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音樂劇在國內的發展如此緩慢?

原標題:為什麼國人普遍不能接受音樂劇這種藝術形式?
是因為社會,經濟,文化或者是素質之類的原因嗎?如果是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現象出現? 很多人喜歡用欣賞不了,逼格太高來回應,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求解答。
2015 2 24
很多人說我斷章取義,我有這樣的疑問主要是來自13年悲慘世界在國內上映時片子還沒有演十分鐘,有很多人都受不了全程都是以唱的形式而離開。之後我也自己想了很多原因,也去請教了我的導師,但並沒有得到一個通俗易懂的解釋。我自己是音樂劇粉,所以並沒有什麼主觀上的意思。
ps:這個問題確實是個偽命題,有很多朋友都有很贊的回答,謝謝了。


這個簡單回答一下,有時間再補充。最近欠下的回答太多了。
1.引進 高質量的音樂劇太少。
確實引進的高質量的音樂劇太少了,而且最近的音樂劇引進都開始走「熱鬧風」。媽媽咪呀,Q大道什麼的。表演和唱功要求都不是特別高,主題也比較適度,圖個樂。真正特別走心的,Billy Elliot,Annie,South Pacific這種級別的,目前太少太少。

2. 歌劇與音樂劇的混淆。
很多人還是認為進音樂劇劇場是去聽那些只唱母音的、一句詞唱八遍的、以音樂為主導的歌劇的,而不是以故事為主導的音樂劇的。說實話我也受不了聽兩個半小時不同頻率的母音的……

3. 失敗的音樂電影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是很大的一個問題。很多音樂電影的導演對於改編音樂劇這個環節理解的是不透徹的,沒有處理好非現實主義的音樂劇和自然主義的電影之間的銜接關係,導致眾多音樂電影不倫不類,讓很多以電影為主要消費的觀眾上來就直接認定自己對「說到一半唱歌」這樣的表現方式欣賞不能。但其實很多時候是電影思路的問題。《悲慘世界》是最近幾年一個比較貼切的例子。這裡面唯一就是安妮·海瑟薇吃透了音樂電影的表現思路,其他人都相當混亂,「用自然主義的方式唱歌」。所以電影什麼都沒拿到,但就海瑟薇拿到了女配,還是比較中肯的。

4. 本土製作音樂劇總體一般
很多的Overacting + 主創理解不深刻,導致本土音樂劇還有些路需要走。

5. 主力消費觀眾認知程度
這是一個我一直在想並且考證的觀點。還沒有特別好的成套的論據。而且說出來有些傷人。具體的觀點我用一種折中的方式說:音樂劇這項藝術由於對於主題的高度簡化,需要有一定生活閱歷或理解的人才能很好地欣賞,因為音樂劇中大量符號甚至有些直白的歌詞只有對應豐富的內在體驗能產生共鳴。而對於沒有這層理解的人,可能就會感到,「哦,就這?就完了?好膚淺。」 生活有個三個層面,看山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很多音樂劇需要的是第三層觀眾,他們一定程度上閱歷豐富,有理解,已經返璞歸真了,越過了看山不是山的階段,看山還是山了,開始追求生命中最簡單但是真摯的東西。音樂劇高度抽象化。它太簡單,太不複雜,導致如果閱歷不足夠,很難產生共鳴。而如果閱歷和理解達到了,就可以星火燎原。上個禮拜看了幾遍Wicked, 由於是single ticket rush, 每次都坐在不同片區,可以看到不同觀眾的反應。一般說來,年輕觀眾,一般對於Defying Gravity這種歌反響很熱烈,而作為美國戲劇主力軍的中老年觀眾也會很開心,不過他們在聽類似Wonderful和For Good這類歌的時候,才有強烈的反應,而年輕人反而覺得這些是雞肋,因為像 "Wonderful" 裡面的詞 「A man"s called a traitor - or liberator. Rich man"s a thief - or philanthropist. Is one a crusader - or ruthless invader? It"s all in which label is able to persist"這樣,如果你對這些辭彙腦海中沒有相關理解和經歷,它們只是很抽象。而對於很多有經歷的人,他們能很好立馬被腦海中對應的景物共鳴。而音樂劇更多的是後面這種類型的歌作為全劇主導。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年輕人更願意去看先鋒,願意去看虐心的「糾結人性」作品,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們還只是想和他們「看山不是山」的認知達成共鳴。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百老匯中senior citizen是一個大群體。不同的是,國內青年人是文化消費主力軍,美國中老年人是文化消費主力軍,所以造成了題主說的這種感覺。多的不說了。


