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北伐為什麼會成功?而其他的北伐大多都不成功?

RT


北伐的確很難,但是也不是不可能成功的。早在三國時,呂蒙就指出:「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聘,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這其實是點中了北方政權的一個很重要的弱點,那就是一般都處在四戰之地,國境線漫長,四處都要分兵防守,故而對峙南方政權的一線兵力反而不會很多。而徐州距離南方統治中心建康非常近,南方政權以徐州為突破口的話,可以輕易集結起占絕對優勢的一線兵力,並且因為徐州無險可守,可一戰克之。只是東吳自身實力有限,怕打下了守不住,反而讓北伐軍被包了餃子,所以一直採取較為保守的先鞏固淮南(結果屢敗於合肥、壽春)的方針。

到了東晉,統治集團就開始將這一思路投入實踐,並確立了以攻佔山東為深遠目標的進一步規劃(因為燕一直較弱)。劉裕北伐,大軍果然迅速通過了徐州(當時徐州已被桓溫之前北伐攻佔),奔襲山東,先消滅了最弱的南燕。隨後,劉裕兵分多路席捲中原,相繼攻克洛陽、長安之後滅亡了後秦。此時,劉裕已經取得除了河北之外的整個天下,若非劉穆之病死,北伐可能已經成功。

明太祖制定的北伐計劃則是:

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

這很有可能就是吸取了劉裕北伐的成功經驗,只有一處修改,那就是不浪費兵力攻長安,只拿下潼關,以少量兵力守關即可牽制西北元軍,這樣此後就可以集中力量直取大都。我認為這是一招妙棋,並且打破了歷代兵家「得關中者得天下」的思維定勢。

先取徐、青的北伐路線可以看出有幾個明顯的好處,一個是有大海幫忙掩護側翼,這樣奔襲山東之軍被多路夾擊的風險就少了很多。攻下徐、青之後,就反而對中原形成了東、南兩路包夾之勢。此外北方政權一般不會在山東部署很多兵力,較易攻取,拿下之後,因為地形多山卻也比較容易鞏固。就算北伐軍被敵人斷了後路,也可以依據山東來自保。更重要的是,直取山東一旦成功,就可大大充實本方實力,形成雪球效應,極大的扭轉了敵我力量對比。

所以,朱元璋閃擊山東的計劃在4個月內就取得了巨大成功,俘獲士卒3.2萬餘人、馬1.6萬餘匹、糧59.7萬餘石、鹽5.37萬餘引、布絹8.07萬餘匹,而己方几乎沒有什麼損失,扭虧為盈。此後明軍可謂一路順風,除了攻打山西時遇到元軍頑抗之外,其餘戰役非常順暢,幾乎是勢如破竹,攻大都時元順帝也是棄城而逃,於是取得了歷史上唯一一次北伐的完全勝利。其實,北方政權也不像南方那樣有那麼多險要地形可守,只要形成了勢頭,就有可能反而形成這樣一邊倒的局面。


明太祖北伐之所以能成功 其中及其關鍵的一點 就是朱元璋這個人的戰略 深謀遠慮(不愧是在軍事能力上僅次於李世民的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於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起兵,自十六年(1356年)攻克集慶(今南京),爾後即吳王位,建百官,初步建立江南政權以後,先後消滅了佔領湖廣、江西等地的陳友諒、佔據江浙一帶的張士誠和浙東的方國珍,為北上滅元創造了有利條件。
對於北上作戰的戰略部署和進軍路線,朱元璋作了審慎的籌劃。他首先徵求諸將的意見。平章常遇春提出長驅直入,直搗元朝大都(今北京)的主張。朱元璋不同意這個輕敵冒進的方案他根據當時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以及各部之間的關係和各部內部的政治傾向、軍事實力,認為 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懸師深入,不能即破,頓于堅城之下,糧餉不繼,援兵四集,進不得戰,退無所據,必然陷入被動之中 為此,他提出穩紮穩打,漸次推進的北伐戰略:「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
這個北伐的戰略 他的謹慎和預見性 及明朝第一名將 徐達 無比出色的執行能力和應變能力 決定這次北伐的成功!!!


