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學深厚,古籍浩瀚,從哪裡開始讀起?

以完成十二年普通文化教育(即通過高考)的學生的平均文言水平為標準。


我也就總結一下我的經驗,也看能否與題主/答主互補。
鄙人歷史專業,主要方向是中國思想史和社會史。
要說如何開始讀古代經典,首先必須要讀《四書》,這也是題主自己的經驗。四書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根本。這是非常重要的。我知道肯定會有人說四書只不過是朱子刪改+私貨的成果,但是《四書》和《四書章句集注》是有區別的。
若要想學習中國古代經典,四書當為第一必讀之書。首先這個要看讀什麼四書,按什麼順序讀四書。對於初學者,我必然是會推薦朱子的《四書章句集注》。我的體會是,《章句》是最好的四書版本。推薦中華書局 新編諸子集成的 《四書章句集注》四書章句集注 (豆瓣)。我個人讀書習慣讀繁體豎排的,不過應該也有簡體橫排版本,看讀者的喜好而定,畢竟排版方式只是末節,重要的是書的內容。其實我開始讀四書的時候是從某網站下的四庫全書的pdf然後列印出來,算起來比買書價錢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既然已經定下由四書章句開始讀,那麼讀的順序,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又是一個疑問。《四書章句集注》自己本身的排序是:學 庸 論 孟。請記住
請一定按照這個順序讀
請一定按照這個順序讀
請一定按照這個順序讀
為什麼呢?因為《大學》《中庸》其內容總領儒學,提綱挈領,兼又多引用《詩》《書》《禮》,實為我聖學入門之心法。對於初學者來說,學 庸 不似 論 孟 之打機鋒,而是單純的說理。也許對於有些人而言看單純的說理可能會很無聊,但是我卻是很喜歡看說教性質的文字,跟錢賓四先生異曲同工。
伊川先生說:大學者 孔氏之遺書 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學》之重要性可見一斑。大學之精微在於其以格 致 誠 正 修 齊 治 平 為綱要,詳細地敘述了儒家的精要。其間多引用 《詩》《書》,實在是可以又給讀者一種硬點的感覺 錯了, 一種旁徵博引的感覺,同時又給予讀者對詩書的基本概念。大學其實就區區千言,但是其對人修身之功用則不是幾千字能夠概括的。反正讀了你就懂了。
讀了《大學》之後算是對儒家典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這時候也就會發現你讀的,你經歷的其實都是大學中所講的。這個感覺比較玄,實在是不好說。
接著就可以開始讀《中庸》了。 庸之要旨 我以為 在於 「致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之要,首在於培養人性。較之於學 庸給人一個更全面的修身之模板。譬如君子小人之辨,子路問強,費而隱,道不遠人 等等。又,庸 書中,多言先王之事,如:舜其大智也歟 無憂者其唯文王乎 文武之政 等。相當於是讓讀者對於人生的經驗 以及先王之道 有一個深刻的理解。
大致而言,學 庸 絕少敘事,多一論理為主。實在是中國古代文學與入學之入門必讀。
然後就是《論語》,說來慚愧,我以儒生自許,然而四書之中反而就是論語讀得最少(就是基本上背不下來的程度),故我沒有資格論《論語》。
《孟子》是一本好書。亞聖之名 萬古流傳,也不需要我再宣揚什麼。但是,《孟子》此書,讀來實在是非常有意思。《孟子》以敘述為主,主要是打機鋒。孟子之核心精神在於仁以及仁的生髮:惻隱之心 無傷 和 保民。孟子將孔子的仁 做了一個升華,使其更加符合戰國之亂世。我以為孟子主要想講的就是不忍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由為人的仁生髮到為政者應有的品行,譬如孟子曰:無傷也 是乃仁術也。雲者。我個人的體會是,孟子之書,較之學 庸 更適合於執政者讀而不適合於普通人,蓋因其中所講大多為治術。

有贊就繼續講其他的

大略對四書做一個總結:大學 中庸 是儒家道統的「體」,多為講道,論述,論語 孟子是儒學的「用」。具體講如何修身,如何執政。其實就我看來,古文並非是如大多數人想得那樣艱深,多讀自然就會發現其實古文本身是非常有意思的。論語 孟子的故事性都很強,很宜讀。

