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理解王爾德在《自深深處》所表露的感情?


第二遍已看完,來整理之前的回答。
第一遍看完自深深處的時候,開始覺得怎麼這麼傲嬌,一直在罵我的前任是個極品,其實還是在深愛啊。中間有大段關於基督的思考,脫離了「信」的主題,是他自己在監獄思考這些問題的結論吧,後半段又回歸到罵前任上,然後最後結局卻升華了:
「當初你投向我,要學習生活的歡娛,藝術的歡愉。也許冥冥中安排了我來教你某種奇妙得多的東西,悲愴的意義,以及它的美好。」


對於兩個人之間的恩怨糾葛就不多贅述了,就連信里也幾乎把他倆的所有故事梳理了一遍,要想簡單明了知道的可以去看《王爾德》這部片子,幾乎是神還原,就連王爾德的長相都是.....(好像科學怪人啊)

其實自深深處里的感情,中心思想就兩點:一,責怪波西引誘自己 責怪自己著了波西的道 二,感謝監獄生活讓自己升華。

裡面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是「惡大莫過於浮淺,無論什麼,領悟了就是。」
很難說他寫這封信的初衷,到底是為了剖白自己,還是為了讓波西慚愧,或者說是想要拯救他,因為雖然文中到處都是對他們父子的譴責(罵人家是賤人什麼的),但又一直在自省,也在試圖喚起波西的良知。

所以他說:「碰上你,對我是危險的,而在那個特定時候碰上你,對我則成了致命,因為在你生命所處的那個時候,所作所為不過是撒種入土罷了,而我生命所處的,卻是一切都在收成歸倉的季節。」

毫無疑問,王爾德在經歷這件事之前是個很自戀和狂傲的人,就連在法庭上律師問你是劇作家和作家嗎,他都要傲嬌的說我相信我是著名的劇作家和作家。
牢獄生活是真的讓他改變了很多吧…思考一切有關才華,美,這些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當然還是很自負,覺得波西拉低了他的品味和智商XD 阻絕了他和藝術,和美的路,讓他的創作才華枯竭,讓他身敗名裂。但他還是說:「人們常說我自為心態太濃了。現在我必須逼過去任何時候更自為得多才是。我向自己索取,應該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得多才是;我向世界索取,應該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少得多才是。」


「自深深處沒有什麼罪是庸俗的,但所有的庸俗都是罪」。
他是入獄之人,但他不庸俗。但波西,一個浮淺的人,確是應該反省的。

PS:寫完這個了出獄後來還是在一起,真的不能不說是真愛啊......或許他就是他的劫難吧,無法避免的被吸引,無法避免的命運。


Originally posted: 原創丨A Memory of the Past


I sat quietly in my study, expecting a sudden knock on the door. It supposed to be Alfred Douglas, a gifted young man obsessed by some blackmail threatening, reaching out to me for help. We have not been meeting each other since his letter ended up in my hand, and I, instantly decided to help him out.


Then he turned up, shining in glamour and glitter. He was, indeed, a beautiful young fellow, always appeared in a cloak covered with talent and good looking, disguising his vanity, selfishness and cruelty underneath so well that when I realize them, it was already too far from where both of us could possibly be redeemed.


Alfred was then named Bosie between us. He admired my work of course, as well as any fame and brilliant banquets came after it. And I, I like his companion. I worship him when watching him lying in my sofa, drinking champagne, smoking cigarettes and talking about his school stuff. He complained a lot, giving his audience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whole world owes him payback that could never been wiped out. I still loved him though, yielded for every demand he made. He always relied on me like your little naughty kitten scratching you all day long, and cuddled in your arms before you get mad and throw your ultimate tantrum onto it. And Bosie, above all, had been shining all the time.


