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司馬遷的《史記》?

歷史上對司馬遷的《史記》評價很高,比如魯迅就曾說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那我的疑問是它好在什麼地方?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沒讀過《史記》的人,一種是認為《史記》非常棒的人。


文學性上講,《史記》冠絕25史,只貼上個人最喜愛的《項羽本紀》中講巨鹿之戰的一段:
「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每每讀到這一段彷彿身臨巨鹿古戰場,執戟立於項王身側,聽楚兵呼聲動天,望秦軍一潰千里,心中頓生一股豪氣。。。


史記在我看來:是二十四史裡面,讀起來最帶勁的史書,作者在保證歷史事件不失其實的同時,通過揉入自己感情的方式,豐滿了歷史人物的形象,給前人評價,讓後人瞻仰。個別人物的傳記,有部分誇張,但是不影響記載歷史。

看了前面幾個答案,不盡如人意。
特別是這位。

《史記》雖然作為二十四史之首,某種意義上更是一個諷刺。

三皇五帝篇裡面的記載舜他的父親和弟弟害他,一次舜上房修樓,然後他的父親瞽叟和象啟在地下燒樓梯,結果他巧妙地藉助斗笠飄落下來。然後挖井,結果他父親在上面填土,然後舜機靈地未卜先知,挖了個旁井出來,而後得了天下後居然還給他父親和弟弟很多封賞,唯一的解釋是父子弟唱雙簧了演戲炒作了……

這中間摻雜的亂七八糟的我都不知道怎麼說。

瞽叟尚復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

這是史記裡面,寫瞽叟殺舜的片段,裡面並沒有任何關於舜未卜先知的字眼。也沒有任何句子提到舜挖了旁井,只說是穿井匿空出。

誠然,這些片段讀起來有些戲劇化。但是以司馬遷那個時代的能力,描寫上古三皇五帝的故事,能達到這個程度,已經是極限。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所能憑藉的,都是口口相傳,或者搜集各國之前殘存的史料。《竹書紀年》這種東西哪裡來的?墓里挖出來的……司馬遷那個時代下,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出掘墓考古這樣的事情來。以後人的眼光去苛責前人。未免有點上帝視角。

至於戰爭人數的描寫。這麼說吧,民國時期一場軍閥的混戰,雙方投入了多少兵力,現在的人都沒法說清。只能給個數字,要是在這個數字上較真,那絕對吵個三天也沒玩。為什麼?

首先是統計標準。
我說我部隊10萬人,你怎麼算?是只算有戰鬥能力的,還是把運糧食的民夫也算上?
清朝的時候,出兵越南,一萬人的部隊,要有五萬人左右運輸糧草。你體會下這個數字,這還是在科技相對發達的清朝,秦漢時候的工具和勞動力,那真的又是一個數了。

其次是虛張聲勢。
古代打仗,情報工作沒有現在這麼吊,我這邊多少人,全靠吹。我有5千人,我就敢說我有5萬部隊。你說,唉你這不是吹牛逼嗎?將軍腰桿一挺:我這戰士,個個都以一當十,不是5萬是什麼?

所以這個數字,很難算得清。要是就憑藉這一點,就貶低史記,那麼同標準,二十四史,都是辣雞。

魯迅先生所說「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這兩句話,明明白白是在褒獎史記,但是卻沒有從「信」這個角度去褒獎。這從某種角度說明了史記的一個特點:語言特別優美。
別的不說,《李廣列傳》裡面的這一句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這句話,當時老師講給我的時候說:無一字可改。
就是說,你把這句話中間的任何一個字拿出來,換字也好,調換順序也好,都很難做到原文這樣流暢優雅,朗朗上口。這就是為什麼《史記》的一些文章,能夠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史記作為一部史書,瑕疵之處,在於這本書里,摻雜了太多太史公的個人感情。由於司馬遷後期的境遇,難免對一些有抱負難以伸張的人物進行了過多的情感描寫,從這個角度來說,作者有一點任性的成分在裡面。典型的還是李廣。

