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同系的虞國爵位為公,而吳國爵位為子?

周章之弟封為公爵,而周章區區一個子爵,是不是太怪了。還是說春秋中貶低了吳國的爵位?


先給答案:虞在諸夏稱公,吳在蠻夷稱子,這是《春秋經》慣用的一種筆法,只能作為思想史對待,真實的歷史裡,公和子未必形成嚴格的高低爵位。

1、先搞清兩個概念,公是什麼,子又是什麼?

公、君兩個字同源(《爾雅》:「公,君也。」),表示首領的意思,故周代國君皆可稱公。考之銘文,如秦君魯君皆有公之稱呼。楚國稱王,其縣長亦稱公或君,當也是受到周制之影響。那麼虞國為什麼稱公?很簡單,因為它是國君。虞還可以稱別的嗎?還真可以。青銅器「虞侯政壺」說明虞也可以稱侯。侯即斥候,源於商的軍事長官。那麼公、侯其實只是不同角度的稱呼而已。
《春秋》還有個經常被稱為公的虢,然而銘文也有「虢伯」的記載,伯又是什麼?最簡單的伯仲叔季,兄弟老大,後來引申為氏族老大、國家老大,也就和公類似了,可見公、伯也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公侯伯和子可以同時存在嗎?也可以。秦國在金文文獻都有秦公,秦本紀又有秦侯,春秋經有秦伯,大堡子山出土銅器又有秦子。子又是什麼意思呢?
子的稱呼在商朝就有了,商朝有種「子子」制度,意思是使自然人成為社會人,通俗說就是成人禮,那麼這個兒子的子也可視為貴族的通稱。周朝建立後,一方面秦這種舊商人仍會自稱子,甚至周族也有這種稱呼,但另一方面周把不服周的蠻夷也稱為子。
都說到子了,乾脆男也說了,男也是商代就有的名稱,男,力于田也,之後成為男子、軍官的稱呼,和侯有點類似,有種說法是服役於侯。說得男大家對許男印象較深,但許男在文獻又稱許公,銘文也稱許子,無論如何不會比子地位還低。

所以,這個問題的結論是,周代不存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所謂五等爵只是對國君不同角度的稱呼,完全可以並列存在。只能說明觀念上對吳存在蔑視,不能說明制度上吳爵位低於虞。

2、吳國是蠻夷嗎?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蠻夷是個文化概念,和非周族不能劃等號,同理周族也不能和華夏劃等號。一方面對於夷夏認識有矛盾,很典型的秦、楚都以華夏自居過(楚子囊稱「撫有蠻夷以屬諸夏」),然而卻被諸侯視為蠻夷。再比如說孔子稱嬴姓郯國為夷,然而吳攻郯的時候,魯執政季文子卻認為「中國不振旅」,把郯列為諸夏中國之一。
另一方面,周族違禮的時候,也會被視為蠻夷。比如《春秋經》稱杞桓公為杞子,《左傳》解釋說「用夷禮,故曰子」。杞國是夏朝後人,正牌華夏,《春秋經》一般也是稱杞伯或杞侯,這裡之所以「子」正是因為用「夷」禮。姬姓的大戎、狐戎、白狄,也都被視為戎狄而非華夏。

結論:周族與非周族是血緣概念,而華夏與四夷是文化概念,並非是完全對應的。華夏與否側重是否臣服周與接受周文化。在吳被蔑稱蠻夷的同時,吳王壽夢死後靈位也入了周廟,夫差黃池會盟也被稱吳公,代表吳又有華夏的認同,一句話說吳是蠻夷明顯不妥當。

3、吳國和虞國的關係?

