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鄉有沒有啥你覺得沒啥用的,後來琢磨了下,發現非常必要的習俗?

本人去接親 要女方出一個年輕男子壓車車 到女方門口提前放炮 開始覺得是繁文縟節 後來琢磨了下 壓車是為了指路 防止我們走丟 放炮是為了提醒女方 我們來了


我小時候,有客人的時候,小孩子一般不會上大桌子吃飯的,另外有小桌子給我們用,這裡的小孩子包括客人帶過來的小孩子
當年作為小孩子的我,根本不在乎——其實到現在我還是很享受小桌子吃飯時無拘無束的氛圍。
所以我以前覺得這沒啥用。
現在已經沒有這種習慣了,只要能坐的下,小孩子都可以上大桌子吃飯。
但我覺得過去那個習慣真是太有必要了。

因為飯桌上一旦出現一個熊孩子,誰特么也別想好好吃飯!


結婚過程的各種折騰。
讓人結過婚之後就再也不想來第二次了。從而保障婚姻穩定。


過年要打碎東西,象徵歲歲平安。

剛開始聽到覺得封建迷信!無稽之談!

發覺自己相當擅長無意間打碎東西後,現在是該風俗習慣的擁護者!

這個看似迷信的習俗,實則是保護未成年人免受家庭暴力的啊~


有,娃娃親...
單身了二十多年發現這個還是非常必要的嗯


吃重慶火鍋一定要沾麻油碟。

有人不理解為啥從一個油鍋里撈出來要進另一個油碗,直到他體會了菊花殘,滿地傷的故事。


我說個別人家鄉的事。剛來北京的時候覺得這兒怎麼什麼菜都勾芡,粘糊糊的噁心死了。後來有一次在牛街吃飯,冬天,炒疙瘩沒法兒勾芡,一會兒就涼了,剩下三個菜,扒牛肉條、醋溜木須、上湯娃娃菜,菜吃完了芡還是熱的。然後就明白北方做菜愛勾芡也不是完全沒道理的。


北京郊區農村的大廟,大型的家廟,一般有三四層樓那麼高,一般北京郊區聚族而居,周圍幾大村落互相通婚,每個村中都會有大型的宗族家廟,都有歷代祖先的牌位,子孫歲時祭拜,延綿不息,解放初期全部拆毀,造成的結果有二:

一、被人認為北京從來沒有大型家廟,還有幾個南方盆友在知乎問道:「為什麼北方不重視祭祖等傳統習俗,而南方特別重視?」我現在回他們:因為我們土改比你們早,比你們徹底,比你們嚴重,總之,你們比我們北方幸運!

二、人們沒有了宗族和文化紐帶,農村一片破敗,基督教大興其道

我曾問過為什麼把家廟全部拆除,老人答曰:解放初期怕有土匪和國民黨軍隊在裡面藏身,故而拆除

其實回答這個答案倒不是為了別的,主要就是不想看到再有人在知乎上提問:為什麼北方沒有南方注重傳統禮俗了,有些知友,你不知道或者沒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你想像的那樣!


到了結婚的時候了,丈母娘的家門認不清?回自家路認不清?這說不過去吧。
農村辦酒,得有問事兒的,前前後後張羅跑腿的多少人,到沒到家怎麼不能說清啊,非得點一掛子炮鬧得雞飛狗跳熊孩子跟著撿。

