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和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它們的館藏哪個更豐富、更珍稀?

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和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它們的館藏哪個更豐富、更珍稀?
問題詳敘:
1、抗日戰爭時,國民政府將故宮大量的文物珍藏品輾轉至上海、南京,內戰後大多數都帶至台灣。

2、後來台灣政府建立「國立故宮博物院」來收藏和展覽文物,如今也是世界聞名!

3、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書畫作品更是舉世聞名,數量達上萬件。

希望能有一些對中國文物有足夠了解以及去看過許多博物館藏品的知友詳細介紹!

幾個小問題:

1、
兩館各有哪些鎮館之寶?

2、
為何今天北京的「故宮博物院」也有如此數量的珍藏,當初國民政府怎麼沒有都帶走?

3、
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有過失竊或差點失竊的事情發生過嗎?

(推薦國家地理的紀錄片《台灣故宮博物院》,對其介紹挺詳細)


1.其實不可比,因為北京故宮是遺址博物館,最珍貴的藏品是故宮這一建築群,這是台北故宮舊藏博物館拍馬也趕不上的。
2.以下為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的大作《北京故宮與台北故宮文物藏品比較》,發表在《中國美術館》2005年第2期
  「兩岸故宮藏品,比起來哪家的多?哪家的精品多?」這是兩岸同胞乃至國際社會都不甚清楚而又很關注的一個問題。可以肯定地說,北京故宮不僅藏品遠遠多於台北故宮,而且總體上精品也多於台北故宮。在比較前,我想首先說明三個情況:   
一是,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前,遜帝溥儀將1200餘件書畫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寶盜運出宮。新中國成立後,其中相當部分重新回到了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如《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五牛圖》、《伯遠帖》、《中秋帖》等。
  二是,1933年故宮南遷文物共13491箱,部分文物南遷後,北平故宮本院所留文物相當多,也有不少珍品,淪陷期間還在繼續清點未曾登記的文物,並徵集了一批珍貴文物。南京政府曾下令馬衡院長選擇留平文物菁華裝箱,分批空運南京,馬院長雖將珍品編目造冊報南京,但以各種理由推延裝箱,後來一箱也未運走。南遷文物後來運台2972箱,佔南遷箱件數的22%,當然多是精品。其實留下的78%精品也相當多。國民黨向台灣運文物,因戰爭形勢突變只運了三次,第三次擬搬運1700箱,由於運輸艦艙位餘地有限,加之僅有24小時裝船時間,結果只運出972箱,另728箱也留在了內地。
  三是,兩岸故宮文物藏品構成上稍有不同。運台故宮文物約60萬件,其中清宮檔案文獻38萬件冊,善本書籍近16萬冊,器物書畫5萬餘件;加上 抵台後徵集的文物,總計65萬餘件。北京故宮原有明清檔案800萬件,善本特藏50多萬冊(件、塊),器物書畫100萬件,總計達960萬件。1980年 明清檔案划出,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又將包括部分宋元版書在內的14萬冊宮廷藏書撥交國家圖書館及一些省市和大學圖書館。現北京故宮有藏品150餘萬件,其中1949年後徵集24萬多件,80%以上仍為清宮舊藏。
  我們再從幾大項文物來具體比較:
