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路遙的《人生》有什麼看法?

想聽聽大家的聲音。


加林爸在他和巧珍分手之後勸他的那段話,讓我瞬間想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沉重,是每個人都想擺脫的,然而當失去那份沉重的時候,那生命中的輕,是你能承受的嗎?
或許那時的加林被虛榮沖昏了頭腦,他想飄起來看到更好的地方,所以拋棄了本應承擔的責任與道德。或許藝術的最高境界都是想通的吧,美好永遠值得感動歌頌。願每個人遇到人生路的分叉口,都可以選擇對得起良心的那條路。人的腳,要永遠站在泥土上。
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德順爺爺,那句「我死不了,她就活著,她在我心裡!」讓我落淚。德順爺爺一輩子光棍,我獨愛這份倔強,他是真正的勇者,敢愛敢堅持敢一個人過一輩子!他孤獨的痛又有誰懂,在夏夜裡,他抬頭看看皎潔的月亮,不再言傳。
加林的選擇和結局讓我遺憾惋惜,巧珍的善良讓我感動同情。

書的最後,德順爺爺告訴加林,受了挫折,不要去當一條死狗,人生的路還很長。


只願你的心裡住著一位飽經滄桑的德順爺爺,為你指引一生。


謝謝 @三尺 邀請。

《人生》是路遙第一部成熟的作品,發表之後一時洛陽紙貴,引發熱議,路遙本人也憑藉《人生》一舉奠定自己在文壇的地位以及讀者的認可。應該說《人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路遙緊貼生活寫作,在對生活的描寫之中體現自己的理解,乃至於精神心理上的體驗,而不僅僅是中立的敘述這個故事,正如路遙本人所言:要用歷史和藝術的眼光觀察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人們的生存和生活狀態。

路遙在《人生》中著力塑造了一位處於城鄉交叉地帶的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通過和兩個女孩的愛情來體現他處於城市和鄉村之間的搖擺不定,城市文明姑娘黃亞萍和漂亮質樸但不識字沒文化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高加林最終被城市拒絕回到農村,昔日的心上人已嫁做人婦,他回到農村,但生活再也回不到過去了。路遙並沒有交代高加林的結局,《人生》出版以後,有很多人表示自己要續寫《人生》,但路遙曾在訪談中提到,高加林後來到底怎麼樣了,他也不知道,這應該讓生活來回答,是一個完全開放式的結局。

這和路遙本人的生活經歷有很大關係,他是陝北黃土高坡優秀的兒子,嚮往城市的文明生活。路遙在年輕時正恰逢北京知青上山下鄉的時代,當面對大城市北京的文明,小路遙內心自卑又心高氣傲,因為童年和少年時的極度貧窮,所以他極度自尊,他向朋友不無野心的表示,自己將來的女朋友一定是這些北京知青姑娘中的一位,後來得償所願,路遙憑藉妻子幫助自己解決後顧之憂,順利得以上大學,實現自己的文學夢想。後來路遙在城市中生活,終於脫離了農村,但他的生父生母,養父養母,一大幫需要他幫忙的窮親戚都在農村,他走得出黃土高坡,卻走不出黃土高坡對他的羈絆,就像嬰兒之於母體的臍帶,出生的時候可以割斷,但母子血濃於水的親情卻是永遠的牽掛,他和農村一直都有很密切的聯繫,所以說路遙本人正是這麼一個處於城鄉交叉地帶的人。高加林內心的矛盾代表了特定時期一部分農村青年想要出人頭地,但苦於無門路的苦悶,高加林們無法立足於土地,也沒有能力在城市安身立命,表現了一種普遍的人生困境,因此能強烈的引起讀者共鳴。此外高加林這個名字來源於路遙少年時在縣裡求學,有一次讀報看到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登上太空遨遊的新聞,小路遙甚至興奮的徹夜難眠,後來創作《人生》時路遙幾乎是本能的認為,自己的主角應該叫加林,我想這可能是出於少年路遙對外面世界極度的渴望和想像。

《平凡的世界》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很像高加林,孫少安代表不甘心卻又不得不回到土地的高加林,孫少平代表渴望走出土地,想方設法在城市中尋求生存的高加林。高加林本身的才華和文化令他無法堅守養育他的土地,正如巧珍父親諷刺的高不成低不就,農村容納不下他,但城市也不願意接受他,高加林的悲劇在於徹底被農村和城市邊緣化,他對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殘酷的社會現實下被模糊。

