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什麼當不上皇帝?
這問題必須看地圖回答!
前206年項羽分封18諸侯
這是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的18諸侯,看起來楚國得到了大部分肥沃的中原之地,實力碾壓其他各路諸侯,項羽似乎可以安心地做霸王了。不過注意圖中的紅線,紅線以西和以東的社會結構並不相同。不同之處,看另一張圖就明白了:
前246年秦始皇即位時戰國形勢圖
這是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即位時的形勢,可以看到上圖的紅線以西與此時秦國的疆域基本吻合,也就是說在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諸侯時,紅線內區域已被秦國統治超過40年(其實除了上黨郡和太原郡都已經超過60年了)。古人早婚,壽短,且算20年為一代人,這些區域已經有兩到三代人受秦國統治,也就是說,他們的地方長官是咸陽任命的郡守和縣令,他們的爵位田宅是由秦國律法按軍功授予的,他們的身份認同是秦人而不是六國人(出土秦軍士卒家書:家鄉在楚國故地湖北雲夢的秦軍在淮陽鎮壓楚國貴族叛亂),當地的原六國貴族與平民無異,已無社會影響力。這片熟地可以稱為故秦之地。
與之相反的是紅線以東的六國故地(不包括前246年之前被秦國奪取的土地),從最先被秦吞併的韓國(前230年)算起,他們被秦統治不過20年,雖然這些地方也建立了郡縣制,但還沒有形成由軍功授田產生的自耕農和地主階級(因為根本沒軍功可立,秦滅六國沒敢用這些人,統一後征匈奴和嶺南的士卒都留在當地戍守),雖然秦國將一批王室遷到咸陽,但地方上的貴族依然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並且保持對故國的身份認同。這也是為什麼陳勝首義以後,六國貴族迅速響應,並得以重建政權。
下圖是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後的形勢圖,可以看到除了張楚政權的周文西征短暫佔據的中原和關中之地以及趙國佔據的上黨之地外,起義軍和六國貴族佔據的都是六國故地,而故秦之地並無叛亂。
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
回到項羽分封諸侯的話題。項羽分封的18諸侯中,屬於故秦之地的諸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在當地沒有類似六國貴族那樣的根基(早被秦國拔除了),也來不及建立,因此他們只能沿用秦國的郡縣制。由於沒有宗族的血緣關係,這種郡縣制諸侯國的地方長官對諸侯王的忠誠度,只取決於諸侯王的威望和當時的軍事形勢。如果是個地方上向心力很低的諸侯國,比如秦降將建立的關中三國,只要中樞被消滅或歸降,甚至被圍困,全國就可以「傳檄而定」,而秦國打下的中央集權的基礎可以高效地整合被吞併地區的資源,迅速用於下一場征服戰爭。
事實也是如此,從前206年8月韓信暗渡陳倉,到前205年5月,短短的9個月時間,劉邦就吞併了故秦之地除了臨江王之外的所有諸侯國。
前205年5月,楚漢爭霸形勢圖
此圖中西魏和王陵已投降劉邦。西魏王豹是舊魏國王族,但魏國在中原大梁附近的故地被項羽所奪,項羽把魏豹封在的魏國最初發跡的河東之地,但河東之地已被秦國佔據近百年,早已是秦的熟地,所以劉邦一出函谷關,實力對比懸殊,又沒有根基的魏豹就投降了。王陵不是項羽封的18路諸侯之一,而是劉邦從武關入關中前留守南陽的部將,所以劉邦一出關中,王陵也歸附了。
比起故秦之地的劉邦滾雪球似地迅速擴張,六國故地的諸侯又是另一幅景象。六國諸侯自反秦以來,迅速恢復了戰國時的社會格局,諸侯王宗室及其支持者在本地枝繁葉茂,項羽根本無法撼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齊國,田榮對項羽空降的三個田姓諸侯王鳥都不鳥,直接吞併,項羽廢了老大勁打敗田榮,他的弟弟田橫又立田榮子田廣繼續與楚國對抗。另外九江王英布,趙王陳余,燕王韓廣也是六國舊王室或舊貴族,對項羽也是時附時叛,還有一個彭越在故魏大梁之地反楚。
如果仔細看前246年秦始皇即位和前205年楚漢相爭的地圖,你會非常戲劇性地發現形勢非常相像,只不過劉邦的漢國取代了秦國(除了沒佔有臨江國的江漢平原),而東方六國依然是那些(沒有韓國,韓王被項羽殺了,魏國被彭越取代,另外還多出了九江國和衡山國)。而不同點就在於,秦末的東方六國尚能合縱,并力抗秦,而楚漢時的東方諸國卻在內部廝殺,這也是為什麼秦始皇即位後花了25年滅六國,而劉邦只花了4年。當然,韓信的軍事才能,劉邦的威望和外交手段(類比秦國的連橫),以及項羽的錯誤決策(不放低身段,聯合東方各國抗「漢」,而是繼續當自己是「霸王」,給了劉邦施展連橫的空間)都幫助劉邦縮短了統一的時間,不過就算這些有利因素都沒有,漢國統一天下的時間表也只不過再延長一代人而已,而東方各國,包括楚國依然機會渺茫。項羽依靠自己的軍事才能贏得的一兩次戰術勝利,比如彭城之戰,與戰國末期趙國李牧、楚國項燕對秦國的勝利並無不同,都只是在給自己續命而已。
最後反駁一下 @淚痕春雨 所說的劉邦項羽都封諸侯王,因此政治理念相同的說法。劉邦封異姓王,包括封韓信,是分化關東諸國,孤立項羽的外交手段,與秦國的連橫,遠交近攻並無二致;而項羽在關中封18路諸侯,除了封六國故地是對六國舊貴族勢力復起的既成事實的肯定之外,對故秦之地的分封,則是模仿西周初分封功臣,但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把到手的勝利果實,也就是秦國開發好的體量、資源、社會組織能力遠勝關東六國的熟地,拱手送人的政治幼稚行為。由此可見,韓生對項羽「沐猴而冠」的評價十分恰當。
所有圖片均截自 @幻想淺綠 在B站上傳的 @布哈林 繪製的中國歷史地圖視頻,感謝兩位大大。
從陳勝吳廣起義,到劉邦剪滅異姓王大體完成,亂世持續一共只有15年時間。這次社會重塑和統治集團換血,速度極快,為什麼呢?這場變局和戰亂的本質因由,其實是道統人心的紊亂,而不是政治制度不夠先進。
秦以武力兼并六國,以集權代分封,在關東地區一直是處於輿論風暴眼的。從秦始皇統一之初,秦相王綰與李斯的分封與集權辯論,到稱帝後期,博士淳于越與李斯的最後一次對分封與集權的辯論,再看秦始皇從封禪齊魯,大批啟用儒生為博士,在最後一次辯論後,轉而對極力拉攏的「皆誦法孔子」的諸生進行坑殺禁書,可見關東人心一直仍懷念分封制,質疑秦始皇的中央集權制度的。他們認為行郡縣,無封王,即「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是一種獨裁行徑。所以秦朝的統一,始終不為山東人士所認可。因此,秦朝的高壓苛政路線,也是輿論無法統合的一種應激策略。這個過於剛性的路線反而加速了秦朝的崩潰。廣闊的關東地區人心不服,根本不認可秦朝的合法性。秦漢之變是道統問題的必然爆發。
那麼關東地區的分封意識,哪裡最濃厚呢?楚國。楚國到戰國末期,發展出景、屈、懷、昭、項等幾個大號封建貴族,實際上是分封體制最頑固的政治勢力。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國反秦勢力在秦末是最為積極的,也是對秦朝仇恨最深的。陳勝最初就是打著張楚的名義。景氏的景駒、項氏的項梁等楚國封建舊貴,更是前仆後繼的反秦主導力量。趙、韓、魏、燕的王族、貴族力量都已經衰落,多是地方上新興的反秦力量,也只能圍繞在實力強勁的楚系貴族的旗幟下。這並非一場六國王族復辟的亂局,而是擁護封建制度勢力的反攻倒算,誰稱王都可以接受,但其政治主張是必須有封建諸侯王的存在。六國復辟勢力中唯一的例外,是王族宗室力量最強的齊國,仍舊是舊王族旁支割齊地而據。
但是,即使是封建制度,其政治生態鏈中也需要有天下共主的存在,否則反秦力量目標一致,卻各自為政,毫無政治秩序可言。這就是為什麼項梁聽從范增建議,要立一個放羊娃楚懷王的原因。他不僅是爭楚地人心,更是以當下尚強的實力,搶先擁立共主,以便號令諸侯。當然,諸侯王們也是認這個共主的。
既然是道統混亂所引發的戰爭,那麼,道統的重新確立,對收買天下中上層階層的士人人心是極為必要的。楚懷王被擁立後,也恰是反秦形勢進入高潮階段,並在定陶之戰短暫受挫後開始佔據主動。共主楚懷王短暫掌權時,要不是項羽殺宋義奪權,差一點連齊國也認了楚國共主了。因為天下可效忠的天子終於有第二個可選擇的了。秦的法統號召力更下降了。當然,軍閥上層力量都知道這東西是虛的。但對底層百姓和中層士人來說,這就是一面利於號召的鮮明旗幟。
好了,這麼長的背景扯完了,我直接說項羽當不上皇帝的直接原因吧:唯好以力壓人,不懂以德服人,毫無政治頭腦和遠見。一個沒有政治頭腦的人也能當上開國皇帝?沒見過這種情況...當然後世自己爽一把的不少。
本來楚懷王為了搞分化平衡,讓項家軍從北路攻秦,與秦軍主力戰略對決,以便消耗項羽。又派劉邦從南路攻秦,摧城拔寨。約好先入關中滅秦的封關中王。