  一、書畫收藏。台北故宮藏有書畫總計9120件,據介紹其中一半為優等和次等,元以前繪畫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後像),元以前書法155件。北京故宮有書畫15萬件左右,約佔世界公立博物館所藏中國古代書畫的1/4,其中約1/3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繪畫,310件元以前的書法。元以前書畫總收藏量,數量上北京故宮低於台北故宮。但相對嚴格的鑒定工作,使得北京故宮早期(元以前)書畫中,很少有早期和晚期(明清)之爭。在繪畫的時代方面,北京故宮的早期藏品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繪畫面貌,特別是東晉顧愷之的兩件北宋摹本《列女圖》卷和《洛神賦圖》卷真實地反映了漢魏六朝時期的繪畫風格。就唐、五代、兩宋繪畫而言,台北故宮在數量上較北京故宮要多,但北京故宮元代繪畫眾多的收藏量和完善的品質堪稱世界之冠。就宋代繪畫而言,台北故宮的山水畫珍品多於北京故宮,但北京故宮的人物畫珍品則佔有重要地位。北京故宮繪畫藏品種類較全面,除捲軸畫外,還藏有版畫、 年畫、清宮油畫、玻璃畫、屏風畫、貼落等,這些是台北故宮所缺乏和不足的。此外北京故宮還有10件唐宋壁畫、7件唐五代敦煌紙絹畫、1鋪元代大幅壁畫等。 北京故宮庋藏的明清大幅宮廷書畫也是台北故宮所缺少的,因為這些在文物南遷時有一定運輸難度。由於台北故宮主要接收的是清宮舊藏曆代書畫,而18、19世紀的「揚州八怪」、「京江畫派」、清初的「金陵諸家」、「四僧」等許多流派的繪畫和書法為清宮所缺,如今已是國之重寶。北京故宮於上世紀60年代初已將上述幾個時期書畫收藏齊備。在書法方面,台北故宮的收藏量和品質不如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有4萬多通明清尺牘,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遠勝台北故宮在這方面的收藏。在碑帖方面,北京故宮的碑帖善本佔全國大多數。目前尚沒有見到文物南遷中有關碑帖的記錄。
  二、陶瓷類文物。北京故宮有35萬件,一級品1100多件,二級品約5.6萬件,還有上世紀以來在全國110多個窯口所採集的3萬餘片陶瓷標本。台北故宮有25248件清宮舊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及明代官窯瓷器收藏均佔優勢,著名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琺琅彩瓷器絕大多數都藏在台北故宮。但北京故宮的收藏數量是台北故宮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在新石器時代彩陶、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瓷器、清代嘉慶至宣統官窯瓷器、歷代民窯瓷器以及古陶瓷窯址標本、 實物資料收藏方面,北京故宮均佔有明顯優勢。北京故宮在歷代官窯瓷器收藏方面,無論數量還是質量,也都相當可觀,不容忽視。在古陶瓷收藏方面,兩岸故宮各有千秋。
  三、青銅器方面。北京故宮藏曆代銅器1.5萬餘件,其中先秦青銅器約1萬件,有銘文的1600餘件,這三個數量均佔中外傳世與出土數量總和的 1/10以上,是國內外收藏中國青銅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另外有歷代貨幣1萬餘枚、銅鏡4000面、印押1萬餘件。台北故宮收藏有5615件青銅器,先秦有銘文的約500件。兩岸故宮青銅器都以傳世品為主,台北故宮藏品的總量和精品數量都較少,但毛公鼎、散氏盤、宗周鐘等重器則十分有名。
  四、工藝類藏品方面。北京故宮藏有玉器28461件,數量上多於台北故宮的11445件,而且又徵集了考古發掘出土的珍貴玉器數百件,其中安徽凌家灘遺址與六安楊公鄉戰國墓出土的一些玉器,為世所罕見,目前僅北京故宮有收藏。另外,北京故宮的「大禹治水」玉山,重逾萬斤,還有重量數千斤的幾件玉山,是台北故宮所不能及的。漆器、琺琅、玻璃、金銀器、竹木牙角雕刻,以及筆墨紙硯等「雜項」,台北故宮總計7605件,北京故宮則有101355件。 漆器總體上台北故宮精品較少;金屬琺琅器,兩岸所藏特點相近,但北京故宮的一些大型金屬琺琅製品則是台北故宮所沒有的;從台北故宮出版的有關如意、文玩等出版物所選文物看,其工藝水平明顯遜於北京故宮藏品。另外,北京故宮還藏盆景1442件,匏器590件,而台北故宮無此收藏。
