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均這麼窮為何物價反而比歐美還貴很多?
誰來解讀、回答一下馬未都的這個疑問:
「我們憑什麼這麼一個貧窮的國家、人均GDP這麼低的國家,為什麼我們賣的東西比歐美都貴?你現在到日本去,日本過去號稱最貴的地方都比我們便宜的多得多,你看完了(各個國家),你覺得哪都是便宜的,這個就沒有道理。我們這麼大的生活壓力,到底這壓力是怎麼來的?」
——引自鳳凰衛視12月19日《鏘鏘三人行》第12分開始無論從經濟學社會學角度,誰能給出最真實最準確的答案?
PS:馬未都的疑問是「我們這麼大的生活壓力,到底這壓力是怎麼來的?」——看完回答,感覺大家都沒什麼壓力啊,房價物價教育醫療還可以再漲漲。知乎要麼以學生為主、要麼都是些收入很高的上層人士吧帖子這麼熱,補充一個:
曉松奇談 :美國生活成本報告
曉松奇談 20151126 美國生活成本報告
你能買到的商品大概分為三類,
商品1. 服務(勞動極其密集的商品,勞動/資本替代彈性小於1的商品)。例子:理髮、保姆、課外教師、書籍。這種商品的特點是價格幾乎長期正比於人均收入,收入越高、人工成本越高,這類商品的價格也越高。
商品2. 私營部門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品,食物(勞動/資本替代彈性大於1的商品)。例子:鄉巴佬牌滷蛋,美的牌電暖氣,小熊牌蒸蛋器,蒙牛奶粉,紅米手機。這種商品的特點是工業科技進步會導致邊際成本、價格持續降低(資本規模效應、人工佔比例更少),在完全競爭市場下,價格逐漸趨近於其自然資源的成本。
商品3. 奢侈品、進口商品。例子:所有高逼格進口產品,如lv包包,Tiffany鑽戒,黑色法拉利跑車;另外也包括進口中檔的"商品2",例如港版各類水貨,外國iphone等等,題主大概說的就是這種商品。這種商品的特點是由於不充分的競爭,可以存在價格/稅收歧視政策,收入不公平會對其價格有影響。
另外還有一類商品,這裡不細究。這類商品叫「壟斷品",例子:汽油、手機資訊費、養老保險(有時可以認為是購買政府給你的養老承諾)、高鐵車票。這種商品的價格往往受制於壟斷和福利政策。
從大多數人生活經驗來看,商品1、2的價格都是中國更低,商品3則是中國更高一些。諸如同一款包,有時能看到內地賣3000rmb, 香港賣2000rmb, 美國賣1000rmb的奇葩景象。
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角度來看,這三種商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價格走勢是不一樣的。1,受制於人工成本低廉、價格會保持較低水平,商品1的價格的上漲其實完全反應的是人均收入的上漲。
2,中國巨大的勞動力和快速的科技進步,使得商品2的相對價格一直下降,也就是其價格上漲的速度應該是慢於通貨膨脹的。
3,中國較高的資本回報,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日漸擴大。由於出現了大量具有高購買力的新富裕階層,長期專門針對本土屌絲文化的國產工業品無法滿足其需要。進口工業品由於供給有限,在局部、一定時間段內,出現了高價現象。這種高價反映的是競爭不完全、貿易保護主義稅收。
由於收入不公平現象廣泛存在,收入較低者在購買商品3時尤其痛苦。而且正因為還有大量收入較低人群,高收入者在二、三線城市居住分散,所以外國工業品零售店無法在這些地方快速拓展。所以在這些商品的價格方面,二三線城市&>北上廣&>香港&>北美、歐洲的價格差序將長期存在。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說實在的,我不太認可一些高贊答案的看法。
有些人居然說「窮國就應該物價高」,那為什麼泰國物價也全面低過中國呢?那為什麼十年前中國物價需要仰望日本呢?呵呵噠 確定不是來搞笑嗎?