劉邦一路上是招賢納士,能撫就撫,該屠必屠。他對先入關中看的是很重的。趙國司馬昂軍也想搶入關中的機會時,劉邦二話不說就對趙國友軍發動攻擊:敢跟老子搶頭功!?劉邦這是瞅准了搶先入關的巨大政治福利。這政治福利是什麼呢?就是名望。
滅秦以前的劉邦,要說名望,不過就是項家從前的一員心腹猛將級別的。但滅秦以後,尤其是劉邦在關中那套收買人心的教材級政治安撫手段使出來後,絕對就是與奇蹟般消滅秦軍主力的項羽平起平坐的威望了。加上天下共主楚懷王有約,先入關中者為王。天下都知道劉邦要接盤當時實力最牛逼的秦國地區,即將成為關中王。劉邦攜滅秦換代之功,天下無不耳聞敬仰。那還用竹簡的年頭,99%的文盲率,絕大多數在田間地頭幹活的老百姓,估計能一口叫上名字,在村頭由老者講講故事的也就是劉邦和項羽倆人了。劉邦敏感的意識到,並得到了他所期許的名望。滅秦後是有一大批人才和士卒主動投效劉邦陣營的,知名的有韓信、陳平等。秦地人心也都希望溫和派劉邦能做關中王。這就是名望的魅力。劉邦能以一介平民8年成就帝業,這次滅秦之舉的巨大聲望,使其迅速獲得諸侯合法性,甚至一躍成為諸侯領軍人物。否則,范增怎麼趕著想殺劉邦而不是別人呢?難不成他頭上真飛著一片紫氣祥雲了,頭上套著主角光環了?可惜了只有范增是個明白人,怒吼:「豎子不足與謀!」
可是項羽心裡酸了。MD從前跟著我打仗的一個我家的別軍副將,居然爬主子頭上了。此時他滅了秦軍主力,兵力雄厚,兵威正盛。他帶著一大波各國諸侯就往關中奔。其實這一步他走得特別的對,很可能是採納范增的建議。以兵力來說,他可以不帶諸侯們的雜牌軍,也能獨自控制關中。但是他帶著諸侯雜牌軍們,其實就是搞二次滅秦儀式。諸侯們跟來了,也能分到滅秦之功,相當於一大票諸侯們眾口鑠金的否定了劉邦第一次滅秦之徹底性,也就是說,劉邦沒滅完,是項羽和諸侯們來了一起滅的。劉邦意識到項羽的來意就很苦悶了,竟挺而走險,試圖據關而守。奈何劉邦的部隊真是沒法和項羽部隊抗衡,兩下就開關了。這是鴻門宴的背景。
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
項羽詢問楚懷王是否改變之前先入關中為王的約定,楚懷王挺硬氣說不改。項羽就給他虛稱為義帝,並且對諸將說義帝無功不該擁有土地,剝奪了義帝的合法權益。項羽這裡並不能說做錯了,但是顯然,他根本沒有考慮過讓楚懷王接過秦朝皇帝的法統,再由自己通過禪讓方式,取代楚懷王共主法統的政治過度考量。事實上,這種正統傳承思路,是政治家應該具備的意識。他給了虛稱義帝,就表明,他根本不認這個共主,否則他將來怎麼可能要義帝的稱呼?反觀劉邦最後選用秦朝的皇帝稱號,則體現了完全能看清固有名號分量輕重的政治清醒。他剪滅異姓王,對韓信、彭越,完全是依靠皇帝名分的政治手段成功,而非軍事。
項羽在關中大封諸侯,一方面,是弱化楚懷王的共主威望。一方面,分功分地給諸侯,諸侯們這時也都願意尊奉他。劉邦的滅秦之功也就被偷去瓜分了。項羽燒秦宮室,掘秦皇墓,殺秦降王,除了個人性格、楚國讎恨和毀秦地基礎,也有昭示滅秦者是自己的考慮。當然,劉邦破了關中,他也沒更多能表現滅秦的事情可幹了。這個時候殺劉邦,諸侯們也都會睜隻眼閉隻眼,因為現在是所有諸侯都搶了劉邦名正言順的功勞,人人都是幫凶。又有劉邦據關抗拒友軍的失誤做借口。可是項羽在鴻門宴上,反而猶豫,聽信所謂的「劉邦是為了等項王」「殺了劉邦會讓諸侯寒心」等說辭,錯事了最佳時機。要知道,劉邦此時的名望和號召力,已經不是一將一侯級別的了,項羽不懂人心所向,所以仍把劉邦當部將一級去看待。
可以說,越是後來,需要政治解決問題,而非軍事解決問題的時候,項羽越是糊塗。
漢之元年四月,諸侯罷戲下,各就國。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 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
項羽一回到楚國,就趕走義帝到偏僻地方。又乾脆在路上直接派人殺了義帝。怎們評價呢?義帝的號召力就算還趕不上漢獻帝,我想把曹操換作項羽,也不會這麼就把義帝殺掉。我想換作劉邦,一定會把義帝放在身邊,借其名義對敵對諸侯搞點發難理由,至少也讓義帝替自己背點政治黑鍋在取而代之。至少至少取而代之,也有個禪讓過程吧...本來諸侯們在面上都認楚國共主了,估計山東也挺不了多久,你接過來自己不就是共主了?起碼征伐師出有名吧,可項羽偏不,看你不順眼就打你,不需要理由。項羽這不明不白就把共主幹掉了,就是沒有政治頭腦的首要表現啊。而劉邦,則是愛誰當王當王,只要現在能幫我,日後再算賬,絕不憑一己一時之喜好犯渾。後來人家借皇帝名分搞死諸侯王,就省去很多徒勞的軍事消耗了。
義帝之死,到底是不是一件無關大局痛癢的小事呢?
三月,漢王從臨晉渡,魏王豹將兵從。下河內,虜殷王,置河內郡。南渡平陰津,至洛陽。新城三老董公遮說漢王以義帝死故。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發使者告諸侯曰:「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看看人家劉邦的政治嗅覺和演技。義帝,一個和劉邦認識沒兩年,接觸沒幾天的放羊娃,劉邦怎麼辣么悲憤傷心?本來是未如約成為關中王,所以造了項羽的反,從漢中奪取了關中後,該拿的也拿完了,就一時找不到一直東進打地盤、誅項羽的理由了。項羽可好,急火火的給劉邦找了個招攬天下諸侯歸附,好攻擊自己的大理由。
洛陽的父老能告訴劉邦義帝的消息,說明共主即使沒有什麼功業,但是歷來元首的存在感絕對是不低的。天下皆知,項羽無端殺義帝。這件事,甚至間接導致了英布在關鍵時刻的反水。本來英布是項羽的勇猛先鋒,但是後來,就是因為被項羽指使幹了殺義帝這件臟活兒,成了楚漢戰爭中快被輿論口水淹死的冤大頭。劉邦使人說服英布反叛項羽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你殺了義帝,如果不反項羽戴罪立功,遲早不為天下所容。
義帝的死,可以說是項羽眾多政治犯渾舉措中,最渾最渾的那件,也最決定命運的那件...一個無兵無權的傀儡,趕著讓他死僅因為個人仇恨,這種人怎麼當開國皇帝啊?放守業之君,也是崇禎那種睚眥必報的,可他又沒崇禎勤政愛民...
他當西楚霸王還沒倆月,就讓所有諸侯都看到他在政治上的奶姨夫,估計稱帝讓人上奏表都沒諸侯敢先上,誰願意和這號人坐一條船啊。
漢王項羽相與臨廣武之閑而語。項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漢王數項羽曰:「始與項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項羽負約,王我於蜀漢,罪一。秦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罪二。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彊殺秦降王子嬰,罪五。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項羽使人陰弒義帝江南,罪九。夫為人臣而弒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餘罪人擊殺項羽,何苦乃與公挑戰!」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匈,乃捫足曰:「虜中吾指!」漢王病創卧,張良彊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毋令楚乘勝於漢。漢王出行軍,病甚,因馳入成皋。
楚漢戰爭後期,劉邦給項羽列的十條大罪:
1、違法楚懷王約定和命令,將我貶在漢中。
2、搶班奪權殺宋義
3、救完趙不還,來關中搶功勞
4、大肆屠殺失掉人心
4、約好入關不施以暴行,卻燒其宮室,連死人秦始皇的墳墓都不放過,掘墓盜寶
5、秦王投降了還殺人家
6、騙殺二十萬秦兵卻封他們主動投降的將領為王
7、亂封別國將領讓他們反叛自己國君
8、搶義帝的都城,奪取別國土地
9、弒殺義帝
10、不忠、不義、不仁、不信,天理不容
劉邦把項羽的主要問題說的很詳盡清楚了,最後還總結了:為政不平,主約不信。他比我們都要了解項羽,不妨就信一下劉邦唄?這些都是明面上,項羽干過的事,也不是私事或陰謀,劉邦沒必要當眾造假...說起劉邦這人吧,也難成多講信用,多大方,可是人家最起碼是在該許諾的時候許諾,能反悔的時候反悔。項羽完全是...想哪是哪,全憑喜好情緒而為,管他三七二十一幹了再說,不顧後果啊...更顯匹夫之勇的,與劉邦性格差距的,是項羽想跟劉邦單挑,劉邦則給他列政治罪狀。這尼瑪戰爭打了三四年,現在要諸侯王之間單挑決戰。人家劉邦才是用政治解決問題啊。
所以,楚漢戰爭很奇特。劉邦從偷襲彭城勝了一次開始,到固陵追襲大敗,可以說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最後卻贏了,稱帝了...這是怎麼回事?