看到還有給歧視女性洗地的,真是可恥又可笑。
首先要科普,不許上桌是有的。
我家皖北,四省交界,對周邊有一點了解。遠的不敢說,商丘宿州徐州臨沂這一片,安徽遠到淮北阜陽,河南到漯河三門峽,山東到日照,遠到河北,這些我去過的地方八九十年代可能至兩千年前後,農村,是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的:
親戚菊會,在某家吃酒,男人坐一起吹牛逼打牌抽煙,酒癮打的一碟花生米就幹上了,女人去灶台前燒鍋,熊孩子們滿地亂跑;酒菜好了,男人坐一桌開始吃喝繼續吹牛逼,喝的爹都忘了長啥樣,喝吐了繼續,各種拼酒灌酒,這時候熊孩子們分了階級,得寵的坐大人懷裡吃肉,一般男孩子也會捏幾塊肉,女孩子得的賞賜少些,甚至沒有;而婦女們要繼續做菜,因為燉菜好的慢,如果幸運做完了飯可以在灶台上吃一點;末了男人們喝的死豬一樣,女人小孩開始打掃殘局,吃點剩的,收拾乾淨。
以上醜陋場景,在過去二三十年間是日日發生的,女人小孩哪裡被當人看了,甚至老年男人說話都不硬——因為他不能出力幹活了是個負擔只能指望兒子媳婦可憐他,許多人家裡的老人吃剩飯單住破屋,只有壯男有所謂「人權」。
這還是經過反抗清帝舊新民主主義革命文革加上鄧修開放歷次衝擊的結果。隨著舊農村被商品經濟大潮一點點無情摧毀,越來越多的農民擺脫束縛進城來受天龍人的白眼,陳規陋習根基不存,漸漸淡去,只剩下一些社會基礎仍在的頑固的、比較無害且和我們生活結合緊密的、以及碰巧成為新時代經濟增長點的,留存下來,或有了一些變種。
知乎的部分小資們,沒去過農村,聽了新儒家幾句吹比,意了一下工業時代田園牧歌的淫,便以為世上有個桃花源了。你們啊,圖樣,沒事去支教扶貧吧,多認清一點也好。


葬事扶持,我們本地老人去世,一應事務、規程、人手安排皆是宗族近親自發操持。何人負責支出、何人負責記賬、何人負責對外聯絡、何人照顧直親、何人抬棺以及諸般事宜大大小小數百細節皆無需直系親屬自己操辦,只大事上點頭或否決。

以往覺得約定成俗、甚為繁瑣,遇到別家老人過世要出人力出精力,直到自己遇上了,才發現喪親已是至慟之事,有親友的扶助殊為不同。


這個答案我可以聊一下了,以前特意留意過這個問題,後來也看了一篇專門的文章,不要輕易鄙視農村的陋習,能長久存在的必然有它深刻智慧的一面,在古時候很多智慧的大師看到了一個事情的好壞,但是普通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特別是古代人的文化知識水平很差,給他們是解釋不通的,那麼就用迷信的外衣包裹在上面,當他們吃下了迷信包裹的糖果也就吃下了糖果裡面的良藥。
舉兩個例子,農村裡面有一年不嫁兩女的說法,嫁了就會一個生活的好,一個生活的差,對女方家庭也有弊端。放在現在晚婚情況多了,覺得迷信挺耽誤人的,但是在古代主要是金錢問題,家庭條件一般一年過兩次事,對家庭壓力是很大的,另外親朋好友送兩次禮對他們的家庭壓力也有,大家都不舒服,甚至很多關係一般的親戚知道後面還要在去送一次禮都不去的就有,鬧的大家都不開心又是何必。所以就有了"這種風俗,到現在很多地方還有也是這個原因。
還有就是,夫妻到他人家裡不能同床,我父母這麼多年都沒在我婆家住在一起過,迷信的說法就是會倒霉,會破財。但是古代衛生條件是很差的,普通家庭的婦科病很嚴重,惡劣的衛生狀況導致古代婦女的壽命很短,床上的墊被很少清洗,甚至床單被子的衛生狀況也很差,很多病菌可能對房主本身沒事,但是對外人就可能導致生病。還有就是,到他人家做客,主人一般會收拾好床鋪,夫妻同住,一個是乾淨的床鋪,一個是他人家幹事的刺激往往會吸引夫妻幹事。帶來的後果1是衛生的不良和婦科病的傳播,2是主人家事後收拾時的煩躁和嫉恨。所以這個傳統在中國廣大農村一直有。城市因為住房問題反而不論了。
類似的傳統迷信有很多的,風水上面的能一直流傳的八成都有科學的解釋,類似房子選的位置,一般會考慮避免火災,水災,包括不會被強風吹擊,不能再馬路盡頭建房是因為,古時車馬控制不住衝進房屋傷害家人等,還有墓地的選擇至少要考慮風向問題免得祭祖燒了祖宗的墳還燒了山,所以要求最好的位置是在山窪,太陽怎麼朝向我忘記了。不過很多隨著時代的變化沒什麼用了,現代化的進程對這些風俗迷信的打擊是無以倫比的,90後當家做主時基本就沒了,但是父母們在乎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大家多一分理解吧。
加一點,很多迷信大人相信是因為自古流傳的力量,在現代化過程中迷信失去了智慧,所以如果迷信妨礙了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弄清楚裡面的原因,在解釋給父母聽獲得父母的認可,往往還能攻破,同時讓父母欣慰,父母其實也很矛盾,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也是給他們一個台階。比如我現在面臨的姐妹要一年嫁的問題。