李廣固然是名將,但是並沒有那麼神乎其神。在我看來,李廣其人,更擅長打防守反擊,而不是進攻。李廣是一名善於洞察敵人心裡,善於調動士氣的將軍。但是真的說到戰略,其實真的一般。

匈奴有數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於是胡騎遂不敢擊。

廣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刁斗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然亦遠斥侯,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刁斗,士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咸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擾,然虜亦不得犯我。

但是由於李陵一事,司馬遷對於李廣,或多或少,有個人的情感摻入。
儘管我們常常說,史官要公正客觀,但是縱觀二十四史,少有人能夠做到絕對客觀地書寫一段歷史。從古代到現在,都是這樣。只要寫字的是人,就不可能絕對客觀。史記更是如此,你要是說司馬遷宮刑的經歷,對這部書一點影響沒有,那不可能。

所以綜合來說,史記是一部好的史書。
他有失實的地方,但是這些地方,並不影響讀者們評價歷史進程,也不會影響讀者評價任務功過。


網文史學界最愛討論的兩部史料是史記和三國志,而弔詭的兩部史書都受到非議:

關於三國志,
魏粉:陳壽這貨是蜀人,又在晉朝修史,黑我大魏!
蜀粉:呸!這貨修三國志稱季漢為蜀書是什麼鬼?分明站在魏晉正統立場上黑我大漢!
吳粉:樓上都滾粗,這貨和魏晉蜀都有關係,就喜歡黑我大吳!

陳壽OS,盡信書不如無書,可您是只信對自己有利的內容,要不您來修史?

關於史記,
漢粉:司馬遷這貨被武帝宮刑心懷怨恨,黑我大漢歷代天子!
項粉:司馬遷修史站在漢朝正統立場上,黑我項王!
秦粉:呵呵,這貨為了宣揚楚漢滅秦的正當性玩命黑我大秦!

太史公估計都想掀桌了,老子為了保留儘可能多的史料創立紀傳體通史,於是故意留下相互矛盾的史料,這特么也成為你們這些雜修批判我的資本?老子鑒於春秋戰國和秦漢之際的長期戰亂下典籍散軼,和期間的文字變革及書寫記錄方式革新導致得資料繁雜、缺失,不得不將民間傳說、地方逸事、輿論口碑融入豐富史料,同時旗幟鮮明地保留秦漢官方正統觀點,即便這些史料在他和後人眼中是充滿矛盾的,就這還被各方粉絲罵,太史公:寶寶委屈,但寶寶不說。

講真,知乎的網路史學大V有幾個不是預設立場還假裝理客中的?預設立場這人皆有之,可你哪來的勇氣罵太史公?黑史記的無非是秦粉漢粉項粉,他們的觀點無非是斷章取義生搬硬套對自己有利的內容,千言萬語一句話:

劉邦小三!
項羽碧池!


對於說太史公是多麼崇敬褒揚項羽的人,我真是搞不懂你到底有沒有讀過。
強烈建議讀項羽本紀的太史公曰十遍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峰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呂后還是個女人呢,有的人連什麼叫本紀、什麼人可以入本紀都搞不懂。

不要看太史公把項羽的「勇」描寫的多麼神乎其神,你怎麼沒看到他把項羽的「無謀」也描摹的十分細緻。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另外,即使沒有最後的太史公曰,項羽那句千古絕唱以及項羽臨終三次天亡我,難道稍微有點腦子的人會認為太史公是在讚賞崇敬褒揚項羽?

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看到沒有,我的「勇」天下無敵,是「時不利」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這可以總結為四次說「天亡我」

自己打不贏,就歸責於天,這樣的描寫難道太史公是在崇敬褒揚此人?


