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名士是怎麼做到「名滿天下」的?

當時的交通閉塞,也沒有互聯網。

那些名士之類的名聲是怎麼傳出去的?

僅僅靠口口相傳就能「名滿天下」嗎?

更何況有些所謂名士只是徒有虛名罷了。


東漢末年分三國,當時的「交通閉塞」,是農民出行不便,因為他們該給世家大族地方豪強老實種地,戰亂頻仍,他們要更加賣命給軍閥老爺們種地交軍糧。

有錢也能有權的世家大族老爺少爺們出行方便著呢,遊學四方,交友各地,慢慢閑逛,本身地位也高,很容易混進權力機關或者本身就在權力機關,到哪都會有人為其滿足衣食住行需求,鑽研章句、批評時政,口耳相傳,名滿於天下的世家豪強寒門士族之間並不算難。

其時沒有科舉考試,選官靠天子徵召、官辟幕僚、地方考察舉薦孝廉,到了漢末做官基本是世家和豪強圈子內部人居多、寒門子弟為少,這比起幾十年前的工農兵學員情況要糟糕,畢竟後者最多是一些二世祖混進工農兵隊伍,甭管白卷英雄們再怎麼鑽營也還算是寒門出身,後漢末年則是個別寒門孝子混跡一幫衙內隊伍當中——但是不要小瞧漢末的衙內,他們和浩劫伊始憑著老子的功勛嚷嚷「狗崽子要翻身」的衙內不同,真要是看見寒門大才也會宣傳,有寒門子弟花錢求學雖有水分也會助其上位,不然孫十萬不用學儒舉孝廉,落魄皇孫也不必接受同族資助,向盧植大師求學了,直接花錢聽曲兒看狗兒換套穿衣服也就是了。漢末時的寒門子弟——並非豪強的地主子弟想通過儒學往上爬,出路還是有的。

漢末和兩晉的士人普遍情況有所不同:兩晉的世家大族子弟好清談,談些佛老,弄弄玄虛,裝裝風流,以求混出個極高的知名度,將來做個大官,謝安隱居裝清高、阮孚給木屐打蠟、王徽之答不問馬,這些都是作秀;漢末的士大夫則是好清議,鑽研儒家章句、批評時下政事,滿腦子忠君報國,和漢代後期掌權的宦官外戚都不對付,陳蕃要掃天下事泄就戮、王允早年刺頭身陷囹圄,乃至後漢知名的「黨錮之禍」,作秀要是能作到漢末士人一般,處江湖之遠為百姓謀福祉、居廟堂之高人頭別褲腰帶,也算得上是英雄人物了。

漢末的名士和兩晉名士就更是不同:漢末的名士有才學也有抱負,徒有虛名者甚少,不是文武雙全至少也是經學大家;而兩晉則相反,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提槍的貨色日漸增多。究其原因,是司馬篡魏時動輒株連三族,藉此告訴世家和豪強(寒門沒有和司馬家對抗的本事):妄談有危險,不服都該殺

司馬家到底是培養出了不少馬屁精,那不願意跪舔司馬父子的,不樂意唱什麼「河內出了個司馬家,統一天下都靠他」的世家子弟,除去引頸就戮的,就只剩下不想死和不能死的(比如要侍奉老母,要養活家小)。這幫有能耐而不被迫去死的士人只好轉而去談論玄學,或者裝瘋賣傻狂飲爛醉服五石散玩黑白眼,用佛老和酒藥麻痹自己,生生壓下胸中的抱負——這種士人被天下世家豪強寒門稱道,是因為學了修齊治平卻只會昧著良心鑽營的馬屁精著實令人作嘔,而才華橫溢者也不該在高壓政治下死個精光,同行襯托、同病相憐、同情使然,使得這幫魏晉之間的高士名揚天下。可等到魏晉之間的真名士們相繼去世,後學者只懂得學前輩的皮毛,沒有前輩滿腔抱負,只拿前輩的行為作秀,於是真才實學者愈發鳳毛麟角、徒有虛名者則比比皆是了。世家豪強無能之輩雖然日增,但有司馬家這個榜樣,互相傾軋都玩得爐火純青,更懂得借勢打壓寒門讀書人,此時寒門士族想混出頭,比起漢末要難了數番。

要說兩晉的名士,倒是更近「狗崽子要翻身」型衙內,滿嘴大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爬個山坡嫌累,借著抽煙歇腳,看見煙葉就當青菜收割,一如簡文帝「賴其末不識其本」;等到這些衙內在鄉下鍛煉數年,不再殘乎教條,了解了實際中的事,有了真正的抱負,便可算是漢末的名士了,甚至比起漢末教條的名士還要強些。

然而拿摩溫本說要跳出循環,卻跳回了漢末,想想還是讓人高興不起來,而今這漢末名士似乎要培養新一批兩晉名士,這就更加讓人高興不起來了。

2016/03/19


——————————————

總結:

1、名士之名,確系口口相傳而來,但名滿天下,未必能傳到當時處境相當糟糕的農民當中去,因為農民伯伯要給世家豪強老爺們種地,亂世還要更加賣力為軍閥們耕作交軍糧。

2、漢魏雖然交通閉塞,雲遊四方對於世家和豪強來說問題不大,因為人家至少有錢,慢慢閑晃就行。寒門子弟、落魄世家可能懸一些,但是時值亂世,不然諸葛亮好好一個琅琊人,怎麼跑到荊州做名士去了?

