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評論家是怎樣一份工作?

需要哪些準備?工作內容是怎樣的?


謝邀,其實普羅大眾對於美食評論家這個職位總有種皮格馬利翁般的幻想,以為我們整天除了在各種報刊雜誌悶頭寫稿外就是一邊對著各類美酒佳肴評頭論足一邊接著嗤之以鼻, 接著把飯店主廚拉出來罵的一頓狗血噴頭, 然後甩甩手一下把桌子掀翻,緊接著昂起頭大步流星的走出大門後坐上專車跟著身材高挑的女秘書冷笑一聲說道:就這破水平還想讓老子推薦?門都沒有!

親,這哪裡是我們美食評論家阿,這活脫脫的一個霸氣總裁愛上後廚幫工小妹阿。 事實上,美食評論家更多是作為一個中間人的角色來幫助餐飲業以及公共媒體來更好的協商以及溝通的,一方面,對於食材,烹飪技巧以及菜品評鑒具備相對質素的美食評論家可以幫助餐廳來提升自身菜品質量,另一方面,具有一定水準的文筆以及鏡頭表現力的評論家也可以更好的跟媒體溝通來進行營銷與宣傳。

然而美食評論家這一工作最困難的地方則是該工作沒有任何公認的行業準則,行為規範或者資格認證來約束這伙子吃貨們。有些人是仗著天生一條好舌頭一邊吃一邊諞出個碩大名頭,例如蔡瀾,唐魯孫, 或袁枚(自帶廚師加成),有些人則是餐飲業出身掌了半輩子勺最後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或如梁文韜或Gordon Ramsay. 所以等到在江湖上混跡多年,終於黃袍加身換的兩邊的業界人士一口同聲一句:「X老師」的時候,其實大家的真正品鑒水準還是參差不一差距懸殊的。不過能讓這伙子老饕超越單純吃貨的範疇達到美食評論家的境界最終靠的還是如下三個終極問題:

1. 這是道什麼菜
2. 這道菜是怎麼做出來的
3. 怎麼能把它做的更好。

不要以為以後吃飯的時候默念五百遍如上三個問題就能自動晉陞為美食評論家了,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理論課上完了,接下來就實地講述下具體應用。近期由於公司事務繁忙,美食評鑒倒是很少做了,最近少有的一次則是去上海華爾道夫幫忙去試菜。

酒店老樓的一角

Waldorf Astoria作為希爾頓酒店集團的頂級奢華酒店品牌,10年的Waldorf Astoria Shanghai作為亞洲第一家華爾道夫剛於外灘2號開業,酒店一端是有著將近一百五十年歷史的老上海總會,一端則是花費三億多元修建的新樓,即使就目前來看,上海唯一能與之比肩的酒店品牌也只有外灘另一頭的半島了(衡山路12號,思南公館還有榕悅庄算boutique hotel多些)。然後單就酒店本身來說,配置的幾家餐廳的綜合水準都還不差,中餐的蔚景閣和百味園,還有法餐的Pelham『s, 當然也少不了號稱亞洲最長吧台的Long Bar。

百味園,也就是平常客人吃早餐的地方。

說起酒店餐廳的試菜,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每次酒店更換了新的主廚或者等到換季的時候酒店都會邀請一些酒店高層還有其他餐廳主廚等過來來試菜,這種試菜一般更為嚴謹跟學術氛圍較濃,除了需要定下下一季菜單的主基調以外還需要考慮更多例如原材料採購及儲存,菜品成本,後廚分工,配酒以及市場宣傳等一系列問題,這種試菜一般比較常規通常三個月一次而且外人很難知曉。而另外一種則是有重大活動組織安排的時候,需要在敲定菜譜以後邀請專門活動的負責人以及相關行業人士來在活動舉行前進行試菜,這一種試菜較之前一種則比較輕鬆然後質量也一般都會有所保障,一是大夥也是接著機會順便出來放鬆然後social一下畢竟業內也就這麼大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二是因為試菜後主廚自身要來給客人答疑解惑所以後廚自sous-chefs以下都會跟打了雞血一樣好好表現所以菜品一般口味也都不差。

這是當天試菜時候的包間,然後旁邊是這天負責的三位的酒店工作人員,那個金髮的荷蘭女孩是專程從阿姆斯特丹華爾道夫調來的侍酒師,左邊的男孩是負責菜品的,右邊的則是酒店的活動統籌經理。

