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作到底能不能勝過原作?

相較於譯作,原作是否具有神聖性 原作者和譯者是否為「主僕」關係
Bible的原本是否神聖(曾被禁止翻譯?)

請各抒己見。
能別只給一個例子或者撂下一句話就走嗎 都只是表達個人感受么 這裡是求討論的氛圍的說...


好了我來回答了~
題主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我先挨個兒簡答了然後展開詳述~
註:有兩個分割線喲~有興趣的話請看完喲么么噠!
——————我是簡答各問題的分割線——————
1、譯作到底能不能勝過原作?
答:譯作和原作的關係不是用勝不勝得過來比較的,這個問題本身不成立。至於為什麼,後文我會給出解釋噠。

2、相較於譯作,原作是否具有神聖性?原作者和譯者是否為「主僕」關係。
答:原作並不具備神聖性(宗教典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神聖)。原作者與譯者也並非「主僕」關係。準確來講,原作和譯作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原作佔據主導地位。

3、Bible的原本是否神聖(曾被禁止翻譯)?
(需要強調的是,宗教文本的翻譯和普通翻譯不同,題主有需要的話乾脆開個題展開另說2333333)
答: Bible的原本對於教徒來說的確是神聖的,但單純從翻譯角度來講,與一般的典籍沒有差別(除了翻譯的難度)。不過考慮到翻譯Bible的基本上是教徒,也可以說它對於它的譯者來說是有神聖性的。不過要強調的一點是,它最初被禁止翻譯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宗教上的神聖性
順便展開來說一下Bible的發展歷史和它的翻譯歷史吧,因為畢竟聖經翻譯在原本和譯本的對比中具有特殊性。
眾所周知Bible分為兩部分:《舊約(Old Testament)》和《新約(New Testament)》。它的發展史和翻譯史我會插在一起,不過先總述一下,Bible的翻譯集中在三個時期:希臘-羅馬時期、宗教改革時期和近現代。
先說希臘-羅馬時期。在這一時期,《聖經》的翻譯主要是出於宗教意義(但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傳教),基本上是由主教和國王發起的。
《舊約》是猶太教(Judaism)的經典,猶太教徒信且只信這一部。猶太教發端於希伯來文明,因此《聖經》(在這裡特指《舊約》)最初是用希伯來語寫成,有一小部分用亞蘭文寫成。
公元前四世紀,亞歷山大大帝橫掃整個近東地區,開啟了著名的希臘化時代(Hellenistic Age)。從公元前三世紀起,《舊約》被斷斷續續地翻譯成了希臘文,流傳了下來。這是《聖經》最初的譯本。這次翻譯是耶路撒冷的主教應埃及國王托密勒二世的請求進行的,所以算作是宗教意義上的活動。
之後,羅馬帝國崛起,這一時期,《聖經》被譯成了拉丁文。動機我沒考證出來~攤手(恩就這麼廢柴你打我呀~╭(╯^╰)╮)。不過這次的譯本非常粗糙,沒有流傳價值,直到後來教父耶柔米(Saint Hierom/Jerome)在修訂重譯《新約》時一併重譯了《舊約》(從公元382年譯到公元405年,老爺子不容易),從此這個版本就成了《聖經》最經典的拉丁文版本。
《新約》的出現很晚(相較《舊約》),公元392年羅馬帝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以後,在公元397年的迦太基會議上定本,用希臘語寫成。這是基督教的經典(區別是新教只認這個,天主教新舊都認)。它的最初譯本是教父耶柔米修訂的那個拉丁文版本,這個版本也沿用至今
然後是宗教改革時期。這一時期對《聖經》的翻譯本質上是出於爭奪宗教中的話語權,意義是遠遠超過翻譯本身的。
需要了解的歷史背景是,從羅馬帝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起,直到路德改教之前,《聖經》都只有拉丁文譯本。要知道,這個時候只有社會地位高的人(教職人員、貴族)才懂拉丁文,普通民眾是不懂拉丁文的,教會藉此壟斷了教育權和對《聖經》的解釋權。
在這一時期,教會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借著「維護宗教正統」的名義禁止翻譯《聖經》。它告訴民眾,要與上帝對話必須通過教會,因此,對普通教民而言,基督教的最高權威除了《聖經》就還有教會,教會也就這樣將控制權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
馬丁·路德不滿教會的現狀,決心擺脫教會桎梏,進行宗教改革,讓民眾直接面對上帝。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把對《聖經》的解釋權從教會手裡奪過來,這個解釋權此時具化,就是對《聖經》的翻譯。
這是自耶柔米之後首次翻譯《聖經》,而且是將它譯成了底層民眾也能看懂的通俗語。從這個時候起,《聖經》陸續被翻譯成了各種民族語,正式進入了普通民眾的生活。BTW,路德譯的這一版德語聖經也構成了之後標準德語的主體部分~~~
至於《聖經》的第三個翻譯高峰,近現代,則主要是出於傳教目的,尤其是向西方世界以外的地方傳教,這裡就不詳細說了(其實只是寫煩了~揍飛~)。

