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和宮崎駿有哪些相似處和不同?

從畫風,內容,動漫的整體風格上做個解釋。


昨天看了《你的名字》,也是看的第一部新海誠的動漫,有關這部電影的各種議論層出不窮,我看完後覺得的確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但是不至於「封神」,還有,將新海誠和宮崎駿做對比是不恰當的,因為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風格,製作手法也不同,宮崎駿像小說,入戲快節奏準確;新海誠像散文,對氣氛的描繪和心理刻畫得很用心。宮崎駿的音樂偏向「純」和「簡單」,經常使用最普通的鋼琴獨奏,而新海誠在音樂和畫面感上非常先進時尚,可以保證在大銀幕上看時效果絕對更好。
題材上,兩位都是永遠的少男少女?? 宮崎駿影片中二人的初遇未必就印象多好,更多讓他們面臨災難或是困境,在互相幫助中增強感情;而新海誠很喜歡「一見鍾情」,在時間線上也不惜冒出「多年都不變心」這樣有些爛俗的思想。
人物刻畫方面,我覺得新海誠不如宮崎駿。散文式的影片使人物對話少,心理描繪多,看起來甚至有些孤僻,但這種孤僻是向心的而非向外的,所以對於觀眾來說始終無法進入那個世界,對人物性格的猜測也如同打啞謎。這和新海誠的悲觀思維可能有關,但若論「物哀」還是宮崎駿勝,至今記得《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結尾兩人分開時我的悲傷,以及深刻感受到「再愛的人也只能陪你一段路,所以請一定勇敢。」這種感覺。
接下來準備去看看新海誠其他的幾部作品,因為只看過一部實在的太片面,寫出來也很偏頗,即使是被稱為「最能體現新海誠風格」的電影。


起源

宮崎駿來自一個經營飛機工廠的家族,早年製造飛機經常矇混過關,反而激發了他實事求是的作畫風格。

1958年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和1964年蘇聯製作的《雪之女王》這兩部片子讓宮崎駿深受感動,從此立志將動畫師作為自己的職業。

聞到了一股富二代為了夢想與家族決裂的味道啊……

新海誠就更戲劇化了。雖然長得很像宅男,但人家可是日本著名建築世家的公子,堪稱日本王撕蔥。

新海誠大學畢業之後進入遊戲公司,碼農這種全靠加班死撐的技術活不僅熬掉了誠哥的頭毛兒,還讓他開始質疑人生。


「我每天這麼辛苦都沒有人知道,心意又無法傳達出去實在太苦惱了」的想法困擾著新海誠,為了排解苦悶他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製作CG動畫。

居然不是回家繼承祖業做四代目?聽說老爸在自家公司網站上幫他宣傳《你的名字。》他還和爸爸吵了一架……


有錢人家的小孩兒都好奇怪哎……

有趣的是,飛機製造廠二少爺宮崎駿特別喜歡在作品中畫大飛機,建築公司小少爺新海誠特別喜歡畫高樓大廈。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啊。

畫風

這兩位的畫風可以說是南轅北轍,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


大概因為新海誠從製作遊戲起步,他的動畫一直主打色彩明亮的CG風,扁平化的人物配以絢爛通透的背景,號稱「隨便截一幀都能當壁紙」。


高明度的綠色、藍色和粉色是新海誠導演的最愛,還特別喜歡用這些顏色畫星空、畫宇宙。在他的眼裡世界無處不美,萬物無處不反射著耀眼的光芒。


或者說在他的眼裡,美麗的事物也總有那麼一點點相似。誠哥你難道不覺得這些星空長得都一個樣子嗎??