@Phil 已經總結得很好了,咱們回憶一下,先不說看音樂劇,看話劇的人能有看電影和看明星演唱會的人多麼?絕大多數人是沒有看戲這個消費習慣的,為什麼會沒有這個消費習慣?觀眾基本上在平日里是不會從任何一個渠道了解到「音樂劇」這種東西的方方面面,因為就是沒有;營收方面說,戲劇演出就靠演員每晚一場那麼生演,不存在幾百個拷貝送到劇場好幾個放映廳天天輪著播放轉圈收錢,小劇場戲二三百個座位還經常能有一半席位都是贈票,電影和演唱會的贈票會有這麼高的比例么?演員接一部戲就只當掙一次錢,沒什麼情懷可言,很多對音樂劇壓根沒有了解的音樂人也混跡在這個圈子裡騙錢(可能這個詞言重了,但從他們所作所為來看,完全就沒有社會責任感,而且壓根就沒打算讓消費者喜歡,沒打算讓投資人把錢賺回來),這個領域本身就遭遇著嚴重的惡性循環,我沒有危言聳聽~~

「四大音樂劇」是哪四個?肯定有很多人都答不上來,一個新生事物再好,也要去引導消費者去接受並主動消費,這也需要一個過程,但我們幾乎是從來不引導消費者如何去欣賞這些東西,只是把這些東西放在消費者眼前跟你說你來消費吧你來消費吧。。。不是所有的消費都不需要門檻給錢就行的~~

音樂劇是戲劇領域里最高級別的表現形式,無論台前幕後,綜合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換句話說,它需要觀眾「懂」,才能知道音樂劇好在哪,哪裡好,哪裡還不足,不「懂」的話,是很難喜歡上這個東西,至於怎麼讓觀眾「懂」,我們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機構來做這個事情,說音樂劇逼格高的人真是醉了,比起歌劇,音樂劇更多的是表現市井小民的生活,那些故事有可能是荒誕的,但是如果真的在現實中發生了,你不會覺得那是一點都不可能發生的,這是大部分普通人能夠感同身受的,音樂劇比起歌劇,是更加「親民」的,何來「逼格高」一說?還有多少人對音樂劇抱有這種誤解?

想嘗試了解音樂劇,建議從美國百老匯音樂劇開始,不是說倫敦西區的音樂劇不優秀,而是就我國普通觀眾目前所能接受的程度來看,百老匯的手法離我們的欣賞習慣和對故事的期待值更近一些,也就是所謂的「接地氣」,而且百老匯玩的花樣更多,不拘一格~~

推薦幾首音樂劇電影里的歌曲:
音樂劇電影《髮膠》(Hairspray)
視頻封面髮膠明星夢 經典歌曲視頻

音樂劇電影《搖滾年代》(Rock of Ages)這個沒找到裡面的歌,只是個預告
視頻封面《搖滾年代》(Rock Of Ages)視頻

音樂劇美劇《名聲大噪》(Smash)
視頻封面《名聲大噪》插曲The 20th Century Fox Mambo 中英字幕視頻

《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聽第一首就行
視頻封面經典法國音樂劇《巴黎聖母院》高清全集視頻


學校門口就是各種West End音樂劇。
在倫敦看過 Mamamia(離LSE才1分鐘路程好不。。)、Rock of Ages、Miss Saigon(兩次)、The Beatles:Let It Be、Jersey Boys、We Will Rock You,前年還在紐約看過Phantom of the Opera.
Wicked一直不敢下手來著。

我不是像上面一樣那麼專業的學習研究音樂劇的,就是一種愛好。對音樂劇的愛好還是從2013年在紐約看完歌劇魅影之後開始的。從一個小白觀眾的角度來說,西方音樂劇給我的感覺是國外演員的歌唱、舞蹈功力,現代化的燈光舞台效果,都是遠超國內同行業水平的,如果國內有這個行業的話。

