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時候,為啥曹操不放「火箭」防禦霧中的敵船而只是放「干箭」呢?
問題掛了幾天,為了大家方便,我做一個簡略的總結吧:
1、非常感謝小桂子、王維、郝春輝等各位,你們的淵博和嚴謹讓我十分慚愧和敬畏。
2、我的問題基於小說,杜撰的情節,經不起嚴謹的推敲。
3、關於「火箭」的問題,應該是早已發明並應用,且草船借箭一事,如果真有此事,那麼孫權做主角有那麼一丁點的可能性。和諸葛亮真是沒有什麼關係
4、最後還是回到小說上來,通俗文學的影響力實在大過嚴肅的史書,作者的好惡,實在影響歷史人物的聲名。當然,我知道曹操最終在赤壁一戰中還是失策在火上了,火借東風。。
謝邀。
首先如桂武磊所說,火箭確實在三國之前就已經有較多的應用。所以有沒有火箭不在我們考慮問題的範圍之列。
如果要從軍事角度說這個問題,我們大概需要討論三個方面。
一、火箭的製作與常用範圍
火箭的製作是在普通箭頭上包裹油布,蘸油點燃釋放,以達到焚燒敵軍的效果。使用的場合多在攻堅,陣地戰,以及以摧毀軍事目標(如穀倉)為任務的戰鬥中。由於油、火需求量大,運輸複雜,火箭需要現做現用,難以長期保存,故而在運動戰遭遇戰這中難以準備的戰鬥中極少見到火箭身影,張巡受睢陽的時候使用草人借箭的辦法,也沒有借到火箭,因為被偷襲的緊張情況下根本沒有準備火箭的時間空間。
二、火箭的實用性
火箭攜帶火,其焚燒能力增強,但是穿透性減弱,如果我們做一個實驗可以看到,包裹了油布的弓箭遠距離穿透木板基本不可能,這樣的話,帶火的箭無法在船上進行持續點火就紛紛掉入水中,熄滅,連射殺能力都消退了,在水戰中作用其實不大。如果是攻擊穀倉,火箭落在谷堆上即可解決目標,然而水中則無此可能,這也就是為什麼火燒赤壁需要苦肉計,而不是直接射火箭即可。
三、夜戰中的火箭
夜戰,兩軍有霧相隔,本來就是屬於盲射的狀態。如果在一旁樹立火盆,點火放箭,在戰場上就會出現岸邊有星星火光,而江中一片黑暗,這樣,岸上的部隊就成為江中射手(如果有的話)的活靶子,這戰鬥也便成了一個明眼人打一個瞎子,龐涓不就是因為舉起火把部隊變成了孫臏的活靶子嘛。所以夜戰人銜枚馬摘鈴,豈能容忍點火暴露自己?
綜上所述,如果夜裡有人從江中偷襲而來,倉促間不僅來不及做火箭,而且火箭實用性反不如「干箭」,同時火箭反而會暴露自己。如此說來,然和一個指揮官不選擇射火箭也還算非常合理。
如果從小說角度討論這個問題,這個情節是借鑒而來的,原版戰鬥中沒有借到火箭,故而我猜羅貫中本人也沒想到會有借到火箭的風險。
PS:原答案中有人含枚馬銜鈴的謬語,現已在@焦小毅 的指出下更為人銜枚馬摘鈴。感謝@焦小毅 的嚴謹與不吝指教
OK 我是來...探討的 認真的
@王維 你是不是查了百度百科啊......火箭最早是三國才有?
那你給我翻譯翻譯《墨子--備城門》裡邊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城上為攢火,矢長以城高下為度,置火亓(通假字:其)末。
~~~~~~~~~~~~~~~~~~~~~~~~~~~~~~~~~~~~~2012年8月5日
先解釋一下上邊這句話以及火箭到底什麼時候有的......
以車兩走,軸閑廣大以圉,犯之。刺其兩端。以束輪,遍編塗其上。室中以榆若蒸,以棘為旁,命曰火捽,一曰傳湯,以當隊。客則乘隊,燒傳湯,斬維而下之,令勇士隨而擊之,以為勇士前行,城上輒塞壞城。
但是從這段話看並不是灼熱的鐵棍,而是在車輪的軸上綁上油脂等易燃物和荊棘,用繩子懸掛在城牆上,敵人擁擠到城下攀爬的時候,點燃之後,砍斷繩索,由於古代的城牆坡度不是很陡,所以,這個東西是滾下城牆,殺傷力比較大,而不是摔下去
「攢火」這個東西並沒有解釋究竟是什麼意思,城牆高度在戰國時代已經超過20米,所以「與城牆等高」這樣解釋顯然不合適,因為上文提到過,城牆並不是很陡,即使是懸掛起來,也很難解決來回擺動的問題,和可操作部分的材料問題(20米的長竿),後邊的用法上提到的「矢」一直只有一個意思:箭,說明這個東西至少是可以發射使用的,但是關於「矢長以城高下為度」這一句是有爭議的,在有些版本中「矢長」寫作「夫長」,這樣的話,「攢火」又可以被解釋成「懸掛的火把」,所以這一個引用不能構成證據...