與新海誠的電腦CG作畫不同的是,宮崎駿一直強調與堅持手工繪製動畫,以水彩、淡彩和蠟筆畫風為主,30多年如一日,堪稱動畫界一股清流。

新海誠的高清壁紙畫風像水果硬糖,硬朗,甜美。而宮崎駿則是剛煮好的奶茶,綿長,回味。


雖說新海誠背景畫的不錯,但是人設總擔心會崩掉。宮崎駿正好相反,飽滿立體的人物形象是他的拿手好菜。


畫風的迥異是他們各自的優勢和長處,就像是林間明月和午後暖陽的區別。

音樂

宮崎駿的御用音樂師是久石讓。久石讓,畢業於日本國立音樂大學音樂學院,可溫馨治癒,可磅礴大氣,個人風格十分明顯,尤其擅長譜寫和運用古典交響音樂。

可以說,如果沒有久石讓的音樂,宮崎駿作品中的感情傳遞會大打折扣。


新海誠也有一位御用音樂師,名字叫天門。天門以前主要是做遊戲動畫的,在與新海誠相遇之後才開始創作動畫音樂,音色主打小提琴。

▲沒有照片請隨便想像。


一個是古典音樂專業戶,一個是遊戲音樂新秀,音樂風格和格局自然不同,但是小十君看來,久石讓的音樂世界觀要更飽滿一些。


新海誠之前的音樂,還是小家子氣了。


但是在《你的名字。》這部影片中,新海誠選擇了日本小眾搖滾樂隊RADWIMPS作為配樂主刀。雖然肯定比不上久石讓的輝煌磅礴,但這次感情的傳達是直擊紅心。

為什麼呢?久石讓的古典風格音樂是有層次感的,而本次四首配樂同樣也有了節奏感和層次性。連新海誠自己都說,「感謝樂隊幫忙傳達出了我的心意」。

故事

終於到了這個大快人心的版塊了。


宮崎駿最擅長講述宏大主題,環保、反戰、飛行、保護兒童,有時還有女權。


而且他受外國作家的影響很深,比如英國作家埃莉諾·法傑恩(Eleanor Farjeon),他也很喜歡將外國作家哲學世界觀與日本傳統結合在一起,每一個角色的設定都十分複雜。

但是由於宮崎駿喜歡一邊畫一邊改,隨時加進去新的角色和內容,在觀影過程中是很隨性舒服的,但事後你想整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很難。

新海誠則是著名的畫面絢爛故事掉渣的代表。其實這樣說不公平,不是新海誠沒有故事,而是他的故事太簡單了。


《秒速五厘米》,一對男女彼此喜歡卻分離的故事;《言葉之庭》,一對男女在孤獨中尋找愛情的故事。

文藝男女青年最喜歡的《秒速五厘米》當中說,「我要以怎樣的速度生存,才能再次遇見你……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那麼兩顆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


現在看來真的好想翻白眼啊,可是誠哥就喜歡拍給青年男女看的純愛電影,還拍得特別好看,用來裝逼還特別方便,小十君想說你矯情都沒有底氣……

浩瀚的星空,渺茫的宇宙,爆裂的彗星,飄落的櫻花,大雨中的樹葉,所有空鏡都是緩慢而優美的。你說沒有故事,也對,你說空鏡服務於他的故事,也對。


宮崎駿一生都在用一花一草講宏大的宇宙,新海誠最喜歡用渺茫的虛無講一分鐘的瑣碎日常。

他們不是一正一反,連什麼雙子星都算不上。他們是保持日本動畫生物多樣性完全不同的、十分珍貴的兩個物種。


從取得的成就以及業界口碑來看,新海誠完全不敵宮崎駿,而且誠哥作品口碑一直呈現兩極分化狀態,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程序員,他可以說是相當成功了。


從性格來看,他們一個認真嚴謹,一個爛漫隨性。


宮崎駿堅持幾十年如一日手工作畫很感人,但是新海誠夢幻一樣的櫻花和流水,也是長達數年不斷磨練技藝和試錯才換來的成果。


=============隨後說一句題外話===========


真的很想問有些非要分出個高下的人一句話,這究竟有什麼可比的?


宮崎駿做動畫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新海誠是為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看。


你要說哪個更高級哪個更低級嗎?我只知道很多人存在於這個地球上,唯一作用就是讓這個世界更難看了。


有人說,小孩只看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在這個問題上大概是,幼稚的人才非要分個輸贏。