劉巧珍和黃亞萍兩個女孩子,同樣漂亮,善良,愛慕高加林,大字不識但純真可愛的巧珍象徵高加林割斷不了的土地聯繫,熱情主動、和加林有平等精神交流的亞萍象徵高加林嚮往的城市文明,外面的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黃亞萍對高加林的愛是有限的,在中學的時候他們兩個因為興趣相投走得近,但畢業之後高加林回到農村,城市姑娘黃亞萍顯然不可能放棄城市的生活和高加林一起回農村下地勞作,兩人就此沒了聯繫,高加林在城市中工作以後,黃亞萍才有再次和高加林走在一起的想法,但當高加林丟失了工作後,基本上同時宣告了黃亞萍和高加林愛情的結束。相比而言高加林的矛盾使得其形象複雜,而巧珍的無條件付出,純凈和善良更代表的是一種被理想化的美的象徵,路遙本人指出:有人認為你是不是在農村就遇到過巧珍,我回答說,不是,因為這個人我可以說,她就是整個陝北勞動婦女的一種形象,陝北的勞動婦女就是這樣。

在《人生》扉頁,寫著這樣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每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出自於柳青的《創業史》。柳青對陝派作家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寫出《創業史》的柳青,是新時期以來陝西作家心中的「文壇教父」,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高建群等高舉現實主義大旗的作家都或多或少的對柳青進行自覺的學習模仿,柳青深厚博大的內涵直接影響了下一批優秀作品的誕生。史詩品格的《創業史》更是路遙手中的神聖讀物,路遙本人表示《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是他交給自己極為敬重的兩位精神導師,即柳青和秦兆陽的答卷。

高加林的個人奮鬥史,類似於其他成長小說的典型人物形象,這些人物有理想、有才華、需要精神上的交流,並且勇於進取,在時代困境下努力探索自己的出路,如保爾柯察金、於連,以及之後的孫少平孫少安,在他們身上體現出英雄和懦夫,強者和弱者,自尊和自卑共存的多層複雜屬性。小說結尾處,高加林跪在德順爺爺腳下,手抓黃土沉痛的呼喊,我的親人啊……就此結束,留給讀者遐想的空間,土地的兒子曾經背叛了她,但當兒子碰壁回歸的時候,黃土地又以她寬廣、溫柔的胸懷接納他,繼續養育他。


剛讀完路遙的《人生》就跑到知乎上來查找類似問題,結果還真有。
馬雲說是《人生》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不然他還是一個蹬三輪車的零工。 賈樟柯說30年的閱讀史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路遙的《人生》,讓他對社會有了新的認識,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讀《人生》前我幼稚的認為這是一本心靈雞湯,讀完之後我才感覺到馬雲和賈樟柯所說的影響的含義。我是一介莽夫,讀不出裡面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我當時是當做一個故事去讀的,給我最直接的感觸就是巧珍嫁給了別人,加林最後是一個這樣的下場,我並不認為加林放棄巧珍是錯的,也不認為加林最後的下場是惡有惡報,我只是替他們最後不能在一起感到惋惜。


青春漸行漸遠,人生越走越近。

以前寫的一篇《人生》讀書筆記

今天是2015年12月31日。

1994年12月31日,一張粉嫩的小臉張著不成比例的大嘴哇哇大哭,沒吃飽或者太餓或者屋裡空氣過於渾濁(那個年代總是有這麼多理由),沒錯,那是大概9個月的我。1999年12月31日,人們翹首一個世紀的輪迴,欣喜地期盼著千禧年的到來,期盼著美好的生活和明天,而那時的我還懵懂不知,估摸著蹲在牆角玩泥巴。10年前的今天,我窩在家裡的沙發上,手裡握著電視遙控器,彷彿擁有了全世界,正在尋找哪個台在播《四驅兄弟》。5年前的今天,政府忙著年終總結、銀行忙著總結算,人們開始學會坐在咖啡館裡談天說地,聊著房子、車子、票子,別人的,自己的。而我應該是坐在教室里,默默看著老師們留了一黑板的「元旦假期」作業,側頭看了眼同桌,她的眼睛正好也找過來,我們會心的笑了笑。現在,我刷著微博,刷著朋友圈,看看大家為這一天準備的狂歡,當然自己也是要一起歡的。這一天每一年都過,這滿含總結和期望的夜晚每一年都跨,一年一年跨下來,也就是人生了。

恩,差點跑題了,我們來現在回歸正題。既然2015是「互聯網+」的年頭,先引用互聯網大牛的一句話,」馬云:路遙對我的影響最大。18歲時,我是蹬三輪車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再來看看度娘是怎麼說的」《人生》,中篇小說,是著名作家路遙的成名作。原載《收穫》1982年第三期,獲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初次合上《人生》,真實而平淡,給我心靈的震撼並不是太大,或許深處鋼鐵森林的我對滿川厚實的莊稼、濃綠籠罩的村莊相形甚遠,不能感同身受。待到再去回味一些片段時,才發現那種感覺在我身上好像是捉摸不定,若即若離,但又肯定是有些什麼共鳴似的。

」當他走到大馬河閃著清幽橋上的時候,他一下子有氣無力地伏在了橋欄杆上。橋下,清清的大馬河在黎明前幽的波光,穿過橋洞,匯入了初秋漲寬了的縣河裡。縣河渾黃的流水平靜地繞過城下,流向了看不見的遠方。「