  五、宮廷類文物收藏。北京故宮具極大優勢,從代表皇權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無所不藏。例如清代玉璽「二十五寶」、鹵簿儀仗等為台北故宮所無,帝后冠服也最為齊全;反映清代科技發展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天文儀器、鐘錶亦為北京故宮特藏。清代皇帝稽古右文,重視文玩鑒賞,其鑒賞所用的印章,絕大部分藏在北京故宮。清代皇家信仰多種宗教,以本民族傳統的薩滿教、道教與藏傳佛教為主。北京故宮收藏有大量薩滿教與藏傳佛教的法器、祭器、 造像、唐卡等,還完整地保存了宮廷中一些藏傳佛教及道教殿堂的原狀。
  六、圖書典籍方面。台北故宮所藏版本時代早(宋、元、明版較多)、卷帙完整、書品好者居多,如文淵閣《四庫全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宛委別藏》、及部分「天祿琳琅」藏書等,多是獨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當珍貴。北京故宮所存數量不多的宋元版書多已撥交國家圖書館,但現存的明清抄、刻本,品種、數量眾多,包括內府修書各館在編纂過程中產生的稿本,呈請皇帝御覽、待刻之書的定本,從未發刻的清代滿、蒙、漢文典籍,為便於皇帝閱覽或攜帶而重抄的各式書冊,以及為宮內外殿堂陳設而特製的各種賞玩性書冊。此外還有翰林學士、詞臣自撰的未刊行書籍,各地藏書家進呈之書;一大批宮中戲本和檔案;帝後服飾和器物小樣、「樣式雷」建築圖樣、輿圖等特藏文獻,等等,以上共約19.5萬冊(件)。另有20餘萬塊精美的武英殿「殿本」的原刻書版。這些構成了北京故宮善本特藏的特色。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品,除了所存舊藏外,有近1/5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領導和各省市積極支持下徵集、購買的散佚清宮文物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解放初期,國家就毅然花50多萬港幣從香港買回著名的「三希」中的兩希——《伯遠帖》和《中秋帖》。當時台灣也想買,但經費沒有落實,他們至今引為憾事。迄今為止,先後有600多人向北京故宮捐獻文物。毛主席三次將友人送自己的文物轉送故宮保存。張伯駒、朱翼庵、孫瀛洲等人的無私捐贈,彪炳千秋。新徵集的文物,許多在價值上比清宮舊藏毫不遜色。這使故宮很快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的巨大寶庫,成為最有代表性的中華文明的象徵。
  由於多種原因,許多人對北京故宮文物藏品狀況不很清楚,有人以為好東西都到了台灣,有的甚至說:「台北有文物沒有故宮,北京有故宮沒有文物」,這顯然是誤解。當然,文物自有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兩岸故宮的收藏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只有從整體上來看待,才能全面地認識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豐富多彩。
3.台北故宮1973年遺失過《故宮老檔》的《女屍圖》一張。
4.如果說廣義上的故宮,請不要忘記瀋陽、南京。
5.看了很多答案,發現大家對「藏品」「展品」「展覽」這幾個概念基本上是混淆混沌的。
6.認識文物的價值,除了考古和藝術史的量度之外,有必要拓展到博物館學的角度。首先故宮建築群既是藏品又是環境,北京故宮舊藏沒有脫離這種原生收藏的環境,北京故宮作為機構又搜集了一些散佚的故宮原藏文物回到故宮,努力重構故宮原藏的環境,這部分價值單純停留在物的層面是難以顯現的;其次見過之後北京故宮借鑒了中國考古學的成果,調撥了一批考古出土品進入故宮收藏試圖以考古發現和故宮原藏為支撐重構中國物質文化史和中國藝術發展歷程,使故宮藏品從體系上趨於完整,這同樣單純停留在物的層面是難以顯現的。根據杜克里斯基,藏品承載的信息量可以決定藏品的價值,根據博物館藏品信息學,藏品之間的體系關係同樣可以形成信息,也就是說,不但要承認器物的價值,同樣還要看到器物組合的系統也有其價值。
7.由於文物的價值很難量化比較,所以北京、台北兩地故宮藏品價值的比較其實是無意義的,誠如鄭欣淼所說,「兩岸故宮的收藏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只有從整體上來看待,才能全面地認識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豐富多彩。」


