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尋路中國》在中國國內受到許多好評與追捧?
在美國書店中是中國旅遊類圖書的第一名。
說明大家越來越識貨了。
何偉的文筆好,寫東西細緻、幽默,但不賣弄,沒有一般老外在中國那種大驚小怪。你要是聽過他的演講,會發現這個人特別「實在」,非常適合寫non-fiction。
何偉在中國受歡迎,我覺得也和翻譯他書或者文章的譯者非常出色有關。無論是發表在《讀庫》上的文章,還是李雪順(何偉在涪陵的同事)翻譯的《尋路中國》《江城》,或是由網友自發翻譯的《甲骨文》,都翻的非常好,看得出來這些譯者是真心喜歡何偉的文章,(哪怕無法出版)也投入了全身心。向他們致敬!
附:何偉已被翻為中文的作品
《衚衕兒因緣》《遍走長城》《中國的速成城市》《幸運之輪》《再訪河流》《主場作戰》,發表於《讀庫》
三部曲第三部《尋路中國》,2011年1月出版三部曲第一部《江城》,2012年2月出版
三部曲第二部《甲骨文:遊走在中國和西方之間》,由於涉及政治內容,在大陸出版有一定難度,已被網友x2zhao全文翻譯,http://pro.yeeyan.org/oraclebones
細緻入微的觀察,深入腹地的遊走,坦率、尊重以及不動聲色的幽默。這樣的文本,自然易受好評與追捧。
何偉(Peter Hessler)的文筆,是National Geographic、The New Yorker式紀實寫作風格的典範。這種範式非常有效,我喜歡稱之為類型片,國內諸多寫手,真該先從這樣的類型片學起(這種風格發揮到極致時亦有其弊端,暫且不表)。
比如這段NG的開頭,幾乎可作描紅字帖: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0581533/
「三月的冷風吹散了高原上的迷霧,露出了霧中三隻駱駝、兩個騎在馬背上的人、一隻狗和一群羊。我向那兩個騎手打了聲招呼,他們把小型商隊轉向了我,中國西北角這塊枯黃的土地上終於有了些顏色……」
何偉「中國三部曲」讀完的體會:《消失中的江城》(River Town)>《尋路中國》(Country Driving)>《甲骨文》(Oracle Bones)。《甲骨文》稍顯獵奇,不如《尋路中國》。當然,最喜歡的還是《消失的江城》。
推薦一篇喬納森對Peter Hessler的書評,堪稱書評範文。http://www.chutzpahmagazine.com.cn/CnVideoDetails.aspx?id=95何偉在《尋路中國》里寫當代農村的孩子看電視吃垃圾食品而肥胖,但父母的想法確實改名字,他的評價是:「有時候,他們似乎是本能地抓住了兩個世界裡最糟糕的東西:最糟糕的現代生活,最糟糕的傳統觀念。」
讀到這段,振聾發聵,恐怕絕大多數國人,都沒有這樣深刻的認識。
何偉的三部曲,是長篇紀實(long-form journalism);他對記錄這個時代、記錄中國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是一般的作者無法趕超的(不論國內還是海外)。
對於美國讀者來說,他對於中國的了解非常有深度,他在中國待的十年間不定期為NG和New Yorker等供稿,也打造了自己的文字識別度;
對於我來說,幾本書的譯本質量都不錯,最喜歡《甲骨文》,感謝譯者們把何偉字裡行間的耐心和平靜譯了出來。
在這個躁動的時代,有人願意如此耐心地用十年來觀察,寫一個陌生國度,讓我感動又欽佩。從何偉的文字,你可以感受到他關心著這個國家的人。讀完他的書,總是想問自己:你有多長時間沒有觀察/關心過周遭的環境,以及每天擦肩而過的人們?