建議再有人瞎BB誰是一哥,就把這篇文章甩在他臉上,用關愛智障的語氣告訴他:你,就是一個傻逼。


基本上是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動畫人。非要說兩者的共同點的話無非是作畫上對景物的處理非常細膩。下面來談談不同點:
畫風
新海誠的畫風給人一種相當驚艷的感覺,其場景多數都取自於現實,也有一部分超現實的場景,多數為星空和宇宙之類的背景。其他細節上,對光線的運用非常的多,尤其是各處的強烈反光,還有對光源的處理也相當出色。總之,在新海誠筆下,整個世界都是唯美的。到處都反著光,到處都特乾淨,到處都特漂亮。近幾年的很多動畫的畫風上都多數受到了點他的影響。
宮崎駿一直堅持採用手工繪製來製作動畫,大量使用水彩藝術。其場景多數源自於想像和童話,即架空。人物造型的畫風也從沒有改變過,一直從八十年代延續使用至今。個人覺得相比之下宮崎駿的人物畫風更為飽滿,而新海誠的由於用了CG技術的關係相對更細緻一些。
音樂
新海誠的好基友是天門,宮崎駿的好基友是久石讓(兩位長期合作的作曲家)
天門他是做遊戲音樂起家的,遇到新海誠之後才開始動畫音樂的製作。作曲風格上,天門主要以鋼琴與小提琴為基本旋律構築優美空靈的曲子,相比久石讓作品顯得不夠大氣,最貼切的描述是小清新。他沒有受過系統化的音樂教育,最初鋼琴是自學的,他對於音樂理論與作曲理論在那時也並不了解。曲風上幾乎都是New Age和音畫系。
久石讓,國立音樂大學音樂學院畢業,主要擔任電影配樂,不過也做過一些遊戲和電視劇的配樂,並且都獲過獎。音樂的個人風格很明顯,在宮崎駿電影中的配樂大多都給人溫暖治癒的感覺,也有悲壯空靈的一些,不過這不是他唯一的風格,在其他電影配樂中有很多融合了古典元素,相當大氣的曲子。獲獎作品無數,是一位毋庸置疑的大師。
劇情
新海誠,用秒5舉例,劇情是他的硬傷,畫面再好也掩蓋不了情節的蒼白。見圖

完。
翻譯一下,在初中時非常喜歡的那個特有感覺的女孩,上了高中分開時候就和別的男生談戀愛了。等成年之後,和別的男人就結婚了。
這是一個不到1分鐘就能講完的平庸的故事。
這種《青年文摘》風格的故事不是隨處可見的嗎?平凡和平庸不一樣。普通人的故事那是平凡。但故事千篇一律似曾相識就是平庸了。
衡量一部作品的價值,是看它是否有可替代性。秒5的畫面和音樂確實不錯,兩者配合的相當好,各種唯美的場景再配上點小清新的音樂感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呢?
秒5的情節我實在看不出和那些大量的純愛galgame有什麼區別,就算是18禁遊戲也能輕鬆做出這種級別的情節。
純純的思念
13歲男孩溫情脈脈的內心獨白
淡淡的感情
喃喃細語
大雪中的站台
約定下次再一起來看櫻花
……
這些元素加起來的確很感人,但是其背後卻是一段蒼白無力的故事。其原作充其量也不過是一本言情輕小說罷了。
宮崎駿 關鍵詞:環保,和平,女權主義,飛行,兒童
copy幾段wiki上的描述
宮崎駿的作品受到一些西方作家的影響,包括娥蘇拉·勒瑰恩、路易斯·卡羅和黛安娜·韋恩·瓊斯。宮崎駿私下表示勒瑰恩的《地海》系列對於他所有的作品產生很大的影響,他一直將她的書放置在床邊。宮崎駿後續與娥蘇拉·勒瑰恩見面時,更聲稱從《風之谷》開始所有的作品都受到《地海》系列的影響。
宮崎駿跟法國作家與漫畫家墨比斯相互影響對方的作品,他們也因為欽佩對方的作品而成為朋友。巴黎的鑄幣博物館(Monnaie de Paris)從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之間曾經舉辦他們作品的展覽,兩位藝術家也出席了展覽的開幕儀式。墨比斯也以宮崎駿的動畫作品《風之谷》女主角娜烏西卡來替他的女兒取名。
宮崎駿也深深受到另一家法國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里的影響。他為艾修伯里的著作《夜間飛行》(Vol de nuit)及《風沙星辰》(Terre des Hommes)日語版繪上插畫,並為《風沙星辰》寫了一篇後記。
英國廣播公司選擇頻道(BBC Choice)在2002年6月10日採訪宮崎駿時,他提出英國作家埃莉諾·法傑恩(Eleanor Farjeon)、沙特克里夫(Rosemary Sutcliff)及菲利帕·皮爾斯(Philippa Pearce)都對他產生影響。宮崎駿也公開表示他喜歡羅爾德·達爾那些關於飛行員與飛機的故事,在《紅豬》的故事中那些出現在雲層上的死亡飛行員的靈感也來自於達爾的《They Shall Not Grow Old》。
在宮崎駿的電影中,呈現出這些作家所創造的自給自足世界,並通常隱含著寓言性質,並具有複雜的角色。宮崎峻其他的作品,例如《龍貓》、《幽靈公主》與《千與千尋》,都包括日本的歷史及神話元素。
宮崎駿說他受到1958年《白蛇傳》(被認為是日本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刺激,因此立志成為一位動畫師。他還表示蘇聯的動畫電影《雪之女王》(Снежная королева)是他早期的一個靈感來源,並促使他留在繼續製作動畫。
俄羅斯著名動畫師尤里·諾里斯金是宮崎駿的朋友,並稱讚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諾里斯金在1975年的動畫《霧中的刺蝟》(Ёжик в тумане)是宮崎駿最喜歡的動畫片之一。
宮崎駿長期以來都是阿德曼工作室(Aardman Animations)動畫的影迷。阿德曼工作室的創辦人大衛·斯普羅克斯頓(David Sproxton)與彼德·羅德(Peter Lord)在2006年5月參觀吉卜力美術館對於他們作品的展覽,他們也在那裡與宮崎駿會面。
-------------
宮崎駿的不少作品都改編自一些獲獎小說和名著,其故事性和內涵在這裡也不做過多描述,相信看過的多少都會有所了解。總而言之,拿這兩位動畫人作比較是挺愚蠢的事。


