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練習書法一定從楷書開始嗎?

如題,請分軟筆硬筆。


可以從隸書開始,如果你不是那麼著急,推薦這條路子,當然這條路子後面肯定還要走楷書的,至少魏碑不能少,但是走出來就自然氣質不凡了,隸書的結體和用筆要領肯定會對後期風格形成大有裨益,舉個例子,掏出一張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幾個字就是典型的隸書+魏碑風格,何等清雅端莊!
楷書開始當然也可,但是我個人建議也一定要參以魏碑,久浸於唐楷很容易墮入館閣。同時隋碑也不能忽略,蘇孝慈,龍藏寺,董美人等等都是承魏啟唐的好法寶,尤其如果學歐楷,魏碑隋碑會給你驚喜的。
最後介紹一個歐陽中石先生推薦的入門4個帖子:
多寶塔;九成宮;元倪墓誌;石夫人墓誌。
網上也能搜到歐陽中石先生批作業的視頻,就是批的這四帖的作業,可以參考參考。

還有一些微小的建議
1.初學別碰草書,行書能不碰就別著急,不然字寫出來很容易滑俗不堪,一股子江湖氣。
2.書法尚氣韻,風格諸多,以氣質為上,從不以某個書體或某種風格為尊,無論什麼書體,寫得超凡脫俗氣韻高絕就是好,寫得傖俗膚淺偽侈迂濫就是卑。北碑南帖,各有風格,金石氣,書卷氣,都是高妙的氣韻,若加以融會,妍質形神,俱得盡善盡美。
3.帖學佳,碑學佳,然則亦有迂腐其中者:學帖有流於館閣,學碑有泥於粗拙。書法家鍾明善先生曾說過:「好的藝術都是化腐朽為神奇,而不是以腐朽為神奇」,丑的魏碑多了去了,別迷信「高古」,即使聲名殊響如二爨,丑不醜?確實有許多不妥的處理,有人就專學其丑,動輒名之「古拙率性自然天真」,謂之有源有流還理直氣壯,但是書法到這種地步已經不是那回事了,「玄學」也好,「丑書」也罷,不爭論風格可取不可取,就是否下過苦功,有所深入感悟這方面,恐怕都站不住腳吧。
4.書法一定要下苦功,沒有捷徑,因為書法學問太深,形成的審美體系也是經過無數書家無數理論建立起來的,即使天賦異稟,不了解這學問,不深入學習苦練,寫出來的東西是不能合契這個審美體系的,畢竟技術和思想不是與生俱來的。
5.要會學,還要會看。鑒賞水平決定了技術水平的上限,最起碼看看中國書法批評史。


謝謝邀請。

學書法從何種書體開始都可以,並無一定之規。

我們對某種書體的練習,並不是最終寫得和字帖一模一樣,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使用毛筆的方法,知道自己這一筆落下去大概會是什麼效果,也就是對控筆能力的訓練。

一般來說,篆隸楷屬於靜態字體,有利於培養控筆能力;行書和草書偏於動態,最好能在自己對毛筆有所把握之後再進行學習。

出於實用性的考慮,筆者還是建議從楷書入手,而後行書。篆書隸書甚至甲骨文什麼的,和大草書一樣,受眾太少,未免會有曲高和寡之感。

(如您想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請關注本人主頁或微博:董敬民寫字的地方)

http://weibo.cn/qr/userinfo?uid=6230753309 (二維碼自動識別)


小學語文上有一篇課文,叫小馬過河。

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學習的方法是不同的,很難說一定非要有一個標準才能成功。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書法和寫字的主要目的還是在於溝通,寫的東西最好能讓別人看懂,包括外行,所以篆隸楷行草各體當中,楷書不得不學,也最好是初學。這倒未必是楷書為其他書體的基礎。

所以從小開始,你認字、寫字一定是從楷書開始的,而不可能是從篆書、草書之類的開始。但對成年人而言,則大有不同。有的人是不認識字的,有的人是會寫字的,有的人寫的不好,也有的人寫的還可以,基礎不同,性格不同,喜好不同,那就很難說一定非要從楷書入手不可。人和人是不同的。

從這一點上說,毛筆我還是建議篆隸入手,為什麼?因為今天的成年人,小時候沒有一直拿毛筆認字寫字的,毛筆的基礎可能真的就是零。學習毛筆,在今天也不是追求實用,也不需要非給外行人展示什麼。踏踏實實學下去,比什麼都重要。

