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村上春樹的作品更多呈現的是爵士樂?而米蘭昆德拉更傾向交響樂?
在探討兩性關係的作家裡面,比較喜歡這兩個作家。而兩個作家似乎都喜歡用音樂來構建兩性的微妙關係,想問問專業人士,這兩種音樂映射下的兩性關係有什麼不同嗎?你是如何理解音樂元素的運用的呢?
謝邀。
恕我直言,這種事根本不用那麼複雜的揣測……
最簡單直接的原因:
村上春樹自小喜歡爵士樂,開過一個爵士樂酒吧,叫做peter cat。開店資金500萬日元,一半是自己和妻子的積蓄,一半是跟妻子父母借的。處女作《且聽風吟》是在酒吧桌上寫的。《1973年的彈子球》亦然。所以他小說里會有大量爵士樂元素和酒吧情景,因為那是他最豐富的生活細節來源。《國境以南,太陽以西》,男主角就是開爵士樂酒吧的。
米蘭-昆德拉的父親叫做路德維希-昆德拉,路德維希-昆德拉的師父叫做亞納切克——古典樂行家懂了吧?老昆德拉是個鋼琴家和音樂家。米蘭-昆德拉從小跟爸爸學了鋼琴、音樂和作曲,參加過管弦樂隊。
興趣和家傳淵源,在這裡頭呢。
此外,村上春樹也提過相當多關於古典音樂的細節。《且聽風吟》里去買過古爾德的鋼琴唱片。《奇鳥行狀錄》開始就有羅西尼的描寫。《世界盡頭和冷酷仙境》里聽著《波萊羅舞曲》撒尿「覺得會永遠小便下去」。
只是相對於古典樂,他更喜歡爵士樂而已。沒必要把他寫得跟古典樂涇渭分明。他對音樂的愛好沒那麼狹窄。
非要說音樂對寫作影響的話:
20世紀中葉之後,因為駐日美軍的影響,爵士樂在日本年輕人那裡很紅。村上春樹本身趣味又很美國,喜歡菲茨傑拉德的小說,眾所周知,菲茨傑拉德是「爵士樂時代」的代言人。他喜歡的如卡佛、雷蒙德-錢德勒、厄普代克們,也是美國人。
他的小說,尤其是短篇,有別於傳統日本小說,是很輕快隨性,訴諸於細節(甚至標籤牌)和大量感官描寫的。這一點算是很爵士樂,但其實更可以說是美國范兒。
昆德拉在寫作方面很注重歐洲小說傳統,雖然未必遵循,但很喜歡對此進行分析。而歐洲小說的傳承結構和史詩、戲劇、古典樂是互為表裡的。這一點詳見他《小說的藝術》。他對結構和復調的愛好,習慣他小說那種七章復回的人都明白。
不請自來。
在我淺薄的印象中,村上似乎非常喜歡在作品中用音樂元素。
《挪威的森林》里的搖滾樂元素。
《且聽風吟》里,借唱片是一個重要的情節。
《彈子球》里,主角直接開了一家爵士樂酒吧,就和村上自己一樣。
……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1Q84》一開頭,就提到了雅納切克的《小交響樂》。
《小交響樂》是一首交響樂,這是廢話。我現在電腦里就正在放著這首音樂,我一邊聽,一邊喝著可樂打這行字。
我想了很久,為什麼村上要在一本書里開頭這麼重要的一個地方,放上這個交響樂呢?
僅僅是為了和後文呼應,顯得青豆和天吾心有靈犀一點通?(兩年前看的,寫到這裡我自己都佩服我的記性。)
所以當時看完書,就找到這首交響樂聽。聽了很多次,也沒搞懂,這個裡面究竟有什麼寓意。
後來我想,大概村上是真的很喜歡這首音樂吧。
因為真的很喜歡,所以才會用這首音樂,作為拼湊這個故事的一份碎片。
村上喜歡在作品裡寫音樂,我覺得跟他有一拼的是寫《發條橙》的安東尼·伯吉斯。
這傢伙本身是個鋼琴家,《發條橙》的主角是個狂熱的交響樂愛好者。其實我也沒搞懂,為什麼非要給這個混混設定一個古典音樂的愛好。
後來我想,可能是因為作者真的很喜歡交響樂吧。
因為喜歡,所以才想寫,才想把自己的愛好用密碼般的方式寫進書里。寫作的初衷不就是這個嗎?
