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健身到底有多難?

本人已經持續健身大概一年的時間了。原先的身材特別瘦小。自從選擇開始健身、增肌之後,自己在知乎上學習到了很多東西,身上各個部位的肌肉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可是這一年來,發現自己做的重量不斷的增加,可是肌肉緯度增長的速度卻趕不上重量增加的速度。

舉個例子,比如說做啞鈴bench press,一開始健身的時候一邊10KG都很困難,到現在一邊26kg的極限重量,並且能保證質量得完成多數組。我覺得重量上的進步是量化的,可以直觀得看到進步,可是胸肌在表面看上去也只是隱隱約約得有一點輪廓而已。無論是胸肌的輪廓還是維度,都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程度。

於是網上看出兩種說法:

一種是三個月/半年/18個月,便練就了驚人的身材,並且附有對比圖。

另外一個說法是,健身是以年為計算的。至少兩年,才能練出一個肌肉輪廓分明,維度也還不錯的身材。

所以我想問一下,健身到底有多難?如果以時間單位為計算的話,想問一下各位大概是用了多長的時間,取得了哪些階段性的進步或成果。

ps: 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想對比一下自己健身的進程,了解一下什麼程度的efforts對應什麼程度的成就,來給自己增加一些健身動力,掌握一下自己健身的進度。

歡迎大家來分享一下自己健身的路程,謝謝。

問題補充:

* 本身身高175cm,體重目前63-65kg左右,家裡的秤每次的讀數都不一樣。

* 關於飲食方面的問題:三個月前才意識到飲食的重要性,所以這三個月以來,每天喝兩杯牛奶,主食以牛排、雞胸肉、三文魚為主,搭配一下碳水化合物,比如說米飯、或者炸薯條(垃圾食品啦),同時每天喝一杯混合蛋白粉(包括碳水,肌酸,BCAA,以及40g左右的蛋白質),所以基本上可以保證每天至少100g的蛋白質攝入。所以重量上的進步,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三個月能達成的。

前期還是走了很多彎路的,比如說不注重飲食,訓練方法不有效等等。可是我感覺自己無論是胸肌還是肱三、肱二、deltoids的維度,都沒有和我做同樣重量的人看起來大,體重在一年前是63KG,到現在還沒有突破65KG,有氧的話平常只做8分鐘的跑步來熱身。

進入圓桌 ? 科學健身入門 ,參與更多相關討論


謝邀, 這個問題,本質上就是一個概念,導向,目標不清楚的問題。
健身,健美,力量舉,力量訓練,泛健美訓練,形體訓練,運動表現。都是不同的概念。
健身是什麼?健身不是健美的低級形式,請務必記得這一點, 健身是一種社會行為,在人類社會 中以運動和准運動的方式讓自己身心健康。 健身這個詞的概念量級是跟競技,社交,這种放在一塊類比,不是跟健美,舉重,力量舉,鉛球 之類的運動項目一個量級的。

健美是什麼?健美是一項競技運動(或者說准競技運動,因為評分標準不是絕對客觀,所以不是完全的競技運動)如果你的目標是大肌肉塊,漂亮的肌肉比例,清晰的線條和分離度,那麼你進行的是健美訓練或者泛健美訓練。無論你水平多高,你可以稱自己為業餘健美運動員,或者健美訓練者。這跟健身不是放在一層面討論的東西。如果你志在於此,那你得明白,一項以競技模式運轉的項目,要做的好,需求的是1 天賦,2 運動員的生活方式,3 專業方向的教練和指導。想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以健美的心態健身,或者以健身的心態做健美,都不是好方法,一點也不高效。

力量舉是什麼?力量舉是一項競技運動,以 蹲舉,卧推,硬拉 為比試項目,以最大力量為評分標準的。 注意,你同樣可以用它健身,但它不是健身,你同樣可以用它的三大項去做健美訓練,但它也不是健美訓練。

力量訓練是什麼?任何以對抗阻力方式,以發展力量素質為目標的訓練都可以叫力量訓練,它是手段,是細分技術上的一大類。力量訓練可以用於很多種競技項目,可以用於健美,也可用於健身。

形體訓練是什麼?如果以體型為目標,而評價標準和健美完全不同,那你進行的就是形體訓練。

運動表現是什麼?在你的 目標運動中,表現的狀態,就是運動表現,針對不同的運動有不同的表現,比如跑酷中靈活的在各種地形中移動,這是跑酷的運動表現, 在舉重中舉最大重量的杠鈴,這是舉重的運動表現,在伐木中揮斧的力度和耐力,這是伐木的運動表現,在鏟煤中出鍬的效率,這是鏟煤的運動表現,並不一定是伐木和鏟煤就一定比舉重和跑酷的表現低端和更實用,而是你需求哪項就是追求哪項的表現。

至於題主的具體問題:健身究竟有多難? 一點也不難,或者很難很難,健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對有些人來說,改變是很困難的,受制於很多因素。

