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真的是平民么?或是說背後真的沒有世家操控么?看文中扶蘇(百姓多聞其賢,不知其死也)那他怎麼知道的?
陳涉真的是平民么?或是說背後真的沒有世家操控么?看文中扶蘇(百姓多聞其賢,不知其死也)那他怎麼知道的?(早上背陳涉世家.....)
陳勝、吳廣私下商量說:「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陳勝說:「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仔細看看這段文字,
第一,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
扶蘇死在公元前210年,看到偽造的詔書之後就在北疆自殺了。
而胡亥是公元前209年登上皇帝位,這一年是秦二世元年。扶蘇在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死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
這個時間差是有問題的,秦始皇公元前210年七月,駕崩在沙丘。趙高通過手段與心機,竄通了李斯。
趙高,胡亥,李斯三個人組成了奪權的三頭同盟。同盟的核心,是趙高。李斯年老而聽之任之,胡亥是聽從老師的意見。【胡亥為何受寵,李開元的書里講述的有。書里可能夾雜著私貨,自己分析著看。。】
扶蘇死在公元前210年,陳勝等人在前209年開工造反。
扶蘇死了,這個消息陳勝是怎麼知曉的?百姓未知其死,你自己不是百姓?
從北疆大營到大澤鄉,帝國的統治秩序是嚴苛而又緊密的。
在古代的地理條件下,消息的傳輸又很難達到適時性的標準的。
而且,未登台就先殺素有人望的長兄,如何堵塞悠悠之口。三頭同盟的奪權計劃必是兇險而又嚴謹的,扶蘇受到詔書之後自盡,必定是隱秘的事情。如果兵士知道了,三十萬大軍焉能不亂?
極少數的人知道了這件事,但很有可能有人走漏了風聲。是送信的使者,或是親眼見證的兵卒,還是對趙高胡亥恨之入骨的貴族門客們。這些人,和一個落魄的六國貴族,現在的小小戍卒是不太可能搭上邊的。
也有另一個更大的可能,二世繼位之後便聽從趙高之言便對骨肉同胞大開殺戒,大誅群公子和公主們。公子高,公子將閭等人先後無罪伏誅。這件事,大致是發生在209年的三四月份。
陳勝不知道公子扶蘇死在哪裡,是怎麼死的具體消息。但是依據胡亥對手足的狠辣,可以明顯的推論出來扶蘇是死了的。
換言之,他受到了來自咸陽的消息。新的國君,正在大誅群公子。大公子扶蘇,活不了了。陳勝,大事可發矣。這個可能性,最大。
第二,陳勝和吳廣是有政治心機,又有政治手段的人
又是裝神弄鬼的老一套,大楚興,陳勝王的狐狸叫。
寫著陳勝王的丹書,在魚肚裡面被人發現了。
古代奉行的是什麼政策呢,愚民政策。要保持民眾的淳樸和憨厚,讓他們服從政府的命令。對比那群聽到狐狸叫就嚇得半死的小卒們,這兩個人的膽子,這兩個人的手腕是很有疑點的。
劉邦還是帶著一個小集團出發,這兩個人明顯是單幹啊。
書籍和讀書人都是金貴的,識得文字的人是金貴的。古代的受教育成本很高。因為讀書這件事,既需要金錢,也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家裡沒點條件的,被拉出去當兵了,教你寫封家書就不錯了,你還想了解兵書和陰謀論的知識。
你想幹什麼?造反。兵書和陰謀論,在先秦更屬於不可公開的東西。連法律讓不讓民眾知道,要官吏教授,就更不要說關於兵略,治民,權術這些東西了。
這些東西,可不是你想自學成才就能自學成才的。張良得到黃石公兵法,真是一種大幸運啊。
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朴,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
這是荀子誇獎秦國國民的話語,樸實,順從,見到官府畏服而聽命令。
一般的民眾,大體都是按照這個標準批量生產的。
陳勝,吳廣這兩個人是順民嗎?不是,也不像是一般的刁民。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勝,窺伺上意,蓄謀日久?你一個干過農活,現在去漁陽守邊的人,你想幹什麼呢?