Although he also came from a royal family where glaring titles initiates their first names, he and his father had always disagreed with each other. He did not get money from the family for expenses he occurred in decent places like restaurants and clubs, and later on it occurred to me that it might be the hidden reason for the blackmail he got. Then he lived on me, totally. I opened my mind, my heart and my house to him, he accompanied me, I paid for all the bills. I was in fame, with quite some wealth. I was not myself a very good financial planner, and I did not care about being thrive on money. I therefore spent thousands of pounds with Bosie without second thoughts, only to find that nothing is left after days and nights of entertainment, but the disgrace of extravagance to both of us . But it was too late. I could not shake him out of my life.


Don"t blame me. If you were ever in love. I tried. I ended my relationship with him every other three months, each time with a firm determination that I would never ever see him or talk to him again. But every time I shall receive passionate letters one by one from him. Even though I neither read nor replied them, it was still impossible for me to shrug him off. He, as I said, is indeed a smart person. He used the interposition of his friends, and the interposition of mine to persuade me allowing him back. He even telegraphed my wife once, who then requested me to see him.


What was it? I did and do feel that he loved me. But as his mother had put him, all wrong about money. He demanded without grace and received without thanks. He only enjoyed the proud feeling when he was with me, having such intimate friendship with an artist so distinguished, yet he never understood or even respect the realistic effort of being an artist. When I was with Bosie, I had to admit that, I never wrote a single line of my play, my novel, or my poem. Then when I was seriously suffered from influenza fever caught from taking care of the influenzed him, just a couple of days before my birthday, he left me completely alone and unattended in the big house, and went out where he expected something more interesting than me was awaiting. As he put it himself in irritable voice and ungracious manner, when you are not on your pedestal, you are not interesting at all; next time when you are ill, I will go away at once. Then I became merely a banker to him. A banker that did not even require a banknote to withdraw.


When Bosie"s noble father finally found out about our relationship, he decided to protect his son and attack me, disgrace me, destroy me with less than the least merciness a devil may show. I went bankrupt due to large bills occurred by and with Bosie, and I ended up imprisonment thanks to Bosie"s testimony on court. I was sentenced two years" of hard labor in the Redding jail, where tears and blood were shed everyday. I wept in the chilly dark nights from my little cell, out of regret, out of sorrow, out of pain, out of the overthrown of my whole world, out of my relationship with Bosie. The good thing of tedious life in jail was that one could have more time and space to reflect on his conscious of existence. I drown myself into meditation during the sleepless dawns, let the utter sense of sadness paraded myself, thinking of nothing, and everything.

After long, desperate and fruitless waiting for two solid years in Redding, nothing came from Bosie, not even when my much beloved mother died during her son"s imprisonment. I even got snowflakes of sympathetic condolences from strangers, where Bosie"s message was nowhere to be found. But it did not kill me. Then I finally decided to write him a letter, hoping it would bring tears to his eyes thus wound and kill his vanity. Yes I forgave him, yet again, invented millions of excuses for you, cooked up billions of stories for your heartbreaking conduct. I told Robin that I might even wish to see him when I got released, but we might never go back to where happy times were spent between us.


I did see Bosie again as I thought. I even chose to stay with him rather than rebuild the relationship with my own family. But then I was bankrupt and separated with my wife my children. I am no longer the old me on pedestal. As Bosie said long time ago, this shabby and humble me is not interesting. This time, he had decided to abandon me.


I moved to Paris. I am well prepared to end my life here.


到底是什麼使得王爾德無法放棄波西?

也許無論你愛誰恨誰,你愛的是你自己恨的也是你自己。


世間許多人是捆綁在一起的,在短暫一生中他們不會意識到,所以也無法分離,這不叫緣分,應當叫命運。與其說王爾德愛波西,不如說他愛極美的事物,他愛非世俗的一切,他愛這個唯美主義的他自己;與其說他恨波西,不如說他恨自己擺脫不了波西,倘若波西與他沒有牽扯,這所有的賤性,又與王爾德何干?