作為一個在五年前曾抄過《史記》全文的人,五年後再回答這個問題,略有點不好意思。

因為基本忘乾淨了。

史記如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他裡面訛誤百出,無論是先秦三代記載還是蘇秦張儀激情四射的交易,都不忍卒讀。也有人說這書偉大的很,身殘志堅而作,不畏皇帝強權,是為史官氣節擔當。
個人認為史記最大的貢獻在於開拓並影響了兩千餘年的歷史血脈不斷。

我拿著16開的高中作業本子抄了十六本。司馬遷寫這個的時候是寫在竹簡上的,原本的寫了多少根竹簡我是算不清。
包括史記在內的前四史,皆為個人所修,記載了三代秦漢三國幾千年的歷史。此後各家多有補充,唐宋開專門史局修書,沿用至今,《清史》體例一如史記,紀傳志表四大項換湯不換藥。沒了史記,這紀傳體能不能出、什麼時候能出也就未知了。
有人說沒了紀傳體,還有通鑒體國別體紀事本末會要體等等等。
行啊,可以啊,通鑒里找人物生平難度多大您知道嗎?


由於問的是如何評價,所以下面將貼出我所看到的關於《史記》的評論,不要拿別的書來比較。
一、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
1.

《史記》記事,其時間上起當時人視為歷史開端的黃帝,下迄司馬遷寫作本書的漢武帝太初年間;其空間包括整個漢王朝版圖及其四周作者能夠了解的所有地域。它不僅是我國古代三千年間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歷史的總結,也是司馬遷意識中通貫古往今來的人類史、世界史。在這個無比宏大的結構中,包含著從根本上、整體上探究和把握人類生存方式的意圖。如司馬遷本人在《報任安書》中所言,他的目標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所以,不能夠把《史記》看成是單純的史實記錄,它在史學上,文學上以及哲學上,都具有極高成就。

2.

《史記》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頌性的著作。這些揭露與批判,並不帶有醜化的傾向,也不是單純的否定,而是具體可信的、體現人物真實性格的史實記錄。……《史記》首創的以「傳記」為主的史學體裁,第一次以人為本位來記載歷史,表現出對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高度重視。過去的歷史著作都記載了人的歷史活動,但這些記載都是以時間或事情為本位的,人的主體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識到和表現出來。……司馬遷還進一步注意到: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支配著人的歷史活動?他確實認識到並且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質慾望、追求生活滿足的要求,支配著人的歷史活動。在那個時代,司馬遷就認識到是物質利益的追求而不是抽象的道德原則才是人的歷史活動的潛在動機,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3.

《史記》創造的「互見法」(將一個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傳為主;或將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個地方的敘述為主。)既突出了每個人在這事件中的作用,又不致給人以重複之感,使《史記》既有了史學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學的可讀性

通過以上幾條可以看出,《史記》是值得受到高度的讚揚,並且主要從文學史的角度對《史記》進行解讀,我們可以了解到《史記》作為一部史學著作對於中國文學發展的影響。

二、KANG-I SUN CHANG AND STEPHEN OWEN,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1.

Numerous Western Han examples of edicts and petitions are preserved in the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and the History of the Han. Often shaped by the rhythmic speech of traditional rhetoric (sometimes even employing rhyme and four-syllable meter), they draw on analogies and historical precedent and evoke the Classics. While prepared for speci?c occasions, these texts are not ad hoc utterances but stylistically sophisticated political arguments that were, presumably, preserved in the imperial archives.

2.

While the Records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prominent work of Western Han narrative literature, it is not isolated. It draws on a number of earlier works such as Lu Jia』s (ca 228–ca 140 bc)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of Chu and Han (Chu Han Chunqiu, a work surviving only in fragmentary quotations and borrowings) that details the founding of the Han dynasty.

3.

The autobiographical reading aligned the Records closely with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at in Western Han times – prominently by Sima Qian』s teacher Dong Zhongshu–was interpreted as Confucius』 historical judgment expressed through 「subtle words」 (weiyan) of 「praise and blame」 (baobian). In the Records this criticism was seen as directed at Sima』s own ruler.