先說引進的國外音樂劇。對於國內觀眾來說,能否接受西方式的文化是一個問題。比如說西貢小姐裡面的大尺度基本就很難被有關部門和相當大一的部分中國觀眾接受。而Rock of Ages、Jersey Boys之類的需要很深的文化背景。對於我這個Queen的歌迷來說,全場大合唱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人生中非常開心的事情,但是這樣的人群在國內有多少,能不能賣出票,是引進方要考慮的。再就是英語的語言障礙,如果一邊看字幕翻譯一遍聽歌,很多音樂劇英文原詞的美感就理解不出來。

要說本土製作的音樂劇,我沒聽說過當今比較有影響的。中國的京劇或者當年的8個革命樣板戲都可以說在文字和音樂上比較有音樂劇的感覺,但是如何與時俱進,開發新的本土音樂劇是個很大的問題。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樣板戲編寫組可是可以集中當時最好的詞曲作者和舞蹈、舞台、劇情設計人員。

而今天,要想看中國的本土的音樂劇,想想中國本土的流行音樂就行了。音樂劇的概念性比流行音樂的專輯的概念性要強多了,可是你看看有幾張流行音樂的專輯做出概念性來了?大部分專輯都是各種概念的歌在拼湊,質量又基本難以保證。概念性稍微強一些的專輯,比如五月天的《第二人生》,以世界末日為主題,都被五月天拿出來做世界巡迴演唱會了。誰會天天守在一個地方掙音樂劇的幾個錢?有好的歌曲作者都拿出去賣錢了,哪有耐心做音樂劇?我們的作曲的整體音樂素養和西方還是有差距的。能不能保持高水平的做出前後連貫、風格和旋律又不一樣的20首左右的歌曲,才是一個音樂劇成功的關鍵。

話說我的滑板鞋也可以是中國版的Billy Elliot的主題曲(都是有關鞋嘛。。)。香水有毒做一個音樂劇的女主獨白也可以的。現在來看,困難是,即使有這些現成的歌,你敢不敢想,怎麼形成故事。。。業界做好了,觀眾自然就愛看了。


這是對【大多數人還沒有接觸到音樂劇】這一點的補充
排音樂劇的難度太大
1。知識產權國外保護很好,天朝盜版猖獗,音樂劇又是一片荒野,取得商演資格很難
七幕@Phil 在我們學校講述過跳過代理漫天要價直接跟產權人磨了n個小時拿到圈大道演出權的故事
下面是某國內著名高校(以理工出名,在校人數我估摸著三萬人吧)劇社的xue故lei事shi
加*表示專業劇團應該不會遇到
2。演員難找
演技歌唱舞蹈三位一體的演員=。=選角都要選三輪(今年是招新、針對角色的選、沒有合適的再次海選)
3*。排演周期長
一年左右才能出一部劇。還是每周三五次排練、假期加班加點才行。
4*。劇本難找
能找到原版劇本的還好。。。找不到要聽譯啊媽蛋!國內官攝版本都很難找,偷拍的音質。。。老子哭給你看哦。。。
念白也就翻譯一下好了,唱詞需要考慮字數韻腳情節埋梗比作格律詩難度還大好么!
5。單次演出的成本和效果比
只報兩個我知道的數據:學校劇場,空調電費一小時一千;par燈(似乎是這個名字)租金八十一個,一排十二個,需要五排。
一齣戲的總成本(沒有工資哦親!)是六位數。上一部完整的演了四場,試演觀眾大約50,後三場滿座,劇場座位大約1300個。
6。製作隊伍龐大
服道化、音樂、燈效、劇本、導演(總導演、製作人、舞蹈總監、舞台總監、還有什麼來著我記不清了)、演員、場務、宣傳。最終聯排除了宣傳都必須全部跟進,除了少數配角可以偶爾缺席,後台一個也不能少。
相較於其他舞台劇(分類不準的話請指正)服道加強很多,李盾老師稱音樂劇最重要的是節奏,換場時間絕對不能拖,搬大型道具都是精確到誰搬桌子哪個腳,小道具或服裝相關負責人的走位也是事先規劃好的。
一部劇的參與制作人數在60-100之間
7。相關人才匱乏
你知道【譯配】是什麼嗎?你知道【摳舞】有多辛苦嗎?你知道一個非科班出身的導演需要怎樣培養嗎?你知道【排片】的重要性嗎?你知道【場記】是因何存在的嗎?
你能報出那些學校的音樂劇專業比較好嘛?
8。存在磨合期
這個詞可能用得不大對。音樂劇其實是一個很接地氣的東西,需要最新的段子來點綴。漢化具有一定的時效性。
此外,製作團隊需要根據觀眾反應來調整劇本,去年有一幕葬禮不!知!道!為!什!么!「還幫他們找到了杭州東站」這句話讓全場都笑了!都笑了!媽蛋那是葬禮啊!試演不嚴重沒在意,公演第一場後面致悼詞的演員簡直要崩潰了啊啊啊啊啊啊你造全場笑翻的時候保持一本正經的悲戚需要多高的職業素養么!後兩場給那孩子加詞了。。。攤手,直至演出結束,都不要去推測觀眾的反應。