由於那天比較倉促,翻了一下《墨子》就引了一條自己的理解,道歉.....
在評論中@王維 引用的「為煙矢射火城門上,鑿扇上為棧,塗之,持水麻斗、革盆救之。」這一句實際上應該是「為熛矢射火城門上,鑿扇上為棧,塗之,持水麻斗、革盆救之。」這一點在說文裡邊有解釋的:煙矢,當作熛矢。《說文·火部》云:」熛,火飛也。讀若摽。熛誤作煙,又從俗作煙,遂不可通。「這一段引文可以作為火箭的證據
然後,周禮-夏官-司弓夭 中所說的「枉矢絜矢利火射」,就是說「枉矢」這種弓箭(八夭之一,夭就是弓箭),可以發射火箭,而《周禮》講述的正是周朝的禮儀和制度,所以,可以認為,在春秋戰國,已經有了火箭,即使認為周禮成書於西漢,那也說明,在西漢之前就已經有了火箭,怎麼可以說三國的時候沒有火箭?
~~~~~~~~~~~~~~~~~~~~~~~~~~~~~~~~~~~~~~~~~~~~~回到問題草船借箭的故事出現在裴松之對三國志的注釋中
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吳歷曰: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以水軍圍取,得三千餘人,其沒溺者亦數千人。權數挑戰,公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
然後...魏略失傳了...關鍵的問題是,魏略在歷史研究中的可信度,公認是比較低的,尤其是在記載非本國事件的時候,吳歷上記載的內容正好又跟魏略相反:
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
所以這個故事發生沒發生都不一定,而且即使發生了,也不是諸葛亮乾的,更不是赤壁之戰時候的(赤壁之戰之後),三國演義拿這個故事過來,不過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至於為什麼作者讓諸葛亮知道曹操不會放火箭...如果曹操放了火箭,作者苦心營造的諸葛亮的形象不就毀了么.....他還寫這個故事給諸葛亮幹嘛?
因為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公元208年)沒有火箭!!
目前最早的關於火箭的記載是公元228年:
《三國志·魏志·明帝紀》中諸葛亮 圍陳倉 , 曹真遣將軍費曜等拒之。裴松之在注釋中,引述三國時期魏國魚豢的《魏略》:「 昭 (郝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燃,梯上人皆燒死。」的說法。
但是由於《魏略》是魚豢私修紀傳體史書,而且早已亡佚,且現存當時的文獻中沒有任何有提及「火箭」的文字,所以這個說法一直不能得到史學家的認同。「火箭」(不是火炮)在軍事上的廣泛使用,普遍認為是在宋朝真宗年間(公元1000年左右),有大量的史實文獻可以證明。
剛看了草船借箭的百度百科,發現還真有類似草船借箭的事例,事例來源是三國志,很正經的史書,事例很可信。在這個事例中也沒提到火箭,我個人認為的原因是火箭這東西太難操作了,甚至對自己的威脅比對敵人更大,所以一般不用。首先火箭第一要有火吧,三國時候不像現在有打火機,能用打火石就不錯了,有了火種還要有燃料,當兵的不能隨身帶著乾柴什麼的,只能現找,不過戰場上即將開戰,讓自己手下四下找乾柴,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添亂嘛;而且有了火分配也是大問題,不能100個弓箭手亂鬨哄的圍著一個火堆吧,最好是10人左右配一個,而將火種很好的分配給下邊的人很考驗軍隊的管理能力,這一般古代軍隊做不到。最後說一下火箭的問題,火箭就是一個裹了浸油布條的箭,這東西易燃,搞不好就出火災,而且射程由於阻力加大而大大降低。
1. 倉促應戰,未能準備大量猛火油。
2. 自己的船連著,怕燒著自己,這個是關鍵。
非常,非常,非常有趣的問題。
引經據典,用心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能看到我的滿滿誠意。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最精彩的一段,是最能表現諸葛亮智慧的故事,這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可是,真實的草船借箭並不是這樣。
《三國志·吳主傳》引《魏略》說:「權乘大船來觀軍,(曹)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說的是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帶兵南下進攻東吳的濡須(安徽無為東南),孫曹兩軍隔長江相持了一個多月,也沒分出個勝負。這天,孫權親自坐著條大船來到江面觀察曹軍的動向,結果挨了一頓猛箭,差點兒把船給弄翻了。曹軍集中「火力」,沒少用「子彈」,看來是下了狠勁兒。孫權沒有借箭的意思,也沒說是草船,只是察看敵情。孫權船的一側中箭太多,有些傾斜,將要翻船。孫權急中生智將船調個頭,讓另一面也受箭,兩面挨打,求個平衡。結果平安無事回到營寨。