這是當天的菜單,Waldorf Astoria 經典的WA的標誌赫然印在上面, 之所以叫Waldorf Astoria,是因為最初的創始人William Walsdorf Astor在紐約曼哈頓五大道根33街開設了Waldorf酒店,然後緊接著他的堂兄Jacob Astor為了賭氣在酒店對面開了更加富麗堂皇的Astoria酒店,無奈no zuo no die, 這位Jacob Astor緊接著死於泰坦尼克號的沉船事故中,自此兩家酒店合併,並在上面架起一座叫做Peacock Alley的酒廊來方便通過,後來酒店雖然搬遷到了更東邊的Park Avenue,不過Waldorf Astoria這個名字還有這個標誌倒是保存了下來,待到後來紐約華爾道夫則在1932年被Conrad Hilton所收購併一力打造成Hilton集團下最頂端的奢華酒店品牌。

這是一旁放著印有酒店logo的筆,於是問題來了

挖掘機技術哪家強?

哦,不對,是試個菜為啥要放根筆來著?

這是菜單打開以後,可以看到左邊是今天全部菜品的中英文名稱還有配料表,而右邊的空白則是留著給每個客人來寫上對每道菜品的評價的,以防到時候喝的酒酣耳熱反到是忘了吃的如何了。

一開始上的前菜,法語叫做Hors d"oeuvres, 一般都是正式入座前的cocktail reception上大家哈拉時用來解饞的小食,那天的四種分別是Truffle Scones with Foie Gras Mousse (松露斯康餅配鵝肝慕斯),Tofu Skin wraps with daikon and jelly fish salad (日式腐皮蘿蔔海蜇色拉),Chicken Tortilla Cumin Peppers, Guacemole (雞肉玉米餅配孜然,牛油果醬),以及Deep-fried Yellow Croaker in soy sauce(老上海熏黃魚)。

一上來先倒的是香檳,估計是酒還沒喝夠的緣故,大家之間倒顯得挺生疏以至於每個人都把全副精力放到了試菜上面,還沒吃幾口,那個日式腐皮蘿蔔海蜇色拉立馬被紐約來的主辦方否決了,理由是豆腐皮口感過於粗糙,然後海蜇配上香檳明顯有種腥味,然後菜的賣相也很差。這一幅話下去立馬場面就冷了起來,酒店負責人立馬跟身旁的金髮侍酒師打了聲招呼,然後就見姑娘立馬沉著臉轉身出去估計是進廚房。結果五分鐘之後,服務生端來一盤海派生煎包來應急,結果主辦方直接連刀叉都放下去了,直接指著金髮姑娘問到:你們懂得什麼叫做canapé 么?你覺得在我的晚宴上讓客人一手舉著香檳杯一手拿著個包子很好看么?話語剛落,大夥都很尷尬,這節奏跟說好的劇情不符阿,還好終於有打圓場的人出來了,拎著剛倒好的白酒說:今天的干白配的很不錯喲,你嘗嘗,01年的霞多麗呢!說吧又是一陣舉杯牛飲後主辦方終於也是醉眼惺忪的露出了笑容。

還好接下來的主菜都還不錯,意麵做的足夠al dente然後藏紅花的味道也沒有太蓋過醬汁本身的味道,魚肉雖說有點老不過也還說得過去,羊排算是做的最好的一道了,醬汁是拿著羊排原汁熬的Fonds de Mouton然後肉上面裹上橄欖泥稍微油煎了一下,很出彩。這時候,大夥也都喝開了,各種段子各種聊了起來。

當天一併拿來演練了下宴會時聲勢浩大的送餐隊伍。小夥子手上拿的已經是甜點了,其實對於一般的宴會來說,菜品的質量倒不要求很出彩,反倒更重要的是出菜速度跟菜品質量的一致性,畢竟大家對於宴會並不會要求吃的有多好,反倒是有人甜品都上了有些人還在吃沙拉才比較尷尬吧。

當天的甜品中一個是巧克力蛋糕配紅莓醬加時令水果跟香草冰激凌,一個是芒果雪芭配芒果乾加果仁海綿蛋糕,巧克力蛋糕還算尚可,不過那個芒果雪芭實在是有夠膩人的,你既然號稱Sorbet,那放這麼多牛奶和糖是鬧毛線阿,果不出其然最後也被取消了。不過最後的Petit Fours也就是餐後小點倒是比較驚艷,馬卡龍的口感很細膩,一看就是當初的杏仁蛋白糊打發了很久。