怒答。

我對新海誠不了解,曾三度試圖看?秒速五厘米?未果,坦白說我不喜歡新海誠的風格所以看不下去。因此對於新海誠方面我不做評論。但是 @於霆 對宮崎駿的評價實在有些偏頗,硬傷太多。具體我邀請了前在日原畫手 @葉小舟 來回答。

首先,?平成狸合戰?和?螢火蟲之墓?真不是宮老的作品,而是高畑勛。這兩位導演的風格真的差太遠了,如果這都看不出來,我只能說你根本不了解宮崎駿。

其次關於那個水粉和水彩的區別,如果你看一下?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你就知道宮崎駿的風格遠沒有那麼簡單。按你的話說他已經轉型走蠟筆風啦。

接下來故事性,了解宮崎駿作風的人都知道他的特點就是邊寫邊畫邊畫邊改,改完覺得不是很對勁又重寫。因此導致劇情鬆散,很有發散性,而不是有清晰的主線一路到底,最後小支線的完結也不明不白的。拿?千與千尋?為例,女孩要救媽媽繞了多大的圈子啊,又擦地又坐車又跟找名字的。也沒有什麼「一定要救媽媽出來!等我啊!」之類的台詞。全程都是玩著玩著就結束了。故事性嘛,不算強。

最後整體風格我整個沒看懂啊。什麼叫「整體感較強但是協調欠佳」?不協調但是很整體?還有那個宮崎駿人物設定不夠完美。什麼是完美?把人物畫得日系美型就是完美?宮崎駿從來不給人物那種超凡脫俗的外表(哈爾除外),他喜歡堅韌活潑又帶著一些男孩子氣的女孩。如果把人設太唯美就完全與整體敘事風格相斥了。正是那種簡單勾勒卻傳神的線條才不矯揉造作,才符合人物的個性,才有現實感。

PS. 我能想到兩位導演最大的區別應該是宮崎駿抵制電腦製作強調「紙上的動畫」,而新海誠則不是。


在許多人眼中二者的區別就像是嚴肅小說和流行小說的差別。說宮崎駿是大師沒人會反對,說新海誠是大師估計很多人會跳腳。那麼新海誠高明的地方在哪裡?樓上都說的很清楚,在於細膩地表達心底的情緒。這點在《追逐繁星的孩子》上就可以看出來那時的新海誠並不擅長宏大的敘事,對情感和節奏的把握遠遠不如他之前的作品。而《言語之庭》的出現算是在他求變之後的回歸。
新海誠是個值得期待的導演。現在的新海誠就像影響過他的早期村上春樹作品。但是村上春樹的作品估計沒人會說他僅僅只是嚴肅小說或者流行小說,主題嚴肅又流行於世。二者的差別就在於時代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不同經歷,大環境下社會對他們提出的不同問題:《地下》之於村上,新海誠呢?他們都活在他們那個時代。

但我在創作作品的時候會覺得,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這樣子,沒有什麼變化,不會像宮崎駿的作品,彷彿每天都要去冒險,每天都要去打仗,去拯救世界。這樣的情節其實不會真實地發生在生活里啊。我們的生活,只有在便利店買東西,或者擠列車的時候不小心跟旁邊的人有幾句口角……雖然只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內心跟爭鬥、跟戰爭、跟拯救世界有一樣的心情起伏。所以我在創作的時候,其實最注重的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一些很小的細節所感受到的心情起伏。

新海誠是個值得期待的導演。去了趟英國他創作了《追逐繁星的孩子》,一如在國外寫了大多數作品的村上。他所差的不是眾人所說的「深度」——他只想創作只有他能創作的作品——他太貼近他的時代:這點既是他作品深受人歡迎的秘密,同時又是他的局限所在。他的視野太小,他認知的世界太小,他所差的就是他和東京的距離。
但是新海誠並不在乎這。