就讓我這個經濟學外行,來回答一下。
物價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稅收政策,商業流通環境,市場消費需求,等等。
讓我們把物價分類拆開,進行討論。
第一類:人力資源要素佔比較高的服務或者商品。
比如足底按摩(純人力啊!我從沒去過,但我悟性高,我猜的,OK?),
比如路邊小店裡的牛肉拉麵(雖然有面和肉作為原料,但人工佔比還是很高的一種商品)
比如家政工作、理髮,等等。
這些東西,當然是天朝比較便宜。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或者香港這樣的發達地區,會貴很多。
第二類:土地要素佔比較高的服務或者商品。
比如,酒店和房租價格。
比如,計程車、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費用。
再比如,路邊小店裡的牛肉拉麵(同樣是路邊排擋,人家不光人工貴,土地租金也是推高價格的原因之一。關於這裡,適當展開一下,給大家舉個例子。
大家知道香港物價是很高的,他們路邊一晚牛雜麵,需要幾十元。比內地大城市在雙倍左右,比小城市在三倍左右。但是香港的麥當勞價格和內地幾乎是一樣的。
我想了一下,認為原因是這樣的:麥當勞是用工業大批量的方式生產快餐,所以物料和工序成本其實內地和香港已經差不多了。而香港較高的土地租金,在香港麥當勞很高的日流量攤分下,也不會帶來很大的劣勢。所以香港和內地的麥當勞能賣幾乎一樣的價錢。而香港拉麵大伯開的小店,因為客流沒有那麼高,人工和土地成本就會體現的比較明顯,他必須定較高的價格,才有可能盈利。
整體來看,和發達國家比,天朝這方面的服務或者商品,也要便宜不少。(北京上海深圳這些超級發達都市和發達國家的差距較低或者價格相近,畢竟這都是上千萬人口的發達地區,全球這樣的城市也不多)
第三類:規模工業製成品。(非進口、非奢侈品)
比如,手機、電腦。
比如,汽車。
比如,運動鞋、衣服、包包。
我相信【鏗鏘三人行】的節目,談的就是此類商品。所以節目並沒有全錯,但可能犯了以偏概全的問題。
事實上,就這類商品而言,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我們已經比日本、美國的價格更高了。
本人去年在日本的時候,也是感嘆所謂的高物價國家,跟天朝比不算什麼。(比四年前去日本的情形不同了,與日元貶值,人民幣升值,中國較高的通脹率,都有關係)
日本的汽車、數碼、服裝和運動鞋(這裡討論的是國際標準中產階級消費的品牌,比如耐克、Asics、本田汽車、尼康、蘋果手機等。對於國民平均收入來講,這些東西相對高檔一些,但是,這些東西絕對不是奢侈品!!!),都比國內便宜。
表面原因也不難分析:
1 工業製成品其實全球成本價是差不多的,畢竟全球化的原因,生產都會落地在較低成本的國家,比如中國。從中國東莞、蘇州出產的工業製造品,海運到全球各地,進行銷售。國際物流成本對最終售價的影響並不大。
2 中國比較貴,主要是增值稅等消費相關稅收比較重。此外,流通環節的成本比較高,包括國內物流,包括品牌總代理-區域代理-專賣店/商場專櫃的分銷模式。
說到這裡,我覺得只是表面現象的分析。
一個國民平均收入不算高的發展中國家,大量商品的物價超過了高物價發達國家,到底本質的原因是什麼?
我傾向於認為是:國家宏觀的經濟策略有意為之,以及國內貧富差距較大。這兩者又互相印證和促進。
操作手法就是:對消費品徵收較高的稅收,壓制居民消費,增加居民儲蓄,低成本獲得儲蓄資金,促進投資。
這樣的政策,最有利於資本階級,他們可以較低成本從社會融資,擴大投資和發展,進一步積累資本,資產階級也消費,而且喜歡買貴的東西,但是一個富人消費量的增長幅度是追不上資本積累的幅度的,畢竟一個富人只有兩隻腳、一次只能穿一雙鞋。對於窮人來講,影響不大,因為窮人只消費低端商品和服務,而這部分經濟活動實際上並沒有嚴格、充分的被徵稅,並且低端商品/服務可以犧牲品質、標準、環境等,所以成本和售價都明顯較低,而且窮人消費總基數也比較較低,所以對他們影響不大。受打壓最嚴重的是中產,他們收入看似體面,但由於消費檔次比較高,比如要吃肯德基、穿Nike的鞋子、開吉利的汽車,那就必須老老實實的享受這些商品內含/附加的高稅率了。
很多人抱怨在北京上海月入1萬,過的像只狗。而一些三線城市的月入3k的居民,覺得日子還可以;前者可能更多抱怨物價超高,後者可能更多抱怨自己賺錢太少——也就是這個原因,這種奇妙的迥然不同的對比誇大了一線和三線城市的消費物價水平差異,前者實際上消費量和消費商品的平均品質要更高。
在發達成熟國家,市場上的商品檔次相對差異度不會太大。但中國的市場不成熟和貧富差距,導致了商品分層非常懸殊。
打個比方,美國汽車市場,最低端的基本就是韓國車比如起亞,主流是日本、美國平民品牌如豐田、福特,高端是寶馬、賓士等。
假如豐田的平均單價是100,韓國車至少有90,而寶馬也只不過140左右。(從低到高,90:140)
但中國汽車市場是不一樣的存在,我們有大量的本地低端汽車,生產標準和科技水平明顯低一些,當然價格也非常誘人。
在我們這裡,假如豐田是100,本土品牌大概只有60,韓國車90,寶馬大概在150+。(從低到高,60:150)
這種汽車的價格分布,就是我們汽車消費潛在人群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映射。
這種案例,在服裝行業、3C數碼、餐飲行業,其實也很雷同。
服裝行業,我們有大量的雜牌、山寨廉價服裝,很便宜很便宜。這不妨礙國際品牌的服裝,我們的同款比美國貴將近100%。
3C數碼行業,我們有大量的雜牌、山寨產品,很便宜很便宜。這也不妨礙,我們的Thinkpad電腦和蘋果手機,都比美國貴。20%-50%不等。
上海的路邊拉麵店一碗面20元左右,日本東京一般的拉麵店摺合人民幣50-60元,這種相對平價的餐飲,大陸還是明顯便宜。但是去到中高級餐飲店,上海一點也不便宜了,在東京吃到人均消費300元的牛肉燒烤店,已經是「好吃到哭+吃撐肚子」。但在上海,同樣的價錢,其實很難找到類似的品質。
以日本為例,貧富差距和工資差距都沒有那麼大,因此他們的消費品水準相對一致,價格區間拉的不會太離散。而國內,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差異太大了,所以商品供應自然也會去迎合這種懸殊的消費結構。
目前對消費行業的高稅收,以及我國在財產稅等稅制上的缺乏,讓人很難看到「貧富差異」的趨勢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中產是最容易被盤剝的鮮肉,窮人屬於Nothing to lose,富人們繼續實踐「讓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
以上,個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歡迎和大家交流。
做個小廣告,我的第二期知乎Live,下個周六見:
一苒的Live——車造好了,是怎樣賣出去的?
