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商業因素,從實用與藝術性出發,這把所謂日本迴流的紫砂壺能否通過泥料與工藝判斷其為一把好的老壺嗎?

補充:單從實用性與藝術性來看,而不作其他商業倒賣因素,這是否算的上一把好茶壺?因為做舊的老壺那多半是使用了鞋油之類的化學物質而不能使用了,若是老壺那在壺嘴下方應有明顯茶水留下的使用痕迹才對。
(壺口徑約5.5cm / 壺身徑約9.5cm / 全長含壺嘴把手約15.5cm / 高度約9.5cm)

———————————————————————————————————————————

以下是另一把早些時候收的壺,不確定是否做舊壺,剛入手時便如圖片展示那樣。


從工藝和泥料看,有很大可能確系老壺。

第六張可以比較明顯的看到泥料質地以及工藝細節,這種工法現在的這個那個師們可不老會用的。

年代上應為清中晚期之後,工藝上佳。簡單的說,一眼好。

考慮到當時的燒造工藝特性,此壺若可清理出來,應有不錯的適茶性。起碼比現今許多追求成型率而電窯多遍進窯快速燒制的所謂名家壺要好很多。

不過看上去似乎燒制溫度不高,適合沖泡的茶類或應有所選擇。

以上僅從實用性出發,若討論出手倒賣等則不予置評。


最後一疑。其實第一眼就覺得不對,但老師們都沒吭聲,於是忍了好幾天。老師們仍不明言,想來是囿於各種顧慮,必然也是出於體恤題主心情之故。那我跳出來作個先鋒死。題主莫怪。

那對不知名獸,丑的簡直了!丑爆了啊!
陶刻所用工藝,它就撐不了這麼多年啊!

綜合我個人數日來擠牙膏似的,一丟丟公開的所有觀點如下:壺工精、外表舊、無磨損、陶雕丑。抹了白裡透紅牌納米科技護膚品么,竟然百年歲月不留痕,年年都是剛豆蔻。

遠觀美爆,近瞅卧槽!

這丑美精糙遠近的反差,已堪稱戲劇化了。局部都好好好,放入整體觀察框架中再看一看,想一想呢?

既已存先鋒赴死志,那就請容我旗幟鮮明簡單粗暴的說幾句:別掩飾無知,別指東打西,別答不對題,別模凌兩可,少扯淡!上乾貨!說明白!行不行?知之為知之,不知就光明正大的講一句,我不知道我沒研究過題主抱歉啊。題主,我跟你清楚明白的講,這壺,明明就是假的不要不要的!

蹲牆角讓我捂臉痛哭三秒鐘,這造假壺的簡直太丟人了,咱能敬業點不?!行業新風還得豎起來整頓啊,咱仿造也規矩點,全行業要服從供給側改革的大勢所趨啊,你們到底講不講政治,兩學一做至今沒部署展開么,嗯!?

啊,我呸呸呸,你們造假講個毛線的政治啊。

丑就不解釋了,自己看圖。

說工藝。堆雕工藝,這事兒我湊巧略有了解。無論堆雕彩雕,於今日倒退至五年之前,都不算特別成熟,直至昔年仿太湖石那把壺出來後,才逐步成熟。是太湖石作者在前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後併入清華)進修後,引入現代雕塑的工具工藝,其後小範圍傳播開來,才逐步開啟創新之路,並陸續在生產中解決了部分傳統工藝的老問題。而傳統上,因貼、堆材料,與壺體材質不同,因紫砂收縮比較大,特別是朱泥收縮比更大,堆雕修飾壺用之沏茶,一冷一熱,往複交替,Biaji~~~~冷不丁,就掉了一點點,明年冬季,接著掉,哪裡能保存如此完整啊!我自己曾有把購於十一年前的黃金朱泥龍蛋壺,小小壺身,堆雕有江山如畫縮微圖,兼有朱泥特有橘皮收縮紋,真是漂亮極了。我初見傾心,一見鍾情,直接就帶回家了,結果……不忍提及。制壺人如今已為國大師,其當年尚未成名時,已頗具大師風範,偶然聞知此事後,竟輾轉相詢,特意來電致歉,並堅持原價回購了。

下圖可略作賞析。更早時期,紫砂貼飾器的魅力。非壺類,紫砂刻雲雷紋貼龍器。此為傳承有序之御用器。因市面罕見,為避造假者窺視仿製,僅有局部攝影圖像,並已做虛化模糊及其它扭曲混淆,望讀者理解、見諒。

