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道家哲學,讀了《老子》之後變得與世無爭了,沒有奮鬥的動力了,嚴重影響到了我的學習,怎麼辦?
我大一陸陸續續的讀了一些中哲的書,比如中國哲學史,還有南環瑾的一系列書,比如《老子他說》,可以說對我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學習了道家哲學之後,我的心態完全變了,甚至影響到了我的學習生活。比如說現在遇到困難也不煩惱,覺得順其自然就好,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在痛苦中掙扎,然後克服了困難
現在覺得人生的意義不只在於事業,要live your life,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現在能做到主動鍛煉,不熬夜,沒事就看看好的文學書籍,練練字帖,而我學的專業恰恰是需要付出很多時間精力才能學出來的。我的同學們都在死命的學專業課。我悠閑自得的幹了很多與專業不相干的事情。我相信有的人可以在這種狀態下還能學好的,但我精力有限,能力有限。我該怎麼辦
被吐槽了,被罵了,我有點覺醒了
是在給自己的懶惰找借口,但讀完老子之後深陷其中的不只我一個很重要的一次補充:
我在問問題的時候只是知道我受到了老子哲學的影響,並沒想清楚是具體受到了哪些觀點的影響。在看了各種回答又仔細的想了想之後,我發現哲學的範圍是如此之廣,而且我真正的問題好像和原始問題不符,好像也不應該是哲學問題而是人生問題。其實我是從道家思想中汲取到好的東西了
可能真正影響到我的不是無為,也不是順其自然,而是那種內心不被外物所影響的境界(看這些書是很久以前了,具體的說法已經忘了,大概就是定力,不為外物所動)。在明白這一點之後,我學會了不去在乎別人的眼光,不炫耀給別人看,能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受外物的影響,所以我確實在讀了道家之後得到了這種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自己情緒的能力。
問題是當我不去在乎別人眼光的時候,我努力的動力突然少了很多。
以前努力學習可能是想學給某些人看,想比寢室的同學分高,想在功成名就之後的同學聚會上鄙視別人(心裡偶爾會飄過這樣的念頭)。也許在成功學中這樣的動力是最有效的。然而當我不再活在別人的世界裡,不再想著學給別人看的時候,我就只剩下了一個很正常的目標,那就是為自己學,為了以後能生活的舒適一些。可能我的問題出在這裡,總覺得這個動力好像沒有之前那些動力的勁兒大,沒有那麼強的作用。比如以前我一想到不要輸給某某人就立馬滾去複習了,而現在只有這個目標的情況下,我可能不會只關注複習的事情,畢竟鍛煉,到點睡不熬夜,看書積累知識這些也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所以導致我不能一門心思地為了分數這樣的事去拚命。
現在大致明白要怎麼想怎麼做了。從這個問題中得到了很多啟示,很想整理一下各回答之中點醒我的觀點,與其他錯誤對待道家的同學們共勉,過幾天詳細羅列一下。
發現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歷的時候不應該讀這麼高深的東西,因為閱歷太淺,哲學又太高深,容易理解錯誤,所以最保險的辦法是先不接觸
當然在真正理解之後應該會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吧。
去年十月中旬,往終南山下我道家師父處學習。臨近初冬,山腳下尤寒濕冷,我和師父一人捧一杯熱茶,各圍坐方桌一側,我喝熱茶暖身,師父則不急不緩地講他學習《論語》的心得。
師父十五歲,抑或是十七歲時,受電影《少林寺》影響,遠走他鄉,學習功夫。輾轉多處,拜師百餘名,後來遇到本門派道家師祖,為傳承法脈,做了道士。這個門派是龍門北派分支的一個小門派,人丁不興,師父之外,尚有師叔,師叔得卜易堪輿,師父主修丹法。
師父少年入道,世事經歷甚少,性格直烈,待人以誠,甘守貧寂,胸懷大志。《道德經》《清靜經》《周易參同契》《鍾呂傳道集》《悟真篇》等丹經他早已讀透,此次相見,我見他在讀《論語》,他跟我講,將來有機會可能出山傳道,必然要入世,可惜自己之前一直醉心修鍊,為人處世不夠老道,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論語》中學起,一本列印出來的《論語》小冊子翻得泛黃破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便是如此吧。
儒家亦有修鍊之法。師父一邊翻書,一邊講。
生活中若是受了委屈或不平之氣,乃至氣憤,不必與人言,言之則散氣,在心中默默化解掉種種情緒,則這些濁氣可化作中和之氣融入中脈。此乃儒家養氣之法,也是修心之法,中脈氣足,則心中光明自現。
陽明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亦是驗證。
這是第一個故事。
我之前寫過一個答案-如何對抗內心無處不在的疲憊感? - Hu Yang 的回答。這個答案里有我的前室友。
在我和我前室友「同居「的日子裡,我們常常徹夜長談,聊一些驚神亂鬼稀奇古怪的話題。在一個晚上,我們聊到宗教,卻得到一致的結論:許多信教的人都是心智不夠健全的人。
我說的是許多,並不是全部。
我早年對對佛道特別感興趣,認識了很多信佛信道的人,也加入了些圈子。大概是這些圈子的成員們還不夠高級,裡面很多人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有的是老公花心出軌,拜神求佛希望老公回心轉意;有的身無一技之長,卻花大把的錢學財神法妄圖一夜暴富;有的整天神神鬼鬼,逢人便說自己見仙見佛得到了啟示。
這些人貪嗔痴慢疑一樣不少,不過是偷懶加上天資不夠,妄圖通過神通廣大的宗教一蹴而就罷了。
這些年網路發達,信息便捷,一大波上師教主湧現了出來,各展神通,圈子裡更是烏煙瘴氣,群魔亂舞。有人心的地方,便有江湖,恆古不變。
基督教的傳教方式現代時尚,尤其在新加坡這邊,信眾慷慨解囊,教會富可敵國。每周一次的例會可以包下上千人的場子,配上頂級的燈光音響設備,宏大如演唱會,大家高呼神名又唱又跳,紛紛覺得自己沐浴神恩。教會裡人人和善,教眾們都給予新來者親人的感覺;有的人或許對家裡人橫眉冷對看不順眼,但是到了教會立馬又是一副和顏悅色的樣子,給教友們如春風般的溫暖。
南師的書里有這樣一段話:「任何一個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自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
世間萬象,煞是有趣。
這是第二個故事。
我的密宗上師曾經講過一句話:最容易成就的人,是上上智和下下愚的人。
上上智的人,夙福深厚,玲瓏剔透,機緣巧合,一點便透。像《五燈會元》、《指月錄》,乃至道家的神仙傳裡面的人物,從談吐才智上看,各個是精英,如果古代有智商測試這一說,這些人平均智商絕對高出歷史上任何一個行業一大截。可惜人家壓根不鳥紅塵俗世,撂下一句話:學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之所為也。-專心成佛成仙去了。
下下愚的人,便如《阿含經》中佛的弟子周梨盤陀迦一樣,雖然智根不足,但是肯下恆心,佛教他念」掃帚「二字,便一心誦持,後來證得阿羅漢果。
可惜大部分人,聰明有餘,智慧不足;衝動有餘,恆心不足,不上不下地渾渾噩噩了一生。
這是第三個故事。
這個問題被推到我的時間線上也算有緣,想起前些年的經歷和心得,便隨手一答。但是這類問題從哲學或者宗教學入手辨析,很難將人點醒,從修行角度講,雖有趣有證,但不符合知乎的智識氛圍。以後便不會答這類相關的問題,只關注現實的問題。