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台北故宮70萬藏品中,近40萬是檔案(比如奏摺),近20萬是古籍;各種器物和書畫總共只有10萬出頭,你沒看錯,只有10萬!而且半數是赴台後徵集的,不是清宮舊藏。

再來看北京。

北京故宮有180多萬藏品,其中器物和書畫超過100萬件(台北是10萬件),單單書畫碑帖一項就有15萬件!大陸收藏明清檔案最多的單位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收藏了1000多萬件(台北是40萬件)!收藏古籍最多的是國家圖書館,僅珍貴古籍就有30多萬冊,加上普通古籍高達280多萬冊(台北是20萬冊)!

如果你以為北京的藏品只有「量」,沒有「質」,那就大錯特錯了。篇幅關係,僅仔細看看書畫一項。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中國古代最後一位精於收藏的帝王。大家也清楚,故宮文物精品在抗戰前後南遷至四川等地,其中一部分精華又在1949年前後運往台灣,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於是乎,很多人以為清宮收藏的最精華在台北。

有三點誤解需要澄清。

第一,乾隆藏品不等於南遷文物。

從乾隆駕崩到故宮文物南遷四川等地,清宮藏品因戰爭、火災、盜竊等原因經歷多次散失,這裡尤其要提到末代皇帝溥儀。

溥儀退位後仍暫居宮中,於是趁機將1300件精心挑選的書畫和大量典籍珍玩盜運出宮,供日後開銷。這批書畫中的大部分已回歸大陸文博機構,其中370件回到北京故宮,包括家喻戶曉的《清明上河圖》:

第二,南遷文物清理不徹底。

由於時間緊迫,故宮文物在南遷之前清理得相當不徹底,遺漏了許多精品,僅宋元書畫一項就多達145件,包括王羲之《蘭亭序》最出色的三件摹本(王羲之無真跡存世),以及歐陽詢的《張翰帖》和《卜商帖》(下圖)。

第三,南遷文物不等於運台文物。

從故宮轉運至四川等地的南遷文物總共13491箱,其中2972箱最終運往台灣,佔南遷文物總箱數的22%。南遷文物原本都是精品,無論怎樣挑選,都難免忍痛割愛。

更重要的是,運台文物也不像大家以為的全是精華!

由於時代局限性,許多明清書畫仿品被當成宋元真跡運到台灣,比如元代大畫家趙孟頫、黃公望名下的畫作多達數十件,真偽混雜。

2011年,台北故宮舉辦「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展出17件曾歸在黃公望名下的明清仿品。而在此次大展中亮相的12件黃公望書畫真跡當中,竟有8件來自大陸博物館,足見大陸公立機構的收藏實力!

(黃公望《九峰雪霽圖》,元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為充實北京故宮的藏品,國家投入了大量財力,比如在建國初期克服財政困難,從香港購回大批流失文物,包括乾隆皇帝最鍾愛的「三希帖」中的「兩希」——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而《伯遠帖》(下圖)是「三希」中唯一的真跡。

許多大收藏家同樣功不可沒,比如「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先生一下子捐出最心愛的7件書畫,其中5件現已享受「禁出國」待遇,包括唐代大詩人杜牧唯一傳世真跡《張好好詩》。

時至今日,兩岸故宮的晉唐宋元書畫收藏量都在700多件,北京以人物畫、早期及元代書法見長,台北借山水畫、宋代書法佔優。至於明清書畫,北京故宮以9萬件的天文數字獨步天下!

比如,北京正在舉辦清代四僧繪畫展,展出80多套130多件作品,隨便一件上拍賣場都是千萬級別的!相比之下,因為乾隆皇帝不喜歡四僧的作品,所以台北故宮的四僧收藏非常一般。

再比如青銅器。

文物遷台時,台北故宮確實遷走了大部分青銅器,可是呢,古人的青銅器收藏能力根本無法和現代人相比。乾隆皇帝折騰一輩子,收藏了先秦青銅器4000件,所以台北故宮收藏了3000多件。

可是,光寶雞一地建國後出土的先秦青銅器就超過兩萬件……現在僅上海博物館就收藏先秦青銅器7000多件,北京故宮高達1萬件,是全球收藏先秦青銅器最多的單位。

至於瓷器,除了宋明官窯的部分品種和清代琺琅彩瓷器,其他所有瓷器品種,北京故宮的數量和品質都超過台北。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表示,台北故宮的優勢是宋元書畫、琺琅彩瓷器和「幾件青銅器」,其他都要看北京故宮。雖然是幽默,其實很符合實際。

去過台北故宮的人,只要稍微懂行一點,就知道,台北故宮的展覽,不是書畫就是瓷器,不是宋朝皇帝,就是清朝皇帝。你看不見漢唐,更不要說秦隋了!

更何況,除了北京故宮,大陸還有海一樣的中華文物博物館群,比如國家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等,這是台灣無法比擬的。

所以,兩個故宮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我覺得沒什麼可比性,不太了解台北故宮,說一個北京故宮的小方面。

北京故宮的底子是在的,而且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對於後來流失的文物,歷來是選擇徵集文物和和藝術門類中的精品。

以下北京故宮就稱故宮了。

故宮藏品本來就有很多,而且故宮是一個專業機構,不像個人收藏一樣可以選擇喜歡的收藏。北京故宮收藏以書畫為主,注重的是年代上的連續性,意思就是說,從頭到尾連起來的,辦展覽時不能出現斷代。

所以即使有很珍貴的文物出現,如果不是故宮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彌補的,故宮一般不會去收藏,而是讓給首博或者別的需要這件東西的博物館。那麼你說,這些故宮沒有收的文物,被別的博物館收去,就可以說是別的博物館藏品珍貴了嗎?肯定不是的。所以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各個博物館都各有千秋,沒什麼可比性。

