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車、動畫城、小神龍俱樂部等青少年電視節目為什麼會衰落下去呢?


這些電視節目的沒落確實和廣電有關,但是最高票那個偏向抒情敘事的答案從論據到論點都是有些問題的。

首先我不知道他說的當年是哪年,但如果說的不是60年代而是90年代的話,那麼「國產動畫和日美動畫平分秋色」就比較胡扯了。

當時國內的動畫大廠就兩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中央電視台動畫部。諸位童年記憶里能叫的上名的國產動畫絕大部分是這兩家出品的,是絕對的領頭羊。但這兩家的模式還有很大區別,央視動畫的作品大多是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以及其他小型公司協力製作,上美則基本是自產自銷。這是題外話,按下不表,我們姑且知道上美的製作水準總體上要比央視更強就好。

然而即便是這兩家,所生產的作品在當時也已經對日美動畫望塵莫及。
舉個例子,同樣是1999年出品的電視動畫,同樣是封神演義題材。
這是上美的《封神榜傳奇》:

這是日本東電和Studio DEEN(就是後來做06版FSN的那家)的《封神演義仙界傳》:

我想已經足以管中窺豹看到兩邊的演出水平已然完全不在一條線上,要知道後者還是商業化流水線動畫,在歷史評價里甚至屬於「做崩了」那類,並不能代表彼時日本動畫業的高水準。
而更關鍵的是,此時的上美已經很明顯在模仿日式動畫的風格,不論是人物設計還是做得不咋滴的金田透視。包括之後的《隋唐英雄傳》《我為歌狂》《白鴿島》也是如此。

再舉個例子。很多人對後來大量粗製濫造的國產3DCG動畫深惡痛絕,那麼第一部國產3DCG動畫是哪個呢?是1996年上美的《玩具之家》,也就是「老箱子與小電腦」。據稱這部動畫因為底片焚毀已經無處可尋了,但是看過這片的人見了下圖應該還是會有印象:

而這部動畫自然很容易讓人想到那部比它早一年誕生的迪士尼動畫——世界上第一部3DCG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

差距不言而喻。

除了製作水平難以比肩以外,僅1999年一年,日本電視動畫的產量就在80部以上,累積時長遠超過90年代間上美所有作品總和……

所以,直白地講,到20世紀末,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國產動畫就早已被日美動畫碾壓,藍貓淘氣三千問在當時的相對製作水平未必就高於後來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諸位如今能覺得當初的國產動畫不比日美動畫遜色只不過是童年濾鏡作祟而已。但實際上大家小時候在《哪吒傳奇》和《數碼寶貝》同時播的時候選了哪個看,想必自己心裡也有數。
而其結果就是引進動畫的收視率遠高於國產動畫,各家電視台趨之若鶩,對購買國產則興緻寥寥。在這樣的形勢下,連從依靠國家撥款模式向接受市場化投資模式轉型的上美都難以為繼,更別說各家小廠。
這恰恰就是2004年廣電放出「黃金檔海外禁播令」的直接原因。這個通知的出台自然是有著民族主義的立場,但其本質實際上是推動各家電視台去收購國產動畫,也就是所謂的「引導資本」。
而之後的海外影視節目引進審批全面收緊雖然也是由廣電操作,但這是針對中國整個電視行業的,就不止是動畫這一邊的問題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大陸幾家少兒頻道的成立時間:
央視少兒頻道(2003)
哈哈少兒(2004)
炫動卡通(2004)
金鷹卡通(2004)
……
可以看到,限播令出台之時恰恰是國內電視台爭相效仿香港的翡翠台、台灣的東森台拓展少兒類頻道的大年,而引進動畫原本無疑是這些頻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時候出台禁播令對此自然是一個嚴重打擊,相當在開「流」的時候截了「源」。其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頻道在開播不久後就很快進入無新節目可播的窘境,觀眾流失嚴重,連眾多從其他頻道轉移至此的老節目收視率也一同受到打擊。而隨著數字電視開始普及,這些頻道更進一步淪為雞肋。