至於題主問題的真實方向:改變體型需求多長時間?
時間只是諸多因素之一,天賦,心態,生活方式,訓練的專業和針對性,這些都很重要。

以上--柔王丸


哈哈,我之前在這裡《你的健身計劃符合你的健身目的嗎?》說過,訓練目的決定了你的訓練體系,你的訓練體系決定了你的訓練計劃,訓練計劃決定了你的訓練結果。

發現自己做的重量不斷的增加,可是肌肉緯度增長的速度卻趕不上重量增加的速度。

我從題主的這句描述中還是隱約看出來,題主沒有將力量訓練和健美訓練區分特別清楚,對自己的訓練目的可能沒有特別明確的認知。

不同的訓練目的,對訓練計劃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看題主的描述,應該還是想以塑形增肌為主吧(其實健美的訓練不一定每次都要用非常大的重量也能夠達到訓練的效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力量不是衡量健美訓練效果的指標)。那麼就應當做一些可量化的測試標準,比如定期測量臂圍、胸圍、腰圍、臀圍等。

與此同時,應當去學習一些健美的理論,這裡說的健美理論,不是說網上的那些文章,而是切切實實的訓練書籍。可以是有訓練經驗的健美訓練者寫的,比如《施瓦辛格健身全書》。也可以是根據人體解剖或者運動學的文獻寫出來的書籍,淺顯一些的諸如《力量與肌肉訓練圖譜》《肌肉健美訓練圖解》這樣的,這類書還是很多的。稍微有點自學難度的,就是《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這類的教材。

如果有錢有時間,可以考慮去參加一些健身教練的培訓,雖然說的東西不多不深,但是也比自己瞎琢磨會好一些。

健身出效果這事情,科學一些訓練,知其根本才會事半功倍。比如有些訓練者知道「超量恢復」效應,但自己就經常會犯過度訓練的錯誤,得不償失。究其原因,是沒有理解「超量恢復」的本質。

上面這說的是技術層面的事情,其實我覺得心態更重要。

心態這事情,@劉星馳的那個回答:《健身到底有多難?》說的很好。

我覺得健身難在開始。一旦開始,堅持下來了也就不太難了。

有了健身習慣後,就難在心態,一旦糾結於結果,那自然就喪失了平常心。畢竟不是職業選手,一山望著一山高,糾結於結果,就容易比較,容易有執念,容易瞧不起人,但看見了高人,就容易瞧不起自己。

不執著了,保持平常心,健身就簡單了。


來法國之前,我在健身房上教練課。
我是一個凡事極端的人。於是那個時候買了我覺得聽上去靠譜的所有補劑,並且幾乎徹底改掉了我的飲食習慣,然後一天兩練,腦子停下來的時候就在想,這時候我是不是要吃什麼補劑了,身上哪個部位不酸不痛了可以再練了。
效果嘛,當然拔群。那年我二十四歲。我人生中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如此強壯過。我培養了別的愛好,爬山跑步戶外穿越,基本上是圍繞身體素質來的。然後靠這個來和那些同樣強壯的人一起鄙視那些不那麼強壯的人。
我有一個錯覺:(我覺得蘇格拉底說得對,只有強壯的身體才能容納強壯的靈魂)我覺得我身體這麼強壯,那麼靈魂自然沒有理由不強壯。

後來來到了法國。

先是為了國內的學位的事情手忙腳亂,後是為了法語學習的事情糾結。而鍛煉身體這事兒,因為一直有習慣還沒有褪掉,於是也跑步做體操。
在法國,沒有買電子稱。但是覺得自己瘦了,沒有原來那麼壯了。但是因為力量還在,也沒怎麼太注意。

在法國待了四個月。聖誕節回國。稱了一下,瘦了二十斤。

二十斤?!

之前在健身房哼哧哼哧做引體向上,回家拚命吃白水煮的土豆,就為了不長脂肪地上一百六十斤。現在,你跟我說我只有一百四了?

這個時候,我才發現我的褲子全都大了兩個號。鏡子里的自己像是一個奇怪的病人。臂圍胸圍掉得不成樣子。之前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健壯的年輕人,現在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小丑。

然後跑到健身房去,看看卧推成績如何,深蹲成績如何,引體向上能夠做幾個。結果很弔詭,力量幾乎沒有掉什麼,大概百分之五吧;而因為清了二十斤,引體向上更厲害了。

搞完國內的事情,回到法國,卻再也提不起心思來舉鐵了。我知道只要好好練,頂多半個月維度又可以上去。然而我卻沒有心思去做了。

因為我發現,那個時候哼哧舉鐵,和我運動的初衷不符。我的初衷是變得健康強壯,突破自己的極限;而我一瓶瓶喝Pre的時候,我想的可能是虛榮佔主要部分。運動並不虛榮,很多人熱愛運動,他們在運動中樂趣很多。而我很清楚我不是這裡面的一員。

我還發現,我在運動中獲得的樂趣,並不真的全因為我強壯靈活而感到快樂;更多的可能是因為我看到有比我弱很多的人,我取笑他們覺得很有樂趣。反思起來,我還是那個不知節制、虛偽自戀的人,運動並沒有讓我變成更好的人。它只是刺激激素分泌,讓我露出真我而已。

現在,我還是搞運動,只是只搞我自己喜歡的,到海里去游泳;陽光好的時候去跑步;在學校裡面和法國學生玩一種不知名的平衡類運動,在牆上練習頭手倒立,而不去健身房了。我還是喝蛋白粉,但是肌酸、谷氨醯胺之類一概吃完之後再也沒買。夏天就要來了,可是我對肌肉撐滿T恤這件事再也沒了興趣。