最後一片狼藉的桌面,等到最後一道甜品上完,主廚大人帶著特別憨厚的笑容出現在大夥面前然後拎著酒杯過來跟大夥問好然後就自然而然跟喝的盡興的主辦方打成一片……而等到後來大夥酒足飯飽,這場試菜也就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順利結束了。

而我呢?默默撿起剛才已經按主辦方意見批改好的菜單遞給了身旁的金髮侍酒師,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謝 @雨前羽街 邀一次再私信專門邀一次……

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推薦去讀一本書:美食評論家的喬裝秘密生活 (豆瓣)
內容是關於《紐約時報》餐廳評論員生活。

這位女性餐廳評論員在去《紐約時報》工作前,擔任包括《洛杉磯時報》在內兩家報紙的餐廳評論員長達15年之久,而在此前與這兩份工作期間,她還是一名廚師。

這是回答題主的問題:需要哪些準備?
你需要很專業,懂得用專業的眼光去評判食物。


這部分內容我之前寫過,請見以下兩個回答:
如何專業地、有理論支持地、帶有批判性地去吃?
品嘗美食的能力有門檻嗎?

工作內容,這本書里寫得很清楚:蒙面採訪,去同一家餐廳兩到三次,盡量點比較多的菜,專業地點評食物和餐廳環境的好壞,同時考察餐廳出品的穩定性,最後給餐廳打一個星級。

蒙面採訪,是寫餐廳評論絕對的先決條件。儘管紐時的評論員未必真正能做到,因為名氣太響了。但是一旦餐廳老闆出面請客,整個餐廳的廚房和服務水平都會達到最好的水平,評論員吃的那頓確實好,但普通顧客吃的肯定不是這樣。
這樣的情況我本人也碰到過。上海一家新的美國餐廳開張時請了我,一般我對餐廳的邀請不大感興趣,但這家因為名氣響亮,就決定去試試。之後我又以普通顧客身份再重新去了一次。果然,主菜的牛排,餐廳號稱穩定在某兩個級別之間,我作為媒體身份吃的那一塊,和作為顧客吃的那一塊,在級別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另外,這位評論員的文字相當好看。相比之下,紐時現任評論員完全是個悶蛋……我純粹是因為要看看他對餐廳的評判標準,才堅持在看他文章的。

前兩個月在上海見了一次《金融時報》的餐廳評論員Nicholas Lander,他的夫人是著名的葡萄酒評論員Jancis Robinson(她同時也曾擔任WSET的名譽主席)。維基上的說法是,他曾是英國一流的餐廳老闆之一。結束了餐廳生意後,他開始為《金融時報》寫餐廳評論,到現在快20年了吧。
他夫人到上海做活動,他來順便做做講座談談自己的一本關於餐廳經營之道的新書。

後來他在上海吃飯,接待方是我朋友,就讓我提前列了一堆餐廳List,還要一本正經寫出推薦原因來讓他選擇。最後他挑了一家上海菜,據說一個人快活地吃掉了兩盆現劃鱔絲。
那家餐廳的鱔絲蠻好吃的,但終究油而咸。想了想,我大概對這一類的異國食物無法傾注這麼多感情。

Nicholas Lander的日常工作和工作要求和紐時的評論員應該差不多,我上面說到的邀請出訪,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當然,嘗試最具當地特色的餐廳,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國內的話,一般以美食編輯居多,很少能有職業的、以此為工作的美食評論家。當然我知道雨前羽街私信邀我是什麼意思……不過我本人真的不能算是美食評論家。我目前並不以此為生,寫餐廳評論完全就是興趣愛好。

以前這類問題常被邀請,如果一次性滿足大家好奇心的話,就是我比較喜歡研究餐廳,找地方吃飯。我會盡量用專業的標準來判斷餐廳的好壞,有意識地排除我個人口味的因素(儘管可能很難排除),堅持這些,也沒什麼,興趣愛好而已。

也沒有什麼工作內容。一般就是朋友招呼我吃飯,理所當然就歸我想去哪吃。想完餐廳我一般還順手給訂了位,再把餐廳地址轉給對方。吃飯當天我一般很凄慘地被塞一本菜單,大家在我頭頂興高采烈聊天,我在低頭默默研究點什麼菜。

所以若是有人能替我點菜,好感度大增喲。

至於怎麼找新餐館,也是我的興趣所在。可以看以前的這個回答:
怎麼挖掘出好吃的新餐館?