因為這根本不是講旅遊的…講的是現實,然而現實其實很魔幻,魔幻到比小說更好看…所以…
同國內所謂遊記或者類似書籍不同,本書更多的是關注人文關懷,對其中社會中嬗變有很多細節的且出自作者內心思考的感性描述,但又非是純粹的感性。
哈,在美國被歸類為「旅遊類圖書」的本作,在大部分中國讀者眼中都不僅如此吧。
喜歡看外族人對自己民族的認識和評價是世界各民族的本能吧,就像大家最近喜歡看NHK版和BBC版的北京奧運開幕式,與其是看開幕式,更多的是聽評論吧。
會有新的角度新的想法激發本國人的靈感,當然也有一種獵奇的因素。
何偉的文筆也的確不錯。
各位都說得很好了。我也覺得何偉的書之所以好看,
第一,是因為他在用一種平視的角度觀察中國,不帶有居高臨下的預設觀點(這對於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的作者很難得)。這是前提。
第二,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會使他們在看待國人已經習以為常的事物時,產生不一樣的想法。我在讀《尋路中國》時經常會想,對啊是這樣啊,我之前怎麼都沒有注意到!比如何偉寫他在鄉村開車的時候,碾壓了農民曬在公路上的糧食,他說「這同時違反了道路交通法和食品安全法」,可這對於我們來說再習空見慣不過了。
第三,何偉的文筆極其出彩,有一種冷冷的美式幽默的感覺。讀他的書就像看《花生》漫畫,你很難大笑,但是你也很難不笑。
————————————————————
說到這裡,想要感謝一下上海譯文出版社。編輯的慧眼獨具,從茫茫書海中發現了一系列以西方人為讀者的描寫中國的佳作,並且匯成一個系列。這個系列還有其他幾本:《江城》(三部曲之一,已經有很多人提到了)、《再會、老北京》和《工廠女孩》(這本需要鄭重推薦一下:作者張彤禾是何偉的夫人!),視角各有不同,但文筆同樣犀利、幽默。
讀過他的《江城》和《尋路中國》。
他的書平易近人,很強的畫面感。他寫的故事很普通但非常有代表性,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家鄉、親友的影子,然後他帶著我們以旁觀者的眼光去觀察,看出清晰、偶然又必然的發展軌跡: 社會環境的變化怎樣一步步影響到家庭和個人的成長,社會觀念如何滲透身邊的日常生活。看完會覺得,沒錯,我就生活在這樣的地方,我就曾經歷過或看見過這樣的成長變化。
他書中有種氣質,平靜真實,細節而又宏觀,有種絲絲入扣的力量,拿起來就吸引人,遇見他的書挺好的。
我不認同它是旅遊類圖書,它甚至出了封面沒有一張圖,卻能讓我一口氣讀完,可見此書魅力。
身處國內,這些年的變化,個人真的無法覺察什麼,總覺得很正常、自然,從何偉的觀點裡,能帶來另一個視角:哦,原來老外並不這麼想,這一切跟美國對比起來這麼大差別;或許也能看到自己的身影。
「在這裡,讀懂中國」,南方周末的標語用在它身上明顯更合適。
很有誠意,有感情而不感情用事,觀察但不冷眼旁觀,明了差距和差異卻不秀優越感,或許是翻譯的原因,我簡直覺得這本書或許就是作者自己用中文寫的。我跟朋友推薦這本書用最多的形容詞就是溫和和溫柔。很多書都太尖銳了,簡直不是為了改變而批判,而是為了批判去批判。《尋路中國》里默默的幽默也很溫柔,作者以驚奇不理解的語氣說出在中國(或者當時中國)的開車現象時,好笑又反差萌,不讓中國人覺得難堪和反感(這個很重要,因為中國人的自尊心真的有很多不能調侃的雷區)比如書中一段形容車喇叭的滴聲代表的不同含義,比如在駕校幫人試車的那段,很多。
何偉對這些平凡家庭的記錄恰好與我們自身的經歷相契合。 但何偉觀察到的東西未必是「習以為常」的。實際上我們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中國這二三十年來的變化,在這二三十年的「大變局」中,任何一個中國家庭都有值得書寫的故事,都可謂史詩。只是我們身處其中而又不靠文字營生,因此一無法作更為細緻的觀察,二難以用文字悉心記錄。
與我們的國家一同尋路