一方面,是我發現,我的激情真的不在這裡。當時看著鏡子裡面的肌肉每個星期都有長大,成就感是很大,然而這種東西退卻之後,虛無感也很強。一個東西來得快,去得自然也快,而我已經被它異化了。睡覺之前我腦子裡全是:牛油果有不飽和脂肪酸,開心果含鋅含鎂,吃了這兩個,晚上掉的肌肉就少一點。而我真正需要做的重要事情來了之後,睡一覺掉多少肌肉真的重要嗎?回想起來,都是虛妄。

另一方面,所有的事情都是用進廢退,求仁得仁。保持健身習慣,當然是精英標誌,是非常好的習慣。然而我要的那個大胸大屁股,那個肌肉鼓掌的感覺,到底是自律、是奮進,還是自戀、虛榮?可能兩個都有。換句話說,當初我犧牲了美味,犧牲了生活,犧牲了真正有效的學習工作時間,而投身在一個至少有一半內容是自己人性弱點的東西上。一切一切,都是顛倒夢想,鏡花水月。

運動是很好的東西,讓我休息充分,讓我頭腦清醒,讓我結交新朋友,我可能會一輩子都喜歡這個東西。只是我可能再也提不起興趣一天兩練,就為了增加臂圍了。玩滑板的時候,一個叫格蘭德的美裔法國人極力忍著不笑,然後教我怎麼保持平衡。我覺得這給我帶來的樂趣要比健身房舉鐵大得多。我知道很多人愛健身房,就像很多人愛太極拳和滑板一樣,只是塑造體形、增肌減脂、努力體會哪一塊肌肉孤立發力,這些東西真的不是我的菜,可能也不是你的菜。

回國的時候,鏡子里的我也並不是病人的體型。我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我已經被壯漢洗腦了。雜誌上的那些肌肉,清晰的紋路和血管,讓我當時頭腦不清醒,讓我覺得大家都應該那個樣子。

而現在,我走在路上,有穿得破破爛爛的流浪漢和他的大狗,有一身肌肉坐在地上敲一個不知名樂器的藝人,有遲暮老人岣嶁的背。我覺得這就是生命的本來面目。如果他們都去練肌肉,我覺得很好;而他們都沒有去練,我也不覺得他們錯了。

一次我在蔚藍海岸的一個沒有開發的卵石灘散步,忽然下雨,放眼望去只有一個廢棄的商店的地基可以勉強躲雨。我進去的時候旁邊坐了一個法國退伍老兵。他說他年輕的時候打過兩年的仗,那兩年覺得自己隨時都會死,而現在他在和他的老婆打電話,告訴她這裡下雨了。他把衣服脫了給我看他肚子上紋的三個漢字。那三個漢字是「危鬼氣」,根本沒有意思。老兵的肚子鬆鬆的,肚腩掉下來,三個漢字一盪一盪的。然而看得出來他年輕的時候曾經非常強壯過。
要是他堅持健身,他的身材一定還能很好。然而他沒有,那麼他就不對?他就是一個廢物?他浪費了自己的一生嗎?

不知道我這麼說,能不能引起題主的共鳴。

健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含義,比如說讓身體保持健康或者重獲健康;比如說讓自己快樂起來;比如說讓自己力量變大,當然也可以是希望變成肌肉猛男。我覺得任何一個取向都可以,要是全部都不感興趣,我覺得也行。

如果題主健身的時候,其實是希望自己肌肉變大的,然而肌肉終於沒有變大,不過身體變得很健康了,力量變得很好,身體也很靈活了,還交了一些朋友,那麼我覺得肌肉不變大也沒有關係。要是搞得很糾結,每天很煩惱,別人怎麼那麼容易,我怎麼練不出來——那還不如不練,去搞點更有意義的事情。

我關注知乎的健身的問題,有一些大牛的口氣不是太友好。一方面是覺得,有一些傻問題就不該提出來,動輒「健身先健腦」雲。一方面就是喜歡告訴知友,如果你不如何如何練,你就完了,身體會不協調,高低肩也會出來,圓肩也會出來,脊柱也會歪,膝蓋也會爛掉,搞得健身很精英主義,只有長時間研究這個東西,才能夠正確地健身。
真相不是這樣的。
沒錯,健身的水是很深,很多學問在。但是我們不懂這些學問,並不會害死自己;甚至我們乾脆這一輩子不健身,也不見得就真的不幸福。或者再說得死一點吧,大家去健身給自己帶來的人生容量,並非一定比去攝影高,比打麻將高,比看雜誌高。


後來有知友問,如何可能狂吃而體重不升反降。換句話說,如何減肥吧。

原因其實可能比較複雜,我也是亂猜。

我在國內一個人住,體型會不錯,而跟父母住,會變胖。無他,爸爸媽媽做菜油放得重。而且總是煮很多米飯。我獨居的時候,主食是換著來的。米飯麵條饅頭土豆,粗的精的,兩三天一換。

在法國,我吃的食品更加像是糖尿病人吃的了。麵包吃全麥的,肉都吃的白肉,紅肉吃的少。幾乎沒有吃零食。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吃得健康吃得好一點,另一方面是出去買真的好麻煩。

