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到底哪裡有問題,為什麼好多名家都在批評?
這齣戲宣傳意義超於負面意義很多,嘗試列舉幾點負面,僅供參考
1.劇本刪改問題。所謂的「只刪不改」只是宣傳語。其實改動很多。並且改的非常累贅2.表演。很多經典的崑曲表演程式被篡改。
3.舞台美學扭曲。不少如舞台裝飾、砌末拜訪並不是傳統來的。
4.抽離崑曲本身。全劇不在關注與崑曲本身,而且是將觀眾引到白先勇、美、古老、服裝、舞美等語彙上來,偏離了崑曲本質。將崑曲變為快餐文化,包裝過頭。也就是說,提到青春版牡丹亭,大家第一印象是「美」,當然並不是說美就是錯誤的,但是這種美並不是來自於崑曲本身,而是來自於宣傳方附加給你的觀點。
5.演員(個人觀點)。演員功力較差,影響觀感。在傳統戲曲演出中,演員比任何都重要。宣傳方引導大家忽視演員演技。
6.「毀人毀戲」。白先勇的牡丹亭不但毀了兩位主要演員,更是毀了蘇崑一代。這齣戲用人太多,演出十年之久。演員不但越演越油,更重要的是在這十年里,蘇崑這代演員幾乎放棄了其他戲,別的傳統戲幾乎沒有時間學。造成了傳統戲的斷代。
作為一個崑曲門外漢。曾經在旅遊時蘇州的茶館喝茶時看到崑曲名角放下身段和戲迷交流和唱,也曾經花過80元看過園林版的牡丹亭。但對我一個音樂劇愛好者。一點都提不起精神去深入和愛好他。感覺整個故紙堆的感覺。
直到有年白先勇的牡丹亭來杭州大劇院了。那次在杭圖聽了白先勇的講座,他的言辭描述如此吸引人,好不猶豫入了兩張880最好的票。現場觀感如此美妙。毫不遜色國外任何一部著名音樂劇。
九月五日青春版牡丹亭勝利劇院上。當然又入了票。
這就是一個崑曲門外漢的心路里程。
我來說兩句吧,青春版牡丹亭是我喜歡崑曲以後第一部正兒八經看完的全本劇(我們姑且不嚴謹的認為是全本好了)。據我後來的了解,白先勇先生在青春版牡丹亭製作之初就打出了啟用省昆青年演員的旗號,帥哥美女,為的是吸引青年人對崑曲藝術的熱愛,就這一點而言,其實青春版牡丹亭是達到了的,它大膽的把舞台表現燈光表現都推到了當然戲曲藝術的極致,在本子上刪了不少程式和內容為的是更加貼近青少年,尤其是當然的我們這種崑曲小白。
青春版牡丹亭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可以像前面那位說的媲美十五貫的,而且它確實在崑曲復甦這個過程中舉足輕重。
就像那句『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唱的,青春版牡丹亭能夠使得許多年輕人開始關注並喜愛到崑曲藝術中來,這就是最大的貢獻了,你覺得呢?
作為一個業餘聽眾覺得原因就是:不耐聽,質量太差。
對比一下蘇崑60年代的版本,就會發現白牡丹根本就沒法聽,演員唱功太差了,雖然號稱是由那些老演員指導的。
(我一直腹黑的揣測,白先勇請張繼青做指導,封她一個不倫不類的「旦角祭酒」的稱號,就是為了堵住她的嘴,讓她少對白牡丹開炮--畢竟張繼青的資歷唱功擺在那,她要是不認可的話,白牡丹估計就沒戲了)
至於服飾、舞美創新神馬的,都是浮雲。
客觀意義上確實起到了崑劇普及、推廣的作用,我當年就是靠白牡丹入門成為現在的「業餘聽眾」的。功不可沒。
但演出質量不佳,受專業人士的批評也是應該的。不可混為一談。
要知道,在白先勇張羅青春版牡丹亭之前,崑劇是個什麼境地?
