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說話口無遮攔 到底是沒教養 還是童言無忌?

熊孩子用開玩笑的方式對長輩說出「那你就去死吧」這種話,到底是因為沒教養 還是因為童言無忌?或者說 哪一方面原因更主要?


農村人喜歡逗小孩子,如果是男孩子則會用一些比較粗鄙的方式。
比如孩子穿著開襠褲,大人過去在孩子襠下兩手一捂(並不會碰到孩子),說「你的小雞雞被我抓走了」。有的小孩子會信以為真,就哭了起來。
還有一種方式是「打個呱」,就是在小孩子的褲襠那裡打個響指。
鄰居五叔家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倆在門口玩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去逗他們。
有一次五叔坐在門口石條上乘涼,兩個兒子在那玩沙子,那時候他倆大概五六歲。
過來一個大伯對老二說:你去打你哥哥個呱吧。
老二跑到老大面前轉了個彎又到了他爸面前,在他爸褲襠下搓了下手指頭。
我覺得這就類似於「童言無忌」。

另外一個鄰居,我該叫三叔。他家的孩子小我一旬,從小就機靈。
有一次他正在衚衕里玩,看見我從外面走過來,轉過身沖著我家門的方向凄厲地喊了一聲:「二大你死得好慘啊!」
二大在我們那面就是二伯的意思,我爸行二。
這就是沒有教養。


不衝突吧


知乎的各位一說到熊孩子就咬牙切齒,恨不得消滅的樣子,只因為,這些孩子讓他們不舒服了。殊不知,不同年齡的孩子之間可是天差地別的。
孩子太小,他根本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可能只是從某個渠道聽到了,然後用一下,這不是孩子學習語言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你說孩子說死是沒教養,你知道孩子到多大才能真正明白死的含義嗎?他不明白這句話的意義,只是恰好從某個地方聽到,模糊知道了這句話的用法,順口說了。這跟教養有什麼關係?
孩子大了,到了叛逆期,就會有一個特別喜歡"做大人不讓做的事,說大人不讓說的話的階段。耍個性,希望與眾不同,這是成長的正常階段,跟教養有什麼關係?
偶發還是頻發不講,前因後果不講,孩子狀態不講,直接上來就討論教養不教養,這本身,不夠有教養吧?
看一個孩子的教養問題,不是孩子不出問題,而是關鍵看他出了問題後周邊人尤其是家長的處理方式。


沒教養和口無遮攔之間隔的是規矩


明顯沒教養!
熊孩子,會抱著你的腿,說到我要喝牛奶嘛。
沒教養,會抱著你的腿,說到你不給我買牛奶,你個二百五。


講一個小故事。

……我記得在我五歲還是六歲的時候,我在一個小旅遊冊子里的邊欄上看到一個笑話,大意是這樣的:

爸爸帶兒子參觀新建的香腸加工廠,工廠里有一個生產香腸的機器,一頭放進一整隻豬,另一頭就會出現一節一節的香腸。

兒子覺得很吃驚,「這機器可真神奇!有沒有這樣一個機器,在這一頭放進去一節香腸,另一邊就變出一隻豬來呢?」

爸爸說,「當然有啊,要不然你這頭豬怎麼變出來的?」

————————————

你覺得四五歲的孩子會懂這裡面的玄機?當我繪聲繪色地把這個故事講給爸媽聽的時候,他們臉上那無比複雜的表情我現在都記得一清二楚……現在我只想感謝爸媽當初高抬貴手!


我比較認同荀子的「人性本惡」,所以對小孩子的那些慾望比較噁心。而真的論起來呢,我覺得小孩子也背不上什麼鍋,他們各方面都不成熟,都是學的。
所以應該是沒家教啊。記得以前從哪看過幾句話,大意是說為人父母而不用考試,真的是太恐怖了。
真的是太恐怖了!