虞國是太伯之後,這個《左傳》的宮之奇說過,對此一般也沒有爭議。然而說到吳國就有人質疑了,儘管在學界算是小眾(近代陳橋驛、衛聚賢等)觀點,網路這種觀點流行我認為可能受到虎公《晉卿史》的影響。其質疑主要出自三個理由,第一個是吳被稱為蠻夷,第二個是太伯南奔不可能這麼遠,第三個是吳國從壽夢才始通上國。

這三方面的質疑其實都很好解釋。第一個理由上節已經解釋了,吳被稱蠻夷不代表吳非周族。第二個理由質疑者有一個錯誤認識,即使太伯不可能南奔到江南,能說明吳國一定不是太伯之後嗎?其實東遷完全可能是個長期過程,青銅器《宜侯夨簋》也說明周康王封虞侯於寧鎮地區,這件青銅器透露給我們一個信息,也許是先有虞國再有吳國呢?此外考古還發現一個夨國。拙作《先秦古國志之吳越春秋》對吳國建立有詳細論述,可參考天涯上發布的試讀章:http://bbs.tianya.cn/m/post-no05-421537-1.shtml
我的主要觀點是吳國的發展是跟隨周族擴張的,太王時在陝西夨國、武王時在山西虞國、康王時在江蘇吳國,至於發展到蘇州要到春秋中後期了。這個線路不敢說毫無破綻,但學界普遍認為吳國遷徙不止一次,顧頡剛、童書業、楊寬、李學勤、晁福林等大佬均作如是觀。

第三個質疑也好解釋。康王之後西周衰落,吳國被隔絕在江南一角,為了政權穩固只能移風易俗,但是青銅文化還是有周的面貌。春秋前期東征西戰終於和諸夏聯通,那麼自然史書只有春秋中期以來的記載。至於新學的戰車戰法,因為江南地區水網密布,本身不需要車兵。

至於支持吳國是周族的證據,那就不勝枚舉了。如《左傳》中吳王壽夢去世牌位進周廟、魯子貢稱吳國為太伯仲雍之後、晉士蔿稱太伯為吳太伯,夫差自稱是周室之長,楚子西稱吳為周之胄裔棄在海濱,《國語》中天子稱夫差伯父,金文中闔閭女兒稱叔姬。在春秋時期就無人懷疑過,即使諸侯和吳國交惡,也承認周族同時蔑稱蠻夷。

結論:吳國是太伯之後,經曆數次遷徙於西周前期進入江南寧鎮,於春秋中期進入蘇錫與越國爭地,終因矛盾激化被越滅亡。

純手機打的(剛電腦修了下),大家覺得好多多支持!有什麼問題也儘管討論。


不贊成高票答案,目前據我所知並無明確證據可否定史籍中關於吳國起源的記載。

事實上周的五等爵制非常複雜,說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公侯伯子男這種嚴格的等級秩序是後世的附會。
公侯伯子男這些稱號應原為古代官稱,其中公是一種榮譽性的稱呼,先代王室的後裔可以稱公,周室三公也可以稱公,是一種等級最高的尊號。
而侯是一種古代武官的尊稱,後來演化成諸侯一般性的稱呼。
伯則是家族領袖或者地方首領常用的稱號。公、侯、伯三種稱呼常常可以混用,除了公有更強的榮譽性質之外,侯伯作為諸侯的尊稱似乎並沒有本質區別。另外也有說法提到由四方諸侯進入為卿稱侯,由畿內諸侯進入為卿稱伯,因此侯伯似乎是地位相當的。
此外子和男則本為男性的美稱,屬於小首領的稱號,古籍中有子男為一等之說,所以地位也是相當的。
總而言之,周朝的諸侯一般都稱侯伯,地位大致相當,而小國或者蠻夷的君主則稱子男。因此顯然《春秋》貶低了吳國的爵位,此即春秋筆法。《春秋》對所有執夷狄之禮的國家,無論其封爵,一律貶稱子。
至於執夷狄之禮,史籍也有記載如下,可見吳國王室確實已經與當地文化有了相當程度的同化:

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
——《史記?吳太伯世家》

知古公欲以國及昌。古公病,二人託名採藥于衡山,遂之荊蠻。斷髮文身,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
——《吳越春秋·吳太伯傳第一》

壽夢元年,朝周,適楚,觀諸侯禮樂。魯成公會於鍾離,深問周公禮樂,成公悉為陳前王之禮樂,因為詠歌三代之風。壽夢曰:「孤在夷蠻,徒以椎髻為俗,豈有斯之服哉!」因嘆而去,曰:「於乎哉,禮也!」
——《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第二》

而其他的史料里對於吳的爵位也有記載:

曰:昔吳伯父不失,春秋必率諸侯以顧在餘一人。今伯父有蠻、荊之虞,禮世不續,用命孤禮佐周公,以見我一二兄弟之國,以休君憂。今君掩王東海,以淫名聞於天子,君有短垣,而自逾,況蠻、荊則何有於周室?夫命圭有命,固曰吳伯,不曰吳王。諸侯是以敢辭。夫諸侯無二君,而周無二王,君若無卑天子,以干其不祥,而曰吳公,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許諾。」
吳王許諾,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

——《國語?吳語》

可見諸侯承認吳國國君正確的稱呼應該是吳伯,而在黃池會盟中以吳為盟主,尊稱為吳公。

此外出土的青銅器班簋銘文中,有「王令吳伯曰:以乃自左比毛父」之語,可見吳應為伯。

而高票答案提到的所謂「虞國是爵位是公,吳國的爵位是子,在周王室心中,孰輕孰重一目了然」,事實上在古籍和出土的青銅器有上記載其為虞侯的,而侯伯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高低關係,不能說明吳伯地位低於虞侯。

吳國王室為泰伯之後也是春秋時代人們普遍承認的,比如出土竹簡《吳命》中記載有周天子之語:
有周子孫,惟餘一人所體」,「寧心憂,亦惟周伯父
可見周天子承認吳國國君為泰伯的後代,尊稱其為伯父。
該簡中又有「先王故姊大姬」之言,可見吳國王室確為姬姓。


吳國是蠻夷
吳國是蠻夷
吳國是蠻夷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題主你知道吳國是哪一年才出現在《春秋》中的嗎?是魯宣公八年,也就是公元前601年。據記載,這年楚國滅舒蓼,在回來的路上,和吳、越兩國會盟。這年上距平王東遷(公元前770年)已經過去了169年,下距三家分晉(公元前453年)還有148年。——換言之,吳、越之始見於史書,已經是春秋過去一半的時候了。

但宣公八年這次,吳國也不過是露了一個小臉,此後它又默默無聞地沉寂下去。知道它真正登上歷史舞台是哪年嗎?那得等到成公七年,也就是公元前584年。這年距離上次它露臉已經過去了18年。

就是在這年,對於吳國來講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原霸主晉國派來了一個使者來到了吳國。這一年已經是春秋中晚期,作為春秋歷史舞台上的兩大主角晉國和楚國已經進行了一百多年的爭霸鬥爭,到現在已經都精疲力竭了,雙方都拿不出力量在正面戰場和對方抗衡了。為了能繼續給楚國以壓力,晉國想出了一個辦法:開闢敵後戰場。

於是,晉國派出了一個使者來到了吳國,這個人叫做「巫臣」,他本來是楚國人,在楚國做過申縣的縣公,所以也被稱作「申公巫臣」,他後來逃亡到了晉國,給後世留下了「唯楚有才,晉實用之」的佳話。——當然,他的逃亡也很有戲劇性,但那是題外話,咱就不說了。

巫臣到吳國來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幫助吳國發展國力,讓它給楚國搗亂。所以他到吳國來到的時候,帶來了一卒的兵車,也就是30輛兵車,給吳國留下了一半,15輛。同時送給吳國弓箭手、御者,教吳國人怎麼駕車、怎麼射箭,還教給吳國人戰鬥陣列。讓吳國背叛楚國。(巫臣請使於吳,……以兩之一卒適吳,舍偏兩之一焉。與其射御,教吳乘車,教之戰陳,教之叛楚

這個記載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記載表明,吳國在巫臣來之前,不會射箭、不會駕車、不會戰陣。——換言之,這時的吳國還處於蒙昧狀態,沒有開化。巫臣通吳,是吳國開化之始。

也就是說,在春秋過去一大半的時候,吳國還處於原始蒙昧的狀態。——就這,你敢信它是太伯之後嗎?