我跟宮崎駿導演的年齡差別很大,所以價值觀也有很大差別。我是不可能做到像宮崎駿導演那樣的鼓舞人心的、很有動力、活力、很強勢的作品的;但是我相信,也有一些作品是只有我才可以做出來的,比如說像《秒速5厘米》、《言葉之庭》,宮崎駿導演也是一定不會去創作的。被廣泛的大眾喜愛或者說接受,對於我個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為一個創作者,更重要的是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引用:新海誠:作為一個創作者,更重要的是跟別人不一樣
拓展:【翻譯】採訪:新海誠——這是我的動畫


除了宮崎駿的《紅豬》,他們的動畫我都看過,覺得他們的風格還是異大於同。@於霆 已經說不少了,其中關於畫面質感那個,我想插一句,《秒速5厘米》裡面,火車車廂裡面和月台的質感,用水粉打造的油畫效果,真的美呆了……

好,正經補充一下:

元素:

  • 宮崎駿:飛行、小女孩

飛行器是宮崎駿動畫重要元素,《風之谷》中,女主人公娜烏西卡乘坐著的那一架白色的滑翔翼;《天空之城》中大小各異的飛行器更多,還出現更大型的飛行器和母艦,還有天空之城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飛行器;《魔女宅急便》中的飛行器是魔法掃帚;《紅豬》簡直是為刻畫飛行器而生,裡面一戰時戰機和空戰;《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宮崎駿把很多道具都下放給手下設計,就連最重要的「移動城堡」也是手下設計的,但唯獨裡面的飛行器還是自己設計。
在《龍貓》《千與千尋》中飛行就不依賴飛行器了,通過的是龍貓和白龍達到飛行的目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也有空中漫步和哈爾變成鳥飛行。
宮崎駿自己設計過飛行器,就連他的工作室工——吉卜力,其原意就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義大利一種偵察機的名字。2002年,宮崎駿更是製作了動畫短片《空想的飛行器們》,集中展示了他在以往影片中無法實現的各種飛行器理想。他對飛行的夢想與執著是極其強烈的。
另一個就是小女孩,宮崎駿的女性主義和對女孩的偏愛,導致一片中的女角大多是獨立堅強的年輕女性或小女孩。

  • 新海誠:時空阻隔、星空、原野、天空

新海誠作品中的時空阻隔現象,運用極多,還貫穿全片,似是對這個題材極其喜愛。《秒速5厘米》是異地戀,距離的阻隔,還有一列火車的阻隔與錯過;《星之聲》是我迄今所見最遠的異地戀,發條簡訊都要跨越幾個光年;《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乾脆創造出了另一個時空;《追逐星星的孩子》則是用礦石收音機捕抓捉到了另一個世界的聲音,並去尋找。
新海誠喜歡並沉迷於用時空來阻隔,讓人物產生一種在亘大時空面前的無力感與悲涼,並用這個折磨觀眾。新海誠喜歡玩弄這個有點思辨和哲學意味的題材,但不是時時玩得好。
星空、原野、天空也是新海誠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場景,場面恢弘壯美,展現世界之大與美,另一方面也是為把那個巨大的時空具體化,讓觀眾通過更具體的事物感受那種無力與蒼涼。

音樂:

  • 宮崎駿:久石讓

大家都知道……

  • 新海誠:天門

天門是與新海誠長期合作的作曲人,他的音樂出現在每一部新海誠的動畫裡面,並很好地推動故事的發展和描述人物內心,有恢弘之感。
(對於音樂這方面的描述真的很無力,等高人……)


宮的世界是童話的世界,天馬行空的想像,龐大的背景框架和價值觀均令人陶醉。

新的世界是現實的世界,唯美細膩的情感,零碎的畫面和敘事都讓那些有故事的人為之感動。


沒什麼相似處。
一個擅長敘事,一個擅長抒情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不太合適,畢竟我不接觸日漫好長一段時間,對當前的日漫了解不是很多。特別是新海誠這個日本新晉動漫人,我了解的就更少。所以不得不做了些功課。

  宮崎駿的影片我看過一些,更一度很喜歡,而新海誠的影片我只看過最近的『秒速5厘米』。也還好看過,所以還不至於完全無知。
  以下單就我個人對宮崎駿與新海誠的作品特點,稍微做些比較,比較主觀化,有錯漏之處還望專業動畫人士批評。

畫風:

  • 宮崎駿:水彩風格,較為簡單的特色人物造型,細緻的場景設計
  • 新海誠:水粉風格,吸收了少女漫畫風格類比較唯美的人物造型,唯美的場景設計

內容:

  • 宮崎駿:故事性較強,情節細膩,帶有個人價值觀思考(曾有人指『千與千尋的神隱』暗藏較強的軍國主義思想,因為白龍與靖國神社有很強的聯繫,當然這種觀點也是見仁見智)
  • 新海誠:文學性較強,重在整部影片的文化氣氛,留給觀眾思考餘地更大

整體風格:

  • 宮崎駿:簡單水彩風格動漫,人物設定較為薄弱,畫面整體感較強,但人物與場景協調性欠佳,敘事性哲理文學風格輕靈淡雅的故事片
  • 新海誠:細膩水粉風格動漫,人物設定較為唯美,畫面整體感,人物與場景藝術風格協調性較優,散文抒情詩文學風格唯美脫俗的藝術片

宮崎駿作品欣賞:

新海誠作品欣賞:

(必須上圖,主要是有些東西,只有通過圖片資料的對比才能更清楚展示,順便欣賞下二人的作品)


*******************************************************


後記
  做這些比較,不是為了將兩人分出高下,而是為了在他們的經驗和錯誤中學到更多東西。比如我說宮崎駿的人物設定較弱,以及人物與場景協調性欠佳,這也不是貿然提出。我對宮崎駿的人物造型有意見很久了,我非常佩服他的場景設計,也非常尊敬他親歷親為的作風,但我一直對他角色造型設定有疑問:他清新的水彩風場景,只有用更完美的人物造型才配得上,而他的作品中一直未能做到這一點,應該是他的審美標準與我有出入吧。而新海誠的人物造型要好很多,至少在『秒速5厘米』中的很不錯。也許跟他原本不是美術專業出身有關,他反倒可以吸收各種不同的繪畫風格特點,用來表達自己要在作品中想要表述的情緒。

  宮崎駿的影片都是在講故事,無論是『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紅豬』、『夢幻街少女』、『魔女宅急便』、『幽靈公主』…到『千與千尋的神隱』、『貓的報恩』、『哈爾的移動城堡』,基本都是在講故事,故事性很強,並且從故事中傳達了作者對生命價值、意義的思考。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個緣故,歐美一度很推崇宮崎駿的影片,因為這種思考相比歐美影片中的思考,要更細膩,思考的角度也更多樣化。
  而新海誠的影片故事性較弱,至少從『秒速5厘米』中體會到,他更多的是講述一種情緒、一種感觸,在一些事情的變化後,角色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情感上、心緒上,這種情緒化的抒情式表達方式,使他的作品感覺上與宮崎駿有很大的不同。儘管新海誠被稱為「後宮崎駿」,在我看來,他其實只是沿襲了宮崎駿的「親歷親為」,不同在於他因為年輕,並且不是專業美術出身,可以逐漸學習調配一個創作團隊,學會團隊合作,這也許會成為他逐漸超越宮崎駿的因素之一,而他文學專業出身的背景可能會使他的作品更趨向於文藝化,而非單純講述一個故事。

  特別是新海誠的水粉風場景設計,與宮崎駿的水彩風場景,在畫面的厚重感有很大區別,前者會使場景更趨向於油畫的畫面效果,光感很強,也就顯得更為真實,令人有身臨其境感,而後者則趨向於輕靈,顯得更加夢幻,與觀眾有一定距離,但會讓人願意進入這個夢幻的世界。這兩者就很難分出優劣,因為不管真實或夢幻,只要符合影片的內容和情緒,都會很完美

* 個人拙見,必有錯漏,請多指正。






  很高興看到各位的批評意見。如果我個人的錯誤見解,能換來別人正確的觀點,我不介意被當作批判的對象。

  我承認自己對宮崎駿了解不深,主要是他的作品並不能真正吸引我,或者說不很合我的口味。或許就像有的朋友不喜歡新海誠的作品一樣。
  但我很佩服他在如今大規模使用CG製作動畫片時,他還能夠堅持使用手繪來創作。如果像 @ Nina Rong 所說他甚至使用「蠟筆畫風」來創作,我會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嘗試。為什麼不能呢?有多種藝術風格並不是什麼壞事。
  對所謂「土」方法製作動畫電影,我個人比較欣賞。當大家都採用某種新方法,一些傳統的方法逐漸被遺忘,如果有人還能堅持用傳統方法去製作自己的作品,這是很值得尊敬的。

  至於人物造型問題,個人理解有不同吧。
  這不是追求角色氣質的問題,是角色形象美不美的問題。同時,即便是日式的唯美風,也不是只有一種。如果說吸收了唯美風格就叫做少女化,我可並未持這種觀點。對於現實感,我也相信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我不苛求別人都和我有同樣的想法。
  說到整體感、協調感這種詞,這是美術領域內比較常說的辭彙,我更不求人人都能理解。這些方面我不多解釋。

