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讀者該如何欣賞莎士比亞戲劇?

我在課本上接觸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的節選後一發不可收拾地讀完了全劇,之後又讀完了《哈姆雷特》。讀得很慢。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離我太遙遠了,遠到讓我覺得簡直是另一個世界。我非常不能理解作者的腦迴路,哈姆雷特給我的感覺是: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幹嘛,想哪兒做哪兒,以我的邏輯根本無法理解。整個劇讀下來感覺一頭霧水。我還要繼續讀下去嗎?怎麼讀?要怎麼去理解他們?我要做哪些功課?
我準備再去讀《麥克白》。

——————————————————
我上次問了個「《哈利·波特》為何會成為兒童文學經典」的問題,被人說是裝逼,這次我先拉個警戒線:如果你覺得我在裝逼,請走開,這兒不歡迎你。


莎士比亞筆下的大將軍也會是個巨嬰悲劇?

在當代闡釋下完全可以這麼說。

從當代進入莎士比亞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因為莎士比亞真的可以很當代

拿他相對小眾的政治劇《科利奧蘭納斯》來說,很多人一聽就望而卻步了,但是在此我一定要感謝Donmar請到抖森來演這個角色,不管對他的闡釋褒貶如何,至少讓很多應該不會去啃這個劇本的人,都由男神引路入了坑。

其實之前是有人在質疑的:年輕的湯姆·希德勒斯頓能夠勝任悲情的大將軍嗎?

但正是這樣一個略顯年輕氣盛的形象,反而為我們凸顯了《科利奧蘭納斯》里一個並不被十分重視、但是恰恰在當今可能最有共鳴的一個命題:強勢母親和她的聽話兒子。


*母親*


作為科利奧蘭納斯的母親,伏倫妮婭(Volumnia)一手打造了兒子的人生軌跡。她以勇敢和榮譽來教育兒子,塑造兒子成為羅馬最傑出的戰士;又試圖教授兒子權謀,推動兒子成為羅馬的執政官;在兒子與羅馬暴民鬧翻,反投敵人麾下時,她又說服兒子回頭,「拯救」了羅馬——而科利奧蘭納斯最終落得身首異處。

Deborah Findlay飾

人們通常將科利奧蘭納斯的悲劇重點放在他驕傲而剛愎的性格,卻往往忽略了原生家庭的因素。幼年喪父,卡厄斯·馬歇斯(科利奧蘭納斯的原名)由母親撫養長大,母親沒有給他其他的教育,卻獨獨以勇武為至高無上的美德,以榮譽為至上的價值。在第一幕中,伏倫妮婭追憶了這一段經歷。當時馬歇斯已經受命前往征討伏爾斯人,伏倫妮婭興奮難耐,兒媳則憂心忡忡,對此這位「偉大」的母親頗不以為然:「倘若我的兒子是我的丈夫,我寧願他在外爭取榮譽(honor),也不願他終日只念兒女私情而流連閨房(love)。」她充滿驕傲地講述了「當馬歇斯只是一個身體嬌嫩的孩子時」,她是如何教育他投身殘酷的戰爭,兒媳忍不住問如果馬歇斯戰死了怎麼辦?伏倫妮婭昂首道:「我會因他而感到光榮」,「我寧願有十一個兒子為他們的國家光榮戰死,也不願有一個兒子養尊處優置身事外。」

現在看來,母親似乎從來就沒有吝惜過他的兒子。那些台詞非常明顯地顯示出,馬歇斯只是一個強勢母親的附屬物,眼中的巨嬰:

「他不朽的聲名就是我的兒子。」

「你是我的戰士,是我把你鑄造。」

「在他接受嘉獎的時候,他就能把他那深深的傷疤展示給人民看了。」

伏倫妮婭對兒子身上有幾處傷口,都是從哪幾次戰役中得到的,如同自己擁有的珍貴館藏一樣如數家珍,她對於這個私有物的驕傲,已經遠遠超過了對彼時羅馬尚武精神的簡單奉持,暴露出扭曲的掌控欲和自身的權力欲,令她身上的凜然大義蒙上了一層陰影。

所以明知勇莽的兒子不願意也不適合去做羅馬的執政官,她也還是會把這個目標視作畢生心愿:「我活到今天沒看著我的願望一一實現,現在只剩下一個願望還未實現,我相信我們的羅馬一定會給予你的」——執政官的榮耀。


*兒子*


反觀馬歇斯,他對於母親是順從的。

當馬歇斯還未登場,人們在集市因他而爭執時,莎士比亞已通過他人之口形容了這位孝子:「馬歇斯所做過的所有豐功偉績,都只是為了一個目的」,不是為了羅馬,而是「取悅於他的母親」,「他因此而驕傲」。

毫不稀奇地是後來馬歇斯兩次屈從於母親的道德綁架。第一次他不願意當執政官,拒絕屈從於民眾的喜好,「我的身體這樣扮演,會使我的精神沾上洗刷不去的卑污」。然而當伏倫妮婭冷下臉來:「你願意怎樣就怎樣吧,我不管了,你向平民請求是恥辱,我向你請求對我是更大的恥辱」,「你的勇敢是吮吸了我的奶汁得來的,你的驕傲卻屬於你自己……」聽到這裡,馬歇斯立刻改變了態度:「請您寬心吧,母親,我就到市場上去;不要再責罵我了。」為了不讓母親生氣,他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給自己打氣:「我要騙取他們的歡心,等我回來的時候,我將被羅馬的一切手藝人所愛戴。瞧,我去了。我一定要做一個執政回來,否則就不要相信我的舌頭也會向人諂媚」 ——馬歇斯騙取民眾歡心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撫慰和討好母親。

第二次是母親帶著妻兒勸馬歇斯放棄攻打羅馬,在他面前一向高大的母親向他下跪,言辭之間字字將他置於不忠不義之地:「世人沒有人會比和母親的關係更密切,可他現在卻讓我像個被鎖的囚犯一樣獨自嘮叨。你從來不曾,對你親愛的母親表示過一點孝敬。而她。像一隻可憐的母雞,痴心鍾愛著她的頭胎雛兒。」抖森在這一場強忍的眼淚令人十分動容,他在長長的沉默之後,馬歇斯走向母親,握住她的手——「啊,母親,你都做了些什麼啊?」自輕自賤自我脅迫,一場完美的道德綁架之後,馬歇斯繳槍投降了,儘管他已經隱約預感到自己的命運,然而卻無可奈何:他能夠背棄自己的本性,卻不能背棄母親。