這是主人公高加林從縣城又不得不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時,路上的一段描述。他知道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再是惋惜,再是懊悔也不得不褪去驕傲,認清現實,接受德順爺爺的一番話,而後撲倒在了地上。他從畢業後短短的時間裡,人生從高到低(高中畢業回到村裡後當上了民辦小學的教師,不久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頂替),再從低到高(到縣委宣傳部工作並與知性的幹部子女黃亞萍互生情愫),最後又從高到低(高加林通過關係得到城內工作這人件事被告發,重回農村)。路遙最後說,高加林的人生還沒有結束,當然,他還很年輕,一如我們,一如我。而人生最迷人也最痛苦的地方就是永遠也不可預知,變化莫測。

我想,現在來讀這本書,最大的不同是時代的變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商品經濟的活躍打破了農村的僵持與保守,具有現代文明的城市開始對一直困守在土地的農民產生強烈的誘惑。特別是在青年心中引起巨大的騷動,他們開始對自己的生活及周圍的世界產生懷疑與不滿。眼下的中國,生產力極大發展,商品經濟已然成型,信息交流爆炸式增長。每天打開電視、電腦、手機,各種新聞、視頻、心靈雞湯接踵而至。使人眼花繚亂,總覺得腦子處於混亂狀態,一切都變化得太快,互聯網+、O2O、大數據、CXO、產品、製造,各種名詞需要我們去了解;反腐、霧霾、xx案、xx門、xx政策需要我們去關注,生怕慢了一步,就被社會和時代甩在了後面;身邊的同學除了課本、實驗還要攻克雅思、托福、GRE,還不能停止刷微博、知乎、Instagram,聊天時不能差了LOL、琅琊榜,每天批閱著微信公眾號長長的list。上課、吃飯、睡覺、健身、游泳、打球、旅行、聽音樂、看電影,一連串動詞打下來,心裡不覺都有一絲舒爽,這是我們的生活,實在是豐富的不能再豐富了。

高加林心心念著的是如何走出農村,到城市裡去發揮自己的才華,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我們念著的是如何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路遙在書的一開頭就寫到「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現在的自己應該就在這樣的緊要處,即將步出象牙塔有點期待又有點緊張。撇開《人生》里對愛情觀的部分,從書中讀到一個很重要的詞——踏實。不管時代如何,出身如何,環境如何,最先應該做好的是自己。不好高騖遠,不眼高手低。可能現在我還做不到,但就當做是這最後一天對自己的期許和要求吧。我知道,在這樣的人生岔口上,每一個選擇都將影響一段時期甚至是一生,但未來誰又說得清楚呢。生活不是叫人處處都能滿意,但總是要向前看,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愛,去思考。

很可惜,自己沒能靜下心來好好繼續寫一些感悟,不管想法是否幼稚,寫下來都能算作一種紀念。寫作過程中,不斷有朋友電話響起,不斷提醒著我這是2015最後一天,還有迎新party在等我,心也早就飄到星C413外了。

最後,祝大家新年都能實現自己的計劃,去擁抱變化,擁抱一個快樂的人生!


看完之後覺得只有一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覺得有些時候,人生就是那麼一兩個拐點。你看高加林,選了巧珍,又要黃亞萍,最後一個都得不到。所以我覺得要懂得珍惜。巧珍各方面都和加林很般配,當時看他選擇了亞萍我只是覺得好可惜(&>﹏另外我覺得有個問題自己也在疑惑。我想起朋友說過一句話,我們每做的一個選擇都一定不是完全正確或錯誤的。
加林每一個選擇,都有正確,同時亦有錯誤的。
就算到了最後,加林看似輸的一無所有,巧珍與馬拴,亞萍也要去那南京,但是德順老爺的一句話又讓加林感覺一切沒完。
所以啊,人生就是這樣,面臨選擇,錯誤,也有驚喜,熱戀,親情,怎樣我們都要過下去。寫完自己的人生。


人生的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卻只有那麼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看過《人生》的人都會記得艾青的這句話,讀這本書是在好多年前,讀過之後並沒覺得有什麼,名字叫人生,卻講了一個愛情故事,結局還有點壓抑,巧珍嫁人了,高加林回到了農村,黃亞萍回到了南京,難道路遙要說的是感情?這個疑問我保留了好多年。
去年的時候,工作壓力大,生活沒有動力,到處看不到希望,覺得好像未來的路都能看到頭,想要放棄當初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放棄這麼多年的努力,重新來過,猶豫了好久。無意間有個老師講到那個公平還是公正的難題,忽然間想到了這本書。
對,就是那個有一輛火車來了,火車前面有兩條路,按著原定的路走,會撞死5個工人,你要是扳一下把手,會撞死另一條路上的一個工人,你扳還是不扳?
好了,這個問題不在咱們討論的範圍之內,也不討論哲學和道德了。你覺得維持原來的路更重要,就不扳,你覺得這5個人的生命更重要,就扳。實際上,無論怎麼選對你而言,體現的都是你的選擇,哪個對你來說更有價值,這就是價值觀。
好,我們回到《人生》這本書中來,我們讀過之後都會有些唏噓,但是覺得如果自己選擇,我們會選擇劉巧珍,放棄黃亞萍嗎?恐怕不會,但是我們能說高加林的做法對嗎?好像又不能。而高加林就面臨這樣的選擇,怎麼做選擇都很難受。最後他選擇了黃亞萍,結局大家都知道了。我不是說他選錯了,而是,但凡做出選擇,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就像不扳那條鐵路要撞死5個工人一樣。而生活就是充滿了這樣的選擇,選擇的另一面就意味著放棄。
人生的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卻只有那麼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每一次的選擇都會對人生做出或多或少的改變。
這大概就是這本書叫《人生》的原因吧。