他說他愛波西,可是他看見波西的痛苦,卻用溫柔和「無私」去助長放任。他不全然是愛波西,更多地是想擁有和馴服他,就像他想追求至美,想用美的意念來說服塵世中渾噩度日的普羅大眾,愛波西,是使王爾德之所以為王爾德的本體和責任,恨波西,王爾德便不復為王爾德。這本身不是錯,但他對自己感情的解讀和定位有了偏差,他說自己用偉大的靈魂去愛,其實他只對了一半,他無疑是偉大的,偉大之處不在於他那「包容的愛」,而在於其身體力行,且用最善於言辭的筆觸道出,人類是如何在現實中,在找尋自我中遭受不可避免之痛苦的。對於他這種「偉大,不凡,有趣和至美」的,在快樂蜜罐里習慣了理念生活的自我來說,此種痛苦更深。

王爾德曾厭惡平凡的事物,卻沒有看到,極樂雖在芸芸眾生的日子中缺席,卻使得他們僥倖躲過了極痛。蒙田說人自己有了錯才會長時期痛苦,而王爾德錯了嗎?假如王爾德本身是一件藝術品,那他沒有錯,因為是這痛苦使他真實,使他更靠近人性的真美,這痛苦,大概就是自覺偉大的代價,一個想要偉大的人,就要做好化身耶穌的準備,在找尋自我中擺脫俗世,消滅自我,找到全人類的悲哀之美和命運共同體。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後果亦是自己默默承受,如果有桂冠,也該由他來戴。

最後,王爾德也關注耶穌,這也許是他監獄生涯的深化和救贖,但我閱讀尚淺,不知道他是否以耶穌為追尋的對象而重見人生的希望與光明,但至少從獄中信看,他遠未達到耶穌的境界。倘若他以耶穌自比或追求一種耶穌的境界,那即便出獄,持續的痛苦也在所難免,或許因此也常常有人說,王爾德是一個殉道士,這種殉道有很大的美學價值,但「值不值得」,卻留待後人爭辯。


那對自己的現代意義上嚴重的自我瑪麗蘇情結一旦加上仁慈和忍耐力,就立刻變的非凡起來。


信的前半段可謂是一部「我的前任是極品」,對於波西及其父母的行徑,王爾德幾乎每一件事情都不下提了兩遍。提起波西父親所用的不帶髒字卻極嘲諷的語言可以看出他的憎恨。畢竟,王爾德那樣地位的人,本身也帶有自負的情緒(當然他的身份資本足以支撐他的自負),當他身陷囹圄該是怎樣的不可置信、懊悔和氣憤。

至於波西和王爾德的感情,其實算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波西向王爾德討錢揮霍,王爾德也樂於為他支付這筆錢。即使在他做了那麼多以王爾德的角度來看十分令人氣憤無語的事情後,王爾德仍然是為了他去起訴他的父親,最終落得這般境地。

但經歷了這麼多事情,甚至是王爾德入獄後波西對他的種種頗受微詞的態度後,他心底卻仍然無法擺脫那份愛。試問,誰會給一個真正討厭的人寫長得可似書一般,在其中用了大篇幅敘述自己入獄後的成長和對耶穌的感悟呢?或許,王爾德心中還是報有那份引導波西的心緒吧。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王爾德堪稱「傲嬌」。信一上來就將波西一家描述得十分不堪,後來卻彷彿跑題一般大談耶穌和自己在獄中的種種,間或插敘著他的朋友們,彷彿是說著「即使這般,我也過得好著呢,我不會如你想像般那樣落魄」。後來似乎想起了這封信的初衷,又開始了一輪對波西的控訴,然而卻在即將結束時,筆鋒一轉,卻也道出了王爾德真正的內心。

他說:「對你本人,我只有最後這個事還要說。不要懼怕過去。假如人們說過去的事無可挽回,你別信。」總感覺這句話既是對波西說的,同樣也是對自己說的。讀至此,覺得王爾德或許已經放下了仇恨,又或許他從未恨過——因為對愛人無法從心底全心全意地恨。但可以肯定,彼時的他應該是放下了,也同樣真心地希望波西好。句末那三個「你別信」,總覺得充滿了一種特別的意味,感覺用詞依舊是對很親密的人說的話。

