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身上有哪些當時的文人甚至現代文人都沒有的特質?

如題


一面積極入世,卻偏以絕望的態度打量一切;
一面冷眼觀世,卻偏葆有那份真誠可愛;
一面頹唐失望,卻偏帶著一絲熱忱掙扎。
先生一生偏愛悖論的情結,他的世界也處處呈現悖論。他的選擇是反現實的。當人們掙扎時,不憚惡言其徒勞;而短兵相接時,又站出來,不依不撓。正是這種坦白而可愛矛盾性,使他不群與胡適之流。哪怕未來的「黃金世界」,大概也有殺頭和流血。別人施捨的夢,多少都要打一些折扣。正如在《希望》一文中引裴多菲言語:
「絕望之希望,正與希望相同。」
悖論性情實為絕境中的思考,往往更加逼近人間本真。所謂深刻的見地大抵出自鬱結的思緒。而魯迅的論戰筆觸帶著世間罕有的辛辣和決絕,或許彼時的魯夫子方才覺出大的歡喜。
唯有久久沉浸於黑暗,才能給予豐沛的亮色。想及現世文壇,浮躁之風甚囂塵上,俏紅文人出賣廉價而劣質的感動,或用拙劣卻極具煽動性的文字喬裝深刻,不免感慨。
先生對周遭的反抗,毋寧說是擺脫自身的鬼氣的掙扎。東洋先生丸尾常喜著書論述先生書寫間的鬼氣,可謂偏僻入里。先生面對的是荒漠,但在壓抑的黑暗外,尚有永不停息的聲音。那是暗夜裡的絕叫。它叫出了地底的慘烈,和鬼眼下的不安,於是你了解了那個世界的死與生,愛和恨,以及陰陽兩界無詞的言語。一如《葯》的結尾。
魯迅的悖論,源於清醒和真誠。文字的初衷或許就是書寫誠摯的情感,先生坦誠對待自身悖論,才有文字間的犀利與真切。這一點上,天下的水都是相通的。


頂風說話的勇氣,不論這風是哪派所刮。


知世故而不世故


敢於披露,敢說實話
幽默感
文人氣質,骨子裡的儒家氣息
孩子氣 與人爭辯不為名利


推薦閱讀:

有哪些成功的名人面相上反駁了面相學?
為什麼在先秦時期的中國沒有出現把戰敗的異族整體當作奴隸的現象?
應如何評價于禁?
三國時期的飲食是怎樣的?
為什麼唐以前的皇帝後人多用謚號稱呼,而後用廟號,到明清卻直接用年號了?

TAG:歷史 | 心理學 | 文學 | 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