《魏略》是魏國郎中魚豢寫的,自己人記自己的事,犯不著往孫權小兒臉上搽胭粉。此事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孫權沒有想到借箭,但將船換一面受箭,說明孫仲謀腦瓜好使,這事本身也挺有意思。
到了宋元話本《三國志平話》,變成了另一個人。「周瑜用帳幕(遮住)船隻,曹操一發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卻射右面。移時箭滿於船。周瑜回,約得數百萬支箭。周瑜喜道:『謝丞相箭。』曹公聽得大怒。」
這時,也看不出周瑜是借箭,只是得了便宜賣了乖,氣一下曹操。說「約得數百萬支箭」,這已經是小說家的誇張,一個人射出十支箭,就需要有十萬人同時開弓,還得除去射到水裡的,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中國人有個習慣:好事全是算一個人的。到了《三國演義》,主角成了諸葛亮,聰明全到了孔明一個人身上。《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說,周瑜要殺孔明,命他監造十萬支箭,以及孔明立下軍令狀,利用大霧的機會,逼近曹營,用草船借箭,還跟魯肅一邊借箭一邊喝著小酒嘮閑嗑。
故事生動、好看,但只是故事,並不是真的。不論小說真偽,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火箭所須的準備工作很多:可以蘸油的箭矢,油,火源,經常是有特殊需要比如縱火的情況下準備。而且每次所需的數量不多,遠遠不能跟常規的箭矢相比。
2. 火箭的重量增加,外形改變,因此射程大幅下降,諸葛亮很容易將船停在火箭射程之外,弓箭射程之內。
草船借箭是演義的說法,歷史上是沒有的。所以屬於情節需要,如果非要說個原因的話,大霧潮氣比較重,箭上的火容易被熄滅,所以不用火箭。
關鍵是,曹操又不知道,阿亮是來借箭的。何況,當時曹操怕偷襲,想用正面戰場拼實力的解決戰鬥。
如果全著火了被燒了聯營,咋辦?
首先,假設草船借箭真的有這回事。
其一,這種行為已經是匪夷所思,曹操要能知道對面是草船,那就天理不容了。所以,曹操並不知道是草船。
其二,這是突襲,臨時點火,準備油布,還是要料到對面是草船,單純的火箭射人是不靠譜的,想太多了,就是點火用的。不可能點著箭等著對面,船上也不可能放太多引火物,那不找死嗎?自己不小心都得引火燒身。
其三,這是能料到的事嗎?料不到的事能有什麼準備嗎?料敵於先不在於知道,而在於早做準備,以時間換優勢,攻其不備。
總的來說,說用火箭就是馬後炮,事後諸葛亮。
另外,火箭的射程比不帶火的射程必然短很多(綁了引火物會沒影響?箭頭大了這麼多,風阻和重量還能讓箭飛多遠?),所以即便我知道你準備了火箭,也不用怕,兩者射程之間待著就好。
因為是在水上打仗,基本上是燒不起來,因為可以就地取水來火,殺傷力根本不如非火箭的嘛。
夠不到。火箭射的近,他們時刻準備逃跑的,不會離得很近的。
三國時期的火箭,主要具備以下三大缺點:造價貴且產量少、不易攜帶保存、負重大而射程拙計。因這幾點,火箭在當時主要作為騷擾戰術的輔助作戰物資,而非常備軍械。而草船借箭中,不放火箭的主要原因估計還是太短〔大霧〕射不到。
RPG一般水軍裝備比較少哇!想什麼呢?
怎麼就沒人肯定是作者忘了會有射火箭這一茬呢!水戰在古代,在火炮出現前一般都是接舷戰。夜間交戰,雖然是被偷襲,但是射出一隻只干箭,根本就不實際。還有,你以為射箭跟子彈一樣能射那麼遠啊。能借到箭的時候,雙方都已經相離不遠了。有什麼事發生,曹營的將士難道就發現不了嗎?還有很多疑點可以發現,要借到20萬隻箭,在夜晚看不到的情況下,曹營要射出多少支箭啊!我貌似記得曹營好像也只射出了20萬支箭,不知是不是。還有,曹營的將士只聽到鼓聲,而沒有受到對方攻擊,難道不覺得奇怪嗎?還是被偷襲嚇傻了?
因為作者懶得寫
其實在實戰中對付火箭的辦法是有的,往船上塗泥就行了,你以為諸葛亮連火箭能射多遠,干箭能射多遠都不知道嗎?人家可是軍師兼工程師,這種在軍隊里應該算常識的數據必須是牢記在心的,出發前肯定規定了船離岸邊的距離。
但在書中不可能把作戰計劃詳細寫出來吧,人家不寫的你就當沒發生嗎,圖樣圖森破了吧。
如果讓題主來當諸葛亮,估計在新野就掛了。我真的是認真說的。。。。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三國演義是小說,編出來的東西,怎麼樣都會有破綻,真相只有一個~
另,論據流的東西我相信郝春輝先生說的很仔細了,我贊同
推薦閱讀:
※如何正確地為曹丞相蓋被子?
※腐草之螢光,真的不及及天心之皓月嗎?
※如果入川時死的不是龐統, 而是諸葛亮,三國歷史將如何發展?
※三國演義里的武將排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