所以,可能是吃的東西GI實在太低了吧。熱量可能總數也吃得不夠。義大利麵什麼的,好大一碗,又管飽,但是熱量低的飛起。雖然真沒有餓著,每天都吃好多。可是脂肪和白長的肌肉蹭蹭地掉,所以瘦了。

可能也和心態有關。在國內得意洋洋,在這裡朝乾夕惕。區別還是很大的。


題主提到的兩種說法我大概都體會過吧。

我11年1月進的健身房,健身四年,還只是個初學者,我身高190,健身前體重195斤,健身期間最輕166磅(大約150斤),現在還有波動但基本維持在180磅(大約163斤)。健身前我連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和俯卧撐都做不了,現在引體向上也最多只能做八個。

題主說健身有多難,賊難也賊容易。

剛入坑的時候,完全沒人指導,私教隨便做個體測騙課,我不信那個。自己練,買書,玩兒么,每天一小時器械四十分鐘有氧二十分鐘腹肌,飲食完全沒控制。直到13年5月,我就處在一個「你說你一天動那麼勤也沒見你瘦多少」這樣一個情況,後來留學期間認識一學長,life changer.

學長動機簡單,缺個健友沖重量沒保護,正好健身房裡中國人不多,他順帶手教教我,我自己黑練兩年沒效果,所以他說啥我就信了,what can I lose?他給我制定的目標就是先瘦再說,所以三個月的暑假,一周六天健身,早晨有氧(現在回想起來那好像就是傳說中的HIIT啊……)或腹肌半小時,下午綜合素質練習一小時加半小時快走,每天吃飯按熱量算,不超1800卡,戒糖少油那是必須的,一周一頓guilty meal,那過的相當了無生趣。這樣堅持了三個月,體重減到人生最低值166磅,第一次看見自己四塊兒腹肌。天氣變涼之後,學長就改變了訓練計劃,增肌塑形。我們都是線條黨,所以重量沒有沖太大,重在動作完成的質量,一周六天,每天一個部位著重力量訓練一小時。飲食上雖然放寬了限制但是還是有計算熱量,又這樣練到次年暑假,新一輪的減脂開始了。現在在陌生的城市身邊沒人帶,我還是按照之前的練法一個人每天堅持。雖然離目標還差的很遠(我目標是休叔,笑),但是堅持下去總會離目標會更近。

題主問健身多難,賊難,我自己黑練兩年變化不大。也賊容易,3個月瘦30磅親測有效。怎麼說,初學者是健身的必要階段,在找到有效的訓練計劃之前恐怕都是在不斷嘗試。我學長也說過,要是沒有我之前自己胡練打的基礎,三個月我未必能堅持下來。飲食和休息的重要性更不必說,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制力的鍛煉也同樣能讓你獲益。

在我看來,健身並不是一個要完成的任務,而是一種生活習慣。所以希望題主繼續堅持,就好比我學長說的,從你開始健身起,你已經比大多數人強了。


健身到底有多難?
讓我們換個主語來看看:追女孩到底有多難?雖說這麼扯似乎有點牽強,但如果你完全懂得追這個女仔要付出什麼代價並且如何去追,那麼你還會覺得追女孩是件難事嗎?同理,如果你知道如何健身並且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會有什麼樣的回報,你還會覺得健身難嗎?顯然不會,當你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去掌控一個事物 ,那它就不難了。這道題你會解了,那剩下的就是計算量的問題了,所以你只是沒有掌控健身的方法而已,歸根結底就是這個問題。

你是要健身還是要健美
但我首先要說的是,你確定自己想要什麼嗎?你確定自己的目標了嗎?健身是個很曖昧的說法,因為身體素質有很多個方面,不同的運動還需要不同的身體素質,絕對力量、爆發力、肌耐力、肌力控制、速度、節奏感、平衡感、協調性、心肺耐力、反應反射、柔韌性、骨強度、關節支撐性等等等等。你健身到底要健什麼啊!這個世界是守恆的,你的付出一定有回報,只是這個回報未必是你想要的。你的力量增長那麼多,這就是你的回報啊,這本身就是成功啊!如果你確定了增肌是你的目標的話就用效率最高的練法,就是「健美」的練法,注意健身和健美不是一回事兒。

很多人迴避健美這個詞是因為一想到那些魔鬼筋肉人就感覺渾身不舒服。但是只關注增肌或者說肌肥大的練法就是健美練法。你就是想練成施瓦辛格那樣也是很難的好不好,阿諾他老人家都講過這麼個故事:說有人問他怎麼鍛煉才能不像他那麼大塊,他說你這個問題翻譯過來就像是問我,你想學網球,但是不想去打溫網怎麼辦(或者翻譯成:我想學乒乓球,但是不想進國家隊怎麼辦)。所以說不要迴避健美這個詞,你增肌的目標都定了,就乖乖的去好好練吧。

既然要增肌就一定要知道肌肉增大的原理
其實這個大部分人都知道,我再簡單說一下我的理解:要知道肌肉不是練大的,也不是吃大的,而是「長」大的(我知道這麼說有點傻B,但就是這麼回事兒)。當你鍛煉肌肉的時候,肌肉是被損耗的,而運動後如果得到足夠的蛋白質和其它必要營養元素,那麼你要休息時身體機能就會開始修復被你玩壞的肌肉,而這個修復結果會超出原來的肌肉素質,即大名鼎鼎的「超量恢復」。所以有些人往死了練,但是蛋白質吃不夠,是練不出來肌肉的。同樣,一天好幾練,完了還天天熬夜打飛機的也是練不出來肌肉的,因為休息不夠。運動本身只是給健身一個「機會」,吃是運送原材料,休息才是真正的「合成肌肉」,三者缺一不可。