——————我是展開細說第一個問題的分割線(可是我已經寫累了怎麼辦QAQ)——————
好,讓我們回到題主的中心問題:譯作到底能不能勝過原作
註:這裡默認題主想要討論的是文學翻譯,因為非文學翻譯沒有討論的價值~

前面已經說過,不能用勝不勝得過來描述譯作和原作的關係。為什麼呢?
因為勝不勝得過是競爭關係呀,可是譯作和原作根本不存在競爭,也不應該存在競爭。本質上講,譯作就是依託原作存在的,沒有原作就沒有譯作,怎麼競爭?

那如果非說有沒有譯作勝過原作的可能?有的
我來普及一個知識。翻譯分為口譯和筆譯,大部分時候人們提到翻譯,想到的是筆譯。而筆譯,有很多分類方式,其中一種是按處理方法分類,這種時候,筆譯分為四類:全譯、節譯、摘譯、編譯。
前三種,毫無疑問,依然是不允許不忠實於原作的。只有一種情況,可以對原作進行大規模改動,那就是編譯
什麼是編譯?簡單來講,就是在不改變原作基本脈絡的情況下,將原作進行擴充或刪減。那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候譯作就不是簡單的翻譯原文,而是進行再創作了。嚴格來講,有且只有在獲得編譯權的前提下,譯者才有可能合理合法地改動原文。因此,也只有在這一種情況下,譯作有勝過原作的可能,因為有了真正意義上再創作的空間。


但編譯的情況非常少,大多數編譯是出於特殊原因的,比如特殊歷史時期為了特殊目的進行的編譯(像民國時期產生的一系列翻譯),或者意識形態啊,不適合出現在公開出版物之類的原因。展開說又是一大堆,略過不談,直接來討論一下大多數情況下,譯作和原作是什麼情況吧~

首先要強調的是,翻譯理論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操作起來也有很多困難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語言本身存在的差異
有段時間學界一直在討論可譯性和不可譯性,真正翻過東西的人也一定能體會到翻譯的難處,因為翻譯中確實有很多東西是譯不出來的,只能通過各種技巧彌補,但在翻譯過程中失去的東西(比如韻律,比如文化意象)的的確確是不可挽回的。
還有一個原因是,文學翻譯的特殊性
我們知道,一部文學作品,代表的不僅是文字,還有很多隱藏在文字之下的內涵。翻譯文字就有難度,因為文字內容不僅包括字詞句的意義,它們的排列方式,作者遣詞造句的習慣等等一系列因素都需要考慮,而由於不同語言語法結構等各方面的不同,這些處理就需要慎之又慎。隱藏在文字之下的內涵就更難處理了,因為有作者想表達的內涵,也有讀者讀出來的內涵(光文學批評就能有很多不同的解讀方式呢),怎麼樣處理這些內涵,也就是文學翻譯最大的難點。

那這個時候,譯者的角色就非常重要。譯者自身處於怎樣的位置,採用怎樣的標準進行翻譯,直接決定了讀者讀到的是怎樣的作品。
說白了,譯者,或者說譯作,起到的作用更多是橋樑我們在讀者和原作者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有些讀者站在這座橋上,看見了對岸的風光;有些讀者有了更大的興趣,走過這座橋,直接到了對岸,和對岸的人一起交流。有人在用這座橋,譯者的努力就沒有白費,譯作就有存在的價值。
那譯作不能越過原作就有了合理的解釋,因為不管你在橋上還是在對岸,看到的都是對岸的風光,這座橋也正是為了對岸的風光而存在的。你能說這座橋建的比對岸的風光美么?當然不能,因為兩者就根本不在比較的維度上。當然,你也可以說你喜歡這座橋勝過對岸的風景,但兩者還是不存在競爭的關係。
至於這座橋怎麼建,就取決於譯者。