硬筆就不然,成年人很少說有不識字,完全不會寫字的。既然能寫字,那麼就不可能是零基礎,只在於基礎的高低而已,低有低的教法,高有高的學法。給自己預設一個限制,什麼學行必先學楷,什麼學古不如學今,那完全沒有必要。你喜歡學什麼,適合學什麼,能夠學什麼,就去學吧。

至於基礎一說,宋姜夔在《續書譜》中的開篇講的非常的清楚明白:

真、行、草書之法,其源出於蟲篆、八分、飛白、章草等。圓勁古淡,則出於蟲篆;點畫波發,則出於八分;轉換、向背,則出於飛白;簡便痛快,則出於章草。然而真、草與行,各有體制。

篆書、隸書、飛白、章草都是楷行草的基礎,而楷行草本身也各有體制。想追求基礎,尋根溯源去。

但一旦學通之後,其實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這一點在唐孫過庭《書譜》里寫的很透徹:

加以趁變適時,行書為要;題勒方畗,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 故亦傍通二篆,俯貫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飛白。

要日常實用靠行書,要寫牌匾靠楷書。草書沒有楷書的底子,就缺乏嚴謹。楷書沒有草書的基礎,寫個字你都費勁,以篆隸楷行草都要兼通。

。但是行書,我個人認為不是一種書體,而是一類書體。古人說非真非草,也就是在後期書體中,不是楷書也不是草書的,都劃歸為行書,這就是一個大類了。偏向楷書的叫行楷,偏向草書的叫行草。你看古人寫的行書,通篇下來楷行草可能都有,你說他是哪一種書體?所以行書不是簡單的楷書快寫,也不是草書的慢寫。那種認為楷書寫快了就是行書,行書再寫快了變成草書的,那不是草書,那是潦草。各有體制,得慢慢學。

書法是一場馬拉松,重要的不是贏在起跑線上,而是方向正確。


謝邀。

我簡單看了一下上面的答案,很多答案還是寫的很用心很專業的。

但是看的多了,我估計對於初學的朋友,可能更加不知道該先學什麼後學什麼了。

所以我就不說什麼道理,我懂的也不多,上幾張字好了,你要是覺得還可以,就點個贊,我說的你可以信,覺得不行,批評指正我也願意聽,就醬。

上圖是在毛邊紙上寫的。

下圖是在生宣上寫的,我的淘寶店名,自己來,哈哈。

所以你們看到了,我是學楷書的。

這是軟筆,對了,還有硬筆:

還是楷書,對吧,不要誤會,這個不是臨的《靈飛經》,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寫的。


從小我的字丑得不能看也看不清,然後初中隨便買了本字帖,真的是隨便買的,我那時候又不懂,也沒有知乎可以問別人,瞎買唄。

剛好買了本楷書的,然後寫字就進步很快,當然這跟楷書是不是有必然聯繫我不知道,因為這事兒沒法重來。

說實話,我倒現在也沒有系統練過行書,但是看到好看的行草字呢,也會學一學,所以行書現在寫這樣:

硬筆字,我平時寫讀書筆記,狀態好的時候是這樣的:

而且我寫的很快!

狀態不好的時候就是鬼畫符了。

最後總結一下:

如果你不是要練成書法大師,就是想把字寫好,或者只是想修身養性而已,我覺得像我這樣從楷書開始練呀練的也差不多了,自己練高興就行了唄,雖然我的字跟大書法家比不了,但是比周圍很多人還是強不少的,我還是蠻開心的。

如果你立志要好好參研書法,這輩子都打算奔著這條路走了,那你還是去多花點力氣,找個真正的書法高手來教你,甭管他先教你楷書還是篆書,反正他能成為大高手,總是差不了,這樣比較靠譜。

在找到那個高手老師之前,也別閑著,多看看書,多看看帖,理論知識不用老師也可以學到很多的,有了老師你還得好好看書的,所以就先設定個小目標,讀他一百本書法論著再說。


還有還有,覺得我的字還行的,趕緊關注我的公眾號呀:一隻笨蛋學書法!等著你來。


這個問題,和這篇比較類似,可以參考我的回答:

練習行楷要先寫好楷書嗎? - 知乎


不同的字體,它的結構是不一樣的,用筆也不盡相同。楷書並不是其他書體的基礎,但我還是建議初學者先練練楷書再學其他字體。

一方面是學習楷書嚴謹的態度,以後對於臨摹其他書體非常有好處的;

另一方面,現代人多數都很浮躁,當然了,古代的人也有很多浮躁的人。練練楷書,讓心靜一下,以及培養點專註力,還是非常有好處。以前教小學生,他們的專註力一般只有10分鐘,經過一段時間的楷書臨摹,普遍能達到20分鐘以上,而臨摹行草書,也有效果,但是遠不如楷書來的快。


至於各種書體的入門,方法有多種,簡單說些,僅供參考:


1、如果以後想寫魏碑,標新立異,可以從唐楷入門:

魏碑風格多怪誕、荒野,學習魏碑要有一定的唐楷基礎,會讓自己寫出來的魏碑少一些野氣,所以唐楷一定要先練,或者結合起來練。


2、如果想學行草書,可以從《千字文》入門:

據我觀察,一些年紀偏大的書法愛好者,都想寫點行草書,老有所樂嘛,也不必去臨摹太拘謹的字帖。這種情況,可以從一些多種字體的《千字文》下手。比如智永、趙孟頫都寫過楷行草對照的版本。不必去背《草訣歌》,也不用先臨書譜,買一本三體對照的來寫。有些字,草書根本看不懂,那就別寫了,以行書代替。因為你不是搞藝術,寫的東西還是要讓人看得懂,所以,以草書為主,識別度低的字以行書代替。

之後可以繼續學習《書譜》、懷素等等……


3、以行、楷書為主,可以從田英章的楷書入門:

我建議以後想學習楷書和行楷書的初學者,可以從田英章的基本筆畫入手,偏旁部首可以學一部分,結構就別學了,出不來。

學完基本筆畫後,直接入手臨摹古人的作品,如果以後想寫點行書,我推薦趙孟頫和褚遂良的字。

練一段時間楷書可以直接去學《聖教序》,然後王羲之墨跡等~

田英章的字用來入門,是捷徑,也是個不錯的方法,但是別學太多,筆畫學完就夠了,趕緊走。別像我這邊認識的幾位朋友,讓他們學筆畫,沒想到田老師的書都買齊了。。。。。。

田老師的楷書我認真研究過一段時間,和歐陽詢的不同之處,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筆畫上,在歐體的基礎上做了一定粗細對比的誇大;其次是結構上,田英章的更加「標準」,缺乏變化。

九幾年的時候,看田老師的字,驚為天人,前兩年受到一些網路觀點的影響,一度人云亦云地覺得田老師的字不好。去年到今年,又學習了一些書法相關理論,回過頭來看,田老師的字非常不錯。

所有的列印體都是集大成,一般人整不出來列印體。


4、如果走隸篆路線,可以從鄧石如的字入門:

很多人總在說:要「取法乎上」、要學古人。把後人的看作是洪水猛獸,好像看都不能看一樣。

「取法乎上」,前提是要能取到法。拿隸書來說,以漢碑最佳,然而時代久遠,幾乎所有現在能見到的漢碑,都已經腐蝕不堪,大多數是宋朝的拓本,也有極少唐拓,字跡的模糊依然很明顯,初學者如果直接去臨碑,首先是看不清楚運筆規矩,增加難度,其次是容易錯誤理解寫法,一直寫錯。

所以建議先學近一點的清朝書家墨跡,然後再學古人,

清朝的隸篆也是名家輩出,但是很多都不適合初學,比如金農,用刷子刷字,有點像現在的美術字,不適合初學;還有伊秉綬,隸書裡面融合了篆書筆法,基本的蠶頭燕尾等隸書特點弱化了,也不適合初學者去臨摹。


一點淺薄看法,請方家指正。


——end——

我的知乎專欄:花落書香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hlsx16(花落書香)

歡迎書法愛好者關注。


毛筆是學藝,硬筆是學用。目標不同,學習路徑略有差異。工具不同,技巧方法也各相異。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毛筆字在現代社會的實用場合越來越少,所以練毛筆,不是為了應用,而是為了探求書法藝術。這就是所謂的「學藝」。

