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吳三桂造反是否有機會成功?

三藩之亂,吳三桂從雲貴發兵,尚可喜(後為尚之信)從廣東,耿精忠從福建發兵,另有台灣鄭經在海上騷擾,廣西孫延齡起兵,外加四川幾路人作亂。清廷一時顧此失彼,亂軍最盛時期已然佔據半個中國,有席捲之勢。如果吳三桂在得勢時造反的決心能更堅定,幾路藩鎮人心更齊(後期尚耿被策反),三藩之亂是否有成功的機會?


機會甚大。總結吳三桂敗因,一在其戰略嚴重失誤,二在無得力繼承人,三在台灣鄭家和耿尚兩藩全在互坑隊友;而絕非滿清如何強大不可戰勝,玄燁又如何英明神武。
吳三桂反清失敗,無關實力,而是敗於自身戰略失誤。 - 狐言論史 - 知乎專欄
先看當時滿清八旗實力。根據滿清官方檔案資料,薩爾滸之戰後兩年,八旗總男丁6.9萬,當時以滿洲八旗為主。而到順治入關時後數年的另一份統計,因為持續幾十年戰爭的損失,真滿洲只剩5萬、編入八旗的蒙古不足3萬,剩下26萬多,都是歷次戰爭中陸續俘虜、征服、歸順的漢八旗男丁,滿清稱為「包衣」和「尼堪」。統共加在一起,八旗總男丁不過區區35萬。按其「三丁一軍」的習慣,核心兵力不過10萬餘。

「關於滿清八旗男丁數,根據《中國軍事》通史,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滿洲八旗有牛錄231個,總丁口6.9萬。

到入關前,滿洲八旗310牛錄,蒙古八旗120牛錄,漢軍八旗164牛錄,按滿洲、蒙古八旗每牛錄300人,漢軍每牛錄200人計算,共有9.3萬滿洲八旗,3.54萬蒙古八旗,3.28萬漢軍八旗,總丁口合計16.12萬。

據《歷史檔案》1988年第4期安雙成先生譯的《清初編審八旗男丁滿文檔案選譯》記載,

順治十四年(1657年),戶部尚書車克奏報 ,該年八旗滿洲男丁數是49695人,蒙古男丁數是26053人,漢軍與撫西漢人男丁數是78782人,包衣漢人男丁數是237338人,合計391868人。

雍正元年,和碩怡親王允祥奏報,根據相關檔案,順治五年(1648年)的八旗滿洲男丁數是55330人,蒙古男丁數是28785人,漢軍與撫西漢人男丁數是45849人,包衣漢人男丁數是216967人,合計356931人。

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八旗滿洲男丁數是154117人,蒙古男丁數是61560人,漢軍與撫西漢人男丁數是45,849人,包衣漢人男丁數是239510人,合計501036人。」


而且八旗進關後不到20年,拜天花和持續內鬥所賜,其宗王名將死了個精光,連「大宋名將製造機」完顏宗弼這水準的將領都再找不出一個。
其八旗精兵更從明末的「滿萬不可敵」、野戰無敵手,腐朽到了人人畏戰,只能跟在漢軍綠營後面當督戰隊的地步。
李定國的衡陽之戰,鄭成功的鎮江之戰和廈門之戰,殲滅八旗數都在千人甚至數千,比之明末時砍幾百個清軍首級就是難得「大捷」,再不可同日而語。

其時吳三桂本部兵馬僅3萬餘人,(連同耿、尚二藩各9000人,總兵力不過5萬),以僻遠的滇貴之地對抗全國,竟能數月間便席捲半壁山河,正因得到無數原明軍降將的跟從。
據清廷統計,各省布政使以下文職,「從賊官」523員之多,許多還是正經的兩榜進士。足可見當時許多漢人文武官員對吳三桂的支持,並不因他殺害永曆帝事而介懷。
吳三桂對滿清「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的聲討,和「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恢復漢人王朝統治的政治號召,是頗得相當一部分漢人精英之心的。
對他們來說,比起滿清屠戮漢人之仇,剃髮易裳之恨,倒不如寧願跟隨一個漢人梟雄反清,哪怕他之前罪過甚大、人品堪憂。
甚至滿清方面同樣如此認為,將三藩之亂視為一場滿人和漢人的民族戰爭。其勝利後,玄燁自云:【幸賴上天眷佑,祖宗威靈,及滿洲兵士之力,逆渠授首,奸黨悉除,地方平靖】,已充分表明其真實想法。