-
最近事情多,幾種不同風格的文字夾著寫,晚上答知乎已經算是放鬆了。一般都答得比較隨意。所以請不要作任何轉載(包括各位的微博),知乎系列也請不要使用,非常感謝。


謝邀。

誠如 @聞佳 老師所言,國內主要是美食記者、編輯為多,專職的美食評論家較少,所以,我只能大致說一下作為飲食記者的工作內容。

一般來講,飲食稿件有深度和非深度之分,深度一般是選定一個專題,然後敲定架構,基本要包括文化部分與搜店兩部分,接著開始採訪、拍攝、試吃、撰稿。專題的選定很廣泛,較常見的有

1、食材類:例如選定「雞」為專題,就將雞放大來做,架構自擬。
2、時令類:所謂因時而食,做時令專題是為了應節,例如近期是荔枝與菠蘿當造,早前就采了這兩個專題的內容。
3、菜系類:例如川菜館專題、粵菜館專題、湘菜專題。
4、主題類:範圍較廣的主題飲食,例如火鍋、鐵板燒、自助餐、Fusion菜等。
5、消費主題:就是針對各大節日,例如新年、聖誕節、情人節等節日的餐飲推薦。各國家地區的消費指南。
6、熱門話題:來自星星的炸雞就是屬於這一類。

當然上面只是較常見的概括,實際操作起來有十分多的選題可以擬定,甚至將飲食與看似完全不相關的事物聯繫在一起,也可以成為一個飲食專題,之前某雜誌就操作一個專題為「搖滾」,在美食的部分就列出哪些啤酒「很搖滾」,哪些菜式「很搖滾」,聽起來已經很有趣,當然越不走尋常路的專題操作起來越需要細緻統籌與編輯思路,這個不贅述。

非深度的一般是一些餐廳的採訪,針對出品、賣點、招牌菜、環境等提取特色介紹,之所以說是非深度是因為這類型是圖片為主,文字為輔,而且文字也比較Lifestyle,迎合消費者,無需太深入的講解。

個人覺得無論深度還是非深度採訪飲食,首先還是要喜歡吃,對食物有情緒會有助於採訪與撰稿,然後要對食材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這樣在採訪的環節才會知道怎樣了解與發問,尤其做飲食的時間越長,很多食材與菜式都試過,更要知道其中特色與區別,否則文字就會變得陳詞濫調。

在撰稿方面,還有一點個人覺得很重要,就是人情味,飲飲食食可以很市井也可以很有格調,都視乎文字間透出的人情味,這份人情味可以從常常光顧這間店的熟客口中得知,還有就是從廚師或主理人身上獲得,要和他們交流,拉近距離,可以了解到一間店的靈魂。也會直接影響對一間店、一樣食材、一道菜等等的認知。對於我來說,這份工作遠遠不止吃得多這麼簡單,還增加了我的閱歷,因為這份工作,我能每天都結識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聊天,飲食行業是包容的,每個人投身前都有不同職業,也能愛著飲食同時愛著其它,他們有些分身是舞台美指、星座專欄作者、供貨商、主持人、甚至是明星……因飲食能與和各行各業的人結緣,能使我因不斷地獲得新知而感到滿足和充實。

如果要總結飲食記者是一項怎樣的工作,如前文所指,這是一份見多「食」廣、能擴闊我知識面的工作。苦惱之處是也有吃到不想吃的時候,畢竟這是一份工作,由於日程安排,我試過一天吃六場,到後面都是舉著筷子靈魂出竅神遊太虛的狀態,正如我簽名所指:「採訪導致過勞肥」。

一點拙見,不嚴謹,望見諒。


說說我知道的。類似美食推手們的日常


大多數人的日常:

有正當職業,以工作日晚參加各種飯局為多。

所謂飯局就是商家以各種名義請這些人吃飯。

譬如新開店,老店新開,開分店之類

有一個帶隊的組織。

基本設備:單反、微單。最次就是相素高的手機。

幾頓飯局下來就都是熟面孔了。

以後也會約出去玩,有些人也都發展成戀人或夫妻關係。

女生偏多。

每道菜上來,先輪一圈拍照。

碰到燈光暗的餐廳,商家會自備照明設備。

有些人動作慢的,還要調角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延長了時間。

隨後才動筷,有些菜會冷掉,口感就略差了點。

接著就開始各種聊天。

有些商家就在結束前登記下個人信息(ID和手機號)

也會過來徵求下大家的意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

一頓飯局菜很多,真的很多…到後來動一筷子的念頭也都沒了的。

最後散夥各回各家,也有關係好的會去續攤。

勤快的回家就開始p圖,接著各種社交平台美食網站發一遍。

同桌吃飯的小夥伴就相互評論轉發。

宣傳商家同時宣傳自己的一種手段。

這樣商家自然也會主動找上門。

雙休日以個人活動為主,大家有時也會相約一起玩,一起探店,出去旅遊什麼的。

少數人的日常:

基本無固定工作。

平日帶隊各種飯局,與各商家關係普遍非常好,參加各種商業活動(類似葡萄酒開幕式之類),給雜誌寫稿,出版美食書等等

基本設備:單反。

我是有聽過有人還去買了小的那種照明燈,有時候會在家裡拍啦~

喏,就是類似拍拍月餅、大閘蟹神馬的~

當然這些都是贊助的啦~
還有的開展小副業,自製小餅乾,自製XXX。賣得不便宜,故很賺。生意好的時候月入1W也有的

更有開公司的,從事專業拉皮條,平時操控好幾個知名美食微博。


補充下:

不得不說的是,他們這幫人真的很會寫啊。會吃是其次,怎樣介紹並帶動其他人一起去那家店消費,這才是厲害的地方呀。

當然會寫也分很多種:

1.文采飛揚型

2.獨樹一幟的個人色彩,有獨特模板的。

3.家常敘述型

4.敘事散文型(其實很喜歡這一型啊~~主要是感覺很裝逼呀呀呀)

回到題主的問題,以上大概就是他們的「工作內容」了吧。

至於準備工作。

首先,你得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次,你在那個圈子得有認識的人。

另外,再捫心自問下,題主你是合格的吃貨嘛?

你有嘗遍萬千食物的毅力和決心嘛?

你有好好關注當前熱門的餐廳和流行動態嘛?

想到再補把 ^^


教你成為「美食家」

在相熟的茶餐廳接受訪問,鄰桌的小朋友聽得入港,跑過來搭訕,「美食家這個職業整天吃吃喝喝,真是不錯。」

唉,不止一次被人這麼問,我也照舊回答,「三百六十行,才沒有美食家呢。不然,大學的專業榜上,為什麼沒有這一欄?」

蔡瀾先生拍電影出身,沈宏非老師從記者做起,當今中國最著名的兩大美食家亦曾有正職,何況我們這些小輩?事實上,身邊的老饕友人「食家飯」俞沁園姐姐、「管家」程熙兄,無不另有謀生之道,至於我,從前寫了近十年的計算機軟體,如今不再那麼辛苦,把寫軟體的精力拿來寫食物罷了。

說來說去,美食家只是大家認可我們對食物的理解,贈送的雅號,興趣為主,絕非工作,更不能當成職業看待。

金錢是原因之一,稿費低廉,靠什麼生活?拿人紅包,不管好不好吃,一概美言幾句,有人不亦樂乎,但是違背良心的事情,不可做就是不可做。

其實,每個人都有成為美食家的資本,如果能夠保持一份判斷力的話。

你可以隨意地喜歡,也可以隨意地討厭,甚至是偏見也沒關係,但一切觀點均應該經過自己的大腦,而非單聽美食家們怎麼說。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事情,最要不得。

更別看三流的美食節目,那些主持人只會拚命做出陶醉狀。他們說的最多的三句話是,「羊肉不膻」、「肥而不膩」和「入口即化」。真真嚇死人,羊肉不膻,不如吃雞和豬,連義大利面也「入口即化」,你當是MM巧克力嗎?