本書是何偉近十年在中國生活、探訪的記錄。他以一個根深蒂固的西方價值觀的旁觀者角度,展開這場前後達十年的體驗式採訪和記敘。書中記錄了一個快速變化中的中國,鋪陳開劇變中的迷茫感和迷失感。所描述的各種切膚的悲喜,其實也是每個中國人都身都處其中的。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諸般荒謬和戲謔,也許只有站在他的角度,才能領悟得更透徹,而這領悟過後,我們依舊還在尋路。如果說兩百年前西方人眼裡的中國是「停滯的帝國」,那麼何偉筆下的中國則趨於另一極端:一個劇變和巨變的國度。宅茲其中,或出於熱愛這種速度,中國人對這個魔幻現實主義的國家裡所發生的事情,有時看得並不如外人清楚。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於,記錄了某些事實,提供了另一個價值觀下的旁觀者角度。本書的特別之處是作者的外國人身份和細膩的內心使他能夠批判性地進行體驗,敏感地覺察到一種變化著的古老文明的弔詭之處,這些弔詭中的許多是中國人早已太過習以為常而不以為意的。當然,作者與生具來的典型的所謂「西方的普適價值觀」也浸透在字裡行間,常常流露出一種不經意的優越感,乃至缺少了對我們深厚中國文化的觀照,因此也就對很多事情缺乏一種吾國吾民吾鄉吾土的悲憫與理解。——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與他的前兩本著作《江城》和《甲骨文》一樣,何偉在《尋路中國》中有他觀察中國的一貫態度: 接觸最普通的人,從他們的感受和體驗中理解中國社會的變遷。大概也正因如此,這個精通漢語的美國記者給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很普通。他所有的著作都有一種平民取向,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寫法是合理的,只有普通人的變化最能反映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里中國的劇變,並且能夠具體而細微地讓讀者感知到:究竟宏大的時代改變對於其中地個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當然,這種寫法的短板也非常明顯:這樣由點及面地得出結論,往往需要海量的數據或更加具有代表性的實例,這樣才能滴水見太陽,否則每一個故事——哪怕再動人,也只是一個個單獨的孤例,而後者則跟我們每天在社會新聞版塊里看到的奇聞異事深度報道並無二致。生活在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度,任何看似荒謬離奇真真假假的新聞,早已沒有辦法觸動身在其中的我們日益鈍化的神經。作者自己亦是如此,相比「中國三部曲」的前兩部,這本書里能看到作者明顯的力不從心,從對京郊三岔農村瑣事的記述到對麗水工廠變遷的描述,所有的文字似乎都已經變為深度新聞報道似的流水賬式羅列。套路上基本都在沿用《江城》和《甲骨文》中那種外國人的看似試圖理解中國近三十年之怪現狀的努力。十年里,作者內心多少也已被我們的國家無意識地包容和同化了,對於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事情早已見怪不怪,失去了刨根問底的耐心以及堅持,開始傾向於輕彈淺唱的一笑置之。而改善、扭轉乃至解決這些常態化非合理的現狀,顯然也不可能是自下而上的,即便作者有心,也無力為之。本書第一部分直接記錄了他沿著長城一路向西的自駕游,其實所走也不過橫跨區區幾省,但所到之處皆農村,他因此而觀察到農村的現狀,順帶簡單梳理了長城的歷史。在《甲骨文》中何偉也用過類似的技巧。作者租賃了一輛本應是越野之用然而卻設計成「city special」的切諾基。順著長城遺迹,經國道、省道、鄉間小道從北京一路向西,由主幹線深入這個國家道路的細微紋理。第二部分是寫他「落戶」農村。因為能開車,所以把家安在了北京北面靠近長城的一個農村,從而能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在城市化進程和汽車數量爆炸的時代背景下,北方農村所受到的衝擊和變化,以時間為軸線描述了鄉村道路從無到有的過程。