三藩聲勢最大時,一度據有雲貴川陝甘湘桂贛閩浙十省土地。內蒙察哈爾汗、青海墨爾根台吉亦起兵響應反清,控制西藏的達賴五世同樣對吳三桂善意中立,屢次為其做「裂土罷兵」的調停。
論戰術指揮,年老成精的吳三桂堪為當時一流軍事統帥,十萬人次的大會戰,也是勝多負少。 其反清成果,甚至遠大於南明各朝歷次反攻,號稱「斬清兵將900餘員」。

可惜如此大好形勢,卻敗於吳三桂自己的嚴重戰略失誤。吳三桂年老,一心想在雲南裂土為王,將藩地傳及子孫,實系被玄燁逼迫而反。因此當佔據半壁江山後,他沒有如朱棣那般孤注一擲、夠狠敢搏的決然,而是只想和滿清劃江而治。若其直取荊州襄陽,然後順江而下阻斷漕運,抄略江南財賦重地,則滿清統治崩潰便成定局。

因為八旗兵戰力已廢,而且就剩那麼幾萬真滿洲壯丁,打死一千就少一千。後來鎮壓吳三桂的兩隻主力,張勇的甘肅綠營和趙良棟的寧夏綠營,都是前明邊軍的底子。
三藩起兵後,很多滿洲親貴第一反應就是逃跑回老家,並非他們膽小如鼠,以天下之大而畏懼雲南一隅,而就是太清楚他們自己的家底,如何外強中乾;玄燁斥責他們而決心應戰,也不代表他如何高瞻遠矚,不過是敢於殊死一搏的賭徒心態罷了。
如果當時那些漢軍漢將,真知道騎在他們頭上的只是一幫虛張聲勢的黔中之驢,怕是趙良棟張勇施琅們的心思也早動搖了。
是以吳軍氣勢越勝,人心就越不利滿清。當把八旗兵人數消耗到一定臨界點,作為清軍主力的漢將就必然要重新考慮立場。
畢竟漢奸們的節操從來就是說說而已,不忠於大明不忠於華夏的老丘八,又怎麼可能當真如他們自稱的那樣忠於異族王朝?

與此相反,現實歷史中,吳三桂據江不上,只想南北分治,耽誤滅清的大好時機,而他年紀太老,繼承人是稚子,又怎能給同夥人以投資入伙的信心?
戰局越拖下去,滿清方面控制的華北各省和江南地區,形成的政治和經濟優勢就越明顯。更讓玄燁得以有充足時間整合滿清軍政力量,從容部置依次掃滅各地反清力量。

而戰爭的勝負手在西北戰場,王輔臣首鼠兩端,王屏藩部北上失敗,平涼易手,陝甘復失。其後台灣鄭經強攻漳、泉;耿精忠腹背受敵而降清,尚之信也跟著請降。
吳三桂雖傾力反擊,與清兵相持於岳陽、韶關一線長達兩年,力保西南的雲貴川湘桂五省,然則終究大勢已去,敗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大約是自己也明白這點,吳三桂臨死前數月,放棄之前奉故明周王后裔的政治號召,自稱大周皇帝以娛己。

吳三桂死後,吳國貴召集吳軍諸將,提出【捨棄雲南而不顧,北向以爭天下:以一軍圖荊州,略襄陽,直趨河南;一軍下武昌,順流而下,經略江北。勿畏難,勿惜身,寧進死,勿退生,拚死決戰,剜中原之腹心,斷東南之漕運,即令不能混一,黃河以南,我當有之。】
此計可說是吳周政權死里求活的決死一搏,以吳軍仍據有的五省財帛、幾十萬軍力,並非沒有成功可能,可惜諸將人心已散,但欲退保雲南家小財物,什麼奇謀妙計都難以實行。隨後諸將不服幼主,各自為戰,全線崩盤。
又過三年,昆明城落,吳軍敗亡,同時也意味著最後一支半獨立的漢人軍力在大陸消失,孤懸海外的鄭氏也成爼上魚肉,旋而敗亡,華夏大地,遍地腥膻,再無桃源。