最後的最後,他說:「當初你投向我,要學習生活的歡娛,藝術的歡愉。也許冥冥中安排了我來教你某種奇妙得多的東西。悲愴的意義,以及它的美好。」他已經不再怪他了。他將二人的相識看作上天的指引,「冥冥中」的緣分,而這段幾乎算作奇恥大辱的經歷,被他幾筆概為「悲愴」,他發自內心地希望以自己的經歷為代價的這封信,可以多少教會波西些什麼,可以讓他多少懂得、改變些什麼。

所以他還是愛著的吧。前面大段的控訴,也並非只是恨波西,同樣也恨自己。波西固然不好,可他卻仍無法抗拒他,只因他愛他。「我愛你,我卻又如此厭惡愛著你的自己」,我大膽猜想,這也許就是王爾德的感情吧。


他什麼都好,什麼都看得明白,只是放不下


《自深深處》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作家,他把他的愛、懊惱、痛苦都表露在裡面。不同於他其他作品中一貫的口吻,這篇他在獄中,強忍著手心的疼痛寫下的書,將一個人在最低落時刻的種種記錄。說到這封信想要表達的感情,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的是這封信寄給的人——波西。

1891年秋天,王爾德結識了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這個被王爾德稱為波西的美少年。


王爾德很愛波西,他像珍寶一般迷戀著波西,甚至勝過了自己。波西與生俱來的氣質、相貌,似乎滿足了這個藝術家對於同性戀人的所有幻想,他愛他,他為他揮金如土,然而單方面的慷慨投入和傾其所有換來的卻是獨自一人的獄中生活。

19世紀末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上流社會新舊風尚的衝突激烈。王爾德的自由作風和大膽的政治作風很快使他成為了這場衝突的犧牲品。波西的父親道格拉斯侯爵因兒子和王爾德的交往而起訴王爾德「和其他男性有有傷風化的行為」。王爾德不聽朋友逃離英格蘭的勸告,在波西的挑唆下反訴。

王爾德被判入獄兩年,在監獄外花天酒地的波西卻始終沒有去看望過他,甚至都沒有想到寫一封信。


兩年的牢獄生活,讓王爾德的身體、精神、社會地位都幾乎被完全摧毀,他渴望著波西能給予他撫慰和鼓勵,只是每每總以失落收場。


於是那封著名的長信《自深深處》誕生了:


在那兩年半里,

命運將我們兩個互不相干的生命絲絲縷縷編成了一個血紅的圖案,

你的確真心愛過我。

因而,

我別無選擇,唯有愛你。


在這一封王爾德用愛與淚,為波西寫下的情書里,我們讀到的是令王爾德懊惱的一份深情,他說:

不幸的是,

我在你的身上花去了一生......


總而言之,這封信,大抵說的是——我愛你,我愛過你,我還愛你,我因此很痛苦,我因此很失落,我因此很絕望,然而,無論如何,這就是耗盡我一生的愛。

原文鏈接:[文藝腔]掰直男同的女人

歡迎關注原創公眾號[少年白日夢]


他說的再多,出獄了明明有重新回歸家庭的機會可不還是拋棄家庭和波西一起了,這也是我最欣賞王爾德的一點,身敗名裂也好 妻離子散也好 一無所有死在破落旅館裡也好,他一頭扎進愛情的命運里,不管他怨恨波西辱罵波西還是祈求波西回頭,他自始至終都用盡一切追尋著不完美的愛人,而生活里,肯這樣孤注一擲和勇敢對待愛情的人已經不多了,我想 他是祈求好結局的,我想,他對不好的結局也是有預見的,但他不顧一切願意追尋,總覺得,這才是愛情