看完了《人生》和《你怎麼也想不到》,可以明顯地發現作者的偏好都是回歸農村、犧牲自己,主人公有了野心想在城市大幹一場,就代表著背離鄉村、失了根,最後勢必會被現實打回原形。不願離開城市就是「仍然不能悔悟」,即使這代表著更好的個人發展和更優越的生活,而只有回鄉才是 「重新勇敢而高尚地直面人生」。
這兩篇的主人公非常相似。他們在家鄉都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 他們都嚮往大城市的生活,都通過走後門的方式得以來到城市,一段時間後背叛了最初的戀人,最終又都悔不當初。這樣看來,似乎只有守著世界觀差別巨大的戀人在農村熬一輩子才算是正確的做法。
《人生》里我並不覺得高加林除了背叛巧珍之外還做錯了什麼事。他有抱負、有拼勁,也只有在縣城才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作者卻在最後讓他因為被克南母親舉報這一偶然因素而不得不回農村,這實在是很不公平。而前一秒還尖刻地奚落他的村民現在竟全都高尚地安慰起他來,這樣的反差未免讓人覺得很不真實。如今他和巧珍只有「母豬下崽」的話題可以聊了,那麼他想找一個和自己精神層次相符的戀人有什麼錯呢?即使他最後得以娶了巧珍,那他這一輩子大概都會陷在這種「乏味」和「煩躁」之中,錯失本當屬於他的精彩生活。


剛才剛看完路遙的《人生》,鄙人實在是學術短淺,不懂表達,沒有讀出來特別深刻的道理,也沒有懂為什麼馬雲說《人生》改變了他的人生。
感想如下: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性格特點,但是他們都有共性:看不起農村人,就連從村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認為農村人就應該面朝黃土背朝天。好多人都說高加林怎麼怎麼不好,但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加林本身不喜歡種地,不喜歡受苦,他有追求幸福的權力,他不甘願受苦,所以他努力拚搏,最後雖然他沒有考上大學,但是做了一名老師,就這樣傳道授業解惑了三年。三年後突然一天,他被人頂下崗,而且還因為抗力不能伸冤,所以他才會有剛開始農村生活的那些抱怨,那些辱罵,但是他在日後的人生中,他一直徘徊在巧珍和黃亞平之間,一個代表著在小縣城裡過完平平淡淡的一生,等到生命衰微的時候再回家種地,另一個代表著外面的世界,充滿的誘惑和生機,機遇和挑戰,正是加林所渴望的人生,所以他選擇了後者,但是他辜負了巧珍的感情,他的選擇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而是做出選擇之後的事情,他對亞平的感情並沒有對巧珍的那麼熱烈,也沒有那種慾望,他為了自己的未來而選擇了亞平,他只顧自己,自私到了極點,沒有考慮一個深愛著他的人的感受,包括之後他的人生也帶有自私這個詞,引用別人的一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再說德順老漢這個人,這本書從頭到尾,並沒有給以這個老頭很多的筆墨,只是淡淡的描寫,而且很少給他單獨出場的機會,但是他卻起到了極大作用,也是作者歌頌的人物。當全世界的人都在反對加林和巧珍的戀情時,只有他站了出來,對他們倆個表示支持,而且還開導他人,他就是現代先進愛情觀的代表,我們宣傳的戀愛自由是什麼?戀愛平等是什麼?不就是這樣嗎?不反對家庭背景及其不同,不反對年齡差,性別差,我們都有選擇愛人權力,而德順老頭在當時那個時代,就很尊重他們的權力,這也是值得我們歌頌的,我們有我們自己戀愛觀和選擇愛人的權力,不需要像立本這樣的人的制約。書中最後的一個畫面也是加林和德順老漢的描寫。
這本書寫的很深刻,我想說的也有很多,我還沒說完,但是很寶寶已經困死了....總的來說,我們不能自私,不能忘本,在選擇愛情之前要考慮清楚,忠於愛情。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說,這本書也反映了當時落後的思想,農村人憑什麼不能和城裡人平等?!憑什麼不能和城裡人戀愛?!憑什麼只能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
晚安!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主人公高加林在開始一開始就以被人擼下教師崗位的悲慘景象出現,讓人不僅想像後面肯定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再一路高歌。而後,他叔父的出現讓他轉變了命運,但高玉智在文中所給出的一直是一個正直的形象,馬占勝和明樓也是礙於其權威,暗中操作,將加林操作成通訊社幹事,後來一路高歌。這是加林的事業線。而感情線而言,在學校和亞萍在一起,後來因為身份地位等不匹配而分開,遇上了巧珍,巧珍雖家境較高,但沒讀過書,深愛加林,後來加林為了追求所謂精神上的共鳴,放棄了巧珍選擇了亞萍,故事的結局,加林和亞萍不能在一起,巧珍也結婚了!
感情從來都只能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碳,如果加林沒有當幹部,他和亞萍不可能再續前緣,而後來加林回到農村,他們因客觀事實不能在一起。書中有一句話,浮的高,跌的重,做人勿忘本。做人做事切勿浮躁,勿忘初心,方能心安。所有的選擇其實都沒有絕對的錯與對,我們可以後悔,但不留遺憾!對待愛情,事業,生活都亦如此。


