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了」字用法是從古漢語中來的,還是受到其他語言的影響?

在Quora中看到這樣一個問題:What is the character 了 used for in Chinese? ,遂想起一直以來比較不確定的「了」字來源問題。

現代漢語中,「了」字用法有很多古漢語不常出現、但與周邊民族語言類似的用法,比如:
1. 我吃過飯了。
2. 太陽要落山了。(這個用法最為明顯)
3. 我看了之後再給你答案。
4. 我走了。

諸如此類。這種用法是從何而來的呢?


了字本作完結的意思,比如在了結、了卻這兩個詞里的用法,後來「了」漸漸變成表示完成的虛詞,比如下面的例子。

珍又每見根書符了。——葛洪《神仙傳·劉根》
但得上馬了,一去頭不回。——曹鄴《去不返》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李煜《烏夜啼》

這個變化從魏晉開始,到宋代基本已定型。

再說一下「了」的讀音,
了在中古時代屬於蕭韻,演變到現代應該讀liao。後來漢語出現了輕聲,而輕聲會使母音變成e(鵝),所以了在虛詞的位置都念成le,而不是虛詞的時候還是liao(了結)。
同樣的例子還有著,著本來讀zhuo(文讀)和zhao(白讀),出現輕聲以後,當虛詞用的時候就讀成zhe。

了除了le和liao還有其他發音,這些發音都來自連讀,比如來了 le +啊 a = 來啦 la,來了 le 哦 ou = 來嘍 lou。


昨天回答得匆忙,答案層次不太清楚而且有錯字,修改一下。
-----------------------------------------------------------------------------------------
聽了曹廣順教授語言接觸和漢語語法的講座,恰好講到這個問題,題主的觀察非常敏銳,「周邊民族有類似的用法」也正是曹先生所強調的。根據他的講解,大致可以用下邊的一段黑體字部分回答題主的問題:了」作為完成詞尾用在持續性和非持續性動詞後邊用法是原來漢語中所沒有的,只有「已、畢、竟、訖」這種用在持續性動詞後邊的完成詞。漢代佛經傳入中國以後,最初的翻譯工作是由外來僧侶做的,這些僧人們首先學習中國文字,然後翻譯佛經。由於中國語言中沒有可以隨意使用的完成詞尾,這些西域僧侶受本族語言影響,覺得漢語這樣不好表達,或者是無意中混用,開始「已」來做完成詞尾,並且沒有顧忌到漢語中原來「已」是不可以用在非持續性動詞後邊的。後來從這個「已」字又發展,出現了「了」的用法,至於為什麼選擇「了」這個詞,和漢語中原本的了結」意義有關。
--------------------------------------------------------------------------------------------------------------------------------------------
下面是曹先生講課過程中做的筆記整理出來的一些東西,體現了其他研究者對於「了」用法發展的觀點,以及曹先生結論的推導,純手打,如有錯字,望指正:)。
完成態助詞「了」產生的過程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就有過簡單描述,他指出:和完成貌「了」有歷史關係的是「終了」、「了結」意的動詞「了」,出現在漢代,近代以後常見,唐人詩句中逐漸虛化,變成了補語,南唐變成真正的詞尾「了」。例;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梅祖麟(1981)提出了「動+了+賓"的前身是」動+賓+了「,」動+賓+了「的前身是南北朝時期的」動賓完成動詞「。{」吃了飯「的前身是」吃飯了「,而」吃飯了「的前身是」飯畢」。}例,「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默然無言。「(《世說新語*雅量》),」爾時世尊以法說,即從座起,還旨所在「、」是時世尊說此偈,便從座上起「(增益阿含經*卷二),加下劃線的詞都是表示完成的。
張洪年(1977)提出句式的形成過程收到了梵文的影響,這種影響發生在唐代。
蔣紹愚(2000)以佛經譯文與原文做比較,再次提出漢語完成貌句式的產生與佛經翻譯有關,受到了梵文影響的觀點。
蔣文指出辛島靜志(2000)提出在漢譯佛經中句末的」已「十分常見,用法相當於近代漢語的」了「,是一種時態助詞,而這種用法在佛典以外的中土文獻中極為罕見,」這一事實就使人聯想到與原典有直接關係。「
漢譯佛典以前的中土文獻中完成助詞」已「和其他完成動詞一樣,用在持續動詞後面,佛典傳入以後,譯經者用它來翻譯梵文的絕對分詞。絕對分詞既可以放在持續動詞後邊(表示動作完結,已1),也可以放在非持續動詞後邊(表示動作完成或實現,已2)
換句話說,」已「這種功能是原來漢語中所沒有的,是受了梵文影響產生的。到了晚唐五代,「了」取代了「已」,相應的也有了出現在持續性動詞後邊的「了1」和「了2」。而「了2」以後又演變成了完成貌詞尾。所以,「了」的前身只是「已2」。

另外我在中國知網找到了一篇相關研究文章,中國語文1998年第六期《重談「動+了+賓」格式的來源和完成體助詞「了」的產生》,作者是吳福祥,下面我貼出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講的很詳細。