再來看這段,又是「當時」,到底是哪個「當時」?雖然我不是學新聞的,但我也能看出作者的春秋筆法,那就是全文除了一開始給出個2004年,後面全都一律用「當時」,通過模糊時間線來合理化自己的結論。我建議大家遇到這類文章的時候都保持警惕。

要知道的是,「黃金檔禁播令」是2004年出台的,土豆網則是2005年才成立的,優酷則要等到2006年,所以說什麼「那時候網上資源也豐富,打開一個優酷土豆就能隨便看」純屬信口開河。
04年的時候,除了評論區里一些知友提到的諸如「互聯星空」等寬頻運營商提供的視頻點播服務,國內大部分家庭還在使用小水管,流暢收看在線視頻簡直天方夜譚(實際上連PC普及率都是個問題);而且大部分的下載資源站,例如貓撲漫區和貪婪大陸,也都還是封閉型的社區,需要水貼湊幣才能獲取資源,對於多數兒童而言並不是什麼觸手可及的東西。當時還是「真·小學生」的我就因為灌水在貓撲被掛起來過。
其實說到底,就算是當年,被動接收電視台播出的動畫的,和會自己去找當季動畫看的也並不是一類人。
那麼當時有看最新日本動畫需求的青少年的主流解決方案是什麼?
是買盜版碟,還有這種「芝麻開門」假正版:

而這個時期也是《動漫情報》《東西動漫社》這樣的資訊類節目、《動感新勢力》《動畫基地》這類動漫雜誌發展最為活躍的時候。

在線視頻進一步普及進入千家萬戶則至少要等到2008年之後,足以對傳統電視業發起衝擊更是2010年之後的事了,而此時的電視上引進動畫早就瀕臨絕跡,就算播也基本是些已經播了近十年的老片子,題目中提到這些動畫欄目也早已衰落,說是受到網路視頻衝擊是站不住腳的,網路視頻衝擊的其實是上述這類資訊節目以及動漫雜誌還有盜版碟市場。

這裡的時間線依然亂七八糟。
在04到08年國產動畫最受電視市場青睞的時期,其實確實誕生了包括《精靈世紀》《秦時明月》《神廚小富貴》《果寶特攻》《中華小子》(中法合拍)這些相對不錯的作品,而即便是諸位看不上眼的喜洋洋和熊出沒還有豬豬俠,他們對於國產動畫不論是在製作工業上還是對商業模式的摸索也做出了很大貢獻。
雖然這些作品依然還是差同期的日美動畫八條街,而且從結果來講只是驗證了一遍人家的老路——光靠賣作品是沒有出路的,能賣周邊的才有活路。但是如果沒有當時廣電硬開闢出來的土壤,這些動畫可能連誕生的機會都沒有。
反倒是如今許多人喜歡拿來裱的《雷鋒的故事》《戚繼光英雄傳》《汽車人總動員》都是2010年以後冒出來的妖魔鬼怪。而且恰恰和市場資本沒有關係,前幾年入坑結果血虧的大量資本都已經跑路了,是許多地方政府跟上的所謂動漫產業扶持政策被人鑽了空子。這個現象也同樣不限於動畫業。

最後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大風車、動畫城,其實還有七巧板,都是中央電視台推出的少兒節目。一開始這幾個節目定位是有顯著差別的,動畫城就是純粹播動畫的節目,大風車是少兒綜藝節目內置了播動畫的環節,七巧板則是低幼版的大風車。在早期有大量引進動畫可播的情況下,這三個節目可以做出差異性。但隨著限播令導致動畫節目同質化,再加上傳統綜藝日漸式微,這些節目收視率不斷下滑。2010年,動畫城與大風車合併,屬於很典型的電視台看節目隨著時代變遷而衰退。

小神龍俱樂部的情況則有所不同。
小神龍俱樂部是迪士尼進入中國市場、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環,其終極目標是在中國擁有一個專屬電視頻道,而這一方針即使是在引進動畫受限後也沒有改變,迪士尼依舊與本地電視台嘗試合作製作一些本土電視節目,比如《課間好時光》。
但最終在與上海政府在關於迪士尼樂園建造的談判過程中,迪士尼放棄了設立專屬電視頻道的設想,小神龍俱樂部也就沒有了存在意義,就此停播。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人又會說「你就是帶著優越感來給別人挑刺,自己也沒能給出問題的結論啊」。然而這個問題完全就是論文級的命題,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給大家多展示一些視角,澄清一下一些事實性錯誤。如有偏差不足之處也懇望指正。