對這個問題我比較贊同 @snipercat 的答案
關於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並不是很懂經濟學理論,大部分是看來的材料的思考,歡迎批評指正。
我覺得,中國並不是物價高,而是物價級差大!
高中政治書告訴我們,價格的波動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所以很多東西貴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人買得起。
物價極差大的原因有兩點:
1. 目前的中國貧富差距非常大
2. 中國的市場非常的龐大。
基於以上兩點,中國目前有全世界最多的富人,也有大量的窮人。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談起人均收入以及人均的任何都是非常tricky的啊!現實是,在中國維持基本生活的衣食住行成本非常低,可是你稍微想提高一點生活水平,就要付出非常高的代價。所以中國目前的現實是,月入兩千也能餐餐有肉,月入兩萬也能輕鬆月光。
在美國即使德國車那麼便宜,滿大街仍然都是日本車,而中國某些富有城市,即使進口車都那麼貴了,晚上去吃個小龍蝦還是會不小心就看到豪車展啊。別跟我說美國人不虛榮,實用為主,人類都是虛榮的,更何況縱觀各國,美國人民和中國人民在虛榮排行榜上的位置也差不多。
如果你覺得中國物價高的話,那你一定至少是個中產階級,不說LV最起碼想買個coach,不說海藍之謎最起碼用個雅詩蘭黛,才會覺得國內的價格真是坑爹爆了。那是因為就算價格坑爹也賣得出去啊!就算聰明伶俐如你知道找代購,還是有很多疑心病重或者根本不差錢的妹子直接專櫃買買買啊。世界名企好歹智商不會太欠費,來中國虧錢玩兒吧。
這樣的經濟環境其實對中產階級是非常殘酷的,明明有著看上去還算體面的收入,卻始終很難有積蓄。而體面的收入往往意味著辛苦的工作,做牛做馬卻無法停下來。
我認識的外國人,尤其是屌絲階層,其實大部分都覺得中國的物價很低,和我本來的主觀感覺完全相反。他們在超市永遠買最便宜的日用品在路邊攤買早點然後感慨中國的美好。而稍微精英一點的,才會覺得中國的物價高。我的一位法國外教,就很不理解我海淘的行為,她覺得中國的東西這麼便宜你圖啥啊,我說國外化妝品便宜多了她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我猜她也許根本沒在國內去溜達過絲芙蘭吧。
另外中國的經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物貴人賤,勞動力成本低,以至於延伸到知識,技術都沒有實物值錢。我猜這是經濟發展太快思想轉型跟不上的原因吧。這對生活成本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是對立的兩個方面。
1. 我們可以用低廉的價格享受很多依靠於勞動力或個人技術支持的在國外天價的服務。
2. 我們工作待遇低,福利差。
這兩件事必須是同時存在的,因為他們是因果關係。因為自己家人在國內某大型通訊設備公司工作,對比同學在澳大利亞僅僅為了裝寬頻而付出的時間精力和發的脾氣,感觸實在是太多。還想說一個感觸較深的例子,就是前幾天家人做了一個簡單的外科手術,我去繳費,差不多3000塊,因為是很好的三甲醫院,這個費用也還算意料之中,可是真的拿到收據條還是蠻吃驚的,因為手術費只有500塊左右,有將近2000的材料費!人們不願意向辛苦付出了青春與汗水的醫生多付錢卻願意為了什麼高科技噱頭的材料付這麼多錢。同理人們也不願意給看病的醫生付錢,卻願意花很多錢買葯,所以造成了很多天朝特色的糾紛,注意別誤會我從不認為這是病人的錯或者覺得醫生開高價葯收回扣是應該的,只是覺得應該看到背後制度與經濟的原因。在這家三甲醫院,專家號8塊,知名專家號也就20塊,在經濟發達物價低廉的標誌性國家美帝,你知道找專家看一次病需要多少錢嗎?
總之服務,知識的價格並不是很直觀,目前中國的文化本來也不是很看重這裡,又很難去美國亞馬遜比較,所以也會一定程度造成國內物價高的印象吧。有人只把iphone,LV,Dior這種一個月甚至一年買一次的東西當物價,不把每天吃的蔬菜、水果、牛肉麵、果汁、點心零食當物價。
還有的人只把商店裡的商品當成物價,不把理髮、醫療、商業保險、修下水道、物業、快遞、修車、修電器這些服務當物價。
還有的人,只對比iphone,Tiffany,Armani,哈根達斯,filet牛排在中國和美國的物價,卻不對比老乾媽,回鍋肉,小米手機,國產寨板,小店普通襯衫襪子內褲,書籍,電話費賬單,水電費賬單,市中心tollway賬單在中國和美國的物價。
還有的人,非要拿人口1000萬北上廣深市中心的150平米公寓,跟美國澳大利亞中部大農村100萬人城市house的價錢對比,卻不拿中國中部100萬人口縣城的大房子跟紐約波士頓香港倫敦的小小公寓對比。
結論:水深火熱,吃棗藥丸。
PS1:我只是指出有的人談「物價」問題時抖個機靈,我沒有對兩國總體物價和收入水平進行客觀全面的對比,你們不要聽風就是雨。
PS2:有人在下面問我為什麼只談物價不談收入。我為什麼要談收入,你們掙錢比不過美國人不是不爭的事實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裡中等的,美國是發達國家裡最強大的,不是常識嗎?