健身就是效率問題。
我這個人喜歡追尋事物的本質,我只是想活的明白,我不會因為別人說一句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就真的去苦B讀書。當我練了這一年多,也只敢把最近這兩個月叫健身,因為學習跟實踐畢竟是要走些彎路的,讓我知道所謂健身無非就是效率兩字。第一點,不同的練法有不同的回報,確定了目標也就確定了哪種練法;第二點,付出越多,回報越多。假如你選擇了偏向力量的練法,然後問我能不能增肌,當然能了,只是效率不夠高嘛。你選擇練短跑問我能不能增肌,當然能了,只是效率不夠高嘛。你選擇練長跑問我能不能增肌,當然不能了,因為你運動過度、「多餘」的肌肉都被分解了。

如果你想高效率,那麼你付出的代價也是高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三五個月就能有效果,有些人又告訴你健身要以年為單位的,他們說的都沒錯,三五個月的超高效率健身肯定會有很好的效果的,主要是因為減脂後你的肌肉線條更清晰了,但也肯定有上限,想達到更高的層次那就要長年累月鍛煉。但最重要的是,健身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唯一,我們還要享受生活,我們要看電影、要旅遊、要戀愛、也要工作和學習。而至少高水平的飲食就會剝奪你很大一部分生活,因為你吃什麼跟什麼時候吃已經規定好了。你女朋友說今天去吃火鍋吧,你說行到時候你自己吃我帶飯盒……。我覺得劉星馳同學說的就非常好,請在健身和生活之間找到那個你最舒服的分隔點。

如果你用「效率」來理解健身的理論會變得很簡單。
有人講動作是否標準:一,無非是讓目標肌肉更多的參與到鍛煉中來,而不是靠其它肌肉或骨頭來「省力」。二是避免受傷。所以標準動作可以幫你提高效率。

但是卧推再標準也免不了肱三的參與,如果你又懂了mind-muscle理論,將全部精神力注意在胸肌上,你會發現似乎胸肌的參與更多了,胸還沒啥感覺但胳膊先粗了的這種操蛋事兒將一去不復返。你的效率又提高了。

晚上練完煮了半斤雞胸肉,外加5個白煮蛋,就著一包牛奶吃完後發現搞到12點了,趕緊洗洗睡吧,卻發現怎麼也睡不著,終於快到天亮了你想明白了:原來是吃飽了撐的!於是你晚上改喝蛋白粉,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的睡眠啦。你的效率又提高了。

當然,也是有降低效率的時候,你女朋友非要晚上去開房打炮你敢不去?全當練HIIT了。但是沒想到你強姦,不是,你強勁的表現征服了女娃,人家第二天還要,於是七天後你哭著對她說,哈尼~我想去gym。

健身是個技術活,不是體力活
你掌握的健身知識越多,越能幫助你搞高效率。傻練也有可能練出點樣子,但那一定是運氣使然,暗合了科學規律而已。假如真有這麼個傻蛋叫你跟他一起練,很可能你就練不出來,因為傻蛋哥天生愛吃雞蛋,每天10個起,天黑不DOTA,一覺到天亮,而你個苦B程序猿,天天加班吃泡麵,你倆效果一樣才有鬼。

難的本意是無法掌控,或者暫時無法掌控。同樣一道數學題好學生只寫個答案會被誇講聰明,而差生們只會被說是抄的,老師們只是做了個能力高低的判斷而已。所以,同樣的結果不代表有同樣的掌控能力,雖然傻練也能練出來,但你還是要做個「明白人」!


先說答案,健身一點都不難。


知乎上到處充斥著,各種危言聳聽的言論,有些有道理,有些基本就是幻覺!


首先,就像 @柔王丸所說的,每個人的健身目的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的目標是力量舉,是參賽,是絕對力量。這種人,你問他們健身難不難?肯定難,有幸見過知乎上活躍的力量舉吧主 @唐人健力唐誠,聽過他和輕重聯合舉辦的力量舉講座,確實難


但是,知乎上關注健身話題的人 ,有七百萬,有多少是追求絕對力量的?


總結一句


以 力量舉 為目標,想要不受傷,少走彎路的健身非常之難,我建議你直接去找個內行去拜師學習,自己摸索,不靠譜。


然而 七百萬 關注者 絕大多數人,健身的目的是什麼呢?


再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問一個問題。

對關注這個問題的5000多人

如果健身沒辦法改變你的身材,你還會選擇健身嗎?