綜上。。。音樂劇是個門檻很高的東西,做好非常難,敢做的人又少(一般民間團體玩不起,小點的學校玩不起,大學校沒找到金主也玩不起)所以能拿出手的作品很少,能影響到的觀眾也就少。
另外,如果是自己粗製濫造質量不合格,就不能怪觀眾不接受。


不邀自來。國人不是不接受。而是他們接觸的機會太少了。
1。國內…多少個直轄市自治區 省 市。旗縣區。這些地方里。 適合演音樂劇的劇院有幾個?。國外過來巡演無非就是北京上海。劇團時間實在太多了。就加天津重慶瀋陽…。老百姓上哪看去。我家北方小城市。全市只沒有一個劇院 只有一個以前的影院。被改成演二人轉的了 這種條件根本就沒辦法演出。
2。咱們別只說音樂劇了。把話劇舞劇歌劇全加上。 …看的人有多少?這種表演形式本來就是靠反覆演的。一場一場又一場。一場就那麼些觀眾。再多。沒有了 而且還不允許錄像。不像電影電視排一遍就過然後滾動播出 刷存在感也能刷挺多。 還珠格格現在還在演。國內誰沒看過還珠格格?
3。 說迴音樂劇。音樂劇 國外的居多。 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國人沒幾個聽得懂的。這也是傳播受限制的一個願意。不過據說媽媽咪呀有中文版的了。沒看過。就先不說好壞了。


  1. 沒有這個意識 我在上海的前幾年根本沒有要去看音樂劇的意識。其他城市很多演出很少。
  2. 價格 比看電影還是要貴一些的,不親眼看,很難說出為什麼抵得上十場八場的電影。。
  3. 語言 我在確認我的英語可以去看劇之前,沒有動過去看劇的心思。現在我已經無所謂了,雖然法語稀爛,也已經買了兩場法語的音樂劇了。
  4. 缺一個和音樂劇相遇的機會 我個人是在出差的時候,到了百老匯抱著來都來了的心情, 看了一場音樂劇,一發不可收拾,回到上海來有機會就看。從今天到十個月後,已經預定買了4場演出了。可是很多人,都還不曾和音樂劇相遇
  5. 環境吧 在社會語境裡面,這是一個比演唱會話劇都更高級的演出。很多人擔心自己欣賞不來。

總的來說我覺得還是要有個過程, 就是社會或者個人成長到一定的程度, 可以接觸這些了, 漸漸就會接受了,甚至會喜歡上,經濟上也不是負擔,就會有機會讓看音樂劇成為習慣。


更新:寶寶想來吐槽一下。

國內引進音樂劇力度還是不大啊,來合肥上學以後發現想看音樂劇現場真成了一件麻煩事,大部分原版音樂劇都在上海北京廣州這三個地方上演,今年的wicked/芝加哥等劇都只有這三個地方演出,真的好惆悵啊。一個是來迴路費的問題,還有一個是時間問題,真的是各種不方便。這樣下去怎麼可能推廣呢。。。。不過還好網上還能看視頻。

不開心!