而硬筆,普遍用於日常書寫,實用性較強。所以硬筆字主要是為了應用。也不應脫離實用場景來練習硬筆字。這是所謂的「學用」。

但無論什麼目的,無論毛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都推薦從「真書」練起。所謂「真書」,是包括小篆、隸書和楷書在內的官方正式書體。但前面說過,硬筆字的練習目的是「學用」,顯然,小篆、隸書這樣的真書並不適合現代社會的實用書寫需求,只有楷書才是。所以,硬筆書法,自然應由楷書練起。

而毛筆書法,若不求高階造詣,自可由隸、楷書著手,也是一樣。但想深入求索,建議還是從小篆入手。雖然學寫小篆頗為麻煩,因小篆的字形結構,與今天的漢字相差很大,想寫就得重新識字。但一方面,小篆是最接近漢字造字源頭的正體字,對於正確理解書法中的結字變異、筆畫形態變化等現象,極有幫助。尤其當你學習行書和草書時,對於其書寫中筆畫順序與形態變化,如無對漢字構造的正確理解,就不容易準確把握,就容易寫出不合規範的字。

另一方面,小篆的筆畫,纖細均勻而富於彈性感。這對書者的控筆能力要求極高。進而學習其他書體,上手會很快。

其實,硬筆習楷的目的也是一樣的,先打好基礎,培養自如的控筆能力,進而學習漢字結體的審美,再學行、草,則事半功倍。

當然,這種學習步驟,只是一種推薦,並非原則。從個體而言,非要直接從行、草入手,也由得自己。


謝邀。

回答不分軟硬筆。軟筆你寫好了,硬筆怎麼都不會差,要是寫不好,肯定是軟筆還沒好,硬筆寫好後軟筆也會學得很快。書法原理不會因為工具改變而改變。

若說業餘角度,隨便你學什麼字體都可以,你又不是靠寫字吃飯。

若從」書法「的角度來講,我的答案是:雖然不一定必須從楷書開始,但楷書必須要學,尤其是唐楷。

從專業角度來講,你想上升到」大師「級的水平,必須學楷書,道理我不解釋了,連這個都不了解,咱還是別講專業了。從業餘角度來講,篆隸草行楷任何一種字體你學上幾年都可以讓普通人嘆為觀止,但在專業人士眼裡基本還是不夠看,但最起碼他們認可你學正書的態度。所謂」正書「,就是」篆隸楷「。篆隸放到今天又基本是專業人士才考慮學的書體了,楷書誰學了都實用。

楷書規矩多,不好學。但還是規矩多了,你才能摸透規律,比如大家都喜歡法治,而不喜歡人治。有規矩才成方圓。說直白點,大凡不學楷書就想入手行書或草書的,就是想取巧,可是你連楷書那麼規矩的書體都掌握不了,還想在行書或草書上取巧,難道你以為自己是二王再世?要寫好一種字體,即要掌握「藝」的一面,又要掌握「技」的一面,哪怕天賦不夠,但若「技」不過關,你藝再高也沒有用,而楷書恰恰是最能訓練「技」的字體。多說一句:想掌握「技」,絕對不能慢寫!有些人怕學楷書,是因為被那些繁雜的筆法給嚇住了,但事實上,楷書的真正筆法是非常快的,不要相信那些教你慢騰騰畫橫線捻筆管的書法教材!可以參考一些名家視頻,但注意,無論名氣多大,字多好,都不可全信!舉個例子:趙孟頫,可謂超級高手,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 而結字亦須用工」,把用筆和結字分開來講,這就錯大了,我人輕言微,不敢妄評,轉一句董其昌評他的話: 古人作書,必不作正局,蓋以奇為正,此趙吳興所以不入晉、唐室也

所有書法好的大牛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管理解不理解,先把楷書練好了再說。前輩們通常會告訴你:楷書練好後,其它字體也好練。真正的道理,簡單粗暴卻又不好解釋: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是也。如張旭對顏真卿說的:」 筆法玄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高人,詎可言其要妙「,事實上,《 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無論從字上還是從文上都是極品,但這文章你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沒有積累別人給你講得再詳細,你也聽不懂。任何藝術都是這樣,在積累不夠的情況下,別人給你講得再詳細,你只能說」噢…,原來是這樣……「,事實上,還是不懂。


有一句話,叫」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我本來打了很多字,但都刪了,因為我感覺,除非專門寫一門書,否則我很難說服那些不想學楷書的人。