這種童言無忌,便是沒有教養。
且不說對長輩的尊重與否。
單單從這個「死」字眼,就是對人生命的一種不敬。
童言無忌,的確顯示了一個孩子的天性,但這種天性,往往不該跟「死」字畫上關聯。若有,則是環境造就的結果,而這種情況,長輩知道卻不加以制止,並重複發生第二次,這便是沒有教養。
孩童不知生命的可貴,如此一來,對孩子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也曾被同齡人回過這句話。
「拜託你去死一死好嗎?」
尤為傷人。
若他人心思稍微敏感一點,這種童言無忌,終將釀成大禍。


他可不是開玩笑,也不是沒教養,就是惡意滿滿。


沒教養。

畢竟有禮貌有氣質的小孩也不是少數


問家長


第一點,小孩子暫時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他所學到的大部分就是自己身邊的最親近的人的日常行為。
第二點,小孩子做出了錯誤的或者是不合時宜的事情,一定要及時阻止,或者做出懲罰,不能一點反應沒有,或者打個哈哈就過去。
童言之所以無忌,首先就是小孩子自己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不會藏著掖著,所以人們一般不會計較孩子說了什麼。
而缺乏教養往往體現在說了什麼髒話,或者是對於老人沒有做出應有的尊重。
但是,不管這孩子是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語氣,對誰說出了「你去死吧」這樣的話,都需要教育,千萬不能一筆帶過,家長的每一個行為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哇,知乎首邀
我覺得是沒有教養啦,說什麼童言無忌?
童言無忌這個童言也是受周圍環境影響講的童言,這小孩這麼惡毒,說明平時生長環境就很差,或者說家長沒有糾正他接觸錯誤的信息,無論哪一種都是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提現。
小孩子都是教好的,我們家的小孩調皮歸調皮,但是有誰這麼講話就是一巴掌下去了。。。
所以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童言無忌,只有教得好教不好的區別。


熊孩子沒有教養,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因為家庭原因,家長、長輩沒有管教好,本身沒有自知之明,認為自己小孩兒做什麼都是小孩兒的行為,並無傷大雅,才導致有了大家口中的熊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對長輩說這種話,你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對長輩陪笑說:小孩子童言無忌,你別往心裡去。(但你回家肯定得教育他以後不能這麼做)這時長輩就會說;沒事,小孩嘛。(內心獨白:這小孩真沒教養)
他小的時候對長輩說這種話,怎麼保證他不在學校對同學或者老師不尊重呢,怎麼把保證他長大了就變得有教養了呢,這和小時候偷橡皮,長大了去搶劫一個道理,他不可能變好,只可能越變越差(除非及時改正)
我一直不想用「沒教養」這三個字,因為我覺得證不僅僅是在說這個人,還是在說她的父母,可這件事,尤其是這是個小孩,我真的覺得父母占的問題很大


不知道「熊孩子」多大了,我只知道孩子是環境的產物,尤其是七歲以下的孩子。他的思維和人格還沒有形成,我只能說他耳濡目染了這樣對待別人的態度,所以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


我不認為一個孩子說這種話是開玩笑。要麼是他的家長說過類似的語言要麼就是受其他人影響。


他們太小不會掩藏自己心裡的惡意。


口無遮攔就是缺乏教養。
荀子性惡論很對啊。
道德是人類社會約定俗成的觀念,包括你去別的國家如果不事先了解也可能成為一個沒教養的人。
一個孩子,沒被灌輸道德正確觀念,那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為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這是所有生物共通的特點。
他討厭某個人,他想嚇唬另一個人,他就會把他知道的最險惡的文字沒輕沒重的說出來。大部分小孩子沒有我們這樣完整的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維體系,令人憤恨也實屬平常,只不過我們知道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要不然一笑置之,要不然內心給他打個沒教養的標籤。


謝邀。孩子的本性,就是口無遮攔,但孩子如果在外人面前總是口無遮攔的話,那就是教養問題了。我覺得大部分熊孩子的言行,都是由於父母的放縱,而在這些父母的意識里,我孩子說什麼做什麼你都要見諒,只是因為那是孩子。


推薦閱讀:

不喜歡自己的大鼻子,怎麼辦?
從心理學上如何理解「面子」?
芙蓉姐姐剛剛在北京開了演唱會,大家覺得芙蓉姐姐快樂嗎?她有自己的生活嗎?私生活中她是完全另外一個人,還是和公眾面前的一樣呢?

TAG:生活 | 心理學 | 教育 | 教養 | 熊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