一造反,一辦事就顯得毫無停滯,吃准了下層人民那一套,還顯得頗有手段。又是拉攏人心,又是陰謀造勢,最後再殺了秦尉登高一呼、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彷彿看到了陳勝和吳廣臉上的狡猾笑容。
第三 陳勝繼位前和繼位後的表現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年輕時,就一身革命精神,呵呵呵。
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佣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伙頤(!涉之為王沉沉者(!」楚人謂「多」為「伙」,故天下傳之,伙涉為王,由陳涉始。客出入愈益發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陳王斬之。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陳勝越想越不是回事,就殺了這個故人。
就是這個以前可能種地時候嘲笑過陳勝的人,過來混飯還不好好混,被人一刀砍了。
先秦的人,可真是淳樸啊。哎
陳勝是有字的,字涉。這是貴族的象徵。也沒用伯仲叔季這種自欺欺人的字,說明是他以前就有的。他的好基友吳廣,字叔。
陳勝這種表現,有一種可能。
他曾經闊過,也是貴族的出身。後來落魄江湖了,只能給人去種地。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楚懷王熊心還在給人牧羊呢,真是落難的鳳凰不如草雞。
但是陳勝一直忘不掉以前的日子,畢竟享受過幾天,怎麼能看得起從前嘲笑他的那群小夥伴。
蕭何,韓信,在史書上都是沒有字的。
陳勝,是貴族的出身。也有兩把刷子,但是並沒有什麼用。
貴族也是分人的,像張良這樣的國士能有幾人。
魏王咎,魏王豹,韓王成,趙王歇的身份可是比陳勝尊貴多了,有史可查的落魄王孫,在亂世也是任人宰割的命。不知道是不是當順民當久了,身邊的小集團人才寒酸。
這幾個落魄的王孫如後來的魏王咎,田橫三兄弟估計乾的活也不太好看。秦國捨得花千金追繳張耳,對這幾個撈比也不趕盡殺絕。
看來他們也很清楚,這群王孫能力有限啊。
大勢變了,老軍痞的時代來臨了。
========================我是分割線========================
六國滅亡,大量的王公貴族,豪強名士都被秦軍的鐵蹄踐踏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了。
趙國的良將輕騎,韓地的優質兵器,齊國楚國的大量財富,需要多少年的積累才能為人所用啊。
而這些,早就在大爭之世的戰國中給耗光了給用盡了。
舊的統治者已經死去,草莽之中的王者早已蓄勢待發,即將登頂王座。
他的麾下,有賢良的小吏,有落魄的王孫,有忠心的將軍,有陰沉的謀士。他的集團帶著沛縣草莽的洒脫,也夾雜著帝國殘留的雄渾。既有楚文化的開放炫目,又有秦文化的大氣厚重。
帝國未死,必將重生。
========================我是分割線========================
秦並六國,是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在當時也影響深遠。
六國的王公貴族和名士豪強們,紛紛失去了以前的高貴地位。
要麼服從新朝,成了順民,淪為普通百姓,無所作為。比如那個牧羊的熊心,韓王成,被貶為庶人的魏國公子咎。
要麼是心懷異志,桀驁不馴,要光復舊國,推翻暴秦。如張良,項梁項羽,張耳陳余。他們這些人依舊是秦政府眼中的大敵,秦人曾懸賞千金抓拿張耳,項梁也差點在監獄裡面一去不回了。
秦人對付這種人,還是很有方略的。存其廢王,去其爪牙。
秦朝的滅亡,是多種力量的推動。趙高胡亥的倒行逆施,六國貴族的心懷怨憤,廣大民眾的怒秦久矣。