我們回來講第一個故事。
想一想這輩子到現在,欠了這個世界太多東西,一直有投入無產出,甚是慚愧。一個人從小到大,耗費了多少糧食,出生到大學畢業這個期間,社會在我們身上投入了太多資源,不說能不能出人頭地,至少我們該創造自己應該創造的社會價值,把這一部分責任擔起來。
《道德經》是一部奇書。佛教經典如《楞嚴經》《法華經》清清了了便是指明了修行之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清清了了便是指明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可是《道德經》可任你百般解讀,從丹法一途可解陰陽丹法也可解清凈丹法;從政治權謀角度可讀出黃老之道也可讀出治兵帶將的道理;從哲學修心的角度可以讀出一套完整的清靜無為的體系也可以當做修身養性的指導。
正因如此,讀這類書需要生命經驗的累積,不然讀不出味道;更忌諱的是,才智不足心智不定時便匆匆下了結論,自覺得意,往往誤入了歧途。
去經歷世事,去拼搏,去奮鬥,去遭受痛苦,去危險地活著,兜里揣著《道德經》,腳下奔著升職加薪當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之路而去。路途上,別忘了時時再翻翻書,那時候,或許你對清凈無為,對無欲則剛會有更深的體驗。
第二個故事。
室友跟我說,三類人不容易信教,生活一直順利的人,性格極端自我的人,和頭腦極其理智的人。
有道理。
大部分人信教都不是正信,而是迷信,把宗教當做一個心靈寄託。當一個人不能自立時,便容易被人利用,尤其在當代,各類大師良莠不齊,被騙財還算輕的,那些被報道出來被上師以雙身法騙財騙色的女信徒還少了?修學,尤其在當代,一定要自知知人。
什麼是外道?心外求法,即是外道。真把道理清明了,又何須信教,人人皆可明心見性。
人是最脆弱的,又是最堅強的。
從小到大,由於家庭和成長環境的關係,我們內心可能有著多重的陰影,我們又由此衍生出各種心理防衛機制或者情感的替代品,人們在幸福舒適的時刻不會回頭向內看,去處理這些陰影;往往是低谷痛苦時,才會尋醫問葯,正視問題,所以佛教說只有福德沒有智慧便容易墮落,唯有福慧雙修方能成就。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德經·第四十章》
生命就是一個正反強弱相合相離的過程,而我們通過把握這個節奏,可以學習生命中不同的功課。而下手之處,永遠是自己的內心。
第三個故事。
不好意思地說,我覺得以大部分人的才智,還不足以看得懂這類奇書,而我們大部分人是卡在上上智和下下愚之間不上不下的人。正如最懂經濟和政治的是計程車司機一樣,提起《道德經》《易經》,怕是上了年紀的人都能說道一兩句,可是往往意見不一——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吧。
若你說老子無為,我偏偏說他有為:
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在我看來,這就是有為的修身法則,與儒家無二——慈可修身,儉可齊家,不敢為天下先則可治國。豈非同理?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正奇是手段,無事是心境,此為內聖外王之道。
《道德經》一書,前三十七章為《道經》,講道體的;後四十四章為《德經》,講道用的。覺得自己毫無奮鬥的動力了,有隱士避世之心,不妨先從《德經》讀起,對真實的生活更有利些。
前兩天,我有一朋友,跟我說開始研究《數字能量學》了,買了好些書,準備研讀。我說,近代出現的方法都不成體系,很容易入歧途,幹嘛不去研究《易經》?她也實在,說看了,沒看懂,不想看了。——我想也是這個原因。
我認識一些修行有成的人,除了出來弘法的,大部分默默隱修,與光同塵,卻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有身家千萬丹法成就的大老闆,也有智商奇高又是禪宗傳人的證券交易員。大部分人都有些奇特經歷,但共性的是,他們生性堅韌,心胸豁達,所以他們不但修行能成就,世俗也能成就。還是那句老話,莫要因為無能而避世,創造該創造的社會價值,時機成熟,自有花開蒂落之時。
把南師的一段話送給題主: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頭、撥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煩惱依舊,性格、心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環境也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對境界歷事煉性,對人煉心。要盡你的責任和義務,要盡心儘力地做好你所承擔的一切,要制心一處,用心去做每一項工作。把你的服務對象視為父母眾生,一切為他們的利益著想,以真誠心對待每一個眾生,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理解他們,體諒他們,做眾生的公僕,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服務。當你不求任何回報地去給予、去奉獻的時候,這就是你的修行,你會得到無比的快樂。你的事業、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會順利。不要怕遇到違緣障礙,他可以歷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祝題主走出迷茫,找到方向。
謝邀。
很多人看道德經,是因為人生遇到了困難,和別人爭鬥落敗。這時候看到了道德經中的「無為「」不爭」等觀念, 感覺和自己很契合。所以產生一種虛假的感覺,感覺自己境界很高,是不屑於與其他人爭論的。
這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來掩蓋自己無能的事實。我當年看道德經就是這種心理。
可是後來隨著經歷的增加,發現老子所言的不爭,是已經把所有對手打敗之後的曲高和寡。老子不爭,是因為他爭的能力天下第一,世上無人能爭得過他,所以他才不爭。而不是大部分人落敗之後的自我安慰。
老子的不爭,有拿得起也放得下的魄力。普通人的不爭,根本沒有拿得起的力量。
剛開始看這個問題描述的時候,感覺題主是一個用「不爭「來逃避現實的人。可是又重新看了幾遍,發現題主修改了一些問題描述。而且是在別人回答之後修改的,改的還比較好,沒有與任何人有衝突。從這一點上來看題主反思能力還是很好的,應該也不會有中二少年的用「不爭」來逃避的狀況。
所以就說一說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之後努力的動力變少了該怎麼辦吧。
其實這事很正常的,你以前的動力,是需要和別人比較,想要超越別人而產生的一種動力。這種動力是很落後的,而且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很大。和別人比較這事一點意義也沒有,我在別的回答中說過這個問題,人的天賦經歷家庭教育等等完全不同,所以和別人比較是一種很無知的方式。而受外界影響大是說,如果你到了一個周圍全是懶人的環境之中,那你比他們強,可是卻也不會有動力變得更好了。因為你的標準就是這個環境中的人。
可是現在,你的評價標準開始改變。變成了不和別人比較,而是按照自己內心的希望生活。你剛開始擁有這項能力,所以看起來好像是變得比以前差了。這是因為評價標準發生改變卻又沒有完全改變的時候的一種正常心理。感覺自己變懶了也屬於正常,因為你就是變懶了。可是這種懶讓自己快活,讓自己安寧,也讓自己一直向著目標前進。所以並沒有什麼不好的。以前的努力,是為了和別人比較,是一種很空泛的,得不到好結果的努力。那種努力沒有初心。