比如零三年時兩千多萬買了《出師頌》,個人認為意義就很大,這彌補了故宮在隋朝書畫方面的不足,也就是使它的藏品在年代上把隋朝這塊接上了,跟故宮一直以來致力的方向也是一樣的。如果珍貴可以拿錢計算的話,《出師頌》現在得三個億。

各地的博物館也會收集一些對於當地有重大意義的,每件文物對每個地方的意義都不同,要我說台北故宮都是從北京運過去的呢,一點意義都沒有。

還有你問的故宮現在還有很多藏品,國家每年會給故宮撥經費用來在國際國內的拍賣市場上買會故宮需要的文物,具體買了多少和哪些我就不知道了,總之故宮裡現在也有很多是買回來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因為題主問的是館藏,所以基本上前面說的已經比較清楚了。台灣故宮館藏珍貴,北京故宮館藏豐富。但是同時,故宮的建築就是最珍貴的文物呀。就像是冬宮,名列四大博物館,實際上館藏豐富程度要遠遜於其他三大,但是冬宮自己建築就夠讓人跪下啦!
台灣當時帶走的文物大部分是以檔案文獻、善本書籍為主,書畫器物的數量要低於前兩者(正統論)。但是書畫器物無不是擇上優者帶走。但是也因此,書畫器物(包括瓷器青銅器)都不成體系,往往某個朝代就斷代了。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兩個故宮都不愛把好東西給你展覽啊!!
北京故宮的清明上河圖、伯遠帖恨不得十年才一展出,平均排隊三個小時。乾隆的田黃三聯印,擺在珍寶館,一個玻璃櫥窗,感覺每天都擦不幹凈,更別提什麼恆溫恆濕了。北京故宮最大的不好就是受到環境的限制,很難改造成現代的博物館,展覽空間簡直小到可憐,所以它要另建新館展覽文物。相信有了巨大的新館之後,就可以看到成體系的一大批可以反映不同年代不同演變的文物啦。
至於台灣故宮,精品是不少,可是鎮館之寶竟然是翠玉白菜呵呵呵。為啥?無他,珍貴的書畫擺一天少一天,當然要放在黑暗的庫房裡沉睡啦。
可是真的要說的精品嘛,大英博物館不少,吉美美術館也不少,歐洲許多收藏家手中,更有19世紀時候我們流出去的大量精品文物。圓明園幾代經營,其中精品價值數量十分可觀,並不比故宮遜色。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能嘆息,幸而我們不再是那個連我們自己的文化和傳承都不能保護的國家了。同時,每個人去博物館的時候,一定要更加愛護文物呀,不要使用閃光燈,文明觀展。
你現在看到的數百數千年前美麗的器物,也希望能夠讓後世子孫也能夠同樣看到,同樣感動吧。


去年11月去了台北故宮,今年7月24日到了北京故宮。
怎麼說呢,因為看了樓上的回復,所以在去之前嘗試做了很多功課,努力去了解故宮,但是走完整個故宮,包括珍寶館和鐘錶館,我有一些純遊客的第一感受分享,不吐不快,原諒我~
完全拋開其他因素談遊覽感受~
1.門票和服務質量:台北故宮對學生免費,進去之後也不再設置任何收費項目。台北故宮服務人員微笑服務,有要求會盡量滿足遊客,每隔50米就有一個維持秩序的人員。再負一樓非展區有一個很大的紀念品專賣,東西比較北京故宮算平價。
2.藏品:作為一個非歷史專業,所以我就是外行看熱鬧。台北故宮三個月換一次展品。誠然,北京故宮在建築格局是是正統,第一次進去也是被皇家的排場震驚到了,可是呢,可是呢,除了偉大的建築以外,那些展館幾乎都不那麼用心。每到周末我們沒事就會想去看看台北故宮,精緻的展品,用心做的旅遊紀念品,都會覺得可惜了,好東西都被老蔣帶過來了~有人說故宮的藏品被分散了,其實很多的,我想問的是,作為認識中國的地標,怎麼不集中起來辦的更好呢~
...
一點胡扯吧~北京故宮還是要再去的,希望多點藍天~


作為遊客,北宮陳列展出方面的落後才是主要問題。
文物誰沒個幾千件,再不濟做點複製品。
看都沒得看,哎。
舊文物海外更好,大陸主要的文物優勢還是來自於49之後的發現開發,比如那套簡叫什麼來著?
還有,沉降造成的未知損失也很棘手。