可嘆吳三桂,歷史已經給了他一個徹底洗刷自己罪行、挽回自己聲譽的大好良機,卻被他戰略目光上的短視葬送。
當然,一心當滿清忠犬,不留後手,垂垂老矣方才被迫起兵,沒有得力繼承人,也可算是他咎由自取,半生作孽的報應。
如果他能有個年富力強的繼承者,能力參照他自己壯年時水準,吳周政權成功割據西南五省五十年以上,哪怕最終還是被滿清攻滅,他的歷史評價也會徹底翻身。

勢力危急、君主崩爼之時,能有個強力繼承者來安撫人心,整合內外,究竟有多可貴,參看官渡之後袁氏、鄱陽湖之後陳漢,以及吳三桂死後的吳周帝國,即一目了然。
愈發顯出猇亭慘敗、白帝託孤時的諸葛孔明,是怎樣的國士無雙千古奇才。不愧是諸葛大名垂宇宙,千載誰堪伯仲間!

ps:台灣鄭經當時的作為,是毫無戰略大局觀的表現,傾力西征打耿藩,打得耿藩走投無路重新降清,怎麼看都是專心拆台的豬隊友。 此時急著打廣東福建撈地盤,有意義么?三藩倒了鄭家在大陸也根本立不住。而內地一統了,孤懸海外的鄭氏又怎麼可能長存?
當時本有個最好的逆轉機會,就是林丹汗後裔察哈爾汗起兵,距離京畿只在咫尺。滿清把最後守家底的戰力都由圖海帶出去鎮壓了。
鄭家作為當時掌握東亞制海權多年的海上霸主,如果將上萬軍力直接用來登陸山東甚至天津衛,滿清中樞就算不被直接斬首,也肯定要學二鴉一般狼狽鼠竄了。
而放棄首都逃跑,就意味著滿清當時本就不多的威信蕩然無存,對各地方漢人官員的約束力喪失。
對東寧鄭氏而言,此舉至少也能搏個諸侯紛爭,群雄並起的局面,然後再從容經營,進可謀取天下,退亦可實現其長久割據一方的夢想。
不得不說鄭經的判斷力是堪憂的:當時仍是清強吳弱,只有先打散了清廷的權威,形成四方割據局面,台灣鄭氏才有亂世逐鹿機會。
人人都生怕別人當朱元璋,而自己做了陳友諒的結果,就是「天父殺天兄,依舊姓咸豐」,生生讓滿清破了「胡人無百年運」魔咒,僅憑那麼點人口奴役天下二百餘年。


吳三桂如果稍有點節操、志氣和腦子,也就干不出在滿酋順治剛死,滿清力量最弱時,喪心病狂到去緬甸窮追並弒殺永曆皇帝的事了。把鐵杆漢奸做絕到這個程度的,再想翻身根本不可能,誰都不會信他了。其人格、智力的低下決定了吳三桂根本成就不了偉業。

所以吳三桂本質上就是個死心塌地給異族當走狗的鐵杆漢奸,只是因為滿清主子兔死狗烹,才不得不狗急跳牆。可這種貨色早已經把自己的政治信用和號召力毀得乾乾淨淨,起兵的時機也都錯過,翻身和成大事都不可能了。 不是滿清真的很強大,而是漢奸自己太爛。


感覺 @狐狸晨曦 對吳三桂造反意志不堅決,不想著一統天下,只想劃江而治,偏安一隅的想法已經分析的很好了。但對台灣鄭氏的看法則略有不同。

其實吳三桂在寫信給鄭經調節耿鄭糾紛的時候,已經勸說鄭經不要跟耿精忠爭奪福建,而是利用水師優勢,全力北上,襲取遼東,斷滿清後路。要說吳三桂的這招釜底抽薪也確實是夠狠辣。當年百萬八旗從龍入關之後,遼東出現了千里無人的窘境。康熙初年,只要招募百戶流民移民遼東,就可以被授候補知縣,而且遇缺即補,優先於其他候補官員。當時整個遼東人口只剩下不足萬人,防守形同虛設。如果鄭經能夠按老吳的謀略趁虛而入,端了滿洲人的老巢的話,那必然是京師震動,八旗全力回防,撤守關外。跟當年李泌向唐肅宗提出的直搗范陽安史腹心的戰略簡直如出一轍。到時清廷即使不死,也必然是元氣大傷,丟掉關內江山。