至於昆德拉,我只在兩年前看過他的《無法承受的生命之輕》。
我知道你題目中說的「用交響樂構建兩性微妙關係」是什麼意思。我想你指的應該是貝多芬的Es mass sein.(不知道拼得對不對),昆德拉用這個來形容男主人公愛情觀的沉重。
這個,我覺得這是作者對於愛情和音樂雙方的思考。用貝多芬的唯一性來形容男主人公愛情觀的沉重,我覺得是恰到好處。但是我認為這跟交響樂本身的性質無關。只是因為作者喜歡,於是他就那樣形容了,最後形容出來效果特別好,大家都很開心。
音樂和兩性關係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音樂元素只是作者的思想通向讀者心中的一座橋。我想作者肯定更喜歡讀者通過這座橋走向他們的內心,而不是蹲下來研究這座橋吧。
以上只是我這個不懂音樂的人的想法。
一個作家的作品其實也是他生活背景的一種體現,村上是日本戰後後期作家,生活在深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的經濟復甦時期,所以作品裡有很多德搖滾音樂出現,在《談跑步》裏他闡述了自己對爵士樂的迷戀和對菲茨傑拉德的喜愛,而菲茨傑拉德就是爵士樂時代社交圈的標誌人物,昆德拉生於動亂的捷克,而這個國家本身就有蓬勃的藝術傳統,父親又是音樂教授,就像他書裏不可缺少的古典音樂一樣,他與他的生活環境都是缺不了音樂的;在關於性的探討我倒覺得昆德拉是在性中尋找愛,性與愛都是分不開的;村上就像是從自私的愛欲裏發散出的性,虛浮易散。就好比昆德拉在《不能承受之輕》裏的一句話「男人有兩種,一種就是在一個女人身上,去發現所有女人的美德;還有一種就是,在所有女人身上,去發現一個女人的美德。」他毫不懷疑一個專情或濫情的人對愛的追求,而村上作品裡看到的是經濟發展下人們的空虛與輕浮,從我的觀看體驗來說,看昆德拉的書是在衝擊你的思考,而看村上的更像一種消遣,所以我一直覺得村上離諾獎還是有點距離
我贊同張佳偉的觀點。
有一點需要補充。
村上春樹認為,爵士樂的發源是黑人音樂,它的興起與黑人在美國逐漸站穩腳跟是有歷史關聯的。
這種音樂實質性是撫慰那些從事底層勞動的黑人的心靈。
與此相對的是高大上的白人-歐洲-交響樂-古典樂。
一個是已經學院化、經典化的音樂,另一種是底層音樂。
可能曾有一個時刻,白人曾用我們看《心花怒放》中阿凡達女的秀的眼光,欣賞過爵士樂。
日本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時候,也曾擁有過黑人對白人的崇拜、敵對與恐懼。
儘管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認為日本人對於西方文化是弱者,但他確實很好地使用爵士樂跟自己的文字創造出了撫慰日本人的心靈的工具。在這個意義上, 村上跟爵士樂惺惺相惜。
ps:
1Q84開篇就出現了古典音樂。
這是不是說明了什麼呢?
看來大家看到了我所看不到的不少景象……
村上春樹竟然是歸類到探討兩性關係的作家的類別里…
不歪樓了……
爵士樂是村上本人喜歡的音樂而已,就像我身為南方人卻很喜歡麵食,我媽媽倒不會還是忠於米食。
我想要說的是,這道題目如果是基於音樂元素的運用對小說寫作的影響,那麼它完全出錯了。因為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中,不光有爵士樂,還有大段古典音樂或搖滾樂的描寫,所佔的比重決不會比爵士樂要低,並且在他最新小說《巡禮之年》中你看到絕大部分是古典樂的描寫,所以並不能說明村上春樹力圖用爵士樂來構建所謂的情感關係。而談到昆德拉,用昆德拉自己的話來說,他採用的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交響樂的小說寫作方式,所以讀他的作品,你不應該會感受到什麼交響樂之類的形式感受。
我們現在來看昆德拉,在昆德拉的小說當中,你基本上看不到對某段音樂名稱的直接引用,更不會看到像村上春樹那樣對某些經典音樂的侃侃而談,更多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類似於變奏的小說寫作方式。在《笑忘錄》中,昆德拉將這一寫作方式與交響樂對立起來,說交響樂的漸進方式是「從一處到另一處,越來越遠。」它是史詩性的,敘事方式類似於公路。而變奏式則完全不同,是一種類似於行走在山間小路,在這停會兒,在那兒走走,但是永遠努力回到自身,永遠靠近他穿越的地方。(《笑忘錄》第六章)
所以當我們讀到昆德拉的小說的時候,我們會感受到他的小說並非像交響樂那樣平鋪直敘,一瀉千里,而是敘述許多故事,而彼此情節又沒有什麼緊密的聯繫,各自走開,但又能夠完美地統攝於一個龐大的主題之下。昆德拉在《雅克和他的主人》中將它比喻為「原地轉圈的馴馬術」,在《不朽》裡面又把它比喻為「鐘面」,「(生活)並不像流浪漢小說里的主人公,從一章到另一章,這主人公永遠被各種新事物震驚。」它更像是鐘面,永遠在兜兜轉轉,永遠圍繞著軸心運動,走著相同的旅程,重複來重複去,就像「音樂家稱為主題變奏的樂曲」。
其實說到這種獨特的寫法,我們也可以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小說家中找到影子,比如像《七日談》、《十日談》之類的,都是一些完全不同情節的故事熔鑄成一部小說,統攝於一個龐大的主題。而這種漫遊在山間小路的小說形式,也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昆德拉特殊的敘事之美。