只看過路遙的兩本書,《平凡的世界》和《人生》。

總的印象:路遙是一個有「野心」,但寫作才華又不足以支撐他的野心的作家。從文學角度來看,他的才華平庸。

很對不起他的萬千讀者,但我認為事實如此。

路遙的優點:

善於把握時代,描寫時代轉型中的人。更細地講,是描寫從農村走向城市的人。這些人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識水平,已經不甘於做農民,他們去到城市,面對全新的生活,又有著各種內在外在的不適應。他們有野心,但野心又局限在擺脫農民身份上。他們會有一個農村的戀人,這個戀人淳樸、忠貞、順從,善解人意,他們又會有一個城市的戀人,這個戀人往往是他們讀書時很聊得來的同學,當他們到城市之後,那個女同學看到了他們的不平凡,愛上了他們(僅從描寫上看,這種愛總像是作者的意淫)。他們和這個城市的戀人有更多的關於文化關於世界關於靈魂的共同的聊天話題,但這個戀人又往往嬌生慣養、任性、本質上瞧不起農民。路遙描寫了這種階級固化,以及尊卑心理。

善於寫苦難,寫苦情。所以讀者總是感動。

路遙的缺點:

愛跳入到小說裡面,發表各種很平庸的觀點。愛站在大的視角總結略帶雞湯化的人生哲理。愛寫時事,新聞(類似於曾經流行一時的報告文學)。語言貧乏。對人物心理的把握,特別是人物心理的變化,寫得不夠真實不夠讓人信服。

路遙筆下的人物,從農村走向城市的人,面臨的都是當時中國很現實的問題,而沒有涉及到人物本身的內心,即缺少人性的拷問。他們不像是司湯達筆下的於連,或者傑克·倫敦筆下的馬丁·伊登。他們缺少恆久的意義。

路遙筆下的苦難苦情,有時候寫的有點太煽情了。不夠真誠。

總之,路遙有野心(這種野心甚至類似於19世界俄羅斯作家的某種野心),勤奮,但他的作品讓我看不到一種讓人羨慕和驚嘆的才華與天賦。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作品的社會意義要大於文學意義。畢竟,他的書有時代性,影響了無數從農村走向城市的人。


特殊時代下一群人的的命運。
1、加林的選擇是正確的,那個社會下,誰不想鯉魚跳龍門,逃出農村,何況他是有文化的人;
2、巧珍的選擇也是正確的。嫁給不知道心疼自己的加林,還不如嫁給實誠的馬栓。起碼,馬栓會說」一輩子當牛做馬,讓你享到鄉里人該享的福「。而加林連一句」我愛你「都沒說過。
巧珍對加林的愛是純真的,就讓它埋在心底,隨歲月的流逝而慢慢淡忘吧。若干年後,這就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土地與理想一樣炙熱,體貼與浪漫一樣吸引。。。有的人選擇一輩子親吻土地,活得真實;有的人選擇筆尖的飄逸,活得瀟洒;但,如人飲水;其中,冷暖自知!
無需太多地批判,無需更加感情色彩的描寫,思想是靠故事傳達,不喜歡最後一定要讓「負心人」受到懲罰,回到原地。其實,爬得高也絕非快樂,並非誰是惡人,並非誰就真的負了誰,因為最後誰都不好受。因為他的貪婪,他付出一切去攀爬,他失去了太多。貪婪的人啊!總是會惦記著那些自己失去的,總是惦記這些失去的,一輩子。他這一輩子,也都不快樂。
愛情?還是這個話題。是什麼?各抒己見罷了!
體貼,溫柔,百依百順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真愛?文章描述,豈不是有失偏駁?生活離不開的是柴米油鹽,所以我們更需要添加情趣。浪漫,獨立,有思想的女人就是不真切的象徵?這一潛在表達的思想也讓我覺得有點可笑。也許生活最後都是回歸簡單與相伴,可誰又知道驕傲的人兒不能為了心愛的你回到一針一線的生活?
但,人生有時候確實有那麼幾步是回不去的,是會改變你一生的。。。就像是,有了伴的路,還要更忙碌;就像是,有了伴的路,沒有歲月可回頭。。。
錯過的人,留在心底;眼前的人,留在心裡!
如果,人生可以回頭走幾步,你會選擇哪一步?