但是此計如此之妙,鄭經咋就是不聽呢?無他,只因它完全是從吳三桂爭奪天下的角度提出,但對鄭氏偏安一隅並無任何幫助。鄭氏之所以全力在東南沿海爭地盤,並不是他認為三藩垮了,鄭氏可以獨存。恰恰相反,其實他是擔心吳三桂奪取天下,而到最後鄭氏一無所得。

鄭氏雖以水師見長,但是陸軍並不強大,跟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那更是沒法比。所以即使清朝垮了,到時奪取天下的一定會是吳而不是鄭。到時讓吳三桂這個老狐狸取代康熙這個初生牛犢對鄭氏來說未必是好事。即使鄭氏趁虛奪取了遼東,但是在八旗軍的全力爭奪下,鄭氏也必然撤回海上,充其量只能發揮一個襲擾的作用。即使能夠趁亂在北方獲得些許地盤,但是其間有千里大海相隔,鄭氏最後也很難守住,到最後恐怕又是便宜了別人。

所以與其冒險北伐,白白損耗兵力為別人作嫁衣裳,在僅一海相隔,又有鄭氏多年經營基礎的福建老家爭取些實實在在的現實利益才更符合鄭氏的利益。到時吳三桂直搗幽燕一統天下,鄭氏也可在東南沿海割據自雄,做一方諸侯。若是雙方長期在長江拉鋸,形成割據局面,更有利於鄭氏從容發展勢力。即使康熙最終勝了,那也大不了再撤回台灣,清廷經過此亂也必然是元氣大傷,一時半會也無力跨海東征。所以鄭經的打算從台灣鄭氏的自身利益考慮,完全沒有錯。錯只錯在他沒有料到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清廷竟能那麼快翻身,迅速把吳三桂打翻在地罷了。

其實這種大夥聯手作亂最難成功,難就難在同床異夢,各懷心事。當年吳楚七國之亂,吳王劉濞想出的匈奴北擾,東越南侵,諸侯一起進兵長安的計策豈不高明?結果呢?匈奴東越都坐觀成敗,趙國坐守本土,齊地四國一起圍攻齊國,最終只剩下了吳楚兩個難兄難弟攜手西進。

唐朝涇原兵變不也是如此,幽州朱滔想要率兵西進入關聲援其兄秦帝朱泚一舉滅唐,結果曾受過其厚恩的成德,魏博兩盟友一起反水,斷了朱滔後路。當年朱滔救援成德時,成德節度使王武俊曾說:「王異日並天下,寡人得六七城,為節度使足矣。」等到了眼看朱滔有并吞天下之機時,立馬改口道:「二百年天子猶不能事,安能臣豎子耶!」

有機會當皇帝的是你,我只想當個地盤更大些的軍閥而已,咱倆能是一條心嗎?

當年朱棣靖難之變時,曾許以寧王平分天下,到最後給人家一藩之地仍然扭扭捏捏,推三阻四。亂世梟雄的話,誰能相信?


康熙成功就一個原因:吳三桂死的早。他多活上幾年,以當時形勢,不太可能直接戰勝清朝,但清朝在關內統治基本會徹底崩潰。接下來倒很有可能是軍閥混戰。


機會還是不大。
首先,吳三桂造反決心不夠堅定這個說法本身不太可靠,造反本身就已經是條沒法回頭的路,吳三桂不過長江,顯然並不是因為決心不堅定。
其次,且不說三藩心不齊,即使三藩心齊,也仍不是清廷的對手。原因在於,三藩勢力實際上被清廷誇大,三藩起兵的前一年,朝廷撥付給雲貴的軍餉大致只有順治時的一半,可見三藩在十數年間並未坐大,實力上與清廷有很大的差距。
再有,吳三桂不得人心。吳三桂要反清,卻沒有號召民眾的理由,初克長沙便自登大位,名不正而言不順。實際上吳三桂早在放清軍入關時已背負漢奸罵名,甘做滿清鷹犬,蕩平南明,已為漢人所不容。因而康熙敢用漢將和綠營去平叛。
三藩以一隅而敵全國,貌似勢如破竹實際上內部十分空虛。克長沙而不敢進湖北,取四川而不敢入陝西,一心想鞏固長江以南才敢做北進的打算。原因一是人心不附不敢冒進,二是長江以北才是兵家所爭,不取甘陝不能定襄樊,不得襄樊不敢躍長江。
康熙少年英主,大權在握,獨步古今,加之漢臣歸附,人才濟濟,兵多將廣。反觀吳三桂,半身入土,早以不復當年之勇。三藩以吳三桂為首,吳三桂都這麼不濟,被平叛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相當大

