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爾德 1981 年和 1955 年版的《戈德堡變奏曲》有哪些區別?


最明顯的區別當然是速度,這點不必多說。

更重要的區別是對反覆以及顫音的處理。1955 年的版本只是一個「腦子很清楚的人在彈巴赫」,1981 年的版本才是把這首曲子吃透了。古爾德並不是看到反覆記號就一定反覆,而是根據他所構想的邏輯來設定反覆與否。

古爾德對細節的重視,基本只有 Pogorelich 與 Lipatti 可以比。以《郭德堡變奏曲》為例,第一段和最後一段 Aria,最後一個音的彈法都不一樣,前者有裝飾音(B-C),後者沒有(C)——前者是遊移和預示性的(後面還跟著一堆變奏呢嘛),後者是穩定和決定性的(曲子的終點)。


55年的版本是青春洋溢的,特別是Aria的最開始幾個小節,真是陽光燦爛!同時,古爾德初出茅廬,炫技的成分很大,表現在:1)整體速度很快。2)具體到各變奏又差異非常大,之間的邏輯聯繫弱。如變奏25耗時6分28秒,而81年版本整體上比55年版長近20分鐘,此變奏卻只彈了6分03秒。3)如Lawrence所說,細節上的處理。55年的版本是很不統一的,最明顯的我認為是變奏28的開頭,聽起來像肖邦,而81年版這一段的處理完全不同,很整潔而有顆粒感,像他彈的平均律。

81年版本是深思熟慮的,連貫而邏輯統一。好似恰空一樣,是對人生的一個回顧。如果看視頻更有這個感覺。

以上是聽了8、9年歌德堡的一些個人感受。曾經翻譯過《留聲機》上一篇關於古爾德的長文,有興趣的可以移步這裡查看:
http://afa.ycool.com/post.616108.html

另外我知道Lipatti應該是錄過歌德堡。波戈不太清楚。


81版古爾德的哼鳴聲更加明顯。在節奏控制上更加得心應手,55版給人的印象也是全篇的快節奏。81版前兩段變奏的反差之大令人咋舌,也從側面顯示出古爾德的控制力。最後一段變奏意猶未盡,餘味悠長。唱片錄完後兩個星期古爾德就中風離開,更為這張唱片附上一絲神秘色彩。55年始於巴赫到81年逝去終於巴赫的哥德堡變奏,的確很難再找出像古爾德這樣傳奇演繹巴赫的藝術家了。


轉發:
在我看來,古爾德的兩個版本中採取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演奏法------我稱之為消極奏法和積極奏法,兩者的差異不僅是技法上的,而且是觀念上的。1955年版本是古爾德以消極彈奏法詮釋巴赫的一個典範之作,在這裡,古爾德將一切與音樂無關的感受性東西都排除在外,不僅外部世界的現狀被排除了,包括外界境況在古爾德心靈世界投下的影像,包括他的生存體驗、他的倫理觀、他的情感狀況和價值判斷,所有這些全被排除在外。在消極彈奏的整個過程中,彈奏者身上的織體性是被抽空了的,經過消聲處理的,彷彿不是演奏者本人在演奏,而是另有一個抽象的、提煉過的人在他身上演奏,此人只考慮音樂的內在意義,而不把這種意義與外在世界加以對照和類比。「與世隔絕是它的現實。」正是這樣一種消極彈奏法,給古爾德比別的巴赫演奏者多得多的詮釋自由,使他得以將注意力專註於音樂本身,而不必理會他自己的人生觀,也不必理會諸如巴赫音樂中的宗教內涵、時代精神、自傳成分等一大堆文獻性因素的干擾。就音樂能量而言,古爾德在1955年版的《戈德堡變奏曲》里稱得上是一個超人,聽者能從音樂能量的熱烈釋放中捕捉到一絲透骨的冷漠:它是超然世外的,非人類的。消極奏法使古爾德在1955年的版本中自己成了自己的替身,這有助於他保持至關重要的心腦平衡,使演奏聽上去既是任性的又是極度克制的,既帶點孩子氣又成熟得可怕,既傳遞出一種隱士般的禁慾氣氛,又是嬉戲的,無比快樂的,心醉神迷的。