以蘇崑來說,也是發不出工資、常年沒有演出的狀況。
毫不誇張地講,青春版牡丹亭可媲美當年的十五貫,再次拯救了崑曲這個號稱百戲之祖的劇種。有人看,才有收入,才有人演,才可能有傳承,否則就絕種了,這些「名家」耍嘴皮子的機會都沒有了。
關於劇本。白先勇先生對湯顯祖的原本刪節了不少,有些摺子調整了順序,但沒擅加修改,我認為算是「忠實原著」吧。現代人誰有那時間和耐心把湯顯祖的全本看下來?於是拆分組合成三個部分,即所謂的夢中情、人鬼情、人間情。
關於演員。兩個主角都是從小蘭花里挑選出來的,沈豐英師從張繼青、俞玖林師從汪世瑜。張繼青別號旦角祭酒,汪世瑜人稱巾生魁首,在白先勇的主持下行過跪拜大禮的哦,師傅也算是毫無保留地教徒弟了,是一個動作一句唱詞地細教;我看了第一場的DVD和第100場現場,進步非常大。再說沈豐英蠻漂亮啊,她那雙眼睛能把杜麗娘的媚表現得淋漓盡致,俊男美女吸引年輕人的眼光,要是台上還是蔡正仁老先生來扮演柳夢梅,就算是蔡老的老師余振飛先生再世,我多少也覺得有點不對勁,縱然他演技精湛,可是老年人已然演不出風流才子的神韻了。
-----
總而言之,白先勇先生大刀闊斧地動了牡丹亭,但其基本原則沒變:水磨腔的優美、笛聲的悠揚、唱詞的韻味、表演的四功五法。而這些所表達出的則是崑曲的靈魂:詩意和精緻。
3.舞台美學。如前所說,崑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一直都在隨著時代和演出環境的變化而發展。明清時期,崑曲以」家班「的形式在園林中表演,和在小舞台上表演的舞台美學也是有所區別的。那時,觀眾的什麼在變,不同觀眾的什麼也不一樣,崑曲的舞台美學也一直在發展。實際上,舞台美學並不是崑曲藝術的核心,崑曲藝術的核心,在於劇本本身,在於演員,在於音樂,在於它傳達出來的代表我們這個民的」美「與」情「。舞台美學是一直在發展變化的,但是崑曲的核心仍舊在那裡。今天的青春版牡丹亭是在大劇院里表演的,處理的是現代的大舞台,面對的是現在的觀眾,以及他們的審美習慣,將」傳統「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再者,這個「傳統」指的又是哪個時期的傳統呢?400年前?300年前?梅蘭芳將《牡丹亭》拍成電影,是不是也破壞了崑曲的美學呢?100年後,可能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美學也會成為崑曲傳統舞台美學的一種。
4. 關於」脫離崑曲本身「。之所以創作青春版牡丹亭,就是為了引導觀眾去關注崑曲,關注崑曲的內核。而「白先勇、美、古老、服裝、舞美等語彙」的流傳,並不是青春版牡丹亭造成的,而是由其成功和創新造成的,是觀眾和媒體賦予的。青春版牡丹亭實現了將觀眾引導向崑曲的目標,而白先勇、舞美等等,是其成功帶來的附加產物。您認為,青春版牡丹亭的」美並不是來自於崑曲本身,而是來自於宣傳方附加給你的觀點「。崑曲本身如果不美,青春版牡丹亭的包裝再怎麼華麗,也不可能有它最終呈現在舞台上的那種美。
5. 關於演員。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員的確很年輕,表演功力當然比不上老一輩藝術家。但是俞玖林和沈豐英是分別由汪世瑜老師和張繼青老師帶出來的,觀眾可能信不過俞和沈,但是我們信不過汪老師和張老師嗎?
6.關於」毀人毀戲「。您認為,」更重要的是在這十年里,蘇崑這代演員幾乎放棄了其他戲,別的傳統戲幾乎沒有時間學。造成了傳統戲的斷代「,蘇崑這一代演員真的不學其他戲了嗎?就拿沈豐英來說,除了《牡丹亭》她還學了《西廂記》,《玉簪記》、《題曲》、《活捉》等等,中間還有去上海戲劇學院進修的經歷。另外,我們還有北昆、浙昆等等崑劇團,崑曲傳統戲怎麼就至於因為蘇崑就斷代了呢?