因為最後是清朝贏了,所以都歸結為了康熙皇帝如何如何英明神武,其實,我覺得這是康熙皇帝最大的敗筆,幾乎差點顛覆滿清
吳三桂大軍集於湖南之時,或全軍而上,或隔絕長江,以切斷清之南北運輸,再取南京,都可以能有較大戰果,初,三桂起於雲南,檄文一出(「竊我先朝之神器,變我華夏之衣冠」),天下振動,王輔臣又叛於陝西,滿清在初期又真是不得人心,哪怕吳三桂弒殺永曆皇,中原漢人,舊明軍支持吳軍仍然很多,問題在於,吳三桂年紀已大,他的本意,只不過讓清廷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和強大之實力,保持半獨立之態勢,本無再啟反叛之心,沒有在長江猶豫的那幾個月,一鼓作氣而北進,則天下誰為清守?縱其不然,勝負猶未可知也


沒機會。因為吳三桂目光短淺,只有小聰明而無目標和志向。與李自成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吳三桂不是做大事的人。你看他開山海關放清軍入關,入緬追殺永曆帝,造反時機的選擇(天下初定了才起來造反),就沒有一件事是預先謀定的,都是在當時形勢下隨波逐流的臨時選擇。這樣人的造反怎麼可能成功?

結論是,造反有機會成功,但吳三桂沒機會成功。


吳三桂腦子有問題,六十多歲還造反,純屬被驢踢了。

靠譜的操作是先種地,然後集中兵力向南推,該屠城屠城,該三光三光,兩代人人推平南方,滿清只能幹瞪眼。

以上沒有考證,純屬胡說。


機會不大。

別的不說,中國歷史這麼多年,從南向北統一的就朱洪武一回,還是從安徽開始往北打。吳三桂想從雲貴往北走,他有徐達常遇春么?


要成功需要滿足五個條件。

第一,吳三桂多活二十年。第二,耿精忠、尚可喜不搖擺不定或很快被吳三桂干翻。第三、襄樊—淮河一線能守住。第四,等到準噶爾、沙俄等邊患爆發。五、吳三桂認真反省自身之前的漢奸罪行。輕徭薄役,爭取民心。最好編個說法稱自己是崇禎帝的女婿。跟明朝攀個親戚。


絕對大大的有機會,要知道,僅僅吳失敗三年後,噶爾丹就攻入漠南,威逼北京。吳三桂不必非要與清廷爭個你死我活,只要取得江西或湖北,造成一個僵持的局面,待到噶爾丹起,南北夾擊,清朝必潰。且不論清朝在失去半壁江山、分散兵力的情況下,恐怕噶爾丹南下便再不能支持,逃回遼東。到時吳三桂高歌猛進地北伐,中國大勢已定。這時雖然準噶爾成為了新威脅,但準噶爾本淺演之國,內部矛盾重重,等到噶爾丹老死,又是吳周國坐收漁翁之利的時候咯。