帶著情緒和認同感噴一噴廣電當然很爽,但真正的求知只能請諸位自己去踐行。


勘誤:關於《馬丁的早晨》首先感謝 @菜刀流山治 和 @冊無米空醬 兩位前輩的提醒,《馬丁的早晨》的確是由上海今日動畫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法國卡通人動畫公司、法國電視3台、法國電視卡通公司聯合製作的52集動畫系列片,2004年在中央一套播出。雖然其也在小神龍俱樂部播出,但是不屬於迪士尼,我不僅認識有誤,表述也有誤。實在抱歉。小神龍俱樂部的播齣動畫也並非全部來自迪士尼,如《悲慘世界》、《拉昂》來自法國,《大力水手》、《星際恐龍》等經典動畫也並非屬於迪士尼。

===================================================

其實上面很多前輩用吐槽的方法已經抓住了這些青少年電視節目的一個很大弱點,就是在信息閉塞的時代,他們是最好的信息輸出載體,同理當年的《動漫情報》等節目也是如此。

在我們小的時候最好的信息傳播載體就是電視,而這些電視節目整合了符合我們那個年齡的喜歡的作品:

大風車、動畫城收錄了《葫蘆兄弟》、《小貝流浪記》、《哪吒傳奇》等國產動畫,以及《兔八哥》、《飛天小女警》等國外動畫

小神龍俱樂部是迪士尼旗下的兒童節目,讓我們在電視上收看到了來自迪士尼的動畫和大量來自歐美的其他動畫如《馬丁的早晨》(非迪士尼作品)、《泰山》、《阿拉丁》、《星際恐龍》等。其中藉助小神龍平台引進的英國藝術兒節目《藝術創想》更受到了很多孩子的喜愛,主持人簡直是我男神。

我通過了動漫情報知道了《犬夜叉》、《銀魂》等經典作品,百度百科中甚至指出動漫情報有聲優見面會等活動。

但是這些節目就像紙媒一樣在諮詢極其發達的網路時代,就會缺乏壟斷性的資源渠道,想看動畫或者漫畫網上都有資源。曾經被認為是「小眾」的漫威或者DC也隨著電影的普及而在國內提高了很多關注度。

其實整合資源的節目並沒有消失,他們被拆分,獨立,成為一個個視頻網站,社交網站的大V。這是平台由電視台轉移到了網路,本質並未改變。因為諮詢閉塞的反義詞除了發達還有爆炸,在爆炸的信息量下這些節目說不定反而能獲得新生。


說出來您可能不信,但是這跟2004之後國家一系列「鼓勵」國產動畫片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相關。

話說當年的國產動畫也是百花齊放,跟美日的動畫片平分秋色的。我們那個時候雖然也看七龍珠,蠟筆小新,柯南。但是小虎還鄉,海爾兄弟,小糊塗仙,藍貓淘氣三千問之類的國產動畫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了大量的比重。而且以我們小孩子的眼光來看,國產動畫片一點都不遜於外國的動畫片。除此之外國產動畫片寓教於樂的效果非常明顯,海爾兄弟和藍貓可以說是我們那一代人的科學啟蒙。

但是自從「禁止黃金時間播放日本動畫片」的政策出台之後,國內動畫產業的格局就變了。當時熱門的日本動畫全面轉移到了互聯網。而且由於日本動畫長期優質連載的特性,國內的孩子們開始主動學習上網追番。(那時候網上資源也豐富,打開一個優酷土豆就能隨便看)。這個時候孩子們大概還是保持著電視電腦雙追的模式的。像是成龍歷險記,喜洋洋,海綿寶寶就是這個時候從電視上火的。