毛筆其實篆隸楷入門都可以,推薦隸書,原因說不清,大概是因為隸書書寫性比篆書強,不會讓人習慣性生硬,結構也沒有楷書難駕馭,這個階段學會用筆再寫楷書就容易了。其實入門書體不同優勢也不同,比如篆書入門的一般筆畫就非常結實有力中鋒穩定……
【講一個悲劇故事,我的書法啟蒙老師帶我從曹全入門然後…轉到了趙孟頫的歸去來兮辭出師表……後來跟了一位老師開始確定主帖兒開始認真寫雁塔聖教序………………然後我又特別喜歡趙孟頫…導致我秀氣至今硬不起來(莫名想哭)】
硬筆我不太了解……個人覺得老老實實寫楷書入門吧。或者在好好學毛筆的過程中體會書寫規律。


楷書大概是所有書體里最難的,但是又是繞不開的,想走捷徑,想繞開是不可能的。篆書入門,隸書入門,只是妄想拖延自己面對最困難的部分的時間而已,自欺欺人。


這要看你練書法的目的了。
如果是為了參個展,出個名,唬個人,當然不需要練楷書了。
其它書體的容錯率都很高,唯獨楷書不行,一點瑕疵都會暴露無遺。
當然,不懂其它書體,也是寫不好楷書的。反過來,楷書寫好了,其它書體會變得很容易。
就這樣。


小學前、我娘覺得我太好動……於是、果斷放棄舞蹈。(誒……時隔多年、當我開始變胖時、我娘特別後悔)


好了說正事!!!軟筆,從基本筆畫練起。因為是從小學,所以要基本功紮實。非常有用。如果是現在開始寫,那就注意字的結構。不太推薦軟筆行書,因為作家的作品在自己的功底上寫成,光模仿沒有靈魂啊~~


我學過顏體。但怎麼都不喜歡。後來幾個月後進了一個正統的書法學校學習。歐體字。第一眼就喜歡上了。當然現在才能稍微說些它的好處。為什麼喜歡。

筆畫圓潤。方塊字。粗細變化柔和。稜角分明。很規範。學起來較容易。歐體行書也很好看。行楷。筆畫中能看出它的行筆過程。起筆、收筆。

行書。只練過趙孟頫的赤壁賦。說實話,大家風範。我真是當時白瞎了那麼多紙。現在想想,楷書學好了,行書多看字帖,研究運筆過程。才可以呀。

一共學了三四年的書法。然後自己寫字吧。我媽還是覺得不好看。但是初中以後慢慢變好了。大了的自己知道研究字的結構。怎麼慢慢練習。現在拿出來小學的作文本,要比同齡的孩子好一些。

不喜歡寫字非常火的成人練字速成班。寫出來都是一樣的。沒有特點。

不敢說自己寫的多好看。但是有了書法功底確實很有用。多年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楷書是基礎。是入門。平時多寫一寫。久了也就懂得其中規律了。


看主練的是什麼書體了,篆隸草魏碑,肯定不用從楷書開始,因為他們是楷書之前的東西。如果是行書或行楷,則務必先習楷書。行書、行楷,是楷書熟了之後自然而然形成的連筆承接,一定是楷書熟了之後寫的行書或行楷才是穩的,穩是非常重要的,是雖快而法度不失的基礎,慌慌張張的不叫行書。再者從實用角度看,楷書是繞不過去的,楷書的筆畫位置尚不熟練,寫出來的行書就是漏洞百出,而是全是漏洞了。附一張日課