不提政治頭腦,就提以德服人。劉邦缺的德,是政治必要。能不缺的,基本都忍住了。比如貫高都差點做了他,他卻感其忠義也原諒了。對蒯通也是。而項羽因為別人說了一句沫猴而冠,就把來建言的人直接給烹了。這要是換成敢直接懟劉邦的酈食其、陸賈等人,早不知死多少次了。怪不得項羽身邊無策士,都被烹光了...這位向項羽建言定都關中而被烹的人,很可能就是像建言劉邦定都關中的婁靜那樣之大才啊,可惜遇上項羽就是空懷所學,英年早逝,青史無名。再比如,劉邦對季布這類盡忠職守的敵人,直接也招到麾下。而對沽名釣譽,不守本職的丁公,即使有私恩也照樣殺。這是立公德,立榜樣。項羽倒是也欣賞漢子,他封的幾個諸侯都是欣賞他們是條漢子才封的,但是遇到周苛這類寧死不降的漢子,他就只會「你歸順我我給你封侯」,結果人家就不降,一怒又是烹了。這時候他身邊那些出生入死的將領一聽,拼了這麼多年命也沒封個侯,反而不如敵將,會怎麼想?還有王陵的老母,本來王陵還猶豫要不要死心塌地跟劉邦,結果人家老媽勸兒子要跟劉邦,項羽就又給人媽給烹了,堅定了王陵選擇劉邦陣營...真的是,學烹飪,新東方...哦不,找項羽...他與劉邦總有個差距就是:劉邦能挖來英布,他就挖不動韓信。可不就是私德不行嗎?
項羽無心政治,就愛打仗,不打仗手癢。於是用的人也只能當先鋒,而無帥才。劉邦大膽啟用韓信,結果韓信橫掃北方,給劉邦至少省出了幾年的奮鬥時間。劉邦善於收攬人心,所以優勢期都是多集團協同作戰。項羽呢,自己帶著幾萬兵滿中國的流竄,好不容易把成皋交給曹咎守一次,還就讓曹咎自大狂不聽囑咐給丟了。最後以一對劉、韓、彭、英幾股力量,甬道被斷,後方失火,後勤跟不上了,再能打也只得乞和。不過項羽是真的很能打啊,垓下之戰,極其懸殊的兵力,還斬殺漢軍幾萬人。要不是這次大兵團作戰總指揮是韓信,搞不好真讓項羽給逆轉了。但是這就是匹夫之勇啊?項羽決定死的時候,也更看重面子,更懷念私情,實在是沒有帝王志向啊。可能就像他自己所言,「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他就是貴族少年的心態,和老驥伏櫪的劉邦相去甚遠。
所以說,秦末亂世是一次道統重建的亂世,重在重塑各方都能接受的政治秩序。但項羽偏偏不拿各方政治需求當回事,以武力壓人。從項羽弒殺義帝,親子破壞掉自己剛定下的共主-霸主-諸侯起,稱帝就是不怎麼可能的事情。劉邦殺人要找政治借口,而他則完全無視政治規矩,在輿論中是有劣跡的傢伙,人心不服。否則劉邦一出關,那些諸侯咋就立馬倒向劉邦去反項羽了?這離他大封諸侯還沒幾個月呢。
輿論這東西,絕對不是王朝建立的充分條件,但是王朝建立的必要條件。建立政權後,大多數老百姓都指著鼻子罵你,地方豪族發點武器就願意跟著去干你,怎麼稱帝?上半年還跟孫子一樣的劉邦一打招呼,下半年諸侯們就聯合起來撲你都城,怎麼稱帝?項羽人在徐州,連緊挨著的山東都搞不定,怎麼稱帝?在項羽腦海里完全沒有道統、人心、合法性這類東西,完全搞不清政治需要什麼,怎麼稱帝?他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帝,他只會打仗...
項羽的政治理念,與劉邦的政治理念,並沒有本質差別;只是項羽失敗了,劉邦成功了。
當時想當皇帝,那是需要分三步走的。第一步,就是先取得盟主的地位,然後分封諸侯。項羽是這樣做的,劉邦也是這樣做的。如果有什麼分別,僅僅是項羽剛走到第一步,就被卡住,再也無法向前了。而劉邦則成功走好這一步,並且又成功的走出了第二步、第三步。
項羽分封諸侯,劉邦也分封諸侯啊!
最經典的就是,劉邦讓韓信、張耳平定趙國後,就讓張耳當趙王了。[注1]
再經典的就是,韓信平定齊國後,劉邦就讓韓信當齊王。[注2]
再經典一些的就是,韓王信奪取韓國故地後,劉邦就讓韓王信當韓王了。[注3]
楚漢相爭之際,韓王信、張耳、韓信都是依賴劉邦起家的,劉邦尚且不敢拒絕他們裂土封王的要求。
項羽入關中時,劉邦、田榮、張耳、英布等人,都是自已拉隊伍、自己打地盤的諸侯大佬,項羽拿什麼敢拒絕這些人裂土封王的要求呢?
許多人總覺得,項羽神功無敵,所以只要項羽不分封諸侯,天下就會馬上實現統一,那不過是把歷史當英雄傳奇看罷了。更主要的是,如果項羽真的這樣神功無敵,怎麼會讓人打得孤身跑到烏江邊上呢?
就算項羽不分封諸侯,也無法改變田榮控制齊國故地的事實,同樣無法改變臧荼控制燕國故事的事實;亦無法改變張耳陳余控制趙國的事實......。
更主要的是,不要說項羽敢拒絕分封諸侯了,就是項羽分封諸侯時不能讓這些大哥們滿意,人們也會自己動手搶地盤的。所以項羽分封天下剛結束,田榮、陳余、彭越、韓王信、臧荼、劉邦就都紛紛行動起來。
當然了,田榮很快佔據了齊國故地[注4]、陳余很快佔據了趙國故地[注5]、臧荼很快佔據了燕國故地[注6]、韓王信很快佔據韓國故地[注7]、劉邦很快出兵佔據了秦國故地[注8],彭越很快出兵奪取了梁地。[注9]
在此過程中,項羽折騰來折騰去,只是打敗了田榮,但是田榮的弟弟田橫很快就拉起隊伍,再次奪取了齊國故地。[注10]
其它地方呢?劉邦佔據著秦國故地(關中),項羽直到死,也沒有接近過關中;臧荼佔據著燕國,項羽到死,也沒有接近過燕國故地;陳余佔據著趙國故地,是被劉邦打敗的;田氏佔據著齊國故地,也是被劉邦打敗了;項羽從來也沒有把手伸進趙國、齊國故地,相反這兩塊地盤,都先後納入劉邦的勢力範圍.......。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
天下諸侯割一方的事實,與項羽分封諸侯無關;只是項羽無力控制這些諸侯的結果。
項羽如果真的有傳說中那樣神功無敵,他在分封諸侯之後,諸侯就會聯名推選他當皇帝。大家提都不提這種事,本身就證明,項羽缺乏當皇帝的實力。
所以當時想當皇帝,需要走好的第二步,就是在取得盟主地位的基礎上,不斷擴張自己的地位,然後讓諸侯擁戴自己當皇帝,但是此時依然得承認分封諸侯的事實。
最簡單而言,劉邦稱帝後,依然分封韓信為楚王、英布為九江王、彭越為梁王、韓王信為韓王、臧荼為燕王、張敖為趙王。如果劉邦在隨後的削藩中失敗了,人們恐怕更會覺得,劉邦缺乏政治頭腦了,因為劉邦不分封這些人,就不會失敗了。問題是,劉邦當時拿什麼拒絕這些人裂土分封王呢?
面對皇帝這種位置,哪個人不是在三推四讓中爬上去的;諸侯大佬並沒有聯合推選項羽當皇帝,項羽自己急不可耐的要當皇帝,那不過是找死罷了。
劉邦後來可以稱帝,那是因為劉邦當時的實力,比項羽大多了。
當時的趙王是劉邦的女婿,而且趙王可以立國,就是依靠劉邦實現的;當時的楚王韓信是劉邦一手栽培出來的;當時的齊國故地是曹參控制著,曹參是劉邦的嫡系小弟;韓王信也是依靠劉邦起家的......。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自然是聯名上書讓劉邦當皇帝;而劉邦自然也可以爬上皇位了。[注11]
但是,並不意味著你就坐穩皇位了,因為四面都是兵強馬壯的藩王,你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輸得滿盤皆輸。所以,你必須還得走好第三步,那就是把異姓諸王都清理出局。
劉邦後來可以建立穩定的漢帝國,是因為他的實力比項羽大多了。
所以,劉邦動手削藩,從來沒有出現,此起彼伏的叛亂;於是劉邦可以相對從容的把各大諸侯挨個擺平。
而項羽呢,還沒有正式開始削藩,整個天下從東到西,全是叛亂力量,於是項羽顧此失彼了。最簡單而言,田榮在現在的山東省(齊)叛亂,劉邦在現在的陝西省(關中)發動叛亂;陳余在現在的河北省(趙)發動叛亂....都不用說別的叛亂了,就這三股叛亂,叛亂地域之廣泛、規模之大,以當時的交通、媒介,也讓項羽無從應對的,因為這就是顧此失彼,最後這三個地方,都很快脫離了項羽的控制。
劉邦稱帝後,地位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穩定因素。因為不要說別的藩王了,就是韓信、英布、彭越三個藩王達成共識,突然一塊造劉邦的反,劉邦能不稱過這個坎,也實在難說的很。
但是劉邦不動聲色的,讓韓信、彭越、英布沒有反應過怎麼回事,就是被清理出局。實現這一步,天下才算真正的統一了。
總的來說,劉邦與項羽的政治思想並沒有本質的差別。甚至不要說別的了,就是劉邦在稱帝後,一個沒弄好,讓韓信、英布、彭越給打翻在地了。人們在說到這段歷史時,恐怕也會說,這隻能怪劉邦的政治思想太幼稚了,因為只要他願意,當時就可以建立一個中央政府的帝國,卻偏偏要分封韓信、英布、彭越為王。結果,悲劇了吧。
[注1]:王又命令張耳和韓信向東攻下井陘,去攻打趙國,斬了陳余、趙王趙歇。第二年,立張耳為趙王。
[注2]: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春,二月,遣張良操印立韓信為齊王,征其兵擊楚。
[注3]:漢王以韓襄王孫信為韓太尉,將兵略韓地。信急擊韓王昌於陽城,昌降。十一月,立信為韓王;常將韓兵從漢王。
[注4]:田榮聞項羽徙齊王於膠東,而以田都為齊王,大怒。五月,榮發兵距擊田都,都亡走楚。榮留齊王,不令之膠東。畏項羽,竊亡之國。榮怒,六月,追擊殺於即墨,自立為齊王。
[注5]:陳餘悉三縣兵,與齊兵共襲常山。常山王張耳敗,走漢,謁漢王於廢丘;漢王厚遇之。陳餘迎趙王於代,復為趙王。趙王德陳餘,立以為代王。
[注6]:燕王廣不肯之遼東;臧荼擊殺之,並其地。
[注7]:漢王以韓襄王孫信為韓太尉,將兵略韓地。信急擊韓王昌於陽城,昌降。十一月,立信為韓王;常將韓兵從漢王。
[注8]:八月,漢王採納韓信的計策,從故道回軍,襲擊雍王章邯。章邯在陳倉迎戰漢軍,雍王軍隊戰敗,撤軍逃跑;又停下來在好峙作戰,又再次失敗,逃往廢丘。漢王於是平定了雍地。束進到咸陽,分出兵力把雍王包圍在廢丘,而派遣各
位將領奪取平定隴西、北地、上郡。
[注9]:是時,彭越在鉅野,有眾萬餘人,無所屬。榮與越將軍印,使擊濟北。秋,七月,越擊殺濟北王安。榮遂並王三齊之地。
[注10]:田榮弟橫收散卒,得數萬人,起城陽;夏,四月,立榮子廣為齊王,以拒楚。.....田橫進攻田假,假走楚,楚殺之;橫遂復定三齊之地。
[注11]:諸侯王皆上疏請尊漢王為皇帝。二月甲午,王即皇帝位於水之陽。
反對那個叫淚痕的答案!項羽和劉邦的政治理念是不同的!