我個人覺得青春版最大的作用是廣告。其它基本可以忽略。
只看過青春版的同學就不要多議論了,太複雜了。如果那是你想像中的崑曲,我只能笑笑,還有一個美好的世界等待你去發現。等多看看再說吧,趁它還有點氣。
反正正宗崑曲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我就不杞人憂天了。我們看不到明朝和康乾時期大師的演出,以後人也看不到我們看過的大家演出。一樣的道理。有些東西只能眼看著它滅。歷史一直都是如此。
青春版《牡丹亭》遠沒到崑曲入門作品的層次。
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勇先生以普及崑曲為目的而創造的通俗作品,通俗的作品招致學術上的挑剔是很正常的(說句打臉的話,就是人的審美水平有高低,青春版通俗些好歹在大眾的審美水平內)。
青春版能夠吸引人,看了沒興趣的起碼了解了些崑曲,有興趣的自然會去追尋更優秀的崑曲作品,這也是一種復興。
向白先勇先生致敬。給張繼青老師的風流別緻點贊。
當時我在宿舍看張老師的崑曲作品,對戲曲沒有了解的室友都湊過來,紛紛表示全身都蕩漾酥軟,心裡也是醉了。不需要任何輔助的知識,沒有任何雜質沒有任何價值判斷,自身感官最本能的反應,我想這就是大美。
不算回答,吐吐嘈吧。
青春版出來前,我這樣的人,大多數時候,只能從網上找到一些舊時錄製的、音質奇差的音視頻過過癮。好像是在零四還是零五年的時候,青春版在某校演出時,有幸聽了個全本,順便還帶出了一兩個崑曲迷,雖然不是很迷。
我想,這就是青春版的意義所在。
從那以後,我陸陸續續從別人那兒拿到一些贈票(其實是沒人買的,湊人捧場而已),也是從那以後,才開始掏錢買票,關注演出信息。
比青春版大膽的多了去了,比如張軍,在某年的跨年個人演出中,運用了大量的現代配器,甚至跟搖滾結合。這之後,我久久不能釋懷,心想崑曲真的完了,要靠噱頭來吸引眼球了。後來看了張軍的訪談,其實他的目的就是吸引眼球,用特別的方式讓一些人接觸崑曲。否則,你想讓他們一下子安靜地坐著來個全本,根本不可能。如果你在現場,就能明顯的感覺到,如果沒有流光溢彩的燈光,沒有漂亮的電子布景和動畫,沒有那些快節奏的改編,很多人會沉沉睡去。
事實上張軍成功了,江蘇崑劇院,蘇州崑劇團成功了。從工資都發不出,到漸漸有了生氣,有什麼不好?
你會說他們亂改,這個不守那個不遵,演員基本功不紮實,等等。可是,我們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和支持了嗎?這幾年,眼看著當年的小演員們成長起來了,漸入佳境,這是多麼讓人欣喜的事情。
崑曲要發展,必須要商業化。讓市場來決定它的走向。或許你會說那不就流俗了嗎?其實不然,商業化本身可以培育雅的市場。歷史上,崑曲本身就是士大夫們用時間和金錢捧出來的。所以今天亦然。
過於吹毛求疵,不是現階段該乾的事情,能夠有職業演員願意從事這份工作,並將之傳下去,就已經很幸運了。
某些人,比如豆瓣某人,一直把蘇崑劇團的演出鄙視為蘇灘(用韻蘇腔太重)。其實沒必要,從音韻學的角度,中州韻本身就是個理想標準,無論京劇崑曲,事實上一直踐行的差不多只是個中州韻湖廣音的摺合音系(京劇那些所謂上口字,非全泥古,很大一部分是從方,比如不分開口、齊齒的中東、人辰),而且根據演員籍貫有別。
看的人多了,聽的人多了,研究的人多了,受眾的整體欣賞水平高了,自然會有更高的要求,那麼崑曲就有救了。
你總得讓人入門吧!這句話既針對觀眾,也針對演員。所以,請耐心,不要著急批判。不叫玩意
只是顏值高,適合入門。
一個很蛋疼的問題是,幾百年來,清曲跟劇曲從來沒有和諧過。
清曲家總是批判劇曲「不合格」,不按照老的本子,老的套路來。
而劇曲總是跟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如果說青春版牡丹亭的話,裡面「不合格」的東西很多,所以被曲家批評的很利害。
但是就它所製造的影響力來看,還是為崑曲的傳播做出重大貢獻的。
----------------------------------------------------------------------------------
想到了一位前輩師兄的話,其實清曲、劇曲都是崑曲,大家完全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一起發展崑曲才是關鍵的,沒必要互相看不順眼。。。