「我說了這麼一大堆都不重要,重點是你為什麼不給我寫信?」


王爾德的自深深處在圖書館不得不說還挺緊俏。借了幾次才借到。
初始翻了前幾頁,有點兒摸不著頭緒,以為他信中的愛人是《道林雷格的畫像》的原型。後來得知遇見羅斯是在之後,驚嘆命運的契合,居然讓他遇到,他本來就愛美麗的事物,顏值即正義。因為不太明白其中的始末曲直,先去看了電影,電影帶有美化的戲劇效果。但王爾德的書信也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也有人說羅比有撰改,這些早已被歷史掩蓋我們無從考證。
王爾德的呻吟、憤懣、不甘,我甚至感覺猶如深閨怨婦般在吐訴衷腸(有人通過這一點判定他是受︿( ̄︶ ̄)︿)。這些我並不感冒,翻來覆去的你花了多到使我傾家蕩產的金錢、你和你爹連同你那軟弱的母親共同謀害了我使我大才子淪入如今羞辱不堪的局面,身敗名裂,可我絲毫感受不到你的愛,你是如此的沒有想像力和冷血,粗鄙不堪。可是驕傲如我,就是愛啊~,你這個磨人的小妖精。
撇開這些,王爾德剩下不到百分之三四十關於宗教、藝術、倫理等等的討論,讓我異常深刻,嘖嘖稱奇,大段大段的摘抄下來。特別是藝術一塊兒的見解,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專業的學習,我需要再琢磨。還有宗教與藝術的關係,也從另一個角度讓我了解到中世紀的藝術家們為何如此熱衷於宗教的表達,這個角度十分新奇且乖張。正好手頭有一本房龍的《聖經的故事》,王爾德的這一番敘述更讓我迫切翻開這本書。
我啃書有個很奇怪的習慣,習慣很多本同時讀,有時候書籤都不夠用,隨便抓來一張票根便卡入頁間。有時候分時段,分心情,分大腦耗損精力的程度來決定應該讀讀哪種類型的書。好書從來都是燒腦的。但這也導致了我的摘抄雜糅在一起,不過還好,我自己比較適應。
我也明白為什麼如此多的文青們愛引用王爾德的句段,他的比喻大段大段,新奇,別緻,他寫散文,一定浪漫得美不勝收。
不過愛之深,由愛生恨,可依然無可自拔,自己挖坑把自己掩埋。這份深情,我也無從感知了。但聞者傷心,聽者落淚。不過也正是由於這份愛恨痴纏,讓他如此不算漂亮地為讀者展現了那位一點都不討喜的愛人。可最後落筆,還是希望能與他相見,互相隱姓埋名,和所有失戀失聯的情侶一樣,期待能以全新的方式打開對方內心的大門。
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出獄兩人不到三個月再次分道揚鑣,他的愛人,也出了書來詆毀他的不是。
我在王爾德的書中感受不到羅斯對他的愛,電影里是有的,我也希望有,不然王爾德太悲哀了。同他自己描述的一樣悲愴。
最後,我深深地佩服譯者,翻譯得如此精妙絕倫。我略略地看了原文,用自己憋足的英語基礎。等再有機會,靜下心看看原文。


就是一個被騙財騙色後卻還是死命愛著前任的小男人,絮絮叨叨細數往事埋怨對方愛不對等的怨婦形象。最可憐可悲的是,一代文豪,身陷牢獄,明明是被拋棄,可一邊罵著還一邊念著那負心漢。整個故事,還是一句話,「He is not that into you.」


其實字裡行間都是對波西的愛意,不知道題主有沒有仔細看書。

「經過長久的、毫無結果的等待之後,我決定還是由我寫信給你,為了我也是為了你。因為我不想看到自己在漫長的兩年囚禁中,除了使我痛心的傳聞外,連你的一行書信,甚至一點消息或口信都沒收到。」

王爾德內心OS:你為什麼不寫信給我呢?我明明有很想你啊,你難道對我一點沒有思念之情嗎?好吧,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寫信給你的,因為,你知道,我是想你的。