先說說劉邦為什麼能當皇帝。因為楚漢期間有實力當皇帝的三個人中,只有劉邦想當皇帝。這三個人分別是劉邦、項羽、韓信。
項羽進入關中分封天下的時候,他是有實力稱帝的,如果他當時佔據關中稱帝,把劉邦分封的四川,那麼劉邦將永無翻身之日,但項羽壓根就沒想過稱帝,他回了楚國。在他心中像春秋五霸那樣稱霸天下就是最高榮譽了,他鄙視秦始皇稱帝的做法。從項羽使者對韓信說的話也能看出項羽的政治理念,韓信打下齊國後項羽派使者遊說韓信,說劉邦非佔盡天下不罷休,言下之意就是劉邦和我們不同,他是要佔盡天下當皇帝的,皇帝的天下是容不下你我這樣的諸侯王的。
下面就說到韓信了,楚漢戰爭期間他北上連滅五國,最終佔領齊國打到了楚國的後花園,當時韓信聲名大振,坐擁幾十萬大軍自立齊王,而此時的項羽和劉邦卻打的難分勝負,都有些強弩之末的意思,於是天下的決定權就到了韓信手中,他幫誰誰就贏,有點像中原大戰時的張學良。此時的韓信是有機會成為皇帝的,如果他努力的話。再不濟他從中調和楚漢戰爭提高自己的威望,當個新一任武林盟主還是可以的。但韓信的最高奮鬥目標就是當個齊王,所以誰勸他也不再多奢望,毅然拒絕項羽支持劉邦。最終,項羽韓信的下場我們都清楚,大漢的天下是容不下他們的。
只有劉邦,趁著自己打敗項羽的巔峰狀態稱了帝,從此他就是天下正統,誰再起兵就是謀反,名不正言不順,這仗從氣勢上就輸了。
所以,個人認為,這就是劉邦能當皇帝的原因,只有他想當皇帝,其他人的人生奮鬥目標中沒有這個概念。
項羽是一個合格的將才,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之才。
他最後敗給劉邦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當時楚漢爭霸,劉邦先進咸陽,按照義帝旨意,先入咸陽者稱王,劉邦先入咸陽,而後駐軍霸上,但因為當時軍力弱於楚軍,所以最終項羽稱王,而將劉邦分封到巴蜀做漢王,雖然說大爭之世,軍力是說話的主要依仗,但項羽此舉無異於失信,而後誅殺義帝,更是將楚人正統的旗號給丟了,師缺其名,此其一。
韓信先入他賬下,而他只給韓信區區執戟中郎將職位,雖說韓信初到漢營也只做了治粟都尉,但是最終卻被劉邦力排眾議,拜大將軍,包括英布都是他先接觸的,但最後卻都相繼入了漢營,而這兩個人,後來成了赫赫有名的漢初三大名將,識人不明,此其二。
屠殺降卒,坑殺20萬秦軍,致使無人敢歸降於他,而劉邦則是一路收攏擊潰的軍卒,張耳陳余等人相繼入漢,漢軍隊伍不斷壯大,不聚攏人心,此其三。
他有多次致劉邦於死地的機會,絕對不止鴻門宴一次,但次次因為各種原因放過了劉邦,不夠剛果決斷,輕視對手,此其四。
此外,他沒有劉邦臉皮厚,沒有劉邦能聽進諫言,沒有劉邦城府深,而這些都是為君者不可或缺的東西。
所以他被圍垓下,自刎烏江的悲劇是可預見的。
最重要的原因……
因為劉邦會傳送,還會眩暈,而項羽只會推人,所以,他不行的。(逃)
項羽不是當不上皇帝,而是自己選擇不當皇帝。
當時的狀況是人們剛從春秋戰國的封建列國體制中走出來,秦朝採用了以皇帝制和郡縣製為代表的大變革,結果二世而亡。在當時大部分人看來,皇帝制和郡縣制是不靠譜的。所以項羽選擇了尊楚懷王為義帝(雖然他對人家並不好),自己在他認為最好的地方(彭城)當西楚霸王。這其實是恢復了周代的制度,義帝是名義上的「天子」(項家世代為楚將,項梁也是打著懷王的旗號起兵的,也不得不如此),他自己當諸侯的領袖和霸主,類似於齊桓公、晉文公。
所以,不得不佩服劉邦集團的眼光,他們選擇了皇帝制度和郡縣制(在漢代前期實行的是郡縣封建混合制,這也是為了順應當時的形勢),比項羽集團要有眼光。漢元年四月項羽在分封十八諸侯之前,當時的中國已經存在著三種王朝的政治制度。
一:周王朝的王業
二:秦王朝的帝業
三:春秋戰國的霸業
項羽對秦朝的恨是有目共睹,坑秦軍、殺子嬰、燒宮殿。
思想是決定行為的一切基礎,正如今天某些女性一樣,因為討厭一個人甚至延伸到討厭某個城市。所以項羽對秦朝的恨是連它的中央制度權也一併扔掉,主觀的自身原因使項羽不會用仇人的制度,而客觀因素在當時的整個社會思潮,大家朋友圈,哦,不是,口口謠言著郡縣製為代表的皇帝制度不行,秦朝十五年就沒了,相反周王朝的制度可是幾百年,所以當時各諸侯都有一股「裂土封王」的根深觀念。
如韓信在滅了魏、代、趙、齊、燕向劉邦提出了一個代理「齊王」的位置;
英布在叛楚的利害之間也做了一個封地的對比。
這是當時朝代的一個主流思想,基於主觀和客觀的因素項羽最終選擇了霸業。退一步講,就算項羽選擇了帝業,早晚他也會完蛋。
首先項羽一生中犯了兩大政治失誤:
1、巨鹿之戰後坑殺秦兵二十萬使項羽失人心者失天下。
2、錯誤的分封制度。
對章邯的錯封,引致秦國人民對章邯的背叛;
對田榮的失封,四月分封,引致田榮五月第一個跳出來造反,田榮不僅造反,還去資助彭越,寫信給劉邦讓他們一起造反,總之搞得天下一團糟。可謂諸侯之間的博弈真是一步錯,滿盤皆輸,項羽這兩大決定性的錯誤是導致後續一系列錯誤的開端。
馬克·赫德有句名言:好的公司要麼善於成長,要麼精於效率,而只有偉大的公司才能同時做好這兩件事。
大家都知道項羽的軍事能力是甩劉邦幾條街,捏死他比捏死一隻螞蟻還容易。
巨鹿之戰採取破釜沉舟以5萬楚軍殲滅秦軍40萬,聞名天下自封西楚霸王,那年他27歲。
彭城之戰項羽堅毅果斷的指揮3萬楚軍擊潰劉邦56萬漢軍,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列,那年他才28歲。
垓下之戰雖然是項羽的敗亡之際,但客觀來說,主要是項羽和韓信兩位一流的軍事天才的對弈,因為在此之前,也就是漢五年十月,劉邦聽取了張良和陳平的建議撕掉鴻溝之約繼而對項羽窮追不捨,項羽以疲憊不堪的10萬軍隊再一次打得漢軍20萬縮在固陵(今河南太康)不敢出來。
正如他韓信所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超過十萬你劉邦就是菜。
那時韓信和彭越心裡打著小算盤,都想著「裂土封王」,遲遲不肯出兵相救。洞察人性的張良深刻明白利益所在便是行動的所向所以再次向劉邦提出封王賜地的建議,最終韓信,彭越得到了甜頭帶著軍隊浩浩蕩蕩的殺過來,自此項羽的宿命止於垓下,終於烏江,那年他31歲。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
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
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
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史記·項王本紀》
每每看這一段,內心都按捺不住的激昂之情,項羽以二十八騎兵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誓死與幾千漢軍殊死決戰,也正因為這一段,從軍事角度來說,個人認為項羽略勝韓信一籌,垓下的失敗主要原因在於兵力的懸殊(漢軍60萬PK楚軍10萬)以及糧食的殆盡。
「東城快戰」充分展示了項羽精於效率的軍事能力,處變不驚的魄力,這樣一位戰功著作的西楚霸王卻最終烏江自刎,分他屍的是他的故人,一位農民為什麼要錯誤的給條逃生之路,這都事出有因,引發後世無限的思考。
項羽的敗乃他個人問題,他不懂得成長,不懂得自我反省,總結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在這短暫的七年之間我們先看項羽的陣營。
軍事家韓信、陰謀家陳平、冷麵殺手英布(又名黥布)
這三位起初都是隸屬於項羽,但後來因項羽不識人才,脾氣暴躁(讀史記你會看見我們這位霸王隨時都在怒,項王怒,項王大怒),狂妄自大的性格導致三人通通跳槽加入劉邦集團。
由其是韓信,劉邦的天下從還定三秦開始幾乎都是他韓信打下來的,可見項羽的居高自傲為日後埋下了重重的隱患。
還有彭越、周殷、張耳、呂馬童這些大將起初都是跟著他混的,卻最終都跑到劉邦門下去,而劉邦秉承著英雄不問出處的原則一一兼收,這是他項羽力所不及的一點。
不僅如此,項羽的政治能力幾乎為零,沒有長遠的宏觀眼光。
1、貴族後裔的他看不起市井之徒的劉邦,以至於在鴻門宴上被劉邦一忽悠內心膨脹就放掉他;
2、身為領導不懂得調和手下范增與項伯為首代表的兩股政治勢力間的關係,以至於中了陳平的離間計導致范增憤恨而走;
3、有人建議他建都關中,他不聽反而烹殺諫者,失去了軍事作戰的地理優勢;(當年秦始皇焚燒坑儒上繳了許多儒家的詩,經作品集遺留的孤本可以說全被項羽一把火燒了)
4、偏心自己的親信,賞罰不明,有時官印踹在手上磨圓了都捨不得給部下。
5、生命走到盡頭一昧的抱怨是天要亡我,強行把鍋甩給老天,卻不從自身找原因。
其實鄙人閱歷較淺,文筆有限,在我的角度看來,項羽失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他自身的問題,他背負著項氏家族的使命,從小的生活環境導致他自負、仇恨、不善於溝通、殘暴但又仁慈、情商很低、眼光膚淺、用現代話說,他項羽是玩不轉辦公室的政治遊戲,老老實實敲敲代碼,做一個資深程序員是綽綽有餘。
在他身上,雄才大略的軍事能力與他政治謀略完全背道而馳,是一踩著油門直往前沖的魯莽司機。
而咱們邦哥就不一樣了,人家會踩剎車、會轉彎、會抄近路,是一位性格綜合體的老司機。
楚漢戰爭都知道劉邦是沒幾次打得過項羽,可劉邦集團卻越戰越勝,軍越戰越多,彭城之戰可以說是劉邦一生中最慘重的失敗,老爹老婆被捕,眾諸侯紛紛背漢向楚,56萬漢軍幾乎全軍覆沒,但劉邦沒有氣餒,積極調整心態,懂得自我反省,這正是劉邦百折不饒的堅韌,這也是做為創業者心理素質的第一要素。