但是,轟轟烈烈的秦末起義,最後還是以劉邦為首的布衣集團獲勝了。那些復國的六國貴族早就失去了統治基礎,他們賴以維繫統治的文官武將和忠心的子民士卒,早就被秦並六國的大潮流中被沖刷而去。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失去了這種骨幹力量,六國的復國王室,就只能在項羽這個楚國將門和劉邦這個遊俠長者的手中仰人鼻息了。
========================我是分割線========================
司馬遷被宮刑冤不冤? - 喵教授的回答
劉邦憑什麼成為領袖? - 喵教授的回答
為什麼劉秀復國成功,劉備卻失敗? - 喵教授的回答
漢宣帝、唐宣宗、明孝宗三位皇帝在位的時期分別被稱為昭宣中興、大中暫治、弘治中興,你最喜愛其中的哪一個? - 喵教授的回答
時段相關,關於西漢歷史的幾個回答。喜歡黑歷史的可以關注我哦。
我覺得大部分人對世家與平民的理解有誤,先說劉秀和劉備,儘管他們是劉氏後裔,但他們的出身就是平民。所以不管陳涉是否有世家背景或者他的姓確有來歷,都不能說他是貴族。陳涉在當時的地位是屯長,只能算作是士兵。這裡界限就出來了,陳涉既不是貴族也不是平民,他是軍中一位小頭目,見識自然比一般平民要廣。
不少人應該了解,秦兵的素質要求極高,訓練非常嚴格,射手發弩不中,御手不會駕車,騎士和馬匹課試最劣者均要受罰,有關督訓官吏及負責選募者也要受罰,陳涉能成為一位屯長已經騎在不少人之上了,士兵頭目的消息比一般百姓靈通很正常。秦兵但凡立下顯赫戰功還有機會成為世襲將領,成為貴族。
翻開歷史背景也不難看出,劉邦、英布、彭越、張耳等人都不算貴族,但也不是最下層階級的人,他們原本就憑著才識擁有一定的名氣與地位。一般的老百姓限於見識淺薄,往往沒有改變環境的意識,所以我們才發明出一個稱呼「豪傑」去特指某一類人。
有沒有可能陳涉背後有別的勢力支持?這不太可能,當時起兵對名號還是有要求的,儘管陳涉最早把為扶蘇報復算了進去,但最終還是奉楚國為正統,如果有的話也只能是楚國人。陳涉一呼百應之下天下豪傑並起,齊國、趙國、魏國紛紛崛起,而楚國當時的勢力有項梁和景駒,他們響應陳涉相對來說還比較慢了,項梁起兵之時陳涉的威望已經如日中天,想不承認他這個張楚王都不行,項梁殺景駒的理由還是指責景駒背叛了陳涉。是不是平民,得看按什麼標準來。有答案說陳勝有字所以不是平民,我覺得這個沒有說服力,能說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人,自己取個字也很正常。( 事實上,直到西漢還是有很多平民無姓,按照這樣的思路的話,這個時期有姓的也基本上不是平民了。 )
當然,這句話在有些人看來更能證明陳勝不是平民,那最多也只能說,他不是文化意義上的平民,而一般說的平民,應該主要是經濟意義上的。「佣耕」「瓮牖繩樞」我覺得足以說明狀況了。
有人說陳勝是陳國遺族,我覺得咱這不是調查階級成分,不是非得祖上幾代都是平民才能算平民,即便陳勝的確是陳國遺族,那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這樣的身份當時怕是要多少有多少,我還能說是是楚國遺族呢,比亡國幾百年的陳國強多了。
而且,世家大族在這種時候通常都不會當出頭鳥,說的好聽點是穩重,目光長遠,說的不好聽點就是瞻前顧後,跟在後面摘桃子。隋末的情況和秦末就比較類似。陳勝起義之前,他們不可能知道有陳勝這麼一號人,而起義之後他們首先要做的,是積蓄力量,觀望形勢。
看了前面好多分析,我想說:「沒準兒就起司馬遷記錯了呢?」倒不是懷疑司馬公的職業道德,只是那一場規模工大的戰爭畢竟是太久遠了,司馬遷去採訪親歷戰爭的老人,在戰爭期間沒準就是個幾歲的娃娃,這樣得到的歷史故事很可能是經過加工的。事實上史記對於那場戰爭前後的相關記載,有太多爭議了。焚書坑儒?秦始皇想立扶蘇?李斯趙高秘議?秦國的軍隊去哪兒了?劉邦斬白蛇?項羽的轉戰路線?這其中為啥不能夾雜著對陳勝吳廣打扶蘇旗號的懷疑呢?
