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北大隱居十年多的夫婦?正常嗎?你想隱居嗎?
在讀完一些朋友的回答後,我覺得問題應該首先是: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想,你會在哪兒隱居呢?做些什麼呢?
背景:北大教師的王青松、張梅夫婦,上世紀90年代初拋下一切,遁入深山,尋找他們心中的「桃花源」。他們本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的生活,結果不斷受到村民排擠,現在為了孩子準備出世……
石松大師王青松,「自然功」創始人,跟田大師、張宏堡等是同種風格,只不過知名度不太高。開班、賣書、帶功上課,掙錢挺多的。
唐師曾說他89年後隱居山林,暗示跟政治事件有啥關係,顯得愈發可敬。其實王大師在北大一邊教書一邊傳功,持續到90年代末。至少九六、九七級的北大學生,上過他課的還有,知道「王大師」名號的更多。唐師曾的「爆料」和後來微波博上的瘋轉,在知根底的北大學生眼裡,是很可笑的。
十年不見,王大師又玩出新花活了。三聯的稿子里這樣寫:「王青松希望把他們的無污染農產品推銷出去,『不過,至少是市場價的10倍以上』。他還想要寫本書,他覺得在僻靜山林反而看事更通透,『沖著諾貝爾獎去的』。——『這裡面可積聚著我們的全部經濟力量和精神力量,10年啊。』」我覺得這段話特別能概括王青松的「大師氣質」:冠冕堂皇地把金錢追求和形象塑造結合在一起,且大詞頻出,什麼諾貝爾啊積聚啊十年啊無污染啊,用起來不要太吝嗇。
必須比一比。
看看這對美國夫婦,U Washington 的博士和碩士,也有孩子,Broadband, Yes. Toilet, No.
http://www.nytimes.com/2009/12/31/garden/31yurt.html
我怎麼覺得很多人會說想找個有山有水有網路快遞還能到的地方?
其實這麼說,宅男們也都算在隱居。
真正隱居的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他是誰。
我們知道的是誰的,是那些想讓我們知道他在隱居的人。
昨天和大學同學一起吃飯才驚聞,這個人曾經在大學時候教過我們!所以對於隱居20年的說法,比較迷惑,難道當時是從山上下來教我們的?我是98級。
描述一下腦海中僅有的一些他的印象。
身材不高,精瘦黝黑,頭髮一直是亂篷篷的,衣服不甚講究,喜歡穿一雙舊舊的布鞋。
講課就沒什麼印象了,在眾多北大特色鮮明的老師當中,算不上很有特色,容易被人忽略。當然,也有專業課不認真聽講的原因吧。
被報道出來的隱居是否還能算正常的隱居?同意上面的說法,大多數人想的隱居可能是有山有水有網路有快遞的隱居。至於修身養性或者隱姓埋名的理想,只是對於現在生活狀況不自由的一種釋放罷了。
關掉手機和電腦,處處都是桃花源
這個就是個大忽悠,當年的氣功大師,搖身一變就成隱士了
因為我也有這個念頭,跟老公討論這個問題,他很生氣的說這是城鄉結合部成長起來的小市民消費農村的觀念,生活在虛幻的空想世界,不理解真實的農村和農民,甚至帶有反社會傾向,是逃避也是變相的被淘汰。
正常不正常的,都尊重他們的選擇,但拒絕忽悠。
其實中國傳統上就有大隱隱於市的說法,隱居未必要到深山老林。隱居到深山老林還能成為名人的,大多有些姜太公釣魚的味道。今天又看到這個話題,這麼說吧,我的爸爸,他的知識與思想體系,他的行徑和追求,和王青松一模一樣。只是他的明星效應稍微少一點,遇到的阻力也大一點,至少我媽媽就不是張梅這樣的人。我們家也曾在山裡隱居過幾年,準備找機會把這些東西寫出來。
隱居的條件
1首先你可能是名人,能夠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力,有獨特才能,穩定的經濟來源
2你學要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不得不遠離社會,戰亂,流放,逃犯,究極生存狂。
3社交圈子變小
除此之外都是度假
也就是換個地方生活吧,然後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我以前沒想過在山裡生活,這次因傷回山裡休假,不知不覺住了一年,倒還感覺挺好啊。
這事沒那麼特別,農村房子很便宜,生活需求也很少,沒啥難的 難的是要有高學歷住農村才有新聞性
偽科學舉例
終南捷徑
有啥不正常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環境,每個人也都有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地方生活的權利。宅男、男女們不也算一種隱居嗎?
尊重選擇,有利有弊,他們心裡比誰都更清楚
當初為追求自由隱居,後來想要回歸社會,人與人之間始終是不能切換交往的,但可以減少交往。
對於某某人所做的《理想與自私》我實在無法理解,我自以為即使在深山這個孩子的所學不會差到哪去,父母都是博學之士,都受過高等教育,且小有名氣。
可自私的是什麼呢?
如何與人交流?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應對那些骯髒的東西?我們從小就在經歷這些,所以不以為然,但是這個從小長在深山的孩子,一定是純粹而好奇的。他能否適應這個社會?
的確,他們有偏執的一面。也有令人難以理解的一面。不讓父母進山看他們,覺得工人應該給他們錢,因為工人污染了他們的地方。不準別人議論氣質懷孕,因為議論會污染孩子。
可是隱居本來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我為他們的勇氣鼓掌。即使現在不再隱居,我亦為他們的耿直鼓掌。
以下是別人的補充
小隱於林
中隱於市
大隱於朝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孔慶東罵香港市民是狗?
※為什麼要拚命考清華北大?
※如何看待清華招生材料中提到的「元培計劃三大硬傷」?
※選擇清華大學還是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