做為傑出的政治家,他高瞻遠矚擁有著識別人才的慧眼,對手下的能力一清而楚,用其所長,他不會派張良去上前線,更不會派韓信管理關中,他非常清楚只有將手下的長處適得其所,這樣的革命之路才會擁有穩固的根基。
他從不忌憚手下的能力高過於他,聰明過他,不嫉賢,放任權力,且他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用今天的話來說,別人指正他的缺點,他把面子放到一邊虛心接受並改之。
做為一個帝王,他也有著應有的帝心之術,為了保命一雙兒女踹下車,這股魄力試問天下有幾任男人能做到?
史書記載劉邦貪圖錢財,好色之徒,但他的個人魅力遠遠大於他的性格小缺陷。
當他還是泗水亭長出差辦公時,需要押解一幫刑徒到驪山去,中途大批人跑了,劉邦索性放掉所有人,這股豁出去的精神敢於擔當的責任之心已經為他日後成為沛公之位初露鋒芒。
所有人都知道他一生中最痛恨的人就是雍齒這廝,善於克制情緒的劉邦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殺雍齒還給予封王,這容忍之量恐怕和項羽成為鮮明的對比。
還有王陵的母親自殺傳話給王陵叫他一心一意跟著劉邦干,紀信獻上生命以保他安全逃生,如果劉邦沒有自身獨有的性格魅力,誰會不要命的成全你劉氏江山?
秦朝滅亡之後,劉邦、項羽、韓信可以三分天下,但偏偏實力最弱的劉邦反而脫穎而出,他的成功不是僥倖。
四年的滅楚生涯早就磨練出一個從「為之奈何」的口頭禪沉澱出帝王的風範氣度。
項羽掛掉後,馬上鞏固自己的政權勢力,就算日薄西山之跡,他也搞定了一幫異姓諸侯王,殺韓信、剁彭越、滅英布,對三任相國的人事安排保證了中央政權的平穩過渡。
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知人善用的特質;
老謀深算的心計手腕;
自信的人生態度;
以及雄厚的人才資本;
始他於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在山東定陶(今山東曹縣)完成了一統江湖,千秋萬載的豐功偉績。
所以反邏輯想,項羽必然是當不上皇帝的。
最高贊答案從楚漢背景和地理形勢上分析了為什麼項羽會失敗,是客觀上證明了項羽放棄關中後,必然走向失敗的歷史定數。但要解釋項羽為什麼不做皇帝,還是要從主觀上找原因。
項羽本來是有機會成就帝業,一統天下的。但項羽從小就只遵從自己的自由意志,完全不在意潮流和大趨勢,說的通俗一點,西楚霸王不過是長不大的熊孩子。他能一飛衝天,也必然會墜落深淵。
從秦末到漢初,短短几十年,哪怕是秦始皇也才比劉邦大三歲。把這樣短的時間線放在歷史的長河中,本來微不足道,但恰恰是這短短的幾十年,中國社會從分封邁入到集權,意義遠大於王朝的更迭,僅僅用一代人的時間可能很多人看不懂時局,哪怕是身為帝王也沒有關係,但閉目塞聽,排斥一切先進思想,就是逆天而行,自掘墳墓。這就好像清帝遜位,走向共和,總有人妄想稱帝,在後人看來,無疑是螳臂當車。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項羽不吝溢美之詞,但對項羽的倒行逆施也不曾包庇,為什麼世人眼中就只剩下了英雄悲歌,卻看不到熊孩子的任性胡鬧。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在學習面前,一不從文,二不習武,可算髮下宏願,下決心要學兵法,弄得家人欣喜異常,結果又半途而廢。 幸運的是,沒有長性的項羽最終還是長成了長八尺餘,力能扛鼎的壯漢,司馬公形容他「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同鄉的子弟都害怕他,只能說明項羽「氣魄」非凡,但「才能」如何,還真不好說,「才氣」二字,應該是過譽了。
年輕的項羽,看到秦始皇的車架,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後人常常對比相同境遇下劉邦的反應,「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然後說二人志存高遠,都是天下英雄。
但這英雄和英雄的區別太大了,這兩句話,其實很值得玩味。
劉邦是秦朝官僚體系的最基層,對秦皇的儀仗,充滿了羨慕。「大丈夫當如此也」更是給自己設計了人生的目標。今後的軌跡都是朝著這一個方向而前進。
反觀項羽,是舊王朝的貴族,在新政治體系下,沒有前途,而且在當時還犯了人命,出逃在外。「取而代也」透露出的是一種輕蔑,秦皇的尊位在他眼裡不算什麼,彷彿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取與不取,全在乎自己的心情。
黃袍加身,位登九五是劉邦的志向,他願意全盤接手秦始皇整合的新帝國。而對項羽來說,可能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皇帝,也不想去弄懂,項羽的志向就是跟著自己的想法,一路衝撞,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別人攔不得,也攔不住。
後來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印證著項羽的隨性洒脫。
巨鹿之戰前,項羽在宋義手下,看不慣宋義的陰謀詭計,又見「天寒大雨,士卒凍飢」而宋義卻「飲酒高會」。項羽並沒有與誰商量,就衝進帥帳,割下了上級的頭顱。
同樣的項羽,在巨鹿之戰後,攜破釜沉舟的雄威降服了章邯和二十萬兵卒。因為章邯在其面前痛哭流涕,項羽便封為雍王。而對於二十萬降卒,只因為一時缺少糧食,加上部分人偷偷抱怨,便統統活埋。
前前後後的項羽好似人格分裂一般,時而殘暴無德、時而悲天憫人。細細想來這才是項羽,他沒有後世讀者想當然的細緻籌謀,無論是對待宋義、章邯,還是將士、降卒,也沒有規章典籍作為處置的標尺,憑藉的僅僅是自己的本能,好惡隨心。
熊孩子年歲漸長,故事也越來越精彩。
在函谷關前,項羽得知劉邦率先進了咸陽城,而且還妄想擋住自己。一時激憤,也顧不得曾經並肩作戰的情誼,兵戈直指同為楚國起義軍的老鄉。謀臣范增沒有阻攔,他看劉邦看的最准,曾經的流氓,入關之後卻秋毫無犯,這是標準的野心家,是為理想極力剋制自己衝動的危險對手。
范增以為項羽長大了,其實不然,鴻門宴上,項羽聽了幾句讚美和服軟的話,馬上又飄飄然了,一不殺劉邦,二竟然愚蠢到告訴劉邦自己的眼線是誰。
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反觀劉邦,沒有在大事上犯糊塗,回營就殺了曹無傷。
我噠噠的馬蹄聲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只是過客。
進了咸陽城,項羽好像進了大賣場的孩子,恨不得搶走所有的玩具,搶不走的就燒掉、毀掉。偌大的咸陽宮,大火燒了三個月,項羽不為所動,收拾好美人財寶,興沖沖的要回家了。關中地勢險要,秦始皇一統華夏的基本盤就在這裡,項羽看不到未來的紛爭,但有人看得懂,來勸項羽。
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
自己親手燒毀了秦宮,如今反而嫌棄斷垣殘破,心裡無時無刻就只想著回家。如果說,項羽放棄了征服者的姿態,僅僅帶著報仇雪恨的心氣來到咸陽,那麼說離開時候,他就什麼都忘了,只像個著急回家的哭鬧孩子。
的確,我把項羽說的小性兒了,客觀一點,項羽的任性發展到極致,旁觀者就沒有權利指責他了,因為這是最純粹的放蕩不羈和最質樸的自由意志。劉邦的活法和理念,項羽根本就不屑一顧。劉邦有劉邦的羽翼,項羽有項羽的擁躉,在亂世中,不僅僅是家國大業才有市場,能夠痛痛快快的活過一回也是很多人畢生的追求。
在楚漢相爭時,這一點尤為凸顯。
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項王謂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原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這段說的煞有介事,但仔細想來,著實可笑,身為主帥,竟然請求單挑,這場面不是黑社會火併,而是奠定千年歷史格局的國戰啊。項羽根本就不想思考這些,連年的反叛和平叛讓項羽不覺好玩,反而疲憊不堪,自顧自的想出了一個為大家都好的主意。
當然,劉邦當然不會同意,苦心孤詣多少年,為的就是鬥志,匹夫鬥力的戲碼,他不會去參演。
及至項羽兵敗,也不改洒脫的天性。「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起兵八年,七十餘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哪怕此時破衣爛衫,項羽依然驕傲。在曲終人散之前,項羽調皮的跟屬下打了一個賭,要痛快的再勝三場:斬將、破敵,刈旗。項羽一一兌現,在重重包圍中縱橫馳騁,成為一道耀眼的閃光。
杜牧題詩曰: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我是傾向於相信項羽能夠捲土重來的,但重來之後,他依舊不能做皇帝。因為他根本就不屑於皇位,他永遠都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治武功的帝王不勝枚舉,但自由自在的西楚霸王就這一個。
本人的其他回答:
張弼弛:有哪些屠龍少年最終變成惡龍的例子?
