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句,當時的農民能聽懂嗎?


時有一妓誇於人曰:我能誦白學士長恨歌,豈與他妓等哉?


題主不要自卑。白先生的詩老嫗能解不是虛言。但看不懂也是正常的。這題我一定要認真答。等著我。
-----------------------------------------
以上是第一次回答的答案。十分感謝兩位看著這個答案給我點贊的知友...... 你們是怎麼想的呢...謎之感動......
以下正文:
先從題主問題描述里說的這個傳說講起,題主也說了「忘記在哪裡看過」,那咱就來找一找源頭吧。
首先稍微修正一下,不是農民,是老太太——老嫗。這個詞托杜聖《石壕吏》的福大家應該都認識了。咦為什麼杜甫這麼忙?回到白居易。這個典故叫做「老嫗能解」,我用了典故一詞,因為它不只是一個故事,它被後世詩人作為「詞條」而列出,並且當作典故/成語來用的,原文大略是這樣的: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又復易之。故唐末之詩近於鄙俚。
出處是?宋代詩話,們。不完全統計,這句話出現過的書包括
彭乘《墨客揮犀》
孔平仲《孔氏談苑》
惠洪《冷齋夜話》
更不必提本來就是集合各家詩話的合成本如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魏慶之《詩人玉屑》,以及曾慥《類說》等等了。
這些書作者生卒年相近且多不詳,成書時間更無法確斷,所以說不清誰抄誰的,只是很詭異的特別一致地記載著這件事,連詞句都差不多一樣,有點像朋友圈鬼打牆的小廣告。我這個水平只能查到這兒了……吶,反正也不是重點,不考證它了。總之這個說法起於也盛於北宋,唐朝沒有這個說法,隔了一百來年才出現的故事,多半是編的,當然一旦出現採信甚廣,至少也說明它是有事實基礎的。
那麼唐朝本代出現的,可信的,表現白詩特點的故事是什麼呢?
兩個。
一個是某位答主提到的: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這是誰說的呢?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嗯,這得信。
另一個也是很出名的,說一個大官挑妓,其中某位說自己會背《長恨歌》,所以要價倍增。原文是這樣的:聞有軍使高霞寓者欲聘娼妓,妓大誇曰:「我誦得白學士《長恨歌》,豈同他妓哉!」由是增價。
這是誰說的呢?白先生自己,《與元九書》。嗯,這也得信。
所以綜上所述,兩個可信的來源,說白詩「童子」「胡兒」「娼妓」都會。一個略微不那麼可信的來源,說白詩「老嫗」能懂。這樣說來,好像我們作為高中生看不懂更不可原諒了似的……
可是,等一下……
你確定後面兩個故事跟前一個說的是一回事?前一個說了白詩什麼特點很清楚,因為人家明寫了:「鄙俚」。但是後兩個說的是什麼?後兩個,以及後兩個的上下文中分別提到的「文章已滿行人耳」和「凡鄉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題仆詩者,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每有詠仆詩者」,這說的是「流傳廣泛」,而並非「淺俗易懂」
這兩者,是一回事嗎?
是,也不是。
為什麼是呢?顯然的,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用不著多解釋。
但為什麼不是呢?
第一,用心不一樣。表現「流傳廣泛」的兩個例子中,從詩人到詩都是被動的,並不曾見白先生召集南村群童統一培訓背誦某篇,他聽說自己的詩被廣泛認可之後的感嘆是「仆是何者?竊時之名已多」,說這是驚喜也好,感激也好,得瑟也好,這不是他主動選擇的。而老嫗能解的例子里,「不解,則又復易之」,顯然,詩人以此為標準在要求自己、調整自己,甚至妥協自己,這樣寫詩是有極強的目的性的,當這些詩流傳起來的時候,詩人的感受會是什麼?欣慰。是之謂得其所哉。
第二,要求不一樣。一首詩要流傳廣泛,首要的要求是題材——有趣,能激起共鳴。其次的要求是韻律——所謂琅琅上口。而如果是要易懂,首要的要求依然是題材——但這個要求是要貼近生活。其次的要求是語彙——日常化、口語化、平實化。
綜上,「淺俗易懂」通常容易「流傳廣泛」,但「流傳廣泛」並不一定「淺俗易懂」。而從白先生來說,他的詩不管他刻不刻意為之,一不小心就可能「流傳廣泛」(也包括「流傳千古」),但只有他想的時候才會「通俗易懂」。
----------------------------------------