怎麼來說呢,路遙的小說表面看來都是比較平淡和平凡,但在他的字里行里卻透露著不平凡。人生這篇小說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當然,路遙更是把人物的心理寫的活靈活現。比如說高加林,他在自己是農民的時候他喜歡巧珍,但最後他卻選擇一個能讓她升官發財的亞萍。沒錯,他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但,路遙的本意並非就寫加林的忘恩,他是在借題發揮。加林當時的這種想法,可以說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古人云:人往高處走。加林最後的下場才是路遙的本意。他由這兩段對加林感情的描寫來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忘本,平凡的時候珍惜眼前的人,不平凡的時候更要珍惜眼前人。同時也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懂的選擇,人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選擇。


如果我是高加林
解決一切煩惱

為什麼不教巧珍認字讀書呢?


人生的變與不變

《人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小說。有很多原因,但如果歸結到一點,就是對「交界」狀態的描寫。

時代的「交界」

《人生》寫於1983年,那年誕生了第一屆春晚,全國範圍對機器機械和農業機具兩個行業以及自行車、縫紉機、電風扇三種產品試行增值稅、BEYOND樂隊成立、我國第一台億次計算機「銀河」研製成功、鄧麗君開始在香港紅勘體育館舉行6天7場地的演唱會,十萬觀眾……

那是一個「時代在召喚」的年代,77年高考恢復第一批大學生剛畢業,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自由思想在大學裡激蕩,王朔剛辭職靠寫作為生,崔健應該還在創作他的《一無所有》

就連高家村,都能隱隱約約接收到時代紅青交接的訊號。

時代與故事背景

「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商品經濟的活躍打破了農村的僵持與保守」「已經開始出現了熙熙攘攘去趕集的庄稼人,由於這兩年農村政策的變化,個體經濟有了大發展,趕集上會,買賣生意,已經重新成了庄稼人生活的重要內容。」

過去農民自給自足,自產自銷,最多也就在村裡換換口味,但商品經濟以貨幣換物的屬性使得農民不得不走出去,和城裡人做交易,打交道。而雙方共同認可的通行證,就是金錢。就像讓高加林去賣饃,他會覺得很沒面子,但如果讓他去和村口的王老漢用一筐饃換十個土豆呢?「中國戶籍制度清晰地將公民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不僅僅是分層的問題,國家還通過各種舉措在主觀上強化這種差異。也就是非農戶口享有各種福利。國家是父母,農業戶口是大兒子,非農戶口是小兒子,家境清寒,父母創業的時候大兒子幫著父母,跟著父母一起吃苦受罪,家底稍微豐厚點兒了,父母都把好的給小兒子用,還讓大兒子幫著小兒子。你要是大兒子,有一個機會讓你和小兒子換一下,你換不換?

我們一直在談《人生》的城鄉衝突,但實際上裡面的城,也不過是一個小縣城(電影里是陝西省延川縣)它更像是一個「城鄉交叉地帶」 ,而真正的「城」,則是高加林「想都沒想過,一輩子可能都沒機會去的」南京。路遙借著三個等級,更強化了這種身份上的差位感。

政策與階層流動

「這是一個作為卑賤農民和一個高貴知識分子的對立,普通百姓和達官顯貴的對立。」《人生》里的很多矛盾都是基於「身份」造成的,而這種「身份」,我認為不是階級導致的,而是政策的變動,此點在中國近現代史中體現尤為明顯。

阿蘭·德波頓在他的《身份的焦慮》中曾寫道:「但另一方面,現今窮窘的底層民眾也多了一份羞辱感,這也有別於先前的農夫:先前的農夫由於被剝奪了生活中的任何機會,因此他們幸運地不需要為自己的境況感到羞愧」

而我們則更為極端些,回顧1983年前20年,農民不僅沒有被剝奪生活中的任何機會,反而被塑造成了榜樣形象。

如果一類人群心有不滿,嚮往社會中另一類人群的生活,那就產生了階層流動的需要,過去不講流動,就算你想「自降級」都不行,父母的出身決定了你的階層,但77年恢復高考、改革開放,社會階梯開放了,但另一方面,戶籍制度又封閉了。

村子 官、富、知識分子

高家村最「說得起話」的有三個人,書記高明樓、首富劉立本、知識分子高加林。他們反映的就是在那個時代的三種「上層階級」—— 官、商、知識分子。三種資源 —— 權力、財富、知識。「他雖然出身寒門,但他沒本事的父親用勞動換來的錢供養他上學,已經把他身上的泥土味沖洗得差不多了。他已經有了一般人們所說的知識分子的"清高"。在他看來。高明樓和劉立本都不值作尊敬,他們的精神甚至連一些光景不好的庄稼人都不好。」這是高加林的心理描寫,可以體現出那個時代的階級流通:權力可以帶來財富,財富換不到絕對的權力,而知識,只得心中清高。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這種順序發生了較為可喜的變化。現在,主流崇尚知識帶來財富,無論是科技新貴還是靠自己頭腦和格局把握住時代機會的大亨們。而從上至下,都鄙視靠權力致富的途徑。