張弼弛:什麼是過度解讀?
張弼弛:你知道的最冷的冷知識是什麼?
張弼弛:有哪些經典、難忘的台詞?
不是弟兄無能,是共軍太狡猾。。。
劉邦先入關中以後身份已經不一樣了。
楚懷王和各家諸侯金口玉牙說的: 先入關中者王之。
劉邦先入了關中,那麼起碼在法統上劉邦是(秦)王,和楚懷王平起平坐的(當然要尊楚懷王盟主)。項羽猛,但是身份就低的多了。項羽只是楚將,一路作戰行軍日夜兼程還沒來得及把他的巨大威望變現,把楚軍變成項家軍,子弟兵倒是減員不少。
別忘了楚懷王沒安好心,先入關中者王就相當於晁蓋臨死前說誰捉得史文恭可為梁山之主。
推翻了暴秦人心初定,項羽名望雖然高但是嫡系班底也就三四萬,沒有實力同時壓服劉邦和關外舊貴族。那時候的貴族,拍拍手就能拉幾萬人出來,可不是小地主。。
鴻門宴上楚軍兵力不過聯軍五分之一,裡面還一堆人不知道是向項羽還是向楚王效忠。項羽當場下克上殺了一家王,其他諸侯怎麼自處?人家是根正苗紅的舊趙,舊齊,舊魏王族,見到楚懷王客套下拱手叫聲盟主而已。萬一劉邦被砍了這幫諸侯會不會擔心晚上全被蒙面人拖出來活埋了?既然眾諸侯不能接受這個處理方法,項羽就不能承受殺劉邦的後果。
項羽不封諸侯不行。。就像陳平勸劉邦的,"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 諸侯都是舊貴族,手下有人有兵,憑什麼聽項羽的?項羽的辦法還是不錯的,抓緊整合楚軍的同時大封新諸侯拉一派打一派,空降新人到老部門製造矛盾,新舊諸侯亂打,新人就只能抱緊項羽大腿。
看分封圖項羽把舊趙舊齊舊魏都拆了,互相打來打去。打的越厲害越好,他們不打項羽還要挑撥挑撥呢。
比方說舊齊
前208年,齊國宗室田儋帶弟弟田榮田橫起兵,田儋自立為齊王,佔領整個齊地。六月章邯殺田儋,齊人立舊齊王建的弟弟田假為王。田榮起兵趕走田假,田假逃亡楚國。八月田榮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要求楚國交出田假,楚國不理,所以田榮沒有隨項羽入關中。前207年十月,副將田都、齊王建的孫子田安背叛田榮,田安隨項羽入關中。 前206年項羽封田都為齊王(臨淄王)、田安為濟北王、田市為膠東王,沒有封田榮 (也沒有封田假)。
注意,田市是前面田儋的兒子,攪屎棍田榮的侄子,他們是一夥的,沒有和項羽入關中。項羽把他封到最遠的膠東。田榮不讓田市上任,田市還是去了叔侄反目。
然後前206年同年田榮起兵打田都,田都奔楚,田榮擊殺侄子田市和田安,七月田榮自立為齊王。 前205年正月,田榮被項羽擊敗身死。項羽立田假為齊王,3月,田假被田橫擊敗,再投楚國,被項羽所殺。田橫收復失地,立田榮之子田廣為王,項羽圍攻田橫。
同時,同年3月劉邦攻入彭城,4月項羽回軍反攻,劉邦大敗,拋妻棄子。
項羽成功的分化了諸田,分封諸侯後一年之內幾乎吃下整個齊國,田家的台柱子死的只剩個田橫,支持項羽的田家幾個被田榮田橫殺了,項羽沒卸磨殺驢的罪名。這一手很漂亮的。
如果劉邦動作慢點,讓項羽幹了田橫差不多齊地就沒地頭蛇了。項羽統一齊楚再一波推到河南河北,劉邦就算進了三秦也來不及了。項羽猛,干前面不可一世的田榮只用了四個月,留給劉邦的時間也就半年。
(這地圖有點問題,那時候還沒上海,湊合著看吧。)
怎麼處理劉邦呢?
劉邦被遠遠扔到了關中,三個秦將守門。守門人多了,每個人力量太小扛不住劉邦。守門人太少相當於又出來一個暴秦。3個人剛好可以玩鬥地主。。。留的三個人都是秦將,但是是喪師辱國的秦將,還是被項羽打趴過的。秦人守秦識地利但是不能真正得人心,當看門狗很好,就算萬一統一了三秦對項羽也沒威脅。這一套也是很老辣的。
劉邦前247年生,項羽前232年生,分封諸侯的時候劉邦已經40多了,在那時候已經算土埋半截了。比方說王翦,前236年首次登上歷史舞台領軍只18天就建功立業,應該不會老到哪裡去。到了12年後的前224年王翦向祖龍要60萬滅楚,祖龍就認為王翦老不堪用???