不出意料,絕大多數人會放棄這個痛苦的運動。

那我就姑且下一個結論

700w關注者裡面的絕大多數都是以 改變體型 為目標健身的。

改變體型又細分為 增肌 減脂 。

所以 以改變體型為目標的健身一點都不難


人人都可以學會


而且需要的時間並不長


三到六個月的時間足以。

如果 自己去學習 可能需要的時間長一點


但是 如果有人傾囊相授 六個月足以 對於 以改變體型為目標的健身者足以

當然,簡單並不意味著毫不費力,任何知識或者能力的獲取都是需要付出的。

為什麼我說 健身並不難 因為我從一個健身小白成為一個可以給自己安排訓練計劃知道自己該幹嘛的健身愛好者,花的時間並不長。這中間,確實也經歷了一些痛苦,但絕不可以稱之為艱難。

我是在去年的十月份開始接觸健身這個行業,當時我對於健身的了解基本是零,接觸健身也是因為朋友在從事相關的行業,我希望能夠幫助他,給他些建議。當然,當時的我並沒有了解健身的想法,甚至健身也基本沒有,李亞威帶我練了幾次,我也覺得索然無味。這樣的情況持續到近年的二月份。

我決定加入,從事健身行業。


接下來,我會將我學習健身的心裡路程完全的寫出來給到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從中獲取到健身的自信


加入之後,第一件事是通讀了《斯瓦辛格健身全書》,讀完之後一臉懵逼。

腦子裡浮現的大概是幾個內容,我必須要做的事情。

第一 也是最重要的


解剖學 必需學好 不然你永遠是外行


相關運動術語必需了解清楚 不然 你永遠一臉懵逼

應對方法就是 立刻買了一本《運動解剖學圖譜》
運動解剖學圖譜(第3版) (豆瓣)

對 就是這貨,書到了之後,即可通讀了一遍,然後繼續一臉懵逼。

這時候,我還分不清 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然後還是固執的把書翻了幾遍。


這個時候李亞威給我帶來了一個消息,一起去報名學習ACE。


一臉懵逼的ACE之旅


報名繳費之後,收到了兩本教材
上圖

大家看上面的圖片可以看得出來,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在教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私教。

但是,我們如果單純的想學會訓練的話需要注意的只是 從第8章到第16章這8章的主要內容。

我就長話短說 ACE的學習要說沒有收穫,那是不可能的,可以說這是我接觸的第一個系統的健身體系,讓我走在一個正確的道路上。但是,如果真要說,學到的東西,有多少,想想也真沒有多少。


另外,再說一個小故事。

我花了兩個月一臉懵逼的學完ACE之後,大致了解了這些東西。

人體幾塊主要的骨頭叫啥
人體主要的關節運動怎麼描述
正確的訓練流程是怎麼樣的
一些以及基本被遺忘的生物學基本知識被喚醒(答主是理科生)
人體供能系統基本清楚
了解心肺訓練指的是什麼
力量訓練的進階訓練怎麼做

然而 前方高能

ACE只花了三個小時講解解剖學,學完ACE的我分的請肱二肱三,可是我還是沒有分清楚 股四和腘繩肌


我雖然知道心肺訓練,知道力量訓練,可是我依然不知道該怎麼做心肺訓練和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的基本動作 我大概只知道卧推硬拉深蹲 其他的 好像都叫不出名字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

然後 答主憑藉著多年的應試能力,依然在完全不知道選項是什麼意思的情況下順利通過了ACE考試 ,此處應有掌聲 。
下面上圖

寫到這裡想起來 @謝奕煒關於國內證書基本都是沒什麼公信力的說法,事實卻是如此。

當時 分不清 腘繩肌和股四頭的我 ,一臉懵逼的通過了ACE的考試。所以,蟹老闆你是正確的。哈哈哈。

接下來呢?我是如何掌握了基礎解剖學呢?

此處應有鮮花

歡迎另一位知乎新秀登場 @徐恩東

我在旁聽了徐恩東反反覆復講了大概十遍左右,人體的主要骨骼,人體的主要肌肉的主要功能之後,終於靈魂出竅了,哈哈,新技能 GET。

旁聽了不知道多少遍,也沒有刻意記過,就是說到哪想到哪,在自己身上摸摸,或者在其他人身上摸一摸。忽然感覺自己開竅了 ,哈哈 這種感覺真好。
還有,那個什麼矢狀面額狀面,屈伸,外展內收,so easy,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解剖了。

後頭又仔細看了看,解剖學圖譜,我的基礎解剖學基本就非常紮實了。以至於,我後面負責了這部分相對簡單的解剖學培訓。

在大概旁聽了幾遍完整的基礎培訓之後,我到了什麼水平了呢?

弄懂了基本的人體結構,關節運動,隨口說出。

人體大塊的肌肉大致起止點及肌肉功能,大致包括 肱二肱三 三角肌 背闊肌 斜方肌 菱形肌 腹肌 胸大肌 腘繩肌 股四 小腿三頭等等 ,這個階段已經非常輕鬆的說出每塊肌肉的基本功能

人體的三大供能系統

營養學基礎

力量訓練的基本動作

心肺訓練的計劃安排

我能夠為自己安排比較合適的訓練計劃,以及知道如何循序漸進的加重量。

飲食方面,懂得了每一種營養物質攝入的目的以及與訓練的相關關係

可以說 這個時候 我基本已經學會了 以好身材為健身目標的健身


總用時大概 四個月時間


我在健身行業,也就算入門者而已。


我會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分享出去儘力幫助更多的人。

我贊同知乎一些大V所提到的 現在 中國的健身領域需要的是教育,不是銷售。


有太多的人,不會訓練,也找不到好的渠道學習,辦了健身房的年卡之後,就置之不理。


從知乎上一些從事健身房管理工作的人分享的數據,健身房年卡的使用率大概只有3%不到。


這也是健身房,之所以把年卡賣這麼便宜的原因。

扯得有點遠 ,歡迎大家加微信交流健身的相關問題。


圖一是我沒健身到健身三個月的樣子,圖二是三個月到現在的第八個月的樣子,前三個月確實比較簡單,我感覺那個階段肌肉是怎麼練怎麼有,然而三個月以後,在我狂吃狂練和喝各種補劑的情況下肌肉和力量的增長仍然很緩慢,我苦苦思考也沒有找的什麼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所以我認為健身最難的地方在於:當你的付出與收穫沒有成正比後,你還會不會對它保持當初的熱情?