「啊!要是換成你在監獄——我不是說因為我的過失,要是這樣那就太可怕了,我承受不了的——而是因為你自己的過世,你自己的錯誤:交錯朋友、信錯人、愛錯人、在人慾的泥淖中失足,或者這些都不是,或者這些都是——在這種情況下,你想我會讓你在黑暗與孤寂中凄慘度日,而不想辦法,哪怕是多麼微不足道的辦法,幫助你去承受恥辱的重壓嗎?你想我不會讓你知道嗎,你受苦,我與你同在受苦;你哭泣,我眼中也會充滿熱淚?你想我會讓你知道嗎,假如你幽困於縲紲之室,為人不齒,我會用滿心的悲哀去構築一處寶屋,百倍加添地存起世人不讓你得到的一切,等著你的歸來,伴著你的康復?如果出於令人痛苦的需要或謹慎,對於我這是更加痛苦,我不得與你接近,被剝奪與你想見的快樂,即使是透過鐵窗看看裡面囚首垢面的你都不行,我也會一年四季地給你寫信,希望哪怕是一些隻言片語,甚至不過是愛的不成聲的迴音,也許會傳到你那兒。」

這段話是王爾德在信中換位思考,如果換成是波西入獄,自己會是多麼心痛,字面上是通過比較來責怪波西對自己的漠不關心,但是這字裡行間都溢得出愛啊。

誰都知道,是波西的緣故,才使得德高望重的王爾德鋃鐺入獄,然而,你看,王爾德到底對波西說了些什麼?

「你毀了一個像我這樣的人,但我不能讓你心頭壓著這負擔過一輩子。這負擔可能會使你變得麻木冷酷,或者凄凄慘慘。我必須把這重負從你心頭舉起,放上我自己的心頭。「

「我必須告訴我自己,不管是你還是你父親,即使再強大千百倍,也不可能摧毀一個像我這樣的人:是我自己毀了自己——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如果不是自己毀自己,別人誰也毀不了的。我很願意這麼對自己說,正下決心這麼對自己說,雖然你這時可能沒這麼想。」

「任何一個世界的任何一座囚牢,愛都能破門而入。這個你要是不明白,那就一點不理解愛了。「

「對你本人,我只是最後這個事還要說。不要懼怕過去。假如人們說過去的事無可挽回,你別信。」

「儘管我不完滿,不完美,從我這兒你仍然還可以得到許多。當初你投向我,要學習生活的歡娛,藝術的歡愉。也許冥冥中安排了我來教你某種奇妙得多的東西,悲愴的意義,以及它的美好。」(本書最後一句)

雖然這本書的前大半部分就是鋪頭蓋簾的對波西的責備,但是最後的最後,還是想原諒波西,並且想重歸於好,因為愛。只是因為愛。這個字就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

對於「顏即正義」的王爾德來說,原諒這樣的波西,總是不為過的。

最後,摘上我覺得最可愛的一小段。

「我們到的那個晚上你病倒了,就是那討厭的低燒,人們糊裡糊塗地稱之為流感。這是你的第二次發作,如果不是第三次的話。用不著提醒你,當時我是怎樣地伺候照顧你,不只是源源不斷的水果鮮花、禮物書籍諸如此類用錢買得到的東西,還有那份感情、那份親切、那份愛,不管你怎麼想這些都是用錢買不來的。除了上午一小時散步,下午一小時駕車出去,我從未離開過旅館。因為你不喜歡旅館提供的葡萄,我就給你從倫敦買來特別的葡萄,還編造各種事情讓你高興,要不守在你旁邊,要不就待在隔壁房間,每天晚上都坐著陪你,使你安靜,逗你開心。」