如果三秦能擋個劉邦三四年,劉邦的人想家跑一部分,水土不服死一部分,劉邦也就沒什麼指望了,混吃等死認命吧。項羽還年輕啊,分封諸侯的時候還不到30,耗得起。就算再過二三十年舊秦重新整合,關外多半也整合了。
誰能想到劉邦動作那麼快三下五除二拿下三秦。。。。。那是天險啊。。
要說項羽的失誤,一個是沒有及時拋下齊國支援三秦,不過劉邦動作太快他也來不及。另一個是他沒把嫡系封成三秦之一。不過年輕人崛起太快自己沒什麼班底,恐怕也沒有獨當一面的人可以信賴吧? 再說留人多了就更沒有實力壓服關外舊貴族了,連折騰楚懷王都不一定夠。留人少了又擋不住劉邦,楚人都不知道能不能聽懂秦話。。。
項羽是個理想主義者,他恨秦國,恨秦國的制度,所以他不想當秦始皇第二,而是要強夠了東西會老家建設家鄉。
劉邦是個實用主義者,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什麼分封,郡縣只要能夠打敗對手,讓老子舒舒服服的就是好辦法。
理想主義者通常都開啟一個時代,但最終所有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往往要歸了實用主義者。毛締造了共和國,但享有平安快樂,長壽安康的卻是鄧。喬布斯創造了蘋果,但躺著掙錢功成名就的卻是庫克,曹雪芹嘔心瀝血寫下80回《紅樓夢》但真正坐享其成的是紅學家們。
項羽如果沒有對秦和秦制的刻骨仇恨,才不可能如同送死一般在巨鹿跟十萬秦軍死磕到底。沒有這份功績也就沒有所謂逐鹿中原的資本。
項羽那個時代,名分的力量還非常大,和五代時「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的思想很不一樣。
楚南公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預言影響力極大,後來的陳勝吳廣首義就用了張楚的名義,項氏更是把楚懷王孫找出來做招牌,等於直接繼承了楚王的法統。
在反秦戰爭取得成果以後,楚懷王熊心的地位接近於戰國時期的諸侯縱約長。可是之前已經有過秦帝的先例了,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等於是以帝法統換王法統,不過是以楚帝統代秦帝統。
義帝雖然無兵無權,但在名分上是項羽的主君,項羽命人殺義帝,就是毀壞自己的法統,換言之,因為他是以楚臣子的名義成為天下霸主,那義帝的名分就是他不能親手推翻的最重要道具。
而劉邦,他的漢帝國體系實際上相當程度上繼承了秦制。他曾經也是義帝的部下,但是義帝的法統確實是一個棘手問題,劉邦的做法似乎是偏向張楚陳勝的法統,畢竟陳勝已經絕嗣,而且他是天下首義,在漢初,頗有影響力。
史記高祖本紀
十一月,高祖自布軍至長安。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厘王、齊緡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五家。」
而陳涉世家更是說:
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時為陳涉置守頉三十家碭,至今血食。
可見,劉邦對陳勝特別優待,卻沒有為義帝設冢。而這正說明了劉邦傾向於張楚法統,而故意忽視楚義帝的法統。
而對項羽來說,楚王熊心是項氏直接尊的,義帝帝統是他直接確立的,那他就永遠是臣子的地位。
我做了一些分析,個人認為,項羽並不是大家普遍認為的目光短淺,或者不想當皇帝。
理由如下:
一.我們看史記,有唯二曾經明確表示對皇帝制度感興趣的人。
第一個劉邦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第二位就是項羽
秦始皇帝游會 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我可以看到,項羽在面對秦始皇的時候,他的反應是「取而代之」,意思很明確:「我可以取代秦始皇」注意這是一句很有個人野心的話,如果項羽僅僅只是帶著國讎家恨,完全不必說這麼有個人野心的話語。
二、史記本紀中,記載的一般是天子帝王傳記,唯二的兩位不是帝王而列入本紀的,是呂后和項羽。呂后作為後劉邦時期帝國的實際掌握人,無冕帝王耳,所以列入本紀無可厚非。而項羽一生並未稱帝,作為西楚霸王的他也未曾有過一日掌控這個天下的權力。為什麼司馬遷要將項羽,抬入本紀?一般人會說,因為司馬遷特別喜愛項羽,但是僅僅因為喜愛就會將列入本紀嘛?我們可以看看其他司馬遷喜愛的人物,
例如韓信,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讚韓信國士無雙,對韓信不盡溢美之辭。但韓信僅僅列入列傳,為淮陰侯列傳。因為他被高祖削掉楚王,最後謀逆滅族,連世家也沒評上。
對信陵君,司馬遷通篇尊稱為公子,可謂無比尊敬與喜愛,但依舊沒有為升格世家,而是列傳。
顯然司馬遷不會為自己的喜愛而改變歷史人物應有的政治地位。
所以起碼司馬遷認為項羽是有入本紀的政治資格和主觀意圖的。
三、項羽是有意圖的圖謀皇帝的舉動,但只是受情況限制
項羽有著明顯和一般當時諸侯王完全不同的心態。從入關開始就有明顯的讓人玩味。
從巨鹿之戰後,項羽獲得了因為擊潰秦主力獲得了空前的政治資本,攜帶著大勝的餘威,進入咸陽。他開始了一個人的表演秀,殺子嬰,焚燒秦宮殿,有人說是項羽的政治短視,而我認為這是項羽繼續提升自己不斷個人政治地位和撈取政治資本的與劉邦不同的方式。
項羽在咸陽為什麼和劉邦不同,當時劉邦的目的是想佔領關中的自留地,安撫百姓,籠絡秦朝舊貴族以便於他能順利得到關中大小階級擁護,藉此做大做強。而項羽需要的是滿足大家對自己楚國貴族政治身份使命的認可,就是復仇。他報復的越激烈。越能代表楚國旗幟,越能在與楚懷王熊心的政治較量中獲得勝利。
這就是為什麼項羽為什麼非要否定懷王之約,進而以副將(按照懷王委任,宋義為主將,項羽為副將)身份主持分封。來不斷挑戰楚懷王的權威,即使他不挑戰楚懷王,當時按他的功勞封王依然理所應當。作為楚國貴族和楚王的臣子。項羽絲毫沒有俯首帖耳尊奉楚懷王,而是在關中,利用聚合諸侯,而楚王懷王遠在東邊的有利時機,越權封王。排擠掉義帝。
由此我得出關中分封有著明顯項羽志不在王的政治野心
1.巨鹿之戰前,由於項梁的死亡,項氏的軍事領導權已經被懷王初步架空成功,宋義為主項羽為副。項羽面對極為不利局面,在進入咸陽前實質還是副將{主將自己任命自己的}的尷尬身份。他為了急於擺脫這種面對楚懷王不利的尷尬身份,採取了分封和軍事實力威脅,兩種手段讓諸侯們聽從項羽而孤立懷王的政治意圖。
2如果項羽真是沒有政治頭腦,他不會在關中王的問題上如此煞費苦心,對劉邦既有武力威脅,又在漢中的討價還價中讓劉邦得到實惠,從而讓劉邦放棄關中王,把關中三分,讓最受秦人痛恨的章邯分封在秦地毫無統治基礎,又讓司馬欣,董翳制約監視。造成關中沒有統一政權,項羽在關中問題費盡心思挑戰懷王之約,又不斷讓關中處於散沙和複雜化,這不是簡單政治衝動造成的。而是經過了複雜的政治思考。
未完
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其實與他幼年承受的教育關係很大,項家世代為楚將,項羽受的教育也是為「臣」之道。只是隨著他手中的權力越大,他「不臣」的野心也漸漸生長。
雖然項羽是諸侯上將軍,佔領了秦都咸陽,但關外相當多的土地還是被掌握在不同的諸侯手裡,這些諸侯同樣是入關的功臣,並且急欲在勝利的大蛋糕上分割一塊,即使割的不多,至少那些六國後人也要得回原本的六國土地。如果項羽稱帝,必然與諸侯們的利益起強烈的衝突。若因義軍內亂而被關中殘餘秦國勢力乘亂反撲,那麼滅秦之業難免功虧一簣,反讓秦人佔了便宜。
所以,項羽最終選擇了分封諸侯這條路。項氏久居楚西,布告天下,自號為西楚霸王。
只是他不該選這個「霸」字。范增勸過項羽莫以此為封號,自古大霸不過五,小霸不過三,王字可稱,霸字不吉。
但是項羽不聽。
就像當年范增夜觀星象,紫氣東來,帝星隱現,告誡項羽「劉邦不可不殺」。但是項羽不聽。劉邦言:「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霸"這稱號太驕橫, 容易折福夭壽, 所以春秋戰國的諸侯, 大者稱霸不過五十年, 小者稱霸不過三十年, 均敗亡收場.
三五十年,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剛好是一到兩代人,也就是說,小霸是一代強,大霸是兩代強,過兩代的在春秋基本沒有(秦算比較例外的六七代都不錯,所以就一統天下了.)
楚莊王在世時期,以權謀霸術吞併了國家足足26個,拓展疆土三千餘里,可庄王死了之後,楚國的霸業也就完了。
齊桓公九霸中原,對眾多諸侯實施「招攜以禮,懷遠以德」的政策,促使三十多個國家尊齊為王,但齊桓公死了之後,齊國的耀眼陽輝也就消盡了。
燕襄王以河為境,以薊為國,襲擊涿郡、方城,割據齊國,平定中山,當時的諸侯,有燕國的資助就被世界看重,沒有燕國的資助就被華夏看輕,霸業之盛可謂無以復加了!但襄王死了之後,燕國的國勢也隨之衰落。魏安厘王攻燕救趙,取地河東,攻盡陶、魏之地,加兵於齊,而後攻韓拔管,勝於淇下,真如百姓傳唱的那樣『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可是魏安厘王去世之後,魏國照舊滅亡了。
項羽當不上皇帝。是因為時間線對於他非常不利。在當皇帝的排位賽中,他的天時使得他需要面對的是盟友多而下屬少的一個局面。也就是說,他殺死宋義去的楚軍權力的時候。其它諸侯都已經立國了。剩下的也就秦國主人不是義軍。所以那些諸侯以及他們的將軍,都是項羽的盟友,但卻不是下屬。項羽談不上有恩與他們。自然更談不上有任何道義上的忠誠。不要小看這個。韓信之所以沒有自己三足鼎立。就因為有一點"道義上的忠誠。"。所以他只能選擇當西楚霸王。直接統治自己控制的九個郡。其它的分封。