時間長了之後,你就會發現追隨自己的本心,不跟其它人比較有多麼好了。你不會受外界環境影響,自己有一套堅定的價值觀,一直走在自己的路上。這種生活,比起一直努力卻不知道努力是為了什麼的生活,好上千百倍。
不跟別人比較,只按照自己的期望生活的能力,是很多人想要還得不到的能力呢。
學習不用太拼,八分就夠,但也不能以道家的無為為借口去逃避學習。
凡事減損一分便超脫一分,交遊減則免紛擾,言語減則少愆尤,思慮減則精神不耗,聰明減則混沌可完。彼不求日減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我曾經奉此話為圭臬,在大一時不交朋友,不參加學生活動,除了學習之外,就在校園裡或校外逛,或是看閑書。我大一時看了許多與專業無關的古書,比如世說新語,參同契,悟真篇,郁離子,東京夢華錄,陶庵夢憶,娑羅館清言等。
我是在暑假看多了菜根譚,非常喜歡,熟讀成誦,於是在大一當了一年的隱士。
我自恃聰明,自以為讀書多,自以為達到了馮友蘭說的天地境界,自以為入道,自以為超脫,目中無人,把同學們看作俗人,我則是高士。
我考前根本不複習,看閑書去了。我因此相當得意,更加看不起熬夜複習的同學。
我確是聰明,在不複習的情況下能達到80分,這也是我追求的。在我看來,考到90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性價比太低,不值得。
我就這樣度過了自認為逍遙的大一。
大二我欲如法炮製,不肯花太多時間學習專業課。無奈課業繁重,要記要背的東西太多,我整天學習,但又不喜歡學習,且學習方法不太對,學習效果不太好。還有就是我喜歡的是中醫,但學校是西醫院校。當然這只是一個借口。總之我不喜歡學習,我想原因是學習效果不好。對於能輕鬆駕馭的東西,誰會討厭呢。
我繼續做隱士,不參加活動,不交朋友,經常在路上閑逛,花很多時間學我不喜歡的東西,但效果不好。終於有一天我受不了了。
既然我已達到天地境界,既然我已達到逍遙,既然我有那神仙般的大一生活,我為什麼還不知足?
萬某求逍遙而得逍遙,萬某無憾矣。萬某別無所求,萬某其無意於人世矣。
開始我被診斷為抑鬱症,後來又改診為人格特徵突出。我住院一個月,休學一年,現已復學,還在吃藥。
現在我情況基本穩定,改變了學習方法,依然考前不複習,但我有十分的把握。雖然我仍然更喜歡中醫,但也不討厭西醫,因為我能把它學好。
而且我加入了太極拳社團,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感覺生活很美好。
一些看似超脫的人,其實內心非常痛苦,而且在逃避這些痛苦。
比如:
【西漢】賈誼《鵩鳥賦》
單閼之歲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於坐隅兮,貌甚閑暇。異物來萃兮,私怪其故。發書占之兮,讖言其度,曰:「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請問於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災。淹速之度兮,語予其期。」鵩乃嘆息,舉首奮翼;口不能言,請對以臆:
「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斡流而遷兮,或推而還。形氣轉續兮,變化而蟺。沕穆無窮兮,胡可勝言!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彼吳強大兮,夫差以敗;越棲會稽兮,勾踐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說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命不可說兮,孰知其極!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萬物回薄兮,振蕩相轉。雲蒸雨降兮,糾錯相紛;大鈞播物兮,坱圠無垠。天不可預慮兮,道不可預謀;遲速有命兮,焉識其時。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摶;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貪夫殉財兮,烈士殉名。誇者死權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趨西東;大人不曲兮,意變齊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眾人惑惑兮,好惡積億;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縱軀委命兮,不私與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淵止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細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此賦作於漢文帝七年(前173年)謫居長沙時。)
賈誼在《鵩鳥賦》一文中雖然含有道家對生死的看法,但又有所不同。雖然在文章中瀟瀟洒灑、海闊天空,賈誼的真實狀態卻完全不是這樣:為懷才不遇而悲憤、為身心疲憊而感傷、為前途未卜而惆悵。可以感悟到作者當時的心境是一種出離的悲憤,正是這悲憤促使其在文章中處處反其道而行之,於是寫得越歡娛,就越是襯出現實的凄涼;寫得越洒脫,就越是襯出無力割捨的迷茫;寫得越圓滿,就越是襯出那顆顛沛潦倒的心,早已支離破碎。賈誼,人稱冠絕洛陽的賈生,就這樣在自怨自艾中駕鶴遠去。
題主的狀態,大概就是賈誼的狀態。也許沒這麼嚴重,但性質是一樣的。
送題主一句話:
才人經世,能人取世,曉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達人玩世。
達有兩個意思,通達的達,飛黃騰達的達;玩有兩個意思,操縱控制的玩,玩世不恭的玩。
達人玩世,就是,是非場里,出入逍遙,順逆境中,縱橫自在,竹密何妨水過,山高不礙雲飛。
希望題主不要蹈我的覆轍,不要逃避學習任務,扎紮實實把專業學好,學有餘力再發展業餘愛好。
你會發現,其實奮鬥中有很多樂趣。
華人都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武俠小說好看的地方就是強烈的代入感。每個人都會把自己代入到小說中,當然通常是主人公。
那麼看道家哲學,讀老子莊子,也有這個問題。就是代入感。經文所寫的境界一旦被讀者破譯了一點點,就彷彿天開了口子,看到了一個瑰麗的世界。這時候,讀經的人就會產生如同看武俠小說一般的代入感——覺得自己就是那個騎牛的東來客人,那個鼓盆的歌者……其實都不是,只是代入感而已。
這就是我目前對這個問題的體會。
————————
代入感可以用儀式感來破。過去道士開經前,要先沐浴更衣,跪拜什麼的,然後念各種凈口凈心凈身凈天地的咒語,然後才能開經誦讀。這種儀式感強烈的代替了代入感,使人卑謙,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
我是從你的階段走過來的,我去修過道,所以別聽那些人胡扯。
我來告訴你你身上真正的問題:不純粹。
你還不知道自己是誰,你還沒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
受了一本書中一部分觀點的影響就以為自己領悟了,然後不自覺得被這些觀點潛移默化的改變了自己。
但矛盾在於:精神上的恬淡無為,和現實中需要你努力奮鬥。
那麼如何解決?