其實我對「大家都很擁戴扶蘇」這件事就很懷疑。大家要懷念也是懷念六國貴族啊;大家要尊敬也是尊敬本村的賢良啊;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大家真的有可能知道太子叫什麼嗎。。。話說扶蘇是不是太子都不一定呢。所以我真的很懷疑。反正身處信息發達社會的我是連七大常委也認不全的。。。當然,這懷疑是個人懷疑,不做數。
我列舉幾個可能導致司馬遷誤聽的想法。
1.打著楚國旗號的叛亂消息傳到咸陽後,被秦國高層某一派別有心利用,加上了扶蘇的名號。
2.有另一支打著扶蘇名號的叛亂隊伍,首領被誤傳為陳勝吳廣。
3.漢初政府為了去楚化,給陳勝吳廣安了一個扶蘇支持者的名義,以減弱楚政權其合法性。最後亂七八糟故事傳播成了陳勝吳廣假借扶蘇的名義,又被老人告訴給了司馬遷。
4.方言,傳錯了。。。
以上其實都是有可能的。也許真相確是這樣。
最後強調,我並不是想證明這段記載是假的錯的,我只是想證明這段記載是「可以被懷疑的」。你可以說我的猜測扯淡,但不能說這段記載無可置疑。
《陳涉世家》第一句話是什麼?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人家有取字的啊。。。對比一下我們漢高帝劉老三的名字,就知道陳涉是不是平民了。
其實很多東西太史公早就全告訴你們了,讀書不認真不能怪他啊。。。。。。《史記 陳涉世家》里提過: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史記 儒林列傳》提過:
陳涉起匹夫,驅瓦合適戍,旬月以王楚,不滿半歲竟滅亡。
陳涉年輕時的職業是僱農。一個世家子弟,即使落魄了,通常也不會去干這種職業的。
關於閭左,百度百科給的介紹是:
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貧者居住閭左,富者居於閭右,秦代指主要由僱農、佃農等構成的貧苦人民。
賈誼《過秦論》也提過: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瓮牖繩樞,以破瓮作窗戶,以草繩系戶樞。可見其出身貧苦人家。
看來,不論是文帝朝的賈誼,還是武帝朝的司馬遷,都認為陳涉是平民。
扶蘇被秦始皇派至上郡修築長城是在公元前212年,公元前210年冬被逼令自殺。
陳涉起義時間為公元前209年七月。
時間間隔約為半年。
扶蘇身為秦始皇的長子,在秦始皇遲遲不確立太子的情況下,自然是被視為下一任皇帝的大熱。可想而知扶蘇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中國人自古以來皆喜歡吃著地溝油,想著中南海),況且扶蘇向來有賢明、溫和的傳言,在被秦征服後高壓統治的六國應當是被相當期盼的。
陳涉自然不是貴族,但他起碼是一個小小的軍頭,胡亥登基、扶蘇自殺,這些事情,透過秦的官方文書也應該是可知一二的。
難得的是他這口號飽含著多麼吊炸天的政治功力。中國兩千多年的起義就硬是沒有比這個好的。
個人覺得這是寫法的問題,《史記》有很多上帝視角,什麼宮廷秘聞,什麼陰謀詭計,司馬遷都寫的清清楚楚,當然不可能是親歷也不可能是歷史記錄,是司馬遷的補完(想像)。
陳勝不是平民,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他有很像樣的名和字。在當時有一個像樣的名和字的人都不是簡單人物,相比較之下,劉邦就寒磣多了,劉邦最初叫劉季,季在古代其實就是老四的意思,後來劉邦當了皇帝,覺得這樣的名字實在拿不出手,所以才給自己改了名叫「邦」,用以提升逼格。