必須聲明:
 鑒於將會有更專業的朋友來解答這個問題,請大家不要再贊同這個觀點。
 此觀點僅用於參考比較,不作為正確答案。如有不同理解,請立即點擊「反對」。


童話作者和詩人的區別


新海誠是浪漫的詩句,留戀懵懂的回憶
宮崎駿是動人的小說,在結尾笑著哭泣


吃午飯的時候,突然想到的。我只想針對一個主題來聊:天空。
在宮崎駿的動畫里,對天空的視角大多是平視的。
在新海誠的動畫里,對天空的視角大多是仰視的。
一個是對夢想的實現,一個是對美好的憧憬。


新海誠的作品我能從14歲看到24歲,宮崎駿的作品我能從8歲看到80歲


沒有系統的比較過,就大致回答一下吧。
很多人覺得有相似的地方,我們姑且看一下什麼地方讓人容易將兩位導演聯想到一起。
1.堅持手繪風格的場景:天空、草地、櫻花等。(宮崎駿是傳統動畫的手繪,新海誠好像是有用軟體處理的……吧,而且粉色用得好多)
2.御用音樂人。(就好像宮崎駿御用久石讓一樣,新海誠也有一位御用音樂人白川篤史)
3.朦朧而又動人的愛情。
事實上這一點上二者的差別也是很明顯的。宮崎駿的大部分作品都不是愛情主題,像哈爾的移動城堡那樣描繪哈爾和女主的情節已經是非常難得了。幽靈公主、風之谷、千與千尋等簡直就讓人感覺不到這裡有描寫愛情。但雖然描述上比較不重筆墨,但感情確實自然又溫暖。
而新海誠,從星之聲到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看完了實在無語)到秒速(我真的看不下去)甚至早期的flash動畫她和他的貓,最後到今年的言語之庭。這當中可以說愛情才是重筆墨。簡直和騰格爾「用最大的力氣唱最小的聲音」一樣,花大量的篇幅和精巧的情節編排和剪輯去突出感情的曖昧、青澀、酸楚,還儘力顯示出一種假裝一切雲淡風輕若有似無我去……
我年輕的時候還能看看,年紀大一點就無法忍受了。
說實話我還是很佩服這把年紀了依然對這種淡淡的青春期的憂傷把握得這麼準確而且還能執著這麼多年的人。
所以,宮崎駿的電影8歲可以看,18歲可以看,48歲可以看,88歲還可以看。無論哪一部,都覺得有好多想念,有好多感動和歡樂。那些關於人與自然的思考,能夠讓人一生受用。
新海誠的嘛……8歲我真的看不懂,18歲可能還是很喜歡的,到28歲我就投降了,以後再也不會看他的作品了。實在是過了那個年紀。至於感動嘛,說實話我就第一次看星之聲的時候很感動,後來就沒什麼想法了。
這就是二者最大的差別。
另外順便說一下,新海誠如果不要那麼執著於少女少年青春年少時候的那些情懷,偶爾多拍拍《貓》這樣的動畫的話,我還是很喜歡的。


看完《你的名字》,唯一的感覺就是:畫面巨美,劇情太爛
觀影之前,看到有的評論說:宮崎駿退休了沒關係,我們還有新海誠。
觀影之後,覺得,此話純屬放屁。
個人感覺,新海誠與宮崎駿的差距,太大了,簡直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新海誠唯一的優點就是畫面美。可是我們去看電影,很顯然不是為了去看畫面這麼簡單。
宮崎駿動漫里往往蘊含著很多深刻的含義,比如和平、環保、夢想,戰爭、神秘.....是大人小孩都能看,看了之後各有感觸的。
而新海誠的動漫往往只執著於情侶之間的小情小愛。僅僅適合青春期的小屁孩看吧。劇情太蒼白。沒什麼內容。

OVER


利益相關?ヾ(*′?`)?我的本科畢業論文是新海誠動畫電影的視聽語言。
直接反對最高贊的回答。新海誠如果只是單靠背景取勝的話,那大家都不用看他的動畫了,大家沒事翻翻壁紙不是更好嗎?新海誠作品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在於細節,秒五里最美的不是櫻花,而是男主角說:「我強烈地想擁有,至少可以保護她的力量。」言葉里最美的不是落葉,而是女孩最終邁出了腳步去追逐自己喜歡的人。是擁抱就是盡頭,兩個人再也無法互相安慰。
新海誠自己說過在充滿煩惱的青春期,美麗的風景就是鼓勵自己,拯救自己的良方。因此才將這種感情融入到自己創作的電影之中。他也曾經說:「我想時至今日的青少年,應該也會和當時的我一樣充滿了迷茫感和不安感,所以希望他們在看了我的作品之後得到些什麼就太好了。」


