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好是武則天統治時期)的文官官職等級名稱是什麼?
尋覓真實靠譜的答案
一般是品與流吧,流內分九品,流外分九等。
至於武則天時期,等待更有學問的人。
維基是這麼說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4%90%E6%9C%9D%E5%AE%98%E8%81%B7%E8%A1%A8
更具體的可以看張國剛《唐代官制》p.160以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674495.html
這個問題,我正好有一點點研究,就簡單說一下吧。
首先你要明白官職其實是個複雜的體系,自曹魏時潁川陳群提出九品中正制以來,雖然到了唐朝已經面目全非,門閥制度也與魏晉之時大不相同,(唐朝雖然門閥鼎盛,畢竟還都是通過正經科舉出身的,蔭封亦有,但不是主體。魏晉則是大中正品評等級才能做官,門閥子弟出身比寒門會高很多很多,故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之說。)但是官階九品的制度卻是沿襲了下來。
三國時,魏按官員地位高低,分九品,後來,九品以外又陸續增設了其它的官職。南北朝時就已經用「流內、流外」來區分九品內外的官職。
《資治通鑒》:「(西)魏太師泰始作九命之典,以敘內外官爵,改流外品為九秩。」[1]隋稱九品至一品官為流內。唐稱未入九品者為流外,多充任京師官署吏員。流外也分品級。京師官署吏員,多以流外官充任,經過考銓以後,可以遞升流內,唐時稱為「入流」。
宋沿唐制,諸司吏員出缺,通過考試選補。專掌流外官銓選的稱為「流外銓」。流外官在明清稱為「未入流」。這個與題目無關,不提。
那麼官職具體是怎麼定的呢?
唐朝沿襲了隋朝的制度,即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制度。不用詳細解釋了。
但是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所謂的官制制度,也是分為好幾種的,有職官、文武散官、勛、爵之分。
簡單舉個例子吧,顏真卿《祭侄文稿》: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修,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
銀青光祿大夫,文散官。
丹陽縣開國侯,爵。
上輕車都尉:勛。
蒲州刺史,職官。
使持節蒲州諸軍事,唐代使持節﹑持節基本都是虛銜,都督某州軍事則是職官。
這其中除了職官以外的所有名號、官職都是虛銜,有幾個用途:以示恩寵、提升品銜、增加俸祿……等等,只有職官才是真真切切的官職。
題主想問的是最好是武則天統治時期的文武官官職,需要說明的是,唐朝的官制在太宗朝之後即有了一個微妙的變化:
唐朝初年,唐太宗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綜理政務,共議國政。中書令、侍中、尚書僕射分別為三省長官,並為宰相。以其他官員參予政務的,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名義(中書令、侍中為三品官)。資歷不及三品者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都是事實上的宰相。武則天時改稱「同鳳閣鸞台三品」、「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代宗時,中書令升為二品,將同中書門下三品之名改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
也就是說,真宰相尚書令(基本沒有)、中書令、侍中在之後就很少授人,該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典掌機密」等等有臨時性質的官職,多以六部尚書侍郎、中書、門下
侍郎兼任。
其他的則與高宗朝基本相似,但有趣的是,大周革命,萬物惟新。武則天作為中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位女皇帝,必然是會對原來的官製做一些改變的。
改變如下:
尚書省→文昌台
中書省→鳳閣
門下省→鸞台
吏戶禮兵刑工→天地春夏秋冬
尚書左右僕射→文昌左右相
中書令→內史
侍中→納言
其他的把名稱替換就好。
另有諫議大夫→正議大夫等等。
可以看出,分明就是換湯不換藥嘛!
這裡夾帶私貨一枚:武則天時宰相劉禕之名言:不經鳳閣鸞台,何名為敕!
意思就是皇帝的詔書、敕書也得經過議事堂宰相門的批准才可以有法律效用。
另附表如下:
武則天時期的官職劃分
唐朝官制_百度百科 (中有詳細的文武散官、勛、爵品級介紹。)
題主說的文(散)官官職:
開府儀同三司(念開府、儀同三司) 從一品 紫袍 三梁冠 金魚袋 象牙笏
特進(有叫特進光祿大夫的) 正二品 同上
光祿大夫 從二品 同上
金紫光祿大夫 正三品 同上
銀青光祿大夫 從三品 同上
正議大夫 正四品上 深緋 兩梁冠 銀魚袋 象牙笏
通議大夫 正四品下 同上
太中大夫 從四品上 同上
中大夫 從四品下 同上
中散大夫 正五品上 淺緋 兩梁冠 銀魚袋 象牙笏
朝議大夫 正五品下 同上
朝請大夫 從五品上 同上
朝散大夫 從五品下 同上
朝議郎 正六品上 深綠 一梁冠 竹木笏
承議郎 正六品下 同上
就這樣吧,希望能幫助題主。
推薦閱讀:
※如果郭嘉不死,三國歷史又會如何?
※朱元璋北伐為什麼會成功?而其他的北伐大多都不成功?
※為什麼皇帝沒有字?
※事半功倍的抵禦匈奴,為何戰國時趙國可以做到,而一統天下的秦國卻不能?
※項羽為什麼當不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