恐怕比起高傲與勇莽,對母親的軟弱盲從,才是馬歇斯性格悲劇的根源。


*伏倫妮婭形象的變遷*


這個在歷史上並不能找到一手材料的羅馬將軍故事,實際來源於公元1世紀的希臘語作家普魯塔克為科利奧蘭納斯所作的傳記,莎士比亞依託這個傳記創作了悲劇《科利奧蘭納斯》。

然而所不同的是,普魯塔克原本對伏倫妮婭著墨不多,只記述了伏倫妮婭勸服科利奧蘭納斯退兵的原委和說辭,而莎士比亞對這個女性角色進行再創造,大大增加了她出現的頻率和台詞的份量,從第一幕到第五幕,伏倫妮婭時而嚴苛訓導,時而授予權謀,時而又聲淚俱下,顯示出她在馬歇斯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歷來的舞台版本處理上,有人的演繹更傾向於一個如嚴父一般秉持羅馬精神的母親,伏倫妮婭身上缺乏的人性(或是說母性),用神性來補充;有人的演繹則傾向於塑造一個野心勃勃、情感勒索的母親,展現與其義正言辭完全相左的陰暗人性。

不管怎麼說,莎翁對於這個人物形象保留了闡釋空間,特別是伏倫妮婭在成功說服馬歇斯後榮歸羅馬,被視作拯救羅馬的人而被供奉這一幕,本是透露其動機的蛛絲馬跡的好機會,莎士比亞卻沒有給她一句描寫或是一句台詞。這種空白正是向觀眾在發出一個質詢的邀請:伏倫妮婭對兒子的「致命一擊」,其真實意圖到底是為了拯救羅馬,還是為了博取個人的榮譽?戲裡坐實這一幕去演,只需要伏倫妮婭一個自得或悲戚的神情,就可以輕易得出答案了。


至於這場以愛為名的中傷,無疑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當然,這只是解讀《科利奧蘭納斯》的一個角度,也不乏片面之處。然而找到從當代進入莎士比亞感受樂趣之後,再去探求莎士比亞,會有至少三重聲音:

故事講述的年代(劇目),講述故事的年代(莎士比亞時代),和我們聽取故事的年代(當下),多重回盪,是很有意思的

另外我們微信公眾號(英國劇院現場)還有一篇談《科利奧蘭納斯》和當代政治的高妙銜接的,總統先生,你會來看《科利奧蘭納斯》嗎?有興趣也可以移步過去看看,更重要的當然還是要進劇場去看戲。


三月將軍行程

(北京)3月11日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19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25日中間劇場

(西安/武漢)3月12日 西安音樂廳/武漢劇院


謝邀!

既然是說「讀者」,那就說明你是把它們當文學作品來閱讀了。但是實際上你說的幾部作品都是劇本,劇本就不是單純的文字體現,而是要用故事的方法,而且是代入視覺體驗的方法來理解。

比如說一段對話,在閱讀的時候,應該是把這些文字放在對話的場景下去理解,去體驗,說的直白點:你在自己腦子裡,要能夠把文字轉化成「視頻」來欣賞。

這時候,就涉及到你的生活經歷和感受了,如果你從來沒有某種生活體驗,比如親人的故去、生活狀態的重大改變(由窮變富或者反過來)等...那麼作品中這些場景就很難深入理解體驗,就像一個一輩子都沒有經受過20度以下環境溫度的人,看到文字上描寫「寒風吹起,鵝毛大雪,令人瑟瑟發抖」,是不會有多少同感的。缺少同感,對作品及其要表達的內容的理解,就會有比較大的障礙,甚至可能完全看不懂。

所以看不懂不一定是因為你笨,只是因為你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不了解這些文化背景。就像你說的,感覺和作者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樣。這很正常。只是接下來,如果你還是有興趣搞懂作者的那個世界是怎樣的,那麼你就要努力去彌補這些缺少的知識,然後再去閱讀,試著重新體驗。


首先,莎士比亞不完全是文學。
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劇本的本質是「未完成」。當你要直接去看劇本的時候,你需要的事情絕不是像讀小說那樣吸收故事情節就可以了,你還需要和作者一起,把這個劇本「完成」。
通俗點說,你需要扮演導演、布景、服裝、演員等等多個角色,從不同的角度看,你就能看到劇本中多元的空間。你需要在你的心中搭好一個舞台,或者你可以實際一點,直接親自去表演你喜歡的段落。比如我本人就曾經因為特別喜歡第十二夜裡面的幾個片段而自己分飾兩角演了一遍。
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去看話劇的表演。

第二,你沒辦法完全當作消遣來讀。
誠然,對於莎士比亞時代的人而言,莎士比亞是完全可以視為消遣性的,但是對於今天的人而言,這一點不太容易。
畢竟莎士比亞所使用的語言(我看的是英文版,如果看英文版的話一定要選一個注釋詳細的版本,比如牛津版,Arden版,或者劍橋版之類的,當然,每個版本又各有各的好處,水很深,這裡不能細談)離我們現代已經有些遙遠了,他所使用的是早期現代英語(注意,不是古英語,古英語你根本不可能看懂的),我們沒辦法用輕鬆的方法來讀,相反,我們需要習慣於不斷被語言上的隔閡給打斷。
這一點既是好的,也是不好的。不好之處在於:它會使閱讀莎士比亞變成一個有些艱難和痛苦的過程,而閱讀的快感被削弱了很多;好處在於:它使得我們可以仔細思考劇本的每一個細節,從而對劇本做出更理性的思考。

第三,不要指望能一次讀明白。
第一次閱讀的體驗是很珍貴的,最好不要在閱讀之前看太多解釋的或者研究的文章,這樣會限制你的思維。
暫且不說其思想內涵,僅僅只是想看明白故事的每個細節,每個邏輯,都是不太可能一次就看清楚的。
你既然讀過威尼斯商人了,那麼我就以這部為例,想想下面幾個細節:
1. 劇本第一幕第一場第一句話是誰在哪個地點說的?說的內容是什麼?
第一幕第二場第一句話呢?
不要以為這個問題很無聊,回去翻一翻這兩段話,你會發現關於這兩部分的一些有趣信息的。

2. 我在另外一個問題的回答裡面提到過的,看完全劇,你知道Shylock的妻子(Jessica的母親)在全劇中哪裡提到過嗎?
不要小看這個細節,這個細節對於夏洛克的形象刻畫很關鍵。

3. 全劇的所有主角中,誰最後還是獨自一人?他的境遇變化了嗎?他身邊的人呢?
這個情節也很有意思。

4. Portia在決定幫助Antonio的時候,她對Bassanio說的理由是什麼?邏輯是怎樣的?
由此,思考一下她在最後為什麼要玩那個戒指的把戲呢?
想明白這個細節之後,Portia的形象就豐滿了一點了。

5. Bassanio選擇鉛匣子的理由,據他所言,是什麼?
Portia有幫Bassanio作弊嗎?(這個恐怕要看英語版本才能看明白)

像上述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多想想,就會明白。

如果說這樣的多讀,目的還只是讀明白故事的話,那麼更難的事情就是:如何挖掘作者更深層次的主題?