很簡單。讓自己純粹就好了。
純粹的做一個修行者,看破一切,用平淡的心態活著。這樣你會慢慢的變得很強大,會有一種異於常人的風采。而且你的生活肯定不會過得很差,因為合於道者自有天助,我現在這樣說你肯定不信,但如果你願意純粹的修行下去,到了那個境界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或者純粹的當一個為生活,為金錢地位權勢名聲死命拼搏的人。改掉懶惰的習慣,挽起袖子每天早上給自己打半公斤的雞血,然後撒開腳丫子去滾滾紅塵里拼搏,奮鬥吧。只要你純粹的去鑽研努力,你最終也肯定能賺到錢。
但是,正因為你狠不下心,意志不堅定,沒有強大的自信心,導致你始終在兩端之間搖擺。
也就是俗稱半瓶子逛盪。
卓越來自於專註,強大來自於專一。
我建議你看一下江健勇李民傑的《奸的好人》系列,能讓你對人性有清醒的,真正的認識。
http://weixin.qq.com/r/4jlQSEbEYhsdrQIr92zw (二維碼自動識別)
黃老刑名是一家,不信請看老子韓非子在史記里都是放在一起的《老莊申韓列傳》,刑名是啥?就是法家!法家幹嘛的?引領時代變法潮流積極進取的!
那到底老子是不是南懷瑾說的無為呢?請看這句: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虛心,不是假謙虛客套,是排空自己的種種偏見,讓心眼活起來。弱志,不是弱智,弱志才能「跳出圈外看問題」,能「跳出圈外看問題」,才能破除迷信,樹立正信。強骨,包括缺鈣者補鈣,但不僅僅是缺鈣者補鈣。缺鈣者補鈣只是增強骨質,人不僅需要增強骨質還需要增強骨氣。骨氣是傳統醫學概念,骨氣強的人或脊髓充盈,或大腦生理強健,或兩者兼得。
啥意思?吃的飽,身體好,然後摒除偏見和先入為主,虛心下來,先別立什麼志向說做科學家啥的,先在生活學習中好好實踐,找到並選擇自己喜歡並且有天賦的事業,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拜師學藝,憑真本事吃飯,在不斷的摸索中體會「道」,這種「弱志強骨」法是古代行業中的入門法則(帶本人入門的老師所述),先做到然後才能算作入門。
所以題主懂了吧?老子從來都不是什麼「自在無為」,啥都不做,而是道法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積極進取。為什麼法家也算道家?因為順應社會規則制定法律,並按照施行,才能做到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道德經是有一定實踐水平的人在長期實踐有大量感悟「道」的經驗後,看了有助於提高自己水平。
南懷瑾的《老子他說》事實上是南懷瑾看完老子的自己讀後感中的老子,而南懷瑾這個人看書毛病很壞,老是喜歡臆想又不去查證,笑話鬧了不少了。
像你這種連字都認不全,字面意思都搞不懂的就看半吊子南懷瑾的老子,被帶到溝里了吧?
沒關係,咱遵循老子先從「弱志強骨」法開始來,慢慢的來。時間多的是。有了幾十年閱歷之後再來看老子,就會豁然開朗很多。
請注意,不要被某些答主什麼佛法,上師,道士帶到溝里了,末法時代,能本分做人自己好好做事情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什麼狗屁丹法,我可以告訴你,講丹法的起源於戰國的方士,後來是東漢張道陵才創立的道教,和老子的道家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老子才瞧不起他們。
陳攖寧的失敗就已經代表這些是假了。還有密宗,狗屁倒灶的什麼玩意兒?