2017年3月14日修改。

——————————————————————————————————————

以下是原答案:


2015年12月4日

有人說音樂劇門檻高,個人覺得音樂劇門檻並不高,隨便搜搜就能在網上看到經典的一些音樂劇,雖然不能全部找全。
我並沒覺得國人普遍無法接受音樂劇,這未免有點以偏概全了。


音樂劇在國內受關注度不夠可能一部分因為本土的音樂劇優秀作品不多,國外優秀音樂劇也是近幾年才逐漸引進的多一點;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推廣度不夠,很多人都不了解音樂劇真正是什麼樣的一種藝術形式,比如在入坑之前,我就一度把音樂劇和歌劇混為一談。

儘管如此,我相信國內接受音樂劇並喜歡音樂劇的還是大有人在。


不存在「國人普遍不能接受音樂劇這種藝術形式」這種現象。

實際上是大部分國人還沒有機會了解和欣賞到音樂劇這種演出形式。

上海算是內地音樂劇演出比較多的現象,2004年底至2005年初,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在上海大劇院演出了100場,幾乎場場爆滿,可即使這樣,1600座的劇場100場也就16萬人次,假設這16萬人次沒有重複觀看的,其輻射到的人群也就是4~50萬左右。而這裡頭,還有不少人看了也沒搞清楚到底看的是什麼。時至今日還有人搞不清「歌劇」和「音樂劇」的區別。

此外,半個多世紀的文化封閉和教育洗腦,使得受教育人口的文化水平實際上嚴重滑坡,大多數人十數年寒窗下來,考完試後學的文化知識除了會算一些算數認得一些漢字以外,基本上大部分數理化知識都還給了學校老師,音樂舞蹈美術戲劇等文藝娛樂更是無緣留在他們的腦子裡。官方主控的文化渠道,大力宣揚的也都是朝廷官府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音樂劇這種來自「西方國家」,以「自由開放」為特徵的娛樂文化,自然是不入他們法眼的。

要改善這種情況,只有等制度改革後,湧現更多的叫座進而叫好的劇目,讓人們重新願意回到劇院里,感受舞台上的悲歡離合,才有可能。

補充於2014年12月1日晚九點左右:

看到有知友提出說「中國的戲劇難道不能算音樂劇?」。

網上的確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的地方戲曲,就是「本土音樂劇」。粗看兩者形式類似,有唱有跳有劇情發展。但是我個人依然不同意這種說法。

中國的戲曲是戲劇的一種,但是和音樂劇只是形式類似而已。中國戲曲的「曲」,就是「曲牌」,因此決定了中國戲曲在表演上受到嚴格的程式化限制,無論是唱腔、身段、化妝、走位,如果離開了這些程式化的限制,也就不成其為(這種戲曲)了。比如說京劇演出里就就不會出現江南地區的紫竹調旋律,粵劇里也不會用到京劇的西皮散板,這些地方戲曲中更不可能出現芭蕾舞和搖滾樂的表演。當然不是說這些戲曲形式就絲毫沒有變化,但是如果變化太「自由」,就不成其為原來的劇種了。

而音樂劇則沒有這些限制,在一部音樂劇里,可以根據劇情和人物情緒的需要出現美聲、靈歌、搖滾、民謠、嘻哈、甚至戲曲等各種音樂表演形式,而不會影響音樂劇在表演形式上的「定位」。

實際上,上海過去有一種表演形式,叫「滑稽戲」,更類似現代的音樂劇。滑稽戲裡你可以聽到包括戲曲(多數是南方江浙地區的劇種)在內的各種音樂表演,都可以根據劇情和人物情緒需要有機地整合在其中。

補充於2015年1月30日中午12點左右:

看到不少知友上來說「能劇」「京劇」等,這裡稍微說一下:這種比方打得不恰當。不僅是我前面提到過的「地方戲曲和音樂劇不同」以外,還有就是受眾面是否廣泛。

就拿日本的「能劇」來說,基本上只能在日本演出和觀看,如果要出國演出,要麼是在日本居民密度較高的地方做短暫訪問演出,要麼就是做政府或者機構間的文化學術交流,比如參加什麼藝術節之類的活動,不可能做成基本靠票房收入來支撐的商業演出。因為欣賞這類演出,要求觀眾十分熟悉其「出產地」的地方文化,包括語言、歷史、風俗甚至宗教信仰等
--韓國的美笑中國的戲曲這種具有強烈地方文化特色的,一樣道理,你何時在其他國家看到過這類演出的長期駐演?