不一定非要從楷書入手,方法正確,從行書或草書入手都行。,


歐、蘇、蔡諸公都再三提出: 古人善為書者,必先楷法,然後進入 行草。從上述蔡襄真跡可以清楚看出 一位大書家的真書與行草的關係。近 代各處書展好像是草書佔主流。能寫 行草同時也擅長楷書的書家固然有, 但是不多。有不少人本末倒置,不下 功夫學楷書就先瞎塗亂抹,寫些不合 草法的所謂「草書」,不合隸法的所 謂「隸書」,自稱創新,成為風氣。我 想起溥心畬先生的作品,常見的都是 草書,傳世楷書極少,以致許多人誤 以為他只寫草字。其實心畬先生的楷 書結體勁媚,深得柳法。啟元白兄的 楷書亦端秀遒勁,不讓前賢。他們都 是按真、行、草的步驟成為大家的。 本文列舉蔡書真行草諸真跡的目的, 是想引導青年同志學書要走正道,要 以楷書為基礎。董其昌跋蔡襄《謝賜 御書詩表》云:「此書學歐陽率更化 度碑及徐季海三藏和尚碑,古人無一 筆無來處,不獨君謨也。」當然,學 楷書不外臨習唐人所書諸碑,歐陽 詢、徐浩、顏真卿、柳公權等大書家 所書之碑,選擇任何一種都是值得刻 苦臨摹的。但臨碑不可呆臨,必須經 常揣摸墨跡(影印本即可),才能看 出古人用筆的起收轉折、輕重疾徐。 譬如臨寫化度寺碑,同時經常看蔡襄 《謝賜御書詩表》(上海書畫出版社 出版的《書法自學叢書》中載有此 帖),體會一下董其昌的看法。又譬 如臨寫顏真卿多寶塔感應碑到了一定 程度,再經常看蔡君謨的《自書詩》 《蒙惠帖》《澄心堂紙》,可以體會 到蔡的行楷多從顏書而來。臨摹多寶 塔碑,最好是宋拓「鑿井見 泥」中「鑿」字不損本(故宮藏、文物 出版社印行),因為宋拓本還保存許 多近乎行書連筆牽絲的筆道,更容易 看出繼承發展的關係。練習楷書使點 畫間架達到鞏固的程度,然後漸入行 草領域,這是學書的正道。
朱家溍,《故宮藏美》—— 從舊藏蔡襄《自書詩》卷談起


可以從篆開始,也可以從隸開始。不要只囿於唐楷。


有人稱書法是一門「騎牆」的學科。書法被人們有時當成了寫字。這是個歷史問題,因為古人一直在實用和藝術兩個層面徘徊不定。

但時至今日,當我們再拿起毛筆,面臨的問題肯定和民國之前的「知識分子」不一樣!因為用毛筆寫字的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也就是寫字的實用功能已經消退了,我們現代人只能用書寫春聯等形式 緬懷 一下。

拿起筆,我們不再用作傳播文化知識、不再用作闡明自己的觀點、不再用作給親朋好友寫信、不再用作做筆記、不再用作考試(現在考試2B鉛筆用的更多)、不再用作財務、不再用作批改文件、不再用作書寫訴狀……總之,現代人拿起筆面對的只能是書法的藝術層面問題。

很多朋友問我關於「書法的基礎」這個問題,今天就為大家梳理一下,前方高能!

唐楷是不是書法的基礎?蘇軾說:「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這裡我想說的是:

第一,這裡說的真書,不光指的是唐楷。

第二,東坡先生是以人的具體形態比喻三種書體的形態,就是這三種書體體現的視覺感受給人產生的印象。但很多人把這個問題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於是乎便有人說:不會站,你就想走;不會走,你就想跑。所以學書法要先學唐楷云云。

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時,我一般不先做回答,我會反問唐楷是哪個朝代的書體,被問者答:唐代。我又問:王羲之是哪個朝代的書家?被問者答:東晉。我又很謹慎的問:這兩個朝代哪個在前哪個在後? 被問者思索了一番,也很謹慎的回答:晉在前,唐在後。我又問:那麼王羲之有沒有學過唐楷?被問者不屑的答:穿越劇看多了吧!一臉的不屑。


我又問:那為什麼王羲之沒學過唐楷成了書聖?一般的被問者會就此打住,會不了了之,個別好事者會說:因為王羲之的老師是鍾繇啊!這跟誰是誰的老師沒什麼關係吧?書體的衍變不是我們想像的,在隸書之後出現的是草書。而非先有楷書再有行書後有草書。就好像漢隸不是從小篆演化而來的一樣。如果你想深究這個問題,那麼你就去讀一讀《中國書法史》,還有文人書法和民間書法之間關係方面的研究不妨也看看。

那麼究竟什麼是基礎?