大家覺得某種食物好吃或者不好吃,是源於小時的記憶,或者第一次接觸的經驗。「幼年的火腿常帶蒿味。」有次聽沈宏非老師說,「當今明知沒有這股味道品質才佳,但是反而不習慣。」對,道理就是這麼簡單,所以我們會懷念媽媽或者外婆的菜嘛。

另一方面,總有幾種稀奇古怪的東西等著你去嘗試,像日本的納豆、寧波的臭貨和北京的豆汁。擁有足夠的好奇心,鼓足勇氣先來上一下子,不習慣就再來一下子,兩三次後從此愛上也不一定。

友人張瑞煜兄一向不碰大腸和榴槤,經我介紹,連試三次,結果不得了,張兄現今變成大腸痴和榴槤痴,而且愈演愈烈,兩種食物一起吞下也照樣面不改色,大有反超我之勢。

最基礎的,當然是對食物的愛,會不會做菜並不是關鍵。沈宏非老師說得好,「寫影評的未必會拍電影呀」。不過有幾道拿手菜,就沒人說你「光說不練」啰。尤其上海男人風範,為家人下廚,其樂融融。

自己的廚藝如何?我不敢誇口,總之大部分不算難吃,雖然難登大雅之堂,關起門來獻獻醜不是難事。失敗的經驗數不勝數,好在烹飪不是造原子彈,交兩次學費一定成功。

我燒菜研究的成分居多,尤其喜歡翻出那些古老的食譜做試驗。《隨園食單》離我們太遠,近一點的則有陳夢因先生的《食經》,我找到一套70年代的《中國菜譜》,記載的菜式已有半數失傳矣。嫌原文冗長,我將之一一簡寫,在微博上與愛好廚藝的網友分享。寫法只保留基本的步驟和原理,略加評述。不必要的味精和勾芡亦一併捨去,至於幾克幾兩,更是請大家憑經驗可也。做這件事情吃力不討好,為只為還食物的本來面目。

精彩的食材愈來愈少倒是事實,但絕非沒有,街頭巷尾更有數之不盡的美味,花功夫去找,即能找到,為什麼不馬上出發呢?

最瘋狂的經歷之一是在廈門,由當地老饕帶路,連吃八頓早餐,餐餐精彩絕倫,翌日寫稿,虎虎有「八頓將軍」之風。

但是每餐只舉筷一次,多則不美。胡吃海喝一氣的,不是美食家,是豬八戒。


不算美食評論家,但也起碼算是個美食自媒體。
做美食公眾號已經半年了,這個號是我跟朋友一起運營的(我們都有正式工作)
首先我們倆真的很愛吃,我們會為了想喝一杯奶茶打的來回去買,會為了想吃小山的鰻魚飯套餐中午專門從珠江新城趕去太古匯,最後用15分鐘吃完又趕回去上班,還有會為了想喝皇茶,因為別人要10杯起送,我們倆就點了10杯……

做美食媒體前,我真的覺得這份工作太贊了!天天就吃吃吃,拍拍拍,然後回去寫些文字就好了嘛!當自己真正做起來才發現沒那麼簡單,對餐廳做調查了解,確定餐廳,探店,拍攝,品嘗食物,回去後修圖,寫食評,排版等等都是我們倆用業餘時間做,剛開始的幾篇我們連排版都不怎麼會,現在看起來真的很醜哈哈!後來慢慢寫多了,思考的問題也多了,我們的粉絲多數是哪個年齡段的?他們喜歡什麼?如何增粉?如何刺激他們轉發到朋友圈?等等。

慶幸的是,我們因為一篇「你喝的貢茶為什麼難喝」收穫了不少粉絲,閱讀量也有70+W,而運營到現在,因為都是親身吃過的餐廳,好吃才會推薦,所以在粉絲的印象中還算是個不錯的美食公眾號。。。

扯遠了點。。。
其實主要是想發張照片,這是我們昨天探店拍的……

一般你們看到的都是這麼好看的點心……

而我們放進口中的點心卻是已經被蹂躪成這些樣子的……
因為要拍細節圖,拍內陷呀~很多時候都是錯過了食物最佳的品嘗時間。
對於吃貨而言,其實是很痛苦的。
還有上面也提到,一天N頓,吃到最後已經是無感了。不過說實話,對於愛吃的人來說,這份職業還是不錯的,起碼每天工作都感覺很有熱情,很開心。
不過需要學習和進修的亦很多,不是只會嘴上說說「很好吃」或者「不好吃」的就能當美食媒體的。


對美食界的圈子不了解,但要成為美食評論家,我覺得首先我們得捫心自問一下:


1. 我是不是一個見多識廣的吃貨?
2. 我能不能講好一個故事?