給上師獻上你親屬女性,等他們在你面前完事後把上師剛拔出來的男根含在嘴裡就是「灌頂」了,請問這世上有這種淫穢的正統修鍊法么?苯教巫術佛教世俗混雜在一起糟粕,信了才是傻。
佛教更是世尊所說的末法時代群魔亂舞,沒有真正正統的老師教你護持你引導你,一步一個台階,一步一個實證的長年累月的精進實修,不墜入魔道才怪了。記住,世尊在世時只講到第四羅漢果,沒說過以後,誰告訴你能修到以上,呵呵呵呵呵,警惕就是了。
答主千萬別陷進這幾個裡面去了!千萬千萬!否則浪費青春是無可挽回的。
順便提一句,本人堅定的信仰馬克思主義(毛派),對於以上所述皆是長年累月興趣查閱資料時發現的,皆不可靠,摒棄之。
大道在人,好好實踐,好好生活,樂於助人就是最大的修行。題主,不要片面。
老子講: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所謂「無為」,是指「不妄為」,別作。
核心,仍然是讓人自己腳踏實地的去學習,去進步,並且減少慾望,避免紛爭,不要節外生枝。
而且,老子沒有畏難的思想。
老子講: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老子主張的是你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如你的專業,這是不能拋下的。而且要勤勉力行。由難入易,為大於細,斷不是逃避。
所以,題主,不要再問讀了道家,變得沒有奮鬥動力怎麼辦了。因為道家根本不是你所想的那般模樣。這道問題已經關注了很久,今天得空簡單說幾句。
讀《老子》,如果學到的是「不在乎」,那隻能說明並沒有讀深入,換言之,沒讀懂。
我忍不住又要搬出那句名言了:」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首先要說明的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道家並沒有像儒家、墨家一樣形成一個流派:道家思想並非完全統一。道家這一概念的提出,是漢朝的事情。這一點呂思勉先生很早就有過論述。
下面展開來說一說。
《老子》第八章中有一句話廣為人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於是很多人簡單地將老子的思想理解為「不爭」、「無為」,從而得出了「不在乎」的結論。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關於《老子》,朱熹有一句略顯刻薄的評價:「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與人爭者,乃所以深爭之也。」
這句評價雖然有失偏頗,但不能不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老子》中的深意:「不爭」並非簡單的「不與人爭」,「無為」也不是字面意義上的的「無所作為」。
我們來看這兩句話,「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學過中文的都知道,」故「」而「後面的話才是重點和目的。因此,這兩句話的重點並不在於前半句,而是後半句:」莫能與之爭「、」無不為「。
換言之,」不爭「和」無為「只是手段,」莫能與之爭「和」無不為「才是根本的目的。
無怪乎朱熹會發出」乃所以深爭之也「的感嘆了:老子的無為,原本就是追求有所為。
我常常想,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人,那麼,他一定是最令人敬畏的存在。」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但是,不要忘了,靜默的水無形無聲,不會讓人感受到絲毫的威脅。但是,若是時機一到,柔弱的水爆發出全部的能量,就變成了摧毀一切的海嘯。
而真正追求無為的,是莊子。
莊子的」無為「是」逍遙「,完完全全地不為外物所動。這樣的傾向源自於他的」齊萬物,一死生「——生死、貴賤、美醜、是非,本就沒有區別。認識到了這一點,還爭些什麼呢?於是,戰國的群雄逐鹿,在他看來不過是兩群小人在爭蝸牛觸角里的地盤,世人所謂的追求,在他眼中不過是」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
執迷於是非、貴賤、美醜、生死,都是他口中的」小「。真正的聖人,應該是」無己、無功、無名「,因為這些本就沒有區別。
而老子呢?老子是否也認為以上這些都沒有區別呢?並不。
《老子》第四十五章說: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這個」若「字很值得玩味。
什麼叫」若「?就是」好像「。相似並不意味著等同,只是看起來似乎相同罷了。這便是老莊二人的區別了:莊子以上帝視角,將矛盾和對立視為相同的存在;而老子承認其中統一的方面,但並沒有將他們划上等號。
於是具體到處世之道上,二者也存在著分別。關於」若「這個字,國學大師張舜徽先生說:」不外乎一個裝字。「
這只是老子思想的一種解讀方式,但完美地被法家所繼承和發展,並且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在《韓非子》中,專門開了兩個章節闡述老子的思想:《喻老》、《解老》。《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中明確指出,這兩位法家的代表人物和老子都有深厚的淵源:申不害「本於黃老而主刑名」、韓非子「其歸本於黃老」。
《韓非子·揚權篇》中說:「聽言之道,溶若甚醉」,也就是說,聽取臣子的進言時,要像一個醉漢的樣子,混混沌沌,不顯露出自己的態度。為什麼?因為不表明態度,他人就無法猜測出你的心思:一個人如果猜不透,就沒有相應的手段可以對付他。
這就是所謂的「君心難測」。
而老子是怎麼說的呢:「眾人昭昭,我獨昏昏;眾人察察,我獨昏昏。」這樣的人究竟要如何才能猜透?
二者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法家面對的是一國之君,所傳授的是統治的手段與方法;於是,有人給老子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君人南面之術「。
那麼,這樣的觀點是正確的嗎?
恐怕也並不完全。
法家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並且形成了一套冰冷的、毫無人情的手段和方法,是」術「。但是,縱觀《老子》五千言,老子所講的並非」術「,而是」道「。
」所謂「道,就是規律。
這和老子的出身不無關係:歷史記載,老子曾為」周守藏室之史「——擔當史官的角色。《漢書·藝文志》中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一起一息、一勝一衰,老子已經見得太多了。從現象中,他看到了歷史的規律。
而歷史的規律從來都是冰冷而無情的。
在《老子》一書中,你看不到絲毫的感情,每一句話都是冷靜而節制的。天行有常,從來無情,他寫的是規律,福會變成禍,盛也會轉衰,上天只是冷眼旁觀,從來不曾有絲毫的愛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冰冷的規律中,他總結出了」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的存身之道。
而反觀《莊子》,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莊子》一書,全篇都以一種浪漫的手法,講述著形形色色的傳說:大鵬、混沌、秋水。雖然一直嚮往著」出世「,但事實上,莊子依然對世界抱有極大的熱情。一個毫無熱情的人,又怎會耗費如此多的筆墨描繪出一個如此天馬行空的世界?他嚮往出世,但是並未真正脫離人世。
莊子的」出世「,其實是一種傲嬌萌:我看不上你們,所以不跟你們一起玩。但是,他又樂此不疲地和惠子鬥嘴,爭執,甚至毒舌地諷刺惠子是一隻吃腐肉的貓頭鷹。在惠子死後,他又哀傷地說:」自從惠子去世,我就沒有可以作為搭檔的人了!我再也沒有可以爭辯的人了。「
一個真正不在乎的人,又怎麼會為朋友的去世而如此哀傷?
而老子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旁觀者:他身在世間,心卻早已在世外。史籍記載,他見周室衰微,決意離去,過函谷關時,在關令尹喜的哀求之下才留下五千言的著作,然後不知所蹤。
我們甚至可以設想:他本是不願再發一言的。一個看透了一切的人,寧願選擇沉默。
冷靜地闡述規律,這也正是《老子》的高深之處。老子從歷史的成敗興亡中總結出的處柔之道,早已融入了中國人的血液,其範圍也遠非法家的統治術。這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魅力。
上面的話只是個人零碎的見解。不知道看了這些,再重讀《老子》,會不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必敗,執者必失。
無為,不是讓你啥也不幹,是讓你順應規律去干。比如,所有的管理著作,說到最後,就是說兩件事,1.我們擅長的東西是什麼/2.如果你不是,你就要撤退。德魯克稱讚韋爾奇,有獅子一樣的勇氣。這裡的勇氣不是讓你用腦袋撞牆,而是讓你放手應該放的事情。改變能改變的事情。儒家,講立志,有志者事竟成。這個適合有超強執行力的人。道家講無為,莊子說,人能無為用天地而有餘,人若有為,為天地用而不足。有位是指一個人主觀的想要做什麼事。無為指的是,不是你想做什麼,而是客觀環境允許你做什麼。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凡是想建功立業的,最後八成不能取得偉大成就。因為,人類並沒有被賦予隨時隨地能做成一切事情的能力但是,如果一個人無為,就一定會有一條路可走。有時候,什麼也不做,也是一種選擇。這就是無執。
老子說的無為,主要是針對統治者說的,說統治者要無為,不要瞎折騰。不是針對老百姓說的。如果老百姓都不幹活了,還不都得餓死?