結論:水深火熱,持棗藥丸!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知乎書館 http://zhuanlan.zhihu.com/qu-yi點進來才發現是被邀請過的題目,隨便說幾句吧。。。
任何價格的比較都要建立在當地平均工資的購買力之上,來回換匯率比較貴賤,是沒有意義的。。
而且,國內自身不同城市之間的比較都是不均衡的,何況和歐美比?
同樣的5000塊錢,在東北和在深圳能一樣?
都拿這5000塊錢跟墨爾本的5000澳幣比,得出的結果自然也不一樣。。。
再有就是上面答案提到的,日常用品和食品的價格和奢侈品的價格又不一樣。。。
那麼我給大家就黑龍江地級市老家、深圳、墨爾本,進行以下的對比。。。
墨爾本中位數工資為1440刀/周,每月約為5500刀:
打車:Day Rate (9am – 5pm) $4.20 $1.622 per kilometre
Overnight Rate (5pm – 9am)$5.20 $1.804 per kilometre
Peak Rate (10pm – 4am) Friday and Saturday)$6.20 $1.986 per kilometre
按白天打10公里車算,差不多是20刀,月薪的1/225
Iphone 7:1079起跳,約為月薪的20%
租房:city2房apartment,1600一個月可以租到。。。約為月薪的25%
下館子:按夫妻二人2-3個菜加酒水算,100刀可以搞定。約為月薪2%
深圳:百度告訴我2016年的平均月工資為8141。。
打車:關內紅的:起步價為10元/2公里,之後每1公里/2.4元,停車等候時每分鐘/0.8元
白天打10公里車,差不多是30塊。約為月薪的1/250
買Iphone7:國行是5388,約為月薪的66%
租房:58同城福田一套2居室,是4500左右。。。約為月薪的55%
下館子:我上次回深圳的時候,出去吃飯給我的感覺差不多是(人頭+1)X100。。。兩個人點兩到三個菜加酒水,300多一頓,不算誇張。。約為月薪的4%
東北老家:百度告訴我2016年的平均工資為4910
打車:年初回國的時候,15塊錢跑全城,當然全城可能也就方圓10公里。。。。約為1/333
買iPhone 7:國行5388來算,一個月月薪不夠買的。。。。
租房:同樣市中心一套兩居室,2500左右,約為月薪的50%
下館子:東北的菜碼,兩個人150可以撐死了。。約為月薪的3%
所以你看,奢侈品方面國外是碾壓國內的便宜,其他日常用度卻比國內的一般城市貴,但貌似依然無法跟國內的發達城市比。
所以北上廣深不愧為凌駕在中外之上的宇宙中心。。。
綜上,此題問得毫無意義。。。。
少看點鏘鏘裝逼行 多努力自己出國親眼看看才是王道
法國家樂福找不到人民幣50元以下的毛巾也是醉了 國內多錢?
巴黎隨便坐趟公交人民幣16塊起 你所在城市多錢?
鏘鏘裝逼行那幫人天天出國只關注奢侈品什麼的 當然比國內便宜了 這不是廢話
拿法國LV在華價格比較就是拿中國油條在巴黎比較 兩根油條十多塊RMB 看到中國價格後回來驚呼法國老百姓連油條都吃不起了 有意義嗎?
ps: 回答 @酸采 (HEA文)
順便也回答下大眾 大家比物價時候很多人忽略了西方人收入問題 大家總是拿天朝2000年時候工資跟西方比 總以為西方人均收入是天朝好幾倍 這裡有個實例(人在外面 具體回來再修改):
法國統計局資料2011年 法國50%人收入 1 474歐鏈接 Salaire moyen France métropolitaine (64612939 habitants)
中間那個Revenu par ménage 2410歐 是整個家庭月收入
下面那個圖表有近幾年的增長 5年增長了11.5% (你的城市5年收入上漲多少
下面是單人收入
這裡有巴黎每平方米房租均價 按最低的26歐元每平方米算 35平的房租月租在910歐元(不含水電)
順便再貼一個 法國報紙調查法國最低生活成本每人每月需要1490歐元(2014年)法國貧困線是977歐元
1490 euros par mois, le minimum pour vivre, selon les Fran?ais
搜到了中文版的:
調查法國人均最低生活成本:每人每月1490歐元
很明顯 大部分法國人拋去生活成本之外 沒多少剩餘 所以很好理解為什麼法國滿大街都跑的爛車,你日常生活中見不到多少法國人用iphone之類的 大部分都是三星 LG之類低端智能機
我法國工作很多年了 這些基本東西還是清楚的 kebab什麼的 滿大街都有 我說的是套餐(kebab加薯條飲料)6.5歐 你要能找到5歐的也是奇葩。但不可否認這基本就是法國在餐廳最便宜能吃飽的東西了 國內我住上海 樓下蓋澆飯15-20元RMB吃的比這個好很多。
(法國人均收入差不多 巴黎也就2000歐出頭 但是35平的房租就要1000多歐 算下來到手沒多大區別) 扣去國內沒有的住房稅電視稅等等 到手也就9000多RMB點跟北上廣大城市白領收入沒多少區別 但是你國內窮 吃個包子稀飯 10多塊能搞定吃的還不錯 法國最便宜的kebabe 套餐都要6.5歐 換成人民幣也要50多塊 上面說沒有50塊以下的毛巾 16塊錢起的公交車票 這些日常東西幾倍的差距 問題收入有幾倍嗎?