可以從上面這段話中得知,所有霸道總裁的典型瑪麗蘇場面果然是古今中外通用,所以當我看到朱純深先生把「friendship」翻譯成「友誼」,感覺是有點奇怪的,因為「友誼」在中文的語境中是非常單薄簡單的,如果不了解王爾德的人,第一本王爾德讀的就是《自深深處》的話,人物情感理解起來就會比較困惑。其實,這種「friendship」更傾向於「the love we can not name ",想必朱純深先生也會稍許覺得「friendship」這樣翻譯有點彆扭,然而兩種語言總是有不可跨越的鴻溝的。


說了那麼多,還是放不下對波西的愛。


微博上有段時間很流行王爾德那些毒舌段子,像什麼「我不想去天堂,我的朋友都不在那裡」,「除了天才,我別無他物需要申報」……想想也知道,說這些話時的他是多麼意氣風發,可是在46歲那年他卻孤獨地死在了法國的一個小旅館裡。


奧斯卡·王爾德

(Oscar Wilde,1854—1900)

19世紀愛爾蘭最偉大的作家和藝術家之一,他從小就顯示出極高的文學天賦,曾經有一次,因為他不守規矩被罰的獎學金又因為他的成績太好還給了他。以寫作為生並享譽文壇對他是水到渠成的事。


王爾德多產的時期大概在1888年到1893在之間,比較出名的有《道林·格雷的畫像》、《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莎樂美》、《無足輕重的女人》等等。如果他再多活十年,我們可以想像,在已經積累了各種人生經歷之後,他可能會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但為什麼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一部作品都沒寫,反而家破人亡,貧病交加,因為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宿敵,道格拉斯。


電影演員裘德·洛(左) 道格拉斯(右)

王爾德與道格拉斯相識於1891年,此時王爾德名氣正盛,已經有了兩個兒子。他對道格拉斯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因為道格拉斯實在生的太美了,唯美主義者王爾德瞬間就被其俊美的外表和驕縱的性格俘虜了。他就像是罌粟一般吸引著王爾德,所以就算王爾德知道他年輕、虛榮、脾氣暴躁、蠻橫自私,或許也隱隱預料到了他會毀了自己,仍是義無反顧地陷了進去。

王爾德和他的情人道格拉斯(左)

果然,揮金如土的道格拉斯在他們熱戀的兩年里揮霍了王爾德5000英鎊,相當於現在的45萬英鎊。他們日日過著奢靡無度的生活,這兩年里,王爾德什麼都沒有寫,這對一個作家是致命的。但對王爾德的命運產生致命影響的,是1895年,道格拉斯的父親以「雞姦罪」控告王爾德,如果當時王爾德置之不理,這件事估計就過去了。但是道格拉斯出於對他暴虐父親的恨,激烈地讓王爾德對他父親提起上訴,結果王爾德上訴失敗,更被反告曾「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被判在監獄服苦役兩年。

王爾德的情人道格拉斯(右)1891年

這時王爾德拿不出再次上訴的錢,因為他已經被道格拉斯揮霍的破產了,他真的進了監獄服苦役。這兩年,他的妻子帶著他的兩個兒子移居義大利,改頭換姓;從前結識的朋友都恐避之而不及;服苦役的生活很苦,他身心俱損,加上他那幾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他的健康嚴重損壞了。而王爾德進監獄的這段時間裡道格拉斯在做什麼呢,反正不是懊悔和等待,他連一封信都不曾寫過。

王爾德和美少年道格拉斯(右)

王爾德在獄中給道格拉斯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就是很出名的《自深深處》,控訴道格拉斯自私狹隘的靈魂。他說道格拉斯奢靡無度用光了自己的錢;說道格拉斯根本不愛他,只把他當作與父親相互仇恨的工具;說道格拉斯在他身邊時他沒有完成一部作品。「讓我進監獄的不是你父親而是你」,「我本該把你從我的生活中甩掉,就像從衣服上抖掉一根扎人的刺」。

圖為電影《王爾德》劇照

他在信中已經做好了與道格拉斯決裂的準備,我以為他出獄後會與道格拉斯決裂,但他們又在一起了,而他也再次被道格拉斯拋棄。因為他不再有錢不再有名甚至不再健康,他對道格拉斯而言成了一個無趣的存在。