因為其他人的北伐,在於其他人是被趕過來的。

比如東晉,是偏安。

比如南宋,是偏安。

比如南明,先自己都鬥起來了。

末代王朝該有的毛病一個不少,內部利益集團互相鬥爭嚴重。

而朱元璋的北伐,則是新興王朝對沒落的元朝。

至於渣權,這貨這輩子想的也就是怎麼全據長江之險。

北伐之北不過合肥。

還不如東晉,劉宋。


先簡單說一點,宋代以後中國經濟人口重心完全轉移到南方是很重要的背景因素。而此前的北伐,並不具備這個條件


中國歷史上北伐要成功的必要條件是北方陷入分裂或者內亂狀態,
比如劉裕北伐,北方五胡陷入淝水之後的分裂期。
比如國民政府北伐軍,北方張、孫、吳三個軍閥。


謝邀。
中國的北方和南方可以說的上是兩個體系。三國演義里的劉備說:「南人乘舟,北人騎馬。」北方平原丘陵居多,利於騎兵作戰(進攻);南方水網縱橫,利於水戰(防守),由此也造就了南北的戰爭形式差異。冷兵器時代,騎兵就相當於坦克和裝甲,腦補一下步兵方陣面對坦克群的場景吧...除了武侯的連弩還有岳飛「砍馬腿」這種近乎自殺的方法外,很難取勝,因此南方政權在戰爭中一般處在較為被動的一方。
另一方面,個人認為是文化傳統的積澱。北方長期處於中央核心地區,久經戰亂,民風剽悍,雖然和隴西、塞外這些更剽悍的地方比不了,但跟巴蜀和江南比綽綽有餘。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讓天府之國和吳淞的人跟動不動就常年處在戰亂和天災威脅的中原人打?
鑒於以上種種先天的不利條件,南方政權要勝利,很大程度上要靠北方敵對勢力的衰弱和混亂。比如劉裕的北伐,正是利用了南燕和後秦陷入孤立的有利條件,一舉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地區。反觀孫權和宋孝宗,都遇上了曹魏和金的鼎盛時期,自然很難取勝。
說這麼多,回到太祖爺身上。南方人本來是不善騎戰的,但是朱元璋手下偏偏出了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沐英、傅友德一大批優秀的騎戰將領...明軍的騎兵並不算多(洪武中大約在4-5萬之間,北伐時更少),明軍中的騎兵大多是配合步兵作戰,騎兵大顯神威的年代要到朱棣那位騎兵天才了。但即使如此,也具備了和元軍一戰的能力。真正讓大明縱橫中原的還是步兵,一方面,明軍開始裝備火銃等火器;另一方面,太祖本人極為重視步兵,大量裝備克制騎兵的長槍兵。兵種的進化,加上步騎協同,使得抗擊元軍成為可能。
再說第二點。元末全國天災人禍,最嚴重的就是淮西地區,最先起義的劉福通和韓山童也是那一片的。自然淮西人的戰鬥力是不用質疑的,淮西集團可謂是文臣武將,人才濟濟。
上述這些都是朱元璋自身的有利之處,他的成功,更離不開對手的衰弱。元朝極為落後的政治和軍事制度,造就了後期的一大批地主軍閥。北伐的時候,元朝還在打內戰,漢族地主坐大,中央政權內部因為太子的事情陷入紛爭...如果察罕帖木兒不死,朱元璋的北伐絕不會那麼順利。可惜,王保保終究還是不如他的養父啊。


因為我大宋已經替朱元璋北伐過一次了,我大宋三路北伐兩度兵臨大都城下,收汴梁,復山東,焚上都,拔遼陽,入高麗,破平壤,威震天下。朱元璋不過下山摘桃子。


朱元璋北伐當然和朱元璋的能力有關。
但是這不是逆天的事,大體與漢武帝、唐太宗北伐草原類似,難度略大。


歷史上,農耕與游牧的交界處是帝國的誕生地,道理很簡單,農耕提供後勤,游牧提供戰馬,在兩種生活模式的交接處,戰爭頻繁,可以訓練出最優秀的士兵和將領,帝國由此崛起。
而農耕生產力高於游牧,這意味著南邊處於優勢地位,所以只要不犯致命的錯誤,往往是南邊佔優。

具體到元朝,由於氣候寒冷(具體見竺可楨的歷史氣候圖),農耕與游牧的交接處在淮河一帶,在這裡南宋與金元死磕了100多年,南宋雖然敗了,但是百年戰爭使得這裡的人或主動或被動接受了廣泛的軍事訓練。
朱元璋和淮西集團就出自這一帶。

朱元璋北伐前後,氣候從極冷開始逐漸轉暖,河南河北變得宜耕,這是明初大移民的基本背景,與此同時,明長城開始修建。(漢氣溫高,秦漢長城比明長城更靠北,參考居延位置)
可惜的是燕王北伐後,全球氣溫又開始向下,這是明中後期無法擴張的客觀原因之一。比如西域,如果河套沒有足夠的糧食,軍隊過不去。