個人拙見。

根據王楠的答案我覺得就讀音一點上來講,其實和英語中的 schwa 現象還是很相似的。
比如:

  • "a", as in about [??ba?t]
  • "e", as in taken [?t?e?k?n]
  • "i", as in pencil [?p??ns?l]
  • "o", as in eloquent [??l?k?w?nt]
  • "u", as in supply [s??p?la?]
  • "y", as in sibyl [?s?b?l]
  •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letters, such as "ai" in mountain [?ma?nt?n]
  • unwritten as in rhythm [?r?e?m]

引自:Schwa - WikiWand

因為習慣性弱讀的原因,一些非重讀母音就會被弱化為 [ ? ] 這個音。

這個都是自然產生的,只要人正常的快速讀文字,弱化會顯得自然,如果按照原來的音來讀反而會顯得怪異。尤其比較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就是冠詞 a,其實如果著重讀的話應該是讀作字母本音 [ e? ],但是很多人著重讀的時候傾向於讀成「ㄜˇ」這個音。

[ ? ] 的這個音其實和中文的「ㄜ」還是很類似的。「了」的讀音變化也類似於英文中的 schwa 現象。

所以我覺得雖然可能是不同國家的獨立演化進程,但是這個進程卻極其的相似。


來源當然是古漢。先說一下來源。
了,尥也。從子無臂。象形,凡了之屬,皆從了。
了說文解字白話版
「了」行走時腿腳相交。字形以「子」字做基礎,省去「子」的兩臂形狀。象形。所有與了相關的字都採用「了」作偏旁。
尥,行脛相交也。
從子無臂:小篆「子」字省兩側筆畫即「了」字。故「孑」、「孓」二字訓「無右臂也」、「無左臂也」。
像「子」無臂,表示斷、斷絕、了斷義。
而表明瞭解義的爲「瞭」,通過繁體輸入法也可以看出。
古代「了」字亦有「慧」訓,見於《玉篇》,實爲「瞭」之假借。
今「瞭(了)解、了斷、明瞭(了)」等詞,其字皆作「了」。
屬於「了」、「瞭」合流。
「了」字的用法,估計學過現代漢語的漢子妹紙都不想再提了。題主舉的例子,從其位置來看,在句末。我們單就其進行討論吧。我的觀點是來自古漢語。
王力先生、梅祖麟等先生認爲,體助詞「了1」是由「終了」意動詞虛化而來的,其虛化過程的時間是在宋初,在唐五代「了」已經在很多地方不用作謂語,而逐漸虛化,帶有補語性質,僅僅表示行爲的完成,但還不是體助詞或時態助詞。曹廣順先生認爲句末時態助詞「了2」最終形成時間也還是在宋初。這裡不做細節上的解釋,我至今不懂爲什麼「了」有那麼多用法。只是簡單說明一下「了」助詞的用法古已有之。
比如晚際,辭一寺僧了,便著僧衣。——《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單音節「了」給小句煞尾。
再見,如下。
長官總不能相救,某已經已訖,然亦償債了。——《太平廣記》
可見,「償債了」是「不能相救→死→償債」的最終環節,「了」不再有關聯作用,已虛化成時態助詞了。
以上。部分內容參考儲澤詳先生說法。


以下是我的猜測,謬誤應該很多:

「了」本身就有結束的意思,比如「了結」。古時候寫詩很多時候也會用到這個意思,像「春夢了無痕」。
而後出現了一些類似於題主說的那種用法,不過也都還在句中,比如「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但如果這時候把櫻桃芭蕉二字拿掉,意思上就很接近了。
現在放句末的那個「了」其實就是有動作完成後的意思,從結束到完成,期間的變化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我猜測應該不是外來語的影響,而是自我演化的結果。


舌尖音大概不是古代漢語的主流發音方式。


只是北方方言里有「了」而已。南方方言是沒用「了」的。

應該是北方漢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了「了」,甚至有可能「了」來源於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而南方的漢語沒有和北方漢語發生一樣的變異,保留了古漢語的原貌。


粵語裡面完全沒有這個用法
我們表示過去式都用一個語氣助詞 咗 ,直接跟著動詞
比如 我吃飯了 或者 我吃了飯
粵語 我食咗飯 但是不可以 我食飯咗
你吃飯了嗎 或者 你吃了飯沒有
粵語 你食咗飯未


「現代漢語中,「了」字用法有很多古漢語不常出現、但與周邊民族語言類似的用法」,我倒是非常希望題主能夠具體補充一下您所說「周邊民族語言類似的用法」的各種實例,抱歉偏題了。


普通話的了字是錯誤的!是借用的!了字只指完了!!正字是咧!今北方土話即陝西話!閩南語!土粵語都講咧!!咧矣!是個詞!古文言取矣!今閩粵陝西取咧!廣東懷集話!咧矣!!


你問的是liao3還是le1?


推薦閱讀:

TAG:古漢語 | 漢語 | 現代漢語 | 歷史語言學 | 漢語詞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