我覺得很多知友都沒答到點上。
絕對力量的增長跟肌肉緯度的增長有多大關係?
絕對力量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單根白肌纖維的力量x白肌纖維數量的多少x神經募集肌纖維的能力。

而肌肉的緯度取決於紅肌纖維的總緯度+白肌纖維的總緯度。

這樣問題就有思路了,題主的肌肉可能偏向於力量舉的類型:白肌纖維占多數、神經募集肌纖維的能力強。

而白肌纖維的數量通常是由基因決定的,因此你這種『力量增長大於緯度增長』的模式不會有本質的改變。

建議在訓練中多做12-15rm的動作,以發展主導耐力的紅肌纖維。針對弱點的訓練會有回報的。


最難的莫過於第一次,和最初的堅持。

對,說的就是我。。。


如果要的是肌肉緯度或者說肌肉形狀,那麼重量當為75%到85%最大重量,每組8-12個。

每個人都有所差異,但大致區間是這樣的。不知道你平時用多重、每組做幾個、每個動作幾組、同一個部位每周鍛煉幾次?


國內工作時覺得國人健身最難的地方,一是 熱衷程度, 二是 能否堅持,而最重要的是觀念。
習慣性每周去4到5次健身房,也習慣做力量訓練。有時候在朋友圈po照,總會被過分關心。大家覺得每天下了班天天去逛街或是去外面吃飯時正常的生活狀態,而一個妹子每天下了班都匆匆忙忙跑去舉鐵則不是。也不止一個好心的男同事告訴我,女生要較小一點,不要動不動就打卡10km。
還好,自己就是喜歡與自己死磕,也愛自虐,更重要的是比起逛街,淘寶,八卦,我更愛自己在健身房流汗或者自己做飯,無論是有氧還是無氧。我一直都覺得,什麼時候大家普遍性認可妹子做力量值得提倡,無論風吹雨打都跑步的人真心出於一種熱愛,也許健身的環境不再艱難了。
此外,更艱難的是 為此要推掉很多晚飯邀約,中午不能帶飯的時候也很難與同事去饕餮,很簡單,因為要注意飲食,避免攝入地溝油系列食品。所以,也常常自己吃飯,大概,忍得了孤獨,抵得住質疑,邊熱愛邊做吧。。


健身不難 堅持健身才難


我走過很多彎路,也逐漸掌握自己的身體規律,要我來說的話,方法正確有點難,方法錯誤就難死了,但是,只要你想變得強壯,想想自己肌肉爆棚後的那種力量美就覺得無論如何也要做到時,一切都不是問題。


一般瘦弱男子健身,如果以「有肌肉少脂肪」為標準,一般6個月的增肌(同時也會增一部分脂肪),然後六個月的減脂,以一天一兩個肌群鍛煉,一次1小時左右,一周4到5次,會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增長5Kg肌肉,留8-10%的體脂)。然後周而復始,每年如此,每年長5Kg左右肌肉。有時候第一年長10Kg肌肉。

具體增多少減多少,重點是看飲食。比如減脂時如果不減少澱粉的攝入並加大蛋白質和水的攝入,減脂就慢。

體主所說「可是這一年來,發現自己做的重量不斷的增加,可是肌肉緯度增長的速度卻趕不上重量增加的速度」的情況,除了基因,應該主要是飲食問題。

建議
- 一天一兩個肌群鍛煉,1小時左右。最好是周一胸肌,周二背和肱二,周三休息,周四肩和肱三,周五腿,周六休息,周日有氧加腹肌。每天都練同樣的肌肉,肌肉無法恢復生長,就不會變大,甚至還會萎縮。
- 每天5頓飯每頓20-30g蛋白質。如果有困難可以食用蛋白粉Whey。
- 在健身前後適量服用肌酸和BCAA。
- 增肌時多吃一些澱粉,多做大力少次訓練(比如Bench Press一手26公斤還比較輕鬆的題主,可以加到28公斤甚至30公斤,一組6-8次,三到四組)。組間間隔1分30秒到3分鐘。
- 減脂時少吃一些澱粉,多做少力多次訓練(比如Bench Press,可以減到22公斤,一組12-15次,四到五組)。組間間隔1分30秒。

另外,Jeff Seid等健身達人比較喜歡增肌同時不增脂的練法,大量使用Supersets,就是一個大組裡分兩小組,先大力少次然後少力多次,比如題主先Bench Press 一邊30多公斤5次,休息30秒,俯卧撐20下。不過這種方法容易受傷,不適合初學者。


當你真正懂健身就會發現,健身最重要的不是堅持,而是了解自己 的身體。健身與其說是一項運動,倒不如說是一門科學,要用科學的態度去看待它。
我健身四年多了,真心覺得健身不需要堅持,有興趣在就好。健身的學問很多,有很多的原則,具體可以看一些相關的論壇、書籍什麼的。
根據題主的意思,我覺得你需要知道健身的一項重要原則------改變。人體的適應能力很強,你總是用一成不變的計劃,初期會長肌肉,慢慢的,肌肉適應了就不會增長了。所以增加重量只是改變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改變訓練計劃,比如訓練的動作,動作的先後順序,角度等等。當你感覺不再進步的時候,嘗試一下改變吧!