所以,吳國是蠻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之君,雖大稱子。

另外,我是不相信太伯奔吳的傳說。原因是:

1、吳與周相聚千萬里,在3000年前太伯孤身一人能從寶雞跑到蘇州?這話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敢信。唐僧取經還得收仨徒弟呢。

2、上古時期「吳」與「虞」兩字字形相近,常常互相借用,所謂「吳」即是「虞」,我懷疑太伯所奔,其實就是山西的虞國。虞國和周國的關係非比尋常,周還未滅商時,虞國和芮國產生邊境糾紛,相互爭田,爭執不下,於是兩國就跑到周國去找周文王評理。由此可見虞周兩國關係之密切。

3、《左傳》中著名的宮之奇諫假道一節,記載了宮之奇勸諫虞公的話,宮之奇說:「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兒子。太伯沒有跟隨,所以沒有繼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卿士,給國家建立了功勛,現在都還在國家檔案館裡放著。晉國都要滅亡虢國了,對虞國又有什麼感情?」(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従,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我們虞國的祖先是太伯、虞仲,虢國的祖先是虢仲、虢叔。晉國連給國家建立功勛的虢仲虢叔的後代都不放過,我們虞國又憑什麼能躲過晉國的毒手呢?

這裡宮之奇親口承認太伯、虞仲是虞國祖先。

4、虞國是爵位是公,吳國的爵位是子,在周王室心中,孰輕孰重一目了然。——對了,西周時,恐怕周天子還不知道蘇州有個吳國呢。


排名第一的答案提到了蠻夷,這是一種很好的解釋
但對於太伯奔吳的真實性,我覺得還是不能僅憑字形的相似性就對此進行懷疑。
畢竟古人也不是傻子,虞與吳,山西和江蘇南北相去千里,做史的人也理應有一些地理常識的。

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

史記的敘述可以看出太伯是「讓賢」而出奔吳地,因為其年長,為王兄,所以為了能使有聖子昌的賢者季歷順利登位,太伯與其弟仲雍甘願跑到荊蠻,文身斷髮,表明自己的立場。
其實這是一次政治出逃,跑到吳地,也是不得已的避難之舉。我手邊的史料並不足以支撐我對這次奔吳之前發生的事情做任何有目的性的猜想,但是僅從太伯世家這隻言片語中,讀者就可自行品讀。
其一,如果僅僅是讓賢之舉,如此大義太伯又何必文身斷髮,弄得和蠻夷無異而毀自己衣冠?
其二,「以避季歷」四字就已經很好說明了太伯當時的處境,作為兄長的他得不到父王的寵愛,為了保全性命,只得與弟弟仲雍二人逃亡,而且當然是逃得越遠越好,所以私以為地處晉南的虞國便可以排除,反而是蠻夷之地吳更符合其心中的理想。畢竟你是在逃難,奔的遠些才更合乎邏輯,況且也不是孤身一人,還有仲雍陪著呢。

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

再加上世家中吳有相當明確的譜系,無子弟及,而有子則長子繼承,傳至周章已歷五代,所以可以肯定吳和虞是兩國無疑。

那麼明確了吳虞兩國之異,我再試著回答題主說問的這個關於爵位的問題。

首先可以明確兩國確是同源,吳國君主周章和新封的虞國君主虞仲(周章之弟),同為太伯之後,通俗些說兩位國君身體內流著是同樣的血。
如此從表面上看,吳與虞確實是同系同源,但受爵差異之大令人咋舌,似有不公。
只是略加思索,對分封制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西周封國的來源無非三種:
1.姬姓王族 這是分封諸國中所佔比重最大的一種,《荀子·儒效篇》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其中的代表是魯國,燕國和晉國,當然還有本題的主角虞國。其中魯晉等國為侯爵,而偏偏虞封公,此情有疑,先挖個坑。
2.前朝遺族 這個沒有什麼好說的,新朝剛立,對前朝的遺老遺少的交代問題是所有新君都會面臨,而且很棘手。武王做的很好,他大概也是為了對政權有一個法理上繼承的交代,於是對前朝遺族進行分封。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宋國,其封地在商朝故地,都商丘,且因其特殊身份封公爵
,與周更似一種主客關係而不是主僕,使其能夠延續商王朝宗祀。
3.異姓功臣 跟隨武王伐紂的各部落首領及功臣,其中較著名的有楚國和莒國,在異姓功臣中多因功受封,而且有許多諸夏圈外蠻夷部落,所以封地多在南方,爵位也較低。(如楚莒僅子爵)