模糊圖像中,仍可體會龍飾之莊嚴靈動。雖非尋常日用器,但該器審定為清乾隆朝,至遲不應晚於清中葉中期,其當時工藝及御用大匠的審美觀,與百年後精製日用器相對比,也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了。

紫砂器製作,有清一朝的傳統,是清廷供造處與民間匠人協力造作,此種工藝及審美,便不為宮廷長期壟斷,民間不能用龍飾龍紋,但工藝總有點滴流傳。

第二壺同理,處處精美,只是壺鈕蹲蛙與壺蓋相接處,那一坨……懶得去掉的脂泥,實在大煞風景啊!至於什麼缺口顏色,劃痕色澤,就不用作更詳盡論述了吧。將瓷碗瓷杯,敲出小口,使胎質外露,並照常使用。三月之後,再看差異,就能一探究竟。

//——————————————————//

第二把朱泥收縮紋看起來不錯。因未見俯視圖,不敢亂說了。

其實另有簡便查驗方法,也算為第一把再增第四疑。壺蓋和壺底,圓,太圓了。手工制壺,傳統工具中確有規矩之備,但也得手工製成,手工製品,若是圓溜溜毫無偏頗,或水平平激光可測,我就不知道是否合乎手制情理之中了。但現代大家,若製成精品,圓如規劃,方可矩量,壺無瑕疵,那必須上最頂級的拍賣會啊,太難得了,這種精品,外行不知,還以為是模具製成呢。物極必反,兩個方向,精品誤認模具,或模具誤判精品,那就只能放大鏡看工藝痕迹,看暗章刻印,看接頭黏合……兼以價格、出處、渠道等等,引用為互證參照系。

//----------------------------------------------------------------//

題主補充了問題。若不論時代,就工藝而言,倒無可挑剔,壺型及細部設計,也暗合了當代紫砂設計理論中,所強調之虛實配合要素。

若真是僅止鞋油做舊,那可真值得頌為「好一個良心未泯的做舊商人」。不說了,噁心。

//————————————————————//

做舊太狠了,不過工精,看起來像真的。無磨損為首疑,其次看身桶內部全無使用痕迹,末疑傳承百年竟品相完美至斯,不得不嘆為奇蹟。

傳承有序之老壺局部照片見文末附圖,請題主自辨,壺為解放初合作社所制,雖時價與當時上品有一定差距(合作社定價表中,約有兩毛錢左右,詳見徐秀裳大師編撰之《宜興紫砂傳統工藝》,天晚懶翻書,或有錯漏,待查),但也可為參考旁證。另有《中國紫砂辭典》扉頁插圖之清代外銷六方壺可做交叉驗證。若還有需要,則另有歷年嘉德春拍秋拍,及各大拍賣商之不定期雜項專場、紫砂專場中,上拍之同時代外銷壺可資佐證(天晚欲眠懶翻書)。