1981年4月,古爾德在紐約曼哈頓東30街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錄音棚重錄了《戈德堡變奏曲》。考慮到古爾德一生中從未將同一部作品重複錄製兩遍(現場音樂會的實況錄音除外),考慮到他在重錄這部作品後不到一年半就辭別人世,或許我們可以將1981年版的《戈德堡變奏曲》視為古爾德的音樂遺囑。去紐約錄音的前幾天,古爾德重聽了他自己26年前彈奏的《戈德堡變奏曲》,儘管從技術角度他仍與這個版本認同,但古爾德公開承認:「我無法與錄製這張唱片的那個人的精神形成認同。就好像這張唱片是一個別的人錄製的,與我無關。」主體性在1981年錄製的這個版本中現身了,古爾德把他生命暮年所特有的那種秋天般的精神狀態,以及彈夠了巴赫的那份倦怠感和滄桑感,感人至深地在巴赫的復調織體中作了變奏式處理。現在,速度比1955年版明顯慢了下來,這是一種適合對話的速度。的確,1981年的版本是對話的產物,我們在其中聽到了兩個聲音,一個是巴赫的,一個是古爾德自己的,它們扭結在一起,彼此是對方的亡魂。我不知道古爾德為什麼要把《戈德堡變奏曲》談得像一個亡靈在彈,或許他深知這是他最後的巴赫了,也是20世紀最後的巴赫。古爾德是在告別。即使這部作品能夠放到死後去彈奏的話,我想,古爾德也不會彈得比1981年的這個錄音版本有更多的鄉愁和輓歌氣息。無疑,這個版本是古爾德本人用積極彈奏法------我對此一奏法的定義是:將主體對生命和世界的體驗帶入音樂的內在語境,作兩相輝映的呈現------所能彈出的最具安魂力量的巴赫。在這個巴赫之後,對古爾德來說,已沒有巴赫可彈了。剩下的巴赫,讓希夫之輩、那些人去彈吧,隨他們彈成什麼樣子。

從古爾德的兩次錄音版本中,很多人在音樂背後聽到了演奏家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態度。早年的意氣風發和英姿颯爽。晚年讓位給老人面對死亡時超然的平靜。讓我們來看看現場拍攝的紀錄片:電視鏡頭中,古爾德身著深藍色的布襯衣,袖口忘了系扣,臉色疲憊,容面蒼老。他幾乎蜷縮在鋼琴上,戴著老花鏡的眼睛死死盯著琴鍵, 似乎要看破鋼琴這件樂器的整個奧秘。熟悉青年古爾德英姿的人看著古爾德一步步走向老態龍鐘的晚年,不僅會感慨時光的流失和歲月的無情。然而,隨著音樂聲響起,觀眾會逐漸忘卻一切,開始被古爾德對音樂的投人所打動。熒屏上的古爾德依稀仍和年輕時的他一樣,演奏時手舞足蹈,搖頭晃腦。只見他嘴裡不停地哼唱著音樂,只要能騰出手,就會做出各種自我指揮的動作。


第二個版本是哼唱配鋼琴,哈哈。


55版聽上去像是對未來人生無數可能的憧憬與幻想

81版聽上去像是在回味自己過往一生的每一個瞬間


速度差別,錄音質量,55年古爾德自己的哼唱聲似乎也小一點,55年的古爾德初出茅廬,青春霸道,81年的似乎更加沉穩自在,也更精緻
PS:@Lawrence Li, Pogorelich和Lipatti錄過哥德堡么……


推薦閱讀:

我不知道現在應該怎麼繼續學習吉他?
好漢歌中「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意思?
如何從音樂方面評價《小時代》的片尾曲《小小時代》?
陳奕迅哪首歌是比較傷感,感人肺腑、觸動人心的?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格倫·古爾德GlennGou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