這個問題對於莎士比亞而言就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了。
正如有人所說(抱歉,記不清誰說的了):對於有的書,每當你再成長一些,再回過頭去看的時候,會發現書好像也和人一樣成長了。
莎士比亞正是如此。
在莎士比亞的年代,他的戲劇上至貴族王公,下至乞丐妓女都非常喜歡,你要想一想這是為什麼。
莎士比亞的戲劇,偉大之處正在於,每個不同審美層次,不同思想層次的人都能看到自己能理解的那個深度。
俗人能從莎士比亞裡面看到葷段子和獵奇故事;貴族能從莎士比亞裡面看到治國方略;社會歷史學家能在裡面看到社會的潛規則與秩序的演變;哲學家能在裡面看到人生的哲理和深刻的思辨。

而莎士比亞滿足了以上所有人的需求。

查一下 麥克白的寫作背景(看看那個年代國王對於巫術和女巫的看法),你大概就能理解何謂「藝高人膽大」了。

所以不要妄圖自己能夠完全「讀懂」莎士比亞,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同樣是威尼斯商人,思考一下:
1.第一幕第二場開頭,Portia和女僕討論的話題是什麼?
莎士比亞想藉助這段話表達什麼呢?
如果看不出來的話,可以再回頭看看第一幕第一場男人們的閑聊(涉及到一個文化常識),你或許就能很輕鬆地看明白這段話是什麼意思了。
如果看明白了的話,再想想這段話和Portia在法庭上勸Shylock要mercy的那段話有什麼關係?(注意,Shylock想要的是justice)

2. 聯繫上面的思考,再考慮第五幕第一場,Lorenzo和Jessica的那段閑聊,他們的意思是什麼?

如果上兩個問題想清楚了,那麼你或許就開始逐漸發現讀莎士比亞的樂趣了。
其實遠不止這些,莎士比亞在劇裡面埋藏的大寶藏數不勝數。

第四,當你讀了多部莎劇之後,嘗試著去回過頭,跨作品比較一下(也可以和非莎劇做對比),你還會找到很多驚喜的,比如:
1. 威尼斯商人裡面有幾個主要場景?(最主要的場景)
在每個場景裡面有哪些人物在活動?
在每個場景的活動以及對話有什麼不同嗎?
哪些角色跨越了不同場景?

然後你很有可能會發現這樣的場景安排在很多莎劇裡面都會出現。

2. 威尼斯商人的兩個男主角(Antonio與Bassanio)性格分別是怎樣的?
你腦海里的舞台上,你會給這樣兩個角色安排什麼樣子的服裝?什麼樣子的外貌?

這樣的人物組織方式在很多敘事作品,包括很多經典電影裡面都有使用哦。

3. 威尼斯商人裡面每個角色都語言風格有什麼不同?他們常用的比喻的意向是什麼?

實際上,莎劇中的「意向網路」是個很專業的學術問題。
而語言風格和意向色彩的話,第十二夜 可能更加明顯。。

以上只是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這樣的細節很多。

最後,提醒你注意幾個關鍵點:
1. 不要老用「莎翁」稱呼他,莎士比亞寫他最有名的那些作品的年紀不算很大,所以他不是一個老頭子的形象,相反,莎士比亞有著年輕人的活力,而且有著商人式的智慧和精明。
不過我更喜歡用 暴風雨 中的那個人物形象來描述他:一個魔法師。
只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魔法了。
也可以說他是個老流氓,就像他的名字一樣:Shakespeare(一根揮舞著的...)。
可以親昵地稱乎他的nickname:Will(William的簡稱)

2. 最重要的,開始讀就好了,別想太多,不要有太多負擔。


回答:拋開時代去讀

本人也是高中生,不知道你有沒有,本人從小至今的閱讀都被教育要了解時代背景,了解作者生平,了解一系列的其他通識。然而,通識固然需要了解,但永恆的作品,其內核是直擊你的心坎的。愛默生說:「最好的書以這樣一種信念感動我們,也即用同一種天性寫,用同一種天性讀。」以莎士比亞劇作的不朽,你完全可以不了解那些瑣碎的通識。


閱讀本身的過程至關重要,在閱讀作品之前,清除你頭腦中那些無用的套話,人文主義也好,文藝復興也好,都清除出去,僅僅關注作品本身。
專註投入的閱讀,實際上是你先去尋找莎士比亞,再讓莎士比亞來尋找你。閱讀文中人物對於讀者而言不妨稱為一種自我發現。完全可以將自己帶入進角色當中,不僅僅是哈姆雷特一人,克勞迪斯也好,福丁布拉斯亦可。當你投入得將自己與角色同化後,就能感受他們的感受,思考他們的思考,並在反覆的掂量和考慮的過程當中,理解角色的行為,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你就實現了對於自己的發現。於我淺薄的閱讀而言,竊以為經典作品之所以為人稱頌,都在於它能幫助讀者增強自我。


《哈姆雷特》這一作品確實難以理解,但並非莫名其妙,其行為和思考都是由其人性所驅使的。而這種人性是戲劇化的,因此你會難以理解。但是戲劇化並非毫無章法,其對現實人性的反映是真實而變化的。因此才會說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甚至每次閱讀都覺得是嶄新的作品,其實質則是讀者自我發現的千差萬別。


看到你說要讀《麥克白》,我本來很想多說幾句,然而不想破壞了你的閱讀體驗,因此簡單說些碎話。《麥克白》的故事情節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深入地讀每一句台詞,在繁多的修飾和詩化的辭藻後面,仍有許多待你深挖。


讀完作品後,可以閱讀一些名家的讀書隨筆或者少有學術性的作品。這裡推薦哈羅德·布魯姆的《莎士比亞:人的發現》


此外,學有餘力的話還可以去閱讀英文原著,許多人深入學習英文都是從背誦莎士比亞的台詞開始的,它能幫你體味英文朗讀時的氣韻


當然,文藝作品最終的歸宿都在現實,我們之所以需要文學,是因為文學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知自己的人性,釐清自己的思想,然後指導我們生活。當你真正透徹的讀完《哈姆雷特》後,你就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就是你。

很慚愧,這些只是」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中非常主觀的經驗和見解。如果其中有不合理的也歡迎指正,畢竟我還非常的年輕和幼稚
stay young stay naive


不邀自答。

說一下個人閱讀經驗,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我是中文本科,讀大學才正兒八經地接觸莎劇。讀的是朱生豪譯本。有人說不讀英文原版就等於吃別人嚼過的剩飯。很顯然,我的英文水平還沒有到讀原版的那個程度,更何況莎士比亞是16、17世紀的人,他那個時代使用的英語跟現代英語肯定不一樣,我壓根就不想浪費時間在琢磨語法上面,所以找了傳說中最好的譯本,朱生豪譯本就讀了。四個字,省時省力!

那麼如何欣賞朱譯莎劇呢?

為了節省時間,建議你一開始就讀莎劇中的經典。不要看喜劇了,就看悲劇。

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瑟羅、麥克白、李爾王,隨便你挑。我個人比較喜歡帶點驚悚陰冷調子的小說,所以我最早看的是麥克白。

三個女巫在雷電交加的黑暗荒原上出現,唱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歌曲,尼瑪不要太恐怖了!!!