而且最可怕的是,資本的力量這個時候看準了中國電視動畫這塊肥沃的市場。當時由於國家給動畫產業大量的補貼,很多資本家開始做動畫騙補貼。很多粗製濫造的動畫只靠國家補貼就能回本。更何況國內電視動畫市場在把日本動畫踢出去之後根本就無法滿足小朋友的需求。所以那些垃圾3D動漫可以堂而皇之的登上各大衛視甚至央視的舞台繼續騙錢。這條資本的大鯰魚直接進一步把國內動畫市場的水攪混。好多良心動畫廠都是在這幾年死掉的。而這幾年國產動畫的產出我們也看到了:雷鋒的故事,高鐵俠,賽車人總動員。

在那之後,10歲以上的少年就基本不在電視上看動畫片了。一個是網上的動畫資源豐富又好看,一個是電視上的動畫片確實很難看。這樣一來,各種主打動畫片的少兒節目的沒落也是情理之中了吧。


為什麼再難出《康熙王朝》?鑒於大家都不喜歡這個,那就改成《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
為什麼再難出《幸運52》?
為什麼再難出《藍貓淘氣三千問》?
為什麼再難出「音樂風雲榜」?
為什麼出個《戰狼2》,觀眾都感動得涕泗橫流?

基本上這幾個問題,囊括了中國影視界所有的領域:電視劇,電影,音樂,動畫。

電視節目,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節目內容,動畫片就是最主要的內容,圍繞動畫,才有了諮詢類、遊戲類、訪談類節目。

一方面可以看到的是,電視媒介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整體下降,國產動畫的投放平台,主要還是以電視媒體為主,網路平台為輔,也就是近三年,基於騰訊「IP+」的泛娛樂戰略,開始做在互聯網上播放的非「低齡化」動畫。

低齡化不等於幼稚腦殘,以前叫低齡化,現在的,恕我直言,只能叫弱智化。

另一方面,政策真的很有威力,這裡流行一句話:
國家管什麼了,管的嚴了,什麼就發展不起來了,國獎不管什麼,什麼就能得到飛速發展。

這句話在影視行業簡直是真理。

一劇四星——一劇兩星,電視媒體在緊縮政策下難以完成廣告任務,網劇發展起來了。

高票說得很對,當我們開始限制國外的文藝作品,對於國內的商人而言,就是「躺著賺錢」的事兒。

(補充)歷史劇、戲說劇等劇的衰落,也和政策相關,《人民的名義》的火爆,一大半原因歸功于禁了十年的官場題材,《戰狼2》的火爆,得益於以往的「主旋律」不好看,觀眾看不下去,結合了爆米花元素的「主旋律」就火了。

整個大的時代背景,政策導向,真的會影響文化行業的創作內容和方向。

做電影電視動畫的人少了,用電影電視動畫洗錢的人多了,
現實情況就是,廣電有扶持政策,有些城市比如北京,自己還有扶持優惠,
只要你立項了,備案了,任憑你東西再爛,一部動畫電影,撥款60萬+,你到最後沒做出來,(大魚做了十二年,想不通)也沒關係,錢就不用還了。

不需要創意,不需要嘔心瀝血的創作,沒有競爭和壓力,沒有風險,躺著賺錢,

傻逼才去搞創作。

然而就是這樣的「傻逼」,才是這個行業的棟樑。


小時候必須忍受這些節目,等著之後的動畫片。必須盯著,以免一愣神錯過了。

至今還記得小學時的每個周日上午10點左右,準時收看山東電視台的兩部動畫,分別為《正氣大俠》《魔神英雄傳(神龍鬥士)》。其實我想看的只有後者,前者就算買可樂送吸管了。

到我弟弟可以看明白動畫的時候,已經有那種整套動畫的DVD可賣了。再到後來,網上什麼都能找到,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很熱愛這些節目,僅從自己說,看這些節目純粹是因為怕漏過動畫播放,後來動畫可以買,可以搜,可以在線看,兒童節目對我這類單純是看動畫的人,就一點意義都沒了。


時代變了,隨著互聯網的到來,電視媒體將全面衰敗!除了新聞聯播外,哪個節目不在下降?網劇超越電視台的電視劇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看動畫片也好,看電視劇也好,看綜藝節目也好,人們是會用腳投票的。在更方便,時間更自主,內容更好的條件下,即便是優質的電視台節目,誰又真的去按時按點的等著每期電視播放嗎?