不要小看講故事的能力,美食專欄一般也就千百來字,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好的方法就是寓情於食物。光堆砌華美酷炫的辭藻,就像是摩天樓的燈光,恐怕只能哄哄45度角仰望天空的小讀者。大家已經過了溫飽階段了,誰有興趣觀賞你個人的文字高潮?


講故事是需要有些天賦的,不是每個人都有化紀錄片為大片的能力。知道紐約時報餐館評論員Ruth Reichl其實很偶然,下班之後逛季風,因為《天生嫩骨》這個書名把它從書架上隨意取了下來,誰知翻了幾頁就停不下。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地買了不少美食家的書,但最喜歡的還是Ruth Reichl的文字。


評論家(The Critic)的英文本意其實就含挑剔之意,所以要做到聰明刻薄容易,但擁有自嘲和幽默實屬罕見。這些特點融匯在她的隨筆和評論里,鮮活的就不僅是食物了,你甚至能代入旁觀者的角色,跟隨故事品賞她經歷的人與物。


艾格推薦的那本《美食評論家的喬裝秘密生活》里,沈宏非在代序里寫過——「中國的媒體受眾(接近或類同於《紐約時報》的讀者階層),誰不是三天兩頭就在街上找飯吃?老外呢?尤其是《紐約時報》的那個讀者階層,在這事上的習慣就和中國人民太不一樣了。他們有閱讀並迷信餐廳評論的習慣,第一是因為他們不常下館子,第二是因為能入餐廳評論員法眼的那種館子確實很貴。」

從中國和外國的餐飲習慣就可以看出,在中國做個美食評論家,你沒法通過寫餐館評論成為權威,能做文章的更多是在飲食文化上。


因為之前的工作關係,沈宏非、殳俏、巫昂的專欄我都編輯過。當然作為二道編輯,我對這工作也沒啥上心,而且三位都是講故事的好手,我所做無非是找點配圖而已。後兩者具有天生廚娘的熱情,而沈爺據說是不會做菜的主兒。不過人家饞嘛,吃進肚裡的美食估計也能繞地球N圈了,寫起東西自然底氣十足。


採訪過一位玉雕大師,有一句話我相當認同:如果你要鑽研一門學問,一開始就要接觸好東西,眼界決定了你的判斷能力。把審美標準抬高一些,也不會有那麼多女人整天喊著「叫獸叫獸」吧。

好吧,一個悲傷的真相浮出水面,寫美食和寫樂評影評都不一樣,除了有天賦之外,還得要有閑錢和雅興啊。


小時候看過一個笑話,有個小孩好吃又懶做,他爸唯有仰天長嘆:長大以後看來只能做美食家了。

笑話歸笑話,但不少人嚮往這個職業恐怕都是被其高大上的光環給蒙蔽。


真有心做美食評論家的,不需要了解做什麼準備工作,不要想著將來能沽名釣譽,現在就趕緊該以刀筷為武器,身體力行吃起來了。


P.S.你的毅力和熱情有多大,互聯網的神奇影響力就有多大。


難道不是這樣的么= =


無論什麼吃的,都給個滿嘴流油的`特寫,然後「嗯,嗯,特別鮮,特別脆,特莂潤」等等…


放大、細化自己的每一個感官的感受。
正常人吃一道菜,可以只說倆字 好吃!
美食評論家 必須用一大堆詞語描述自己從看到、聞到這道菜開始所有的感受,如同觀察一個情敵,一個細節都不能錯過。
雖然這是個令人艷羨的職業,但是有了負擔的味蕾,遠不如普通吃貨的【好吃】來的輕鬆吧!


其實……他們也有不想吃的時候


有時也要會演


 我們知道,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身份和稱謂,比如江禮暘老師,不僅是具有專業水準和大眾公信力的美食評論家和食神、上海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出版過多本飲食文化書籍的自由撰稿人,經常閱讀其「食」博客的網友還知道,他還是一位很可親的爺爺。當我們問及在這麼多重身份之中他最鍾愛哪一個時,江老師卻毫不猶豫地回答「爺爺」。一提到自己的孫女,這位老人頓時露出了可愛的笑容,他戲言:「哪一天看不到孫女就會渾身不舒服。」
  談到何以從一個吃飯做飯的普通人成為一個萬眾矚目的「美食評論家」,江禮暘老師告訴我們:
  首先,自己在復旦新聞系讀研究生時期主修古文,畢業之後就開始在報社工作,從編輯、記者做起,發覺古文對於自己在寫文章尤其是飲食方面的文章時有著很大的好處,對於指導眾人的飲食也同樣具有幫助。