麥克白期初並沒有奪位的野心,在聽了女巫的預言,受到了妻子的煽動,私慾逐漸膨脹,變得冷酷無情,一步一步滑向罪惡的泥潭。比較麥克白,他的妻子更像一個奸雄,處心積慮,鐵石心腸,指責丈夫過於軟弱,「我為你的天性擔憂,充滿了太多人情的乳臭!」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強大意志的人,卻陷入道德的自責,在夢遊中反覆搓洗著雙手,但形而上的鮮血是永遠也洗不掉了,終於在最後一次夢遊中倒下被火燒死。

這就是莎士比亞的魅力,即使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你仍然感到劇本無限的想像力和激情,人們深陷慾望沼澤,在野心與良心之間反覆拉鋸,最後走向悲劇。

讀莎士比亞,就是讀人的自己。讀生命種種的虛弱與妄想。

建議你捧起書來,大聲朗讀:

明天,明天,又一個明天,一天一天的躡步前進,直到最後一秒時間,我們所有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了通向墳墓的路!

熄滅,熄滅,短促的燭光,人生不過是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台上指手畫腳的拙劣伶人,登場片刻就悄然退下,人生不過是愚人所講的故事,它充滿了喧嘩與騷動,找不到任何意義。

讀了這些,你還在發愁,不知如何欣賞莎劇嗎?你已經不知不覺為之吸引。從古至今,只有悲劇的英雄,絕對沒有悲劇的庸人,是人們對宏大命運的期待和索求,才招來厄運引火燒身。慨嘆英雄吧,卻不要替他們惋惜。


讀得進《威尼斯商人》但讀不進《哈姆雷特》,也許是因為後者的情節性不足前者,篇幅長角色多不夠緊湊(不少評論家亦持此觀點),大段的詩體獨白可能也影響理解。

讀不進,也許可以看得進。RSC有一個David Tenant主演的《哈姆雷特》,台詞基本沒有刪改的前提下增添了現代元素,也許可以幫助你拉近與莎士比亞的距離。

莎士比亞的「當代改編」無論中外,都一直層出不窮。創作者一方面要製作經典,一方面也要吸引當代的年青觀眾。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去現場看一部這樣的作品,也許會讓你對莎士比亞有新的理解。

討論到「今天的讀者」,我想借自己這篇文章談談「今天的觀眾」看到的莎士比亞。兩個現代版改編的《奧賽羅》,一個是2014年 @英國劇院現場 版,一個是Frantic Assembly劇團的形體劇版。


兩個舊戲新演,兩個奧賽羅 - 知乎專欄


莎翁的經典劇目,幾百年來,一直不斷改頭換面,自我更新。每個不同版本,都是不同時代不同價值觀下的演繹。不僅是哈姆雷特在穿越古今,《奧賽羅》的故事也不斷有舊戲新演。


無獨有偶,2013-2014年間,我在英國就看了兩個同為現代改編,形式卻大為迥異的《奧賽羅》。一個是把故事背景搬到了現代戰場,動用大手筆打造布景特效;一個是將故事加倍抽象,結合舞蹈與形體表演,用強勁的鼓點打動席上年輕的莎劇觀眾。不同製作規模,同樣的「現代背景」,確實有值得比較之處。


《奧賽羅》的故事,在當年大約就是宮斗戲碼的集大成者:


摩爾人出身的奧賽羅抱得美人苔絲狄蒙娜歸,有聲名有嬌妻,卻遭副將伊阿古嫉妒,各種挑撥離間。最終奧賽羅聽信伊阿古,對苔絲狄蒙娜生疑,暴怒下殺死了她。而後伊阿古罪行曝光,奧賽羅悔恨之下,也在愛妻床榻之前自殺。


故事裡可挖的主題相當豐富:


種族。「摩爾人」(The Moor)一詞源自希臘語,可上溯至公元1世紀,起初是泛指深色皮膚的人。對有色人種另眼相看(其實"coloured"現在也不是「政治正確」的詞語),別歸一類,從當時造詞或者就可見端倪。「摩洛哥」(Morocco)一詞也是出自「摩爾」。奧賽羅的副標題即「威尼斯的摩爾人」。為什麼奧賽羅會遭人嫉妒陷害?為什麼他和苔絲狄蒙娜的戀情會被人各種反對?歷來不乏與種族主義相關的各種討論。


有趣的是,雖然摩爾人並不等於黑人,(在莎翁當時寫作的年代,這個角色更有可能是中東人種,)但打開Google圖片搜索,各種海報里卻鮮見一個不由黑人扮演的奧賽羅。


嫉妒。不談種族,自然就還是談情感了。是這同一種情緒讓伊阿古對奧賽羅無名恨起,趕盡殺絕;讓奧賽羅對妻子起疑,最終血染羅帳。


背叛。苔絲狄蒙娜對自家是半出逃、半背叛,與奧賽羅私通後下嫁。此後她隨丈夫同往軍伍,期間經歷了什麼心情變化?她對年輕俊美的副官Cassio是單純的賞識嗎?由此推出的不同演繹也很多樣。


2013年十月,我在Exeter Picturehouse看了NT Live版本的《奧賽羅》。National Theatre出品,莎翁誕辰450周年慶典系列作品之一。「NT Live」即National Theatre官方授權製作的劇場錄播,在指定電影院放映。長劇如《奧賽羅》也會在影院設置中場休息,剪輯里會插入拍攝當日的花絮或幕後評論。一些英國鄉下地方沒什麼劇場,能在影院看到錄播實在也是一大福利。價錢還可以;劇場票要50鎊,電影一般是15鎊左右。


2014年十月,我在Oxford Playhouse現場看了Frantic Assembly劇團的《奧賽羅》。此劇在2008年已上過舞台,大獲好評以後在2014年秋季再度巡演。2015年初,又在倫敦Lyric Hammersmith加演了大約一個月。


兩個現代版製作,各有其可圈可點之處。名作要如何推陳出新?或者說,要怎樣招徠新一批觀眾,又對老一輩保質保量?這是兩個值得研究的例子。


現先從不同角度出發,作一對比:


篇幅:


National Theatre版(以下簡稱NT版)基本沒有刪改劇本(甚至還有一些原創部分),全長3小時帶中場休息。


Frantic Assembly版(以下簡稱FA版)比較緊湊,有刪削,全長約100分鐘。


場地:


NT版在倫敦南岸National Theatre里的Olivier Theatre公演。這個場地屬於什麼規模?知道Cumberbatch和Lee Miller主演的Frankenstein(《弗蘭肯斯坦》)舞台劇版嗎?那是同一個場地,同一個旋轉舞台,席上可容納1150人之多。有幾個場景(如辦公室、洗手間)設計成了可以移動的小隔間,下面有滑輪,換場時直接把隔間推轉過去。背景精心設計,一共起碼有四套背景。


FA版巡演都是在只能容納數百人的中型劇場,包括我去的Oxford Playhouse那一場。較為緊湊的空間的確更適合這個劇團充滿張力的形體表演。


背景:


NT版將舞台搬到了現代軍隊——這一點,就算我想避而不談,導演也會不讓。劇組為打造這個「軍隊背景」下了很多心思;iTunes U上有一整套的幕後片段介紹其來龍去脈,導演在第一次演員集合時就特地請了一位「權威退伍軍人」來給演員講述典型的軍隊生活,又請武指設計「地道」的軍伍打鬥場景,軍服挑選也頗下了心思,如此等等。場景搭建也是根據「軍旅風格」而設計。看錄播版的好處就是有特寫鏡頭,所有布景細節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比如軍官房間內的色情招貼畫,洗手間裡面老舊的盥洗台等等。

NT Live開場前和中場時候都會播花絮(有些在iTunes上也可下載),裡面一段導演訪談將近20分鐘,就是導演在大談他心目中的現代版《奧賽羅》該是如何如何。除了設計布景,導演還一直強調:這支軍隊在忍受著無聊的等待,軍人生活讓人從常態走向變態,伊阿古和奧賽羅本來是軍隊里肝膽相照的好兄弟,等等。


FA版則將故事轉移到了一個英國酒吧里。奧賽羅一幫人與其說是軍隊,更像是東區地下幫派(實際設定是約克郡黑幫)。奧賽羅是黑幫老大,伊阿古操著濃重北方口音(參考《猜火車》裡面的蘇格蘭口音),凱西奧等人都是他的得力打手。苔絲狄蒙娜的出身被弱化了,反正不是上流社會大小姐,更像是一個愛玩愛瘋性感美麗但其實又涉世未深的少女。

背景設計得就很像一個亂糟糟的酒吧,擺著撞球桌(同海報),老虎機,一側是一個設計得相當大俗五顏六色的女廁。——因為這也是演員上下場的通道,不時看著男男女女從「LADIES」里一會兒進去一會兒出來其實有點詼諧……


當然FA版的宣傳造勢程度不及NT版,沒有那麼多材料供參考,所以導演具體的想法和取捨,我只能作一些揣測。


配樂:


「看」不到的音樂,也「說」不出在一個現代改編里有多麼重要。


兩個版本都用了大量電子樂烘托氣氛。但NT版里還是台詞文本為主,而FA版基本就是一個舞劇,可見音樂分量之重。


FA專做的就是「形體劇場」,在編舞上做得確實非常漂亮。


正式開場前,鼓點強勁的techno就已經讓地板搖顫,也讓我心情悸動。在劇場里聽夜店風配樂,估計還是讓年輕觀眾挺興奮的。


熄燈以後,音量漸大,緊接著是一段長達十分鐘的形體表演。非常好看!舞蹈充當了《奧賽羅》的背景介紹:酒吧,打鬥,熱舞,調情的男女。主要成員基本都出場了,男角奧賽羅、伊阿古、凱西奧和女角苔絲狄蒙娜、艾米利亞、比恩卡等在群舞里交換配對了若干次,最後舞蹈以奧賽羅和苔絲狄蒙娜相擁衝進女廁告終。(然後苔絲狄蒙娜父親登場質問,奧賽羅就提著褲子出來了……)

後面也還有幾段特別出彩的形體舞,凱西奧醉酒鬥毆那段可謂得到所有評論家一致好評。首先是群架乾淨漂亮富含力與美,然後凱西奧酩酊大醉,靠在牆上——隨即牆動了起來。這幕牆是由多片門板拼接而成,隨著音樂「托」著凱西奧,浪潮般將他拋來接去,配著音樂,完全展現出醉酒之人的無助神態。動作與視覺設計非常精彩,以至於後面的幾段都不及這裡讓人印象深刻。


主創成員坦言他們深受DV8(另一知名形體劇團,近作《JOHN》[4]在2014年末亦於National Theatre上演)影響。


角色塑造與表演:


其實之前已經零零碎碎談了很多。以下評論,非常主觀:


NT版:奧賽羅文不夠文,野不夠野。苔絲狄蒙娜只有無辜,沒有性情,一些小動作在銀幕上放大了看,特別做作。伊阿古戲份很多,但我覺得Rory Kinnear從個人形象上就不適合這個角色。他看起來夠凶了,但真的不夠奸。


FA版:奧賽羅確實演出了情慾和粗野(演員Mark Ebulue一身好肌肉,相形之下,NT版里的Adrian Lester簡直是弱不禁風)。伊阿古精瘦,平頭,目有凶光,好一個反派角色。苔絲狄蒙娜穿露臍裝緊身褲,性格雖略有前後矛盾之處,形象上卻不失為一個成功顛覆。


Lester和Kinnear憑藉他們在NT版里的演出,並列得了London Evening Standard Awards[5]。這一結果,多少有點爭議。相關報導下,也不乏對這出「現代製作」的質疑。Nicholas Hytner導演過於「較真」的現實主義設定,有人叫好,也有人覺得和莎劇台詞格格不入。


可以說,所有這些舊作新編,尤其是莎劇改編,都是在不同語境(context)下的重新詮釋,試圖用一套不同的語言,讓幾個世紀前印成鉛字的文本復活。Hytner導演想讓奧賽羅的故事在軍隊設定里變得合理,Scott Graham則試圖把暴力和情慾搬演到英國酒吧;他們的作品裡都有相當「好看」的部分,但到頭來,始終不可能完全「合理」。

看過了兩出改編,我也有了一點偏激之見:所有「忠於原著」的莎劇改編都不可能成功。如果角色依然一口一個「My lord」「My lady」,如果苔絲狄蒙娜依然要為一點「自由戀愛」的小破事對父親聲淚俱下,如果一條祖上傳下來的「草莓手絹」依然是最重要的定情信物,如果仇殺時他們配了槍也不開——他們越是西裝革履,打扮時髦,整體感覺就越是怪異。


導演一直在各種訪談里強調:這是一個軍隊,你看,奧賽羅對伊阿古是那種軍人的信賴,伊阿古不喜歡奧賽羅是因為升遷問題完全合情合理,苔絲狄蒙娜和艾米莉亞應該發展起軍隊里女性的友情,這裡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但甚至在排練筆記里,他自己也寫:武器確實是一個問題。[6]


對啊,都21世紀了,怎麼他們還愛用瑞士軍刀殺人?


莎劇的語境,並非只體現在宮廷背景公爵王侯,而在於角色的行為。角色的每一個選擇,都帶著16世紀(乃至更早的)古典式的邏輯。


否則,哈姆雷特在父親死後不會去思考to be or not to be,而是會直接報警。否則,李爾王不會被大女兒二女兒逼得無家可歸,因為現代有財產公證。否則,麥克白的妻子會在幻聽以後直接被送去做心理諮詢……哦,這些東西太煞風景嗎?要怎樣解釋才能讓這些元素不出現呀?一些導演於是陷入了沉思;然後反過來把自己困住了。


我並不是覺得莎劇就一定要按足宮廷規格來演。而是,改編後能繼續打動幾代人的作品,應當突出的是放到現代也歷久常新的東西。是人性。我個人並不太在意奧賽羅是威尼斯將軍或是黑幫頭領或是雅典城邦王侯或是民族起義領袖或是什麼。但走進劇場,準備欣賞經典,我所期待的是一齣戲里展現的、與我自身一脈相通的人性。在看奧賽羅時,我期待的是看到他的嫉妒,還有嫉妒怎樣一步步沖昏他頭腦、讓他毀掉自己。


可惜的是,在兩部戲裡,我都看到了「努力自保」的邏輯,卻看不到這種強大的情緒。儘管NT版的奧賽羅獲得好評無數,稱讚導演讓這個故事故事變得清晰易懂,但在我看來,似乎一切都被解釋得「合乎邏輯」,但卻失去了本質的打動人的地方。奧賽羅的性格太單薄了!