在作者眼中這些路幾乎都是為了將城裡人帶到鄉村,並追逐背後的經濟利益。第三部分中何偉的觀察對象換成了南方的農村。同樣是自駕,這次他沿著新修的公路,去觀察工業化給農村帶來的改變。順浙江的高速公路,各種工廠漸次展開,高速公路像枝幹串起了路旁滿布的企業。在這個部分作者對採訪對象的選擇也十分典型:一間胸罩調節環廠里——正是推動這三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低技術含量勞動密集型產業——那些積極追逐利益的老闆、人到中年負擔幾個家庭的技術工人和剛剛出社會的未成年女工。他們撐起的工廠,以及這個隆隆向前的龐大經濟體,正是這個國家發展的基石。看《尋路中國》時,很容易沉迷於作者筆下那些中國人、那些最底層人民這十年迅速流變的生活狀態,而忽略了「道路」在書中的脈絡。合上書後許久,等那些臉孔在腦海里漸漸模糊之後,作者駕車行駛的那些道路才開始在我腦海中清晰起來。這些彷彿巨型魔術一樣鋪設出來的城市道路、鄉間公路、高速公路,將億萬中國人帶到不同的地方,將農民的土地與老式生活狀態徹底瓦解和割裂。在「發展是硬道理」的指引下,這些道路建設的偉岸成績被隨之創造的巨大經濟利益所加強,擊垮了中國本來存在的一切其他觀念。而中國就是這樣繼續向前,繼續「在路上」。如此看來,書名「Country Driving」真是貼切而有深意。作為一個美國人, 作者的很多寫法在我這樣一個中國讀者看來格外有趣。比如第一部分對機動車駕駛員理論考試中一些題目的揶揄;比如書中隨處可見的,上到政府機關人員,下到租車公司實權職員的,對官僚體制的諷刺,尤其是在正文中屢次出現的,租車公司牆上的滿意度公示牌;再比如對毛澤東特型演員的描寫。這本比旅遊指南深刻數倍的書,實際上也正是作者從這些無意義、甚至好笑的碎片中整合出來的。當然,直腸子的何偉更多的還是對中國這片神奇土地上各種「黑色幽默」的赤裸裸的白描。比如第二部分中,一個農民家裡完全不搭界卻又擺到一起的中堂擺設,西洋風景的掛鐘與毛澤東半身小型塑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再比如第三部分裡面對中國官商之間「潛規則」的記錄和描寫。冷靜的觀察者何偉延續了他在其作品中的一貫風格。他總能在細微處找到常人發現不了的地方,而這也是他的寫作最吸引我的地方。這些或矛盾,或弔詭的現實,大多是我們作為局內人所輕易不能察覺的。除了敏銳的洞察力,何偉挖掘事件背後線索的能力也不容小覷。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正文最後的「資料來源」,合計九頁紙。另外,正文中也有少許蛛絲馬跡。比如書中舉重若輕出現的一些數據。比如他提到三岔村裡只給黨員發的東西中,有一樣帶有都市圖像的時鐘,他竟然能查到裡面的都市是丹佛。這種時鐘我也見過,甚至後來的升級版本是某個瀑布,水紋還是動的。可是我竟然從來沒有任何念頭想要去查一查圖片的出處。在第三部分,何偉提到了藝術村,我感覺這個地方跟深圳大芬村的管治接近。他說有次看到畫家接到的任務是按照照片上的內容作畫,照片是美國某地,他竟然自己找到了照片的拍攝地點是美國猶他州的帕克鎮,他還與鎮上的人取得了聯繫,問對方是不是過來訂購油畫。雖然是非虛構類作品,何偉依然關注了作品本身的文學性,書中埋設的伏筆處處可見。在第二部分,剛出現魏子淇的時候,說他的家裡有中國的地圖,上面的一些城市有編號,魏說這是央視天氣預報裡面這些城市的出現順序,何問為什麼要標記,魏回答說不為什麼。後面又提到說魏並沒有出過遠門,最遠去過鎮上。當然入黨後他去過很多地方,比如大連,還在那裡觀看了人妖表演。這個伏筆,在一開始就暗示了魏是村子裡的一個人物,儘管他那時候還沒有發家,也不是黨員。回到小的字句上,整本書翻譯水平不錯,可能是因為譯者本身跟何偉熟識的緣故,很多意思譯者翻譯得很到位,比如一些地方翻譯成方言。再一個就是因為相識的緣故,書中提到的地名和人名,譯者都儘可能聯繫到本人加以確認,不能聯繫到本人的,譯者也專門在人名後註明「音譯」,顯得非常嚴謹。但是,在一些原話引用的對話上,比如第三部分第三章的重頭戲「談判」部分里不同人物的語言,翻譯得還是太正式了。那些浙江的老闆和來自安徽的打工者們所說的普通話顯然不會那麼標準,而且在結巴的翻譯上,斷句總是讓我感到莫名其妙。