項羽在分封的過程中,未能根據諸侯的實力進行分配。茨其私慾。結果導致了被封的將軍以及曾經的諸侯王的對戰。這對於項羽是重大考驗。如果不干預。他的西楚霸王名頭就沒了。干預,就是以楚國一國而與天下諸侯為敵。結果他干預了。過早的干預了。所以楚軍就一直在與諸侯的對戰中慢慢的消耗了。皇位離他而去。
劉邦恰恰相反。在取的關中之後,一直採取守勢。使用腐敗手段來使項羽別攻他處。讓楚軍與其它諸侯不斷的消耗。這個過程中,有獨立財政稅收能力的諸侯王大部分被消滅了。(只有英布,彭越這類游兵)。其它的都是劉邦自己隊伍中的將軍拉出來當王的。存在隸屬關係。也就具有了一定的"道義忠誠",季布多而丁公少。自然有了當皇帝的基礎。
那麼項羽不干涉諸侯王對戰。只守住楚國一塊地皮。像朱元璋一樣,坐等北方對戰,戰出一個最大卻疲憊不堪的軍閥來,然後進行征服。那麼當皇帝的可能性就增加很多了。但根據相對論來說,北方對戰,項羽不動。北方很可能就出現釐清邊界的和議。再來戰國四百年也未可知了。
項羽的性格,可能也讓他逃不出"拓荒者陷阱"。對戰消耗,給別人做嫁妝,不就是權力排位賽進化論最常見的現象嗎。
ps:項羽的性格,是非常典型的將軍性格。而不是政客性格。缺乏對政治的全盤謀劃。因為軍事才能很高。所以他非常的依賴軍事才能。從而形成了政治解決與外交手段的薄弱。陷入了兵法中當然low級別。而劉邦恰恰相反,軍事才能低下,但是政治外交手段非常高明。佔據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的高點。立於不敗之地!劉邦的公司生涯,大公打宛城之前,但是因為東部城市,有父老之助。以鎰稱銖,以勢壓人。不算巧勝。宛城之後,大多都是政治解決。還往死里搞腐敗。無所不用其極的離間與賄賂。攻打秦軍,就因為這種邪門政策,秦軍瓦解,一碰就碎。政治解決有明確資料就是張良一萬斤,陳平四萬金。至於其它各類說客(比如齊國用文火的那個)還不知道有多少。當然也包涵把"子嬰軟禁"。約法三章。外交解決更牛逼。鴻門宴外加手段基本要跪舔。各位,兒女親家很重要啊。分東土約諸侯戰項羽。都發揮到了極致。而項羽基本無法發揮政治方案與外交手段。遊說韓信扯雞巴蛋。分封更是蠢的一逼。不按實力分封。必有戰亂。有戰亂,又不當漁利一方。剛愎自用,諸將難以立功。有功不賞,不能布大信與天下。在那個諸侯王改變局勢的情況下。外交與政治手段的匱乏。是絕對致命的。這也不是天時所能改變的。
項王遊說韓信,只保有其地。韓信都已經有了。何必在多事。由此可見項羽幼稚。你看劉邦就比一樣,跟馬雲一樣,裂山東(六國)之土共分之。多大的氣勢?要是項羽當年勸說三諸侯,滅劉之後,分文不取。關中,漢中,盡與之。諸位背靠關中,當無疑咦。說不定三諸侯反過來,把劉邦滅了。中國南北朝400年。
……………………分割線……………………
更新………………歷史格局,從來就沒有必然性。而是充滿了偶然性。不但項羽當不了皇帝。甚至劉邦也當不了皇帝。就地理,交通,通訊條件來說。分裂的可能性,遠遠高於統一的必然性。劉邦是命運眷顧的小概率事件。查理曼帝國,老的一死。分成三個國家。亞歷山大帝國。壓力三大一死。分成多個國家。成吉思汗帝國。老大一死。分成四個國家。東漢一亂,分成3個國家。唐朝大亂,分成十國。宋金遼三國也可以對峙上百年。奧斯曼帝國倒台,分成一堆國家。更不要說中國著名的南北朝對峙400年了。當時的秦帝國各區域,是有非常好的獨立基礎的。中國地理,可以天然的在秦嶺淮河分界。劉邦統一,是非常神奇的歷史意外。就像人類簡史說的,不能因為歷史這麼走了,就認為這是歷史的必然性。
…………楚漢之爭,兩方都已經約定楚河漢界了。也就是差不多已經協議和平了。但劉邦突然裂東土分王。用項羽的土地做質押來撬動軍事槓桿。這個關鍵作用是很厲害的。但項羽卻沒有想到使用同等手段。分關中漢中以調動諸侯王的積極性。這種策略失敗非常可惜。
…………當年秦軍爭戰天下。第一大外交策略就是破壞齊楚聯盟。拉攏齊國。而項羽卻自己陷入了曠日持久的齊楚大戰中,自斷聯盟。不論是田齊,還是韓(信)齊。始終不能建立齊楚聯盟。兩線作戰,不可能不敗的。劉邦從廣陵進,韓信從陳下進。最終楚國失敗了。
……然而,項羽就真沒有機會守住楚國?韓信不可勸說並不是韓信很忠誠。而是勸說的人太蠢。走直線誘惑太小。不過是許以利害。利不足而害未顯。韓信自然不會動心。然如果說客使用韓信手下的人逛事,然後白於劉邦。使得劉邦韓信雙疑慮(劉邦這麼坑過范曾)。然後許以重利,韓信不但可以得到齊國,還可以得到趙國。(齊趙本將軍所破,王之當無不可)。約定項羽得漢中,韓信得齊趙。關中再分三諸侯王。如此布局。天下分裂至少還有個60年。項羽也可以慢慢老死了。
總之,把韓信決定的偶然性,當成歷史的必然性。這是不科學的。
皇帝這個頭銜剛剛被秦始皇發明出來。項羽也自己發明了個頭銜叫霸王。如果項羽成功了,建立了大楚四百年基業,說不定中國的最高實際統治者就叫霸王了。duang。
中國經濟從來不敢鼓勵充分自由競爭,但是中國政治卻經常出現充分自由競爭,所以,項羽為什麼當不上總統,為什麼朱元璋得了天下,這類問題其實有非常好的研究價值,就跟為什麼是Apple,怎麼Pepsi不是老大一樣有意思。
當然基本原理都是邊際效率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組織一個個人都是如此,不然你靠什麼脫穎而出,或者你有什麼動力去堅持一件事情呢。
項羽出生好、功勞大,這就是個高得不得了的邊際成本,也是個不得了大的機會成本,誰跟他干,又略懷二心,想奪他的天下,或哪怕分他的天下,他當然都不幹啦;
劉邦就不一樣啊,一個事業單位的掛靠。「失去的只有鎖鏈,得到的是全世界」這句話不僅僅表達了買入看漲期權的策略,也說透了機會成本原理。
所以,劉邦可以組織起來一個非常像樣的組織,下至樊噲這類屠狗之輩,上到張良這樣的帝國導師,都被納入團隊。劉邦自己文不能寫、武不能打,靠的是臉皮厚心腸黑,把大家哄得非常好;遠見卓識能把大家鼓勵起來、團結起來;上情下達,下情上達,溝通機制建立得好。
這樣的組織機構在充分自由競爭的政治軍事市場里,跟項羽的大楚國相比,當然當然邊際效率大大高過邊際成本,怎麼能不勝呢?後人總結項羽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條:1、不定都關中。2、分封諸候。3、不稱帝。但我覺得這其中兩條半是錯的。下面我就倒著來分析分析。
一、關於不稱帝。我們都知道「皇帝」這個名號是秦始皇發明的。在項羽生前被稱為「皇帝」的只有兩人,那就是秦始皇和秦二世。而且,秦始皇是在滅掉稱王的東方諸候之後才發明的「皇帝」這個名號,而秦二世時稱王的諸候都是叛軍,所以彼時皇帝與王是不並立的,也很難說皇帝比王高級。我們所熟知的皇帝的權威其實是在西漢時期確立的。項羽又不是先知先覺,他也不知道「皇帝」的名號有那麼大的威力,所以他稱不稱帝都很正常。他自稱西楚霸王,我覺得這和秦始皇改名號的心理差不多。何況,在我看來他在「西楚霸王」的名號下行使的權力一點都不比皇帝少。關於這一點咱們下一節接著分析。
二、關於分封諸候。其實這也不是問題,因為稱帝的劉邦也分封諸候。之所以都這麼做,其實原因也很簡單:諸候的地盤是他們自己打下來的,封也是諸候,不封也是諸候,只不過多一道手續而巳。而且你分封諸候其實意味著你比諸候高半級。這樣的話,傻瓜才不分封!只不過,分封這事還是有點講究的。項羽分封諸候過於隨意,想封誰封誰,想封到哪兒封到哪兒。要知道幾十年之後的漢景帝都做不到這一點啊!所以我才說項羽行使的權力並不比皇帝少。但也因此,他一旦分封完畢天下就亂了。手握重兵的諸候們沒有幾個滿意這個分封結果的,於是他們紛紛起兵搶地盤,天下又是狼煙四起。而劉邦就慎重多了,除了把韓信從齊地遷到楚地之外——韓信是楚人,本來就想回楚地——其他的基本就是確認:已有地盤並稱王的諸候就確認他們的地位,如燕王臧荼、趙王張耳等。已有地盤但尚未稱王的就封他為該地之王,比如梁王彭越。劉邦還封了個韓王信,大概是為了給張良面子,因為張良本來就是韓國貴族,他幫助劉邦多半也是為了復國。但韓王信本身實力較弱,所以劉邦敢於把他從河南遷到山西。其他的諸王,除了韓信,劉邦盡量不動。儘管如此,仍然擋不住諸王叛亂。不過好在他們是一個一個地叛亂的,劉邦也是一個一個平叛。這樣可比項羽從容多了。我覺得這才是劉邦和項羽的區別所在。在此我跑個題多說幾句。劉邦把異姓王全換成同姓王也擋不住叛亂,雖然那是後來的事。我認為,中國的大一統並不取決于思想或道統,而是取決於現實。就像你和另一個人在一起,你不打他他就打你,為了解決問題你乾脆把他打死算了,不打死也得打殘,否則永無寧日。我覺得這才是大一統的邏輯所在。
三、關於不定都關中。我覺得這個只說對了一半。關中固然是山河表裡形勝之地,但同樣定都關中的秦朝不也被他們滅掉了嘛。所以項羽失敗的原因主要還是過於殘暴,這才是主因。
以上算是我的一家之言,未必正確,寫出來不過是為大家多提供一個視角而已。因為歷史規律
類似的歷史情況都是後來者居上
楚漢秦,漢贏
朱元璋,陳友諒,元,朱元璋贏
Tg,日本人,委員長,Tg贏
大萌,大清,李自成
怎麼老那麼巧?
按實力排,都是老二老三打老大,為什麼都是晚出手的贏得最後的勝利?
因為最慫,這個慫不是貶義詞,是慫出一片天的慫因為他想開倒車復辟楚國。
他命格只有四爪真龍,為王足矣。和劉邦這條正兒八經的五爪真龍比起來
就好像男二號和男一號一樣
在光輝也只是襯托劉邦
推薦閱讀:
※為什麼陶謙三讓徐州劉備才答應?
※古代的美食水平是不是被誇大了?同現在比是超出還是遠遠不及?
※唐代詩人李白是俄羅斯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