例如老子說,不貴難得之物使民不爭。就是針對統治者說的。
《道德經》就是給統治者上課的書,不是給老百姓看的,是帝王之術。它告訴帝王什麼是真正的道,什麼是真正的德。
老子的這個思想和今天的自由市場經濟主義有點類似。自由市場經濟就主張大市場,小政府,政府不要參與經濟活動。自由市場經濟主義認為政府今天提高利率,明天降低關稅,設置創業申請等等這都是亂插手,瞎折騰。你真的與世無爭了,就不會再在乎什麼奮鬥的動力,也不會在乎什麼影不影響學習了,而你還在乎糾結於那些事情,又怎麼敢說你已經信了道呢?
後人總是把老莊混為一談,殊不知老子是老子,莊子是莊子,而你是你。老子雖然就五千言,然而內容卻是包羅萬象,可以算中國古代哲學最重要的一個源頭。在我看來,老子一書,更大程度上其實是一本政治軍事類的帝王書,和韓非子的相似程度反而超過莊子,所以韓非子里有很長一篇的釋老,就是專門講解老子的。帝王書的意思不是說這本書只有帝王才能看,而是說這本書屬於書中的書,頂峰上的頂峰,是哲學家的哲學書。那些聰明人看完老子之後,翻譯下來的二級甚至三級產品(二級產品如莊子、韓非子,一般人都看不懂呢),才是凡人看的,所以不要說什麼輕易看懂了老子,那可是無知者無畏。你所說的與世無爭,大概是莊子吧,不過莊子可不是自己過不了富貴的生活才不得不清貧啊,楚王的使者來請過他,他說你滾吧,我寧可曳尾於塗中,魏國的宰相惠施,那比你我不知高到哪裡去了,莊子說他畢竟還是圖樣,秦王的寵臣來見莊子,莊子怒斥他就是個舔痔瘡的……所以啊,人家莊子的清貧,那是人家樂意,人家喜歡,人家不屑於爭,可不是自欺欺人地自我催眠。
最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還是要多學習一個,當然,我也是。
王敬則……與王儉俱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時徐孝嗣於崇禮門候儉,因譽之曰:「今日可謂連璧。」儉曰:「不意老子遂與韓非同傳。」
——《南史·王敬則傳》
老子與韓非同傳的原因,太史公做過提掣的說明,是理解老子思想的一個重要角度,關於這個課題,自唐人司馬貞以來就一直有人研究,我以為章太炎在《國學講演錄?諸子略說》中所言較為簡明:「太史公以老子、韓非同傳,於學術淵源最為明了。韓非解老、喻老而成法家,然則法家者,道家之別子耳。」
以上是說思想淵源,到了相互作用方面,就不是很容易想到了:
佛老之於申韓,猶鼙鼓之相應也,應之以申韓,而與治道彌相近矣。漢之所謂酷吏,後世之所謂賢臣也,至是而民之弱者死,強者寇,民乃以殄而國乃以亡。嗚呼!其教佛老者,其法必申韓。故朱異之亡梁,王安石、張商英以亂宋。何也?虛寂之甚,百為必無以應用,一委於一切之法,督責天下以自逸,而後心以不操而自遂。其上申韓者,其下必佛老。故張居正蹙天下於科條,而王畿、李贄之流,益橫而無忌。何也?夫人重足以立,則退而托於虛玄以逃咎責,法急而下怨其上,則樂叛棄君親之說以自便,而心無罪滅,抑可謂叛逆汨沒,初不傷其本無一物之天真。由此言之,禍至於申韓而發乃大,源起於佛老而害必生,而浮屠之淫邪,附庄生而始濫。端本之法,自虛玄始,區區巫鬼侈靡之風,不足誅也。
——王夫之《讀通鑒論》
引王船山的文章,是為了說一點超出題目範圍以外卻與題主的困惑不無關係的話:
配圖為@錢進寶 所截《女王的教室》,致謝。
- 2017/7/19:補充——本文分為三個部分
- 西方學者及《莊子》對無為的解釋
- 《老子》一書的特點及局限性
- 個人對題主的建議
下期預告:若有需要的話
- 熱認知和冷認知具體例子
- 無為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 孔子思想的作用點及局限
- 個人的莊子學習心路歷程(其實我的另外的回答裡面已經有了)
如果評論區留言需要的多(主要是看能不能克服懶癌)(~ ̄▽ ̄)~ ,我會把下列上述問題再整理出來
—————————————————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解釋,國內學者的研究早已汗牛充棟,但是我前段時間從萬維鋼講精英日課里的一篇講說(《無為:自發性的藝術和科學》Edward Slingerland)里得到了新的看法,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裡面有幾個看法:
- 大部分人認為「無為」就是什麼都不做,是一種不積極的人生觀。其實這是大部分對無為的誤解,無為不是不做事,而是做得特別自然,讓人感覺毫不費力。比如莊子講的「庖丁解牛」就是一種無為的狀態。
- 做事達到無為的水平,需要艱苦的練習。不是心裡想著不生氣就不會生氣;也不是想想自己要慈悲就會變得慈悲;無為也是,不是覺得自己抱著一種輕鬆的心態,做什麼都能遊刃有餘了。(《莊子》庖丁解牛)
- 人的認知分為熱認知和冷認知兩個系統。熱認知是無意識的,比如我們日常的動作,走路、開車,並不需要事先想好動作要領就能自動完成。冷認知系統需要隨時做判斷,費時費力。(有興趣可以看看《思考的快與慢》)
- 無為的境界,其實就是在兩個認知系統上做了一些改變。無為就是意識和潛意識,冷認知和熱認知的完美合作。意識放開了身體,讓身體自發地、非常自然地去做一件事,而同時,意識又保持了高度的敏銳。(《莊子》養生主篇)
老子學派的人認為人的最基礎本性是好的,他們形象地說這些本性就是「腹」,也就是肚子里的本性 —— 所求無非是吃飽喝足而已。真正出問題,帶來不好慾望的,不是腹部,而是眼睛 —— 「五色使人目盲……」就是說眼睛看到了距離自己本分生活很遠的東西,才產生了不良的慾望。
所以老子學派就認為你孔子搞什麼文化建設,大談不同等級的享受,這不是正好刺激人的慾望嗎?
