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話劇票的價格這麼高?
題主自己除了看電影之外,還想享受其他種類的表演藝術,但發現一張普通話劇票價格至少也有100,並且存在不同位置價格不同的情況;除此之外,好的話劇的票價更高。作為一種大眾藝術,話劇的票價怎麼這麼高,這樣如何能大眾化?而與之相比的一張電影票卻要便宜得多。
謝謝
【先大致占坑,明天要早起排日票,今晚寫到哪兒是哪兒...看完戲有什麼要補充的再細細填上】
大家不用幫國內話劇洗白了,費用高、掙得少、乾的累,這都是實情,但都無法掩蓋「中國話劇票價高」這一事實。
事實上,即使是事件第一高消費城市:倫敦,其看戲成本仍遠低於國內。第一年從英國回國的時候,經常有親戚朋友問我:」你那兒有什麼東西是比國內便宜的嗎?「」戲票。「
舉個栗子:北京可樂一瓶3.5元 ;倫敦2for2算下來也是近10塊人民幣===》三倍
北京麥當勞套餐 約22元 ;倫敦 4.5鎊左右 40多人民幣===》二倍
北京人藝 (主劇場) 票價封頂 680 (《窩頭會館》這樣的明星戲 要880);倫敦 英國國家劇院 Oliver Theatre票價封頂35鎊、Leyttelton 票價封頂50鎊,周六晚55鎊 (去年只要48鎊,又漲價!摔!)合人民幣約500元===國內價格的一半或一半多...
這還不算在Donmar Warehouse看8.5鎊日票和莎翁環球看5鎊站票的時候...當然你要比便宜,人藝、國話、上話也有很多學生票,但那些座位數和座位質量....反正北京人藝在國內已經算是良心中的良心了,唯一可以與之比肩的大概是國話和上話了(老實說他們的票價還更便宜些)更不用提其他劇場。那我為什麼提北京人藝呢?因為它腕兒多啊...
在倫敦,你花個同樣的價格,二三十鎊上網買票,基本就是西區世界頂級音樂劇任你挑的節奏(《摩門經》這樣的大變態不提也罷)。這給我的感覺就是:買買買!看看看!
....
....
以上是倫敦的情況,以至於:
當我在柏林用9歐看所有劇院最好座位的時候,我再想想國內......
當我在莫斯科用一張GITIS學生證免費刷遍幾乎所有劇院的時候,我再想想國內......
最後借裴艷玲老師的一句話來打點: 」我們說任何事兒,遇到障礙和難處,最後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體制。你說怎麼辦?「
親愛的朋友,我來給你算一筆賬。
你說的100元的話劇票其實已經算是低價票了,我拿上海來給你舉例。
三個樣本,分別是120座的1933微劇場,280座的上海大劇院小劇場,以及1000座的藝海劇院。
前兩個是小劇場範疇,票價一般是100/150/180/200,為了方便統計我們統一算個均價150。每場理論票房在3-5萬。
後一個是大劇院範疇,票價一般是80-680(有明星的更貴),每場理論票房是30萬左右。
對於上海來說,一個新劇目,保守的會演一周(5天),一般會演兩周,激進的會演三周,牛逼的會演5周……《伊麗莎白》。
好,那也就是說一輪小劇場演出的理論總票房在30-50萬,一輪大劇場演出的理論總票房在200-300萬左右。而票房目前幾乎是一部戲的唯一收入。
然後讓我們開始算花錢的地方。
第一道關是來自於票務代理的,佔總票房的20%,20%,20%。不管是票務網站、團票還是任何渠道,這一層皮是少不了的。我都不想提黃牛,嗯。
第二道關是來自於場地費用的。200人的小劇場,租場成本在3000-5000;1000人的大劇場,租場成本大約20000-25000。另外,還有的劇場會和你有票房分成協定,這個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那麼也就是說,租場成本佔10%以上,絕對不多。
第三道關來自於演出人員。小劇場演出,5個演員基本上是標準;大劇場演出,30個人絕不算多。排練加演出費1000/場/人是個起步價。小劇場5000一天,大劇場30000一天,又是10%。導演費一般至少佔總製作的10%。演出部門,佔到20%。
第四道光來自於製作。舞美、服化、燈光音效……無底洞,太可怕了,沒法多說。我們還是按底配來算,接觸過的製作人把連舞台技術部門帶設備帶設計等等等等壓在總預算的10%,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好,以上都是舞台之上的事情,我們算了筆很粗的賬,佔了理論總票房收入的40%+20x實際票房%。
那些舞台以外的賬應該怎麼算呢?劇組工作人員工資,稅費,宣傳費(劇組宣傳預算真的都低的可憐)、交通費、住宿費……唉,我就姑且再算個10%,小劇場五萬,大劇場30萬,不多吧?