尤其是在NT版里,太多的陰謀詭計留給了伊阿古,奧賽羅只在開頭配合了一下苔絲狄蒙娜,隨後就變成了一個棋子,成日六神無主,被伊阿古玩弄股掌之中。有人評論道這個奧賽羅純粹是一個「functional」(功能性)的角色[7],我以為極是。在Lester扮演的奧賽羅身上,不客氣地說,我既沒有看到戰功累累的將軍,也沒有看到因懷疑愛妻不忠而憤怒崩潰的普通人。這部劇以此為名,卻把他弄得像個配角;既沒有命運玩弄他,也沒有複雜情感讓他演繹。我並非在質疑Lester的演技,這是角色定位、情節導向的局限。


Hytner導演為了讓NT版的奧賽羅自圓其說,作了一些在我看來頗多餘的刪改。譬如說,Hytner堅持認為,這部劇與種族主義完全無關。演伊阿古的Kinnear也持同樣觀點,在《衛報》訪談里[8]表示:


「伊阿古想要陞官晉名,卻讓凱西奧佔了風頭;他還懷疑奧賽羅和他妻子有染,所以到頭來,他自己也是為嫉妒所害。在開場第一段獨白里,伊阿古就交待了原因。」


於是,這個版本刪掉了不少「政治不正確」的台詞,如第二幕第一場里苔絲狄蒙娜和伊阿古討論膚色黑白與智慧的一段[9]。這樣真的有必要嗎?奧賽羅身為異鄉人的「他者」身份在整個劇情推進里真的無足輕重嗎?


另外有一段在我看來特別古怪:伊阿古在奧賽羅面前說他妻子不忠,似乎惹怒了奧賽羅。其實在我看來,奧賽羅只需表達一個正常人的憤怒即可——何況這個奧賽羅之前西裝革履,一口RP口音(換言之:受過高等教育的英國人),卻突然不合情理地在辦公室里跳前竄後,又毫無邏輯地把伊阿古按到在牆上掐住他的脖子。這場爭辯成了一場莫名其妙的嬉戲;而伊阿古就一邊欲拒還迎地掙扎著一邊繼續陳詞。這是為了說明什麼?說明他們關係親密?說明奧賽羅被憤怒沖昏頭腦?我實在沒法看懂。


FA版的處理其實還好一點,起碼坦言伊阿古就是看不起奧賽羅是黑人,才各種陷害,企圖逼他下台。種族主義當然不宜鼓動,但在舞台上如實表現人性,又哪裡是過時?


何況,在奧賽羅里,伊阿古那種操縱人心、淋漓盡致的惡,早已超出了種族範疇,而是更接近一個惡的符號。歸根究底,他為什麼要作惡?Hytner導演不是第一個思考它的人,但我覺得早有先人給了更好的解釋。18世紀英國詩人柯勒律治道,「無來由的惡意在尋覓因由。」


當代學者Sylvan Barnet也指出[10],奧賽羅、伊阿古、苔絲狄蒙娜這三個角色,相當具象徵意味。誠然,莎翁細膩的台詞賦予了他們人性與血肉,但在那個時代,萬變不離其宗,不同的故事,展現的是同一個母題。伊阿古是魔鬼,苔絲狄蒙娜是天使,奧賽羅被魔鬼牽走,於是釀成了悲劇。我同意Barnet的說法,即奧賽羅之所以聽信伊阿古,不是因為他人性的弱點,而是他「單純」的這種美德。善與惡看起來也許是有點臉譜化,但不代表這樣會讓角色不鮮活。我不是本本主義,可是莎翁原來寫的難道還不夠好嗎?


Hytner導演的的出發點,也許是試圖在新的時代,給文本加以新的詮釋。除了淡化種族主義,導演也試圖讓強化兩個女角色之間的關係。最後一幕,苔絲狄蒙娜和艾米莉亞的最後一次談話,兩個角色在院子里坐著,喝著啤酒,談著男人,談著婚姻……導演藉此表現兩個角色之間的真實友誼,並對莎翁的原劇有更「女性主義」的解讀。再一次,幾個世紀前的劇本,又在當代語境里得到了再次解讀。

在FA版里,刪除的戲份更多。但也有一些改動,擴充了原劇里一筆帶過的場景:劇本里,奧賽羅和苔絲狄蒙娜同宿新房,也就是一句台詞交待;在舞台上,則是以一段浪漫纏綿的雙人舞呈現。撞球桌成了他們的婚床,兩人的關係超越了「你懂的就是那樣」,而更能讓觀眾有所共情。


這種種新詮釋,可以是舊作新編的一個看點。Hytner導演就頗以為豪,買賬的觀眾也不在少數。FA版的製作與策略也是成功的:大批年輕觀眾抱著好奇而來,很多人是生平第一次看莎劇。我看的那一出下午場幾乎是學生包場,開場熄燈時還有口哨和尖叫!有觀眾評論說「沒想到莎士比亞可以那麼熱烈精彩!」("I didn』t realise Shakespeare could be so exciting.") 在觀眾定位上,FA改編可以說是成功的。


但從戲劇改編和製作的角度上講,怎樣才是最佳效果?尤其是凝重多於戲謔的莎士比亞悲劇。觀眾多數都已知道結局誰生誰死,但就是想在劇場里看美麗的東西如何一步步走向毀滅。這即是所謂「悲劇色彩」。如果現代元素甚至掩沒了這種色彩,那真是本末倒置了。


莎劇改編,自有其本質上的困難。BBC卷福版的《神探夏洛克》改編得非常成功,吃透了原著,再現時又毫不拘泥——當然,福爾摩斯是19世紀的「現代人」的人,距離沒有那麼大,台詞也好改,而且電視播出更自由。莎劇要改成這樣……不用五音步抑揚格難道還是莎劇嗎?