-------------------------------------------------------------------------------------------------------------------------------
不可否認的是 西方很多國家比中國生活的確實好 畢竟人家是工(gai)業(ge)革(kai)命(fang)快200年 基本可以算上世界頂級一線國家 我覺得很多在比較的時候總是忘記屬於我們的發展時間僅僅才幾十年 這樣比較其實就是一個剛步入初中的人跟高中畢業的一起參加高考 然後被人噴你分數怎麼比人家差那麼多?
西方國家很多東西相比天朝按購買力算是便宜一些 但是這其實是建立在中國大量廉價勞動力身上 按照中國這幾年的工資上漲速度 如果物價也跟著這麼漲 勢必也會帶動法國物價上漲 在工資上漲速度遠遠不及中國的情況下 十年後 到底哪裡物價高 結果還是很明顯的。
#為了不致混淆,我接下來說的貨幣都是兌換好了的同一種貨幣。
先說說這個娛樂節目提到的理論:人均GDP低的國家物價水平應該低於人均GDP高的國家。
某國的一個人某甲月收入是500元,與其對照的發達國家那個人某乙收入是5000元。
然後因為落後國家窮,所以物價都應該是發達國家的1/10。
吃飯甲花5元,乙花50元;穿衣服甲花10元乙花100元;出行甲花3元乙花30元……
最後每個月甲攢下來50元,相當於10頓飯。乙攢下來500元,相當於10頓飯。
咦?既然如此,落後國家跟發達國家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幹嘛要努力去變成發達國家?
這邏輯錯在哪裡呢?
====================
因為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不是因為錢多。
我們別提錢,不發達國家之所以不發達,是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就是勞動者單位時間勞動的產出較少。
換句話說,你一個小時只能生產一個齒輪,人家發達國家的一個小時生產50個。那麼很顯然地,人家單位時間收入能買到的東西就一定會比你的多。
也就是說,一個小時的低門檻藍領工作都會有相當於生產50個齒輪/50斤大米的收入,這樣整個社會都不會覺得生活產品貴啊。
收入低本來的意思就是買啥覺得啥貴,所以娛樂節目里的那句話根本就是用名詞解釋來論證自身。
===================
那發達國家啥貴呢?人力貴啊。
你買個組合傢具,在甲國可能是12個工時(120塊錢),在發達國家是1工時(50塊錢)。你的付出當然要比在甲國便宜。
然後,你請人來組裝傢具,甲國需要付出1個工時(10塊錢),發達國家也需要1個工時(50塊錢)。於是,總價格是130:100,嗯,頓時覺得沒那麼過分了呢。
========更新下挖個護城河===========
當然,實際情況相當複雜,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投資生產,必然會加劇兩地的物價差異;不同國家的消費習慣不同,相應的商品定價也會很有些差異;中國畢竟是一個國家,跟所有「外國」的各單項最高分比較敗了也可以理解。
更重要的是,對於媒體老油條來說,任何事情他都能做出他想要的解讀。
========就是夾帶了你咬我呀===========
因迅速工業化從第一產業中解放出來的勞動者進入第二產業,會很快再進入第三產業,以後我國的服務業從業者收入也必然會迅速提高,農產品與工業產品的售價也會慢慢下降。
等有天,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真的特別便宜了,中國人的好日子就真的來了。
彼時彼刻中國人的自由,是不被資本綁架的自由,是擺脫金錢束縛的自由,是這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自由,真的會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實事求是好不好?
「發達國家」之所以是發達國家,就是因為能從發展中國家身上吸取足夠的血液,維持更優越的生活,人家物價要是比中國高,生活成本比中國還貴,那發達個毛線啊?要不是同等條件歐美生活更好,那麼多人背井離鄉跑去移民,都是傻的么?
很多人容易陷入一種矯枉過正的情景,就是為了跟「公知」爭論,忽視某些事實,何必呢?
你在美國買過書嗎?
樓下便利店買的,水筆2000韓幣(十一塊半),橡皮800韓幣(四塊半)
ps:回寢室向英國佬抱怨了一下太貴,結果她覺得價格很正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認同樓上說中國東西便宜是因為質量差的觀點,我自己帶的國內四塊九的牙刷跟七塊半的毛巾比這邊十八塊一支的牙刷跟三十幾塊錢的毛巾好用的多,國內五十幾塊錢的秋褲比這邊一百多一點的質感還好。(問了下室友她覺得韓國物價比英國還便宜一點,質量也差不多)
還有說在中國五十塊錢也吃不到一碗好面的,我在東北的時候出門花三十塊錢就能吃到加兩塊大牛肉還送兩個小菜的湯麵,估計是你不常出門被餐館坑了吧。說實話,我沒覺得中國的物價高。但大家都去買進口貨,自然會比原產地的價格高。
我的小姨子最近在國內開了一樁生意,做母嬰用品代購,讓我太太幫她在英國買。我才意識到大家想在國外買的不僅是奶粉而已,奶瓶、假奶嘴、磨牙玩具、維生素,甚至衛生巾都有人買進口。
為啥必須要買進口貨?因為國內產的東西不放心。國內最好的牌子在大家心裡的可信度甚至比不上國外超市裡不起眼角落裡貨架上標著「value buy"的產品。
這是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鏘鏘三人行這種節目真心沒啥必要當真。
中國很多東西比國外貴,但更多東西比國外便宜。
奢侈品、研發設備、橄欖油、汽油等一系列中國無法製造的,或者大國企壟斷的,往往會貴,其他都是便宜,而且便宜很多。
還有智商稅貴,夜店貴。
日本新幹線票價是中國高鐵的三倍以上,而且還比高鐵慢。
做個足療看看,中國是30~300,美國至少100刀。日本5000円起,還只有30分鐘。
免稅化妝品是北京T3的店比日本免稅店便宜20%。
韓國蘋果論個賣,肉的價格大家自行百度。
拉麵,日本600~1200円路邊店,中國路邊店12~20元這還是一線城市。
一同學的朋友,做某種科研用線圈,做出來之前舶來品賣幾千,他賣幾百,瞬間佔領市場。
為什麼那麼多人相信世界第一工業國東西貴?