那麼最後,我們得到一個粗略的結論:一個認認真真做戲的,希望靠票房維持盈虧平衡的劇組,按照現在的定價,總上座率得有7成,才能平本。
哪怕一個戲再成功,不停巡演,它的理論最大利潤率,也只有30%。
對於這樣一個幾乎是「苦行僧」式的行業,您還覺得貴嗎?說句題外話,100實在是太便宜了:-)
作為業餘的話劇愛好者,因為南京話劇不是很多,經常坐高鐵來回去魔都看。
一場話劇帶來的美好體驗實在是多場電影比不來的。能坐在台下看著舞台上的表演,親臨現場,看他們的的語言,表情,動作的變化,那幾個小時實在過的太棒了。
而且話劇演員和演員拿的報酬比簡直是少的可憐的,但是很多演員都以自己曾經是話劇演員的身份為榮。要說和電影的區別,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我覺得就是看演唱會和在家看MV的區別 (⌒▽⌒)500~300元的價格區間看過兩場話劇,一場《戀愛的犀牛》,一場《烏龍山伯爵》。看完過後的感覺如下:
1.這些個兒頂個兒棒的話劇演員是怎麼憑這個話劇票價吃飯的?!
2.演個話劇而已啊,哥!姐!太拼了吧!讓那些個電視劇演員情何以堪!
3.下次只要有,曠工都要來看!還要拉著同事一起曠工來看!
4.免費贈送的果汁有點太酸了......
話劇票價一!點!也!不!貴!完全是業界良心好么!
一切價格,本質上都來源於供求關係,與成本無關。
電影只要有電影院就能放映,話劇必須有話劇演員,這限制了一場電影可以成千上萬個電影院同時播放,供給幾萬幾億的觀眾,而同一個話劇組在同一時刻只能在一個地方。所以在供應量方面來說,電影供大於求,話劇供不應求。
供不應求,所以貴。供大於求,所以便宜。
價格與成本無關,與是否尊重勞動也沒有關係。微信這種花幾千萬上億研發出的產品給你免費使用,難道你會覺得你不尊重程序員的勞動?那麼微信為什麼免費,因為除了微信還有易信飛信來往米聊等等大量的各種軟體都求著你用呢,人家都免費,微信哪敢收費?
購買商品的價錢從來和成本無關,只和需求關係成正比。如果小劇場不賺錢,無非說明戲不夠好或者本地缺乏藝術土壤。羅列各種成本沒意義。
題主你這話說的我就想問了,你說的電影票價三十是團購之後的價格還是電影院大屏幕上所標明的價格還是辦了影院會員卡的價格?
如果要是團購後的價格,君可知團購網站和電影院間之間的交易是個什麼樣子?原票價到底是多少呢?
據我所知,黃金時段,大型城市電影院真實票價的平均價格和小劇場話劇的最低票價之間的差距並不大……
話劇票的定價是綜合了當地人均收入水平,當地人均消費水平,製作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後所做出的決定。我突然想到,希臘時期看戲劇,國家會補貼,所以算是「免費」看。可是直到中國互聯網真正普及了這個「門票(購買軟體)的錢可以不用花」的概念之後,一切看似應該付費的東西都不再被認為應該付費了。突然覺得可以發明個叫做「演出險」的東西,票價固定,再買份演出險,演出結束後,全場觀眾的滿意度經過衡量後,沒有到達預設的一個程度,保險公司理賠。到達預設的一個程度,觀眾加錢。
這樣會不會讓門票價格下來點兒?能不能讓更多和題主有一樣想法的人進劇場?