明知道沒有東西的空文件夾你會去點開嗎?


因為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小學生都在打農藥。


反正播的都是熊出沒,放在哪個節目里不是一樣


根本原因就是沒錢。

那個時候興點播台,各個地方頻道天天放日本動畫,也不知道給沒給人家版權費;而央台的播放時段多是卡著新聞聯播、CCTV1的8點檔,顯然收視率受到壓制。

在內外共同的絞殺下,完蛋是必然的。


歪個樓

坐標農村。熊貓牌黑白手動擋電視機、頻道:安徽衛視、25頻道(影視頻道)、安徽經濟生活頻道、合肥新聞頻道、CCTV-1、六安衛視、淮南衛視。

以下部分內容憑記憶描述

25頻道:變形金剛、葫蘆娃、超能勇士、魔方大廈

cctv-1:黑貓警長,海爾兄弟、小神仙與小仙女、舒克貝塔、鴨子偵探、大頭兒子、米老鼠、馬丁歷險記、可可可心一家人、圍棋少年、飛天小女警、西遊記、小虎還鄉、寶蓮燈、天上掉下個豬八戒、海爾兄弟、

安徽經濟生活頻道:虹貓藍兔七俠傳、櫻桃小丸子、哆唻A夢、豬豬俠、鐵膽火車俠、魔豆傳奇、嘻哈鴨、神探威威貓、美少女戰士、百變小櫻魔術卡、龍珠、雪兒公主、四驅兄弟、彈珠超人、霹靂賽車、數碼寶貝

六安衛視:鐵甲小寶、大力水手、蝙蝠俠

淮南衛視:男貓淘氣三千問

合肥新聞:迪迦奧特曼、火力少年王。

當然有些動畫不太喜歡看就沒看。也有部分忘記的。一直到高中去縣城看不了電視。90後的我慶幸童年不是喜羊羊與灰太狼。那一個年代物質匱乏但是我這個祖國的花朵每天的日照很充足。


當年的主流觀眾老了,哦不,長大了


欒平的東西動漫一路從下午6點推到了晚上12點

你說為什麼

==========

已修改,動漫驛站是遠教1套出的一個節目,以前是中午播放


政策保護,沒有競爭,意識形態控制,過度保護。


中國當年,有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麼一個大拿的動漫基地。怎麼沒有大量優質的動漫?
要說民族特色,當年水墨動畫片,剪紙動畫片,哪個不是民族特色的?中國的什麼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包括孫悟空,寶蓮燈,哪吒,哪個不也是經典形象?可問題是,這些動漫都未堅持做下去,形成品牌。現在,能不能開發這些老動漫形象的新故事?我想若有,一定是有人看的。
可問題是,當年,這些國有動畫電影廠,太過僵化保守了。沒有深挖,形成產業鏈。


都寫作業呢,誰有時間看?


整個電視文化產業都在衰落,動畫片的衰落只是一個縮影罷了,現在的新一代已經不是曾經放學回家丟下書包看電視的孩子了。


除了閉關鎖國,還因為現在的小孩子太累,放學之後還要琴棋書畫、各種文武培訓班。
搞完一波早就錯過黃金時段了,還要上王者


因為台長得聽總局的
另:幾年前的卡酷台也是動漫輸出之一,多少人懷念的?


因為他們放的只剩下喜羊羊光頭強了呀,小學時看過一集eva打雙子那集,一直留在腦海,應該是到了高中買了電腦後才補番。還有魔卡少女櫻(不許吐槽名字,當時就是這麼翻譯的)神魔英雄傳(神龍鬥士)光能使者,,,,當時國內的小虎還鄉,藍貓淘氣,海爾兄弟,瑤玲啊瑤玲(雖然是中韓合作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Jimmy Kimmel Live 節目中「把中國人都幹掉」的言論?
鏘鏘三人行里的竇文濤的主持能力怎麼樣?
為什麼在台灣電視節目中,有人會對大陸發表與事實極為不符的看法?

TAG:電視節目 | 社會 | 動漫 | AC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