為什麼那麼多人相信世界第一輔食產量國東西貴?
因為Low,所以得為生活的艱難找到理由。
補充個親歷:
在首爾吃路邊攤,3個人,點了一堆小菜,湯免費喝。小海鮮為主,加上酒,70000多韓元。發現老闆娘熱情的要死,問同去的朋友,他讓我看邊上的人,幾桌都是兩三個老爺們要一瓶6000的酒,然後,只喝湯。
可憐。
另:可能是最好吃的北京的拉麵:蘭馬,這一套大概40元。600円。
是蘭馬拉麵,這個是大寬的面。不是馬蘭拉麵。蘭馬拉麵在回民學校邊上。
一、中國物價高是優質商品比歐美貴,說物價低是廉價選擇更多。
最劣質的產品中國更便宜,隨著質量升高而持平,優質產品歐美更賤。
小康出生的知乎兒,經濟需求偏中上端,優質消費成本高.
尤其是中產,提高生活品質阻力比西方更大。
這體現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河南農村拖拉機賣的嘎啦蘋果,最便宜時1.7rmb一斤
上海有機超市無農藥化肥紅蛇果,二十一個,比歐美貴。
淘寶地攤衣服中國便宜
Levis水平就反超歐美。
工業品一樣,普通衝擊鑽挖掘機比日立現代便宜,
高精度耐操十幾年不走尺寸的機床,國內成本高了去了。
奇瑞QQ便宜到家,歐美最差的新車也不止兩萬rmb,還嫌貴?有1w的電動四輪車能上馬路
到了自動檔開始中國開始貴了,12缸發動機或跑車,歐美更便宜。
不僅僅是中國人這個感覺,在華外國人也一樣。
廉價生活也是外國窮人蜂擁來華的理由之一。
我家那裡以前有個非洲阿拉伯裔法國白人,
隨便教教英語,一個月七八千,抱個本地妞住丈母娘家房子,
晚上二鍋頭+花生米+豬頭肉,不要太舒適。
(你沒看錯祖上來自非洲阿拉伯國家+白人+現在吃豬頭肉)
相反還有個朋友是標緻雪鐵龍小頭頭,管十幾個人,然後expatriate到上海,工資翻了三倍。但是依然吵著要趕緊回法國,為啥?在上海維持跟法國中產同樣的生活水平,簡直就是奢侈。
買有安全保障的食品,邊際性價比直線上升,孩子上法德合作學校,費用刷刷的也在那三倍工資裡面。小女兒三歲,還要諮詢醫生,避免多語言環境可能導致的語言中樞發育問題,或者經常送回法國給奶奶養,防止以後回國不適應。等等等等!
但是中國很多廉價的商品以後都要消失的,因為犧牲了國民健康安全成本。
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缺乏監管力度,生產衛生保障不合格,
更有橙子打蠟三鹿奶粉這樣主動添加毒害物的例子。
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這方面法案加強,企業的衛生成本一上去,
或者說食品健康法律懲罰力度加強,把人吃出病了罰得廠家破產,
農副食品價格都得跟著蹭蹭蹭上去
以後這些衛生不達標、隱患大的廉價食品最先消失。
電影《盲井》死一個礦工賠3萬,相信不久將來會提高到300w,那時候煤老闆就不敢亂來了,
煤炭價格也會跟著上升,接下來電力成本也高,能源的連鎖效應會帶動其他商品漲價,
巴黎有地鐵站叫Houille-Carriere/Seine,塞納河上煤礦採石場,就是60年代隨著勞動保險的完善,入不敷出被迫關閉的,現在只剩一個名字了。
建築工人、機械工人、的勞動保障設施一旦加強,相關的廉價工業品都會消失。
二、中國社會保障差,保險欠缺,更高儲蓄以防不測,實際可支配收入更小。
哪天走街上扶老人,可能被訛炸一大筆。
得了重病或者事故,以後幾年工作受限,收入立刻下降。
這些在歐洲本應由醫療保險、責任險、法律輔助險覆蓋的意外開支,在中國全部成了個人潛在負擔。因此不敢像歐洲人那樣賺多少花多少,必然要節省更多的收入避險。上面那個法國的例子說法國家庭平均月入2410,人家基本可以月光。生病了有保險,病假工資付八成,孩子以後上大學免費(私校這收入也不夠)。同等水平中國月入兩萬的家庭,一小半都得存起來,以備醫療教育之需。
例如在巴黎稅後2200可以養活一家子嗎?