說完四書,我還是想推薦一下《詩》。說是詩經,不過我想推薦的實際上是這本書。先秦詩鑒賞辭典 (豆瓣) 這本《先秦詩鑒賞辭典》收錄了詩經,楚辭和先秦歌謠。簡體橫排印刷,十分容易懂。也有白話文注釋。
子曰:興於詩 立於禮 成於樂 。陽明先生也說詩是「志吾心之歌詠性情者也」。不管是詩經 楚辭還是諸如斷竹 擊壤 卿雲歌 等,我以為是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之功效。先秦之詩文學性固然沒有後世的詩篇強,然而實在是能給予我們一種新鮮的體驗。對於我們搞歷史的人來說,上古詩也是一個觀察古代社會的窗口,實在是用處多多。
經部到詩則可以先停下。尚書,易經,禮記,春秋等 多晦澀且版本,註疏繁多,不適合於單純的愛好者讀。

下次再講其他。20160101


不是建議,就是一個參考方式。按先後列幾個我看的吧。覺得有用就參考沒用就算了。
以下全部按照時間排序:
聊齋志異,莊子,論語,老子,史記本紀世家列傳,周髀算經,史記天官書曆書,博物志、酉陽雜俎等,新唐書、明史等歷算章節,新儀象法要,測量法義……

中間穿插郭敬明、韓寒、我吃西紅柿、唐家三少的諸多文章,還有諸如蔓蔓青蘿,曾許諾,微雨紅塵,畫史人,驅魔人,何以笙簫默,小兵傳奇,師士傳說,傭兵天下,獸血沸騰,大漢帝國風雲錄,張三丰異界游,異界獸醫,生肖守護神……卧槽跑題了。


一年前提的問題,一年後自己來回答...-_-|||

當初提問的初衷其實是想補文言的幼功,以下是這一年我給自己列的「大補」書單:

1、《四書》
古時在學的蒙童要從《論語》開始學起,把《四書》熟讀成誦便可下場考取童生,梁啟超說不讀《四書》不可自稱中國學人,故把它排在第一位。
《論語》在中學已能成誦,《大學》、《中庸》只打算通讀,《孟子》則是需要精讀。在誦讀《孟子》的同時,按照梁啟超先生的指點,同時研讀焦循的《孟子正義》和戴震的《孟子字義疏證》,閑時可參看陳澧的《東塾讀書記》中孟子篇。
參考文言注釋讀文言文,有些吃力,並且部分書籍不容易得到,此項進行不易,可以嘗試將其誦讀出聲,看看能否「其義自見」。

2、《三國志》
讀史本該首推「史家絕唱」《史記》,《三國志》與《史記》並稱為「四史」之二,都是出自大家手筆,而且我們大都讀過《三國演義》,對其有一定的興趣和了解,更容易讀下去,所以推薦先讀《三國志》。

3、《楚辭》
《詩經》、《楚辭》、《樂府詩集》,不讀這三本就不知古詩和古典之來源。我十分嚮往《楚辭》華美的詠嘆調一般的風格,只是其中生僻字頗多,可參看朱熹的《楚辭集注》,了解基本釋義後反覆誦讀,體會其中三味。

4、《老子》
道家的祖師爺,前段時間在舊書攤淘到一本,愛不釋手,立馬開始看。依梁啟超先生所言,單復誦讀,不參考旁的注釋,自尋其妙,待到形成自己的理解,再去博採眾長。

老祖宗的東西,貪精不貪多。以上四本書都是在梁啟超先生當年為清華大學學生列出的書單的基礎上選擇出來的。看完以後再讀《史記》、《杜工部集》、《王文成公全集》(個人對王陽明特別好奇)、《莊子》。

下面的鏈接是胡適、梁啟超等名家推薦的國學書目:
http://www.cnculture.net/ebook/shi/list.html

The end.