不過整體來說,這本書的翻譯水平非常不錯,加上校對仔細,錯別字也非常少。對於書中記錄的很多問題,作者確實不能夠指一個出路。但作為「尋路者」,他沒有武斷地將中國整體發展的異化狀態怪罪到任何人頭上。儘管書中沒有明確怪罪中國政府和體制,但每一個頭腦清醒的讀者,卻都能發現如今這些非理性的狀態並不是某一個確切的原因在作祟,而每一個個體,不單是結果的承受者,還是這個結果的製造者。「村莊」的故事中,魏子淇從最初標榜自己對政治不感興趣,到主動入党參與村級政府議事,這個變化是因為他知道了「黨員」的身份會為他的經營帶來實際的好處——有村委會的支持,才能有機會從銀行貸到款擴大經營以獲得更大的利益。「工廠」的故事裡,那些老闆們與官員們在互動的過程中迎來送往,中華香煙和茅台酒這個細節也被作者準確地理解為官商結構流通過程中的硬通貨。最具有黑色幽默的,在「工廠」這一部分一個希望找到外國媒體曝光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生意人——他被迫搬遷卻沒有得到公平的補償,便以大壩的融資有嚴重問題為由與政府做著鬥爭——同時又在搬遷新鎮的工地里做生意並獲得利益。這與我們每一個人的處境何其相似:萬千畢業生一邊痛罵政府腐敗,一邊自發組成了國考大軍;高知精英們一面鄙視別人是沒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一面尋找各種機會上位以博取優渥的生活條件;國企員工一面抱怨體制僵化,上升渠道狹窄階層板結,一面在這種穩定的架構中失去了創造力和進取心;連本該是化外的清靜之地佛門,出家人也一手持經念經,一手收著香火錢辦公司。這些情形,為數眾多,千篇一律,司空見慣。人們會覺得不滿而抗議,但又能想盡辦法繞過障礙獲得豐厚的利益。至少在作者目及的底層,沒有人是在想為真正的改革做些什麼,而是在現有已然異化的體系內繼續鑽營,獲取利益。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身處這樣大大小小的矛盾漩渦中,靜坐反思,回想當初自己想要恪守與堅持的底線的時候,無奈之外多少有一絲不堪。而這正是中產階級一邊掙扎又一邊享受的現實。書中的城裡人振振有詞地辯論應該如何行車更文明,一旦上了路就和別人一樣刁鑽地衝撞。他們的理由當然充分得很:不野蠻一點,在城裡是開不走車的。而野蠻地將車開起來, 似乎本身就是一種勝利。一如中國的現狀,誰能掙到錢誰就有理,誰就是大爺。何偉指出諸般問題,卻沒有批判任何一個個體,因為他所做的是,幫助像我們這樣的城市中產釐清中國的真相與基本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關節在他看來無疑是經濟,走過目前的發展階段後,對大多數人而言,當利益不再是唯一的追求目標和唯一的衡量標準的時候,問題便有了解決的可能。文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論述:「中國需要發展到某個點上,讓中產階級和上層人士都感覺到,這樣的體系對他們獲得成功已經形成了障礙。不過,這種情形還沒有發生,即使在高速公路出口的小城鎮里也沒有發生,因為他們僅憑著賣幾塊地板磚也能賺到大錢。」中國還在造路,中國依然在尋路。「一帶一路」和主導亞投行等國家級戰略會把道路伸向世界,也伸向這個國家裡更縱深隱秘的角落。毫無疑問,隨之帶來的劇變還會持續,越來越多的個體會重複這本書里記敘的事情。而對於身處其中的個體,不能每天看著新聞社會版里的各種荒謬,感嘆完身處亂局後放下報紙繼續回到忍受、沉默甚至作惡的軌道中。生於劇變的年代,我們不能忘記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腦去體察事情運行的真正緣由,更不能忘記的是,我們自己恰是造成當下氣象的一份子。每一次對《尋路中國》這類書籍的閱讀和反思,都是對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家所做的一次考量。沒有哪個國家的哪段歷史是絕對一片光明或是一片黑暗的,叫囂者永遠在叫囂,憤怒者會一直憤怒,反抗者就繼續反抗,「尋路者」依然苦苦尋路。從這樣的書里所應該看到的,不是無可救藥無路可走的現狀,而是各種治癒時弊的可能性——我希望並且應當能加入到這可能性之中。混沌中起落,與我們的國家一同尋路。