也可能,現在的定價就有問題呢。置於票價制定的問題,就要藝管的同志們來答了。
很多內容上面的朋友都說了,我發表下我的看法。
首先必須說明,題主的認識有不少錯誤之處。電影院消費和劇院消費是兩碼事,沒有任何可比性,電影是純商品,如果說是有藝術性在裡面,也是以影像藝術為主,而不是表演藝術(即使有,和影像比起來占的比例也很低),因為電影的表演可以cut可以合成,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影像語言來突出或遮蓋(說到底電影中的表演元素必須通過影像化了的語言來實現)。而劇場藝術(不僅僅是話劇)可以看做是包含了兩大方面,首先最直觀的就是演員的表演藝術,完全的現場表演,考驗功力,然後是導演藝術(劇場導演),包括角色設置、舞台設計、燈光這些。
其次,話劇在中國可不是大眾藝術。在國外當然是,戲劇有著成百上千年的歷史,它的戲劇文化早已成為當地的人文血脈,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團體、劇院,演了幾百年都是同一個版本的《哈姆雷特》,甚至是保持了幾個世紀每周都要去看戲習慣的幾代人的家族比比皆是,相應地,劇團的生存、演員的收入固然有商業演出的收入成分,但最堅挺的部分卻是政府補貼或當地各種團體的支持,所以劇院很少為生計發愁,票價對當地老百姓來說就是白菜價。反觀中國,話劇由李叔同引入至今僅僅一百年,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參與話劇最活躍的群體其實是學生(近幾年話劇市場也有很多年輕觀眾已經成為固定觀眾,絕大部分就都是高校畢業生),遠遠還未達到像廣場舞一樣的大眾「藝術」。其實話劇還算是普及得最成功的西方舞台藝術,慘淡的歌劇兄弟和混亂的交響樂兄弟就更難了……
當題主看到一張話劇票最低也要賣100元的時候,不禁感嘆為何這麼貴。那麼100元的話劇票貴嗎?對老百姓來說,100元看演出當然是貴的;但是對院團來說,100元的票價收回成本就已經很難(上面有朋友論述,不贅),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老百姓抱怨的「話劇票價貴」的問題,責任並不全在院團身上,歸根到底其實是話劇為什麼在中國還不夠普及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大,我簡單談幾點自己的看法。首先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對話劇藝術是否有所扶持,其中有對院團的優惠、補貼,也有對市場的引導;二是話劇院團是否能創作出真正優秀的話劇作品,而不是以話劇為噱頭賺錢;三是普通老百姓的消費觀念,人們花100元吃飯、按摩、健身覺得無所謂,但是看一場藝術演出就覺得很貴,其實都是一次性消費,但現在人們更傾向於物質和身體消費,而不是精神消費,換句話說絕大多數人沒有精神(文化)消費的觀念。
下面再談談我對話劇市場的一些所見所感。話劇是舞台藝術中我最不喜歡的一項,這不是因為話劇藝術本身,而是現在市場上的大部分話劇演出實在是不怎麼樣,不計成本的話,很多根本就不值那個票價。和歌劇、交響樂比起來,話劇演出的門檻要低很多,這就導致了很多簡單得甚至簡陋的戲打著「簡潔舞台」「小劇場話劇」的旗號堂而皇之地進入市場,弄幾個學過幾年表演、水平不怎麼樣的年輕演員,搬個一桌二椅,滿嘴狐疑地在舞台上走來走去,自認為在探討一個高深的主題,讓觀眾都搞不明白。對此,他們的態度是什麼呢?有一次我們採訪一個著名導演,問這個戲觀眾看不懂怎麼辦,人家回了一句「看不懂的都是傻X」
。有這麼一句話:「如果戲劇不去關注大眾,怎麼能讓大眾來關注戲劇呢?」做話劇的人沒有不說話劇市場難的,請你們下次說出口之前,是否想一想,你的戲是排給大眾看的,還是排給你們自己看的,抑或是排給人民幣看的?甚至我還親眼見過不止一次,有的演員連台詞都沒背下來,端著台詞本就敢上台念詞,這要是在舊社會的茶館,茶壺肯定要飛過去了。當然,更要說明,在國內還有著一大批摯愛話劇藝術,堅守舞台的戲劇人,每年在為中國話劇奉獻著真正的好作品,這些不是主要議題,就不展開說了。
最後,從性質上說,話劇應該是跟大眾最貼合的一項藝術,它沒有任何門檻,人們在這裡可以自由地表達自我,可以親身嘗試或者跟隨演員體驗不同角色的人生,這才是話劇最大的魅力所在。我期望在不久的以後,我們街坊鄰里茶餘飯後不再是開著喇叭跳廣場舞,而是像星爺《喜劇之王》里一樣,在《雷雨》以及《茶館》《哈姆雷特》里體驗藝術的輝煌。
價格高?