最後還要習慣性的批評一下矬宋和儒家,結合朱元璋的歷史看,宋完全應該能抵禦蒙古(忽必烈爭奪汗位,靠的是漢軍世侯,這說明漢軍戰鬥力不差,同時也證明淮軍戰鬥力不差)。又,宋人口超過明初期人口,明能修長城,那麼宋修一條淮河長城問題不大吧?但矬宋玩文人掌兵那一套把戲,把自己玩殘了,明末又是悲劇重演。

所以儒家就老老實實耍嘴皮子去,耍完嘴皮子該回家就回家,該逛窯子就逛窯子,千萬不要干正經事,正經事讓專業人士去干,這樣天下就太平了。


有宋以來,南方經濟實力逐步加強。至明清時期,江南已是國家最為富庶的地區。
別的都是假的,先有錢,再打仗。


從經濟,文化,政治,風俗,運氣,都有各方面的優劣勢變化,可以用來解釋這個問題。

但單從軍事上面講,還沒有多少人明白過來的。

就朱元璋的戰略方面來說,當然是絕對正確的,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歷代做這種戰略規劃的人都有,成功的就只有他一個。

還有一個民國蔣介石。但是蔣介石並未能真正的消滅軍閥實現統一,僅僅只是名義,所以不能算在內。

為什麼大家都失敗,朱元璋卻能成功呢?

要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南方政權自身在軍事上的最大弊病。

在軍事地理上,兩湖完克江浙,這就是困擾南方政權的魔咒。

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南方政權立都多半選擇南京,但是長江在接近南京一段的時候,江面豁然開朗,南京無險可守,荊州之兵可順流而下,隨時兵臨城下。

所以歷代荊州和東吳的矛盾,就是南方政權的重中之重,荊州大將和東吳君主,最容易互相猜疑。

從此之後,荊州和東吳,就成了簍子里的兩隻螃蟹,永遠都在互相扯後腿。

荊州兵北伐,剛有點成績東吳君主就會叫人回去,東吳北伐,沒出家門就會擔心荊州打過來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的統治者嘗試建都荊州,甚至是建都荊州和東吳之間,然而全部都失敗了。

朱元璋比其他所有人都優勝的一點,就是他解決了荊州軍力,他本人就是南方政權的最高領導,沒有競爭者,他本人就是南方最強的將軍,在陳友諒已經死掉的時候,荊州不會是扯他後腿的那個螃蟹。

所以,朱元璋就可以集中南方政權的所有力量進行北伐。

這是蔣介石都做不到的事情。


首先,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洪武之前為什麼無法成功。從經濟上,在之前,由春秋起至晉滅孫吳,中原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始終在黃河流域,現在的蘇皖贛閩浙湘粵桂黔雲瓊基本屬於蠻荒之地,即便是經歷楚,吳,越,秦,漢,孫吳的大規模計劃性開發,但仍然人口稀缺,開發出的耕地面積遠遠比不上關中與河南地區,甚至到北宋閩粵黔瓊都是屬於偏遠的流放地。第一次轉變是西晉末八王之亂,而後五胡亂華導致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湘贛蘇皖浙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到南北朝末期隋初已經成為中央政府的稅賦重地,京杭大運河開鑿的目的之一就是運輸從江南收取的錢糧。此時,南北的經濟地位已然相差無幾,不論人口,耕地面積還是產出,江南相比河南山東毫不遜色。隨著晚唐武人混戰,一部分的民眾繼續南遷深入到了閩粵桂地區,更大規模的遷徙在趙宋南渡和蒙元南下時期,在這個時間段,閩粵民眾將海上商路擴展到了整個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和西亞,巨量的財富流入到閩粵地區,而隨著蒙元南侵,隨之而來的還有跟隨色目人傳播的伊教,和其信徒,他們成為蒙古人的代理人和包稅人,擴散到了整個蒙古帝國。而到這個時候,淮河秦嶺以南由於江南的稻米,瓷器,絲綢,閩粵的海貿,北方則由於蒙古人圈地放牧,黃河流域水利設施缺乏養護,南方徹底甩開北方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財源,湖北湖南的糧食產量逐步提高,漸有其後湖廣熟 天下足的風采。從政治軍事上,在此之前,南方政權正面的北方的敵人往往是由群雄中弱變強逐步脫穎而出,即使有些政權極為短暫,但軍事力量相對局勢更和平的南方要強得多,而且北方往往承擔著對抗游牧民族的責任或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軍隊的進攻性和機動力量照常理比南方要強得多,元朝建立後,由於連年的兵禍,天災和蒙古權貴的種種暴政,北方人口銳減,民心不穩,糧產量銳減。另一方面,南方在長年的開發後,地方勢力極端穩固,元滅