沒上手,任何判斷都不算數。

老壺還要看迴流渠道,要講究是否曾有記載,最好能和同期已證實的壺,進行料與工的比對。

說老實話,之前中原某地造的老壺太多了,當時批發價:5元。玩兒這個,不是壺人子弟,沒有藏壺傳統,總之,若是沒有家學淵源,盡量別沾邊。

若擋了諸位發財之路,那可真是在下之錯,抱歉之至。

若出於有心而問,那隻好請閣下換個地兒發財;若真是無心之失,在下便鞠躬致歉為先,請君海涵。

這裡都是窮酸落魄讀書人,請你放他們一馬。

我這人雖讀書少沒文化愛衝動,只是於心不忍強出頭。若證偽之論有極大謬漏,甚或狗屁不通,或邏輯不能自洽,也請諸多方家提點包涵,體諒則個。

在下便於此向諸位鞠躬團拜拱手致禮了,理解萬歲。

附圖一,附圖二,合作社時期製成品壺底內外照片。

附圖三、四,《紫砂大辭典》扉頁「清代 外銷六方壺」實物之插圖,頁碼明天補,困了就得睡。

但作者仍需攜壺至靠譜方家處,做進一步查驗才能真正辨別真偽。


單大寶真有意思。就連回答這樣的問題,也不忘了黑一下「電窯多遍燒制的名家壺」。而且我特佩服的是,這壺都臟成這樣,根本看不出本來面目了,還能判斷出「燒制溫度不高」,真乃大師風範。不過這位大師的眼力如何呢?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各種民間演義、稗官野史里講到古時清官斷案,往往有這麼個情節:兩個人為一張地契借條之類的對簿公堂。明察秋毫的父母官,把地契拿到手裡一看,只一眼就看穿了這張發黃的地契乃茶汁染色而成,偽造出來的——因為地契是摺疊起來保存的,外露的一面會因為年深日久發黃,而向內的一面因為接觸空氣少,便不會和外露的那面顏色完全一致。里外顏色一致的,那肯定是做出來的。
我只是看多了演義小說,根本不會鑒別古董,這裡也就是湊熱鬧斗膽亂說一氣,你們千萬不要當真啊:題主的第一把壺,里里外外的污跡咋就這麼一致呢。一把壺,如果經常用來泡茶,壺內茶漬累積,而壺外是灰塵油污沾染,長此以往,內部的茶漬和外部的油灰,不會顏色如此均一罷?這內外的顏色和商量好了似的。倘若一把壺基本沒怎麼用過,無論過多少年歲,那內部應該是相對潔凈的。因為一把壺不論放在哪裡,肯定是把蓋子蓋上的。當然我們不排除個別有怪癖的藏家,喜歡把壺身和蓋子分別放著。
至於第二把孟臣壺。恕我淺陋,刻款孟臣只見過楷書款的。而且從楷書看,惠孟臣老師的書法很不錯。當然,孟臣壺真真假假,就沒有幾把真正是惠孟臣老師自己做的,大部分是後世仿製、托款。我覺得這托款能托得和明星簽名似的,實在有創意。


感謝邀請。
但是,從「通過泥料與工藝」判斷,單憑圖片,已經超出了我的判斷能力。
從我個人審美角度,我同意二樓「愛壺小胖」的觀點:花紋圖案美觀,總體感覺優雅中不失古樸之味。我一直對泥料之類不感冒,認為並不重要,「好」泥料和「普通」泥料泡出來的茶,在盲評測試(我自行進行的多人盲法測試,實際結果哪怕紫砂壺,瓷壺,玻璃壺也無法區別他們的沖泡差別!)中,無人可以區分差別。壺還是著重在於藝術性。
如果能確認是什麼工藝,可能幫助你判斷是做舊還是舊物。畢竟,要使用的話,就要把做舊的痕迹清理乾淨使用起來才爽氣啊。如果是泥繪/堆塑加描金,那麼做舊的可能性大(描金工藝的附著性稍差,長期使用摩擦會有可觀察的磨損痕迹,這把壺看不出裝飾層有磨損,反而似乎保護的很好,從壺嘴等處來看,似乎有些像描金)。如果是鑲嵌,就比較難這樣分析了。如果你方便找到較高解析度的工業檢測X光機,照一下很容易判斷是否鑲嵌了。
從實用與藝術性出發,這把壺還是放著觀賞把玩更好,還有個樂趣。如果是舊物,使用中打碎很可惜。我自從打碎過一把壺蓋之後,再也捨不得用好壺來裝逼了,不僅費錢,好東西打爛也太可惜。如果做舊的壺,你即使清理乾淨了拿來用,心裡不爽的地方肯定也在那裡了。
僅供參考


100萬孟臣壺啊樓豬,啊哈哈!又看到了!小時候玩壞過啊現在又看到了。但依稀記得沒有那麼花哨,壺地刻字是那個樣子,也是很深,但時間久邊緣沒那樣菱角。孟臣壺在世應該還很多,不懂真假但絕對值得收藏。


雙獅圖的是紫砂老壺,而且是佳品。後把蛙摘的首先這把應該不完全是宜興紫砂工藝,壺內有拉胚圈痕。第二上面的文字比較現代,字不象是竹刀刻的,比較淺象後刻。第三工藝比較粗糙,內外粗細反差巨大。應該是低端的仿品。


感謝被邀,來遲了,見諒。
但是這個壺的工藝,已經超出了我的確信的範圍,下面都是我個人的看法和搜集查閱到的信息,僅供題主參考:
一,工藝特點:年代久,難度高
這把壺在我看來,特色不在於泥料,而在於裝飾工藝,花紋和詩文都是突出壺面的,不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雕刻。但是看圖片沒辦法很好的分辨,只能推測是兩種工藝,一是堆繪;二是鑲嵌。
堆繪清朝屬於鼎盛時期(還常有出口),乾隆後據說已經失傳;鑲嵌工藝也很難,是在高溫燒制後,再將金銀材料精細的敲打擠壓嵌入厚度僅為3mm左右的壺身,最後再打磨平整。