村上的大多作品裡面,性關係之後男主人公不會負責任,就像酒吧之後的一夜情,比較漂浮,只注重個人的自由、快樂和享受。女性就像是美麗的物品,日本男性的大男子主義導致他們欣賞美好的女性,但並不將她們規划到人生的範疇。爵士樂就類似這樣的感情,高亢激情輕快,但是短暫,更重個人主觀感受。
米蘭的作品相比較而言,性愛是生命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性和愛情的關係是他在作品中探討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性關係中靈與肉的矛盾關係,是他想要傳遞表達給讀者的。交響樂更繁重宏大,包含的情感元素更為複雜,是宇宙般的壯闊,體現生命的承重。
不請自來
時代原因吧 推薦看一部動畫 《坂道上的阿波羅》 講的就是關於日本爵士大熱的故事 那時候日本很流行爵士樂 而米蘭昆德拉的時代 可能更傾向於交響樂 很多類似於米蘭昆德拉的作者都很喜歡交響樂 從中得到靈感 並不是很清楚他們兩個具體的活躍年代 所以只能這樣粗略的回答 鄙人不才
村上春樹純粹是因為他自己熱愛爵士,懂爵士。所以書里提到音樂大多是爵士樂。
看過多本村上作品就會發現他對於爵士樂知識很精通,涉獵頗廣。上學時最喜歡的作家是村上春樹,米蘭昆德拉的書也看了一些,所以儘管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在我的能力範圍內,但還是很想說下我的看法,算是拋磚引玉,哈哈
村上春樹曾經多次說過自己最愛的小說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小說的背景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當時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精神文明卻墮落不堪,這一時代被稱為「爵士時代」,我覺村上的寫作有參考菲茨傑拉德的作品,然後就是這個奇蹟又有些頹廢的時代特徵也和他的小說感覺很像,是借鑒還是氣質相同,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哈哈。
米蘭昆德拉我不太清楚,但查了下百度百科,關於他的生平經歷,百度百科裡面是這樣描述的:
「1929年4月1日,米蘭·昆德拉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布爾諾。父親是鋼琴家、音樂教授,當過音樂學院院長。
昆德拉孩提時代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在父親的書房裡度過的。在這裡,他經常悄悄地聽父親給學生講課;父親親自教他彈鋼琴,引領他一步步走進音樂世界;任意瀏覽父親眾多的藏書。十來歲時,他就已讀了大量的文學名著,捷克的和外國的都有。十三四歲時,正值二戰時期,他師從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爾·哈斯學習作曲。後來,哈斯先生被關進集中營,再也沒有出來。昆德拉始終把他當做「我個人神殿中的一位」。他寫下的第一首詩,就是《紀念保爾·哈斯》。[1]
1948年,19歲的米蘭·昆德拉考入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系後,經常去聽音樂課。後來又到布拉格電影學院讀電影專業,並在那裡畢了業。迷戀音樂的同時,昆德拉還投入到了寫詩的熱情之中。從昆德拉的第一本詩《人:一座廣闊的花園》中,人們就聽到了不同的聲音。當時的捷克文壇,教條主義盛行,公式化的詩歌到處泛濫。而昆德拉的詩卻帶有明顯的超現實主義色彩和批判精神。」
在我看來米蘭昆德拉的個人氣質及作品和交響樂比較搭,有音樂學院派原因也有個人愛好原因吧。
至於所說的不同音樂映射下不同的兩性關係,我不是學文學的,也不會從寫作方式去考慮這個問題。。。。先去忙了,想到什麼了再來補充
因為村上春樹喜歡爵士樂,米蘭昆德拉喜歡傳統交響樂。
交響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音樂所在,是有限中繁衍出無限,正如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也是智慧的結晶,從有限的小說框架探索無限的人類心理的奧秘。
最近在看《海邊的卡夫卡》,裡面提到路德維希的《大公三重奏》,把百萬美元三重奏和捷克的蘇克三重奏的各自特點都說得很仔細,覺得如若不懂的人,是不會順手捏來似的,寫到小說里去的。
因為村上喜歡爵士樂,米蘭昆德拉喜歡交響樂。
是文化背景(包含音樂品味)對作者的作品產生影響,而不是相反。
1Q84裡全部人物都升級聽交響樂了啊~~連那個形容猥瑣的私家偵探都是聽西貝柳斯的小提琴協奏曲來洗澡~~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挪威的森林」中,「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與之永存」這句話?
※如果把《挪威的森林》改編為中國版電影,你會如何選角?
※《挪威的森林》里渡邊擁有怎樣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