答主大學以前170cm 60kg,這個體重大概算是標準身材吧。後面因為不想跟同學上網每天過的太無聊,於是就心一狠辦了張健身卡走上了健身這條不歸路。
剛開始練每天身上都好疼,第二天起床肌肉酸痛,就開始有點想放棄了。覺得這樣每天身上疼來疼去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呢么。但因為不想浪費辦卡的錢還是在繼續堅持,直到大概練了1個月的時候。好久不見的朋友說我好像瘦了,後面就開始陸陸續續不停的有人說我瘦了,有精神了。當時心裡真的好開心,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
第二個月的時候我自己也能發現自己身上的變化了,胸變的比以前厚,肩膀也變寬了,背,二頭,三頭,腿都開始有一點型。腹肌也能隱約看到了。心肺能力也漸漸開始接近中考體育考試巔峰時期。
看到自己身上的變化在堅持下去就不難了,我渴望變的更好,我希望能有廣告模特的身材,能把自己喜歡的衣服穿出滿意的樣子,能給心愛的人一個堅實的肩膀,能……
每次一個小時的器械後小跑20分鐘出上一身汗,洗完澡後皮膚很好我會亂說?每次練完以後可以肆無忌憚的吃魚,牛肉,雞肉這麼好的生活能么能說放棄就放棄?
健身以後了解了各種營養知識明白了蛋白質,碳水,脂肪對人體的作用……飲食自然會比原來更健康,很自然的放棄了高熱量的食品,更多的開始吃各種水果堅果高蛋白食品~
前兩天成功的影響到了身邊的兩個好哥們,從此就是三劍客組隊刷健身房了~
腦子裡有好多話不知道怎麼表達,有點亂湊活看吧*^_^*


從高三開始,陸陸續續地健身大概有接近4年了吧。但我不算資深的,因為不特意控制或者說注意飲食。上學的時候健身,是受到北美健身文化的影響,我記得剛健身那會兒,別人問我有什麼愛好,我說健身,對方很奇怪,當時不明白,後來才知道健身這件事對於人家來說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是很正常的事,談不上愛好。基本上我的同學下課就都去健身房了,除了一些超級nerd,你很少見到不愛好健身的人。放假回國的的時候就很少去或者不去了,主要原因是國內健身文化還在發展,很難在健身房裡找到朋友。要說健身難的地方,就是堅持。我有很多朋友看我健身有點成果了,就嚷嚷著要和我一塊兒去,結果去了幾次,下次再叫他們一起去的時候就借口腰酸背痛不去了。我開始健身的時候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節奏,後來次數多了,體會到了成就感了就逐漸上癮了,最上癮的時候一周去4次,完全停不下來。健身的成就感主要來源於進步,外形上的改變,力量的增加。而且健身會刺激分泌體內一種激素,每次健身後心情會很放鬆,舒適。對於長期健身的人而言,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打個比方來說,你健身之前可能定了一個目標,練成那樣我就不練了。但是,即使你已經達到了你的目標,你看到健身房裡比你更有型的人,你永遠不會滿足,這就叫健身癮。最後上個對比圖吧。
這是我剛開始健身的時候:

這是最近的:

一旦入了坑,健身就變成了你一生的事業,說的沒錯。


個人不太相信三個月從微胖到muscular的transformation照片。國外許多這樣的例子沒錯,但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哪怕他們「微胖」的時候還是有隱約的肌肉線條(甚至是腹肌)。後來我發現許多transformation的照片是為了參加比賽準備的,有些人本來就挺muscular了,為了參加比賽,吃胖,不健身,比賽開始了就開始控制飲食、健身,效果當然比那些零基礎的快。
另一方面,題主力量漲圍度不漲,我覺得是遇到了平台期,就像你推胸一個月可能比你剛開始健身時胸圍漲了,但你不可能一直只是推胸推下去,肌肉會適應,你就算加了重量,動作不變,對同一部位的肌肉刺激很小,效率其實很低。
我記得蛋白粉每天100g對65kg體重來說是不夠的。。理論上要增肌得攝取1.5-2g/lb一天吧我記得?


難在堅持
辦了n次卡,去過n次………



推薦閱讀:

2016 里約奧運會閉幕式的「東京八分鐘」為什麼沒有出現《灌籃高手》等?
我朋友身高 183 體重 80kg,有可能利用重量級的優勢,單挑過鄒市明嗎?
有哪些既美味又健康的食品適合健身和減肥愛好者?
俯卧撐做到 40 個就無法繼續下去了,怎麼突破?

TAG:健身 | 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