好多人提到胡適、梁啟超等人開列的書目,鄙人認為這個書目對當代初學者來說,過於龐大艱辛了。要知道,幾位大師提出的時代背景,那時候的幼兒教育就是傳統的東西,有底子。現在,真的不行了。

我的個人體會,首先把課文學好啊,初高中的古文古詩詞要求背誦的背誦,不要求背誦的也背誦,至少都弄熟悉了,增強點語感和興趣。

沒有古文的語感,這麼能讀典籍?所以這是基礎。

然後說成書目。

第一本,讀《論語》。《論語》語言通俗口語化,人物形象鮮明,尤其章節很短小,上下連貫性不強,適合邊讀邊思考,隨時可以停下來。先不求甚解,大致了解章句的意思,即便是你個人理解的膚淺意思。

有了這個過程,再去讀讀《論語》的詮注之類的,增強理解,逐漸會明白《論語》到底是部怎麼樣的書,這算入門了。

然後放開儒家,去讀法家,比如《商君書》、《韓非子》,隔三差五讀幾篇,且不求通讀。了解法家思想的特點,尤其有《論語》的對比,會很容易感受到兩家思想的不同。

然後,去讀《老子》。這部書要配合名家的詮釋來讀,也大致了解各意思。

到此,道家、儒家、法家,你就有感性認識了,可以思考他們之間的異同,尤其對於治國方面的建議,到底差別在哪裡。

到這個階段,其實你已經很精進了。

然後再去讀《莊子》、《孫子兵法》、《墨子》的一部分。也喝上面的思路一樣,重點是理解這些當時的文化大人物對治理國家的意見,到底各是什麼想法,有何不同,有何相同。

到這裡,諸子百家的東西,你算有較為全面的認識了。你心裡會建構一個框架,把他們都放進去,知道各自的位置和特點。這一點非常了得,可以使你不偏廢任何一方,也不迷信任何一派。

學國學,重點在先秦百家。學百家,重點是不偏廢。

之後再去讀歷史著作,首推《戰國策》,比較好玩有趣,也正好和那些思想家的時代有交叉。然後當然是《史記》、《三國志》,都不必通讀,偶爾幾篇看看。感興趣的先讀。

國學的精髓,在於關於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學說,離開這個,就無法理解那些思想家。有思想,有史實,自然有趣好玩又有收穫。

最忌諱的是偏廢。比如喜歡儒家,就說法家不好。喜歡法家,就說儒家狗屁不通。當代很多學者,都有這毛病。

以上。


不談六經而直說四書根本談不上什麼好建議
第一層次:詩經、易經、道德經(或德道經,正讀反讀的區別)、尚書、春秋+國語
這些能背就背,不能背也熟讀
第二層次:論語、孟子為首,諸子百家看愛好讀
第三層次:前四史,明史,資治通鑒
第四層次:詩詞歌賦看自己喜歡看的


《孫子兵法》共計13篇,分別是: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間篇。

咋一看感覺內容特別多,但其實《孫子兵法》是由邏輯嚴密的5大部分內容組成:

  • 1-3篇是第一部分,講的是打仗要有戰略運籌,關鍵在「爭」;
  • 4-6篇是第二部分,告訴我們算完戰略後,打起戰來具體的作戰指揮,關鍵在「指」;
  • 7-9篇是第三部分,說的是在戰場上的隨機應變,關鍵在「變」;
  • 10-11篇是第四部分,是說打仗時在作戰地理上的一些細節處理,關鍵在「細」;
  • 12-13篇是第五部分,是在講如何用特殊的戰法更快的結束戰鬥,關鍵則在「法」。

如果我們把這5個部分,分別用該內容最核心的一個字總結起來,就是:爭、指、變、細、法,用一句話說明白那就是「孫子變戲法」,即孫子用他一生所學,讓我們一次又一次見證奇蹟的時刻。

《孫子兵法》因為寫在冷兵器時代,所以第七章以後的內容今天已經不太有指導意義,我們要看也是前六章的部分,因為其中所蘊涵的道法術的思想精髓極具普適性,堪稱思想類書籍的上乘之作,所以《孫子兵法》的推薦級別為A+