時隔幾百年回顧清初亂局,應該說三藩沒什麼機會。
滿清之所以能夠屢次統一全國,最重要的原因是八旗滿蒙精兵,只要這支力量沒有消亡,就無人可以撼動清廷的地位。
1645年清軍入關後,以阿濟格、多鐸為主的八旗軍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橫掃大順軍和南明朝廷,建立了清的統治地位,之後清廷一共遇到了三次大的危機。
第一次是47至48年間,大順軍余部加入南明,再加上姜驤、李成棟等人反正,南明聲勢大振,長江以南和西北多地均脫離清的統治。
第二次是52年,大西軍余部加入南明,連斬清軍大將孔有德、尼堪等,加上台灣鄭氏出兵,長江以南再次被南明收復。
第三次就是70年代的三藩之亂。
三次的共同特點就是,反清大軍只能到達長江,無力向北發展,無論是吳三桂也好,還是大順系、大西系、南明系諸將,其中不乏名將,但他們就是絕不過江。
原因其實很簡單,長江以北是廣闊平原,一馬平川,在這種地形下,當時全世界恐怕都沒有人可以擊敗八旗軍,包括蒙古人在內。而長江以南則水鄉丘陵遍布,這種地形對北方軍隊其實是很不利的。
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吳三桂在那麼有利的情況下,主力也不出湖南北伐。因為沒有人比吳三桂更了解八旗的戰鬥力,所以可能他根本就沒想過要推翻滿清,他只不過是想利用南方有利的地形取得一個有限的和平而已。


機會不大,沒有政治向心力。雖然起兵時候勢力最大能有和滿清劃江的勢力但難以集中兵力。

高贊的回答有理有據但缺乏實踐力。

從明末誇兩朝能活到清初期天下初定的軍閥們,不是祖墳冒青煙的運氣超級好的天賦加成,就是一個個熬成了老狐狸。

要知道當時雖然南方都姓吳,老吳幾個月躊躇不前,現在看來真大的敗筆。可老吳根基太薄,南方各地主並沒有真正歸心,缺乏政治向心力。順風時候向著老吳,逆風第一個捅你菊花。李自成進京更多是順風順水漂過去了,沒啥抵抗力都投降了,老吳不一樣。弒殺永曆後沒有政治威望了,雖然處於民族大義,這些人跟他一起干大事,但都是合作者並非君臣。看其他兩個和台灣那邊就知道了。而且甘肅那邊響應的口號並不是遵從吳三桂。

鬧騰到兩湖很不錯了,再像北向東後繼不足。要是真如樓上各位分析那樣,吳三桂不是傻子,早進兵了,過了幾個時代的人對時局的審閱和預判不會偏差太大。繼續向北向東,後面鬧起來直接完蛋,而且很大概率會鬧騰。與其這樣,不如保守點,熬到啥時候是啥時候,萬一北方再出個李自成什麼的,軍閥割據大家相互熬。他死後,滅吳周的不還是漢族兵丁?

況且他本來就像做個王,像當年遼東李成梁那樣的。自始至終沒做多少準備。

假如,當年把永曆帝偷偷養起來,過幾年拿出這張牌,時局必然比他鬧騰到最大時候強的多。直接從兩湖攻南京,把永曆扶上去,至少南方各軍閥不管咋斗,名義上都有個皇帝。

加上中二青年康麻子那麼一鬧騰,後金不過又一個金。整不好對峙個幾十年,蒙古草原再來個銅木真,遠交近攻的滅了清,然後利用起兵優勢常年吊打南明。如果這樣,那算算時間,現在……


歷史上的事情並不是註定的,所以其實也可以假設。

三藩之亂是否有成功的機會?有,就我所知,應該還不小。

吳三桂當時號稱天下精兵有其半,尚耿等為其羽翼,但其實實力還不足十一。所以三藩方面一直沒有集中指揮的問題。尚耿孔等或敗或降後,吳還支持了很長時間。此外,吳苦心經營多年的勢力也多路起兵,最猛的幾乎逼近北京。

此外,清廷入關還不過一代人,所以民族問題還可以拿來做做文章。吳三桂儘管有原罪,但還是有不少遺老與他合作。不過呢,政治路線方面有錯誤——既然已經改了國號,何不幹脆稱帝呢?緩稱王是一種策略,但高屋建瓴不也是一種策略么?