因為太晚了,翻譯的話可能現在做不了= =
如果懶得自己看英文的同學可以先跳過等我以後有空了慢慢翻譯,當然我還是相信知乎多大神不需要我畫蛇添足的。
總結一下,個人覺得在這本書中,他們首先確定了《史記》是受到了許許多多典籍及為人的影響,例如《左傳》(直接影響)、孔子、屈原、董仲舒等人,認為《史記》的創作不是個人的創作,而是智慧凝結的產物。然後,他們肯定了《史記》的思想獨立性(這一點在駱玉明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學史》里也提到過),司馬遷的創作並不會因為武帝的強勢而受到影響,帶有他自己的批判性,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個性」吧。


錢穆,《中國文學史》

1.

凡寫歷史,必須嚴格遵守兩個條件,即是:

(一)不可以只著重於單一的領袖和以單一的團體為單位,須顧及其全面性。

(二)要著重於事件進展的過程,不能單看其結論。

此為太史公著史所能做到的,後人亦多能依循此種寫法。《史記》中以列傳的描寫最為精彩。

2.

太史公的《史記》是一種浪漫派的寫法,但其中無一假話,《史記》將文學與歷史融合在一起,亦將文學與人生加以融合。

我可以肯定地指出來,中國有兩大人物,即是兩位大文學家: 一位是屈原,他解答了文學與道德的問題。

一位是司馬遷,他解答了文學與歷史能否合流的問題。

《史記》的高成就是古往今來屈指可數的,「千古文章兩司馬」或說「文章西漢兩司馬」,覺得這些話已經說明了史記以及司馬遷的地位了。


《史記》是一本定義中華文明的書。中華史學傳統在司馬遷的時代快要斷絕了。如果沒有太史公父子二人肩負起這個責任,則孔子,秦始皇等人也許都變為傳說。強烈建議聽台大呂世浩老師講的《史記》課程。聽完第一講後就會認識到《史記》的偉大。

某答案說《史記》不可信,是垃圾。我強烈反對。首先,我承認史記敘述的某些歷史不一定是真實發生的。但讀過太史公自序的人都能看出,司馬遷父子是儘可能多的搜集材料,實地探訪後才寫出的這部書。所以《史記》可能是那個時代的人所能達到的最大的真實。更重要的是,歷史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記述事件,更在於教育後人。所以,太史公在一些相互矛盾的材料中選擇最光明的,以教育後人,不是最好的選擇么?比如,堯舜禪讓或舜奪堯位這兩種解釋,真相是哪個已經無從知曉。太史公選擇前者,可能就是為了讓後人知道,會有這樣一個崇高的政治理想存在。人類文明早期的重要書籍,大體都有這樣的含義。比如《舊約》。這些書的作者,都是把理想和歷史融合,以勸人向善。而通過讀這些書,文明的火種才代代相傳,於是猶太文明,中華文明,綿延至今沒有斷絕。所以,史記不僅定義了中華文明,也保佑了她。


他開創了正史的規則,後來所有正史以史記為藍本。他保留了一些本來保留不下來的史料。他的表、書體裁是世界史學界都少有的創新。在兩千年前就將風俗情況、外交情況、宗教情況、商業情況、天文曆法、地理學有規劃地反映在歷史著作中。第二本正史《漢書》繼承了其優點,再加以革新,首次創造了經濟史學----漢書食貨志。史記是我們民族最值得引以為豪的史學的奠基之書。雖然我們的史學傳統在商朝就開始出現了(甲骨文),史記仍然是承上啟下的關鍵巨作。