在我看來,也許聰明的作法是把時間模糊,把背景架空。演員可以穿著倫敦時裝周上的華服,來念莎劇里的慷慨對白;但如果改裝易容是為了「讓現代觀眾明白」,讓早已作古的作家和角色在現代還魂,這種努力在我看來,實在有點吃力不討好。甚至畫蛇添足。


但可以想見,更多的莎翁舊戲,還會在更多的新型舞台上上演。不知再下一個奧賽羅或哈姆雷特會是如何?總有一些趣味,能在劇場里揭露。


文/卓夢婷


從你的問題我推測你是個中學生,現在中學生課業這麼重,你還能關注到莎士比亞令我很感動,還有 CHIERO ,她的回答很好。

我想說的是與有些建議只看錶演來體驗莎士比亞的不同意見。莎士比亞當然可以用來讀,特別是初學者,更是要學習才能解其三味的。你目前對莎士比亞戲劇的感覺很正常,我中學時跟你的感覺一樣,但現在人生過半的時候再看莎士比亞恍若神明。體會人性的複雜需要人生經驗,如果現在你覺得他困惑無趣,沒關係,過十年再看你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另外 CHIERO 說的很對,如果有條件儘可能看原文,你想像一下紅樓夢翻譯成英文會是什麼樣的,莎士比亞翻譯成中文就是什麼樣的,他的美感會喪失至少80%。我現在也在學習莎士比亞中,用的是外研社出版的莎士比亞第二對開本注釋版,非常好的一套書,注釋詳細,再對照sparknotes網站的學習輔導材料和維基百科對劇本的介紹等,因為記憶力很差,每個劇本平均要查一兩百個生詞,但是當我最終能通讀下來的時候那種感動是難以言喻的。

與君共勉!


1.去看看BBC今年出的空王冠吧,質量還是很高的。看劇本如果覺得不習慣的話,看真正的表演會直觀的多。念出後的莎式排比,細緻的表情眼神,都不是僅看劇本能感受的到的。雖然不是的舞台戲劇,但我覺得還是很大程度的展現了莎翁戲劇的魅力。

缺點是就那幾集,不過看過空王冠再去看劇本,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和體驗,對其他莎劇的理解也會有些幫助。

不得不說BBC出品本國經典文學的影視版本,基本都是良心之作。

莎翁還有很多作品改編為影視作品了,可以找些經典版本看看,但是私以為還是空王冠對莎劇的還原度最高。

2.找本講莎士比亞的生平的書,嗯,傳記就好(雖然不大嚴謹但看起來比較有意思,最主要的是傳記一般對背景環境的描寫挺多的,包括娶老婆生孩子喪子什麼的,蓋劇院然後劇院燒了又再蓋個更大的什麼的,英國開戰了王位更迭了什麼的)。先大致了解一下各個劇的創作背景,這些對作品影響還是很大的,對理解作品幫助也挺大。嗯,最主要的是,傳記比較有意思,看得下去不卡文。

我最開始迷上莎翁,就是因為在牛津書蟲中有一本講莎翁生平的,然後買了莎翁的悲劇集和喜劇集回來。當時只是小學,講真我當時啃的好累啊,第一個開始看的是仲夏夜之夢,第一幕我看了十多遍才差不多明白怎麼回事,好不習慣劇本這種形式,但是因為看過莎翁生平簡介後變為了一隻小迷妹,我還是咬牙完成了。然後直到中考結束閑著沒事才又開始了啃劇生涯〒_〒。後來看習慣戲劇這種文體,學會了自行腦補畫面,看起來就有意思多了。

所以你要是不能習慣劇本這種形式的,嗯,多看兩本習慣就好,如果超過5部之後看起來還是難受(只要你對莎翁的熱愛可以支持到這一天),嗯,洗洗睡吧,回到第一步看電影電視劇就好,對莎翁的熱愛不分形式。


我是在讀中文系學生,本身也是半桶水,這學期開始學西方文學才接觸的莎士比亞,可以說一些切身的體驗和建議。
如果你不是專業人士,比如什麼外語專業,建議不要讀什麼原版,第一,原版的英語和現代英語還是有差別的,有些辭彙你還得去查百度,而且有很多俚語,百度也不一定查得出來,實在是浪費時間。第二,讀書沒必要帶這麼強的功利性,說原版好,中文版是垃圾,首先得承認文化差異語言差異的確會導致翻譯不夠完美,但是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看書無非只是了解一下莎士比亞的魅力,看朱生豪翻譯的版本足矣。
剛開始讀莎士比亞,建議先讀喜劇,這是我和我的同學們的共識。因為在我們這個年紀,閱歷尚淺,很多東西沒有切實的體會,因此也就沒辦法有太深的理解,但是莎士比亞的喜劇還是蠻有趣的,像《仲夏夜之夢》等等。在此基礎上可以去看一些悲劇。
第二,沒必要強求邏輯的合理性,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上一刻還要死要活地喜歡著一個女子,下一秒見到朱麗葉就瘋狂地愛上了她,這在我們現眼裡是十分不理解的,但放在古人眼裡或許十分正常,這不正也說明朱麗葉的美貌么?
最後就是人名和台詞的問題,人名比較多而且難記,而台詞里的包袱很多,比如你如果沒有看清楚或者理解上一個人的台詞說的是什麼,那樣很可能也就不理解下一個人的台詞,它是環環相扣的,因此要細讀,不可像平時看小說那樣囫圇吞棗。這樣一來,你就會慢慢領悟到莎士比亞的魅力。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體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你要去看
戲劇是用來看的,劇本是用來表演的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也讀過莎翁的劇集,那時是當故事看的,近期又再讀,這次能讀出人性,感到人物不同的心理。每個階段讀大概會有不同的視角和不一樣的收穫。

慢慢來,不著急~


不知道題主你有沒有看過戲劇形式的莎劇,或者莎劇改編的電影,可以從這裡入手。畢竟演出來的東西比理解文字要直白的多,特別是如果你不適應劇本這種文學形式,而且就算是改編的電影,其中的台詞情節和原文也幾乎沒有差別,而且最好是看英國人自己導自己演的,個人意見。(總覺得讓別的國家的演員演莎劇不太放心。。。

我是理科生,大學讀的是化學專業,英語也不好,可以說不具備任何接觸莎劇和喜歡莎劇的條件。可我喜歡莎劇,而這種喜歡更多的是一種學習和崇拜。

我喜歡英國,希望了解這個國家的一切,而歷史和文化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部分。我喜歡英國文學,英國影視作品,英國演員,而喜歡這些就離不開莎翁,因為英國的演員幾乎沒有沒演過莎劇的,而莎翁的作品又是英國文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好吧我承認前面都是胡扯,我就是喜歡英國演員而已。

我看莎劇的初衷,完全是為了看人。真的只是為了看人。(理科生誰閑的沒事看那玩意兒。
我看的第一部莎劇是《哈姆雷特》,1996年肯爵導演的那版,Kate Winslet演Ophelia。

四個小時啊同志們。。。四個小時。(當然我沒堅持看完。
裡面除了Ophelia我一個都不認識,沒錯肯爵我也沒認出來,也不知道這個戲是他導的。結果就是除了Ophelia的戲份以外,其餘我都是快進看的,Ophelia溺死之後我就不看了,但即使這樣也大體了解了劇情,不過由於沒看結局,我不知道Hamlet最後死了。。(想起Helen Mirren說她一開始也不知道Hamlet最後死了,wtf???
評論里都在說什麼莎翁語言太美了太巧妙了blablabla......我怎麼沒感覺出來呢?
果然不在一個語言系統啊。