《道德經》是由前面37章的「道經」和後面44章的「德經」組成,全書一共九九八十一章。作為中國難得的哲學著作,如果我們只是像一般的書那樣一章一章的去閱讀,很容易讀暈了。

而如果我們像楊宗緯在《洋蔥》中告訴我們的那樣,一層一層的剝開《道德經》,就會發現其實《道德經》是由五個層次組成,分別是:

  • 第一層的軍事論;
  • 第二層的政治論;
  • 第三層的人生論;
  • 第四層的認識論;
  • 以及第五層的宇宙論五論組成。

這五層內容分散在道經和德經的各個章節里,我們只有一層一層的剝開,才是《道德經》正確的打開姿勢。

《道德經》作為除了《聖經》外被翻譯最多的外國書籍,被西方當作東方世界的萬經之王,有東方聖經的美稱。更為關鍵的是,作為中國原生的哲學著作,《道德經》在今天仍然可以指導我們如何生存與發展,在我們遇到人生艱難困苦的時候,可以給我們精神層面的支持和靈魂層面的指導,所以《道德經》的推薦級別為A+

《論語》一共有20篇512章一萬多字,主要是一些孔子或其弟子對話的簡單歸類,篇名也只是選取每篇第一章的前兩三個字當標題,單看目錄其實就挺讓人崩潰的。

不過《論語》雖然看著複雜,但其實是有兩條主線貫穿始終,只要我們能把它拎出來,就會豁然開朗:

第一條線是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

第二條線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國家治理之路,

兩者都是以天下大同為目標。

如果我們用一副對聯來描繪的話,則是:

  • (上聯):內仁外學當君子
  • (下聯):德政禮制管國家
  • (橫批):天下大同

《論語》所構建的是一個以人的倫理關係為核心的尊卑有序、貴賤區分的等級社會,這樣的思想觀念深刻影響了我們中華的文化,熟讀《論語》可以幫我們更好的認識我們所生活的國度。同時,《論語》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也是我們提升自身美德的指導,所以《論語》的推薦級別為A

作為中國原生著作中的三部經典,

  • 《孫子兵法》帶給我們好思想,
  • 《道德經》帶給我們好精神,
  • 而《論語》帶給我們好美德。

這三部經典,值得我們不斷重複的去學習和感悟,從中汲取養分,從而茁壯成長。

同時以此為基點,就讓我們一同出發吧:三生萬物,博覽群書,以好書來喚醒我們的大腦,一起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


  • 建議先培養興趣,對哪個方面比較感興趣就可以從哪個方面著手,比如詩詞曲賦、歷史、哲學、茶文化,國學的範疇太大,關鍵是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真正的學習鑽研。
  • 詩詞曲賦中《大學》《論語》《中庸》《詩經》是必不可少的。入門的話就是《三字經》《弟子規》《幼學瓊林》《千字文》;然後是《唐詩三百首》《宋詞選》《菜根譚》《聲律啟蒙》;再高層次一點的《老子》《史記》《世說新語》《顏氏家訓》《增廣賢文》《古文觀止》;
  • 如果您真的很感興趣的話建議您可以看看博達學堂http://bodateach.com/,免費試聽一下課程再來選

從你感興趣的開始讀,或者四書五經開始,古代標準教材,要不就找本唐詩三百首背誦算了。一般人讀古書絕對不要去考究,你只要能讀懂作者想跟你說什麼就好了。


文字功底如果不深,讀起經典句句都要翻看注釋,那就太過繁瑣無味了。
先學習《說文解字》 找一些靠譜的老師親自教學,以事例,故事配合字意,象形圖案來學習。
然後是三字經,千字文,笠翁對韻,龍文鞭影,這些都是小學部分。
然後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因為論語和孟子都是敘述類文字,和大學中庸不同,聖人的話字字精妙,通過這兩本書里的大量故事可以讓讀者不會拘泥在文彩外飾中,而去踏踏實實做實事,讀完這兩本有了自己的體會再去看中庸大學,這樣就能漸入佳境了。
讀完四書,則看你的興趣了,喜歡詩詞歌賦便去讀詩經—唐詩—宋詞。
喜歡研究天理性命則可以讀老莊,看易經。
喜歡管理可以看管晏之書
喜歡軍事則看孫子姜公
喜歡歷史那就從尚書開始,史記,三國志。
喜歡文學則看四大名著
喜歡哲學就看程朱—陽明—熊十力—牟宗三
喜歡醫術就看傷寒論,黃帝內經
種種學問 千千萬萬 踏實認真去學 萬事開頭難,只要深入進去,自然而然有很多路徑讓你走。
關鍵是不要只想不做