  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餐飲店競相出爐,各種菜肴都有其淵源可探索,不同烹飪方式都有其故事可追究。中華飲食博大精深,探索起來樂趣無窮。
  此外,中國素來是一個美食大國,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飲食文化的不斷發展,各個朝代都具有一些代表性的美食家如蘇東坡、李漁、袁枚等,他們著有很多非常傑出的飲食著作。將這些古人的烹飪精髓和飲食箴言說與廚師們聽,深受他們的歡迎,對於廚師和當代飲食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種種機緣使得江禮暘老師對於飲食文化產生了特殊的情結。

  上海作為一個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匯聚於此,各式餐飲及文化競相入駐,不光八大菜系、十六幫別等本國菜系我們都能在上海輕鬆品嘗到,就是全球各國的美食佳肴也基本都能看到吃到。江老師表示,無論是外國的餐飲,還是本國的其他菜系,想要打進當地,毫無疑問必須要進行改良和創新,唯有將外來菜肴的精髓提取出來並根據本地客人的口味進行有機融合,才能更快更有效地使這種菜肴為本地客所接受。

  如今,很多注重情調的新新人類都喜歡去西餐廳,而青少年在包子和漢堡之間,大多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漢堡。談到西方餐飲的引進是否會對中國餐飲文化造成損害,江老師充滿自信地表示:「完全沒有這種擔心!」現在的上海餐飲市場集全國之大成,同時也是一個國際食府,餐飲文化的欣欣局面一方面折射出上海經濟的繁榮;另一方面,不同國家的各種菜肴大大豐富了上海的飲食文化和人們的口腹享受,「吃在上海」將越來越成為一句經典之言。但與此同時,江老師表示,大家絕不用擔心我們本國的佳肴會被淹沒其中,「喜新不厭舊」是國人對於菜肴的最普遍態度。

  在各種餐飲店象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食客擁有更多選擇的同時,跟隨而來的一個問題是:他們也更容易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咕嘟媽咪網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及時地來到了廣大食客身邊,它有著一個巨大的餐飲資料庫,方便食客按照自己的條件進行檢索,找到自己中意的餐飲店。對於像咕嘟媽咪這樣的網路系統,江老師認為,網路作為一個新鮮而豐富的新媒體和新工具,必然會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而且,它的輻射面也將從年輕一代逐步擴大到更多年齡層的人群,江老師本人就是在很多年輕朋友的影響和網路信息的衝擊下開始接觸這個新興媒體的,現在,他不僅經常會上網去查看餐飲行業的各種信息,包括有什麼新開店和新口味「出爐」,更是積極地利用網路工具,建立自己的「食庫門老江」博客,在信息時代有效地發揮網路工具的效能為己所用。


還記得那個喝「屎酒」吐了的日本(還是韓國?)的女人么?!


感覺上就是吃和吃的歷史,不過把愛好變職業這事,還看個人吧?


夢想的職業


自我感覺國內的真正的評論家很少,給餐廳說好話的多過說壞話的,真的評論家自然要有天分,接著是專業的知識,接著是不討好說真話追求質量高的人品,這樣的人的評論我目前沒見過,所以根本不覺得國內有這麼一份工作存在過,評論家與評論員的區別很大,就跟藝術家與畫匠的區別一樣,他們的生活估計是一樣的,認真鑽研不是為了玩樂,對食物的熱愛程度非常人可比,每天見不到可欣賞的食物就會覺得人生沒有希望


無論什麼吃的,都給個滿嘴流油的特寫,然後「嗯,嗯,特別鮮,特別脆,特別潤」等等…


一定要硬氣,吃人家嘴還不短的主


這個職業對於吃貨來說絕對贊,之前看一檔節目,嘉賓是旅遊撰稿人,當時我就驚了,好高大上的職業


推薦閱讀:

有哪些蝦的美味做法?
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零食?
大學生有什麼好的晚餐搭配?
學醫的吃臟器比如鹵煮是什麼感受?

TAG:美食 | 吃貨 | 美食家 | 美食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