台北故宮輸的最大一點就是建築本身,太小氣,簡陋,現代感濃。展品方面,對於文物本身來說,台北的要厲害一點,凈是皇帝親用級別的,對於遊客,都一樣,知道是個古物件就是了。至於其他方面,紀念品設計上贏一點(只能說略用心點了吧,其實我看了那些紀念品,最後也沒好意思給同學買)。剩下的不同人各有所愛吧。從遊客角度來說,台北故宮博物院沒給我什麼其他感受。
說服務人員態度好的,那是台灣所有地方的普遍風氣好嘛。。。


前面已有人說過、北京數量上完爆台北、但質量上輸台北的看法、個人有不同觀點
清宮這塊、精品在清末民初大量流失民間


清宮抵押
1民國5年向滙豐銀行、以金器80餘件、玉器200餘件、歷代御窯1000餘件、抵押大洋25萬、後因抵押物品價值過低為由、又從廣儲司內庫、提出銅胎掐絲琺琅60餘件、玉器200餘件湊夠數量、本年尚有3次抵押。

2、民國7年向滙豐抵押、赤金盤、碗、酒壺、杯等物182件套、玉器瑪瑙擺件、金玉盆景300餘件、瓷器1500餘件、抵押大洋35萬、本年尚有5次抵押。

3、民國8年向鹽業銀行抵押金器200餘件、玉器150餘件、官窯瓷器1300餘件、抵押大洋20萬、本年尚有7次抵押。
4、民國9年向滙豐銀行抵押、重華宮大金塔、金海碗各一對、小金塔三座、玉器180多件、瓷器500多件、抵押款28萬大洋、本年尚有6次抵押。
5、民國10年向滙豐銀行抵押、玉器、古玩、珍寶和瓷器、共計2200多件、抵押款40萬大洋、後來因超支、又提出瓷器500多件、玉器300餘件抵押給銀行、本年尚有4次抵押。
6、民國12年向鹽業銀行抵押金編鐘一套 16件,共計黃金13000兩、抵押40萬大洋。另有8個皇太后和5個皇后的金寶10個、金冊13個以及金寶箱、金印池、金寶塔、金盤、金壺等、計重10969兩7錢9分6厘、不足十成金器36件,計重883兩8錢、另加上嵌鑲珍珠1952顆、寶石184塊、瑪瑙碗等珍品45件、抵押大洋40萬、合計共80萬大洋、本年尚有4次抵押。

貪污贈送
1民國12年皇家珍寶庫建福宮大火、根據溥儀回憶、報損金佛2665件、字畫1157件、古玩435件、古書數萬冊、部分「被燒毀文物」在數年後現身市面
2「賞賜溥傑清單」、這個略長、我沒在細找、大家需要我就去啃書
3捐贈軍閥、約7000件以上
4賞賜官員親族、這個我不黑溥儀、一直都有
清陵流失
1裕陵陪葬清單

2景陵陪葬清單

3定東陵陪葬清單

未完待補坑
先補充個結論、上面列的很大一部分通過愛國資本家捐贈和紅小兵掃蕩流入北京故宮博物院
之後談「文勒個革——中國考古的黃金十年」還有建國後中央對地方的文物強征

還有啊,作為對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中主要藏品至少圖片過了一遍腦的男孩紙,我們也一樣談談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精品文物之比較啊之類不是嗎。。。。但畢竟大四狗在準備卒業論文中。。沒有你們的支持我怕堅持不下去啊這個大坑,認真臉
創建於 22:21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說一下感覺吧。一家之言。
北京故宮去了不止一次,只是除了建築依然讓人動心外,珍寶館還要額外收費,貌似就沒在去過了,很遺憾前些日子一些特展如清明上河圖圖展出沒能去湊個熱鬧,雖然沒那方面的天賦,還是想開開眼的;另一方面,記得零幾年的時候是有固定時間義務講解的,現在去可能沒有關注所以不太清楚了…… 最不喜歡的是加入太多賣餐飲的…非常非常不喜歡。
北京故宮的大氣和建造格局,是無與倫比的,人少的時候會有種莫名的震撼或哀莫,多少人的青春或一生都在這個小天空下,說不完的故事,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震撼。

參觀了台灣故宮博物館,裡面的展品真的很多,而且不同時期應該是有不同的特展,有不同時段的講解,去聽的那次是講了兩個小時沒有停歇,館裡人很多但很安靜。建築本身有點紀念中山的感覺。進去前的牌樓,文字型的台階,綠瓦… 有些人性化,雖然很小。