額,好多人說新海誠不如宮崎駿,我個人表示反對,首先這兩個人年齡就差了一半,風格更是風馬牛不相及。唯一相似的一點就是人物形象都不怎麼樣。

宮崎駿的畫風一直都不是我的菜,但是他所有的作品我也都看了,最喜歡的是《哈爾的移動城堡》,看了好幾遍,這大概算是老爺子作品裡最含蓄有詩意的作品了,一個看似完美卻不完美,一個看似普通卻堅強,相互治癒相互救贖,很感人。這部動畫的原聲也是一級棒,畫面感極強,感謝久石讓~~永久收藏了。另外老爺子反戰的立場也是我尊敬他的地方,LOVE and Peace----據說老爺子自己也最喜歡這部,不知道是真是假。

新海誠的感情圈定的範圍更小一點,多數刻畫的是時間空間和感情的關係。這個和新海誠的年齡以及教育背景有關,和平年代出生的人會生出更多的自我。最喜歡的作品大概就是《雲之彼端》和《秒速五厘米》,這兩部的死忠也是無數,尤其是《秒5》,如果你曾經有過一段真摯的愛情和一定的社會經歷,都會與之產生共鳴,這些身邊小事還原在完美的三次元畫面里,很多粉絲都會去找原畫的場景,彷彿這裡曾經發生過,但確實真的發生過。天門也是讓我非常驚艷的一部分,一部好作品一定有與之相匹配的原聲,天門做到了。

《繁星》確實有點怪怪的,不像新海誠的作品,反而和宮崎駿很像。

其實說到動畫導演我個人更喜歡今敏和押井守,尤其今敏,可惜天妒英才,過世太早了。


我只覺得宮崎駿給了我人生觀上的啟示與指導,新海誠將我停在了最細膩敏感的回憶里。跟這個世界對話的時候,千尋、蘇菲巴醬、哈爾甚至湯婆婆……都會跳出來,爭先恐後的告訴我這時候該咬牙堅持,該溫婉一笑,該犯犯傻因為那樣很可愛,該發發狠因為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無條件的善良而變得仁慈。其次,宮崎駿作品裡面透露的人類與大自然的深深羈絆真是很有感召啊!有人說他後時候很意識流,這一點我承認,但是就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看幽靈公主的感覺來說~就是沒看懂,但是感覺那個「東西」好神聖,很美好,卻受到威脅需要守護。好的作品都是不說教的,不經意的就把我給「勾引」了,後來讀了狼圖騰,突然就明白當年是什麼了。再次,宮崎駿的音樂,或者直接說久石讓的音樂,實在是很「仙氣」,與大地共鳴與蒼穹協奏又永遠是人的感想與情節(原諒我沒有寫東西的天賦吧-_-///),大而不空。
要說這個「秒速五厘米」風格的話……我只能說,它挑起的應該是我們很隱秘很深藏的情感,這個東西來來回回就是個「情」字。「情」太多了,個人體驗不盡相同,總覺得,把這麼私密又纖細的東西公開討論有點不好意思= ̄ω ̄=而且更關鍵的是這玩意兒本來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憂傷」,在心底有點隱隱作痛的痒痒,你想撓都不知道該往哪兒下爪。


看宮崎駿有如聽交響樂,大氣蓬勃震撼心靈。
看新海誠有如聽蔡琴,寂靜之中一聲清吟撥動心弦。


個人覺得沒有相似之處 從畫風 到 內容 到 整體 都沒有
我覺得 根本沒法比的好么
宮崎駿老師的作品 甚至於與他有關 與吉卜力工作室有關的作品 全都看了 而且 現在還會再看 還會有新的感受與想法
新海誠的 我也都幾乎全都看了 但僅限於一遍 因為沒有可能再看的感覺 看新海誠作品 我自己帶有太多個人主義去看 所以 會很偏激 我一直都覺得他的作品不是我所認可的動畫 他的故事缺少重要的東西 最開始或許會因為那種畫面吸引 帶動點非常枯燥乏味的故事 來點心理感受 而後就不會了 絢麗的畫面看多會膩 會反感 會不舒服 這是他的強處 也是他的弱點 到底還是要看故事的 看動畫帶給人的感受的 太過於浮的東西早晚會飄走 他的作品整體就是給我這樣的感受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你的名字。》 ?
如何評價新海誠的文學功底?
《你的名字。》的時空悖論應該如何理解?

TAG:宮崎駿 | 日本動漫 | 日本動畫 | 新海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