音樂劇就不同了,因為音樂劇對內容和形式限制幾乎可以說是沒有,所以欣賞一部音樂劇,對觀眾的文化信息和認同感要求就沒有那麼高,門檻低。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用英語演出發生在法國(《劇院魅影》、《悲慘世界》)、越南(《西貢小姐》)、奧地利(《音樂之聲》)、古代非洲(《阿依達》)等地的音樂劇,在非英語國家,如日本、韓國、菲律賓、包括中國,都能吸引大批觀眾購票觀看。

這也是我在歌劇和音樂劇區別在哪? - 知乎用戶的回答里一再強調「主流音樂劇以商業演出並獲取盈利為目的」的主要原因。


我只能現身說法告訴你,我在的四線城市裡沒劇場。


逼格不高 拿出把名著當小說來看的心情就可以 音樂劇還有有很多又高質有內容豐富有趣的劇目的

上次去國家大劇院看 拿的公益票 (答主研究生在讀)男友以前對這個一點興趣都沒有 沒接觸過 後來陪我看下來一點壓力都沒有 覺得很有意思很精彩 表示下次願意再來看

其實樓上說的挺對的 主要是公眾不了解 戴了個高帽子


對音樂劇的正確認識 都還沒有建立
包括很多現在正在中國做音樂劇的人
需要時間。
是道的問題不是術的問題,這點很多人都在努力。


現實情況是國內很多人連音樂劇是啥都不知道吧。


比如B站上一看到歌舞,彈幕就有刷印度,寶萊塢,大場面。躺著中槍的就有音樂劇、迪士尼電影、音樂劇電影。又比如我再三安利身邊同學去看悲慘世界的電影,應者寥寥。

其實音樂劇潛在受眾應該是蠻多的,只是沒有途徑接觸,所以要繼續大力安利。

根據我孜孜不倦安利的情況來看,有的人聽過一次就會愛上,有的人還沒聽就被「音樂劇」這幾個字給嚇壞了,要不就是被英文唱詞嚇壞了,告訴我:這種東西我恐怕欣賞不來。
但其實根本不覺得音樂劇逼格多高啊……明明很多音樂劇都是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存在吧。有的人覺得自己欣賞不了,但我相信其實並不是他們欣賞不了,而是他們自己心裡就給自己設了一個檻。
其次,我覺得要聽英文的音樂劇首先要會點英語,不然不懂唱詞樂趣會少很多……比如我安利我老媽就失敗在這一點上。

在大學裡還是能找到一些音樂劇同好,偶爾組隊偷偷找間空教室放音樂劇看。挺好的。(不過安利同學看盜版都挺難的了,更別說組隊去買票看)

個人而言,我覺得幾百塊的票價還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音樂劇。


據我對我身邊的人觀察,感覺無非是因為兩點:一是大部分音樂劇是外語的,會有很多國人覺得聽不懂。二是因為好多人混淆了音樂劇和歌劇,所以就覺得逼格很高啊這種的……不止一次我安利別人音樂劇然後同學說什麼不要聽帕瓦羅蒂了


我覺得主要是語言不通的原因。中文因為音節少,同音字多,不適合用作音樂劇的語言,把英語的音樂劇改成中文後,既不好聽,也需要看字幕。而英語的音樂劇雖然好聽,但更需要看字幕。

因為語言的原因,我推薦先在家裡看碟。韋伯的《約瑟夫和他的五綵衣》、《超級巨星》、《Evita》都是適合新人觀看的音樂劇,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只唱不說,接受起來比較容易,相反那些說一會唱一會的才不太容易被新觀眾接受。熟悉了這種形式後再去劇院看現場就不會有太大障礙了。