他們應該也是真心愛過,雖然可能只是一瞬。王爾德對道格拉斯的魅力或許只是可以為他帶去虛榮,與父親反抗的籌碼;道格拉斯對王爾德的吸引是不是出於對一種悲劇美的嚮往呢,我們都不知道。我不是王爾德粉,不會一味譴責道格拉斯,因為感情這件事本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且真正讓王爾德陷入悲境的,難道不是整個社會嗎。

王爾德肖像攝影,美國攝影師 Napoleon Sarony

紀德在其自傳小說中提到他在阿拉伯遇見王爾德和道格拉斯的場景,那時王爾德還沒出事,他對道格拉斯的評價應該是很客觀的,因為他與王爾德的交情不深。他說,「博西令我非常感興趣,不過他的確可怕,我想王爾德一生中鍾鍾倒霉遭遇,其責任都應歸咎於他。在他身邊,王爾德顯得溫順,沒有主見,優柔寡斷。道格拉斯身上有著作惡的本能,那是促使一個孩子砸碎自己最漂亮的玩具的本能」。

王爾德墓碑,無數朝聖者在上面留下吻痕

王爾德用他的一生完成了他最重要的戲劇。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白毛和綠水」


http://weixin.qq.com/r/kS06Il-EBQJ6rRtB93iD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你被這個人影響,你恨他毀了你,也恨你自己讓他毀了你,但是歸根結底,最讓你感到失望的還是自己竟放縱自己被他影響,甚至與規劃中人生的背道而馳。正因如此,你沒法單純的厭惡他,每一句指責其實都變成了打在自己臉上的巴掌。


所以我覺得王爾德在自深深處里的每一句怨婦一樣的回憶,更多的不是憤怒,而是失望,是對波西的失望,也是對自己的。自視甚高的人墜入監獄,而且自己對這一步步的墜入是明確知曉的,甚至是自己的大意親手築成的。這種痛苦自省,不是常人能想的。更可怕的是,事後的清醒已經於事無補了,神壇就此破碎。

所以王爾德出獄後跟波西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心底不認為自己的墮落是波西的錯,正如他在書中寫的,那是他自己的錯。


不管我對你的虛榮,奢侈和自私是多麼的厭惡至極,自深深處,我也只能義無反顧的愛著你啊……也許波西只是他心中對美的一種幻想,是表達他對美的獻身的一種現實依託吧。


他很努力地試圖從苦痛中感受生命黑暗面的意義所在。
他像是被上帝派遣給波西的信使,但未能傳達到便因為不堪人間的重負匆匆離世。
很心痛。


你過去對我不好,我從前愛你,現在想清楚了,我還是愛你。Crazy love drives Wilde of being a whingeing pom,一旦陷入愛里就忘了傷疤忘了疼的王爾德真的是太可愛了,想抱抱他。


吃盡了波西的苦。
恨不起來也愛不下去。
放不下也捨不得。


看了第一章,總是覺得波西像是個長不大的孩子,隨心所欲,闖禍捅婁子,但最後為他承擔後果的都是王爾德。王爾德曾無數次鼓起勇氣要離開波西,但情深所至,總是被波西的書信蠻橫和求饒所牽絆,逃不開。他們的日常就像我們生活中大部分的情侶,吵架和好,只是我們大多數人沒有遇到像王爾德那樣愛的深沉的人,吵架之後就沒有了然後。王爾德是真的愛波西愛的無法自拔,但是在我看來波西大概不是這麼愛王爾德吧,他只是將王爾德當作自己的依靠和避風港。


推薦閱讀:

獨居的作家或其他SOHO如何滿足日常健康的社交需求?
网络小说中有哪些不走寻常路的优秀设定?
為什麼再紅的網路寫手,也難稱之為作家?
如何評價賈平凹?
如何評價《讓我留在你身邊》?

TAG:文化 | 作家 | 文學 | 王爾德 | 自深深處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