全書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就是高明樓在勸劉立本時說的,我認為這段話也能體現出路遙對時代脈動的準確把握:「"好立本哩,你的目光太短淺了。你根本不能小看加林。不是我說哩,這一條川道里,和他一樣大的年輕人,頂上他的不多。他會寫,會畫,會唱,會拉,性子又硬,心計又靈,一身的大丈夫氣概!別看你我人稱"大能人"、"二能人",將來村裡真正的能人是他!他什麼學不會?他要是願意做,怕你騎上馬都攆不上他哩!…… 你別看家他現在窮,加林能把家立起來的!你我當年是什麼樣子?舊社會,你老子和我老子還都不是給地主劉打璋國長工嗎?"」高明樓在「政策」接受的最前線,他能感受到政策的變化和自己過去那套無法應對的吃力,同時期的和他有類似時代洞察力的人,也多選擇下海經商,不是以權換財,而是棄權搏財。

關係戶、反貪腐

「後門,可真比前門的威力大啊!想到他是從"後門"進來的,心裡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高加林被後門擠掉,從後門進入,再從後門灰溜溜的被踢出。

廣義知識分子與農民/農村與城市

這種表層劇烈的衝突與變化就通過一個遊走在縣城與鄉村的農民知識分子高加林一個人不到五年人生的起起落落具體表現出來。知識分子-農民-知識分子縣城-農村-縣城-農村起-落-起-落

似乎最好的組合是 城裡的知識分子,最壞的組合是 農村的農民。「生活啊,生活!有時候它把現實變成了夢想,有時候它又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利己/個人主義的興起

我認為路遙對高加林人物的塑造是中性的,他自身的矛盾放在那個時代來看,沒法評價他所做出的選擇,況且路遙也用了很多筆墨描寫高加林的內心掙扎。「他強迫自己不朝這方面想。他在心裡自我嘲弄地說:"你是一個混蛋!你已經不要良心了,還想良心幹什麼......"他盡量得使他的心為得鐵硬,並且咬牙切齒地警告自己:不要反顧!不要軟弱!為了遠大的前途,必須做出犧牲!有時對自己也要殘酷一些!」高加林天然帶有一種身份的矛盾性,有知識文化、精神世界豐富、關注國際大事的「農民」。這種矛盾是他精神生活與物質世界的割裂,帶來的反應則體現在他對待愛情、勞動各個方面。「高攀」的 Soulmate 與忠誠同身份的巧珍之間的搖擺;對身份變化無望後自暴自棄的農活勞動……在這些的背後,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利己/個人主義的萌芽破土而出,過去的時代是屬於集體記憶的,只考慮到自己似乎是「罪惡」的,而這種集體壓力也體現在書的各處:巧珍和高加林的私人約會被圍觀、巧珍刷牙、高加林的起伏……我認為高加林已經衝出了這種集體的束縛,他意識到了自己和集體無法同步,但他也用他的方式來回應集體,如和農婦們打成一片,但他也知道自己追求的、在乎的是什麼,於是就有了該斷則斷的「絕情」分手。他能不知道村裡的議論、對父母在村中名望的影響、他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嗎?但他不在乎集體的看法,而是選擇了自己認為對自己更有益的選項。

路遙在《人生》中有時會跳出文本,到「上帝視角」來寫段小述,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段:「如果社會各方面的肌體是健康的,無疑會正確地引導這樣的青年認識整個國家利益和個人前途的關係。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我國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對於類似社會問題的解決。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當今的現實生活中有馬占勝和高明樓這樣的人。他們為了個人的利益。有時毫不顧忌地給這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人當頭一棒,使他們對生活更加悲觀;有時,還是出於個人目的,他們又一下子把這些人推到生活的順風船上。轉眼時來運轉,使得這些人在高興的同時,也感到自己順利得有點茫然。」我想路遙寫的,就是在位之人利用權力左右他人人生,而這種門,在小說結尾也被堵回去了。幸好的是,路不止一條了。「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路遙在寫最後一章時特地標註「不是結局」,但小說確實就此完結了。我認為這又是路遙一次「上帝視角」,跳出文本,結合現實。的確,高加林的人生剛開始不久呢,這一段「交接」讓他在人生早期就感受到人生之無常、選擇的重要,給了他一次好的機會/教訓去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在時代更大浪潮湧來之時,讓他不懼不怕,投身其中。

這種想像空間是最值得回味的。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出自《新華字典》1998年修訂本P673的這句話,就是沒提農民。