作文一個嗜古文的理科生,零基礎純粹自學,所以我還是比較有話語權的
1.興趣真的很重要,反正我是把看文言當作猜燈謎,每一次讀懂了都很好成就感的
2.做筆記,這真的很重要,不要以為你看懂了就真懂了,其實遠沒有,你還要能寫出點讀後感或者能夠疏通文章脈落,這都離不開筆。做到會意不難,能夠言表最佳
3.正題:史記,世說新語這類故事書都比較有趣
莊子,韓非子理論性哲學性強,適合愛動腦筋的人
詩詞小說屬於入門性質吧,提升逼格不二捷徑
適當的看現代人的評註,否則以古文之艱深恐怕難以下咽
4.樹立不達真逼不罷休的信念,堅持三五年裝逼足矣,堅持十幾年牛逼必成,堅持幾十年……我我我才二十歲,真的不老


《論語》《史記》《老子》《鬼谷子》《資治通鑒》《世說新語》《大學》《莊子》《孟子》《中庸》《左傳》《韓非子》《戰國策》《素書》《夢溪筆談》《增廣賢文》《墨子》《尚書》。。。

《某某子》一般都不錯,值得反覆讀。
除此之外還有《過秦論》、《兩都賦》一類的短文,先賢留下的好東西確實有點多。。。

有些詩詞也很好。

各人興趣,量力而行。

推薦一個網站(有APP),古詩文網。


《古文觀止》


http://weixin.qq.com/r/UUPt9Z-Eq8LUrduW9xZD (二維碼自動識別)

給你推薦這本國學入門讀物!很棒的一本書!


三百千千,四書,十三經,二十五史,諸子百家,詩詞歌賦散文小品(集)。。。個人認為正經學習的話應該按這樣,經史子集的順序讀。但是集最好玩兒,可以當調劑~


把資治通鑒當通俗小說讀,


在讀古籍之前應該大致了解中國學術發展的歷史,了解各個時期古代圖書分類,這個基本上就是古代學術的框架了。找幾本比較經學史或者國學方面的概論讀,個人認為這個比一上來直接一通亂讀的好。
其次,讀古籍要注意選注本,很多出版的本子良莠不齊,注釋錯誤會誤導,如果只是讀一讀簡單的了解一下那還好,真的想讀出東西需要挑選好的本子。
至於要先讀的,其實這個問題很大很泛啊,那就先讀四書好了。這裡默認儒學為所謂的國學,論語孟子先秦儒家思想體現,主要是語錄對話,大學中庸篇幅比較短,反應後來宋明新儒學的關注點的變化。其實主要還是看個人興趣了,我覺得可能當你比較了解你感興趣的領域你自然知道你應該先讀什麼。


沒有人讀過三字經嗎,裡面詳細說明了讀書的順序。


我目前在追張之洞的推薦list……感覺越來越力不從心,時間不夠用啊摔


先把小學學好


除此之外,皆為狗屁。
《春秋左氏傳》《史記》《漢書》《資治通鑒》
《周禮》《禮記》《通典》
《詩經》《文選》《文心雕龍》
《論語》《莊子》《荀子》
《說文》《廣韻》


推薦閱讀:

朱弁的《曲洧舊聞》這曲洧是什麼意思呢?
說一說諸位見過的最讓你受益匪淺的中醫醫案
有哪些古詩、詞、文堪稱經典。?
歸有光《項脊軒志》中,述諸小妹語曰:「何謂閣子也?」一句,歸有光也未答,是什麼意圖?
你感觸最深的文言文是什麼?

TAG:閱讀 | 國學 | 學習方法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