許多共性,也可以理解為感同身受,或者動了「同樣的心」。
特別是彼此關係要好,習慣愛好差不多的好朋友或者夫妻情侶。久而久之,就容易行成對來自各種事件刺激的行為反應和心理活動一直,俗稱:心靈相同。
譬如,一群訓練有素的王者之師,遇到敵人時,心理都會容易產生殺敵之類的相同心理活動。
總得來說,心有靈犀,心心相印是建立在兩人或多人,攜手同行,包容交流之下溫養的。
世上會有兩個完全可以互相理解的靈魂的,前提是,相親相愛,不離不棄。這看似本末倒置的說法,其實這就是中國的「太極」


推薦閱讀:

家庭暴力是不是私事?
為什麼不能去約炮,是心理不夠強悍嗎?
什麼叫做「中國式的狡猾」?
怎樣讓自己內心強大不再自卑?

TAG:心理學 | 思想 | 社會心理 | 孤獨 | 愛與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