3、漢末名士很少有徒具虛名如許文休者,盧植能教書也能討賊,鄭玄研究經學至今圈內有名,不能因為他們做不得諸侯就說是「徒具虛名」。漢末名士素質比兩晉高,與漢末的政局(寺人外戚亂政)、風氣(太學生好清議)、時機(黃巾起黨錮赦)以及儒學中強調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讀書人使命有關。

4、兩晉名士徒具虛名者比比皆是,要怪魏末司馬家玩政治高壓。拋開賈充這類會鑽營的馬屁精不談,昔年好清議者在魏末不是被殺,便是由於家庭因素或借酒麻痹或裝瘋賣傻來苟活,這後一種人中的佼佼者如阮籍,因時人同情外加本身確實有才,被贊為風流名士。等到晉吞漢吳開太平、魏末名士埋黃土,世家豪強子弟學了些前輩的皮毛,黃鼠狼生耗子一窩不如一窩,到了「阿堵物」的時代,已經可以說是優伶遍朝堂了。

5、寒門子弟的待遇在漢初還是不錯的,朱買臣家貧,但才華橫溢,窮兵黷武帝也會給他個官做;漢末情況不比漢初,因為廟堂有世家、江湖有豪強,但只要有才華,得到遊學士子的好評與宣傳,趕上外戚宦官激發儒生使命感,要想做官也不算太難;魏初搞「九品中正制」,開始時也還能選拔些寒門高品之人;魏末政治高壓、晉初一統天下,兩晉世家豪強雖文武兩道一代不如一代,整人卻是學了個爐火純青,壓制寒門子弟做文官的出路,使得庶族要憑戰場拚命來出人頭地,待遇比之前差得遠了。

(╯°□°)╯︵ ┻━┻總結個鬼啊!這不就是重寫嗎!?可是我太想借著這道答題說些旁的東西了,再不吐槽就要憋死了。

2016/03/20


瀉藥。
所謂"名滿天下",當然不能和"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劃等號。東西南北中都有人知道了,也可以算嘛,嘿嘿。
嚴肅來講,三國脫胎於東漢,東漢敗亡原因有三,外戚、宦官、地方豪強。其中,前兩者在中央,可能造成改朝換代,但未必天下大亂;故東漢末年,實禍在地方豪強勢力的壯大、門閥足以威脅中央政權了,如袁紹家的四世三公(已經進入中央政權),又如荀彧出自潁川士族,再如孫堅一支作為外來政權能坐穩江東,還是依靠地方門閥勢力,力求本土化(插一句,蜀漢政權的劉備老班底、諸葛亮的荊州派未做好本土化、和益州派搞好關係,所以內部矛盾就很嚴重)。更有名的是琅琊諸葛氏,《世說新語》有言:「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一個家族在魏蜀吳都有人脈,你懂的。
有了這樣的人脈,結合漢朝的"察舉制",利用人脈互相推薦人才,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君不見官渡戰後,曹操燒掉多少從袁軍抄出來的信件。所謂辦學,如盧植等,亦可以看做培養自己門生故吏的手段,簡而言之擴展人脈。所謂名滿天下,實則指在門閥圈子裡有口碑,如是而已,和那些餓著肚子造反的屁民是一點關係都沒有啊,他們充其量當個跟風狗,把所謂"名士"再吹得神乎其神。
至於所謂"名士"之徒有虛名,那又是另一回事。什麼叫名士?有個性,關注度高,便是了。名士不一定就是能謀善斷,時有魏晉風度,譬如從孔融到禰衡之流,到竹林七賢,一直到東晉王羲之的東床坦腹,說白了都是秀個性、吸眼球,自我炒作搏出位,這是一脈相承的一種社會風尚。作為現代人,你可以不認同這種價值觀,但是不能否認它在當時的存在。


曹操微時,嘗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互相吹噓,互相炒作-_-


自媒體!經常在集市唱歌,炒作自己,引起媒體注意。


樓上分析很到位,古人經常遊學其實就是去宣傳自己,在體制內搞好,自然就名揚天下,如果朝廷里有朋友,也許能做到簡在帝心,然後就是各種憋,看人品了,比如安石不出,奈蒼生何或者安石一出,蒼生特奈何


互相點贊!


所謂三國名士到底指誰呢?
題主對歷史顯然是不熟悉的。
居然認為古人只靠口口相傳——推薦題主了解下這個三國知名媒體平台:
月旦評_百度百科
然後再去思考下他們的【名滿天下】;
首先,當時的名滿天下和後世的名滿天下是什麼區分?
比如顏良文丑在官渡時期還是名將,現如今成了名將關羽的墊腳石,雖然事實上關羽的戰鬥力根本沒達到完爆他們的水平。
另外,名滿天下本是是虛詞,形容而已,看歷史書如果關注在這一類虛詞上,是沒有意義的。
何況當時的天下也不大。(圖片有版權,請勿作為商業用途)


最後是其他傳播途徑:
一:背景式——古代所謂著名大多是指士大夫圈子裡,越是圈子裡的人,不包含老百姓,所以根本沒達到所謂的婦孺皆知,街知巷聞。
二:事件式——在群眾關注的事件上嶄露頭角,一舉成名天下知。比如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的趙子龍七進七出。
三:其他形式。


推薦閱讀:

郭嘉和荀彧在歷史上誰的地位更高一些,為何大家普遍更喜歡郭嘉?覺得郭嘉更厲害?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三足鼎立?
三國正史諸葛亮也是最聰明的嗎?
如果當年赤壁之戰曹操打輸了世界歷史會怎麼發展?
為什麼劉備要發動夷陵之戰?

TAG:三國 | 人際交往 | 三國人物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