好了,給出了以上參考,我們接下來將題目中虞、吳二國歸個類,看看其是因何受封。

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根據史記的說法,是周武王伐紂後追思太伯,想要封其後人,但周章已經為吳君,所以武王改封其弟,這是虞國立國的由來。所以可以肯定,虞國事上述封國中的」姬姓王族「一種,是同宗,所以封侯爵本是理所應當。
但問題是,虞國爵位為公,其位甚至高於晉魯,這是否有所蹊蹺?
這要從另一個國家說起,虢國,以假道伐虢而出名的另兩個諸侯國(對於虢國史學界一直有所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分封是兩虢同時受封,且又因平王東遷等故位置發生變動,所以歷史上有東西南北四虢之稱),它的爵位也正好是公。

其濟、洛、河、穎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 《國語·鄭語》
虢,東虢也。虢仲之後,姬姓也。此虢叔,虢仲之後,叔、仲皆當時二國君字。—— 韋昭注

由此可見,二虢實乃文王之弟虢叔,虢仲受封,而且根據他們的叔仲排號,應當是文王的二弟和三弟,也就是武王的二叔三叔,這樣來看,如果連二三叔的爵位都不是公的話,那武王的家務事可夠他尿一壺的了。
回過頭來再看,關於虞國我們知道他是亶父之子,文王之父季歷的長兄,武王為季歷之孫,所以在太伯面前,武王也有恭敬地喊聲叔爺爺,但僅憑這個關係就夠公爵了么?顯然不能。
所以我懷疑虞國的公爵,更多的是來自後輩對這個老人的一種愧疚,本來應該是太伯即位,但在此時肯定發生了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於是太伯及其弟倉皇出逃,甘與荊蠻為伍也不願回國,乃至於子孫後代,都滯留吳地,異鄉而王。
大概是出於這樣的愧疚,武王在大封諸國的時候突然想起了爺爺輩的那段往事,想起了那個流落異鄉文身斷髮的叔爺爺,國家安定了,回家吧。
可是在周使找到周章後,卻意外的發現這支姬姓已經與當地的土人融合,從太伯世家的「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可以看出,武王叔爺爺這一支的姬姓甚至與當地的蠻人結下了情緣,而且早斷髮紋身,與中原的文化割裂開來。這樣一個蠻夷之國,怎麼能封之公爵,若封,欲以禮儀號令天下的天子又怎麼向諸國交代?
所以一個子爵,就像對楚之熊繹一樣,恰如其分。
但畢竟割捨不下,於是武王令周章弟弟北行,受封虞地,以姬姓王族而封公爵,既是對叔爺的一個交代,也對西周的分封制度並無衝突。至於吳國,雖也是姬姓同族,但早已脫離華夏文明圈不復禮儀,對於這樣一個蠻夷之國,賞些功也就好了。

因此,正面回答題主問題,吳虞雖為同源,但在制度上(西周初的分封制)和文化上(諸夏邦和蠻夷文化不同)都存在著根本的區別,因此一公一子,恰如其分。

翻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眼睛已花。。終於寫完了說句題外話:這些爵位名號當真那麼有用嗎?或許西周初年人們還講一些這種東西,但國力的強大真真不是一個封號所能決定的,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可愛的楚國,人家就是一個子爵,但人拳頭大,人不甘心。

熊渠生子三人。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
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 ——《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這還姑且可以看作是楚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那接下來的就真的是要踮腳摘葡萄了。

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
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隨人為之周,請
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
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於是始開濮地而有之。 —— 《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看吧,你們一個二個為那麼些公爵侯爵吵來吵去,庸不庸俗?北邊有個周王周天子,那我也要做南方的王!
憑啥?因為我蠻夷呀!