下次更新直接在正文中擴充了。這將會是一個很長很長的答案。一天一點,慢慢寫。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分割線----------------------------------------------------------------------------
總覺得用這句詩像在嘲諷,我再認真答一下吧。
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而樂府是什麼呢?它西漢時設立的一個機構,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到後來人們就把這類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稱作樂府。我們看看幾首樂府詩——《木蘭辭》《孔雀東南飛》《陌上桑》我們可以看出這類詩主要反映了下層人民的生活因此現實主義色彩比較濃厚。我們都知道一旦政治衰退,反映在文學上就是靡麗卻空洞無物的詩沉渣泛起,唐朝是詩歌鼎盛的時代,有志於改革的人就會想到從文化上入手,中國人又是習慣於從古人身上找答案的,因而就出現了以以韓愈、柳宗元為代表的古文運動和白居易、元稹為代表的新樂府運動。新樂府運動宗旨則是在於「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就大大強調了詩歌的社會功能和諷諭作用。要反映現實,要「接地氣」那勢必不能再寫那些艱澀拗口的詩句,因此白居易就力求詩句通俗易懂,但寫成的詩句最終是想要讓當權者看的——你看看在你的治下民不聊生,你還不施行我提出的政治策略嗎?
回到題目上。我認為造成題主認為詩句不好理解的原因有如下幾點,其實這幾點對其他詩人的詩句來說也是通用的。
1.社會氛圍。氛圍很重要。前面說過了,唐朝是詩歌鼎盛的時代,一首好的詩,如果能反映現實(如《賣炭翁》或是滿足大家的娛樂心理(如《長恨歌》)就能受到大家的抄寫或傳誦,久而久之人們就能產生一種對詩歌的感覺,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就是這個意思,再加上詩人所寫的內容接近於他們的時代,古人對詩歌的理解先天就佔了這麼個優勢。
2.對詩句的用詞、典故及詩所寫的背景的不熟悉。比如說《賣炭翁》中一句」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是用紗和綾來換炭,這就涉及到唐朝的貨幣,在那時候是沒用白銀來賣東西的,布匹是除了銅錢外另一種很重要的通貨,但相對於炭的價值來說這半匹布是遠遠不夠的。白居易借寫賣炭翁的遭遇諷刺的是宮市。
3.古代人並沒那麼講求語法再者詩囿於字數和韻律的限制,常常將幾個名詞放在一起就是一句詩了,又或是指代不明,這就可能導致初讀詩句的人理解錯誤。
4.口語的問題。有時候解詩的人會說某某句詩或句子取材於口語,通俗易懂,但我們要明白此「口語」不是現代的口語而是那個時候的口語,而口語與書面語相比在當時會更接近老百姓說的話但它容易變遷,對百年千年後的我們也同樣是個障礙PS:很多佛經就是用當時的口語轉寫的,你現在去讀讀看。
5.白詩的通俗易懂只是從整體上看來通俗,但他的詩也有寫給親朋至交或是寫他的一些個人感悟的,這個時候他就沒必要再去雕琢詩句使它那麼通俗了。當然還有一點是他的通俗可能是相較於其他詩人而言的通俗,就好比下里巴人未必就俗到哪裡去,只是它的檔次沒陽春白雪高罷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想這和很多人覺得紅樓夢三國演義是文言文一個道理,不是人家晦澀難懂,也不是題主真的就愚鈍,而是兩個時代的白話有所不同,且古代的白話更有一絲文言的風味。讀者一是缺乏耐心,二是把這點點文言風味當作晦澀難懂的標誌。


白居易早期的是特別難懂,大概就是追求辭藻之華的風格。後來有一天覺醒了,才開始給平民寫詩。


推薦閱讀:

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可以作為一種文學現象和唐詩宋詞比肩嗎?
李白的蜀道難說的具體是什麼山?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之「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有何深意?
有哪些古詩詞彼此之間很像容易背混?
《春江花月夜》好在哪呢?

TAG:歷史 | 文學 | 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