如果陳勝不是平民那該是什麼呢?現在有史學家認為,陳勝可能是滅亡的陳國的後裔,也就是說,陳勝的真實身份其實是沒落貴族。這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陳勝的行為了:別人都在好好種地,光他一個受不了那苦,滿肚子牢騷,還不忘來一句」苟富貴,莫相忘「或者」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我曾經在以前的答案里說過:引起社會動蕩的永遠不是吃不飽飯的饑民,而是吃飽了飯沒事幹的屌絲。陳勝的處境就是這樣,如果他只是個沒有任何背景、生活比較貧困的平民,他或許還會像其他人一樣考慮一下溫飽問題,謀求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可偏偏這人是個沒落貴族,祖上的富貴和現今的貧困之間強烈的落差感使得他沒法平靜。
至於扶蘇的問題,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和秦始皇之間很多政見不一,雖然秦始皇對這個兒子的感情比較複雜,但是還是有意立其為帝,而且秦始皇當時用民過勤,老百姓都希望性格比較溫和,不喜歡折騰的扶蘇能夠即位,這也是當時的民心所向。之後我們知道,胡亥做了二世皇帝,當時民間其實流傳著不少小道消息,說當皇帝的應該是扶蘇而不是胡亥。
有關於這一段歷史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楚懷王熊心還在給人牧羊是真的,從張良作為宰相家族,破落的標準是300奴僕來看,只能是被秦始皇沒收的下場,至於張耳陳餘的故事更加清楚,作為六國貴族只能隱姓埋名逃亡各處,被上級鞭打忍氣吞聲,甚至親自發布對自己的通緝令,裡面提到和張耳和當地富家結婚後能接待千里外的豪傑,劉邦也在其中,估計六國貴族有秘密的社交網路,專門討論如何造反,陳勝吳廣能被算命的慫恿做其實是暗示六國貴族暗中對造反網路施加影響,至於不肯提起我們也無處可查,那個算命的身份極其可疑
說白了,司馬遷的部分都是聽後來人說的,而那個年代,後來人所知道的也無非是聽人說的,那其內容就不能全信了
司馬遷說的~
造反是真的,要麼被砍死,要麼拼一把,造反還能活,所以他造了。作為一個農民或者什麼什麼職業者他是被徵發去修工程的(如果沒記錯的話),然後下大雨不能按期到達,是要被砍頭的,這事劉邦也干過,作為亭長他押送犯人去修工程,有犯人跑了,人數對不上也要被砍頭,所以他跑了。按期不致,是死罪,不想死要麼跑要麼造反,心一橫干一票,在那一伙人裡面他還是有威信或者說人緣不錯有人支持他,老話說得好,哪裡有壓迫哪裡有反抗嘛,不過第一個舉旗造反的都沒好下場,第一個被滅是妥妥的。……………………………………………………………………………………至於題主問的有沒有世家支持,我的答案是沒有,樓主理解的世家在當時要麼是秦朝統治階級,腦袋沒進水是不會這麼乾的,渾水摸魚也不是這麼摸的,要麼就是所謂的六國餘孽,這些世家支持我的看法還是沒有,從開始起義到覆滅,很有歷朝歷代起義者的標準歷程,天下震動,初見成效,首領不思進取或者耽於享樂人心渙散,被剿滅,領導階級可能還來不及到第三步就直接第四步了。對民眾的壓迫到了一定程度是不缺陳勝吳廣這類人的,天下苦秦久矣(也就是說國內不滿已經很大了,秦始皇或者說秦國法律嚴苛,又到了二代,來了個指鹿為馬,環境更差,民眾支持不大,秦始皇統一六國才十幾年,更有反彈)就跟幹什麼一樣看見有人帶頭了其他人就跟著上了,這個時候那些六國餘孽就冒出來了………………………………………不過題主這個設想也可能有是不是?但只是設想,只能想想,說不定真有這樣想摸魚的,但估計不是這麼干