再者,老子學派認為孔子把人的行為貼標籤,這些是好的,這些是美的,那些是壞的等等,其實損害了這些行為的體驗。
後世心理學研究也支持這個觀點。比如讓人品嘗不同的果醬,如果簡單地告訴他你覺得哪種好吃就買哪種,一點問題沒有。可是如果實驗人員要求受試者「 說明 」這種果醬好在哪裡,他反而就不會選了!還有,在玩遊戲之前如果特別提醒受試者說你們一定要公平啊,結果他們的表現反而更不公平;提醒人們慈善的重大意義,他們捐的錢反而更少。(中醫裡面叫「風木之氣」——相反的東西會讓你加強。比如:你越是勸別人不要吵架,人家越要吵;旁邊一群人愛幹嘛幹嘛,吵架的就不吵了)
或者說,如果做好事之前先想,啊我這麼做是做好事啊,我符合了道肯定能獲得「德」 —— 那你還是真的做好事嗎?你這種方法訓練出來的怎麼可能不是偽君子呢?
所以老子學派 —— 雖然參與者都是最有文化的嬉皮士 —— 就主張把這些後天的所謂文化全都忘記,直接回歸嬰兒狀態,這樣才是最自然的,才是真正的無為!
老子學派的武功有兩個。一個是用機智的文字來說明孔子那一套區分好壞的理論不靠譜,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後世「禪宗」的「公案」教學法,也是這個意思。另一個辦法可能是創立了一些具體的行動指南,比如「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有人懷疑這可能就是說的一種呼吸心法。
但是老子的無為,看似什麼都不幹,恰恰是想干大的。比如「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如果你隱居的時候心裡想的是當更大的官,打太極拳的時候心裡想的是贏更強的對手,你這是真無為呢,還是假無為呢?(《莊子》裡面叫代償反應,不過沒這麼直接說過老子。。)
相比莊子也有矛盾之處,因為按照《莊子》裡面的描述,他就不會和惠子吵架(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那段)還有就是按莊子的個性(自己爽就好了)《莊子》這本書都不會創作出來。也可能是為了流傳下來而用的一些修辭手法。
——————————————
總而言之,莊子是個人目前讀得比較舒服的一本,按照莊子的修鍊方法也有很大的收穫,情緒方面還處理得不錯,就是最近轉職,想在《莊子》達生篇上有一些收穫,但進展緩慢。。。
你的情況應該就是把老子讀得太消極了,還有一點就是,日常的遊刃有餘乃至幸福,都只是小的幸福。(《莊子》逍遙遊——大意就是小麻雀和小知了看到大鵬飛這麼高這麼遠,嘲笑它說:「傻蛋,這麼累幹什麼,我輕輕一跳,飛十丈,從這個草叢到那個草叢,也很開心啊。」)這裡就說了一個問題:每個人的願力不一樣,願望的胃口大,需要的資源大(鯤鵬要乘上颱風才能飛上九萬里);願望的胃口小,需要的資源小。沒有體驗過鯤鵬般等級的幸福,才會滿足於廉價的幸福。
PS:按理說,知識可傳不可授,要把知識用在自己日常的行為中,才會有收穫。(《莊子》得之於手而應於心)
希望以上對你有幫助。
認真看完了題主的描述,感覺題主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還在讀書了,不論題主現在是不是在讀書,希望這個回答可以給題主幫助,也可以給在讀書且喜歡道家經典的人帶來一點幫助。
任何一本書都是一面鏡子,區別只在於好書是清晰的明鏡,壞書是哈哈鏡,讀文言文很多人在鏡子中看到的是別人。讀文言文時大家多會找他人的講解,這些講解的確很有用,但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也許是毒藥,避免這種情況的最好方法是讀多幾個講解,多自己想想。
魯迅曾說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道家真是這種猛士,你在莊子中還能看到更可怕的話:「窮有八極,達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長、大、壯、麗、勇、敢,八者俱過人也,因以是窮;緣循、偃仰、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六者所以相刑也。」這段話在不同的人口中可以有不同的講解,在樂觀者眼中,這段話可以是莊子的諷刺,在消極者面前可以看成是莊子在勸人別努力,話還是那些話,關鍵看你怎麼看,但如果拋棄情緒冷靜的看這段話,你會發現莊子知識在說陽的陰面而已,人都喜歡聰明長得帥勇敢的人,莊子卻在描述這些特點的壞處。
我們再愛看老君爺,老君爺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是很典型的逆向思維,也是在說人看不到的地方,這正是《道德經》的寶貴之處。但在消極者眼中,哎做事了也有壞處啊,那麼我們不做事了,在積極者眼中卻是成功了可能會有這種壞處,我應該避免。所以道家學說可以衍生出諸多實用的內容,如韓非子的法家,如鬼谷子的縱橫家,如兵法等。
所以看了道家經典覺得消極的人不用害怕,因為看不看道家經典,你都很消極,莫要認為夫不爭天下莫能於之爭的是自己,因為夫不爭的前提就是天下無人能爭。
《道德經》是對自然社會規律的客觀闡釋,老子沒有主觀的傾向去左右什麼。正因為老子的客觀性,才使得後人對《道德經》產生了諸多猜測,到底是有為,到底是無為,到底是爭,到底是不爭。其實一旦掉進這個坑裡,是很麻煩的,說是無為,又有無不為等著,說是不爭,又有莫能與之爭隨著。
故而當題主看到無為法之時,又有人跳出來說是《道德經》是有為法。如是有人說其是有為法,又有一大堆原文可以佐證其實無為法。孰是孰非,剛好印證了開篇的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其實第一章早把這種現象說明白了,「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剛好是這兩種人,心中無所依止,看到的自然是無為之妙,意有所指,自然是有欲觀徼。但談到孰高孰低,關鍵點產生了。「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沒區別,只是看到的感受到的點不同而已。「同謂之玄」,為什麼?因為二者可以相互轉化。後面所說的「有無相生」就是這個意思。
有的人,似傳的是法,演的是道,道以德顯,有德施之四方,故名揚四海,有名而以利逐之,名利相關,又有人以利逐之。是無欲而有欲。有的人,做的是利益相關之事,謀的是利,聚人曰財,有利聚人而有名,名高境界升華了,而思德,大德普施,終歸於道。是有欲而無欲。