大約一個多月之後吧,我看了第二部莎劇,還是肯爵導演的,1993版《無事生非》。
這部也是為了看人的,不過那時候對莎劇就有一點了解,也知道了肯爵在導演莎劇方面的地位和貢獻,而且這部有很多我喜歡的演員。
因為是喜劇嘛,又有Emma和Ken飾演的Beatrice和Benedick夫妻互懟,就有意思很多。這一部我完整的看了很多遍,就因為,它,好玩。

接下來我看到Helen Mirren演過一版《仲夏夜之夢》,就找來看,但我發現除了HM以外我還是一個人都不認識,而且HM演的是仙后,有很多地方她根本就不出現,電影畫質也比較渣,於是我選擇了只看有仙后的部分。。。
順便說一句,HM的仙后真的美!炸!了!好嗎?她那時候已經40多歲了,還是好美。(不過跟仙女的人設也是有關係的。

又看了《暴風雨》,不過是2010年Helen Mirren的電影改編版,除了米蘭公爵變成女爵以外其他改動都不大。雖然這一版也沒有太多我感興趣的演員,而且評論大多是貶低,但我在看的過程中一點沒有想棄的衝動,反而越來越想看,想知道女爵最終如何懲罰那些惡人。看完這部我很開心的一點是,我沒再覺得莎劇無聊,而且真正開始對它的情節感興趣。

發現Glenn Close和Helena Bonham Carter合作過一部《哈姆雷特》以後,我特別驚喜,立馬找了來看,而且發現王子的扮演者就是Dame Maggie Smith的兒子。這一次算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的看完《哈姆雷特》,也第一次被這部劇觸動,雖然沒有什麼深層次的體會,但看到結尾心裡很難受。
接著我又看了Imogen Stubbs和海姨1996年那版《第十二夜》,這是個陰差陽錯的喜劇。Imogen小姐姐一直都很漂亮,海姨那時也水嫩嫩的,而且我也開始發現莎劇中的熟臉。這個故事簡直太可愛了,是繼《無事生非》以後我最喜歡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的HE大團圓結局,看完心裡暖暖的。

真正體會到莎翁語言的精巧美妙,是在1966年那版《奧賽羅》,就是奧利弗本尊和Maggie Smith還有德爺演的那版。Maggie的苔絲德蒙娜太美了,德爺那時候也萌萌的。我第一次發現,同樣是表達情感,從莎翁筆下出來的文字卻那麼美妙,還運用了大量我根本想都想不到的比喻。而且那天恰好是第41屆奧利弗獎頒獎典禮,肯爵也獲得了奧利弗特別貢獻獎。我第一次覺得這是件很偉大的事情,英國人傳統的藝術形式,幾百年來一直在被國人延續著並且發揚光大,推陳出新,而且越來越多低調踏實也有功底的年輕演員也在不斷加入這一行列,又有那麼多優秀的老一輩演員榜樣的引導,英國演藝圈的風氣一直延續的這麼好,也是最令我佩服的一點。(不過貌似最近小鮮肉們好像因為不用功被氮氣奶奶批評惹。。

答了這麼多好像貌似有點跑題....也沒幾個人看,感覺更像我的個人總結23333333,不過蠻開心的。祝我在莎劇路上越走越遠XD!

突然想起回來補上一句,我不是沒看過劇本原文,是看了過看不進去才選擇直接看劇。。看過劇的再去看劇本覺得都一樣也懶得再看一遍,沒看過劇的又看不進去劇本,so......所以你能看進去原文更好,羨慕你這種能看進去原文的人T T。其實我覺得多讀讀作品,再了解一下英國的歷史,理解起來應該就不那麼困難了。可能現在來看不覺得莎翁的思想有多少過人之處,但在當時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壯舉了。


上學期腦子一熱,看了董李版的相聲《羅密歐與朱麗葉》,覺得有一些地方很有啟發性,跟從武漢大學叛變而來的相聲搭檔王赫商量了一下,決定改一改然後演演看。後來就在我們南京大學相聲專場的舞台上又獻了回丑【為什麼要說又呢】,用相聲搬演了陽台相會的那個小片段。

這段相聲本身的反響很是一般,不像之前有人不停問我視頻什麼時候傳優酷。倒是有三四個朋友後來跟我說,看完我們的演出覺得那段寫的很好,出於好奇去圖書館找來了原著去看,然後不可自拔。

也沒什麼怎樣欣賞吧,當個樂去看,就能樂在其中了。


讀原版,中文譯版是屎,原版是金子。


首先不管讀什麼文學作品都應該先問為什麼 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寫 作者真正是要告訴我什麼 其次是要找出證據證明你的觀點 從文章里找各種用詞 體會作者的語言 所以讀英文原著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莎士比亞的用詞很棒

具體說莎士比亞的作品 因為剛看完麥克白 所以用這本書作例子 首先要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 他們最愛討論的就是Fate v. Freewill 也就是命運還是自由意志 比如麥克白殺國王是他的命運還是他自己的選擇 還有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這是劇 所以會有一個有趣的主題就是Matestatement 大意可以理解為打破第四堵牆 也就是觀眾和主人公麥克白之間的界線 好的文學作品不會受到時代的束縛 比如麥克白這部劇 麥克白代表了我們每一個人… 我覺得說的夠多的了 像這樣的可以思考的問題太多了 比如那三個女巫是真的存在還是只存在在麥克白腦中 麥克白殺敵國王后為什麼要說「nature seems died」 如果你用心思考這些問題你會享受這個過程 同時也會幫助你更好的生活 帶著愛思考的心態讀莎士比亞的作品你會感覺像是過了一生一樣

最後套用我們美國文學老師的話「original thought add well text evidence supports is the best idea."


我很不理解為什麼要去讀戲劇劇本?戲劇不該是去現場觀看的嗎?英國皇家歌劇院每年都會以不同形式來翻拍莎士比亞的戲劇, 並且反響比較好的劇都會對外輸出,莎士比亞的劇之所以經典 是因為他的劇變化個年代 時間 背景 事件照樣非常精彩。 如果覺得劇本讀起來很奇怪 那是因為戲劇手法往往比較誇張 不去現場感受那種戲劇帶給你的衝擊 戲劇布景 美學 演員表演的延續性, 單從劇本只會感覺雲里霧裡。


聽從你的內心去讀。莎士比亞是個天才,不會令你失望的。


推薦閱讀:

莎士比亞的作品究竟好在哪裡,為什麼我感覺那麼像狗血劇?
枕著莎士比亞的著作睡覺會做什麼夢?
「英雄雙行體」詩歌是什麼?莎士比亞的此類詩歌有哪些代表作?
有人給我留言,留的莎士比亞的一句話,什麼意思?
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算是一個悲劇人物嗎?

TAG:喜劇 | 戲劇 | 悲劇 | 威廉·莎士比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