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關羽與沮授的問題分析。?

關羽、沮授俱見擒於曹操,一前一後,一文一武。雖俱為賢者義士,忠於故主,然羽得脫身於虎口而奔兄處,授陰謀逃於曹營不成而被戮,何也?羽言操時唯皇叔不談,授應操時莫甚於妻子親戚,思主豈不大於顧家哉?且羽明意歸劉,然授私謀倍曹,以忠心比於私慾,故曰:向者操遇羽、授同而處之有差,以其明暗公私之異也。


看了前面的回答,總結起來是一句話:曹操殺掉沮授是擔心沮授的逃走將左右戰局,而放掉關羽則是英雄情懷做了主導。坦白講,我不認同這個答案。我認為政治家尤其是像曹操這樣的優秀政治家所作出的任何安排一定都以政治為第一考慮。只有當所作所為不影響到政治的時候(而這樣的事情少之又少)才想到感情或情懷。

曹操必須殺掉沮授,跟戰局無關。因為沮授被擒的時候袁紹已經全面潰敗,縱使再大的天才也無力挽救戰局。更何況曹操如果只是出於一時考慮,完全可以原則羈押沮授,等到袁紹身死勢亡的時候再任命他為自己服務。很明顯,曹操的考慮不是一時的,而是長久的。這個長久的問題就是後官渡時代,曹操政權該往何處去的問題。

在當時,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掌握著正統的中央政府,這個中央政府在沒有權力只有名義的時候,曹操只是一個小軍閥,外有袁紹、呂布等強大的敵人,作為帝國丞相,曹操和這個名義上的政府是在一起的。而在官渡之戰後,曹操整合袁紹的勢力,成為強大的諸侯。他的勢力足以不需考慮其他諸侯的臉色,架空政府,把漢王朝變成自己意志貫徹的機器。但這樣一來,必然會產生朝內勢力分化。簡單一點說,也就是曹操必須面臨誰是朋友,誰是敵人的問題。中央政府中隱藏了曹操大量潛在的反對者,曹操務必將他們逐漸清除,而現在沮授已經擺明姿態,即使戰局已定,仍不與曹操合作。這樣的人一定成為曹操在政府中的反對者,所以曹操必然除掉他。

曹操殺掉陳宮道理與此相仿。如果從才能和忠誠度方面,陳宮是遠遠不如沮授的。(關於陳宮才能的評價及郝萌之變中的忠誠度問題請參考拙文《資治通鑒評論》)但是陳宮是因為邊讓事件離開曹操,如果他投降則意味著士族階層對曹操政權的重新認可。所以,在陳宮已經表明不合作的態度後,曹操仍希望留下陳宮來充當士族偶像。為此他甚至以陳宮兒子和母親的性命相威脅。對此,陳宮的回答意味深長:「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會殺別人的兒子和母親的」。孝治天下,是漢王朝的政策。陳宮的言外之意是,如果你按照漢王朝的成法來做,是不會有人反對你的,根本不需要陳宮當傀儡。曹操明白了這層含義,只好殺掉陳宮。

至於釋放關羽,同樣是出於政治考慮。關羽在曹操陣營的時候,曾經殺掉顏良,一旦他投靠劉備,劉備必然難以向袁紹交代,只能從袁紹身邊離開。袁紹失去了劉備這一梟雄作為外援。而劉備也不能從袁紹的政治勢力里再得好處(看看後來劉備在劉表的殘餘勢力里獲得了多少好處,就知道對這一步的防備有多必要)。釋放關羽雖然使劉備獲得了一位名將,但是這員名將在劉備那裡暫時起不到作用,卻為緩解官渡之戰和防止劉備奪權起到了重要意義。而至於情懷問題,就像現在的企業家宣城的情懷一樣,那只是姿態,不是事實。


關羽跟的劉備,沮授跟的袁紹。比比袁紹和劉備的實力就知道,關羽可以放,他無關大局,至少在劉備沒兵的時候關羽無關大局。而沮授是個可能影響接下來戰局的人,so~
官渡之後,袁紹實力還是比曹操要強,他是有機會翻身的,他只比曹操大9歲。但是之後他死了。即便如此,曹操幹掉他兩個兒子還花了好幾年的功夫,到完全平定冀州,前後一共花了八年。
相比之下,皇叔那個時候算啥……皇叔都不算個啥,關羽又能算個啥。只是大多數人受演義影響,一開始就覺得劉關張是個重要人物。其實沮授比關羽重要多了,在當時的形勢下。


關於關羽為什麼能得以投奔劉備(強烈推薦看這個回答曹操為什麼欣賞關羽? - 中國歷史),寫得非常詳細了,角度細膩,不再需要贅言。

我們來看沮授。烏巢被破、河北四大名將僅剩的張郃高覽投降曹操,官渡大敗,我相信數次建議不被袁紹採納的他早已預料到了己方的失敗,卻沒有辦法改變即將發生的一切,原因就是他選錯了主公。

袁紹敗逃,沮授來不及北渡而被俘,被押見曹操,沮授大呼不降。曹操和沮授都曾跟著蔡邕學習,算是舊相識了,他對沮授的才華更是早有了解。曹操甚至感嘆如能早些得到沮授,那天下現在應該已經大定了。

可以想像一下兩人這次重逢的畫面,曹操親手為沮授鬆綁,微笑著對沮授說「先生的大才在袁本初那裡施展不開,如果他要聽你的勸告,怎麼會有今天呢?現在先生被我抓到了,何必為他捐軀,而不共創大業呢?」,沒想到沮授的回應是「命該如此,也怨不得別人」,我甚至可以想像沮授說這句話時無奈與悲涼。

他是一個兒子,也是一個父親,他的老母幼兒還在黃河北,他知道如果自己投降,依袁紹的心胸,一家老小肯定是完了。所以他只求速死,他願意用自己的死換取河北家人的平安。

愛才的曹操雖然知道沮授可能不會投降了,但還是給予厚待,希望沮授可以改變心意。可是,後來沮授密謀逃回袁紹陣營,事敗被殺。

沮授逃跑,已是求死。他不能留在曹營享受厚待,他在曹營留的時間越長,自己的家人就越危險。所以他只能逃跑,明知即便成功得脫、回到河北一家團聚,在「豎子不足與謀」的袁本初手下,終究會面臨悲慘的結局。對於不能為自己所用,即使抓了還會再跑的沮授,曹操只能忍痛殺之。

曹操對待關羽和沮授的態度肯定是有區別的,一個是自己真心欣賞的武將,自己即使得不到也願意違心成全他;另一個是出色的謀士,一個潛在的可為自己所用的能臣。所以我覺得,放走關羽卻殺掉沮授,並不僅僅是因為什麼公和私、忠心和私慾。

浪漫主義者曹操放走了關羽,實用主義者曹操殺掉了沮授。


關羽對於曹操是情懷問題.
沮授對於曹操是利益問題.

關羽是跳槽,沮授是拒offer。


推薦閱讀:

是不是孫十萬無論怎麼做都不能一統三國?
為何關羽張遼投降無損他們光輝的一生,但于禁投降卻成為一生的污點?
如何評價劉備託孤李嚴?
如何看待高曉松對安陽曹操墓的質疑?
火鳳燎原有哪些有意思的細節?

TAG:三國 | 關羽 | 三國志書籍 | 資治通鑒書籍 | 沮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