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jump的友情,努力,勝利為什麼被關係冷漠的日本人創造並接受?其中病態般地關於同伴的強調如何評價?
日本的孩子看了這麼多天天吼著友情的漫畫確也無法阻擋他們成年後變的冷漠嗎,而已冷漠著稱的日本人創造出這種熱血,保護同伴的動漫是否有點奇怪
另外兩個相對而言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還是友情,原因我下面會說到。
此外,少年Jump除少數低迷期之外,長期以來一直是日漫界第一大刊,可見Jump的主體基調一直是在日本國內廣受歡迎的。
少年Jump讀者群的主流愛好,其實從一件相當出人意料的事件中可以窺見一番。安達充在自己的事典當中,專門提到了自己曾被Jump讀者投票的」愛讀者獎「評為第1名之事,可見他還是頗為此而自豪的。因為這事當時確實影響很大,甚至可以說安達充終結了"愛讀者獎」。
「愛讀者獎」於1973年到1983年間舉辦,是Jump早期市場調查的重要內容之一,評獎方法是讓讀者票選自己最喜歡的連載中漫畫,但不限Jump自身的作品,以此把握市場人氣的方向。一般來說,其它漫畫雜誌的作品還是很少入選的,但自從安達充的棒球英豪Touch在周刊少年Sunday上連載以來,1982、1983年竟連續兩年被讀者投為Jump「愛讀者獎」第1名。但安達充卻以「日程繁忙」為由,兩次均拒絕領獎。這種事想必Jump高層臉面上非常不好看,於是主編曾試圖把安達充挖到Jump,結果因小學館方面理所當然的阻撓,而不了了之。最後,據日本網友稱:ちなみに當時ジャンプに「愛読者賞」と言う?人気作者を読者の投票で選び?読み切りを掲載するイベントが毎年ありました?
普段は當然の事ながら?ジャンプの連載陣に票が集まりましたが?何と2年連続であだち充氏が首位に選ばれました?
結局?3年連続であだち氏に首位を獲られるのを恐れた為か?その年で終了してしまいました?
也就是說當時Touch還在連載中且人氣方興未艾,如此獎繼續舉辦,有可能連續3年乃至到連載結束,都出現安達充一直獲獎、然後一直繼續拒領的尷尬,於是Jump就果斷停辦了此獎。
既然Touch當時在Jump讀者當中也是最受歡迎的作品,那麼我們就可以找找Touch與Jump的主體基調有什麼重合的地方。如果說是努力、勝利,恐怕並不是太符合。安達充作品一直介於強調努力和輕視努力之間(作品經常以主人公的厭惡訓練來作為對意志系作品的反抗創新),更別說和極端強調努力的Jump作品比了。Touch的勝利基調也不強,就高三贏了幾場地區預賽,然後在甲子園比賽一場都沒畫的情況下補了一個冠軍獎盤而已。唯有Touch對現實高校野球重要背景的兄弟情、友情的強調,一直是頂尖水平,而這也顯然是最被(熱血漫)讀者看重的地方。看過一些表示最喜歡Touch的職棒球星的採訪,和也悲劇、達也繼志、以及經常出現的全隊一心甲子園的場景造成的感動,是經常被掛在嘴邊的。
由此看來,安達充有些作品以愛情漫畫的標準而言銷量高得驚人,可能與其巔峰時期,大量的Jump讀者也在關注他是有關的。
再說,現役第一漫畫《海賊王》也是強調友情更多吧?努力、勝利,或許更多是說的Jump早期以運動漫為台柱的時代的主流基調,如《魔投手》《足球小將》一類。實際上這兩個基調或許並非是不可或缺的,只要寫好了友情,就足夠抓住讀者群了。
我這裡再自己假設一點。很多人說到了,日本人喜歡友情基調的漫畫,是因為現實中人際關係冷漠、缺乏友情,這點應該也確實是事實。仔細看一看,兩個影響日漫史的大主人公櫻木花道、上杉達也,開始都是很被人看不起、社會地位不高的(屌絲這個詞太濫用了,換個詞吧)。而少年漫畫的主流讀者群,無需多言,就是青少年,想必絕大多數也不是一上來就年少得志、光鮮亮麗的。所以,將主人公的這種人設和對友情的發揚結合起來,對讀者群的吸引力尤其強。健叔說:「名字都是代表願望,沒有才去願望。我從小就倒霉。」——韓寒《一座城池》
一樣的道理。
日本人生活中冷漠,活得累,那要是還不在文藝作品中找補找補,那簡直也就沒法活了。
另外,「日本的孩子們天天看著這些吼著友情的漫畫也無法阻擋他們成年後變得冷漠嗎」這是個偽命題。很多時候其實不是這些孩子們變得冷漠了,而是他們戴上了一個讓外人覺得他們冷漠的面具,他們在心底其實依然有自己的性格,但是他們不能在日本的那個社會裡釋放出來。
這個心底的屬於自己的性格一般來說是不會被完全磨滅的,要不然的話日本也不會出現這些反向釋放自己心底追求的文藝作品了。只不過,面具戴太久,難免就摘不下來了。
關於同伴的強調其實也是源自他們的集體意識,或者說是不敢出頭不敢強調個人的意識。這個才是我覺得真正病態的一點。如果說少年漫里的熱血橋段還能體現出一點他們的真實面目的話,對同伴的強調就真不是那一回事了。同伴在一起,責任就不用自己負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關係冷漠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城市化後社會人際關係的疏離。
有個段子——你和千里之外、未曾謀面的網友談笑風生,但也許不知道樓上樓下都是幹什麼的。
日本算是東亞最早形成城市化社會的,難免如此。
香港,王家衛文藝電影,諸如東邪西毒、重慶森林,反映現代化城市人的孤獨。
台灣的那個「幾米」,什麼【向左走,向右走】,還是「調侃」城市中人人「隔著一堵牆」。
韓國,也是這個操行,【金福南殺人事件】不就是諷刺現代化城市人的么?