前兩天青春版來廣州演出,我嚷嚷著要去看,在崑曲愛好者群里被一個崑曲學霸罵做惡俗。他給的理由是:驚夢改了身段、演員滿嘴氣聲、衣服瘦身。順便定義說也只有像我這樣淺薄的人才會喜歡越劇那花花綠綠的淺薄玩意兒。。 作為剛入門的崑曲愛好者,非常反感這種陳述不夠說服力、對新人棒喝一通的優越感爆棚的人。在我看來,青春版至少帶來了更多的崑曲愛好者,讓更多的人初步接觸崑曲,至於往後所走的路如何,看各自造化。它的宣傳和啟蒙價值是值得肯定的,名家的批評可助我們更好地去發現、去探索、去更正。
貌似跑題了,囧。
作為一個中文系的學生,我想為白先勇先生說幾句話。
從開始接觸元明清文學,到看完青春版《牡丹亭》,我的感受是:白先勇先生功德無量。
在青春版《牡丹亭》沒出現之前,新一代的學生,包括是學習古代文學的學生,也極少有人真的會掏錢去買票看戲曲,白先勇先生的《牡丹亭》,其實更多的是在保留傳統元素的基礎上注入新鮮元素——西方的舞台藝術,把西方戲劇的一些可取的元素吸收到崑曲中。
中山大學的黃天驥教授曾經寫過一篇論文談白先勇先生的《牡丹亭》,當中說到:當年在中山大學上演了三天,聽到學生看完後都感嘆:「太美了,真的是太美了。」能夠讓新青年接受並喜歡,我想,青春版《牡丹亭》在這一個層面上已經是值了。作為一個門外漢,對崑曲最深的記憶估計還是五六年前在老家,陪外公看的各種DVD。幾個月前刷大麥網,一看到牡丹亭(哇),白先勇(哇哇),就果斷呼朋喚友去看了。畢竟噱頭那麼足,不去看都對不起自己。不過訂票的時候挺不喜歡青春版這個名字??總覺得有點??
說說整體感覺吧。場館很大,一開始以為可能同去的都是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不過感覺主要人群還是比較青春化,坐我旁邊的姐姐一直在拍照發小視頻--。因為小白,所以聽的話對唱腔感覺不深,看的話可能是看詞句,看舞台布景,服飾身段舞姿什麼的。似乎是很美,覺得柳生那段因夢改名著實性情可愛,也覺得驚夢裡的那段「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驚艷。
而關於青春版牡丹亭的看法,我認為它本來目的就是雅俗共賞,希望崑曲這種文化能更廣泛地被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所接受;所以它的定位可能並不是熟知崑曲的人士,而是像我一樣的門外漢。畢竟現在生活節奏那麼快,讓年輕觀眾坐著看三天崑曲也太不切實際,(事實上看這個超級濃縮版的這部我閨蜜都已經忍受不了了?)。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切口,讓我們感受到,啊原來崑曲是這樣的,很多人在拍照發朋友圈的同時也會找出經典版本或者原著來看看。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改編也說不上快餐化吧,只能說是小白想了解崑曲的一個窗口,一個初級版。畢竟現在少了那樣的文化環境,讓我一下子欣賞名作我也沒個對比不知道哪兒好,而至少現在青春版牡丹亭是一個我能接觸到、理解到一部分的本。對大眾來說,真正對崑曲感興趣的人,也會順著找一些名家作品再來看。
總而言之,噱頭也好,過度宣傳也好,增加曝光度可以讓崑曲被更多人了解。有的人藉此機會讀了原本一輩子都不會讀的書,有的人愛上崑曲一場接著一場看,這些人在無形中可能都會推進對崑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吧。不一定要曲高和寡,也不一定就是媚俗,中間也可以有很多灰色空間,又或者說是一種傳統高雅對普通大眾的示好吧~
我對青春版《牡丹亭》的看法和批評意見相反,我覺得這是戲曲文化順從潮流、年輕化的很好的一次嘗試,而且結果相當佳,從來對戲曲不感興趣的我看完之後覺得戲曲藝術有光大的希望。名家批評的地方主要在「沒有嚴格按照原本」 「舞台花哨」 「步法唱腔不傳統」這樣的。我對白先勇和他的崑曲研究沒了解多少(只讀過訪談集《白先勇說崑曲》),他有種復興崑曲的意識,而且不是多演出多宣傳的復興,而在於「保留內涵、更新形式」的復興。
可能看慣傳統崑曲的人就會對過多的修改感到不適應,覺得毀了定式,不倫不類。但是對於新生代(與傳統藝術割裂的一代),看到這一部 時而俏皮,時而悲傷,華麗而青春,傳統而現代的新崑曲時,心裡能湧出一股久違的感動,無須怎麼評價,已經知道它是經典的一次成功。崑曲得了給養
奸商有了money
名家批評的對
--三全其渼
-- this is the reason.