百老匯這邊一張票200美金都不一定買得到~ 普通的話劇80美金絕對要的,你換一下匯率試試?120人民幣一張話劇票買到應該躲角落裡偷笑啊~
話劇票的貴與不貴,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取決於你站在什麼樣的角度。
如果我是一個演出商或者劇團,那麼我覺得大部分演出票價並不貴,因為我知道編劇的劇本費、導演的導演費、演員的排練演出費,劇場的場租,道具燈光音響的製作費和租金,票務的提成,宣傳的費用等等一系列的成本支出,再加上一部分利潤以及對上座率的預估,那麼大部分演出的票價並不算特別貴,到底成本擺在那裡。
而如果我是一個觀眾的話,那我會考慮到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我目前還到有錢的狀態,所以我會覺得現今大部分演出的票價,是貴的,是高於我能承受的範圍的。目前國內大部分戲劇演出的票價,小劇場平均票價在200元(大部分最低票價80,最高票價380)左右,中型和大型劇場的平均票價在300-400元(大部分最低票價80,最高票價480-680甚至更高)左右。如果按平均票價來買票的話,一張票300多,如果是情侶或者夫妻的話,兩張票就小一千了,這麼多錢,干點什麼不好啊……當然,這麼貴的價格,那我還是要看話劇,怎麼辦呢?那我只能平均一到兩個月去看一場,這是目前國內大部分工薪白領能承受的極限了,一年下來,也要好幾千,可是也就才看10部左右的話劇。花那麼多錢才看那麼幾部戲,而且還會不小心看到幾部自己不喜歡的戲,那樣的支出,對於收入並不高的我來說真的好貴。
成本那麼貴,就應該賣那麼貴的票價么?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導致大多數想要進劇場的觀眾在劇場門口望而卻步的,就是票價高。而且商品價格高低,取決於供需關係,而並非是其成本。國內本身話劇市場就不怎麼樣,除了一線城市和一小部分二線城市,其他城市基本上沒有話劇市場可言,那些地方也就沒有什麼話劇觀眾了。這樣的情況,對於話劇的發展,也是不利的。尤其是目前國內不少的本土話劇演出,在素質上,未必對得起那個價錢。當本來就並不多的觀眾,遭遇戲劇素質不高,票價卻很高這樣的狀況,那增長起來也就比較糟糕了。
話劇是一個大眾藝術,不是精英藝術,需要的是更多人劇場看話劇,而不是只有那些買得起票的人進劇場。
是什麼原因造成目前票價高的呢?