份子錢?別人結婚時覺得沒什麼必要,等到自己結婚就不一樣了…


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中間,因為燙嘴。


坐標:瀋陽
習俗:教育孩子不要冬天去舔大鐵門
覺得沒用的原因:孩子都是越不讓幹什麼,越想幹什麼,這隻會起反作用嘛
後來發現有用的原因:這個習俗的意義就是讓你去舔鐵門!!!沒舔過的東北銀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瀉藥,樓上有同學已經說了,我再簡單補充幾句。

紅包利是隨禮本質是一種民間原始的眾籌,集中親朋好友的財力體面的辦一場紅白喜事,然後分攤在數十年中逐個歸還。在過去農耕社會的熟人圈子裡完全是可行的方法,畢竟人一輩子也就和周邊幾十里的人和事打交道。

貌似西方沒有這種習俗,應該也是西方的婚禮花費排場以及體現社會地位的作用沒有那麼強烈,也許也是因為歐洲沒有中國那麼長久穩定的農耕文化歷史。

現代中國里特別是一線城市,人口流動性越來越大,各種紅包隨禮的負面新聞也開始層出不窮了,但相對封閉和緩慢的內地紅包文化仍然保持頑強的生命活力,壯哉啊我大農耕文化啊!

本人經濟板塊相關回答:
吳敬璉說的「管住貨幣,放開價格」,對當前抑制通貨膨脹有啟示意義嗎? - 劉鑫的回答
08、09年金融危機美國和中國都採用了哪些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 劉鑫的回答
有哪些看似約定俗成的文化習俗,實際蘊含著頗為理性的經濟學道理? - 劉鑫的回答
為什麼只有火車有黃牛黨而汽車飛機沒有? - 劉鑫的回答


沒有


媒婆說親(′-ω-`)


過年不問成績。小時候每次考試都是90 100的,現在才發現大有必要。


1.女孩的陪嫁。坐標農村,在普遍的觀念中,女孩一般都沒有財產繼承權(主要還是以前都是窮,沒什麼可繼承的),慢慢就沿襲了,所以婚前嫁妝不僅保障女孩在夫家的經濟獨立和經濟地位,還能減少之後的財產紛爭。不過風氣有些變壞。不多說。
2.我們這家庭分家以後,婆家會有一個「擔籃」的風俗,本地有分家三年窮的說法,有點類似在分家之後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持,主要買些家電+習俗要求的必需品。這是為了說,我家很多電器這麼來的。
3.相親,不要問我為什麼,虛歲24在農村是怎麼還沒有對象,要趕緊找的年紀。


晚上不要帶小孩出門。
晚上不要看影子,尤其是點蠟燭時。
床邊不要有鏡子/半夜不要照鏡子。

都是怕被無意中嚇到。

還有在外面晾衣服不能過夜。
可能是怕淋雨。


打麻將—— 最佳人際關係及促進平台,非常考驗在單位做人能力、伴侶人品鑒定器。
坐標成都


推薦閱讀:

人民日發微博稱【地名更迭惹爭議:黃山市恢復老名字徽州,你支持嗎?】,這是否意味著徽州有複名的可能性?

TAG:文化 | 習俗 | 地域文化 | 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