二、花紋裝飾:檔次高雅,圖案美觀
壺蓋和壺身的花紋圖案美觀,壺身的詩文書法字體優雅,壺嘴,壺鈕的鎏金這些細節頓生高雅。可見不是一般人家用的。在2014年,JADE日本美協拍賣一把六角詩文壺(朱泥),裝飾內容的製作工藝跟這把壺相似度很高(壺蓋上的花紋,跟這把圖案花紋一樣;壺身為花鳥圖案裝飾,除了這把壺的幾句詩文外,還多了幾句「鏡水澄華 冰壺澈鑒 碧葉獨秀 瑤源自清」)--我更喜歡題主這吧壺的書法——(拍賣價RMB46000)。

三、底款
底款不是現代常見的篆體,比劃比現在常用的篆體有所簡化,請教了師傅之後,辨明底款為「邵正元制」(網路上此人有較多的資料,可以多做底款對比)。聯想一下,從邵大亨到現在的邵立平,邵姓制壺大師也不少,不知道他們之間是否有淵源呢? :)這把壺除了底部,其餘壺身內部,壺把,壺蓋內均未見其他落款。

//更新
1.之前底款應為 元 字


惠孟臣這種底款還是第一次見,可能是他做壺的時候心情不好吧


對於老壺沒啥研究,我是來看壺的


問:能否通過泥料與工藝判斷其為一把好的老壺嗎?

答:不能,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看實物做判斷。


都不佳,並且非常不建議題主在日本淘紫砂壺這種東西。很難淘到好貨色,至於花費,我想也不會太親民。

第一把壺,如果沒記錯堆花的裝飾手法應該是在清中期以後開始盛行的,印象里明代壺很少有這樣的裝飾手法。斷代你可以查查底款上的邵正x在歷史上有無此人,並且我看到沒有蓋印和把印,只有底款印在,這個是哪個年代的規矩也不難查。說到藝術價值,我覺得堆花做的細節很一般,並且詩詞的字也是一般的水平,需要提醒這種裝飾手法並不只停留在老壺上,我隨便淘到的壺這種裝飾手法的大有人在。如果按照時代特徵去比對,只需看同時代的其他真老壺有沒有工藝細節完爆此壺的即可。其次實用上我覺得這種狀況基本上很難清理乾淨用於泡茶使用,看你回復說到裡面有明顯的中藥味…我有點懷疑此壺是做舊後的壺。當然,答案里有很多說第一把壺是好壺的,你也可以問問他們的具體觀點,在我看來段泥壺這個狀況……我基本會放棄。

第二把美觀性就不多說了,你說海外迴流我絕對信,因為在國內我就沒有看過在梨形上這樣進行裝飾的壺,搞不好是出口定製壺。說說使用上,至少看起來更乾淨一些,打理一下應該是可以拿來用的。斷代的話,孟臣就不要想啦,雖然底款寫的蠻漂亮的。按照我看過的一些孟臣罐的泥料來看,這個不像老壺的泥料和色澤,更像是近些年風靡市場的紅泥壺(非朱),粗略眼估容量和壺身色澤上看到的收縮情況,是不太可能是老朱泥孟臣罐的(應該沒看到有調沙吧)

以上一些自己的淺見,如果資金充裕,不太建議通過日本渠道去找這種情況的紫砂壺。望題主考慮再三啊!我和你同樣關注過這個渠道,但就紫砂壺而言我並沒有看到過太能入眼的,就更別提斷代了


每一個年代的老壺都有每一個年代的工藝手法,細節。甚至要從作者的其他壺型甚至背景判斷。


談到老壺,必須看實物,圖片是根本說明不了問題的。圖片可以說明:1.壺的造型,2.新壺可以看出泥料的質感,但顏色會有誤差,3.壺的每個細節製作工藝程度。至於真老還是假老,估計不太可能。


樓上各種回答我真是無力吐槽 你們看一下壺內壁好不好!一圈一圈的,明顯是手拉胚壺,以前哪有這種工藝?你們知道全手壺內壁啥樣子不,真無語了。
同時,跪求單大包不要回答紫砂壺的任何問題!您簡直一點不懂,真的不懂啊!


第一把好壺,其他實在不敢多說


日本人傻嗎?好東西會迴流嗎?哪有那麼多迴流壺!


兩把均假

尤其第二把假的離譜
看起來舊但無使用痕迹 口蓋邊無常見使用痕迹 常泡茶的壺有自己的特點
然後字是現代人寫的 用毛筆寫字的人不會這麼寫 用鋼筆或則其他現代筆比如圓珠筆寫字的人會這麼寫


推薦閱讀:

工夫茶與功夫茶如何分辨?
小說《金瓶梅》中提到哪些茶點?

TAG:日本文化 | 藝術收藏 | 紫砂壺 | 茶文化 | 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