1.演出成本高。主要是演員費用貴,尤其如果請幾個明星來演出,價格一下子就上去了。
2.場租高。目前國內除了北京上海等地由於劇場比較多,競爭激烈,所以場租也不算特別貴之外。其他很多城市的劇場使用率並不高,所以導致難得有一場演出,就會收取比較高的租金。
3.演出商定價高。當然,這裡只針對一部分比較差的演出商,他們就是想借著演出來撈一票,所以可能演出成本10萬,卻定全場總票房100萬的票。因為本身市場差,所以只能通過賣高價票,逮到一個買票的觀眾是一個,只要售票超過一成,那就不虧了。(1:10這樣的比例只是舉例,有這樣的真實情況,但是比例未必是這樣的。)
4.觀眾的錯誤認識。是的,觀眾本身也有一部分問題。因為本身演出市場發展並不快,話劇的受眾群體也並不多,所以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話劇是一種陽春白雪的東西,感覺就應該是只有精英才能欣賞的,所以理應票價很貴,尤其是如果劇中有幾個大明星參與的話,那最高票價定到1000以上都是情有可原的。也就是這樣的心理,讓前一項的演出商抓住了機會,高價票就是針對有這樣心理的人。
以上幾點是在我看來,目前大多數話劇演出票價定價虛高的主要原因。當然,應該還有一些,我一下子未必能想得周全。而且中國那麼大,各地都有各地的情況,不同的地方,票價高都有不同的原因。
跟電影票相比,話劇票肯定沒辦法那麼便宜。但是在我看來,目前國內的話劇票價,還有很大降價的空間。
最後來回答一下題主「作為一種大眾藝術,話劇的票價怎麼這麼高,這樣如何能大眾化?」這個問題。
要讓話劇大眾化,降低門檻是必須的,一個是做好話劇推廣,讓更多人對於話劇這種藝術形式產生興趣,並且樂意買票進劇場看演出,同時也對觀眾做好引導。再一個是降低票價,盡量控制成本,然後一部分演出團隊或者演出商不要過於想著眼前的利益,盡量然演出門票做到薄利多銷。第三個是讓演出市場形成競爭,優勝略汰,將那些票價高素質低的話劇演出讓市場自然淘汰掉,或者讓這些演出通過競爭,把票價降低,素質提升。最後,政府的補助很重要,目前國內政府對於文化演出是有補助的,只不過補助都不在點上,這是目前的現狀,只能想著未來可以在這一點上慢慢變好。
電影在製片完成之後除了拷貝錢基本沒有新費用產生,但是話劇在排練之後,每場演出還需要支付場租,演員片酬,燈音服化道的人員和設備租賃錢,票價中還需要均攤前期排練和創作成本。理論上話劇演出場次越多單場演出成本越低,但是再低也低不過電影。而且國內話劇演出場次普遍少,老美的音樂劇一演一千場,一個是因為戲好,更多的是因為成本考慮。電影你找大明星演完之後,以後放一百年都不會因為明星產生成本,但是話劇的話,大明星每場都要錢啊,降低成本只能找張三或者隔壁老王,可是那樣的話誰去看啊!所以,場均價100基本都不賺錢的。
現在請拿著100塊去超市逛一下,看下你買點廁紙和兩罐老乾媽還剩幾毛錢?
如果你有女票,想拿著100塊去開房滾床單,估計這個價位的地方滾完也就拜拜了。
好的,如果你是實習生,不幸的是公司不包吃和車費,算一下一日三餐加交通費,100塊夠你活幾天?
節日到了,想送捧花給老師(親人、朋友隨便),兩朵百合加幾朵玫瑰,你還想再搭點滿天星啊其他等,不好意思這年頭只有菊花廉價。
所以你的問題對於我輩這樣喜愛話劇的人簡直匪夷所思。
看電影就像去吃快餐,看話劇是酒店大餐,我指的是《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這級別。你兜里只有50元就湊合著一頓漢堡可樂吧,別質疑酒店的餐太貴。本人去看話劇沒有一次能買到一百塊的,雖然有些票務最低售價是100。能買到100塊的基本是提前登記早下手的學生黨,或者其他想看話劇又不願意花成本的人。而且100塊的票根本看不清,還得自己帶個便攜望遠鏡,價位200左右,那你不如多加些錢好好看一場。
為什麼電影院票價便宜?你去看看同城一天有多少影院在上映同一部電影,當你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全世界都在看。而你看的話劇就是那些演員那一刻只為你呈現的,他們不可能分身出現在其他劇院其他城市。