外用則道德名利,內修則利名德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似有欲,實無欲,似無欲,實有欲。恍恍惚惚,杳杳冥冥,這就是《道德經》所營造的世界,什麼都沒有嗎?也不對,然「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給了我們一點「微明」,我們究竟能看到點什麼?就要靠自己的本事了。
你只是懶……
——————————————————————————————
隨便一句吐槽引來20+謬讚,受寵若驚……大家還是點贊還是點樓上下那些比較靠譜的回答吧(— —;)
在學習了道家哲學之後,我的心態完全變了,甚至影響到了我的學習生活。比如說現在遇到困難也不煩惱,覺得順其自然就好,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在痛苦中掙扎,然後克服了困難
現在覺得人生的意義不只在於事業,要live your life,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現在能做到主動鍛煉,不熬夜,沒事就看看好的文學書籍,練練字帖,而我學的專業恰恰是需要付出很多時間精力才能學出來的。我的同學們都在死命的學專業課。我悠閑自得的幹了很多與專業不相干的事情。我相信有的人可以在這種狀態下還能學好的,但我精力有限,能力有限。
題主你這其實是說了倆事兒。前一段說的是,遇到困難不煩惱,不像其他人那樣去克服困難。後一段說的是:不被專業課牽著鼻子走,而是干很多與專業不相干的事情。
前一段說的,其實跟老子沒關係。上善若水,但水遇到石頭或者礁石,你覺得是繞道還是衝擊?克服困難恰恰是順其自然的一部分。遇到困難,繞開找別的事情做,恰恰不是自然。
後一段說的,挺好的。就是找到了自己的「自然」咯。但問題是,這到底是不是你的自然。如果你就是喜歡文學,那就喜歡文學,讀文學啊。
最後補充一點:老子說的,是全社會的狀態。如果社會不那樣,你一個人追求道家境界,可能達不到。你這個就叫做看山不是山。
覺得看的很開了,其實窮理至性還遠得很,後面還有一重看山仍是山的境界等著呢。
扔掉苕帚,再撿起來,都是掃地,大不相同。
跳出來了,就煩請再跳回去吧。
做一尊慾海慈航的活菩薩,榻上度人的歡喜佛。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你只是給自己找個理由罷了,是老子還是佛經還是心靈雞湯,對於你來說也是同一個作用。
這就是非常普遍的對「無為」的誤解。
「無為」是不作為嗎?
再次引用胡塗醫先生博客的內容:
「我們且以凡心,來妄測一下聖意。
老子這第一章,如果用大乘佛教的話來說,恐怕說的就是「諸佛密意」了。——大道必須向內去求,如果不是向內求「道」、求「般若」,不在自己身上實踐「道」、實踐「般若」,那只是空談大道,於人於己毫無益處,於自己的醫道修習,斷無助益!否則千經萬綸讀下來,經是經,你是你,兩者毫不相干,又有何益?
我們且來看一個佛教故事。
據《六祖法寶壇經》記載,當年五祖弘忍大師把衣缽傳給六祖慧能以後,知道大眾不能理解,要搶六祖衣缽,於是他要慧能六祖連夜離開。六祖離開黃梅以後,有很多人為了衣缽追逐而來,慧明一馬當先,趕上慧能六祖之後就要搶他的衣缽。六祖便把衣缽往路邊石頭上一放,說:「衣缽是法的象徵,豈可用暴力來爭奪?要就拿去吧。」 說完隱身草叢裡。當慧明拿衣缽時,無論怎麼使勁也拿不動衣缽,知道六祖那裡真有「道」,於是心生慚愧,就請求六祖為他開示。慧能六祖就教他:「不思善、不思惡,制心一處而無妄念,沒有妄念,就是般若,就是道。就能看到你的本來面目。」 慧明又問:「除了這個,還有沒有其它的密意呢?」 六祖告訴他:「如果能說出來的話,就不是密意了。假如你一定要探求密意的話,要從你自己的自性裡面去探求,密意就在你自己那裡。」 ——真正的密意,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的。宇宙大道,就在我們的自性里,在我們的心裡!領會了大道之理,我們還要落實到吃喝拉撒睡,落實到衣食住行,落實到日常的每一件小事中去活用應變,如此雖然同樣是吃喝拉撒睡,同樣的衣食住行,同樣的小事,因為有了「道」,生活就會有「禪」味,就能在每一個當下心開脈解,得大自在。好比《金剛經》里,佛陀同樣的著衣、持缽,同樣的入舍衛城乞食,與大家一樣,吃完飯,自己收衣缽,洗腳、靜坐,與大眾無異,但是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卻看到了這裡面的「道」,這裡面的「般若」,所以忍不住起來讚歎「稀有」世尊。得道的聖者,雖然也有凡夫的衣食住行,但是卻在衣食住行處一一解脫。同樣的日子,卻有完全不同的般若風光!這正如古人所說,「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心裡有了「道」這朵「梅花」,尋常一樣的日子,便大大的不同了,身上有了「道」這朵「梅花」,治起病來,自然與庸醫們不一樣:)
所以聖人才開篇便說「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是隨緣自在的道,是可變通之道,大道在每一個人的自性里,大道並非常住不變之道。」
原文:「博文_胡塗醫_新浪博客」
太史公司馬遷也是尚黃老之人,腐刑之後為何沒有攜垢赴死而是忍辱負重?武帝將其下獄之後他的「無為」是放棄《史記》「順其自然」嗎?
同學啊,做學問,學「道」,要廣,要深。我很喜歡馬一浮先生在浙大校歌《大不自多》里說的:「無曰已是,無曰遂真」「兼總條貫,知至知終,成章乃達,若金之在熔」等佳句。人類智慧之深遠絲毫不亞於海洋,不廣學深學就容易產生誤區。「尚亨於野,無吝於宗」,只有涉獵經緯,才能觸類旁通。
讀了道學,接著讀讀佛法。看看「合道」與「虛空」如何融會貫通;讀了佛法,接著讀讀康德,看看「人之佛性」和「二律背反「有何異曲同工;讀了康德,接著讀讀新哲,「星雲假說」是否啟迪了「宇宙和我」?讀了文,再去讀理,牛頓在萬有引力里也看到了上帝。讀了理,再去讀史,自炎黃至當今究竟有哪些雲涌風起?讀罷史,讀藝術和詩,直到主客觀的美醜都紛紛顯露。讀不完!讀不完!學海無涯!
不熬夜和生活規律我是堅決支持!但是時而也需捫心自問一下。你到底是在「無為」還是在「犯懶」?到底是「無爭」還是「放縱」?到底是真的「看透三世」還是「自曰已是」?
你提出了問題,說明你還沒有獲得「至道」。何時就算獲得了「至道」?
直到你不再有問題。
共勉,加油!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