正式北伐之前,朱元璋完成了一下幾件事情。
一、脫離亳州郭子豪(?),一路曲折而又順利的攻克集慶,並以此為中心迅速擴張。
二、鄱陽湖之戰大勝陳友諒,並最終吞併長江以南大大小小割據勢力。整個地區的力量得到高度整合。
三、元朝內部矛盾重重,內耗。元朝身為外族,接近百年的統一全中國,沒有順應潮流進行民族融合,也沒有像後來的通古斯女真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決絕手段。
四、這個可能也有原因:元朝對統治的中原地區並沒有有效的控制,大量權利高度集中的漢族軍事地主存在,比如張弘范等等姓的地主階級。
五、長期以來,對讀書人不夠籠絡、重視,使得關鍵的時刻幾乎上下離心。
越寫越扯淡了。。。

南方較少例子成功北伐並統一中原的原因有很多。
北方素來是廣種薄收的地域,不似南方精耕細作,糧食豐富。越是往北,後勤的壓力越大,一旦糧食斷了,只能撤;還有是北方不似南方水系眾多、群山圍繞,一馬平川,敵人騎著馬來去自如,己方容易被斷後路不說,關鍵幾乎無險可守,要攻克險要非常困難,就算攻下了一大片地區,處處分兵,各個擊破,除非能一口氣一直捅到所謂的」直搗黃龍「,不然守不住啊。完全沒有蜀道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快感。
舉個例子,岳飛之所以最終撤退,也有後方糧食供給斷絕,又無法就食地方因素。打仗打的是後勤。
」十里不同音「不是說笑的,南方山多,生活閉塞,並且不像北方一片平原,人員交流頻繁;也不像北方長期是政治中心,有強烈的國家意識。
南方氣候優良,一年兩熟至一年三輸。南方的軍隊走到北方,水土不服就不說了,比如大冬天莫名凍成狗了。。。


其他北方大都不成功,三國北伐,南北朝北伐,南宋北伐。

1,經濟,先秦以關中河濟為經濟中心, 兩漢也是,此時的江南可能連現在的兩廣都比不上。

2,孫吳,蜀漢,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中原政權,北朝也是,不用說,大金國更是。

有明以來,經濟中心在南方,北伐有強大的物質後盾。清朝的太平天國北伐也是勢如破竹,差點就把滿清端了。民國時期的北伐也是。

主要是南方大部分已經統一,且此時南方是全國的經濟中心,這是物質基礎。

元廷內亂四分五列,軍閥擁軍自重,朱八八各個擊破。帝汗傳習制度紊亂,蒙古人戰鬥力在爭權奪利中弱化。帝國訂下的民族不平等政策本來就矛盾多,廢除科舉得罪了知識分子,軍事制度使得地方武裝割據。朱八八比元順帝以及主要對手王寶寶來說,就像黑九段對三段。


因為百官圍繞在朱元璋同志一個領導核心下,同心同德,一致對外。


朱元璋北伐和後來的國民黨北伐能獲勝,一是北方統治本就不穩,統治階層不團結,內鬥拆台的多,二是南方有絕對的財力優勢。


北方有河套,南方沒有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南征取得的勝利比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家都以偶然來看待這個問題,也有部分人是宿命的看待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這其中有必然的道理。

  具體的戰術,往往決定的是暫時的成敗,經濟的基礎才是最關鍵的,諸葛亮可以招招領先,但是也在經濟上奈何不了司馬懿,而且諸葛亮進行的也是北伐。

  決定這個成敗的關鍵在於古代的作戰半徑問題,我們設想一下,在古代一頭牛拉著自己吃的草和趕車人的糧食,能夠走多遠,這個距離除以二就是一般情況下的作戰半徑,超過這個半徑糧草就供應不上了。

  沒有糧草的供應,是難以作戰的,諸葛亮對於司馬懿也是屢屢輸在這個糧草的供應上。而中國實際的情況是南方糧草豐富,人口密集,糧草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在作戰地就地解決,但是北伐就不同,北方寒冷的冬天是很容易進行堅壁清野的,這樣一來南征與北伐在經濟上的壓力絕對是不對等的。