謝邀。
要向 @天水星火鉗劉明道歉,欠他很多答。今天先來補一小發。
略略看了下前面的答案,說的挺周詳了,尤其對吳國。
我補充一點關於虞國的想法。
首先我覺得必須明確,周的分封,不僅有親緣考量,更有地緣考量

虞國為公,何也?
要假道伐虢,何也?
因為虞國的地理位置太太太重要了。
虞國的地望,是山西省平陸縣張店鎮古城村。為中條山山脈中海拔最低且地勢開闊最為平坦處。
且是故夏虛,政治意義亦非比尋常。
這個地方,扼守山西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此外,亦是河東鹽進入中原的唯一途徑,從晉國商人的經濟活動層面講,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河東鹽銷往南方、西北方,最近的路需翻越中條山、跨越黃河,古人開闢了一條最短的道路,由虞坂古道和顛軨坂組成。顛軨坂與北邊的虞坂相銜接,構成河東與中原間最近、最便捷的交通、戰略要道,是河東鹽運往中原的必經之路。《左傳》中記載,顛軨坂有東西絕澗,左右幽空,窮深地壑中,則築以成道,指南北之路。《通典》中記載周穆王遍歷天下,八駿經此,車為顛簸,今土人名軨嶠。《穆天子傳》中記載:天子自鹽池,乙丑,南登余薄顛軨之□,乃宿於虞國,是山謂之薄山。

顛坂是土坂,卻屬於北方典型的赭色黏土,特別在雨後,變得既黏又僵,人車行走異常艱難。虞國境內青石槽,正扼顛軨坂咽喉通路,是晉國河東鹽大批運往河南、西北、安徽等地的必經之路,僅鹽稅便可能給虞國帶來不少經濟收入。

而假道伐虢之後,獲勝的晉國從此不僅坐擁天寶鹽池,也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古鹽道收入囊中,為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吳子是虞公的飛地,虞公在潼關只有三百里的一個伯爵,加吳子二百里,才有五百里。

太伯不需要是孤身一人啊 ,他可以帶著一大幫人遷徙啊,他很可能是帶著弟弟嫁給當地首領的女兒入贅。而且陝西北部自黃帝時代就有和蘇杭地區的女雷祖通婚的歷史,大地灣文化的李家村類型就是河姆渡、馬家兵、淞澤的黑陶。當年大地灣文化的高陽就是帶著高辛嫁給屈家嶺文化首領昌先的女兒菖蒲,入贅成為顓頊也就是顓族女婿 。回鶻與契丹相隔萬里,回鶻也派了一大幫人把公主嫁給契丹可汗,留下的回鶻人就成了乙室族也叫述律族或審密族

不能用現代人思維去理解古代人啊,覺得回鶻和契丹不可能聯姻,覺得大伯不可能去蘇杭。第一,他是帶著一幫人去聯姻,第二,這是黃帝時就有過的聯姻傳統,第三,根據衛星地圖和史書記載的分析,虞國和虢國在三門峽那裡都只是伯爵的三個百里的面積,所以150乘伯爵三個百里再加上吳地的100乘兩個百里才算是250乘公爵的五個百里

而且西周雖然強調宗法和長子,但是和游牧民族長子開疆幼子守土並不違背啊,大伯開疆,季歷守土,文王開疆,西虢守土,武王開疆,雍伯守土。沒必要過度解讀說這是季歷的排擠

吳國源自周人未必不可能,首先周人是世襲的農業技術家族,天下聞名,夏朝末年,全球變暖,雪線北移,原本屬於游牧區的關中變得適合種植,所以逃到關中的周人被游牧民推舉為首領教導他們農業種植技術。所以周人被東南少數民族請去當首領教導農業也是有可能的。女真完顏家族的祖先,原本住在高麗,因為逃難到東北地區女真,又掌握很多文明技術,所以才被女真人推舉為酋長。

周人在古公和季歷時長期和游牧混處,這也是有記載的啊。不能閉門造車,拿漢代以後的規律去套先秦時代的東西啊,要多看一些書,才能體會先秦與漢代以後的種種不同

要落實到度量衡和考古實物上去啊,不能想當然啊。認為黃帝是假的,可以。認為井田制是假的,那是你讀書不夠多。認為五等爵是假的,那也是你讀書不夠多。你還是去看看我知乎文章《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一步一步細細還原西周制度,你那樣腦補做學問只能是盲人摸象