軍事路線上也有問題,不走金陵,又不往北方急進,顯得首鼠兩端。我覺得,這個可能是其敗亡的重要原因。

。。。。。。


首先,吳三桂實力很有限。吳三桂直屬兵力只有一萬多漢八旗、兩萬多綠營。並且地盤是雲南這個古代中國很偏僻荒蠻的地方。吳三桂本人也無造反之心,最大的野心也就是做個雲南世襲軍閥。
其次,吳三桂這種人是典型的鼠目寸光的既得利益者,所作所為完全以保住自己小集團的既得利益為目標。完全沒有政治眼光,才會做出親自用弓弦勒死永曆這種事。
吳三桂起兵叛亂,可謂是被清廷莽撞行為所逼反,事前完全沒有準備。但滿清朝廷更渣,對逼反吳三桂的後果完全沒準備,才造成的三藩戰爭的聲勢浩大。
三藩鬧那麼大,不是吳三桂多強大,是滿清逼反吳三桂的行為造成掌握兵權有一定獨立性的漢人軍閥們都兔死狐悲,大多反叛。但這些人和吳三桂實際是相互獨立的政治勢力,頂多名義上尊崇下,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勢力。最後被清廷各個擊破。


機會不大。首先要有足夠的魄力和能力說服手底下這幫人和他一起過江往北走。這一點基本上就很難做到。吳三桂為何造反,康熙執意削藩,不得不反。之所以殺了南明永曆皇帝,還把兒子留在北京當人質就是為了徹底斷絕清朝對自己的疑慮,安安心心在雲貴養老,人壓根就沒想過造反這個事。結果投名狀都交了上面突然翻臉,不反都不行。因此吳三桂造反本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一開始就沒有奪取天下的打算。為何在長江以南停滯數月?因為他們在猶豫。吳三桂軍視雲貴為根本所在,經營多年,老婆孩子房子票子都在雲貴。北上則後方空虛,萬一北上戰事不順,後方再有失,那造反為的是啥呢?因此哪怕吳三桂本人想開創一個新天地,下面的人也未必同意。
其次是年齡,造反拼的是身體活兒,老吳60多歲造反能反幾年?兒子吳應熊的死,老婆張氏的死對他打擊都很大。各路叛軍他哪個也不能節制,就算推翻清朝,也無力統一天下,只會是群雄割據。孫子又那麼小,吳周的未來相當渺茫。
至於擁立朱家後人這種事情就不要想了。幹了大半輩子反明的勾當,現在又復明,等於把自己人生的幾十年全部否定,再說永曆是他殺的,現在他喊復明,天下人誰信?那個明朝也未必多好,快完蛋那幾年橫徵暴斂折騰老百姓的形象人們也未必會忘。老吳的基本盤是手下的部署,這幫人恨不得老吳自己當皇帝,乾脆就大大方方地稱帝,去開創一個新天地。最後能走多遠,那就是後話了。。


莫名其妙的覺得,張學良和吳三桂是一種人。


確實有機會成功。康熙在那時削藩是很冒進的做法,如果等到吳三桂去世以後再削藩,要容易的多。吳三桂起兵以後,多次擊敗清軍主力,王輔臣在另一線也打的很好,清朝的地方官紛紛逃離,朝廷似乎也已經打算在情況最糟的情況下逃往關外,只是吳三桂在兩湖盤踞的時間太長,沒有迅速向北方進軍,而且他去世以後,沒有能力較強的繼承人,浪費了大好形勢。


狐狸建議鄭經登陸天津,青雲建議鄭經登陸遼東。
我實在被震驚了。先不說古代的海運條件能不能完成這麼複雜的登陸作戰。鄭經應該會記得他爹鄭成功攻打南京前一年就打算進入長江,結果卻遇上了颱風,損失8000餘人,這其中還包括鄭經的三個兄弟。
美國人為什麼不直接登陸日本島,反而在太平洋和海軍馬鹿玩蛙跳?無他,組織5000公里的行軍,難度比500公里的難了不止十倍。


吳三桂有一招沒用到,或者說想用的時候沒人用了。
那就是沒搜羅幾個明宗室,甚至把永曆狸貓換太子留下來。如果起兵的時候打出復明旗號,推出個朱家傀儡,那麼肯定會給天下人更大的震動。


推薦閱讀:

《武媚娘傳奇》中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虛構的?
衛青霍去病真的是庸才嗎?呂思勉老先生在《中國通史》中批評很厲害啊,到底應該信呂先生的,還是影視劇?
為什麼高陽公主不喜歡房遺愛還要嫁給他?而且和他一起謀反?
春秋時期,女子庄姜、宣姜、文姜他們是什麼關係?明確記載於哪一部古籍?

TAG:歷史 | 清朝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人物 | 康熙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