其實我更關心加林接下來的面臨生活會怎樣?大膽猜測:他會和巧珍的三妹——巧玲在一起。


加林看似堅強其實是個懦弱的人,他表面是在選擇他的人生實則只是隨波逐流。適合和巧珍在一起時就愛上了巧珍,適合和亞萍在一起時就愛上了亞萍。他愛上巧珍只是因為巧珍真的是一個很可愛的人,那樣好的人誰會不愛呢?而選擇亞萍更多的是出於對他未來前途的考慮,又有多少真正的感情在裡面。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心裡的感情在哪裡,或者說他並沒有真正的愛過任何一個人。


感受最深的就是巧珍對加林的感情。可能是正處於青春期,對於感情這種事兒很敏感。 說實話 巧珍主動對加林說 讓加林去外邊的世界看看,不要擔心自己,自己大字不識幾個,配不上加林,那時候眼淚都快出來了。 是呀,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總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是,哪哪兒都不好。 雖然巧珍沒讀過書,但是她的內心是絕對富有的。 從她最後幫助加林重新成為教師的這一行為就能看得出來,這種愛真的是深沉。
還有, 以前總感覺高中那會兒學的什麼環境描寫 都是為了考試強加出來的,但是這本書看完以後,感覺環境描寫的作用好大呀 (?°?°?)

這是我安安生生看的第一本書,
這也是我第一次在知乎碼字。
好緊張 (??ˇ﹏ˇ??)


我看了這麼多的回答,我也忍不住回答,或許不盡人意,但個人有個人的看法。
《人生》這本書是在我爸的逼迫下讀的,我原來對名著提不起多大興趣,認為那些深奧的東西還不如糙話說的在理,但真正改變我的就是這本書,所以我想回答一下,用來紀念說不定是我的人生轉折點的那本書(好像廢話挺多的,算了,切入正題。)
我是個小女生,這一點我自己清楚的不能再清楚,所以剛開始看人生時只是掐頭看尾(這種辦法絕對不推薦!)當時的感覺只是有些討厭高加林這個角色,認為他三心二意,作死。一切都來源於我的小女生心態。
長大一些忽然又想起這本書,百無聊賴,拿出來翻看,卻先是被路遙先生對農村各種場景的精湛描寫吸引,後來便漸入佳境,也改變了對高加林的看法,路遙先生為什麼要取人生作為書名,我個人認為高加林只是這個社會大環境下的一個縮影,「高加林」隨處可見,有從教書這個先進環境突然轉換成自己認為一輩子都不會成為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時脾氣,再加上被權勢大的擠掉的不服氣,後來的磨練打算服軟時卻又出現希望,於是又一次踏上希望,不成想卻又被拋棄,再到後來跪在土地上痛哭嘴裡說著:「我的親人啊……」便構成了高加林這個很普通的形象,我認為這是一個過程,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只是出現的方式和時間不同罷了,我最喜歡的一段就是高加林在土地上耕種的描寫,舉個例子
「高加林漸漸開始正常地對待勞動,再不像剛開始的幾天,以一種壓抑變態的心理,用毀滅性的勞動來折磨肉體,以轉移精神上的苦悶。經過一段時間,他的手變得堅硬多了。第二天早晨起來,腰腿也不像以前那般酸疼難忍。他並且學會了犁地和難度很大的鋤地分苗。後來,紙煙變得不香了,在山裡開始卷旱煙吃。他鍛煉著把當教師養成的斟詞酌句的說話習慣,變成地道的農民語言;他學著說粗魯話,和婦女們開玩笑。衣服也不故意穿得那麼破爛,該洗就洗,該換就換。」
這是一個變化的過程,我很喜歡這種變化的過程不管是別人還是自己。
再說這個高加林的形象吧,我其實認為每個人都是「高加林」,因為沒有體驗過高加林的生活,我們作為旁觀者去看很容易發現問題,並毫不忌諱的說「如果我是他,我絕對不……」可是當我深入其中,把自己當成高加林,才惶恐不安自己的選擇竟和高加林相差無幾,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或許這就是人生吧,一切理所當然,驀然回頭才發現自己錯過了那麼多,可是自己當時的想法到現在還認為是當時唯一的出路。我到現在很想借用英文的那句「life is so.」嗯,生活本是如此。
嗯就這樣吧,一次性寫這麼多還真有成就感呢哈哈,最後就希望我做好自己就好,不用奢望太多。


要是當時中國發明了這!

這!

這!

還有這!

高加林的愛情悲劇也許就沒這麼慘了!
早就和巧珍過上幸福的小日子了!
哪裡還有黃亞萍什麼事兒
所以說科技改變命運!


推薦閱讀:

在《平凡的世界》結局的時候,孫少平明明有條件離開煤礦去省城,但是他為什麼要拒絕呢?
為什麼路遙在《人生》的第23章說這並不是結局?難道還有下一部嘛?
賀秀蓮必須被寫死嗎?為什麼?
怎樣評價《平凡的世界》里田潤葉和田曉霞這兩個角色?
《平凡的世界》的最後,少平為什麼要返回銅城?

TAG:調查類問題 | 文學 | 路遙 | 人生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