凌亂的說的 可能不是對題主本身問題的回答了都


49年以後出土的文物也相當多 以後館藏也會豐富起來


感覺台北故宮的紀念品周邊設計比北京好,北京這幾年也在重視,北京禮物也做了很多年了,其實北京的伴手禮真心不錯,並不像以前那樣遠遜於台北了,但是畢竟是後發,總給人不如的印象。


台北的故宮,關鍵在於裡面的很多珍惜藏品。
北京的故宮,關鍵在於它自己就是無價之寶。


建筑北京勝
展出文物台北勝

以下全複製貼上再加上一些註解以免讓人看不懂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02755357.A.C3E.html
故宮文物被打包一共一萬九千箱
來台灣一萬六千箱 另外三千箱放在南京來不急送過來台灣
照一些白痴的說法 這三千箱應該在文革時被毀掉 燒掉 砸掉
事實上完全沒有 南京把這些東西當寶一樣抓著不放
到現在都還放在南京的博物館裡 南京死都不肯還給北京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02755754.A.76A.html
台北故宮的文物你可以看成是BELLAVITA(某高級百貨公司)超精品等級
北京故宮的文物差不多是家樂福日用品等級(沒錯,真的很豐富)

但就建物來說的話是反過來
所以北京故宮的狀況就是
BELLAVITA(某高級百貨公司)賣家樂福的東西

說日用品不是誇大其詞
當初北京故宮的確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什麼搜藏了
(因為有造冊的珍品幾乎都已裝箱送運)
後來中國逐漸開始注重古迹和文物,
所以要盤點
盤點的時候發現ㄝˊ(同椰音)~ 廚房裡有一些鍋碗瓢盆耶~~
來~記起來
看到奴僕房的時候ㄝˊ~ 有看到有哩哩扣扣(雜七雜八)
全部記起來
沒錯,這些仍有文物價值,可以列冊沒有問題
可是跟乾隆的庫房裡搜藏的那些比起來
真的就是日用品等級

北京(中國)只剩當初太重搬不走的《司母戊鼎》和《富春山居圖》殘卷可以說嘴
要比量BELLAVITA是真的比不過家樂福啦

我稍修改一下,免得落人口舌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目前在浙江省博物館
《司母戊鼎》目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京故宮有《清明上河圖》、《蘭亭序》摹本、《伯遠帖》《中秋帖》

勉強再列個《步輦圖》、《韓熙載夜宴圖》摹本、《五牛圖》、《洛神賦圖》摹本
沒了~ 有沒有滿意^^
這裡面其實只有《清明上河圖》和《中秋帖》算真正超重量級
台北故宮隨便派幾樣就巴掉了
推薦幾樣到台北故宮非看不可的超重量級寶物
「三希堂」第一珍品的《快雪時晴帖》http://goo.gl/1IZWFd
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http://goo.gl/rVsKQH
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帖》http://goo.gl/wtiJqI
孫過庭《書譜》http://goo.gl/NHqPj5
懷素《自敘帖》http://goo.gl/DBg5I0
米芾《蜀素帖》http://goo.gl/NTxYck
李唐《萬壑松風圖》http://goo.gl/2zhYe2
范寬《溪山行旅圖》http://goo.gl/xZrh6x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http://goo.gl/rZzcQB
這幾樣逸品中的逸品,起碼請記得(認得)這幾件

當然摹本也有可觀之處,
畢竟是模仿得很像(或是摹者為名家)才被留下來的
不過在講搜藏時的爽度遠遠不如正本XD
這一類的最顛峰大概就屬《蘭亭序》摹本了吧


今年過年特意去台北博物院逛了逛
為什麼不說是學習了一下呢,那便是因為時間太少了,花1周時間待在裡面應該都不為多吧,我覺得文物其實如若不為大家了解學習那被挖掘出來或者珍藏起來完全是浪費它們的價值的,我覺得台北的這點上比國內的要做得好得多!裡面的展品其實每一樣都很精很美很細,只是我覺得放在台北那麼小的地域上或許有點可惜,但是如果真的拿回國內那也許就是暴遣天物了。
每個都有各自的好吧,哪有那麼多兩全的東西呢,台北的文創確實比國內的要做得好一些,但是現在上海北京這些地兒近幾年也變化很大,十分看好我們國內的發展,至少我們還能走下去,台灣那邊給我的感覺確實反之亦然了。
其實就觀展環境而言,我還是挺喜歡台北的,北京的我進去就跟打仗一樣,反正靜不下心來呀,這怪我,呵呵。