關於醫療之外的保險問題,這裡解釋
如何看待並改善中國社會人情冷漠且缺乏信任的現狀?
三、中國的貧富差距被大國效應擴大,國內價格歧視更小。
注意這裡不是說貧富差距大,
而是貧富差距本身因為中國的規模被進一步放大。
統計數據挖掘有個概念:集合的方差大於其子集的方差之和。
具體來說,歐洲各國貧富差距都美國小,因為福利好,但是歐洲國家之間貧富差距不小,如把歐盟當作一個整體衡量貧富差距,對美國就不遑多讓了。
歐盟內無關稅,但有消費稅增值稅,煙草等工業品還能政府定價,一包camel法國7歐義大利4.6因義大利邊境ventimiglia火車站,法國人排隊整條買煙。菜市場超市大量充斥法國老太太,蔬菜水果肉類價格沒法監管,因此義大利西北靠近法國的san remo和diano marina等幾個小城,物價也被法國帶的虛高。還有些法國人,為了避稅,乾脆住在義大利,工作摩納哥,搞得義大利人怨聲載道。
而中國就好比無國界的歐盟,無聯邦自治的美國,對富過西班牙的上海,和300km外貧如越南的安徽,工業化商品統一定價。二者其中的價格調節僅僅在於物流,而中國貨運比較發達,物流成本低。這種經濟差異的交流碰撞更加明顯。上海人淘寶到便宜的黃山毛峰只會心中竊喜,但是安徽人買上海冠生園食品真心貴。
這一點在中國也許體會不到,大家本來認為一包中華煙,不論在深圳還是西藏都應該一個價么。但是歐盟就不是這樣,例如Hugo Boss在德國、義大利、法國存在明顯的價格歧視,德國人審美需求低,就是古板風格,同樣一件衣服比法國便宜20%-40%,在義大利,就是走騷浪賤風格花花的,採取另一種定價策略,在法國因為時裝市場本來需求就大,所以價格一概拉高。答主深有體驗,心想我住法國,上BOSS Kollektion für Damen Herren按德國價格買行不行?不行!雖然歐盟沒有關稅,他們對法國收貨地址強制採取另一種更高的價格。我認為很多答案都沒有答在點上。
中國物價比歐美貴很多??? 那僅僅是部分商品而已。不要把一些奢侈品(稅收還有品牌戰略問題),還有牛奶之類的商品價格當做市場價格的全部。
我生活在的英國南部小鎮,公交車票約16元人民幣,的士車價格近國內一線城市6倍,在很一般的小館子吃個飯和人均200元人民幣,我每月生活費(包括住宿)很難低於1萬元人幣。要是誰說國內綜合物價比發達國家還貴,那肯定是沒有出過國。
其實大家如果仔細想一想就能輕易判斷出這個言論有問題了。舉一個十分簡單的經濟學邏輯,如果發達國家的平均物價真的比國內物價還低(具體指商品和提供的服務的價格),那麼那些相對應的營業額應該更低才對,如果營業額更低,公司哪來的錢給僱員提供比國內高几倍的人均工資???國內除了港澳和西藏沒有去過,其他省市都是有到過的!工作關係,美國除了阿拉斯加州以外的其他地方答主也基本都走過!關於物價,答主先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
(我不能說高曉松在忽悠人,但是為了吸引觀眾,他確實沒有完全說實話!!!)
我們說的物價更多的是指基本生活用品,衣食住行等等。(我下面說的是整體情況,如果特殊情況會單獨解釋。)
衣服
最便宜的便利店裡也有40塊錢一件的半截袖,普通美國人大都會去一些大型商場買打折衣服,襯衣也是200-500塊一件的。買的衣服在國內都算是名牌,不過在這邊就是普普通通。
食物
民以食為天!這是衡量一個國家物價水平最有代表性的一個方面!每次逛超市,基本上都是700塊錢開外。這只是7天的食物,有時候中間還要再出來補充一次。無論是中部偏遠還是兩岸繁華,在外面就餐,最便宜的一個三明治也是35塊錢起!還不包括稅!
一個月花在食物上的錢大概3000-6000塊錢。這還是省吃儉用的結果!
住
美國地廣人稀,房子普遍大。而且,美國人嘴裡的房子在國內叫別墅。導致這一差別的主要原因是國內人口數量!國內的房子在美國叫公寓,不過價格並不見得一定便宜。而且,住房在美國可謂真的不便宜!
買房子不能單看房價!政府一塊錢賣給你,但是要求你每年交雜七雜八的各種錢好幾十萬,你覺得你賺了還是賠了?!
美國的房子就是這樣子!
你可以在中部地區花20萬美金買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大房子,不過你每年都要交房產稅!
房產稅根據當地的房價不同從1.25%-4.5%不等。房價越高的地區房產稅會越低,反之亦然!別看中部地區房價便宜,可是房產稅並不見得比東西海岸的便宜。
除此之外,你每年都會被強制買各種房屋保險,這個花費是根據房子地理位置和價格等因素來的,從幾千到上萬美金不等。
此外,房子大都是木質結構,為了保護房子,每年或每隔一年都要重新刷漆,來場冰雹說不定還要給房子換屋頂,這一下子又是幾千美金!
最最關鍵的是,美國有遺產稅!!!
如果你老了,決定把你的房子給你的兒子,你兒子要支付至少這個房子價格的40%才能得到它!