把共性的社會歷史進程,只因各個地域發展進程不同,而劃分為地域差別,最後得出「民族性」「地域性」的優越或貶低,是件很居心叵測的事兒。
日本電影【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五六十年代的日本,一家有電視,街坊鄰居都來圍觀。香港電影【歲月神偷】,70年代的香港,一家做了好吃的,分給街坊鄰居。
80年代的日本,跟97金融風暴後的日本,10年以後少子化的日本,不是同一個社會
Jump大賣是80年代的黃金時期,過了黃金期後,整個社會的漫畫基調都有變化,沒以前那麼樂觀了。包括一向標榜友情努力樂觀的Jump,風格元素都隱隱產生了變化,挖掘人物的悲慘過往,黑暗身世,王道類熱血漫不很難冒頭,邪道類漫畫別出心裁的反而大火大熱
擱80年代,死亡筆記這種作品,根本不可能在日本大火
類似龍珠灌籃高手那種風格的王道作品,也就只能停留在那個時代了,這個時代的真正王道熱血漫,也就只有海賊一部了,其它都不是非常傳統的熱血樂觀友情漫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 lxg-milk,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一個法制健全 社會穩定的國家 就應當有自己的運行方式和規則 所謂的冷漠更多的是這個「禮貌」的表現 只是作為外人不習慣罷了 某個不恰當的比喻 在很多地區依舊對女兒是不留遺產的 嫁出的女兒 也不再走動 安現在的眼光看 是不是很不公平 所以結論一 「冷漠」只是一種「你」看起來 行為規範更具體些罷了
熱血 青春 總會有著自己的表達方式 灌籃高手 足球小子 甚至於「一刀兩斷 如意神劍」 不是以為戴個眼罩 喊著 邪神的怪大叔 某些東西的進步是包容cosplay上街 包容安培下台的遊行
所以咯 作為普通人 總該要長大 指著變壓器 說著「芭芭拉啦小魔仙」是修不好的。
缺啥補啥
就因為沒有才要在幻想作品中補足啊
說日本人冷漠那是刻板印象,題主如果有機會深入接觸日本社會的話就會發現日本人並不冷漠。
順便給樓主推薦兩個問題和答案。
1.為什麼說日本人冷漠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799068/answer/22675298
2.出國留學的意義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30287/answer/50806441
有時間的話我再寫一些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論證自己日本人並不冷漠的觀點。
「沒有友情,沒有努力更沒有勝利。」或者「腰斬,斷更與拖劇情。」
應該是這樣才對吧。【逃】有這麼一句話
你沒有什麼,你就會帶給他們什麼
差不多意思,你是一個寂寞的人,你就會在你的小說里描寫無數美好的友誼,愛情,彷彿,那就是你所應該擁有的生活,不,是本來可以擁有的生活,只不過因為某個該死的原因,你只能坐在桌子前,告訴別人,你有多麼快樂。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13686/answer/24770143
如果說缺啥補啥的話。。。那日本人日常都一定是禁欲主義者。
然而田中羅密歐就是得暴死
wwww
在虛擬故事中尋求真實感的傢伙腦子一定有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這篇《要「母權」不要「女權」》關於日本女性的文章?
※「織田」一族在現在的日本社會生存狀況如何?
※為什麼日本人牙齒大多畸形?
※日本有哪些糟糕之處?
※日本到底哪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