歡迎關注讀思之所微信公眾號,在這裡閱讀與沉思。
http://weixin.qq.com/r/YD_RiaLE5v_Zrebq92py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何偉作為紐約客多年的記者,和妻子張彤禾(寫了打工女孩那個)兩人很好的從外部環境看了中國。
《尋路中國》,何偉親自走長城(中國人都沒幾個完整走過長城吧),去江城,入工廠(個人覺得麗水的工廠選得很有代表性),因為他不在中國社會長大,提供的是外來的視角,但是他又很真實客觀,《尋路中國》的筆調也相對輕快。很多我們覺得稀鬆平常的事情,在他那裡有不同的解讀。
《江城》講了涪陵的事情。我個人覺得比起《尋路中國》略沉重一些。他在涪陵待的時間也比較長,更像是紀實文學的感覺。
總的來說:1.提供了新鮮的角度。2.畢竟有深厚的媒體基礎,分析還算客觀。3.真的是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寫書的啊!4.可以看見一些國內出版物看不見的觀點。
P.S. 1.《尋路中國》不應該被當成旅行類書籍吧。2.Peter的英文特別好,很流暢自然不隱晦不作,highly recommend。
看過甲骨文,結構設計很有意思,難得的是他用一種很客觀、很冷靜的方式來看一些人和事,這個是我以前的閱讀從未有過的感覺。翻譯非常棒,對一本無法出版的書有如此好的翻譯致敬。
他寫的東西都是我們看來習以為常的,但以一種旁觀者的身份冷靜地觀察與思考,可讀性很高。
覺得其實挺無聊的。。老實說可能是個人喜好問題
喜歡這本書
他筆下的中國
準確說是2001年到2006年的中國吧
描寫得確實真實 帶著些許深刻
也許因為他是旁觀者 所以視角更加清晰明朗
寫出了很多中國人看不到、裝聾作啞不願意看 不願意聽的事情,所以,值得一讀。
看了《尋路中國》第一章 城牆,和第二章 村莊。
第一章是他駕車沿著長城向西而行一路上的經歷和見聞。
他開著City special 一路沿著城牆向西,展開了2001年到2006年大概是這段時間的中國西部農村的落後和荒蕪。
描寫細膩翔實 很多地方的描述讓人啞然失笑 覺得 寫的真是太「中國」了,太像中國人了,讀起來其實挺有趣的。大概是因為特殊的心態和視角 也因為特殊的身份,看到了也描繪出了更真實的景象吧。
他筆下是剛剛進入新世紀的中國,這個時候中國剛剛經歷完改革開放,正處於經濟的騰飛期,所以世界是在劇烈變化的。
但是農村依然落後。
那個時候,大概是十年前吧,中國的私家車剛剛開始變多,私家車的數量每年成倍增長;懷柔這樣的地方還有很落後的農村,還沒有很多的農家樂,北京市區的人還不會常常開車去鄉下度過周末;十年前,通訊還沒有那麼發達,《中國地圖》是他出行的重要幫助;十年前,還沒有很多人會驅車旅行。
十年前,我只有十幾歲,剛剛初中的年紀,剛剛開始用手機的年紀,剛剛開始興起網路和qq的年紀。對於十年前中國的巨變我似乎無法感同身受,其實我絕不是中國改革開放潮流中的參與者,但,我忍不住把他描述的時代和現在的時代進行比較。
現在 駕車出行已經太普遍,中國的旅遊大軍遍布世界各地,中國人的購買力更是節節攀升。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正在進行。世界以一種甚至我不能理解的方式飛速運轉。
也許一個嶄新的時代真的來臨了,也許 這僅僅是 嶄新時代來臨前的 小小序曲。
誰也沒辦法預測未來。
我們只能感概唏噓,並在時代的洪流里,被推動著往前走。走在風口浪尖的人 才是最偉大的。
推薦閱讀:
※余華小說中的冷漠筆觸是如何做到的?
※如何評價<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這本書?
※有哪些适合 3-4 岁孩子看的外国儿童读物?
※如何理解小王子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