關於青春版牡丹亭的整體設計和構思,不能否認具有一定的文學性,也對劇本進行了自己的理解。在陷入「傳統戲曲究竟應不應該進行舞台劇式現代改編」的論戰之前,還是先從此劇本身,就事論事為好。
從兩位主演來看,沈,俞二人的扮相和基本功都應該是過硬的。杜麗娘的表演基本能夠把握角色的核心,但在唱腔方面,總給人一種被稀釋了的感覺,比起崑劇院傳統折子戲,讓人聽著心裡彆扭得慌。柳夢梅中規中矩,且按下不表。
整個劇本基本按照牡丹亭來,被吐槽的最多的應該是舞美和表演設計。
對於舞美,先得說一說對於服裝的改變。我很不能理解的是杜麗娘的驚夢一折中穿的竟然是白底綉蝶的帔。按理說,驚夢應當是麗娘青春正盛、容顏嬌美之時,穿白衣不僅不符合少女懷春的心態,更不符合夢中情事的旖旎夢幻。白衣淡雅,那也是現代人的看法,是一種單純的審美,然而這種審美和戲本身,個人拙見,很不協調。至於春香柳生的著裝,也有些過於素凈。也許是看多了傳統折子戲的緣故罷。
還有一點是關於燈光以及舞檯布置。我一向覺得戲曲表演和那些過於複雜華麗的燈光和音效是格格不入的。用燈光來反映人物的心境、情節的發展?那伴奏是幹什麼用的?演員的面部表情呢?在燈光之下這些東西都被稀釋了。舞台劇式的舞美把崑曲最基本的韻味稀釋了,我不知道為什麼只有這種刺激人眼球的東西才能吸引觀眾。我想到曾經有一位崑曲老師告訴我,崑曲只要有那些知音就夠了,你不要希望大家都能喜歡欣賞崑曲,畢竟它從來就不是大多數人的。我不覺得青春版牡丹亭和普通的舞台劇有什麼區別。我們來看青春版牡丹亭,看的從來不是唱腔和身段還有韻味。
最後回到之前的問題,傳統戲曲的舞台劇式改編。這大概已經是戲曲人的狗急跳牆(原諒我似乎罵了自己,然而沒找到更好的詞),或許是來自國家對於傳統戲曲殷勤卻又缺心眼的關心,又或者是商業。這個問題似乎是無解的,又或有太多的答案。我只能說,看了這麼多出牡丹亭,我只喜歡在蘭苑的折子戲,一桌二椅,一把摺扇而已。
今年7月13日,在湘昆的古典劇場內,有幸觀得湘崑劇團首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天香版《牡丹亭》。全劇終了之時,演員返場謝幕,台下觀眾紛紛離座向前,隔著圍欄和樂隊向著台上鼓掌叫好。我等著其他人跨齣劇場大門,輕輕溜進後台,拿到了與雷玲、王福文二位老師的合影。
我也從劇場里出來,回家路上,我反覆感受著柳夢梅「走到左邊,諾諾諾小娘子在看我,走到右邊,諾諾諾小娘子還在看我」的生動有趣,拾畫叫畫的形象演繹著實令人難忘。
時隔兩月之餘,9月18日,我在重慶大劇院番了接近五倍的價錢買到一張青春版《牡丹亭》的票,劇場很大,觀眾也多,非常嘈雜。舞台上擺放一張桌椅,第一折竟是遊園驚夢,本該是精彩的段落,卻讓我分分鐘想要離開劇場,也許是無法接受這毫無鋪墊的「高潮」(也就是我認為的亂改劇本),之後拾畫叫畫的段落,更是被一句念白草草帶過。周座觀眾的笑點也不知從何而來,我也無從深究他們是否真正能看懂,但我猛然驚道,這《牡丹亭》所謂通俗化到大眾能夠接受,到底是接受它源遠流長的文化,還是接受它帶來速食快餐的潮流?不由一身冷汗。
我很業餘,與崑曲結緣是初心依舊,也是機緣巧合。作為純粹觀戲愛好者的角度來說,對於天香版《牡丹亭》的喜愛,簡直要溢於言表,而青春版的《牡丹亭》,著實沒什麼嚼勁。因為青春版對宗師版產生興趣,同唱段對比後對青春版失去興趣……
推薦閱讀:
※如何系統地了解崑曲?
※作為大學生,想學唱崑曲,應該從哪裡起步?
※如何評價大師版牡丹亭?
※如何振興崑曲?
※崑曲是否被過譽了?除了年代久遠,它和小品、電視劇有什麼本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