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能劇與歌舞伎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日本的戲劇看起來有種恐怖詭異的感覺?

日本戲曲


有非常大的不同,我從我淺薄的認知來試著回答一下。。
能是從中國唐代的猿樂傳入日本後一步步發展至今的,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能有為能劇和狂言兩個分野,在古代日本兩者往往是在聽一場演出中先後進行,但有非常大的不同。狂言偏向於平民,是用誇張的肢體動作來表現生活中種種荒誕事,為喜劇。狂言役者演出時臉部不化妝,除扮演動物或鬼神外也不戴面具。狂言與能劇一樣也有型,但這些型因為非常貼近生活所以很好理解。而能劇大多講述的是更虛幻的東西,內容以鬼神居多,觀劇的對象也多是公卿貴族。所以能劇中的型非常抽象,比較難以理解,相當晦澀。能劇所有的角色都會佩戴能面,所以也被稱為面具能。個人覺得能多是在公卿們的晚宴,謝神驅鬼及祈求豐收的儀式上演出。
接下來是歌舞伎。歌舞伎是在江戶時期興起的市民藝術,距今約三百年歷史。這裡就與能有個很大的不同,即觀劇對象以及地域問題。歌舞伎發源的中心是江戶,所以雖然關西也有上方歌舞伎,但就目前的狀況而言上方是比較式微的。歌舞伎的內容有三種,舞踴、時代物、世話物。時代物是反應歷史事件的歷史劇,而世話物是反應當時風土人情的社會劇。歌舞伎的演員臉上是會化妝的,大多數時候男性角色妝面越白表示這個角色的身份越尊貴。由於是市民藝術,歌舞伎的地位以前遠沒有貴族藝術的能高,但受眾範圍和受歡迎程度比能高。自從天覽歌舞伎及一系列政治手段,歌舞伎的地位大幅提升,加上人氣很高,所以就生命力而言,現在可以說是日本傳統藝能之首。
除了上述發源年代,地域,受眾,內容,造型地位的不同,還有一樣區別很大的是舞台和道具。能的舞台是一個方形的上,屋頂的封閉檯子,左側有一條斜的同樣有屋頂的走廊,演員從此上場。在台上可以說是極簡主義,不使用布景,道具也非常的簡單,很多東西都僅用一把扇子來代替。而歌舞伎的舞台有一條花道,花道上還有奈落,台上也有兩個大小不一的奈落。演員既可以從舞台兩側,也可以從花道從奈落登台。而歌舞伎的布景非常寫實,道具也繁多,例如在《入谷畦道》這部劇中男主角會真的在台上吃一碗蕎麥麵。而且會在舞台上大量運用機關,所以有歌舞伎魔術的說法。比如說,現在會使用威壓完成一些演出。而在如《東海道四谷怪談》一類的涉及鬼怪的劇也會大量使用機關,來營造鬼怪神出鬼沒的感覺,演員突然從燃燒著的燈籠中現身,宛如現在的特效。歌舞伎的舞台中央有一塊非常大的圓形區域可以旋轉,在轉換場景的時候有時會直接慢慢轉過來,就是另一邊的下一個場景了。而台上最大的奈落,在《金閣寺》一劇中,表現火燒金閣寺,會直接將原本搭在台上實打實的兩層樓同個這個奈落降下去,之聲屋頂一層在台上。在一些劇中,台上還會出現巨型的動物模型,比如說會噴吐煙霧的大蛤蟆。。。眼睛亮紅光的大老鼠。。。挺嚇人的。。。
最後,關於為什麼恐怖詭異的問題。。我想一個如果指能劇的話,應該是在說能面給人感覺很恐怖吧。能面本身造型確實比較誇張,然後因為是無變化的所以本能會讓人覺得害怕。但對於能面師和能劇役者以及能劇愛好者來說,能面是有自己的生命的喲。另外一個如果指歌舞伎的話,可能是因為日本的文化里的審美與中國不一樣吧,歌舞伎中展現惡之華的劇目比較多。。或者。。那些怪談啊,大老鼠啊,大蛤蟆啊看著是挺滲人的。。


源於猿樂,實濫觴於儺戲,主祭祖娛神。國內類似的有藏戲,貴州的安順地戲,近年發掘的武當神戲。
看到能戲,興奮了下,看到恐怖,又興奮了下。答不對題,摺疊了吧。


因為能劇面具的恐怖谷理論?


能劇和歌舞伎的區別,@熊之鶯 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至於覺得日本戲劇恐怖,我覺得主要是戲劇一般都比較誇張。而霓虹的古典戲劇貌似尤其誇張。
視覺上,能面如寺廟裡的天王像一樣容易讓人望而生畏。五顏六色,突出的立體感。有種光怪陸離的感覺。
歌舞伎臉塗得超白,會一直白到脖子下面。然後唇艷紅。缺少鮮活生氣。審美不來的話,是會覺得有詭異感。
聽覺上,講話的音調會很高,轉的很妖。這和日語本身有關係。日語正常發音有點古板,所以在戲劇演藝時說話會特別注意抑揚頓挫(聽落語或者看狂言的時候就能體會到)

呃……其實我們只要想一想,能面和京劇臉譜放在一起看其實也沒有太可怕啊。京劇的唱腔也很誇張的。只不過因為是國粹,相比起能和歌舞伎,我們更容易接受而已。

以上


能表現的是非現實的世界。能的演員因為帶著面具,無法通過表情來推動劇情,只能靠動作,再加上能的動作是高度程式化的,它沒有多餘的動作,是千錘百鍊後的成果。觀眾不能隨便鼓掌,感覺到怪異恐怖是正常反應。
歌舞伎不同,觀眾經常高聲呼叫演員的屋號,鼓掌,發出大笑,熱鬧的很。


有什麼不同
能的特點
佩戴能面
有夢幻能和現在能之分。(表演內容不同)
發源於戰亂年代,所以能的內容和形式大都表現出一種對靜寂,詩意生活的嚮往
表演上能有主角,配角,樂師,狂言者。樂器主要是笛,大鼓,小鼓,太湖,有「序,破,急」,樂師眾在舞台後方
兩場能之間穿插狂言,緩解緊張氣氛

歌舞伎
出雲大社的巫女阿國因為大社要修繕,開始扮男裝,唱小唄,這是緣起
後眾女子妒阿國,紛起而舞,是為一時盛。
又,游女屋始興(就是女子在賣淫了)
再後來,年輕男子登場,一開始正經,後來又賣色,又被禁
幕府規定只有成年男子可以從事歌舞伎,歌舞伎男扮女裝,成為專門職業。
歌舞伎中善人吐白面,惡人和幽靈用黑籃紅畫臉,圖個誇張嚇人。
樂器主要是三味線,有專門拍子進場,開幕
樂師眾坐在舞台正左方


日本武士出場最霸氣的背景音樂了。
比櫻花那類民樂聽著就狠辣多了,
最能體現日本武士瘋狂和悲壯的那股勁道。


補充一小點,歌舞伎臉塗白是因為以前舞台沒有現在這麼好的照明效果,為了讓觀眾更能看清演員。


推薦閱讀:

去看江蘇省蘇州崑劇院還是北方崑曲劇院的崑曲?
有哪些好聽的蘇州評彈適合小白聽?

TAG:傳統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