台北故宮的優勢有兩個:其一,其藏品是優中選優,精品中的精品,這個其他朋友已有解答,不多說了。
其二才是最關鍵的,無論是北京的故宮或者是台北的故宮,它們的性質都是一座現代博物館。這也就要求他們要具備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等等功能。在這幾方面大陸的博物館幾乎都無法與台北故宮相比,尤其是在典藏保護與陳列展出這兩個方面。相信題主肯定去過北京的故宮,那請仔細回憶,你是否見過被草率放在玻璃罩子里的藏品,是否見過背靠牆壁,只展示三面的瓷器?在這幾方面太被故宮做的很好,應用了很多無熱燈用於照明,無氧環境保護字畫,對於實在不方便的展品會有立體影像。
就我目前參觀過的博物館而言,上海博物館和湖北省博是不錯的,但是也遠遜於台北故宮。


北京故宮參觀體驗。。負分。。跪求啥時候人少啊??陳列真心不敢恭維,像是菜市場
台北故宮周五晚上去的人很少。。感覺很贊。陳列什麼的都很棒。果然老蔣攜了一堆美女寶物跑。。。至於大白菜和五花肉。小 。。看看熱鬧就好了。。我還是願意多看陶瓷字畫。。順便提提文創周邊,台灣的文創周邊甩大陸幾條街。。一是便宜,二是選擇多,三是創新。大陸來說,明信片,貴死人的東西,撲克牌。。拖鞋。。(年幼無知在故宮買了雙拖鞋)。不過南京博物院這一點改善多了,東西很多,也不雜亂,不過好貴。。。
南京博物院新開門,展品陳列什麼的也還不錯,甲醛味重,比北京故宮體驗好,有一點效仿台北?不過很新啦,人也比較少,門票也免費,寶物也比較多。。個人覺得沒有太出彩的地方。
再來個陝博吧。。排隊可以把人搞死,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算是國內很大的博物館。本來是免費我還是花了二十買了張什麼票不用排隊領票。。領票這裡差評。。
然後我覺得國內博物館的一個通病是,只注重陳列!!!把東西使勁堆出來!!東西太多了,擺不完嗎。。。這就給人一種太滿的感覺,沒有到博物的地步,我看一堆瓶瓶罐罐又看不懂啊,天知道那個是不是仿品。。博物館普及文化最重要,麻煩認真搞一下。

個人愚見。


北京故宮真的是故宮(專制主義思路的宮殿而非博物館)。從陳列策展來說,水平相當低。從保存保護文物的方法來看也是非常差(詳見近年內來一系列的文物損毀盜竊案)故此,很難看到故宮展出好的收藏。

所以建築參觀的意義大於藏品參觀的意義。

台北故宮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博物館。請注意博物館三字。他們有著一流的策展,對於文物衍生商品的設計也非常棒。對於廣大台灣學生更是免費參觀。由此,如果你有興趣研究古代文學史,藝術史,古代史,均可隨意進出場館參閱相關藏品及文獻,此舉善莫大焉。對於古代文化的宣揚保全亦然。從此意義來說,台北故宮對得起博物館三字。


不知道北京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清明上河圖?
台北故宮鎮館之寶應該是翠玉白菜、毛公鼎、核舟這些吧。
今年四月去了一趟台灣,對台北故宮的第一感覺就是很小,粗略逛的話半天就完了。建築是青綠色琉璃瓦,和故宮的金色硃色一比顯得略小氣,不知道這個顏色的區別有沒有什麼特殊含義。
見到了傳說中的翠玉白菜,其實很小,核舟是真的很精緻,毛公鼎什麼的更不用說。在看幾件石刻藏品的時候我一直和同學嘀咕這東西如此巨大當年是怎麼運過來的…
台北故宮藏品數量具體不知,但館真的很小,所以恐怕也只是擺了一部分,看到了相當多唐宋的書畫。擺件目測比北京故宮少。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台灣要將蔣介石銅像沉入水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民眾的負稅特別重。這是真的嗎?
為何鄭成功不攻打東南亞?
為何台灣當年要封殺魯迅?
如何看待台灣《自由時報》報道「搶人偷技術沒用,中國試產DRAM全敗」?

TAG:北京 | 台灣 | 收藏 | 故宮 | 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