你看了國國外的,百老匯這些不說,比如日本的寶冢歌劇團的音樂劇之後再看中央劇院的音樂劇簡直low爆了。我親身體驗是《卡門》,簡直無法相提並論,服裝道具甚至歌詞,中央劇院還是唱的外語原文,所以基本我一句也沒聽懂,演卡門的哦巴桑也長得驚悚慘不忍睹。而日方的卡門歌詞全都改編成日語,配上舞蹈和現場演奏。


問題要從兩頭回答,先說觀眾
第一,音樂劇在青少年發展中出現次數很少,所以很多人有機會接觸,但多數並沒有接觸過。
第二,國內的德智體美只有智商(最多再算上體育)有好好對待,道德完全是社會新聞在教育。至於美,社會新聞和爸爸媽媽都沒有教育過,我知道的都是「考試考好一點」/「寫個畫畫以後說不定加分/有幫助」,「陶冶情操」這四個字起碼我爸媽只說過「情」....
第三,大家都愛小時代(別打我我覺得確實蠻搞笑的雖然橋段很俗很抄襲),大家都愛NBA(這個你們不能打我吧),大家對dota和lol有愛又恨...音樂劇在視野里出現了一下然後就消失啦,我可能比起劇名更熟悉「小百花越劇團」,why?報紙上看到過兩次但是這個劇嘛從來沒聽說過。
第四,盜版太猖獗了,電影無數不花錢,誰沒事花錢看劇還不讓自己錄?

然後回頭說下音樂劇(以及歌舞劇)
第一,相關文化沒滲透,現在報個《悲慘世界》大家都以為是小說不知道有劇...(值得一看啊比電影好看)知名度不行,這個宣傳還得努力,本土音樂劇發展說穿了不能靠奇蹟要靠宣傳
第二,難度,想讓觀眾樂在其中,or身臨其境,這對舞台表演和場控都是很嚴格的,電影和舞台的區別是什麼?電影有CG特效和,而舞台沒有NG,只有謝幕。所以演員是要訓練,背詞,背歌,知曉樂理balabala...
第三,藝術性,對觀眾的審美能力是有要求的,太low的還得自行培養,這浮誇年代...
第四,票價,基本上貴於一場電影(國內沒了解過我就說說倫敦的,一場大概£15,電影的話一般£10夠了...不準不要打我我會改的,聖誕那會兒的事情我記不得了)
第五,各種劇的班底更新換代,出演多了也會想要革新,這是左右衝突啦,這時候也會出現分歧,搞不好得暫停演出...

好的劇是不缺關注不乏觀眾的,可能音樂劇已經變成小眾娛樂,但是它依然擁有活力,而只要觀眾還買賬,它就會有傳承。


欣賞習慣問題吧。
日本的能劇,簡直是除了日本人誰都不愛看。


謝謝邀請。

「普遍不接受」這種說法有些武斷。如果說大多數人沒有接觸過或者不太了解這種藝術形式才比較準確。音樂劇本身就是一種十分美國,更準確地說,十分美國百老匯的形式,很多歐洲觀眾(英國除外)也不甚了解。隨著國內對國外音樂劇越來越多的引進介紹,加上我們自己音樂劇人才培養和作品質量的發展和成熟(至少我們希望如此),更多的觀眾才會有機會以不是太昂貴的價格親眼看到,親身體驗音樂劇。當然,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太喜甚至不接受,但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題主是根據自己身邊的人得出這個結論的話,只能說明你不在那個圈子。


文化大革命後,我們國家陸陸續續培養了30年的農民。
他們的口頭禪是:這玩意兒能當飯吃嗎?!?!
直到受到正規教育的那批70後生育的90後立事。
藝術體育等愛好才在三四線城市興起。
即使到了現在,仍有一大部分人以:這玩意對我賺錢有什麼用來衡量行為標準。
所以社會藝術素養和文化底蘊的大範圍形成,要等到這些90後的孩子出生立事之後。
大概是2025年-2035年。


推薦閱讀:

如何成長為一名靈動優雅的女子?
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無私的人?
讓你最感動的事?
體育賽事的攝影對攝影器材有哪些講究?

TAG:藝術 | 文化差異 | 生活方式 | 音樂劇 | 悲慘世界 |