實際上,上面這些已經非常非常啰嗦地解釋清楚了題主問的問題,但我還要多嘴再說一點~那就是之前很多答案里對於翻譯理論的誤解。作為一個真心熱愛翻譯的人,還是希望能藉此機會進行一點小科普,改變一點是一點吧~
翻譯理論遠比上面諸位想得要複雜和深刻,當然種類也很繁多,什麼目的論啊,功能對等啊,語篇分析啊,忠實通順美啊,都非常有名也非常常見;翻譯原則也有很多,什麼直譯意譯、異化歸化、動態對等、語義對等、讀者為中心、原作者為中心等等等等一系列原則。當然還有答案里說來說去說得我怒答題的信達雅。
信達雅究竟是什麼?是不是真的是金科玉律?
當然不是!信達雅只是翻譯原則(連理論都算不上)的一種,而且是一個不成熟的原則。為什麼說不成熟?
所謂信,就是忠實。這是學界普遍認可的原則,忠實這個原則也是譯作不可能越過原作的重要原因——你要忠實於原作就決不能抱著超越原作的態度去翻譯,而是要細細琢磨,還原出最真實的作品。我個人以為,最好的譯作是,如果原作者用譯入語來寫,寫出來就是這個樣子(當然基本上不可能達到~~~)。
所謂達,就是要圓滿地譯出原作的意思。這一點沒什麼大問題,只是一些細節處理方面的不同。
問題出在這個原則上。所謂雅,就是要求譯作要通順、優美、具有欣賞價值,並且,從某種意義上講,要具有美學價值。
但事實上,這一原則和忠實的原則衝突了。並不是每一部文學作品能用這個原則進行翻譯。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很多時候採用低齡化的、符合兒童閱讀能力的語言進行寫作,那麼作為譯者來說,有時候是優美不起來的,優美了兒童理解不了。
還有一些意識流作品,比如《尤利西斯》,原作就有很多語法不通、囈語一樣的內容,你能把它給翻譯通順么?當然不能,通順了就喪失了原作者的意圖,成為了失敗的翻譯。
還有像《麥田裡的守護者》這種全文充斥大量不雅甚至低俗辭彙的作品,你能把它們往雅了譯么?必然不能。翻譯要考慮很多因素,如果連馬車夫都講一口優美、文雅的語言,這個譯作還有存在的必要麼?

當然,信達雅有它實用的領域,我也很佩服嚴復先生這個原則,只是為很多根本不理解翻譯究竟是怎麼回事的人,一味地以它為標準評判譯作,作出很多偏頗的評判而感到不平,也為譯者可惜。僅此而已。


漫長的一個答案,希望有認真讀到結尾的人,也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有問題可以在評論里問我,我會儘力解答的。

以上。


作為題主,不便給各位點贊(也不是忒把自己當主人,本來就點贊少點感謝多)。以及,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回答一發布就排在最上面。請大家給認同的講道理的回答點贊。
目前看來Rosemary Guan的回答中「講道理」的內容最多。

我認為,譯者不應抱著「勝過原作」的主觀目的去翻譯。但是客觀上,達到這個效果的情況,是存在的。
說了等於沒說。


翻譯的作品的確能夠超越原作,但是由於翻譯作品是脫胎於原作的,翻譯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信達雅」。信是作為第一重要的要點,如果翻譯作品超越了原作,其實是失去了信這個重要的評價。我的意見是,如果寫作能力超群,建議仿寫,而不是翻譯。翻譯人員,最好能夠忠實的翻譯原作。


蘇珊巴斯奈特的文章將譯作劃分為外國文學。

既然譯作屬於外國文學
如果中國人說它好於原作,那麼譯者有限的創造性主要就是表現在流利的中文水平上。

所謂譯作好於原作某種意義上只有雙母語的人有資格這樣講。


尤金奈達的功能翻譯理論裡面提到「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信息」,在對等過程中「意義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然而,兩種語言代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類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現原文文化內涵的完美的翻譯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譯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現源語文化


我覺得這兩者沒什麼可比性。
就好比都是詠春,是宋詞美還是唐詩美一樣。
而且每種語言有自己特有的語法,表達方式和習慣,文學翻譯不僅僅是內容的轉換還要考慮到文學性。所以對於非母語的語言,是否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這真的很難說,所以我覺得翻譯和原著不能比較。
翻譯作品需要「取悅」的是這種語言的使用者,所以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怎樣讓他們覺得「賞心悅目」。好比廚師做一道酸辣土豆絲,目的是要讓食客覺得好吃,而不是讓種土豆的農民覺得這土豆絲的顏色多麼接近原色一樣。


