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國家意識強么?


秦秘密伐鄭,半路遇到了鄭國商人弦高。炫高一看不行,現在報信也來不及,就想了個主意,去勞軍。跑到秦軍那裡,送了一堆牛羊,然後說我是鄭國派來慰問秦軍的。

秦軍一聽,鄭國有了準備,就退軍了。

一個小破國家的商人國家觀還挺重的~


首先,國家這個概念你問的是哪個。是現在的國家概念的話,春秋那會還沒有這個概念。古代自秦代開始,直到清,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家天下理念,主流理念中,他們理論上認為天下都是一家一姓的。而先秦時期,自西周開始,由部落聯盟發展到周的分封制,那個時候國和家是分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對應的是不同階層的人。擁有天下者,周天子,擁有封國者,諸侯,有家者是以大夫為代表的這一階層,到了士,那就剩下自己了。所以你不能用現代的國家概念去衡量當時的社會形態。通俗點,可以這麼說,比如齊國,是周王把這塊地方封給姜姓,我是一個士階層的人,我在這邊混的不行你姓姜的不待見我,好,我換個地方放再找一個新老闆,差不多就這麼個意思。
而且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征伐不斷,百家爭鳴。世道亂,許多有想法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一展胸中所學,或者把自己的能力賣個好價錢,到處找東家。


這種問題怎麼能少的了我這個孟嘗君腦殘黑吶。

樂毅伐齊的時候,田文也在伐齊。這好歹還是一家人,田文和齊湣王爺爺都是齊威王。


突然意識到題主問的是春秋,我答的是戰國。。。算了,差不多,再補充一個吧。。。


補充一個愛國的——展禽(柳下惠)。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再補充一個不愛國的——巫臣。身為楚國公族(羋姓屈氏),為了個女人,暗殺另一公族,然後不顧家人死活叛逃到死敵晉國(家族被滅了),然後為了報復親自去吳國教那幫殺馬特非主流如何正確駕車幹掉楚國。。。。。。


好些概念沒澄清 不過想到哪說到哪
。。。。
還是別現了


很強,宋人就一直想恢復殷商故業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夠強了吧


推薦閱讀:

康熙朝吳三桂造反是否有機會成功?
《武媚娘傳奇》中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虛構的?
衛青霍去病真的是庸才嗎?呂思勉老先生在《中國通史》中批評很厲害啊,到底應該信呂先生的,還是影視劇?
為什麼高陽公主不喜歡房遺愛還要嫁給他?而且和他一起謀反?

TAG:歷史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