別說扶蘇的死期,就是他陳勝自己的死,過了幾個月才被諸侯確定。。項梁在陳勝死後,還收到矯詔說陳勝封他為張楚的上柱國,高興的不得了。。
當時基本靠猜的,假如當時扶蘇項燕還活著,又能怎樣?親自來義軍中現身?來一個試試啊。。何況陳勝只是利用他的名號起兵,幾個月就聚集十幾萬人,這以後誰是誰都無所謂了,所以陳勝是信口胡說的可能性比較大,我不認為陳勝能知道咸陽宮中大殺諸公子的消息,秦國有偶語罪,商貿又不發達,信息閉塞的非常嚴重,二世登基可能當時很多人都不知道。
陳勝是地方上的一個。。怎麼說,無賴式的人物,家裡貧窮是肯定的了,因為曾經給人種地。但他認識很多人,有手段,有相對的膽識,剛開始起義的部隊都是由於他自己的人格魅力而聚集的,和彭越,田橫,劉邦等人應該是很像的,地方上的豪傑。
秦朝對六國貴族和名士打擊的很熾烈,沒人敢冒頭挑事,這樣的背景下反而是平民比較容易得勢,不光陳勝是平民。
齊王田儋的弟弟齊王田榮,齊王田榮的弟弟齊王田橫,齊王田儋的兒子齊王田市,齊王田榮的兒子齊王田廣,一門五個齊王,但是平民出身,反而是貴族後代,當初的齊王建的後代齊王假不能得勢,被田榮趕到彭城去了。
彭越也是個盜匪起家,最終取代了魏豹成為了梁王。
韓信是沒落貴族起家,一個親戚都沒有,取代了田橫做了齊王。
英布,驪山刑徒,做了九江王。
陳嬰起兵後,他母親原話說:我嫁到你家,你家祖宗十八代沒一個有出息的,現在你突然得到這麼大的名望,不可能善終,還是投靠項梁吧。 陳嬰後來在漢朝被封為堂邑侯。
還有很多很多,臨江王共尉,衡山王吳芮,都是出身平民的地方黑惡勢力,這些人比貴族有本事,也是劉項爭奪的盟友,更是鬥爭中脫穎而出的人物。
貴族在政治上,手段上,都無法和這些人作鬥爭,貴族們兵敗要麼被殺,要麼從此寂靜無聲,他們在民間沒有基礎,而彭越等人在家鄉有人望基礎,失敗也能復起。
秦末是這樣的格局,陳勝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說是農民起義,實際比較牽強,就是一個豪傑起兵逐鹿,和劉邦一樣的出身,最終兵敗於章邯。。
說句題外話,章邯在與這些人的交戰中逐漸失去力量,得不到快速的補充,最終被項羽擊敗。
固然有陳勝,項羽等人自身的奮鬥因素,但更多的是時勢造英雄。
首先陳涉是有想法的人,也是有知識的。
我不懂是不是農民起義這四個字誤導了大家覺得陳涉就是農民(覺得他沒什麼文化)
因為我今天看到有人說她(他)歷史教授說懷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不是陳涉說的。
人家有能力說出這樣的話還搞起來農民起義,沒有一副能說的嘴怎麼煽動人民群眾反抗?
況且他還能打著扶蘇的名號去反秦以及楚王的名號,由此也看出他是有文化的。
也並非世家操縱陳涉,而是陳涉本人自己做的。
聽過辛德勇老師的講座,他提到陳涉確實是平民,並以「閭左」、「佣耕」等為依據。具體的我已想不起來,好像可以參照辛爺的這篇文章:閭左臆解 - 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
題主的問題真心不錯,大膽假設,題主在哪工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