我們首先要知道,書法是孕育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上的一種文化形式,那麼文化就是書法的里,書法和其他中國傳統藝術門類一樣屬於表,是承載文化的載體。也就是說我們要想明白傳統文化和書法之間的聯繫就必須臨帖、就必須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認知。

臨帖首先要解決的是技術問題,技術表現在哪裡?就在古代的經典法帖中。我們要獲取就要像古人學習,就必須臨帖。

由於碑刻(不是所有的碑刻都屬於碑)在刀刻斧鑿的過程中不免與書丹產生偏差,以及風雨侵蝕的漫漶等等原因,給我們傳達的信息已經不是很清楚,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分析,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有很大困難和障礙的,清代民國諸先賢終其一生都是在研究如何碑,但沒有說他們並沒學過帖。

所以存世的二王一路的書法墨跡多,刻帖等資料也保存的比較完整,相對於碑來說帖所傳達給我們的東西更直觀、清楚、全面。無疑帖是我初學者學習書法的首選。

那麼在帖學的範疇里,要先學那個?個人認為,後世的諸多書家都是從二王父子那裡傳承下來的,那麼二王行草書是學習帖學繞不開的,學二王的支流而缺失了技法的全面,比如唐楷,唐人也都學王,唐楷在用筆上強調了起收筆和折,絞轉缺失,這一點越往唐以後,愈演愈烈,最終唐楷走不下去,這種極度的強調變得越來越刻意,也就失去了書法的藝術性因素,此後的幾百年再無一位傳承唐楷的大家。

所以建議大家開始學的全面一點,但不是說其他的書體不能學,都是傳統,都可以學,只不過是你什麼時候學,怎麼學的問題。所以有時候老師教初學者學行草,主攻帖為《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和孫過庭《書譜》,至於這兩本帖有什麼好處,你不妨想想,不妨翻翻那兩本帖再說。

當然,孫過庭說:「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伯英不真,而點畫狼藉。元常不草,使轉縱橫」。要想成為一個書法家,最終都是要學的,包括篆隸等。

墨池 是一個以教、學為主的書法學習交流平台、為您提供書法理念知識、書法視頻講座、書法名家作品、書法作品點評、書法作品展示、書法問答、網路公益書法培訓班、書法資料大全 、優秀書法臨作等!

更多書法課程可關注公眾號:墨池


五體兼通。


軟筆書法不一定從楷書開始呀,可以從篆隸開始啊。篆隸的筆法比楷書簡單,學好篆隸就掌握了中鋒運筆,這對練習楷書有幫助。而且這個練習順序可以幫助你了解字體演變過程。有句話說「學楷不知篆隸,終落俗境」。


楷書經過無數代人的發展,變得結構有序法度謹嚴,如果真正是想學書法的話,楷書一定要先過關,如果只是想把字寫得好看的話,行書畫好也是可以的,畢竟用到楷書的機會不多



練習毛筆字我認為要從篆書開始 篆書雖然實用性對於現在來說除了裝裱之外實用性不高 但是相對來說篆書的用筆和結構相對簡單 百分之99都是中鋒行筆 結構也不難 對於初學者來說想要做到用筆和結構都很好不太容易 篆隸楷行的順序還是可以的 硬筆實用性強寫什麼都差不多 結構練練就可以了


這個涉及對筆法掌握的問題,通俗點,自我的理解,別噴,篆隸楷行草,好比川粵豫魯幾大菜,表面看紛繁雜呈各有各的妙處,但掌握對人的味覺視覺嗅覺的刺激的原理是一樣的,對食材的挑選精心處理的手法是可以相互借鑒的,先學哪樣根據個人愛好,興趣上來了,掌握一門菜系了,離核心精髓也就不遠了,至於如何精進的方式方法,論述很多,恕不贅言。我就是從行書開始的,本著實用目的去的,不論哪種書體,總要反覆錘鍊的,好比幾本精論的好書,每讀一遍便有一遍的收穫。最後,臨帖是一輩子的事,王鐸還臨一天寫一天呢。


不是哦,我起步就練的行楷。
高中的時候,突然看到同桌的字帖,不怎麼的就對這種字體著迷了。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從高一開始,高三的時候字已經是公認的好看了。
在大學的時候練軟筆,一直不能掌握,但是硬筆越來越好了。我一直都是直接拿碑刻影印的字帖來練字,沒有模過字。先記住字的走形,然後一筆走下來,不要卡殼,卡住了,字就不流暢了。練了書法才知道什麼叫行雲流水,喵喵~
現在一直在掙扎著練軟筆,死不放棄!


推薦閱讀:

學習 Ps 和 Ae 在工作上給你帶來了什麼機遇?
面試一定要穿正裝嗎?
上司說「看你每天準時下班就知道你工作量不飽和」,該如何回應?

TAG:書法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