  為了增加作戰的半徑,古代也有一定的解決方法,首先是建立逐級的傳送體系,比如是一人作戰,一人從一級的糧庫送糧草,然後再二人把糧草從二級的糧庫送到一級糧庫,再四人把糧草從三級糧庫送到二級糧庫,依次類推。這種方法在漢武帝的時代使用,結果是一個作戰人員需要十四個運送糧草的人員,取得對於匈奴的勝利付出了三代人的積蓄和全國一半的人口,這樣的戰爭是否該打在今天把這個背景說出來是要探討是否該應當的。

  還有就是提高自己控制區域的糧食運輸能力,古時一般的做法是修建運河,但是這樣的過程耗費巨大,時間太長,也容易在徭役上激發民變。

  再者提高作戰半徑的方法就是送糧的人把糧食送到後變成作戰人員不返回,同時殺牛也作為軍糧。這樣的做法的問題是造成作戰人員雪崩式的增加,同時一旦不能快速取勝後果就不堪設想。採取這樣的方案的就是隋煬帝,他多次征伐高麗就是採取這樣的方法,以至於作戰人員迅速增加到根本不必要的百萬大軍,一旦不能速勝,結果就是餓死於道,基本沒有生還。隋朝的滅亡根本原因就在於此,至於隋煬帝的荒淫無恥是後來唐朝人寫的隋史,誇張地成分極大。

  最後的做法為文明社會所不接受,卻是行之有效,那就是吃人肉。以前的霍去病干過,後來的成吉思汗還有以此為樂的四犬,朱元璋能夠北伐取勝也干過,元人陶宗儀所著的《南村輟耕錄》里說,「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軍嗜食人,以小兒為上,……或使坐兩缸間,外逼以火。或於鐵架上生炙。或縛其手足,先用沸湯澆潑,卻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夾袋中,入巨鍋活煮。或男子止斷其雙腿,婦女則特剜其兩乳,酷毒萬狀,不可具言」。人肉曰『想肉』,食之而使人想也。「淮右之軍」即朱元璋之軍,所以朱元璋的北伐勝利也是有不為人道的事情,那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也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這樣吃人肉是很難被倫理所接受的,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是比其他方式要容易,所以他產生了很多成功者,但是他們成功後是不會提及這個成功原因的。

  所以要提高這樣的作戰半徑,在古代所能夠採取的辦法都是代價巨大的,基本上很困難,所以受作戰半徑的限制,北伐也使很困難的。

  最後提到北伐的供應,實際上在國際上也是如此,俄羅斯在這方面就佔盡便宜,多個國家征伐俄羅斯也是失敗在經濟供應上,只有蒙古取得了勝利,那個勝利也使建築在吃人肉的基礎上的。

  所以綜上所述南征容易北伐難是有深刻的經濟原因的,絕對不是巧合。


經濟中心已經南移。
蒙古帝國已經分崩離析,比起南宋對蒙古的一國打一洲,朱元璋北伐只是中國南北方兩個勢力的戰爭。
朱元璋的政權上下一心,組織能力強,行政成本較低,充分調動了南方的資源。
名將輩出,朱元璋自己就是當時最能打的人。
一共四條,朱元璋都具備,其他人北伐,能有兩條就不錯了。


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在宋代以後才算真正的完成,打仗最重要的還是拼的經濟實力以及糧草的供給,宋代之前南方根本就沒有與北方對抗的實力,宋金相持多年靠的也是南方強大的實力否則宋早也被滅國。隨著元代事實上的對外開放政策,南方終於在各方面有了戰勝北方的基礎,於是後來不管是朱元璋伐元還是民國北伐戰爭,北伐成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以前想過為什麼關中一帶適合做龍興之地?因為隴右有馬,關中四川有人,四川有糧。自古以來龍興之地有兩個:關中(人馬)+四川(糧);東北(糧)+蒙古(馬)+河北(人)。只有朱元璋因為蒙古人全國養馬,能從南方起家。當然朱元璋起家對馬匹也是孜孜以求的,連琉球的一點馬也要搜刮來。當然有了槍之後這些就不重要了,既有蔣介石北伐,也有太祖南征。


推薦閱讀:

為什麼皇帝沒有字?
事半功倍的抵禦匈奴,為何戰國時趙國可以做到,而一統天下的秦國卻不能?
項羽為什麼當不上皇帝?
為什麼陶謙三讓徐州劉備才答應?

TAG:中國古代歷史 | 明太祖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