這個問題都能問出來……各位膽子還真是大。

反正我個人是不敢輕薄泰山北斗的。評價?我們大多數人沒那個資格。


詠太史公

漢哥

我不知道,

當你因廷議一言,

而招致殘虐宮刑加身的時候,

你的哭喊聲有多麼凄慘絕望。

我卻知道,

當你從蠶房中艱難爬出,

仰望蒼天、默默地吞咽淚水的時候,

一個千秋巨人的腳步將要開始邁量。

你低著頭、噤著聲,

但卻挺直著腰梁。

你忍受著世間男人最無法忍受的恥辱,

你用巨大的意志力支撐起殘缺的人生。

朝陽里,你攬盡千載史籍文物傳說;

風沙中,你登臨考察山川城廓戰場;

燭光下,你研判著華夏族群的演進歷程;

雞唱時,你凝神執筆刻寫著《史記》篇章。

三千年的遙遙天路,

你把它的里程一一度量。

三千年的幕幕話劇,

在你的筆端處活演吟唱。

你把社會生活的原始動力,

闡析在眾生步履的熙熙攘攘。

你從東貨西易的馬鈴聲中,

傾聽出經濟交流進步的和諧樂章。

你目光如炬,俯視著歷史長河的朵朵浪花,

你唯實是紀,任憑後人掘地翻江細細考研。

你再三思辨著歷朝歷代的興衰規律,

於無字處表達了自己的治國理念和主張。

當時光跨越了兩千年的專制歲月,

你的姓名和事業都化作了泰岳山樑。

太史公啊,你的堅忍、不屈和血淚拼搏,

永遠是一個命運乖舛之人的鮮活榜樣。


歷史上第一部以獨立精神寫成的歷史書。


你自己去讀一下,如果讀不出哪裡好,那是你自己文化水平太低。

中國人今天用的成語幾乎有十分之一源自於史記,可以說司馬遷塑造了漢語,如同莎士比亞塑造了英語。

司馬遷同時塑造了我們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千載之下,什麼叫偉大,什麼叫正義,什麼是英雄,標準都在史記里。

司馬遷自己說,五百年有聖人出,周公五百年而生孔子,孔子五百年而生太史公。並不是誇張。


首先,《史記》重視歷史的變化,重視推動社會發展的變革。肯定了吳起商鞅等人變法的成就,肯定了秦統一的歷史作用。書中的十表八書都是集中表達「古今之變」的,司馬遷在《自序》中提到,「原始察終,見盛觀衰」,體現的就是他「通古今之變」的方法論。與當時的儒家學派「天不變,道不變」「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的觀點對立。
第二點,繼承了先秦唯物主義的思想傳統。肯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世界的客觀規律,「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對當時占思想統治地位的「天人感應」進行了批判。他指出項羽的失敗是自己的過失,而不是什麼「天意」,批評項羽「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責過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豈不謬哉!」同時書中大量引述事實,說明善人不得善終者「不可勝數」,但往往惡人「終身怡樂,富貴累世不絕」。批評了所謂的「天道有知」。
第三,《史記》是第一部試圖從當世人的生活物質基礎,即經濟生活找尋社會現象的根據。把農共商等不同職業的發展,看做「水之驅下」一樣。而且和自然現象的發展一樣是有規律可循的。「故待農而食之,礦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征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所得欲。故物,賤之貴徵,貴之徵賤,各勸其業,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自來,不求而出之。」同時他還認為等級與奴役關係,來源於財富懸殊「凡編戶之民,富相什則卑下之,百則畏懼之,千則役,萬則仆。」揭露了所謂的等級綱常並不是來自於天命,而是客觀的經濟差異。
第四就是繼承了《管子》觀點,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了人的道德觀念,「倉廩實而知禮節。」
第五就是對下層人民的頌揚,《遊俠列傳》中稱讚了遊俠「其言必行,行必果,不愛身軀,赴士之困厄」。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下層人民的情感。
正因為以上觀點在史學界的大膽突破,作者司馬遷受到了代表封建正統史學的班固的反對,稱他「是非破謬於聖人」