所有人都認為先秦的具體制度和兵力是不可知的,但是根據我的研究,這是極其規律的。比如連雲港尹灣簡記載西漢中後期東海郡有2524個裡和2532個裡正,而其區域面積對應建國初期十個縣市也就是西周初期十個男爵領(實際被劃分為4個子爵、2個男爵),一個男爵領25乘馬車對應250個裡,十個正好就是2500個裡。里是基層單位,一般不會變動,只是西周一個裡20戶,西漢後期則有100戶

秦伯國四個縣內還可以封兩個兩個縣的子爵,就好像齊侯國五個縣內封了國子高子一樣。秦子簋只是秦國內部的一個子爵 ,具體見我知乎文章《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

因為紂王不履行祭天的職責,於是包括周文王在內,很多諸侯祭天造反稱王。周繼承大統後,這些王的後代也就不敢祭天了,王也就一代二代而終了

五等爵是真實存在的,只是體系非常複雜,所以容易被誤會。五等爵的井田制度直到西漢初年都還存在,甚至西晉都還有部分部分遺存

我是做了細緻的分析考證的,具體你看我的知乎文章,全是研究這個的。比如杞國的侯爵五個縣被拆分在三個地方,這樣夏後氏永遠也不可能造反周朝,而宋國被一堆國家圍著看著,周公的設計是很有手腕的

公侯伯子男的公,不等同於敬稱的公。就好像尊稱的老大,不是把別人當自己的長子看待,而是把別人當自己大哥。不能胡亂解釋。吳國因為是蠻夷但又朝貢,所以不管他地盤多大都封子爵,就好像明朝封日本幕府將軍作日本國王一樣


首先樓主混淆了一個概念,就是周章之吳和春秋爭霸的吳國不是同一個吳國,周章被封的吳是畿內諸侯,班簋里的左比毛公的吳伯是其後人,其後逐漸衰落,不見於經傳了。
子爵的吳國是康王時期封的,江蘇丹徒出土的矢簋里言令 虞侯矢 侯於宜,其後不見於史籍,矢吳相通,這個應該就是後興起的吳國所本。
這裡又涉及到虞國,虞國在今天山西西南,最早的虞國不是姬姓,而是媯姓,是舜之後,文王斷虞芮之質的虞是媯虞,後來被遷封到東南,建了陳國。把姬姓的虞仲封到了這裡,建立了姬虞。姬虞為畿內諸侯,是公爵。至於康王時期,砥定東土,又從姬虞里分出一隻遷封於宜,這一支應該是侯爵。
泰伯和仲雍是一起出奔的,此時二人應該還沒有分宗,泰伯無後,仲雍及後人被認為是泰伯一宗,所以周章這一支是宗泰伯的,其弟虞仲也是一樣,但是虞仲被封之後,就和周章分了宗,所以,虞仲這隻的後人宗的是虞仲,即虞公。而被遷封在畿外的虞侯矢,其實也等於分了宗,其後人應該宗虞侯矢,但是,從時間上看,虞侯矢和虞仲應該沒出三代,所以在虞侯矢這代,應該還是和虞仲一樣宗的泰伯。
如果說虞侯矢封的宜就是後來的吳國,那麼吳國應該是侯爵,可春秋確認定其為子爵,而且到了這個時候,吳國就應該宗虞侯矢了,而不是扯上泰伯。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就在封宜和吳國始見於典籍的數百年空缺上,一種可能是封宜之後這支周人迅速土著化了,幾代之後忘了分宗,只模糊的記下了泰伯之後,一直到吳國興起。另一種就是封宜的這支早就滅了,吳國就是認個乾爹,但又不懂分宗的那套,於是就繼續宗泰伯,而中原諸國礙於吳國國勢,就捏著鼻子認了,但是分宗的事你弄錯了,你就是蠻夷,蠻夷就是子爵,牛逼你稱王啊


五爵是諸侯專享,哪怕一城之宰都是諸侯,因為「私邑為宰,公邑為大夫」,主要看王朝是不是給其加命授錫了。一般來說,小國諸侯不會封公侯,倒有大國諸侯為伯子的,王可以給他們升降,但其實也沒那麼嚴格。


推薦閱讀: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他有沒有那樣的真才實學?
為什麼春秋戰國是從三家分晉分割而不是田氏代齊?

TAG:爵位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