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與孫權在追尊兄長上體現了什麼?

如題,司馬昭追尊了兄長為王,後司馬炎代晉追為帝,而孫權登基只追尊其兄長為王,這其中是否與二人性格有關?或者說是繼承人的問題,那麼司馬昭是否過分自信於司馬炎司馬攸的關係?又或者是和二人與兄長情分有關??


司馬師無子確實是一個原因,但是也要考慮到追封司馬師會導致繼嗣的司馬攸得到一個強宣稱,事實上司馬攸在司馬昭執政時期和司馬炎奪嫡,在武帝時期又與惠帝奪嫡,應該說是給西晉政局增添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我個人認為不能簡單的歸結於這個理由。

補充一點私貨:

司馬師與孫策待遇不同的根本原因,我認為還是雙方對各自政權的貢獻不同。

先說司馬師:司馬師可以說是西晉政權的直接締造者,高平陵事變前司馬懿「獨與帝潛劃,文帝弗之知也」高平陵事變時也是靠司馬師「陰養死士三千」。司馬師執政時期完成了對反司馬氏集團的清洗,成功行廢立之事,平定了淮南二叛,並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司馬氏新一代核心集團的搭建,此後幫助建立西晉的功臣集團中,賈充參大將軍(司馬師)軍事,石苞遷景帝中護軍司馬,何曾「魏帝之廢也,曾預其謀焉」。荀顗在曹爽執政時期曾營救司馬懿,司馬師執政後徹底投入司馬氏陣營。司馬師執政時期還完成了軍事改革,確立了強幹弱枝的軍事體系,所以說無論是司馬昭還是司馬炎,都是直接繼承了司馬師的政治遺產,所以司馬昭才會有「此天下乃景王之天下也」的言論。

再說孫策,孫策是江東政權的締造者,但是從江東孫氏政權到孫吳帝國是有非常長的過渡期的,在孫策執政時期,江東政權是一個淮泗軍事集團建立的外來政權,孫策執政時期以孫氏族人和淮泗集團為統治核心,壓制江東本地士族,沒有任何一個江東大族子弟進入權力核心;而此後成為東吳支柱的江北流寓士人和江東大族都是在孫權執政時期進入權力中樞的。江東士族成為孫吳政權的統治核心,是從黃武元年陸遜擔任大都督開始的,此後顧雍從黃武四年起擔任丞相,赤烏七年顧雍死後,陸遜身兼丞相與上大將軍。孫吳政權的本土化是在這一階段完成的。

換言之,西晉的建立,在司馬師時期已經完成了一大半,而吳國的建立,孫策只是起了個頭,二者的貢獻不可相提並論。同理可參考有六個兒子的文襄帝高澄,在高洋稱帝前他已經完成了從東魏到北齊的過渡,高洋跟司馬昭、司馬炎差不多,屬於全盤接手前任的政治遺產,所以不得不追封前任為帝,不光是情分問題。

總有人覺得我在黑孫策…

江東政權確實是孫策建立的,但是從孫權繼位到稱帝已經過去了三十年,當初跟隨孫策渡江的核心成員已經死的差不多了,活著的張昭也是半退休狀態,也就是說吳帝國的核心領導層跟孫策已經沒有關係了,政治經濟軍事制度也都是孫權執政時期制定的,孫策的貢獻只剩下江東基本盤,追封為王正是肯定了孫策的貢獻。

還有,孫策死的時候爵位是一個沒有食邑沒有治民權的縣候,司馬師死的時候原本打算追封為武公,只不過被司馬昭拒絕了。侯爵封王,公爵封帝,都是進兩級,不存在虧待孫策。

要說孫權不厚道那也是在他對孫策子孫的處理上,而不是追封孫策為王這件事上。


沒什麼好複雜的吧。

司馬師無子、孫策有子,就這麼簡單。


反對二樓和三樓,說哥哥沒有兒子所以才追封,這個理由不成立也沒有意義。

想想文襄皇帝高澄,他可是有一群兒子,而且還出了一個優秀的高長恭,請問高洋是為什麼要追封呢?

所以無子嗣才追封這一點不成立。


體現了我哥沒兒子的重要性。


關於齊王攸的問題,可以參見范兆飛和仇鹿鳴兩位老師的文章。多說兩句長沙桓王的事,這個陳壽在吳主傳里提到過,孫權待兄策薄。這裡要說下孫紹。孫紹比孫登大多了。孫權進王位時魏求質子,孫登才12,孫紹早過統事之年。孫紹記載甚簡,只說封吳侯轉上虞侯。但從由吳轉會稽看來,似乎是收到了排擠。孫權怕孫紹影響孫登,應該算一點。


有沒有兒子有一定關係。但是性格起決定性作用。孫權是待人不誠的典型,對於他而言人都是利用關係。


這麼簡單的事要講那麼多?

司馬昭追封司馬懿為宣王。
誰給我解釋解釋:
司馬懿後的司馬師追封一個侯?

司馬炎追封司馬懿為宣帝。
誰給我解釋解釋:
司馬懿跟司馬昭之間追封一個王?


推薦閱讀:

水滸108將,哪些人曾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
王安石為人如何?為什麼歷史上褒貶不一?如何正確評價?
歷史上有哪些已經家世顯赫,卻不坐享其成,而又擁有更大成就的人?
狄青和岳飛的悲劇命運有沒有共同的歷史必然性因素?
三國統兵能力最強的是誰?關羽?曹仁?周瑜?諸葛亮?司馬懿?

TAG:三國 | 歷史人物 | 魏晉南北朝 | 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