翻譯本身是帶有主觀性的一項工作,同一個詞哪怕是結合了上下文語境也有好幾個不同的中文意思(是說中國語言博大精深還是外國人自行想像能力強)。於是,譯者如果想要很好的做到忠於原著,勢必要提前做很多功課,做很多了解,即便這樣,精通外文的人看了原著再看譯作,也一定會發現很多不同之處。翻譯的確有可能超越原作,但是這所謂的超越或者不如,其實也是非常主觀的概念不是么。就像那句話說的,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你喜歡原作者的想法和表達方式,你認為原作經典;你喜歡譯者的用詞,可能更貼切表達你所想到的,那你認為譯作更勝一籌。
不過個人認為,如果是翻譯,就儘可能的去掉主觀主導因素,忠於原著,這樣也算是對作者的尊重吧……啊,話嘮了&>_


要不就看原著原文,要不就不看


等有一天,開始真的能看懂原作了,能欣賞到作者的用心、構思和技巧,儘可能復原作者的想法,那就能看到真正的風景,去體驗真正的精神交匯的愉悅了。可是,並沒有多少人能看到這樣的風景;而且,也並不是非要這麼做。

勝不勝過,本身去比較這個沒啥太大意義。而且結果大大取決於比較的不同標準和角度。

用水墨畫的手法,去描繪油畫的意境,怎麼說呢,雖然想要刻畫的是同一樣東西,但描繪的結果肯定會不一樣。哪個更真實?哪個更美?哪個更讓你共鳴("有感覺",符合你意識層面的印象)?哪個更受市場待見?哪個更具意義?因素太多不好說。

以前碰巧見過一個例子。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有句話:

"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Hamlet Quote Act I, Scene II).

後來也成為英文的成語:more kin than kind.

中文可翻譯為:親人不親。

裡面的妙處不多說,自己玩玩味吧。


離題,但應該會對抱有此疑問的讀者有kindle a fire(點燃大腦某處)的感覺。

「Having been borne across the world, we are translated men. It is normally supposed that something always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 I cling, obstinately, to the notion that something can also be gained.」
― Salman Rushdie

粗糙地翻譯一下:
出生於世界各地的我們是被翻譯的人。(人們)認為翻譯中會丟失一些東西,這很正常;(然而),我篤信(在翻譯中)同時獲得一些東西。


單說翻譯,個人覺得不好說。比如應用文體的翻譯,譯文與原文基本上是「等化」的。但對於文學翻譯,譯文勝過原文的比比皆是,這就是許淵沖所說的「深化」。當然,「深化」不是翻譯的目的,但是有時因為譯語更善於表達原文的意,「深化」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說,漢語是詩性的語言,更適合寫詩,那麼詩歌翻譯時英詩漢譯的譯文就比漢詩英譯的譯文更容易勝過原文。


可以啊,王道乾先生翻譯的《情人》,獲譽無數,有人甚至說影響了一代人的寫作方式,當然原作也很精彩


這個很主觀的,據說日本人把錢鍾書的《圍城》的名字翻譯的很猥瑣


你都沒聽過「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相傳」嗎。


我覺得翡冷翠聽起來比佛羅倫薩美多了。
-------------------------------------------

好好答好好答,我覺得好壞這種東西實在是見仁見智的。就像有人覺得張智霖版的射鵰英雄傳好看,我覺得李亞鵬周迅版的好看,還有人覺得胡歌版的才是最好的。

這個東西實在沒辦法定義,和讀者的文化素養、理解能力、語言能力、生活背景等等都是有關係的。小學的時候我天天捧著哈利波特看只覺得寫的太棒了簡直太奇妙了,但是現在如果讓我拿起英文原作重新看我是決計看不下去的,不論原作評價多高我都找不回當年的感覺了。

原作和譯作就想一對孿生兄弟一樣,我覺得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就只要找的了自己感興趣的、能耐心讀下去的那一本就可以了,不論是原作或者譯作。如果非要從專業的文學角度對譯本和原作分出個高低未免太鑽牛角尖了,反正我是普通人,文學功底太差,我跟不上文學家們說的好壞。


我還是覺得原著就是原著 就看原文的 一翻譯 就變了

翻譯就是對原著的殺害


推薦閱讀:

TAG:翻譯 | 比較文學 | 翻譯文學 | 翻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