交通
說到交通,主要分兩部分,汽車和公共交通。
美國是一個沒有車子寸步難行的國家,幾乎人人都有駕照!說到汽車,美國還是不錯的,這要歸功於它健全的法律體系。相同品牌的車子價格要比國內便宜不少,關鍵是質量過關。
不過公共交通就沒有那麼便宜了!坐公交車15塊錢起,還是單程,貴的地方要20多塊錢。我一個月單純花在公共交通上的費用就800多塊錢!!!
每每說到這些,我就很懷念國內十字路口那五塊錢加倆蛋的煎餅果子和肉夾饃!懷念那做一次才兩塊錢的公交車!懷念那8塊錢一個的驢肉火燒!
啊啊啊啊。。。。
說的我好餓。。。。
我要去啃昨天晚上50塊錢買回來的那半個三明治了。。。。
對了,別忘了點贊哦^_^
→→加拿大農村,黃瓜一度漲到2刀一根,你感受一下。
我在天津時曾經一塊錢買了四根黃瓜,窮學生天天拿黃瓜當水果吃,到了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我默默地去買水果了……忘了說,葡萄6刀多1磅。這居然還是個農業省,請問你們農業省都種些什麼啊,只種麥子嗎?
subway一個footlong的三明治8塊錢,就一個三明治啊!吃兩天就吐了的那種,8刀我在國內可以吃個兩菜一湯的套餐了好嗎。稍微好一點點的館子,就是可以坐下吃那種,一頓飯+小費大約20刀/人吧……當然你要是點牛排,就不怪我了……個人覺得steak還是挺貴的。
奢侈品據說比較便宜,但LV這種東西,無論在哪兒都是奢侈品……
電子產品我看了一下,亞馬遜上的價格基本跟國內京東差不多了,64Gipad air2便宜200塊左右,遠目……當然這邊人人都抱著一個mac,大概是以他們的收入論,mac並不貴,好點的mac pro也就1800上下嘛。遠目,我要不要買個mac呢……感覺還是好貴……好不還是TP先湊合著用吧……
小配件非常貴!我曾經想買個無線鍵盤,100刀,整個人都不好了,也不知是不是碰到黑店,於是現在還在用手劃屏幕……
另外,車便宜,尤其是二手車到處都是。
我在國內懶得做飯了就下館子,我在這邊懶得做飯了就……餓著……
在天朝天天下館子。
現在天天煮泡麵。
食尚不足以果腹,其他東西的物價,who他媽cares
幾句話不吐不快:
到底是你自己感受了外國的物價然後對比國內覺得外國便宜還是別人的洗腦讓你產生了這種錯覺???
以生活成本低著稱的德國為例,前兩天從海德堡去科隆,250km,德國最快的火車ICE票價如下
要知道相同距離國內高鐵也就130塊人民幣左右,德國這火車普遍貴2~5倍。要是對比中國和德國的一般火車就要相差10倍。況且這IC/ICE開得也就國內K字頭水平,科隆到曼海姆兩百公里出頭開了近4個小時。
而且德鐵晚點家常便飯,一到火車站站牌上寫這個+120,後來變成了+150,我問了別人才相信這真的是晚點兩個小時,兩個半小時的意思。
然後科隆作為德國第四大城市,火車站還比不上國內鄉鎮的火車站,專門的候車廳都沒有,四面透風,連衛生間都是收費的,一歐一次,更別說免費開水了。就這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等兩個多小時車才來。
最後車來的時候同樣等車的一群德國人還能爆發出歡呼聲,呵呵,真是奴性。
最後建議題主多出去看看,多方了解信息,別身在福中不知福。—————————————————————————
對比物價時匯率是必須考慮的,不然GDP還算什麼美元,直接算rmb中國人均也是世界前列。
認為發達國家發達不就是認為他們收入高,物價低,所以生活好么。要是不算匯率他們還發達個毛。那些不算匯率的是想表達中國和德國已經差不多發達了什麼???
—————————————————————————
沒懂我想表達什麼的把我上面這句話看三遍,語文差的人真是多。
—————————————————————————
補個德國收入,我老師,男,46歲,工作幾十年了,標準德國人,月收入稅後2200歐。按老師的話說「要是月工資4000,稅後走運的話能有個2開頭的數字」
—————————————————————————
還有說代購的,因為代購說明德國東西便宜,真是呵呵,德國代購也就奶粉了,加郵費也沒便宜多少。最可笑的是說電腦電視平板,笑尿我,德國電子產品重稅,普遍比國內貴。要是有人跟你說從德國代購電子產品的,純腦殘。
—————————————————————————再說一句,我在德國一年了,還是有點資格評價德國的。
每個國家都有其貴和便宜的東西,中國物價只能算一般。拿美國車說事的,在中國,汽車不是必需品,在美國你完全依靠公共交通試試,更別提價格
因為歐美是發達國家,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從長期來看,是供給決定需求,中國資本還不夠多,技術還不夠先進,生產力還比不上歐美,所以能夠享受到的物質生活水平不如歐美,這不是常識么……
按美元算,中國的人均GDP和美國差了一個數量級呢
推薦閱讀:
※歐美人和亞洲人的聲音有區別嗎?
※真正的霉粉是什麼樣的?
※你們怎麼看待泰勒斯威夫特歌曲《...ready for it》MV里的中國元素?
※颜值比较高的欧美女明星有哪些?
※為何西方老年人與中國老年人外在表現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