另外你所指的「大眾化」也存在問題,除了經濟的因素,還存在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藝術審美力的差異。這就像有些人去看話劇一定要坐前排,錯過這個城市的巡演就追到下一個城市看,為什麼他們這麼拼?因為經典的藝術對於他們是生活的氧氣!有人必須每天要練琴,有人每天要畫畫,有人每天都要聽音樂,這些不同形式的藝術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你以100元這樣的眼光去衡量別人心中的藝術,你只能坐在最末端的位置看些模稜兩可的表象。
而且有些東西是沒有必要大眾化的,勞斯萊斯能大眾化嗎?布加迪能大眾化嗎?大眾化的都是生活必需品或普通用品,比如廁紙和老乾媽。話劇是奢侈品,能樂享其中的也就那一部分人——懂得創作、懂得演繹,懂得欣賞的人罷了。
是堅決反對第一的答案
首先 把票價高終歸於成本上就是有點粗糙的邏輯,吸引的只不過是聖母心或者沒收成的同業者。
我家廠子天天和別人說什麼市場啊 人才啊 資源成本多高啊,生意多難做。這些都是誇大其詞,本意不是騙,但只是手段。真正的解決方法是降低自己的成本,這就是勞動時間低於必要勞動時間的作用。而不是去提高價格,當然戲劇目前可能還不是較大化得管理,市場價格因素太大,定價卻相對容易。
戲劇成本高是包含在影響票價因素的子集里,但絕對不是第一絕對因素。
你可以說戲劇的價格是針對於不同消費水平,有一定比例消費者的收入是可承受。
你可以說戲劇行業成本發展較慢,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你可以說大部分戲劇的價值是不同於去欣賞一部電影的,是更為高價值所以值得消費。
你甚至可以說戲劇作為一種付出和傳統,以及演員們的搏命演出,各個工作人員的辛苦工作這些都是值得高票價。
但如果歸咎於表面盈利成本,真的很難信服,更何況成本真的這麼高嗎?難道一個行業不發展怪就的是購買者?
看一場演唱會還580打底呢 都是一次性的藝術 您該這麼比
題主拿話劇跟電影比不對,電影可以同時全球上映,話劇我想這樣做我還得去學分身術。
我來提一個不同的角度。
題主覺得話劇票貴說明:
1、還不夠有錢。
2、還沒有看到足夠好的戲。
類比對象錯了 和演唱會比而不是和電影比 是不是覺得100簡直是超值了
作為一名整天在廣州13號劇院看話劇的觀眾,我真心覺得話劇票不是太貴,而是太便宜。
以13號劇院為例:
1)票價通常只要100出頭;
2)辦理會員卡只需10元左右,就可以長期9折;
3)會員平均每看4場就送一場;
4)生日當月免費送一場。
按照最高票答案的計算,結合廣州話劇可憐的上座率(平均三成左右),別說賺錢,這種小劇場不虧死就算不錯了……
雖然明顯不賺錢,但13號劇院一直都是誠意滿滿的,各種用心推廣話劇文化。例如,今晚的話劇正好在聖誕夜,就給了我一大堆驚喜:進劇院就送了聖誕節小禮物(一個相框);劇終送聖誕賀卡、折扣券,組織了全體演員的簽名會和合照會。
所以我一直是13號劇院的自來水,即使劇院哪天漲價我也支持,畢竟不能總讓人家白白做奉獻。
哪天做話劇的人能賺到錢,這個行業才能良性發展,才不用一直擔心哪天廣州看不到話劇了……
電影票三十,話劇票一百五到五百八,再貴的我沒看過,我依然覺得電影票票價高。十幾個人伺候您一段,還怎麼滴?
因為話劇每一場都是真人在表演,電影只要製作好可以同時放一萬場,一億場,全球每個人各看一場都沒問題。
這倆的成本均攤程度完全不同,你要看話劇光碟估計不貴。
由於前答案有侮辱話劇演員之嫌,特地重新抖個機靈
做米其林的套餐和煮一份沙縣小吃是一個成本么?!
我(′?_?`)(′?_?`)(′?_?`)喜歡(′?_?`)(′?_?`)(′?_?`)這樣的(′?_?`)(′?_?`)(′?_?`)分割線(′?_?`)(′?_?`)(′?_?`)
原回答:嫖妓和看AV那是一個成本么?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