130篇(有些遺失了)篇篇文筆風格都不一樣,言簡意賅,人物形象突出,文字優雅……用司馬遷自己的話來說「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如果你帶著盡信書的心態去讀史記,你會覺得司馬遷很客觀。

但如果你讀過足夠多的史料,用對比,批判,論證的態度去再看一遍史記,你就會發現司馬遷寫史多麼偏頗。

司馬遷偏愛李廣、項羽,不喜歡衛青、霍去病、劉邦。都是很明顯的事情。

以劉項比較,很簡單的道理。

先說劉邦

鴻門宴前劉邦問張良為之奈何,擒韓信前問陳平為之奈何,英布造反問諸將為之奈何。

韓信問劉邦你能力比得上項羽嗎?劉邦說比不過。張良問劉邦你實力比得上項羽嗎?劉邦說比不過怎麼辦。陳平問劉邦你用兵比得上韓信嗎?劉邦說比不過。

還有杜撰亂七八糟的八卦小事,好酒及色、欠債不還,不務正業、溲溺儒冠、踢子下車、分一杯羹等等把劉邦刻畫成小人角色。

一個只會問怎麼辦,能力比誰都比不過,品德上毫無亮點的虛偽小人,這就是劉邦在史記中的形象。

先保存一下,有人想看後續再補。


「二十五史之首」。這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奠定了其後兩千餘年中國史家的典範。真正做到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在書中,司馬遷加入了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但卻並不因為自己的好惡而損害客觀。


中國的經典名著浩如煙海,莫不值得一一細讀。而其中口碑最佳、流傳最廣、故事最精彩、含義最豐富
者,則《史記》必為首選之一。不論古今,它都是知識分子或有教養的人的必讀之書,更多培養領袖人才的重要。


我個人認為,司馬遷的史記里按藏私貨不少,雖如今記載都是已被漢切割版本但是還是感覺不太對勁。 首先1:史記中的劉邦太過於平庸,打戰靠韓信 計謀問張良陳平 完全沒有主張能力 非常不像一個開國皇帝的樣子,如果劉邦真如史記那般平庸為何如此豪傑願意跟隨高帝?項羽部下投靠的也不少
2:項羽的戰績不靠譜,垓下之戰 被千人所困還獨自殺數百人,要知道那個年代補兵都是用矛將人困住 只要圍住在縮小包圍圈基本就難逃一死,我是不知道項羽怎麼殺數百人。
3:為項羽推脫責任 ,項羽在垓下 感嘆是老天 要亡他 而不是不會打戰,不知道這句話怎麼落到司馬遷的耳里的 和項羽一起逃到烏江的士兵應已全部戰死 應該是沒有目擊者了,這句話也有司馬遷認為劉邦不如項羽全靠運氣得來天下一個看法吧?
4:司馬遷在寫漢武帝時 功績幾句話概括 把他犯錯不對的地方詳細描寫,公認的黑漢武帝。
從客觀角度來看 司馬遷不是一個聖人 大漢把我閹割 我豈有不恨之心? 其實後人對史記的看法 都不一樣,時間越久罵聲越少 讚揚的就越多了。其實離大漢不久的幾個朝代 對史記的評價都不怎麼好,認為司馬遷暗帶私貨。


以文學作品來看,算得上是「無韻之離騷」。但以歷史學來看,真的不見得是優秀的作品。


推薦閱讀:

成吉思汗算是中國皇帝嗎?
元朝皇帝上朝的時候說的是蒙古語還是漢語?
為何商鞅因變法被殺,而其改革措施卻保留了下來?
秦漢之後的亂世中,例如五胡十六國時期,也是群雄並起,為何沒有戰國時期合縱連橫那麼多精彩的策略?
戰國時期為什麼東方六國明知道秦國才是最大的禍患,他們之間卻會進行相互攻伐?趁火打劫的事情非常的多。?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司馬遷 | 歷史人物 | 史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